学校管理,从制度走向文化

合集下载

学校管理之创新

学校管理之创新

学校人际关系与氛围调查
校园物质文化
三、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与制 度的建设
预警机制
骨干教师流动预警; 教师专业水平预警; 教师专业发展预警; 师生情绪预警; 学生学业成绩预警; 财政状况的预警; 学校声誉预警。
⑴骨干教师流动预警
定义:M1为教师流动率;M2为骨干教师流动率。 M1=本年度教师流出人数/本年度教师总人数 人M2=数本年度骨干教师流出人数/本年度骨干教师总 M1=5%为教师流动过度警戒线,M2=3%为骨干教师 过度流动警戒线,当这两数字高于警戒线则需引 起题研重究视,。分若析M1大原于因1。0%,或M2大于5%就要就此作专 方法:在人员流出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越过警 戒线时立即报告。
声东击西
以社会最关注的热点为把手,吸引、团结、 凝聚各方力量服务学校的发展。 抓住“热点”,把握机遇,为学校发展创 造最好的条件。
扬长避短
本质:社会需要的多样性; 途径:发展优势,形成特色; 意义:争取社会认同、支持,凝聚全体师 生员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
(三)解决人际矛盾和 冲突的策略
人际冲突的类型
四、现代学校发展的评价 与诊断
发展目标定位 学校发展潜力 学校发展过程 学校发展成果
1.发展目标定位
发展目标内容
特色(方向) 程度 时间
发展目标定位的原则
社会客观需要(社会宏观背景分析) 学校客观基础(历史发展分析) 办学客观条件(社会可供利用资源分析) 教育客观规律(教育与管理规律分析)
历届毕业生流向分析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1年4 月1日星 期四4 时48分2 2秒04: 48:221 April 2021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4时48 分22秒 上午4时 48分04 :48:222 1.4.1

学校管理从制度走向文化

学校管理从制度走向文化

学校管理从制度走向文化学校管理从制度走向文化学校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行为和手段管理学校内部事物的行为。

为了保证学校良好的学习秩序和教育质量,学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从管理模式上来看,学校管理已经从单纯的制度管理转变为文化管理。

本文从学校管理的演变和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详细分析学校管理从制度走向文化的趋势。

一、学校管理的演变过程1. 制度管理早期的学校管理主要采用制度管理模式,即通过规章制度来管束学校师生行为,实现学校的秩序和纪律。

这种管理方式并不能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常常有懒散、厌学、旷课等行为出现。

2. 动机管理之后,学校管理逐渐转向动机管理,即通过激励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班级竞赛和个人奖励制度。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把学生的表现仅仅看作是完成任务和获得奖励,却容易让学生忽略了规则和规范。

3. 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目的不再是把学生纪律地管住,而是营造一种积极、和谐、尊重的文化氛围,让学校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有品味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走向学术高峰和人文素养。

二、学校管理的文化化形态1. 共同价值观学校管理从结构化管理向价值引领的文化化管理转变,主要体现为各个社群共享的教育价值观。

校园文化中的共同教育价值包括自律、责任、礼仪、尊重、协作、创新等。

这些教育价值不仅应用于每一位学生,而且应该包括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内,构成一个共同价值观体系,链接整个学校的管理行为。

2. 留白与自由文化化的管理不是强制的、刻板的规定,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留白和自由,在学校活动中纵情挥洒个性和才华。

如此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基于对学校文化的尊重。

这样的管理模式将鼓励学生面对挑战,勇敢探索。

3. 视野拓展在文化化的管理模式中,学校管理者要有超越学科、超出本校范围的视野。

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校与社会接轨,给学生们更广阔的发展和实践机会。

学校管理的未来趋势

学校管理的未来趋势

学校管理的未来趋势《名校长工作室》公众平台来自名校长工作室00:0000:33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学校管理文化一般体现为精神、制度、行为等形态,即包含了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学校的管理实践是形成学校管理文化的基础,学校管理文化又导引着学校管理实践,影响学校师生行事方式,决定学校的发展状态。

一、学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教育既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又与社会形态、发展方式息息相关,学校的管理方式理应受之制约与影响。

现阶段不同地方的学校,呈现不同的管理模式。

(一)“人治”型管理在个别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办学条件比较简陋的学校,还存在较为粗放的管理。

学校管理基本上是以校领导个人主观意志为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或不尽科学合理。

校长凭借经验指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碰到什么才解决什么,不能统筹全局、长远规划。

这种“人治”型管理是以“领导”为中心,学校校长至上、一言堂,教职工唯命是从,没有多少参政议事权,既不能尊重教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也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法治”型管理伴随着工业化生产的进程,科学管理思想孕育而生并日渐完善,给学校管理的技术与效能方面带来了关注。

由此产生并涌现出一批学校,利用科学管理思想,以绩效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以管控为方法,实行标准化管理。

管理制度形成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教育法》《教师法》等;以及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等。

通过构建“法治”型的制度,对学校的人、财、物、事、时间、空间进行网格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

这种管理以“事”为中心,呈现出典型的事务主义特征,就事论事的思考习惯,导致以事务处理和完成任务为中心的工作作风,擅长处理各种事件,完成各种任务,开展各种活动。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首先,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的一种氛围和精神状态,它是学校内部的一种规范和准则,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起着指导和约束的作用。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学校内部约定俗成的规范和规则。

通过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学校文化得以有效弘扬,从而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规范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

其次,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学会自律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举止。

规章制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成为有品德、有修养的人才。

同时,规章制度也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防止他们在学校内部出现违纪和不良行为,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成长中去。

再次,规章制度对教师的管理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需要在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规章制度能够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教育观念,使他们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学校规章制度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学生,提升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最后,要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努力。

学校规章制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商定的结果,要贴近实际、合理合法,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

同时,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同遵守和执行,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学校环境。

综上所述,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整体的环境和氛围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应该引起学校各方的重视,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

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学校文化将得以进一步弘扬,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引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管理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向学校治理转变。

学校治理强调以学校为中心,注重全体成员的参与和共同决策,旨在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向学校治理的转变过程中,探讨其意义和实践方法。

一、学校管理的特点:1.1 学校管理主要以行政为主,强调权威性和层级性。

1.2 决策权主要由学校领导或管理层掌握,师生参与度较低。

1.3 学校管理注重规章制度,强调执行力和效率。

二、学校治理的意义:2.1 学校治理强调民主参与,促进师生共同治理,增强学校凝聚力。

2.2 学校治理注重长期规划和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3 学校治理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践方法:3.1 建立学校治理结构,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实现权力的分散和监督。

3.2 加强学校内部沟通和协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识。

3.3 培养学校治理的理念和文化,倡导民主、公平、透明的决策机制。

四、学校治理的挑战:4.1 学校治理需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建立共识并非易事。

4.2 学校治理需要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4.3 学校治理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五、展望未来:5.1 学校治理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5.2 学校治理将引领教育管理的变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提升。

5.3 学校治理将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学校规章制度及文化

学校规章制度及文化

学校规章制度及文化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是一个有着特殊使命的组织。

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是学校管理、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学校内部秩序良好、运行高效的保证。

本文将从学校规章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探讨学校如何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文化,提升学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一、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行为规范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秩序的重要基石。

制定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规范行为,提高管理效率,还能促进学校内部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形成。

1. 规章制度的分类学校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校纪、班规和部门规章等三个层次。

校纪是学校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课堂纪律、宿舍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班规是学生在班级内遵守的规定,包括课堂秩序、作息时间、集体活动等方面的要求;部门规章是学校各部门、各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的具体规定,包括考勤制度、文件归档、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2. 规章制度的理念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提高为宗旨,坚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规章制度与学校文化的结合,使规章制度更具有温度和人性化。

制定规章制度要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一切皆规的问题,注重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 规章制度的管理规章制度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执行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同时,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动态更新和持续改进,及时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使之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学校管理的需求。

二、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家园,是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灵魂。

学校文化既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传统习俗,也包括学校的校训、校风、校风等方面的要素,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1. 学校文化的特点学校文化具有浓厚的教育性、民族性、开放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秩序的维护以及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自治组织,通过选举产生学生代表,参与学校文化管理的决策和实施。

此外,学校可以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大会,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并制定校园文化管理规范。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应该注重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面,培养审美情趣。

学校可以组织文学社、艺术团、科技俱乐部等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氛围,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认识和情商。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五、弘扬良好的校风校纪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弘扬良好的校风校纪。

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惩戒,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班级评比、优秀学生榜样宣传等方式,激励学生争做校风校纪的守护者。

六、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学校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

从管理精细走向文化精致

从管理精细走向文化精致

从管理精细走向文化精致作者:崔慧梅来源:《天津教育》2013年第04期个人简介崔慧梅,女,1969年1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浙江路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始于2008年的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为学校均衡发展、规范管理制定了清晰、具体的标准。

有了标准的参照,让做了多年学校管理的我们,忽然发现工作虽尽心尽力追求精细,但事实上很多管理要求还是笼统、模糊,很多责任并未具体、明确,工作过程仍显粗放且存在许多的疏漏。

达标创建,给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搭建了平台,为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

时至今日,距离我校通过达标验收已一年有余,其间由达标创建引发的关于学校管理的思考从未停歇,主要聚焦在:经历达标验收这一高潮阶段后,学校管理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如,硬件的、显性的工作好保持,软件的、隐性的标准易丢失,管理者应如何作为等。

我的观点是,一所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特色学校,不仅要保证学校硬件建设上达到现代化的层次,更要保持软件建设的高品质、高水准。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注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文化内涵,带领学校从管理精细走向文化精致是达标之后的发展之道。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重要过程,是适应教育发展、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精细主要体现在对事物的管理上,注重的是过程,表达的是态度;精致则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最终达到对人的精神引领和品质提升,重结果,表现的是一种品质。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不仅着眼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等刚性内容的制度完善,更着力追求一种“崇真、至善、求美”的学校文化。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精致的教育策略和管理策略,践行着管理精细、队伍精良、课程与教学实施精当、校园环境建设精美、育人活动设计精心的教育标准。

努力创设文化精致的氛围,让“精致”深入人心,让学校的社会美誉度持续攀升。

优化学校治理体系 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优化学校治理体系 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东小“ 真教育”思想源自与巴金先生的情缘,巴金 先生的文品与人品,历经岁月的沉淀,成为东小的精神 滋养。“ 说真话,做好人”,历代东小人传承的这份“ 真”, 已经深深地烙入东小的文化中,逐渐积淀起“ 真教育” 的基因和元素。东小“ 真教育”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成 为时代中的“ 真教育”,这样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治理 中重要价值引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治理
41
以后的必选题,构建激发内驱力的治理结构,多元参与、 协同发展,提升级部管理效能,赋能把关老师、备课组长, 结构点上专业生长和引领、形成了“17486”的组织结构 (即:一个决策层+七个中心+四室+八课程部+六级部)。
纵向实现控制和落实。纵向上有校点负责人、校区 主任,有“ 中层管理部门”和“ 中层职能部门”,在级 部和课程部中,其意见和建议可以随时进入校务行政会、 进入学术课程中心,客观上缩短了决策层与教育教学一 线的距离,便于教师进入学校决策。
学校治理,必须有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民主决策 的流程、议事的规则、分权与制衡、资源共享等都需要 以章程和制度来约定。《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师 德建设方案》《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CRS行动 手册》《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跟岗教师学习手 册》……如果说以上这些制度是学校的底线原则,那么 机制建设则是学校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的“ 运行生态”。
是巴金先生生前最关注的学校,是老百姓家门口的“ 好 学校”。短短五年时间,东小发展为一校三区,学校规模 迅速扩张,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年轻教师比例逐年增加, 办学质量受到挑战。优化学校治理体系对于今天的东小 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学校的“ 治理” 体系还在完善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以下几 个方面深度影响着学校的治理水平。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标题: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引言概述: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氛围和教育质量。

通过有效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学校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

一、学校文化建设1.1 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建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塑造学校的文化氛围- 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 倡导尊重、关爱和包容的文化理念,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

-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学校文化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

1.3 建设学校的品牌形象- 建立学校的品牌文化,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 注重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 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学校管理2.1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设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 强化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 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 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保障教师的权益和福利。

2.3 强化学生管理- 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学习。

-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论: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惟独通过有效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学校才干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和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和提升,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范文(二篇)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范文(二篇)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范文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一套规范和价值观念,它们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学生行为规范、师生关系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密不可分。

学校制度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下面将以此为主题,探讨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学校制度文化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中的规范和价值观念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和人生,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例如,学校制度文化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术倫理要求的规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术道德观念,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此外,学校制度文化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中的行为规范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

例如,学校制度文化中对于学生的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心,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同时,学校制度文化中的行为规范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追求真理、追求美德,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学校制度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中对于师生关系的规范能够引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积极健康的互动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例如,学校制度文化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求的规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同时,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师生关系也能够促使学生尊重教师的学术权威和职业道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和学习更加积极向上。

综上所述,学校制度文化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师生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文化管理制度模板

学校文化管理制度模板

学校文化管理制度模板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内部的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升学校文化的品质和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所有职能部门和在校学生,管理层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学校文化的管理。

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1.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目标: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宜人、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四、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措施1.提升师生交流沟通水平:–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鼓励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创新成果。

–学校要组织开展学生演讲比赛、交流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建设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教育情操和职业道德。

–学校要建立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更方便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求助。

3.培育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要制定并贯彻落实学生课外学习指导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广泛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4.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制定并贯彻落实校园文化活动计划,包括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文化展览和艺术表演等。

–学校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五、管理标准1.学校管理层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任务。

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学校管理层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文化建设意识和能力。

3.学校管理层应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4.学校管理层应定期组织评审文化建设工作,激励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提升。

六、考核标准1.师生交流沟通水平: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教学改革等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课外活动的情况。

2024年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2篇)

2024年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2篇)

2024年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校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将更多地发挥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终身学习的观念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强调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校将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同时,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持续学习和成长。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将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

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全员参与的教育模式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推动全员参与的教育模式。

学校将重视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合作,建立起教育共同体。

学校将鼓励教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综合评价的体系建设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推动综合评价的体系建设。

学校将建立科学、公正、全面、多样化的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校将注重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导向,鼓励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评价学生的成绩、能力和品德。

六、多元文化的融合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

学校将积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学校将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

七、社会责任的培养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学校将通过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人才。

总之,2024年的学校制度文化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建立全员参与的教育模式,推动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走向文化治校:高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走向文化治校:高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聚力 、 向心 力 , 保证 广 大师 生乃 至 学校 办学 行 为 的合
理性 , 推动学 校又好 又快 、 可持续 地发 展 , 有重要 意 具
要依 靠一种完 善的管 理制 度和机 制 ; 在学校 发展 的第
三 阶段 , 学校 管理主要 依靠 学校 文化 与校 园精神 。显 然, 按照 这一 “ 三阶段 理 论 ” 走 向文 化治 校 是 高校 管 , 理 的最高 境界 。
化, 而是 一种 新 的管理 理 念 。学校 文 化通 过影 响 和制
约 校 园里 的每一个 人 的行 为 与活 动 , 行使 管理 活动 的
导向、 聚、 调 、 凝 协 约束 、 化 等功 能 。从另 一方 面讲 , 教 仅仅 认识 到管 理 的核 心是 人 ,支 配人 行为 的是 意 志 、 是情 感 还不够 。 我们 还必 须认 识到 学校 文化需 要长期
竞争 , 倒不 如说 是 人才 培 养质 量 的竞争 , 人 才培 养 而 质 量 的竞争 从 本质 上说 则是 学 校文 化这 一 软 实力 的 竞争 。关于学 校文化 建设 的重要 性 , 陈玉琨教 授在 其 著名 的“ 学校发展 三 阶段 论 ” 中做 过充 分 的阐述 。他 … 说, 从学校 管理 的角度 , 校长 、 制度 与文化 是学 校发展
道, 进行 无 限的传播 和传 承 。在 实施 文化治 校 的过 程 中. 我们 注 重人 的文 化属 性 , 识 到文化 治 校作 为 一 认 种文化 传承和创 新 的过 程 。 一种 学校管 理 的 内在 规 是
定和需要 。实施 文化治 校 , 是要 在高校 形成 一种 精 就 神氛 围 , 种相对 稳定 和可 以秉承 的校 园精神 。它 能 一 使 每一 个成 员 在无 形 和潜 在 的价值 信 仰 以及 行 为准

从文化管理走向文化自觉——南宁市第三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从文化管理走向文化自觉——南宁市第三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观念。 原点就在转 变观念。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绝 不 是 照 着 图纸 施 工
这 么 简单 , 长期 的 实践 和探索 中我 们 在
发 现 , 校 文化建 设从 根本 上说 是建 立 学 在 观念更 新 上 面的 , 比如我 们选 择 的文 化 管理 道路 , 其起 点就 是更 新和 转变 干
把文化 建 设的重 心从强调管 理者的改变 转 向了追 求被管理 者的文化认 同与文化
自觉 。文化管理 与文化 自觉是 学校文化 建设 中紧密相 连 的两个 阶段 , 也是 文化 建设 的不可或缺 的两个 重要部分 。我们 明白, 只有 真正 拥有 一支 文化 自觉 的教 职工 队伍 , 我们 的学 校文 化才 能具 有持
学校各项文 化建设工作 的价值取 向是 什
么?我们希 望达到什 么样 的 目的?我们 的文化建设 要做什么 , 不做什 么 , 怎么 要
做 ?在这些 选择 的后 面隐藏 的其实是 我 们 对 育人 的价值 判 断和价 值选 择 , 就 那 是 我们这所 学校 的文 化氛围能够 培养 出
什么样的人 。
与行 为标 准等柔 性 因素 的长期 培育 , 因 此师生 的积极性并不一定会 随规章制度 的完 善而提 高 , 校管 理 的效 能也 在打 学
折扣 。制度 管理只能解决 “ 不可那样 做” 或“ 只能这样做 ” 问题 , 的 而不能解决 “ 为 什么我要这 样做” “ 、我如何做得更好 ” 的 问题 。这种 管理显然难 以培 养出具有创
是让 每一位新 生在跨入三 中的第一 天就
能对 自己未来 三年的生 活与学 习有 一个 清晰 的 了解 , 在起 跑线 上就 开始 谋划 自 己 的高 中生 活 , 少 盲 目性 , 强 主 动 减 增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是指在小学校园内,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氛围,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措施。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道德品质。

在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制定校规校纪,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明确禁止和要求的内容,确保学生遵守规则,维护校园秩序。

2.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通过开展班级自治、学生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3. 建立正面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系统,及时表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4. 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5. 弘扬校园文化:通过举办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兴趣爱好,传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家庭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教育,社会可以提供支持和资源,共同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标题: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引言概述: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学校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学校管理则是为了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秩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学校文化建设1.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法律法规。

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

2. 学校管理2.1 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序进行。

- 建立健全的学校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 加强对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充足。

2.2 维护学校的良好秩序-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和管理,维护学校的纪律和秩序。

- 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2.3 促进师生发展和交流-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 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互动。

总结: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管理则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秩序,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于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于学校的内涵发展

五、深化课程改革,服务于学生的
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我以为不是别的 而应该是他们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以为是 效率和民主。稍微对欧美,特别是美国现代教 育管理思想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作过一个评价,亚洲的学校缺乏的 就是效率和民主。因此,我认为课程改革主要 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解决学校效率不 高的问题,教育有许多浪费现象,如课程安排 不合理,教材偏、难、深、杂,学生做了不少 无用功学了许多没有用的东西。其二,促进教 学的过程更民主。
内涵式发展的特点
1.内涵式发展是以追求学校整体效益最大 化为目标的发展。
2.内涵式发展是外在压力和内在要求共同 作用的结果。
3.内涵式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创新 的过程。
二、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学校内
涵发展的决策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精髓是 “科学”。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正确把握好这三个核心内容。教育科 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实践的指导 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 是,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 展。教育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具有 独特的地位,这是由人的现代化在社会整 体现代化中的地位决定的。
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 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 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 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 的理念。
如何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的品位和 内涵呢?主要有三点:1、良好的校园外表形 象校园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2、深厚 的学校人文文化积淀。3、和谐的校园人际氛 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从制度走向文化
学校管理有3个渐进的发展阶段,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
理阶段。

这3个管理阶段不能截然分开的,尤其是到了“文化管理阶段”,它
并不拒斥经验和制度而单纯的进行文化管理。

况且,从归属性上讲,制度也属
于文化,是一种次文化,在文化的同心圆中,制度文化是文化的中层圆。

应该说,这“三分法”最直接的意义在于提醒学校管理者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哲学行走。

学校的制度是学校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学校教育工
作的规律和各校的实际情况,采用条文的形式,对全校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
生活等行为提出的具有约束力和一定强制性的准则和规范,即学校的“法” 。

有一个故事说,有两个人分别在一条河边定居下来,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有一棵苹果树。

两个人都想抢先吃到苹果,于是在苹果还没有熟的时候,就被
抢摘完了。

三番五次之后,两人都发现这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两人坐下来,
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终达成一项协议,规定双方都必须在苹果成熟之后才
能采摘,而且要各占50%的份额。

这样两人终于吃到了熟苹果。

可见,制度的产生源自于限制、约束人类行为和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

它是建立在人性是恶的,是自私的这个假设之上的。

用制度管理学校,体
现了依法治校的思想,有利于落实目标、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造公平、量
化考评,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也有人指出制度具有“热炉”法则。

热炉火红,不用手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的——警告性原则。

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

也就是说
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违规必究的原则。

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

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一个秩序良好的校园,既要有严格设计的制度,规范每一位师生的言行,
又必须有正面的表彰激励措施,宣传和弘扬人性善的一面。

一个好的制度能使
魔鬼变成天使,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天使变成魔鬼。

但是,这种刚性的科学管理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情感和谐和内力驱动,
有时可能会造成一些意料之外的矛盾,有着先天的硬伤。

比如,把规章制度当
作“管、卡、压”的工具;有的规章制度本身缺乏代表性和民主性,有的规章
制度不够严密甚至落后。

还有的在制度面前不能一视同仁,缺乏制度管理的平
等性;执行起来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制度执行起来前后
不一致;再如,有些制度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缺乏操作性。

随着人本主义的兴起,一些管理学家提出了文化管理的理念。

有一个故事说,弥勒佛和韦陀原本分别掌管不同的庙,享受天下人的供奉。

弥勒佛热情随和,笑脸常开,所以来的人非常多,香火也很旺盛,可是他生性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无法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却成天板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前来供拜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巡查天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生出一计,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接待,笑迎八方客,而韦陀则作为寺院护法,铁面无私,锱珠必较,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以后,庙里果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文化管理就是通过组织文化的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
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来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

文化管理理论强调以
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试图实现物质与精神、理性与价值、个人与整
体在管理中的融合与统一,契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引发的劳动方式、管理方式的变化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时代特征,是一种更符合人性、更有
效率的新的管理理论。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送自己的儿子上学,
那孩子腿上打着石膏。

保安拦下了他们的三轮车,说什么也不让进。

那位母亲
非常愤怒,便和保安争吵起来。

卢志文对保安说:“三轮车不得进校园,这个
规定没有错,你严格执行这个规定也是应该的。

不过,我想提醒你的是,你别
忘了学校《员工宣言》第一条是怎么说的。

”那小伙子立即领悟,他让另一位
同伴在门口继续值勤,自己背着那孩子往教室里走去。

制度,把三轮车拦在校门外;文化,把孩子送到温暖的教室。

成思危先生认为,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进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21世纪则是由科学管理进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

经验管理重在人治;制度管理重在法治;而文化管理就是一种德治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