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bebb668e9951e79b8927d8.png)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1、(填空)广播总统:罗斯福;电视总统:肯尼迪;广播之父:德福雷斯特;电视之父:贝尔德2、(名词解释)炉边谈话:1932年,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就任美国总统。
为了振奋民心,树立信心,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决定使用广播发表演讲,广播节目名为“炉边谈话”。
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
罗斯福也被成为“广播总统”。
3、“这里是伦敦”:1940年8月18日,CBS《这里是伦敦》开始进行现场报道。
主持人爱德华默罗每次广播都以“这里是伦敦”开始,以“晚安、好运”结束。
他常常在战争第一线进行现场报道,用客观真实的报道让听众领悟到战争的性质。
这就是战地现场播报,它奠定了默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杰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杰出战地记者的地位。
4、美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无线电视网面向大众市场,仿佛百货商店;有线电视频道针对分众市场,类似于专卖店5、美国广播事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电视占主体,等级结构奇特;②制播分离使独立制作公司发展强大;③节目形态呈多样化、专业化、本地化;④各式新闻频道角逐国内外市场6、美国商业电视网发展概况:等级结构奇特,制播分离7、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电视网主要有五家:①全国广播公司NBC:隶属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今天》透明演播室、《老友记》星期四效应;NBC的性格:温柔的绚烂,多彩但不刺目;首次使用电视对总统竞选做现场实况广播;②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我爱露西》、《这里是伦敦》、《60分钟》(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幸存者》、《人人都爱雷蒙德》、《犯罪现场调查》;如今CBS节目日益老化,创新节目匮乏③美国广播公司ABC:《迪斯尼乐园》《根》《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实习医生格蕾》《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交换妻子》《Always Being Crazy》④福布斯电视网Fox:Fox的节目风格辛辣、刺激、反传统,在色情与暴力的边缘游走,却吸引了年轻人的传统。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df64f535b8f67c1cfbd6b868.png)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周君言第二章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是电子技术的发明,最根本的动因是社会的需要。
第一节世界广播业的诞生与发展1、广播业的诞生1920--1930年,广播业的成熟与发展1930--1960年,电视时代广播业的适位调整1960--1990年。
2、促进美国无线电广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事通讯业务的大公司和电器制造业。
(美国无线电公司、西屋电器公司、通用电器公司)3、美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创办。
(独立性、垄断并集中)4、KDKA电台虽不是最早的广播电台,但却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进行商业经营的广播电台,也是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于1920年10月27日获得了美国商务部颁发的正式营业执照。
5、1921年6月21日,法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一家广播设备制造公司CSF建立。
6、1922年夏,前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强的广播电台。
7、1922年10月8日,英国第一家广播公司BBC创立,其目的是为了促销收音机。
(私营---公营1927) 8、1925年日本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后合并其他台成立日本广播协会NHK。
9、广播业的发展与成熟的表现:①广播业及网台规模的不断扩大。
②广播新闻报道的独立与成熟。
③广播经济实力及媒介地位的不断提升。
④对外广播,广播功能的拓展。
10、广播业面对电视冲击的调整:①广播电台的调整策略--专业化、地方化②广播从低谷中逐步复苏--开发移动空间11、广播的优势:广播作为弹性媒介,适应性、移动性强,服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
第二节世界电视业的蓬勃发展1、世界电视业的初创1936--1945年,二战后世界电视事业的恢复与发展1945--1960年,美国电视业的蓬勃发展1960--1990年。
2、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的英国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从而标志的世界电视业的诞生。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164e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d.png)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一、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1.广播的起源:广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2.电视的起源: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广播电视到现代的数字广播电视,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技术和制度革新。
4.广播电视的作用: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信息、娱乐休闲、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1.广播:广播是指将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广大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2.电视:电视是指通过电子技术将图像和声音传送到使用者的一个传媒工具。
3.传媒:传媒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4.媒介:媒介是指传递信息和传播声音图像的工具和设备。
三、广播电视的组织形态1.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是指负责制作和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分为电台和电视台两种形态。
2.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是指由广播电视台建立的一种机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节目的互联互通和全国范围内的播放。
3.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广告投放等相关的产业链。
四、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1.广播技术:广播技术包括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技术,通过调制和解调电磁波来传送声音。
2.电视技术:电视技术包括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等各种电子技术,通过扫描线和电子束来传送和显示图像。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五、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政府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很多国家都是由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管。
2.行业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一些国家中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的重点包括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组织形态、技术手段、管理体制等内容。
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概论知识有助于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对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62ab3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b.png)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一、题目设置1、名词解释:15分3×5道2、简答题:20分5×4道3、论述题:30分15×2道4、案例分析题:35分35×1道二、复习内容⑴名词解释1、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2、电视新闻: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3、电视新闻采访:电视记者运用摄像机采集、记录新闻事实的过程;4、编排:是对广播电视节目体系策划、构成及播出安排的总体战略及策略把握,狭义的编排是对已完成节目播出时间的安排;5、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运用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有手段,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快速、广泛、大量地传播新进变动事实的新闻体裁,是广播电视新闻最普遍、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注释:按照陈奕老师的习惯,名词解释都会出一个在课堂上曾经提到过但是又不会给明确答案的,所以这个自己结合课堂回忆㈡简答题1、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广播电视新闻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2、我国各类文件中也明确规定了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骨干作用与主体地位;3、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哪一国家、哪一广播电视台,无不将广播电视新闻部门看作最核心的重要部门与旗帜;2、了解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类型有哪些答:①从节目内容上看,可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日常生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②从节目主线上看,可分为:人物性谈话节目事件性谈话节目③从节目形式上看,可分为:聊天式谈话节目访谈式谈话节目论辩式谈话节目综合式谈话节目3、理解国内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因有哪些答:1民众角度:社会格局演变所引发的民众情感宣泄的需求;法律意识觉醒所带来的民众权利渴求的提高;2媒体角度:政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民本思想的兴起;媒介竞争现状所引发的媒体创新的驱动;4、影响节目播出效果的主要编排因素有哪些答:1价值因素:受众本位2时间因素:“黄金时间”、“抢占先机”3顺序因素连带效应:如果前一节目好,前一节目就会对后一节目产生传承效应,并且前一节目传承下来的观众很可能会延续下去;5、理解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与其他电视节目播出方式的不同之处;答:1现场直播与录像节目:前者:同步地直播;后者:制作完再播前者:完全原生态;后者:蒙太奇剪接改变事件2现场直播与实况录像转播:前者:同步地直播;后者:以后再重播不改变事件6、理解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特性;答:1、广播新闻的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2、电视新闻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7、掌握电视深度报道的要求;答:深度展示新闻事件;有效整合新闻背景;理性解读新闻信息;精当点评新闻事实;8、结合实际掌握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要领;答:①紧扣新闻事件,把握社会和时代脉搏;②心态开放,敢于包容多元观点;③驾驭谈话,善于引导;④以主持人为引导的叙述;⑤以当事人为主角的叙述;⑥以画面为辅助的叙述;9、举例说明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各类型的要领;答:调查性:侧重于事,展现事实,就事论事,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知情权;新闻调查评论性:侧重于“用观点说话”,就事论理,揭示意义;焦点访谈访谈性:访谈对话问答方式“新闻”+“人” 面对面10、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如何创新;答:针对重大时政新闻:信息公开,追求时效新闻发布会;针对领导人活动:突出现场,凸显真情;针对会议新闻:跳出程序,贴近群众;11、掌握广播电视经济新闻的要领;答:专业性+大众性硬主题、软表达“实效信息观”+宏观洞察力经济意识+人本意识可视性+可听性广播化+电视化12、理解广播电视法制新闻的要领;答:充分体现法制新闻的悬念叙事性和法理阐释性;解说词的运用注意法律专业性和新闻通俗性相结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握量和度;13、掌握广播电视文化新闻的要领;答:①以审美规律精选题材;②由表及里深化内涵;③注意平衡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主流文化和小众文化之间的平衡;14、领会广播电视体育新闻的要领;答:1赛事新闻的要领:赛事直播的优化;赛事解说的创新如足球解说2非赛事新闻的要领:体育专题:形式多样、内涵拓展15、掌握电视现场采访的艺术;答:敏锐的临场判断能力;主动的临场控制能力;灵活的即兴采访能力;沉着的临场自控能力;自然的采访践行能力;16、理解电视隐性采访的艺术;答:恰当设计采访身份;巧妙隐藏摄像设备;事先获得上级支持;注意遵循法律法规公众利益至上;17、掌握电视图像的景别并举例说明;答:远景大远景:表现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围广阔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人物活动的场面;全景小全景:表现人物及其最接近的周围环境,或表现一个景的全部;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范围的景别;中近景:表现人物腰部以上范围的景别;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范围的景别;特写大特写:表现人物两肩以上的头部,或在银幕、荧屏上只突出表现某一物体18、领会电视图像的构图并举例说明;答:电视画面内容的结构形式,无论正方形或圆形都不如长方形受人欢迎;电视构图的原则:1和谐与协调:电视构图要处理好人们正常视看习惯和长方形边框的相互关系;2形散与神聚:从单一画面看,都只表现了某一物体的残缺局部,画面内各物体的位置也不规则,但整体上却能给人特殊、强烈的美感; 各景别之间的“无缝连接”3 诗意的运动:电视摄影是运动的摄影,而电视图像的景别如能在运动中巧妙变换,可创造出独特的节奏与诗意;19、了解摄像机运动的基本形式与要领;答:1推拉镜头:推镜头使场景变小,物象变大;拉镜头使场景变大,物象变小2摇镜头:为展示广阔的场景,说明作为中心的被摄体在整体中的位置3跟镜头:摄像机改变位置跟着被摄体一起运动4移镜头:摄像机沿一定路线移动,以拍摄沿线景物跟焦20、理解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答:1尽量让画面说话画面为主;2解说旨在“言画面之所难言”;3解说不宜“喧宾夺主”4与画面巧妙配合,充分表达画面没有表达又确实需要表达的内容解说词的辅助、强化、中介地位21、结合实例谈谈解说词的写作规律;答:1明确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2熟悉已有画面,挖掘画面内涵;3顺应内容特点,寻求和谐统一 4遵循传播规律,发挥电视优势;22、领会电视音响和音乐运用的注意事项;答:1处理好音响、音乐与解说词的关系;2注意音响、音乐的适宜性和协调性;3符合音响、音乐的技术要求23、理解主持人、播音员、主播的异同;1电视新闻主持人:基本等同于电视新闻主播2播音员:狭义主要进行播出环节主播:介于前两者之间可以参与众多环节24、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的理想模式;答:明星主持人制主持人中心制凤凰卫视:“素质选秀,明星包装” & 湖南卫视人尽其才;重点扶持;持续培训;品牌营销㈢论述题1、结合你自己的观看实践,谈谈受观众欢迎的节目编排形式;答:1单一节目的编排:节目播出的有利时机;节目播出的恰当时间;节目所处的合理位置;节目播出的引入形式2成组节目的编排:1理想的序列安排——轻重循序法、归类强势法、对比编排法、前后呼应法、特殊编排法2生动的编串形式——充分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的贯穿作用;生动实现节目之间的变换3一天节目的编排:1合理的时间段分配; 2有利于多台并存竞争的需要4节目和栏目编排的形式:1版块式节目安排; 2全盘式节目安排; 3重击式节目安排;4赛实力节目安排; 5逆向式节目安排编排创新是节目栏目创新、媒体创新的先导;2、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魅力元素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答:精神的人文化; 1传播视角的“平视”; 2传播理念的“道义”知识的专业化; 1具备专业化的知识结构; 2具有将专业知识与节目相结合的能力能力的职业化; 1能在节目中充分展现记者的品格与素养; 2直播中的现场控制、应变能力风格的个性化;外形的与众不同;内涵的独一无二;。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e5cc90ec3a87c24028c4fb.png)
1.广播产生的物质基础:电报与电话的发明。
2.无限广播的技术支撑:电磁波理论。
3.广播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①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FM(调频广播)鼎盛时期②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AM FM Stereo radio 三足鼎立时期③20世纪70年代——至今数字广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时期4.调频广播:,Frequency Modulation ,简称 FM,指的是以调频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其特点是音质好,不易受干扰,失真小,广播收听效果佳。
缺点是传输距离短。
5.电视的发明:1817年,瑞典人布尔兹斯首先发现了具有质光体的物质“硒”。
1873年,英国入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发明扫描板,这一发明,形成现代化电视的雏形。
6.电视的制式:任何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都要采用特定的制度和技术标准,这种特定的制度和技术标准就是我们所讲的电视制式。
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将彩色的三基色红、绿、蓝分解与组合为电信号时,一些国家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这便导致了彩色电视制式的不同。
目前,世界上用于广播的彩色电视制式有三种:NTSC制式、PAL制式、SECAM制式。
7.电视的技术革新与发展①有线技术(CATV)的优势:首先,它削减了干扰因素影响;其次,有线电视节省了空中资源;再者,有线电视的高容量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机会。
8.美国广播电视事业: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珠江模式: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开创了以大板块、热线电话、主持人直播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播出模式,被誉为“珠江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用全新方式广播的频道,一反传统的“录播”和“分割式”节目编排,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每逢半点播出新闻,逢正点播出经济信息,按听众的收听习惯和需要安排内容,通过主持人灵活地将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等各种话题熔于一炉,开通热线电话与听众即时交流、实时直播。
广播电视概论50个知识点--打印版
![广播电视概论50个知识点--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757e6cb84ae45c3b358c63.png)
25、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配乐报道P162
26、录音访问:以记者采访人物的问答谈话录音为主的录音报道新闻体裁。常见有两种形式1是把访问对象的讲话录音分为若干段,在开始、中间和结尾穿插记者的介绍感想或评论等,这种形式叫“录音访问”。另一种是除了开始时由记者对被访问对象及时间地点等作必要介绍外,自始至终都是记者与被访问才的问答交谈的录音,这种形式称作“答记者问”。
29、小口子新闻:是针对“大而全”的新闻而言的,即一条新闻只选一个有新意的问题,一件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或一个独特的侧面。这样,新闻突破口小,就容易写得集中深刻,篇幅也能够缩短。
30、新闻核:是指精选事实,特别注意选用那些典型的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新闻事实,以一当十,较准确有力地表现新闻主题。这样的事实有人称之为“新闻核”。
7、音响:是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8、库里肖夫效果:说明了两个以上画面的组接会产生撞击,迸发出新画面内涵,这也就是蒙太奇的力量,姑且将其称为相关画面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
9、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这种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能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可信性、完整性、重要性,因此在新闻性电视节目中较多采用。在电视剧等艺术样式的节目中,用来表现主要内容和情节,以引起观众注意,加深印象。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是声音和画面的初级组合方式,也是基本组合方式。易于被视觉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接受。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同期声音响和电视实况转播都是声画合一。它常用来传播重大新闻事实,是目前国际电视新闻界普遍采用的报道方式。1994年《崽伢子,莫过来》就是采用了声画合一。
广播电视概论90个知识点(加强清晰版)
![广播电视概论90个知识点(加强清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c0f508763231126edb110a.png)
《广播电视概论》90个知识点1.广义的广播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2.声音广播又称音频广播,指通过一定的电声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节目,供人们收听的传播媒介.包括四种方式:1)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2)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3)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4)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3.电视广播又称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包括四种方式:1)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2)甚高频和超高频.3)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4)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4.调频广播具有噪声小,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数字广播音质纯净,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大大增加可利用的频率数量,能够提供传送数据等多种新业务.有线电视的优势在于:抗干扰能力强,节目信号稳定,一根导线最多能传送几十套节目,传输系统容量大,能有效控制播出的时间和范围,为双向传播提供了可能性.5.当今广播电视发展的特点:A.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B.传播媒介的全球化C传播服务的市场化.6.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传输分配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到用户接收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7.现代有线电视的特点:A节目容量大B.不易受干扰,信号稳定,质量高.C有线加密可实现收视付费D可进行双向传输 E.可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接,提供多种服务.8.广播电视的四大特点a)广播电视传播迅速,时效性强b)广播电视生动传真,感染力强c)广播电视传播面广,渗透力强d)广播电视线性传播,难以捕捉9.广播电视的弱点A选择性差 B.保留性差 C反映存在一定的表面性10.广播电视三大优点的具体内容a)广播电视可以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告诉受众b)广播电视可以把突发的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地告诉受众c)广播电视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远方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直接传递,展现给受众,使受众同步知晓事件的发生,发展.11.广播电视的五大社会功能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二,思想宣传,引导舆论三,传授知识,开阔眼界四,提供娱乐,丰富生活五,提供服务,方便受众12.广播电视成为受众信息主源的因素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新闻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二,电视新闻信任度较高,使其成为受众信息主源.13.认识广播电视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一,广播电视为受众的政治决策提供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二,电视是政治人物塑造形象的最佳媒介三,广播电视影响政治结构的变化14.理解广播电视教育功能的确特点及广播电视教育的社会意义广播电视教育功能的特点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场所是家庭,是一路轻松愉悦的环境;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时间是闲暇时间,不受公务干扰;受教育者既可有固定目标,选择某些节目长期定时收听收看,亦可随机浏览.广播电视有利于实施终身教育.广播电视提高了教学质量广播电视有利于个性化的学习.15.广播电视在传播中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广播电视促进文化传播的变革二,广播电视文化成为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三,广播电视促进各种文化的交融渗透四,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导致大众文化的低品位.16.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a)电视具有”麻醉作用”b)电视的全方位服务使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c)电视同化了文化,消除了国际,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d)电视形成让人眼花缭乱的虚拟现实,分散了人们对重要现实问题的注意力.e)电视诉诸最低标准,以获得尽可能多的观众和广告费.f)电视把一切变得浅薄,简单化.17.广播电视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个要素.18.电视有声音语言的作用1)提示主题,阐明意义2)补充画面形象的不足3)提示人物的内心活动4)画龙点睛地升华画面内容5)对画面形象起显影和放大作用6)对转场起纽带作用19.音乐的存在形式有三种:一种叫做音乐节目,一种叫做节目音乐,一种叫做实况音乐.20.节目音乐的节目中的作用a)通过节目配乐,强化内容的情感,情绪力度,烘托气氛.b)作为编辑手段,凸显,整合节目,创造蒙太奇效果.c)作为节目的声音标志.d)作为节目的间隔或过渡e)填充时间空当21.音响,在广播中,它一直被用来指报道,解说语言和音乐节目,节目音乐以外的一切声音. 实况音响是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真实再现,具有现实还原的特点.22.实况音响的作用1)再现事实的声音感性形态,提供可感受的具体事实信息,增强传播效果.2)具有一定的叙述作用3)与语言,音乐,文字,图像同步或相继传播不同时空的信息,创造蒙太奇效果.4)在电视传播中,实况音响可以突破视像的限制,拓展空间,增大信息容量.5)在电视传播中,音响的连贯可以削弱镜头衔接产生的断裂感,使信息传达与接受更为顺畅.6)实况音响可以在节目编辑方面发挥作用,提供节目起承转合的信息,使节目承转自然,流畅.23.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转借来的声音.音响效果的作用:a)创造主观化音响b)创造现实当中不存在的音响形式,以配合新奇,怪异,陌生等非日常经验性的情境,画面.c)营造,渲染气氛d)通过音响效果,突出段落分割,实现转场24.电视影像指电视摄像机在特定时空中所摄取的连续画面.电视文字语言一种是画内文字,一种是屏幕文字.屏幕文字是指根据节目内容需要,在后期制作时叠加到屏幕上的文字.屏幕文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一类是标题式或提要式.一类是插入式或行进式,一中是整屏文字阅读式.25.造型符号包括形体符号,表情符号,服饰符号,色彩符号,空间符号,图表符号,纪实照片屏幕符号等.26.电视画面的五种基本特性a)连续性 b)再现性 c)现场性 d)选择性 e)多义性27.电视画面的基本功能1)纪实传播 2)形象传播 3)直接传播28.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要求一,规范口语二,明白畅晓三,响亮和谐29.广播电视语言以现代化汉语标准为规范.现代汉语标准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30.广播电视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规范一,语音的规范读偏旁读错异读字读错声调读地方音二,词汇的规范关于方言土语关于文言词语关于简称缩语关于生造词语关于外来词三,语法句子成分残缺,结构不完整词汇搭配不当语序安排不顺当否定词连用31.新闻节目可以定义为:以播发消息为主,旨在迅速及时反映客观实际的重要发展变化,借以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引导社会舆论的节目类型32.新闻节目的目标有两个层面:其一是特定节目的特定目标.其二是作为一类节目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最新发展变化,尽可能满足电台,电视台覆盖范围内的听众,观众的信息需求.33.新闻节目的构成a)综合性新闻节目 b)专题性新闻节目 c)整点新闻节目 d)特别新闻节目34.新闻性专题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新闻传播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具有特定内容取向,以提供深度报道为主,按一定周期播出的节目类型.35.新闻性专题节目的分类一类是按节目窗帘的涵盖领域划分,面向公众的节目,称为公众性节目另一类是按节目所面向的接收群体划分的,称为对像性节目.36.新闻性专题节目与其他专题节目的区别新闻性专题节目与教育性,文艺性,服务性专题节目之间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新闻传播的全部属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性,包括:A以有关领域当前的客观实际为反映对像,或满足特定受众群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信息需求,而不是提供一般的社会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或欣赏性娱乐性内容.B主要按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价值准则选择和处理报道内容,而不是单纯作专业性的报道或讲解.C坚持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等基本要求.D讲究时效性,尤其是准确,敏锐地把握报道时机.这一切的总和,就是新闻性专题节目与其他专题节目的基本界线.37.新闻性专题节目的基本特点a)特定的内容取向.b)注重深度报道c)以播发专稿或专题报道为主d)拥有稳定的受众群38.世界上最早的新闻性杂志节目是美国的<60分钟>新闻性杂志节目是按杂志的方式组织,编排内容,以传播新闻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社会功能,借以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的节目类型.39.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一,内容的综合性二,形式的多样性三,结构的融合性四,功能的协同性40,新闻性杂志节目的设置方式一,独立设置的节目二,混合设置的节目41.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广播中播出的以各种文艺表现手法为主体的节目形式.42.广播文艺类节目的特点一,文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具有艺术美感三,可实现生动的艺术创造43.广播文艺节目的社会功能一,舆论导向及道德规范功能二,文化及审美功能三,传播知识及信息,塑造社会行为规范四,娱乐及消遣功能五,心理认同和移情功能44.广播文艺节目的分类一,音乐文艺节目(1)欣赏性节目 (2)报道性节目 (3)音乐知识性节目 (4)配合性音乐专题节目二,戏曲节目三,曲艺节目四,文学广播节目五,电影,话剧录音剪辑及广播剧45.目前我国的音乐广播节目要加强的方面:第一,充分反映各地频繁的音乐活动,推广,扶持本地原创音乐;第二,积极组织和参加音乐作品的征集,评选工作,推动,鼓励音乐创作;第三,密切电台和听众,音乐界之间的联系,积极扩大音乐广播的社会影响;第四,改进节目设置,扩大节目题材,创造新的节目形式,提高音乐节目质量;第五,提高音乐节目的品位,加强推动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的力度.46.保护戏曲主要入手的方面第一,加强对戏曲节目的鉴别和和吸收,以增加戏曲广播艺术的吸引力.第二,根据听众的欣赏习惯,合理安排戏曲广播的剧种第三,注意创造和戏曲艺术特点相适应的广播形式,使之更具有现代艺术传播的确特质. 第四,开办一些戏曲知识性节目,介绍戏曲欣赏知识,评介剧目,唱腔,流派及演员等.47.曲艺广播节目的特色一,曲艺在反映时代特色,歌颂先进,针砭时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广播曲艺节目积极推动了曲艺节目的创作,促进了曲艺艺术的革新和发展.三,广播电台曲艺节目的题材是丰富多彩的,应不断挖掘,整理传统曲艺节目,也应积极促进曲艺艺术的推陈出新,创作反映现代生活,时事等曲艺节目.48.文学广播广义的包括各种文学作品的朗诵和评介,有关的录音报道,以及广播剧,电影和话剧录音剪辑等具有文学性质或以文学作品为创作蓝本的文艺节目.狭义的专指各类文学作品的朗诵,介绍,评论以及有关文学活动的录音报道节目.49.1950年中央电台播出的电影<白衣战士>的录音,是我国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部电影录音节目50.广播剧的特点一,广播剧是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综合艺术形式,主要运用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的组合,通过听众的想象产生各种情境,来表达剧中的内容.二,广播剧的生产周期较短,制作成本比较低廉,具有反映现实生活较快,贴近群众生活的特点.三,广播剧通过广播播出,覆盖面广,接收便利,几乎不受任何舞台,场地的限制.四,广播剧对听众的文化程度以及关注程度要求都相对较低,易于普及,群众性较强51.电视文艺节目的特点一,文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二声画并茂,更为形象化,现场感强三,可创造更为完整的艺术效果四,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普及性52.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功能一,舆论导向,道德规范功能二,文化及审美功能三,传播知识及信息,塑造社会行业范式.四,娱乐及消遣功能五,心理认同和移情功能53.电视文艺类节目的种类一,电视晚会及综艺节目二,电视音乐节目三,电视戏曲及曲艺节目四,电视游戏类节目五,电视剧及电影节目六,其他电视文艺节目54.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像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受众的电话参与的节目.55.谈话类节目的分类一,新闻时政类二,社会生活类三,情感交流类四,专业话题类56.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特点一,话题内容广泛二,话题及时,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三,制作要求简单,嘉宾,受众参与节目比较方便四,现场控制,把关容易57.广播谈话类节目的构成要素一,话题二,嘉宾三,受众四,节目主持人58.广播谈话类节目的话题选择一,时效性与针对性. 二,引导性三,接近性59.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一,针对性和时效性强二,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化三,图文并茂,有助于背景材料的提供四,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有如身临其境.60.电视谈话类节目对话题的选择要求一,普及性二,具体,形象,平实三,提高谈话节目的文化品位61.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氛围营造一,选择适当的话题切入点二,正式拍摄前进行”演练”三,穿插游戏四,穿插播放室外访谈或背景资料的录像片段,或者连线播出场外的访问五,背景音乐,间奏乐的运用62.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节奏控制一,节目节奏有张有弛,做到不冷场,不失控二,合理使用背景资料,与现场节目穿插播出;在谈话过程中,照顾各方面的发言要求,使嘉宾,现场观众和热线电话参与者都能畅所欲言.三,主持人应当随机应变,机智诙谐地应对各种局面,同时要能够有效地调节发言者的讲话节奏.四,主持人应当在节目中引导嘉宾说一些引起思考的话,或者对谈话内容做一番总结.63.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四种形式一,体育动态新闻.二,体育类深度报道或体育专题节目三,体育赛事节目四,其他体育相关节目.64.体育类节目在广播电视业中的作用一,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时效观念二,增强电视广播直观的特点,强化生动形象的传播效果.三,体育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促使广播电视报道扩大报道面和加强深度.四,体育类节目调节广播电视的节目组合.五,体育类节目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相互合作和业务水平提高65.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迅速传递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二,增强精神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三,获取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四,满足受众的欣赏要求,发挥娱乐功能五,推动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六,促进与世界的全方位交流.66.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概况(一)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在西方,主持人节目与节目主持人首先是在广播节目中产生的.1928年荷兰对外广播开播了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快乐的电台>.20世纪20至30年代卡尔登帮首先树立了广播评论员的权威形象.1981年元旦中国大陆的广播第一次出现”节目主持人”的称谓,徐曼是中国广播电视史上第一个以正式名义出现的节目主持人.(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在西方,克朗凯特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起点.20世纪70年代,西方电视节目主持人开始大量涌现.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才日渐成熟.80年代后中国的电视台正式设置主持人的职位.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节目与节目主持人开始走向成熟.67.节目主持人的界定: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68.节目主持与播音员的区别一,身份不同主持人以个人身份面向受众,向他们讲述新闻事实,谈论或转述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感受和体会,以朋友的身份面向受众的.播音员则以电台,电视台的名义播报新闻和其他稿件,代表的是电台或电视台.二,对象感不同节目主持人的对象感比较具体,把对象设想成为一个人或几个人,从而使受众产生”主持人在对我说话”的感觉.播音员一般是按照”一对众”的设想播讲的.面对所有听众和观众. 三,播讲方式不同主持人的播讲多采用”交谈式”.以谈话方式和商量的口吻与受众谈心.播音员在话筒前采用的是”宣读式”,即以恰当的方式朗读他人撰写的稿件.四,与节目关系不同主持人与其所主持的节目关系密切,一般固定主持某个节目.而播音员通常是不固定的. 五,工作职责不同播音员的工作职责主要在了解,熟悉稿件的基础上努力播好稿件.主持人的工作职责是广泛的.69.节目主持人的分类从我国目前广播电视节目设置来区分有一,新闻性节目主持人二,文艺娱乐性节目主持人三,专栏性节目主持人70,节目主持人的特性一,社会性二,可信性三,审美性四,个性化五,情感性六,能动性 :表现为(1)在节目中发挥主导作用.(2)积极参与到节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3)有效的自我控制71.节目主持人的作用一,主持人是”台标”电台,电视台要吸引受众,提高节目的收视率,需要通过主持人主持的有个性的节目来实现.主持人在节目中直接与受众交流,沟通,引导受众关注节目,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形象.,同时也成为所在电台电视台的形象,即台标二,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把关人”在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享有主动权,控制权与决定权,因此,节目质量的高低,效果的优劣与主持人密切相关.三,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一)多功能的主导作用(二)全方位的信息组织作用四,主持人是社会舆论的倡导者五,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联系受众的桥梁主持人形式的出现,把受众拉到了最近点,增强了节目叙述方式的平等性和演播方式的开放性.72.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主要类型(一)联播类新闻主持人 (二)杂志类新闻主持人(三)谈话类新闻主持人73.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一)新闻素质新闻性节目主持人首先是一个新闻记者,然后才是主持人.他必须具备新闻素质,尤其是新闻敏感,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嗅出新闻,并能及时捕捉这些新闻.(二)综合素质1.良好的仪表形态,气质形象2.扎实的语言功底3.机敏快捷的现场应变能力74.广播电视制度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所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75.影响体制的因素决定广播电视体制的,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这是影响广播电视体制的因素有地理面积,地形地貌,人口,经济,语言,文化传统等.76.世界上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一)国家经营型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指由国家经营广播电视事业,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最早在苏联建立.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是,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存在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有些节目说教味浓,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信息来源单一,节目更新慢等缺点.(二)公共机构型公共机构经营型,是由公益机构,公众社团,社区组织或其他一些专业团体主办经营的.模式最早由英国建立.公共广播电视的节目特点是新闻节目强调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以公众代言人自居,对政府的方针政策表面上强调独立立场,往往采取”小骂大帮忙”的方法.娱乐节目比较健康干净,严格控制广告数量,重视受众调查,重视传播的社会效益.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公共广播电视也显示出局限性.首先,由于它不播和较少广告,全部或大部分依靠收听收视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众的经济负担.其次,”正统权威”的节目内容和单调死板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众的收视兴趣.此外,在全部实行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的国家,由于没有商业电视的竞争压力,广播电视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决策迟缓,弱于应变.(三)私营商业型私营商业型广播电视是按市场原则组建的.电台,电视台属于个人或股东,以广播电视节目和播出时间为商品,以受众为市场,以广告费为主要收入,以盈利为目的.这一模式最早在美国建立.商业台节目内容的基本特点:(1)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新闻,教育节目,品位不高的娱乐性的比例高于趣味高雅的娱乐性节目.(2)广告达到法规所容许的最高限度.(3)新闻节目力争报道迅速,消息来源多样,报道面开阔.(4)对政府的方针政策持独立态度.(5)极为重视收听率的调查.77.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是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最主要的类型78.我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发展在中国广播电视史上,从1940年春季中国共产党设立广播委员会领导筹建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继承性的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就形成了.我国的广播电视的发展为这几个时期:(一) 雏形期(1940---1949) (二) 成形期(1950---1981)(三) 发展探索期(1982---1990) (四) 创新期(1990年至今)79.”四级办”模式就是除了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外,凡是条件具备的省辖市县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需要和可能开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除了转播中央和省的广播,电视节目外,还可以播出自办的节目,覆盖该市县.80.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广播电视体制的弊端一,事业活动的非经济化.二,事业主体的国办化三,事业机构的行政化四,事业经费的供给化五,事业资源配置的非经济化六,事业系统的非整合性七,事业管理的非法制化81.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新进程一,广播电视体制的产业性探索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颁布使广播电视的体制改革有了法制化的内容三,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实践的新举措82.广播电视专业化的趋势一,受众市场细分化二,传媒产品类型化三,频道资源专业化四,媒介产业集团化83.广播电视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一,优化,开发媒介资源二,理性争夺受众资源三,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50d8a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6.png)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一、电视信号传播
1、电视收发信基本知识
a)基本原理
电视信号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无线电波,通过活动进行传播和接收。
它是由电视台发射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它被电磁波传播到空气中,然后接收者把这些电磁波转换成电视图像和声音。
b)传输方式
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有地面广播、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和光纤传输四种。
地面广播:一般使用大功率发射台进行发射,广泛覆盖广播区域,接收者一般使用普通的空中接收天线即可接收。
卫星传输:使用高空小功率的发射台发射出电视信号,采用宽带信号传输,一般接收者需要安装专门的发射台和接收天线,以及单路放大器和滤波器。
有线传输:一般使用光缆和同轴电缆两种传输媒介,光缆传输可以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同轴电缆传输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光纤传输:使用光纤缆将电视信号传输至目的地,光纤传输的优势在于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传输多频道数据,无需进行信号增益。
二、电视发射技术
1、电视调频技术
电视调频技术是指在高频电磁波中携带视音信号,然后传输给接收端并进行接收的一种技术。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49635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6.png)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提纲一、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A.广播电视的起源1.无线电技术的发展2.广播电台的建立3.电视技术的出现B.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1.广播电台的传播方式和内容2.电视的发展及广播电视的多样化形式二、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A.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1.广播电视的定义和本质特点2.广播电视与传统媒体的区别B.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1.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2.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三、广播电视的组织和运作A.广播电视的组织形式和架构1.广播电视的组织形式2.广播电视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划分B.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和运营管理1.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方式2.广播电视的运营管理和节目审核制度四、广播电视的影响和社会功能A.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1.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功能2.广播电视的社会文化功能B.广播电视的影响和问题1.广播电视对个人的影响2.广播电视对社会的影响和问题五、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和创新A.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1.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技术2.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产业链B.广播电视的创新与变革1.广播电视的媒介融合与互联网化2.广播电视的内容创新与品牌建设六、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方法A.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1.广播电视的传播学理论2.广播电视的社会学理论B.广播电视的研究方法1.广播电视的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2.广播电视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七、广播电视的国际比较和跨文化交流A.广播电视的国际发展概况1.广播电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2.广播电视的国际传播格局B.广播电视的跨文化交流与影响1.广播电视的跨文化交流途径和方式2.广播电视在国际间的影响与接受八、广播电视行业的规范与监管A.广播电视的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1.广播电视行业规范及其意义2.广播电视的行业自律机制B.广播电视的监管与管理体制1.广播电视的监管机构和职能2.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九、广播电视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A.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发展概况1.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设置2.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发展渠道和机会B.广播电视就业前景和职业素质要求1.广播电视行业的就业形势和前景2.广播电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以上是一个广播电视学概论的复习提纲,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复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起源、发展、特点、组织与运作、社会功能、影响与社会问题、发展趋势与创新、基础理论与学科方法、国际比较与跨文化交流、规范与监管、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点精华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点精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6e724fa8956bec0975e3a0.png)
广播电视概论绪论:一.广播电视的由来1.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从纯粹技术和物理性能上看: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确切地说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意义: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向无线区域内传播广义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2.信息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发展的五个阶段a.原始阶段:指传播方式的原始,并不意味着仅存在于原始社会b.语言传播:优点:自由,灵活;缺点: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在时间空间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信息所传的范围很小,所传的信息也不能长久的保存,传播过程又有很大的失真性c.文字传播:克服之前传播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文字传播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原始传播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开始d.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运用使文字信息,得以大量复制和更广泛,更大规模的迅速传播。
e.电子传播:以广播电视为代表,广播电视的出现,将人类信息传播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视听结合阶段。
优点:信息丰富,易于被接受——直观,时空方面的进步等。
另外:网络传播,信息得以快速传递,但可靠性不够强。
3.广播电视学在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基础上产生,按媒介划分,广播电视学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按内容分:广电和新闻有交叉4.人们对广视工作以及广视事业的认识的五个层次a.广播电视节目b.广视节目的制度者和接受者c.广视机构d.广视系统e.广视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广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既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又与众多的相关科学交叉二、广电的基本性质以科技为基础,辅以传播的特性,具自然、社会两大属性。
1.自然属性优势(特点):a.传播对象非常广泛;b.传播的时效性强c.节目通俗直观d.接收的随意性弱点:a.按时间顺序播出(电视广告插播)b.转瞬即逝(要求广电内容通俗易懂)2. 社会属性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不可能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必然与政治相联系a. 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广电机构的性质是主体国有,非国有的中国广电机构受到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b. 宗旨:通过传播新闻,娱乐宣传,服务等传达政党集团的言论`,以及政治纲领等,具有多种职能的大宗传播媒介c. 功能:自然功能(基础);社会功能(对社会的一种掌握)具体包括:a.传播新闻 .b.宣传舆论c.文化娱乐d.社会教育e.社会服务d. 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全体人民加入到经济建设中(我国)三、广电与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1.与经济:a.经济环境对广电的制约作用:国家经济政策,人民经济水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广电事业形成差距b.广电对经济的反作用:广告,节目销售,有线电视的销售及收视费2.与政治:a。
广播电视概论 打印版 终极整理版 知识要点
![广播电视概论 打印版 终极整理版 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4003c9336c1eb91a375dba.png)
第一章3.调幅广播的技术优势:传送节目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容量大、可播出多套节目,容易实现立体声广播。
5.世界彩色电视主要制式:NTSC、SECAM、PAL。
7.电视传送的方式:(1)无线电波传送。
优点,良好的抗灾性能。
缺点,易受干扰,直线传播,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不能有高楼阻挡。
(2)有线传送。
(一)电缆传送:传输节目的容量大。
不受外界无线电信号干扰,节目传递质量较高。
容易对传输范围进行控制,实现有偿服务。
可以与互联网和各种数据库连接,扩展自身业务范围。
(二)光缆传送:频带宽、节目容量大,损耗低,不受电磁波干扰。
(3)卫星传送。
优点,不受地形阻挡影响;建设卫星传播系统投资比地面传播系统少;卫星传播信号传送质量好,信息容量大。
第四章1.人声语言的作用:(1)传递信息(2)提炼主题(3)营造过渡(4)表达情绪,渲染气氛(5)塑造空间(6)张扬人物个性2.人声语言的形式:(1)解说:一般用来传达图像和同期声没有或不能包含的其他信息内容,如交代新闻的五要素、深化主题思想、加强叙述和表现事件或人物,强化视觉效果,有时还可以发挥语言转场的作用(2)人物同期声:带有现场的气氛和情绪,不仅内容是对方有感而发,而且对方的语音、语调、语气都是我们在其他事件和地点无法再现或模仿的。
极富感染力,比解说词加画面的表达方式更真实感人。
(3)现场报道:现场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
现场报道较之影像新闻具有更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
(4)导语和串联词:(一)导语的重要作用是吸引观众收看新闻。
(二)串联词通过揭示节目要点、升华节目主题、揭示节目内容的含义、激发受众联想等,把节目的各个局部联系起来,以增强节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感。
(三)消息的导语常和衔接前后消息的串联词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导语引起关注的功能和串联词的整合功能也就结合在一起了,共同发挥起信息整合、背景分析、间接阐述等作用。
3.景别:(1)远景(2)全景(3)中景(4)近景(5)特写角度:(1)正面(2)侧面(3)背面(4)平视(5)仰视(6)俯视4.电视画面的特性:(1)连续运动的。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 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 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44626627d3240c8447ef30.png)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1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
2广播电视传播特性:广播电视传播的共性:迅速及时的时效性;高度综合的连续性;深入社会的渗透性;传播过程的参与性。
广播电视传播的差异: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
广播电视的受传特性:分散群体的随意性接受;广播电视的受传弱势。
3广播语言的要求:通俗口语,是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让听众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简洁明快,用词造句要简短精炼;篇幅要短,句型要简单,句意要直截了当;具体形象。
4广播音响的作用:增强报道的真切感;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构成音响蒙太奇。
5广播电视事业及其社会功能广播电视事业是以信息传播为主要目的,借助广播电视这种电子技术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
社会功能: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普及社会教育;丰富文化生活;提供社会服务。
6电视生产的大众文化特征从大众文化的意识层面讲,电视文化是一种“美学上的平民主义”,是一种文化的民主形式;从电视文化内涵看,它是一种组合再造、高度综合和全能性的社会文化;从电视文化的地位看,电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渗透性的文化。
7电视与社会政治生活电视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之镜,电视传播为我们建构一个社会信息环境,人们依靠电视传播提供的信息去认识、感受、理解生存的社会,按照媒体提供的思路去思考政治事件和问题。
大众传播创造民主,服务于民主。
8广播节目结构优化—广播线型结构优化:引导,包括触及报道中心的前说明性、揭示性的内容;重复节目编排的优化:不同内容节目比例确定要分配合理、重点突出、总体平衡;各节目之间要注意协调、照应。
讲究编排技巧;处理好“广播”与“窄播”的关系。
节目播出优化:节目播出时间要稳定;根据听众状态确定全天节目安排;分析节目的听众对象,根据他们的作息特点确定节目播出时间;在“黄金时间”里安排质量较高的节目,扩大电台的影响力;避免频道间恶性竞争。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6da3ee6bd97f192379e95f.png)
复习资料1、1936年11月2日,BBC开播电视节目,宣告电视事业的诞生2、1948年8月15日,CBS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定期电视新闻节目。
3、1906年圣诞节,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台首次作试验性广播。
从广播工程技术标准看,广播从此诞生。
4、广播中的语言符号是狭义的语言,特指人声语言。
5、影像是电视最重要的视觉符号?6、美国的广播电视体制,主要是以商业型为主,以国有型和公共型为辅。
7、德国的广播电视体制与周边国家有着较为显著的不同,这是德国的历史条件与各方力量平衡的产物。
8、德国的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是公私并举。
9、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10、1952年,在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确立了先中央后地方的战略部署。
11、1952年,在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确立了先中央后地方的战略部署。
12、1956年,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对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方向做了一个谈话,被视为党中央关于电视发展的系统论述。
13、1962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央广播事业局提出的“紧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简人员、提高质量”的方针。
14、“制播分离”作为电视产业化的起点,最初起源于英国。
15、2003年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进入了改革深化的阶段,建立起了以公共服务、市场运营、政府监管、广播影视国际传播等体系为基本框架的新体制。
16、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并开设广播电台,是我国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名词解释:1、广播: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的区域传送声像节目,通称为广播;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则指电视。
2、地球村(P29)3、消费社会(P29)4、节目(P35)5、栏目(P35)6、人声语言(P104)7、声画分立(P115)8、声画对位(P115)9、魔弹论(P125)三、简答1、广播电视开启了人类的第四次传播革命,请问其特点是什么?(P7)3、简述美国电视的等级结构与我国电视业的差别。
(广告传媒)广播电视概论 打印版 终极整理版 知识要点
![(广告传媒)广播电视概论 打印版 终极整理版 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97f33069eae009591bec16.png)
第一章3.调幅广播的技术优势:传送节目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容量大、可播出多套节目,容易实现立体声广播。
5.世界彩色电视主要制式:NTSC、SECAM、PAL。
7.电视传送的方式:(1)无线电波传送。
优点,良好的抗灾性能。
缺点,易受干扰,直线传播,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不能有高楼阻挡。
(2)有线传送。
(一)电缆传送:传输节目的容量大。
不受外界无线电信号干扰,节目传递质量较高。
容易对传输范围进行控制,实现有偿服务。
可以与互联网和各种数据库连接,扩展自身业务范围。
(二)光缆传送:频带宽、节目容量大,损耗低,不受电磁波干扰。
(3)卫星传送。
优点,不受地形阻挡影响;建设卫星传播系统投资比地面传播系统少;卫星传播信号传送质量好,信息容量大。
第四章1.人声语言的作用:(1)传递信息(2)提炼主题(3)营造过渡(4)表达情绪,渲染气氛(5)塑造空间(6)张扬人物个性2.人声语言的形式:(1)解说:一般用来传达图像和同期声没有或不能包含的其他信息内容,如交代新闻的五要素、深化主题思想、加强叙述和表现事件或人物,强化视觉效果,有时还可以发挥语言转场的作用(2)人物同期声:带有现场的气氛和情绪,不仅内容是对方有感而发,而且对方的语音、语调、语气都是我们在其他事件和地点无法再现或模仿的。
极富感染力,比解说词加画面的表达方式更真实感人。
(3)现场报道:现场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
现场报道较之影像新闻具有更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
(4)导语和串联词:(一)导语的重要作用是吸引观众收看新闻。
(二)串联词通过揭示节目要点、升华节目主题、揭示节目内容的含义、激发受众联想等,把节目的各个局部联系起来,以增强节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感。
(三)消息的导语常和衔接前后消息的串联词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导语引起关注的功能和串联词的整合功能也就结合在一起了,共同发挥起信息整合、背景分析、间接阐述等作用。
3.景别:(1)远景(2)全景(3)中景(4)近景(5)特写角度:(1)正面(2)侧面(3)背面(4)平视(5)仰视(6)俯视4.电视画面的特性:(1)连续运动的。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考点整理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b48d162cc58bd63086bdb4.png)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整理一、填空1、广播的定义:①广义: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地区的人们,有规律的传送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本身统称为广播系统。
②声音广播:通过一定的电声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地区的人们,有规律的传送含有节目内容的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本身统称为声音广播系统。
(声音广播分为调频广播(FM)和调幅广播(AM),其中调频广播的清晰度大于调幅广播。
)③电视广播:通过一定的声电、光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地区的人们,有规律的传送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和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本身统称为电视系统。
(电视广播分为甚高频和超高频,数字电视和卫星电视都属于超高频。
)2、第一个广播电台1920.11.2 【美】匹兹堡KDKA电台3、1936.11.2 【英】BBC——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4、彩色电视三制式:NTSC【美】PAL【德】(中国)SECAM【法】5、3颗卫星覆盖全球。
6、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美】奥斯邦“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我国第一家自办的官方电台东三省无线电台我国第一家自办的民营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7、全国广播工作会议①1952 第一次②第二次口号“向苏联学习”③1956 第四次承前启后,意义重大(双百方针,允许开展广播批评)④1958 第五次(大跃进)1958.5.1 北京电视台我国第一家电视台⑤第十次“自己走路”⑥1983 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史上的里程碑体制改革:“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8、香港无线台:TVB、A TV澳门卫视-旅游频道——全球最早的华语卫视旅游台台湾无线台: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公视9、广播电视制式:国家经营型(国有):中国、美国之音VOA公共机构经营型(公有):BBC、NHK商业型(私有):CNN、TVB、A TV、CBS10、新闻出版总局——最高行政部门11、广播电视语言:声音、图像(声音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12、新闻节目在新闻类节目中占主导地位。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https://img.taocdn.com/s3/m/3ed96554bed5b9f3f80f1c12.png)
《广播电视概论》参考复习资料一,常识选择题(包括具有首创意义,第一,年份,国家,人物)1电视的出现:1936年11月2日,位于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的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电视台。
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瑞。
2、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电视实验广播的国家。
3、第一座实验电视台出现于1928年。
4、彩色电视的开办: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美国的彩色电视采用的制式是NTSC制。
5、中国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
6.1949年10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建立。
7.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
8.1993年,中央把广播电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广播电视改革进步深化。
二,名词解释和部分选择会出现的题目:1.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只不过这两种之间存在着一种有机的联系,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
2.非线性编辑:是以硬磁盘为记录媒体,在编辑过程中可以对节目素材进行随机存取,不按时间顺序记录或重放编辑,可以随意完成各种功能的编辑手法。
3.广播三要素:语言,音响,音乐。
4.电视纪录片:它主要是对某一特定的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人物等做较细致,完整深入报道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
5.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除NTSC制式之外,法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分别在这一基础上研制出了SECAM制和PAL制。
中国使用的是PAL制式。
PAL制式彩色电视是逐行倒相制式。
SECAM制式彩色电视是顺序同行制式。
NTSC制式彩色电视是美国国家电视委员会制式。
6.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画中人,物往往就是声音的发声源,或者声音是对画面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7.广播剧:是以电声技术制作和传输的声音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戏剧艺术。
广播剧诞生于英国,1921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危险》。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667844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8.png)
播送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综合版〕一、选择题〔*多为多项选择题,注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有可能在选择题中涉及〕:①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P238〕②中国境内最早的播送电台是由美国人奥斯邦与1922年底在**创办。
(P59)③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播送电台是"**播送无线电台〞。
(P59)④播送作为一项事业,是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播送电台开场的。
〔P60〕⑤1958年4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第一套3个频道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及黑白摄像机,并于当天在生产厂家开路试播成功,李晓兰、莫瑄表演的小歌剧"姑嫂河边"首次被搬上了中国试验性电视屏幕。
〔P8〕⑥1958年5月1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场试验播送,当晚播出的新闻节目有工农战线代表的座谈会和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
试播4个月后,9月2日正式播送。
〔P8-P9〕⑦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播送开场。
同年10月1日,、津、**三大城市进展彩色电视节目微波试传成功,同日,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P9〕⑧电视制片人〔普遍采用的方法〕首先出现在1993年5月1日,当天的"东方时空"首次出现制片人这一新词。
〔P408〕⑨1958年5月1号我国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诞生。
〔P76〕⑩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播送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播送、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播送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P77〕〔了解〕1962年2月14日,**地区第一个电视台--国立教育电视试验播送电台问世,1969年10月31日中国电视事业有限股份公司〔中视〕开播,首先推出连戏剧。
1971年"华视’开播。
**电视事业形成鼎足局面,三家公司均为商业电视体制。
1984年5月起进入三个台的频道,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及所谓的"**电视台〞纷纷涌现,**电视进入了多元开展时期。
广播电视概论50个知识点--打印版
![广播电视概论50个知识点--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4035c1aa00b52acfc7ca93.png)
《廣播電視概論》復習精要一、名詞1、廣播電視:是通過無線電波或通過導線向廣大地區播送音響、圖像節目的傳播媒介,統稱為廣播。
只播送聲音的,稱為聲音廣播;播送圖像和聲音的,稱為電視廣播。
狹義上講,廣播是利用無線電波和導線,只用聲音傳播內容的。
廣義上講,廣播包括我們平常認為的單有聲音的廣播及聲音與圖像並存的電視。
2、政治異化:由於電視新聞更為直觀,因而它在報導政治腐敗現象時對公眾的刺激也就更大。
因此,那些依賴於電視新聞獲取公共事務資訊的人,比那些依賴於報紙的人,對政府更加持否定的態度。
這種現象被西方學者稱為“政治異化”。
(公眾對電視網過高信任,電視新聞報導的解釋性特點,電視將重點置於反面的東西,以及強調衝突和暴力等,是造成這種政治異化的重要因素)3、席捲式調查:調查公司通常採用的是統計調查,也稱為席捲式調查。
它選擇一小部分人,收集有關他們視聽行為的數據,然後根據受眾總人數按比例進行放大,得出所有類似視聽行為的受眾數目。
4、平均受眾率:某一段時間或某一節目的受眾率就是這些(反映某一瞬間視聽行為的)“瞬間率”的平均數,稱作“平均受眾率”。
5、累積受眾率:一組時間、一組系列節目或是電視網臺所有節目的受眾率,稱之為“累積受眾率”。
受眾只計入累積受眾一次。
6、節目音樂:除了在廣播音樂節目中以完整的音樂形式出現外,絕大多數時間音樂是以節目音樂的面目出現的。
節目音樂既有一般音樂藝術運動規律的共同性,又有受廣播具體節目內容制約的特殊性。
節目音樂是把實現具體節目的目的、結構方式和風格特色作為自己的出發點。
它借助音樂形象來表述節目內容、深化主題思想、烘托環境氣氛、抒發人物感情、推動情節發展,使節目的內容更加生動感人、引人入勝。
它必須根據特定節目的總體要求,與有聲語言、電視畫面、電聲音響有序組合,互滲互補,融為一體,以提高節目的整體效應。
詳見P108-1097、音響:是指除了人的語言、音樂之外的其他聲響,包括自然環境的聲響、動物的聲音、機器工具的音響、人的動作發出的各種聲音等。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207259804d2b160b4ec00a.png)
1、主持人: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作为主持者和播出者。
集编辑,记者,播音员于一身。
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观众主持固定节目的人。
2、彩色电视制:美国最先,法国在美国恩NTSC制的基础上研制的塞康SECAM 制,德国在美国的基础上研制的帕尔PAL制,我国就用的PAL制。
3、地球村的概念是麦克卢汉提出的。
4、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最根本的动因是社会的需要。
可以理解为广播电视人的不断需求。
内因是内在核心本身行业发展运营是推动力,外因是技术。
5、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电台在总统大选日正式开播,呼号为KDKA.6、美国的CBS,NBC,ABC三大广播网;全球第一个全天播放新闻的是CNN;,7、30年代一系列重大事件成就了广播电台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
8、收视率调查有美国的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央视的索伏瑞调查公司。
9、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人刘翰在1926年10月创办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呼号XOH民营广播;1927年我国上海新新公司创办我国第一家私营广播电台。
10、抗战相持阶段,1939年2月6日在重庆建成中央短波广播电台,194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为中国之声VOC;1940年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呼号XNCR,后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更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1、20世纪80年代北徐南李,即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之友>>主持人徐曼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大众信箱>>主持人李一萍;1983年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对内广播网发展方针,这是主领方针。
12、我国第一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的北京的北京电视台,它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于9月2日正式开播;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创立,标志着广播网的初步形成;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开办,是央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专栏节目;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问世,这是当时国内最长的调查性深度报道和栏目;<<望长城>>纪录片,1993年,上海纪录片编辑室问世,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纪录片来命名的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96e9f80975f46527d3e11d.png)
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五阶段(一)符号和信号时代(二)口语传播时代(三)文字传播时代(四)印刷传播时代(五)电子传播时代英国法拉第与电磁感应定律1831年发现提出,该定律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为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英国麦克斯韦与电磁学1855-1864年间,对电磁感应定律进行理论分析,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每秒约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相同。
在此基础上,麦克斯韦认为光是频率介于某一范围之内的电磁波。
为无线电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俄罗斯)波波夫1895年发明无线电接收装置,但专注于研究可以预告雷电的检测装置,并非通讯系统;他的发明也主要用于俄国海军的军事用途,而非商业市场,且并没能得到俄国政府的重视,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意大利)马可尼1896年发明无线电报机,进行通讯,1897年成立无线电报及信号公司, 1899年在三艘英国军舰上安装了无线电设备,跨越英吉利海峡51公里的无线电通讯试验成功。
1901年,试验成功了在加拿大的纽芬兰与英国的昆沃尔间横跨大西洋3000公里的越洋无线电通讯。
1920年,康拉德在西屋公司位于匹兹堡的九层楼厂房顶的小屋里建立了100瓦功率的广播电台,呼号KDKA。
11月2日,正式播送节目。
到1960年代,美国之音(VOA)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即开始用英语进行环球广播,日本广播协会(NHK)用英语和日语进行环球广播,莫斯科广播电台于1970年用英语和俄语开办环球广播。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电视的正式播出,标志电视传播事业的诞生。
NTSC制,为日本、美国和一些美洲国家使用,采用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的简称。
特点:电视成本较低,兼容性能较好,但彩色不稳定PAL(帕尔)制,许多亚洲和西欧国家使用,如英国、意大利、德国、印度、中国。
采用逐行倒相(Phase-Alternative Line) 的简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
一、题目设置
1、名词解释:15分(3×5道)
2、简答题:20分(5×4道)
3、论述题:30分(15×2道)
4、案例分析题:35分(35×1道)
二、复习内容
⑴名词解释
1、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2、电视新闻: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3、电视新闻采访:电视记者运用摄像机采集、记录新闻事实的过程。
4、编排:是对广播电视节目体系策划、构成及播出安排的总体战略及策略把握,狭义的编排是对已完成节目播出时间的安排。
5、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运用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有手段,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快速、广泛、大量地传播新进变动事实的新闻体裁,是广播电视新闻最普遍、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注释:按照陈奕老师的习惯,名词解释都会出一个在课堂上曾经提到过但是又不会给明确答案的,所以这个自己结合课堂回忆!
㈡简答题
1、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广播电视新闻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2、我国各类文件中也明确规定了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骨干作用与主体地位。
3、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哪一国家、哪一广播电视台,无不将广播电视新闻部门看作最核心的重要部门与旗帜。
2、了解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类型有哪些?
答:①从节目内容上看,可分为:
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日常生活类谈话节目
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
②从节目主线上看,可分为:
人物性谈话节目事件性谈话节目
③从节目形式上看,可分为:
聊天式谈话节目访谈式谈话节目
论辩式谈话节目综合式谈话节目
3、理解国内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因有哪些?
答:1)民众角度:
社会格局演变所引发的民众情感宣泄的需求;
法律意识觉醒所带来的民众权利渴求的提高。
2)媒体角度:
政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民本思想的兴起;
媒介竞争现状所引发的媒体创新的驱动。
4、影响节目播出效果的主要编排因素有哪些?
答:1)价值因素:受众本位
2)时间因素:“黄金时间”、“抢占先机”
3)顺序因素(连带效应):
如果前一节目好,前一节目就会对后一节目产生传承效应,并且前一节目传承下来的观众很可能会延续下去。
5、理解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与其他电视节目播出方式的不同之处。
答:(1)现场直播与录像节目:
前者:同步地直播;后者:制作完再播
前者:完全原生态;后者:蒙太奇剪接
(改变事件)
(2)现场直播与实况录像转播:
前者:同步地直播;后者:以后再重播
(不改变事件)
6、理解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特性。
答:1、广播新闻的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
2、电视新闻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
7、掌握电视深度报道的要求。
答:深度展示新闻事件;有效整合新闻背景;
理性解读新闻信息;精当点评新闻事实。
8、结合实际掌握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要领。
答:①紧扣新闻事件,把握社会和时代脉搏;②心态开放,敢于包容多元观点;③驾驭谈话,善于引导;④以主持人为引导的叙述;⑤以当事人为主角的叙述;⑥以画面为辅助的叙述。
9、举例说明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各类型的要领。
答:调查性:侧重于事,展现事实,就事论事,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知情权。
《新闻调查》评论性:侧重于“用观点说话”,就事论理,揭示意义。
《焦点访谈》
访谈性:访谈对话问答方式“新闻”+“人” 《面对面》
10、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如何创新。
答:针对重大时政新闻:信息公开,追求时效(新闻发布会);
针对领导人活动:突出现场,凸显真情;
针对会议新闻:跳出程序,贴近群众。
11、掌握广播电视经济新闻的要领。
答:专业性+大众性(硬主题、软表达)
“实效信息观”+宏观洞察力
经济意识+人本意识
可视性+可听性(广播化+电视化)
12、理解广播电视法制新闻的要领。
答:充分体现法制新闻的悬念叙事性和法理阐释性;
解说词的运用注意法律专业性和新闻通俗性相结合;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握量和度。
13、掌握广播电视文化新闻的要领。
答:①以审美规律精选题材;②由表及里深化内涵;③注意平衡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主流文化和小众文化之间的平衡;
14、领会广播电视体育新闻的要领。
答:1)赛事新闻的要领:
赛事直播的优化;赛事解说的创新(如足球解说)
2)非赛事新闻的要领:体育专题:形式多样、内涵拓展
15、掌握电视现场采访的艺术。
答:敏锐的临场判断能力;主动的临场控制能力;灵活的即兴采访能力;沉着的临场自控能力;自然的采访践行能力。
16、理解电视隐性采访的艺术。
答:恰当设计采访身份;巧妙隐藏摄像设备;事先获得上级支持;注意遵循法律法规(公众利益至上)。
17、掌握电视图像的景别并举例说明。
答:远景(大远景):表现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围广阔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人物活动的场面;
全景(小全景):表现人物及其最接近的周围环境,或表现一个景的全部;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范围的景别;
中近景:表现人物腰部以上范围的景别;
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范围的景别;
特写(大特写):表现人物两肩以上的头部,或在银幕、荧屏上只突出表现某一物体18、领会电视图像的构图并举例说明。
答:电视画面内容的结构形式,无论正方形或圆形都不如长方形受人欢迎。
电视构图的原则:(1)和谐与协调:电视构图要处理好人们正常视看习惯和长方形边框的相互关系。
(2)形散与神聚:从单一画面看,都只表现了某一物体的残缺局部,画面内各物体的位置也不规则,但整体上却能给人特殊、强烈的美感。
各景别之间的“无缝连接”
( 3 )诗意的运动:
电视摄影是运动的摄影,而电视图像的景别如能在运动中巧妙变换,可创造出独特的节奏与诗意。
19、了解摄像机运动的基本形式与要领。
答:(1)推拉镜头:推镜头使场景变小,物象变大;拉镜头使场景变大,物象变小
(2)摇镜头:为展示广阔的场景,说明作为中心的被摄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3)跟镜头:摄像机改变位置跟着被摄体一起运动
(4)移镜头:摄像机沿一定路线移动,以拍摄沿线景物(跟焦)
20、理解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
答:1)尽量让画面说话(画面为主);
2)解说旨在“言画面之所难言”;
3)解说不宜“喧宾夺主”
4)与画面巧妙配合,充分表达画面没有表达又确实需要表达的内容
解说词的辅助、强化、中介地位
21、结合实例谈谈解说词的写作规律。
答:1)明确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2)熟悉已有画面,挖掘画面内涵;
3)顺应内容特点,寻求和谐统一 4)遵循传播规律,发挥电视优势。
22、领会电视音响和音乐运用的注意事项。
答:1)处理好音响、音乐与解说词的关系;
2)注意音响、音乐的适宜性和协调性;
3)符合音响、音乐的技术要求
23、理解主持人、播音员、主播的异同。
1)电视新闻主持人:基本等同于电视新闻主播
2)播音员:狭义(主要进行播出环节)
主播:介于前两者之间(可以参与众多环节)
24、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的理想模式。
答:明星主持人制(主持人中心制)
凤凰卫视:“素质选秀,明星包装” & 湖南卫视
人尽其才;重点扶持;持续培训;品牌营销
㈢论述题
1、结合你自己的观看实践,谈谈受观众欢迎的节目编排形式。
答:1)单一节目的编排:
节目播出的有利时机;节目播出的恰当时间;
节目所处的合理位置;节目播出的引入形式
2)成组节目的编排:
(1)理想的序列安排——
轻重循序法、归类强势法、对比编排法、前后呼应法、特殊编排法
(2)生动的编串形式——
充分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的贯穿作用;生动实现节目之间的变换
3)一天节目的编排:
(1)合理的时间段分配;(2)有利于多台并存竞争的需要
4)节目和栏目编排的形式:
(1)版块式节目安排;(2)全盘式节目安排;(3)重击式节目安排;
(4)赛实力节目安排;(5)逆向式节目安排
编排创新是节目(栏目)创新、媒体创新的先导。
2、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魅力元素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答:精神的人文化; 1)传播视角的“平视”; 2)传播理念的“道义”
知识的专业化; 1)具备专业化的知识结构; 2)具有将专业知识与节目相结合的能力
能力的职业化; 1)能在节目中充分展现记者的品格与素养; 2)直播中的现场控制、应变能力
风格的个性化;外形的与众不同;内涵的独一无二。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