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白发》

合集下载

故事阅读:告诉孩子如何理解《奶奶的白发》

故事阅读:告诉孩子如何理解《奶奶的白发》

故事阅读:告诉孩子如何理解《奶奶的白发》》《奶奶的白发》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们常说的尊老爱幼的故事。

故事中的奶奶年迈,身体也已经很虚弱了,但她还是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去走走看看天地间的美景,这时候她的孙女小丽便陪着奶奶一起去逛公园。

故事最后还是奶奶为小丽作者的幸福祝福,充分展现她的关爱和关注。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这个故事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让孩子了解老年人的生活。

故事中的奶奶年迈,身体虚弱,需要带着拐杖走路,这样的形象让孩子了解到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不易。

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当人们年龄增长时,身体功能和精神状态都会有所改变,这时候就需要孩子们的关爱和照顾。

让孩子了解奶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故事中的奶奶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仍然想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去逛公园。

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即使年迈体弱,他们依然有权利和需要追求快乐和幸福。

让孩子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故事中的小丽非常关心奶奶,陪着她去逛公园,甚至还为奶奶扫地板、洗漱等。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与老人建立亲情关系是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对于老人的关心和照顾不仅仅是一件好事,还可以带来彼此之间的愉悦和幸福感。

让孩子领悟故事中所表达的价值观。

《奶奶的白发》中故事核心便是尊重、关怀和爱,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同样这些价值观也应该贯穿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孩子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阶段的人们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准则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奶奶的白发》是一篇充满情感的童话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老人的生活和需要,还可以让孩子从中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重要性。

父母应该耐心地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和探讨这个故事,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的角度去理解,以深刻领悟故事中所展现的价值观。

《奶奶的白发》教案【】

《奶奶的白发》教案【】

《奶奶的白发》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阅读《奶奶的白发》,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深沉。

1.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热爱和责任感。

1.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奶奶的白发》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2 感悟故事中所传递的亲情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3.1 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理解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深层含义。

3.2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亲情,体验亲情。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奶奶的白发》的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4.2 学生准备课文文本,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亲情的重要性。

b. 提问:“你们知道奶奶(外婆)的特点吗?”c. 引入《奶奶的白发》的故事。

5.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b.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5.3 课堂讲解a. 分析故事情节,讲解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深层含义。

b. 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体验亲情。

5.4 小组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奶奶(外婆)之间的亲情故事。

b.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全班交流。

5.5 总结拓展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学,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亲情画作或写作,分享对亲情的理解。

c.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日记。

六、教学策略6.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

6.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

6.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七、评价方式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

7.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7.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八、教学调整8.1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充分理解亲情主题。

8.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

阅读启发:《奶奶的白发》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阅读启发:《奶奶的白发》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阅读启发:《奶奶的白发》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感恩与珍惜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奶奶与孙子之间的深情交流。

这种交流看似简单,但是却寄托着奶奶对孙子的深深爱意。

在这种表现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奶奶对孙子的珍惜与感恩之心。

奶奶年迈,已经步入晚年,因此对于奶奶来说,孙子是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存在,也是她最为珍贵的财富。

而孙子也是因为对奶奶的深爱,才能够如此细心呵护。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感恩与珍惜这一精神内涵的力量。

它让我们更加明确生命的珍贵与重要性,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经常所忽略的事物。

我们应该有耐性与坚持故事中,奶奶为孙子织毛衣的场面被写得非常小心,特别是在奶奶一再修补的场景中。

这些情节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出现。

我们可能会感到累,对某些事情产生怀疑。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因此就放弃。

与奶奶一样,我们应该有耐心与坚持,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尽量实现。

这样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我们辛勤劳动的痕迹。

此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有时候成功并不会立刻到来,我们需要经过许多折磨与挫折,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之人。

我们应该感恩生活生活是一件奇妙而神秘的事情。

它带给我们许多欢声笑语,也让我们经历许多坎坷与丧失。

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我们才应该更加感恩这个生命本身。

在故事中,奶奶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也寄望着孙子的未来。

这种生命的光辉与热情激励着我们去追求自我,也让我们更加珍视过去与未来的时刻。

阅读《奶奶的白发》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深情与勇气,而且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爱生命、坚持耐心与积极面对未来。

这些启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激发着我们去成为最好的自己,去追求我们内心所渴望的幸福与快乐。

我们不妨将这些精神价值内化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让它们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指引我们前行。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读后感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读后感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读后感最近读了一篇叫《奶奶的白发》的文章,感触还挺深的。

这文章讲的是一个小孩子看到奶奶头上的白发,好奇地问奶奶为啥头发变白了。

奶奶说是操心操的。

孩子天真地说,要是自己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是不是就能变黑了。

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却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奶奶。

我的奶奶也是满头白发,不过她的白发可不是一下子就全白的,那是岁月一点点留下的痕迹。

记得我小时候,奶奶的头发只是夹杂着几根银丝。

那时候,奶奶的身体还很硬朗,每天都像个永动机一样忙个不停。

早上天还没亮,奶奶就悄悄起床,轻手轻脚地生怕吵醒我,然后就钻进厨房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餐。

等我们都起来了,就能看到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米粥、香喷喷的煎鸡蛋,还有几样清爽可口的小菜。

吃完早饭,奶奶又忙着洗碗筷、收拾厨房,然后拿起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

那时候我总是喜欢跟着奶奶一起去,菜市场里人来人往,特别热闹。

奶奶总是能在一堆摊位里挑到最新鲜、最便宜的菜,还能跟卖菜的阿姨叔叔们讨价还价,每次都能省下几毛钱。

我就乖乖地站在奶奶身边,看着她熟练地挑挑拣拣,心里觉得奶奶可真厉害。

买完菜回到家,奶奶也不闲着,又开始准备午饭。

洗菜、切菜、炒菜,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奶奶总是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她自己脸上就会露出满足的笑容。

下午奶奶会稍微休息一会儿,然后又开始忙活着打扫房间、洗衣服。

我那时候调皮,经常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奶奶也不生气,只是一边洗一边念叨着:“这孩子,玩起来就没个边儿。

”等我上了小学一年级,奶奶每天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接送我上下学。

学校离家不算远,但奶奶总是不放心,非要亲自接送。

每天放学,我走出校门,第一眼就能看到奶奶站在人群中,朝着我招手。

她的头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那几根银丝显得格外显眼。

有一次放学,突然下起了大雨。

我心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淋成落汤鸡了。

没想到走出校门,就看到奶奶拿着雨伞站在那里。

她的裤脚都被雨水打湿了,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脸上。

《奶奶的白发》教案【】

《奶奶的白发》教案【】

《奶奶的白发》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奶奶的白发》,使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懂得珍惜亲情。

3. 学会从细节中观察和体验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

2. 学会从细节中观察和体验生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与亲情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奶奶的白发》全文。

2. 相关亲情故事的视频或图片。

3. 学生作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感情。

b. 展示相关亲情故事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2. 朗读课文:a.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理解课文:a.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b.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探讨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4. 讨论亲情:a. 学生谈论自己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b.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细节出发,谈谈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5. 写作练习:a.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的亲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b.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分享作文:a.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

b.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7. 总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b. 学生表示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文章或书籍,如《背影》、《小王子》等,丰富学生对亲情的理解。

2.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庭才艺展示等,增进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并观察家人的反应,次日与同学分享。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奶奶”、“白发”等词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亲情的重要性,懂得关爱家人。

学生能够培养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奶奶的白发》是一篇描述孙子看到奶奶白发后的感悟的故事。

故事通过孙子的眼睛,展现了亲情和关爱的重要性。

2.2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并掌握生词“奶奶”、“白发”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奶奶”、“白发”等词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辅助学生学习生词和理解课文。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奶奶的白发。

5.2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5.3 学习生词学生通过卡片或图片学习生词,理解词语含义。

5.4 理解课文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5 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学生进行相关拓展活动,如画出自己奶奶的样子等。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6.2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语音语调感知能力。

6.3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学生对生词的认知和运用。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目的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小学一年级语文《奶奶的白发》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奶奶的白发》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奶奶的白发》教案及反思《奶奶的白发》一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奶奶的白发》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奶奶的白发》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新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2.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准备: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在刚才背的儿歌和唱的歌中,我们都提到了同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点板书,生齐说:奶奶)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朱老师也有。

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

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

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

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

(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故事(边揭题边范读:“奶奶的白发”)。

(1)指名读;(2)齐读。

(设计意图:所教课文是《奶奶的白发》,因此,在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乃至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求。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可在听完朗读后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3.小结: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聪明、多会学习,一下子就提了好多问题。

别急,待会儿我们通过学课文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好吗?(生:好。

《奶奶的白发》教学教案设计

《奶奶的白发》教学教案设计

《奶奶的白发》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奶奶的白发》的主要内容,体会奶奶对主人公的关爱。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奶奶的白发》是一篇描写亲情、关爱、感恩的短文,通过描述主人公看到奶奶白发的情景,引发对亲情的思考。

课文以真实、感人的情节,展现了奶奶对主人公的无私奉献和关爱。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奶奶对主人公的关爱。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奶奶和主人公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爱故事,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含义。

教师巡视课堂,适时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体会奶奶对主人公的关爱。

3.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奶奶对主人公的关爱。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亲情的珍惜。

第四章:作业布置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发现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管理: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奶奶的白发》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奶奶的白发》课文及教案

精心整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奶奶的白发》课文及教案【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本课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两幅课文插图;轻音乐磁带;写字软件;生字卡片等。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

(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5.同捉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好老师一起评一评:”(老c.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e.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2)体会第二处重点句:a.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3.小结: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四、自主识字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

读给同伴听听,告诉他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2.出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记忆。

并且请小朋友以《我为**做家务》为题,向别人介绍你所做的事。

《奶奶的白发》一年级语文教案

《奶奶的白发》一年级语文教案

《奶奶的白发》一年级语文教案《奶奶的白发》一年级语文教案导语:《奶奶的白发》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

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全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写奶奶的白发是雪白雪白的,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祖孙两代人围绕白发展开的对话。

为了让学生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一份教案,欢迎阅读!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到长辈为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

情感与态度: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准备:卡片、挂图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教学生字,认识新偏旁“八”、“心”。

重点难点:读准句子。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

10、奶奶的白发问:读这课题时要注意什么?(第二个奶轻声;“发”多音字。

)领读课题。

看到这一课题,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2、要求:圈出生字词,3、读准字音。

想想哪些生字词的意思不4、需要老师讲已经懂了,5、讲给大家听听。

6、检查自学情况。

1) 指2) 名3) 朗读课文,4) 着重检查生字的读音,5) 结合正音。

6) 不7) 需要老师讲的词语:白发、一半、怎么、高兴、吗8) 指9) 名10) 学生用动作表示:指11) 着坐着抬起头抚摸12) 用口头造句的方式,13) 理解“给跟让”7、出示带有生字的词,8、自主学习,9、想出记忆的办法,10、相互交流。

指着一半给怎么高兴吗抬头让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歌诀记忆法部件记忆法猜谜记忆法11、自由读课文,12、提出不13、懂的问题。

奶奶的白发读后感

奶奶的白发读后感

奶奶的白发读后感摘要:一、引言1.奶奶的白发触发思考2.感慨时光流逝,珍惜当下二、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故事1.奶奶的经历与付出2.白发是岁月与经历的见证三、奶奶的白发带来的启示1.学会感恩2.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3.敦促自己不断成长四、结尾1.表达对奶奶的敬爱之情2.呼吁关爱长辈,传承家风正文:在我们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个人,她的付出与关爱让我们感慨万千。

近日重读《奶奶的白发》,这本书让我再次想起了那位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奶奶。

奶奶的白发,是岁月风霜的印记,也是她一生辛勤劳作的见证。

回想起小时候,我总是好奇地盯着奶奶头发里的丝丝白发,那时的我并不懂得这背后的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了奶奶的白发里蕴藏着怎样的付出与牺牲。

奶奶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坎坷。

在她的青年时期,我国正处在动荡的年代,她不仅要承担家务,还要照顾生病的亲人。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奶奶毅然剪去了自己珍爱的长发,换取了一家人的生活用品。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奶奶的白发见证了她的坚强与勇敢。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奶奶的白发依然触目惊心。

每一次看到那如雪一般的白发,我都忍不住心头一震,仿佛听到了岁月的脚步声。

这白发让我懂得了珍惜,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与奶奶相处的时光。

奶奶的白发不仅让我感慨时光的流逝,更让我明白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忽略了身边的亲情。

而奶奶的白发时刻提醒着我,要学会感恩,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敦促自己不断成长。

当我们疲惫不堪地奔波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别忘了回头看看那位默默支持我们的亲人。

她的白发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她的笑容是我们奋斗的源泉。

让我们紧紧拥抱亲情,传承家风,让奶奶的白发成为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对奶奶说一声:“谢谢您,我爱您!”希望我们的关爱与陪伴,能让奶奶的晚年生活充满快乐与幸福。

同时,也呼吁大家关爱身边的长辈,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每一刻。

奶奶的白发课文原文优秀

奶奶的白发课文原文优秀

奶奶的白发课文原文优秀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奶奶的白发课文原文优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
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
操心,
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奶奶的白发》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奶奶的白发读后感

奶奶的白发读后感

《奶奶的白发》读后感
《奶奶的白发》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故事,通过描述奶奶与孙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感亲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它能够跨越年龄的鸿沟,让我们在彼此的关爱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故事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的老人,她用自己的白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也见证了孙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她的白发不仅是岁月的象征,更是她对孙子的关爱和付出的见证。

孙子因为弄伤了奶奶的白发而感到内疚和自责,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

故事中,奶奶的白发成为了一个情感传递的载体。

孙子通过弄伤奶奶的白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奶奶造成了伤害,从而更加珍惜和关爱奶奶。

这种情感传递的方式非常自然、真挚,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深厚和珍贵。

同时,故事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亲情的态度。

我们往往因为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而忽略了身边的亲人,忽略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辛劳和关爱。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亲人,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怀。

总之,《奶奶的白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亲人。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身边的亲人,用实际行动去表达我们的爱和关怀,我们就能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发现:
黑的
黑黑的
白的 雪白雪白的
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 是黑的,你的头发是 白的呢?
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 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黑黑的 红红的
白白的 黄黄的
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湛蓝湛蓝
火红火红 碧绿碧绿 漆黑漆黑
仿照例句填空
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的。的桃花(金黄金黄的 )的
奶奶笑着说: “这白发一半是你 爸爸给的,一半是 你给的。”
奶奶为什么会这么说?
奶奶笑着说: “这白发一半是你 爸爸给的,一半是 你给的。”
奶奶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我在想什么呢?
奶奶说:“怎么啦,不高 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 着玩呢?”
我抬起头, 望着奶奶的白发 说:奶奶,要是 我不再让你操心, 这白发还会变黑 吗?”
1、我什么事让奶奶操心了?
2、奶奶的头发还会变黑吗?
奶奶抚摸着 我的头,笑了。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