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故城寺壁画绘制年代考-文档

蔚县故城寺壁画绘制年代考-文档
蔚县故城寺壁画绘制年代考-文档

蔚县故城寺壁画绘制年代考

蔚县故城寺位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大固城村东,俗称“东大寺”。现存释迦殿及三间禅房。释迦殿为单檐悬山布瓦顶,通高8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廊。根据释迦殿脊檩上的木匾题记,知此殿创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殿内有总面积约110平方米的水陆壁画,保存完整,风格鲜明。壁画高2.7~3.6米,总长约34米,可以看清的儒、释、道各类人物539位。北壁绘“十大明王”,其余三壁人物以组列队,为“人神行进图”,分为112组,每组都有榜题及供养人条框。供养人条框内填写有供养人的有67组,可分辨清楚的有62组。东、西壁画面呈“凸”字形,中部上下分4排8列,两侧分3排2列,每壁各有44组。南壁东、西次间各绘壁画4排3列,各12组。关于此壁画的绘制年代,多数学者根据壁画题材、风格、人物造型及释迦殿脊檩上的木匾题记,认为与释迦殿的建筑年代一致,为明正德二年(1507)[1]。本文通过对壁画中供养人的年代进行考证,推断此水陆壁画的绘制年代应为清道光前期。

首先,仔细观察壁画,可见一些榜题和供养人条框均叠压于云纹、图像及浅绿色背景色之上。如南壁东次间顶部东侧第二组壁画右侧的榜题“军阵杀伤等众” 条框,叠压旗帜与云纹图案,但条框又被顶部的蓝色背景色叠压(图一,1)[1]。再如东壁顶部北侧第一组“无色界四禅天众”壁画中的榜题条框及供养人

条框都被蓝色背景色叠压(图一,2)。从这些上下叠压关系可以看出这些条框和壁画是同时期绘制完成的。

另外,东壁顶部北侧的第一、二组壁画,南壁东次间西边一列的三组壁画,南壁西次间东边一列的下边两组壁画的供养人条框各有两个(图二,1、2),但两个条框内的字体和笔迹是一致的,可以肯定这多出的一个并非后来添加的,而应该是因供养人的供养需求不同或供养人较多在绘画之初就有的。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些供养人的生活年代和壁画的绘制年代是一致的。

故城寺壁画供养人中可分辨清楚名字的191位,除18人没有注明住址外,其他人分属大云疃、九宫口、千子村、北门子、石家庄、“本村”等六个村庄及“本城”,另有大成店、尉景肉房、赵东肉房、瑞和永、永信成、义成钱铺、德升钱铺、合成缸房、天恒缸房等9处本城商铺。这些供养人中多数记为某门某氏,其他的记为某妻某氏或直接记其名。姓名及其所属村庄明确的有:大云疃8人,九宫口17人,千子村7人,北门子7人,本城12人。

按蔚县现行行政区划,九宫口、千子村、北门子、石家庄等行政村现在仍然存在,另外,“本村”应指故城寺所在的大固城村,“本城”应指蔚州城(蔚县民国前称蔚州)。大云疃已分为东大云疃与西大云疃两个村。据《蔚县地名资料汇编》,大云疃建于元末,因村南有山峰高耸入云,故名,1926年分成两村。根据这些线索,笔者重点对东大云疃、西大云疃、九宫口、千子

村及北门子村这五个村进行了寻访,意欲寻找壁画中有明确姓名、住址的供养人的相关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笔者于西大云疃退休教师韩多嵘(现居住在代王城镇北门子村)处见到了由其大哥韩多峰医生于2006年整理的《?n氏家谱》,并从其家谱中找到了壁画中的供养人韩得福、韩得起(家谱中记为“启”)、韩得印、韩得禄的名字。

《韩氏家谱》共42页,据其前言介绍,大云疃的韩氏辈辈用三个字的名字,以中间字为标志来分辈数,共列出29辈的中间字。现家谱已记载韩氏16辈,“得”字辈为韩家第八辈。笔者做调查时(2013年)韩多峰医生76岁,为长子,属于第15辈,上推七辈,其八世祖为韩得荣。韩得荣为长子,壁画中出现的韩得印为其弟。按每辈相差20~25岁计算,其八世祖应出生于1762~1797年前后,这段时间在清嘉庆年前后,与明正德二年(1507)相距约300年。由此笔者推断故城寺现存壁画的绘制年代为清代,而不应该是明代。

我们知道乐善好施的人可能会在多个寺庙进布施。为了进一步考证故城寺壁画绘制的确切年代,笔者对蔚县境内已知的寺庙碑刻进行了考察,找到了三块有重要价值的碑刻:郑家庄峰山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碑记》碑,蔚县城内财神庙的清道光六年(1826)《重修庙碑记》碑和清道光十八年(1838)碑[3]。

郑家庄峰山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碑记》碑位于

峰山寺前殿东次间后檐下,由于进布施人较多,这次峰山寺重修用了两块石碑记其功德,其西侧一石碑为《重修峰山寺碑记》,正面记事,背面记进布施人,《重修碑记》则前后两面全为布施者姓名(碑后面有“大清道光二十九年重修年月”题记)。其正面记录的28名布施人所在的村名分别为南庄、北庄、东堡、徐家堡、西堡、兴旺庄等[3]。通过调查,知“西堡”即现在的西大云疃,其它几个自然村现为东大云疃。其中西堡韩姓布施者有韩得起、韩得印、韩学谧、韩学颖、韩学诗、韩立本、韩学文等。查《韩氏家谱》,知韩学谧为韩得印长子,韩学诗为韩得印次子;韩学颖为韩得禄长子,韩学文为韩得禄三子;韩立本为韩得荣三子韩学让之长子。峰山寺此次重修,大云疃韩家进布施者,除了“得”字辈,还出现“得”字辈后的两代人,而故城寺壁画供养人中只见大云疃韩家“得”字辈,由此看来,故城寺壁画的年代应早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

财神庙大清道光六年(1826)《重修庙碑记》的碑阴记录了施银的各绅士、铺户及众善人的姓名和银两数,其中有德升钱铺、义成钱铺、永信成、尉景肉房、赵东肉房和大成店等6家商铺,道光十八年(1838)碑的碑阴记有布施者天恒缸房、大成店和韩得起[3]。故城寺壁画中出现的9个商铺,在这里出现了7处,特别是道光六年(1826)碑上就有6处,可见故城寺壁画的年代应与这两块碑的年代相近,特别是道光六年(1826)。

由以上三块碑刻的年代推断,故城寺壁画绘制于清道光前期

比较准确,至于更确切的年代推定,还有待更多的发现。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蔚县博物馆.故城寺壁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河北省蔚县地名办公室.蔚县地名资料汇编[G].蔚县:河北省蔚县地名办公室,1984.

[3]邓庆平.蔚县碑铭辑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五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知识测试题 系(处)专业姓名分 数 1-5 B B D B C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____________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2.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________。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_______地位。 A、政治 B、经济 C、法律 D、社会 4.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 ________,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 5.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_____。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10 B A A C C 6.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________考试。 A、国家学历水平 B、国家教师资格 C、普通话水平 D、计算机等级

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________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 8.教师的________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 D、业务水平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______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10.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________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举办者自行 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1-15 C C D B A 11.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________。 A、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承担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D、给予行政处分 12.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内,作出处理。 A、三个月 B、4 5日 C、30 日D、15日 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________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A、革命老区 B、贫困地区 C、中西部地区 D、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________ 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充分发表意见 15.为了________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应县木塔阅读以及答案

应县木塔阅读以及答案 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 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说,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 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小题1: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3分) 小题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县 木塔 小题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请设计一条广告语来引导人们保护木塔。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结构坚固,千年不倒(1分);金用木材,设计精巧(1分)。 小题1:有钢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1分);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1分);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具有柔韧性,能避免受外力而变形(1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B讲解法C讨论法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应县木塔之名的历史演变

应县木塔之名的历史演变 蔡升元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简称应县木塔)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奇塔。而这座奇塔之名的历史演变更让我们对木塔十分敬重,对它的历史文化也有了深刻的意识。 (一) 应县木塔北魏时称“应州崇虚寺木塔”。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至太和十五年(491),这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口急剧上升,居舍建到了静轮宫的四周,人神混杂,无法清净神道,于是孝文帝就于太和十五年(491)将静轮宫移到了“桑干之阴”的应州,改名“崇虚寺”。《魏书》有证:“八月戊戌,移道坛于桑干之阴,改曰崇虚寺。”(《魏书·高祖纪》168页)《资治通鉴二》第137卷767页也有同样的记载。 (二) 应县木塔唐代称“应州宝宫寺木塔”。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十分崇道,为了提高其地位,便把皇家敕建的道观升格为“宫”。这样一来,“崇虚寺”这个北魏孝文帝敕建的道观就更名为“宝宫寺”了。也有人讲,因崇虚寺内藏珍宝而改名。《山西通志》记载:“兴光元年秋,敕有司马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像,各长一丈六尺,用赤金二万五千斤。”(《山西通志》第57卷4129页) 宋雍熙三年(986),著名画师冯清云游应州,写下了《登应州宝

宫寺木塔》之诗篇,这就告诉我们“崇虚寺”已改成了“宝宫寺”。 (三) 应县木塔五代时称“应州兴王寺木塔”。 明《应州志》载:“天王词,在古旧城帅府东北隅。唐魏公李靖创建。相传晋王李克用母,尝祷于祠,见壁裂,金甲神人跃出。后生克用。”(《应州志·营建志》第2卷49页)《大明一统志》云:“天王祠,在应州城内,旧为天王村,晋王李克用母祷此祠,有金甲神人跃出,果生克用。”天王祠即李靖的家庙,也有人叫“天王寺”,为纪念李克用出世,后改名为“兴王寺”。 “考异《地理志》云,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军还,入幽州,幸大悲阁,指此像曰‘我梦神人令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因移木叶山,建庙告赛,尊为家神。纪未载。”(《辽史纪事本末》第10卷249页)据《辽史》记载:太宗天显十一年(936)冬十月甲子,封敬瑭为晋王,幸其府。十一月丁酉,册敬瑭为大晋皇帝。十二月庚寅,发太原。戊戌,次雁门,以沙太保所部兵分隶诸将。庚戌,幸应州。由上可见,大悲阁隶属兴王寺。而历史上人们曾把“应州”讹称“幽州”,宋辽大战中的幽州,也是根据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的。实际上辽太宗“军还”时所幸的正是应州,并非“幽州”。 “《元一统志》云,大悲阁在旧城之中,建自有唐,自辽开泰中重修,圣宗遇雨,飞驾来临,改寺圣恩,而阁隶也,金皇统九年重葺,元至元壬午春复修,中奉大夫领道教事安藏撰记,二十四年四月立

2018年教师法试题附全答案

2018年教师法试题附全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法试题 学校:姓名: 一、填空题 1> ()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以上标准 4、参加()是中小学教师的()。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以()为主,做到()。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 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5、学校应 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种说法违反了一一。() A、《学校管理条例》 B 、《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一一。()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一一。()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一一。() A、三年 B 、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__ 开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 B 、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令 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 、教师竞聘上岗 4、()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 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 、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 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 、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

应县木塔阅读答案

应县木塔阅读答案 导读: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 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说,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小题1: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3分) 小题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 县木塔 小题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请设计一条广告 语来引导人们保护木塔。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结构坚固,千年不倒(1分);金用木材,设计精巧(1分)。 小题2:有钢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1分);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1分);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具有柔韧性,能避免受外力而变形(1分)。 小题3:列数字(1分),斗拱形制之多样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测试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是非题 1.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 2.《教师法》也适用于在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3.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4.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5.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6.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7.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非师范学校不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9.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给予资助。() 二、单项选择题 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2.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___B_____。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__D_____地位。 A、政治 B、经济 C、法律 D、社会 4.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__B______,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 5.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C_____。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__B______考试。 A、国家学历水平 B、国家教师资格 C、普通话水平 D、计算机等级 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__A______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 8.教师的_A_______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 D、业务水平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C______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10.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__C______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家乡古建筑 一、教材分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建筑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在我们居住生活的家乡,或多或少,总有值得我们珍视的古建筑:亭台、楼阁、寺庙、民居……无一不在见证着文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古代建筑虽历经沧桑而魅力依旧,受人景仰,得到保护。更重要的是古建筑物上所承载的人文价值,让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去追寻、学习、传承,获得有利于人类社会更好发展的东西。在世人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价值的情形下,把《家乡古建筑》编入新教材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安排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阶段的《门》、《远古的呼唤》等课有着密切联系并与之呼应。属于综合探索的单元课。 在教材编排的呈现上,分为紧密相连的三部分,也是有机的三个学习活动内容:观察描绘(画古建筑),制作体验(泥做小亭子),想象创作(画故事画),有一定的层次性。1.观察与描绘,是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乡某处古建筑作有意图的考察,并作简单的记录,比如材质(砖制、木制、石制等)、造型(亭、台、楼、民居等)、建造年代以及建筑物结构等作较深入的观察,以加深对建筑物的了解(历史、科技、艺术的),继而进行描绘(或线描或彩画均可)。通过写生或记忆画古建筑,既训练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又使得学生更进一步对古建筑物,

体验、感悟古代建筑师和工匠是怎样)尤其是残败的(的理解与猜想.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想象构思、怎样画草图、怎样施工建造该古建筑的。2.制作体验。是让学生通过就地取材(泥、石、木等)制作一幢仿古建筑物,并有所创意。通过体验陶泥捻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是一次摸拟建筑师工匠的学习活动,获得传承的意义。3.在对古建筑较了解的前提下,将古建筑的有关故事用想象画形式创作表现出来,画一幅故事画,表达自己的悠思。因此《家乡古建筑》课目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可观、可记、可触、可画、可做、可思。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下,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学习活动效果。 教材所选用照片的内容,均体现了古建筑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的多样性。《徽州印象》(安徽)是摄影师沈越先生拍摄的一幅艺术摄影作品。画面将皖南民居特有的布局、形制和白墙黑瓦的古朴美呈现在你眼前,作为教材主图,可以细细品味,重点欣赏。《应县木塔》(山西应县),又名佛宫寺释迦塔(1056年),塔身共九层,外观为六檐五层,塔平面呈八角形,底直径为30米。塔结构全由大梁、立柱与斗拱卯榫而成,未用铁钉。是现存国内外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古塔。虽经历七次大地震却安然无恙。《拙政园》(苏州)是苏州最大园林建筑,图为拙政园中的见山楼雪景,只是全园中的一部分,它巧妙精致,满眼风情。亭台楼榭,临水而建,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基本特色。漫步园中,廊、桥、曲径,一步一景,就像人在画中游,很是惬意。《黑龙潭》(云南丽江)是丽江市郊黑龙潭公园里的风光,图中的得月楼三层四角,端庄俏丽,和五孔石拱桥相得益彰,在玉龙雪山的衬托下倒

应县木塔简介

释迦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建筑布局 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释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塔内文物佛牙舍利 塔内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是南本《大般涅槃经》中记载的捷疾罗刹所隐身盗取的一双佛牙。 莲花台下八力士 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这个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他们八个下了凡间,排山倒海。本来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星罗棋布”一说。 历史发展 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教师法试题及答案精选

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是中国乃至世界 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 1056),外观为五层,实为九层:每两层之间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 这座凝聚了古代匠师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的木塔历经了千年风雨、多次地震甚至战争炮火的考验,仍屹立至今,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为何应县木塔能如此坚如磐石?这得从木塔的结构与斗拱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答案。 木塔有内外两圈柱网,各层通过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结构。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进一步创新,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刚性,改变了传统的四边形体系。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有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斗拱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榫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后,斗拱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即使在现代,这也是理想的抗震结构。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应县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内部构造示意图 木塔暗层内外槽柱网结构 应县木塔的斗拱多达54种,但斗拱的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根据结构稳定和各层出檐尺度来调整斗拱出跳数与形制变化,如果说应县木塔是一篇惊世乐章,斗拱则无疑是最美妙的音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十处斗拱: 1 、一层外檐补间铺作: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栌斗下用驼峰和蜀柱垫起一足材,耍头层取消,下昂尾过柱中线后被截断。 解析:应县木塔副阶次间与一层、二层的补间铺作都采用了蜀柱,并采用驼峰来稳定蜀柱,使得同一层中补间与柱头铺作高度不同,形成了美妙韵律。除此以外,其它各层亦有补间铺作将驼峰直接垫于栌斗之下,其作用在于扩大栌斗底面,以避免普拍枋和阑额受集中荷载而被压坏。 2、二层平座柱头铺作:外跳出三跳,计心造,第一跳上承重拱、素枋,第二跳上承令拱、素枋,第三跳上承铺版方向前伸出之出头木,与素枋相交,柱中心缝施素枋四重,枋间用散斗垫托。 解析:二、三、四层平座柱头、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形制基本一致。平座形制的不变化与檐下斗拱形制变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3、二层外檐柱头铺作:双杪双下昂七铺作,第一、三跳偷心。第二跳跳头上承重拱素枋,第四跳下昂头上施令拱,再施替木,橑檐枋。衬枋头伸出橑檐枋之外,端部刻成异形拱。里跳第二跳华拱头上无横拱,只承乳栿。 解析:双杪双下昂是现存木结构中等级最高的斗拱形制,继承了早期特征。 4、二层外檐补间铺作:仅自栌斗口出两缝60度斜华拱各两跳,下一跳偷心,上一跳承令拱,两令拱连拱交隐,令拱上部承异形拱式衬枋出头。里转与外跳同,仅无衬枋出头,里外耍头皆未出头。 解析:应县木塔补间铺作中多使用斜华拱,斜拱与立面之夹角分为60度与45度两种,而二层补间铺作是为数不多的呈60度角的例子,主要是因为二斜拱间未使用正身华拱,这是由两柱头铺作之间的空间不足决定的。 5. 二层外檐转角铺作:外跳出角华拱两跳,角昂三跳,里转角华拱两跳。列拱沿八角形柱中线缝过角向外挑出华拱两跳,第一跳华拱与泥道拱出跳相列,第二跳与柱头枋出跳相列。同时在第二跳跳头上正出下昂两跳,昂尾压于草乳栿下。与正出下昂相交的瓜子拱,延伸过角与小拱头分首相列。小拱头承异形拱,第四跳角昂上承相列之两令拱。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2019见面课

见面课:中国古代建筑简史与艺术特征 1、如下中国现存古代木构楼阁式建筑中哪一座建筑的年代最为久远? A:大同善化寺善贤阁 B: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C: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D:万荣东岳庙飞云楼 正确答案: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2、开封祐国寺铁塔是一座 A:北宋的铁构楼阁塔 B:金代的砖心木檐塔 C:北宋的砖筑琉璃塔 D:金代的砖筑琉璃塔 正确答案:北宋的砖筑琉璃塔 3、与宋代建筑中的几个术语:厦两头造、补间铺作、襻间、合?、四椽栿意思最为接近的几个清代建筑术语是 A:歇山、平身科、尽间、霸王拳、三架梁 B:歇山、平身科,檩垫板、缴背、五架梁 C:悬山,平身科,檩垫枋、缴背、太平梁 D:歇山、平身科,平板枋、角翘、五架梁 正确答案:歇山、平身科,檩垫板、缴背、五架梁 4、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两部文法书是 A:《清式营造则例》与《营造法原》

B:《营造法原》与《鲁般营造正式》 C:《营造法原》与《营造法式》 D:《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与《营造法式》 正确答案:《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与《营造法式》 5、与16世纪意大利建筑师帕拉第奥设计的集中式构图,四面出山花门廊的维琴察(圆厅)别墅在空间理念与外观造型上最为接近的同样是四面出山花抱厦的中国古代木构殿堂是11世纪建造的 A: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B:大同善化寺三圣殿 C:太原晋祠圣母殿 D:义县奉国寺大殿 正确答案: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见面课: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遗存案例 1、《清式营造则例》一书的著者是 A:刘敦桢 B:清工部 C:梁思成 D:李明仲 正确答案:梁思成 2、明代计成所著的一部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是 A:《洛阳名园记》 B:《园冶》

《教师法》复习资料

五、《教师法》复习题 1、《教师法》制定和实施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答:制定时间:1993年10月1日实施时间:1994年1月1日 2.《教师法》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3、《教师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4、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答:(1)进行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5、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6.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有哪些? 答: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7、申请教师资格需要哪些程序? 答(l)本人提出申请;(2)提交证明材料:A、学历证明或教师资格考格合格证明;B、身份证明;C、指定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D、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政府或工作单位、学校出具的本人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的情况的鉴定证

智慧树知道网课《“趣”看中国古建筑》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哪个政权在应州建造了佛宫寺释迦塔? A. 北宋 B. 辽 C. 大理 D. 金 E. 西夏 2 【单选题】(20分)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A. 佛光寺 B. 紫禁城 C. 少林寺 D. 南禅寺

3 【单选题】(20分) 白马寺建造在哪里? A. 洛阳 B. 长安 C. 五台山 D. 郑州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哪个塔是偶数层塔? A. 崇圣寺三塔 B. 大雁塔 C. 应县木塔 D. 涿州双塔南塔

5 【单选题】(20分) 应县木塔是我国木构佛塔的集大成之作,素有什么博物馆之称? A. 雕塑 B. 梁柱 C. 彩绘 D. 斗拱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下列地名中,哪个是元朝时期北京的古称? A. 燕京 B. 大都 C. 北平 D. 金陵

2 【单选题】(10分) 下旨建造紫禁城的明朝皇帝是哪位? A. 朱允炆 B. 朱高炽 C. 朱棣 D. 朱元璋 3 【单选题】(10分) 大明宫中规模最大、形制最高的门是 A. 望仙门 B. 丹凤门 C. 玄武门 D. 朱雀门

4 【单选题】(10分) 下列关于午门的功能说法的是? A. 军事防御 B. 行刑 C. 交通门禁 D. 廷杖 5 【单选题】(10分) 第一个搬至大明宫中的唐代皇帝是哪位? A. 唐高祖李渊 B. 唐太宗李世民 C. 唐玄宗李隆基 D. 唐高宗李治

6 【单选题】(10分) 紫禁城中门没有开在正中间的宫殿是哪个? A. 养心殿 B. 乾清宫 C. 坤宁宫 D. 慈宁宫 E. 太和殿 7 【单选题】(10分) 太和殿的戗脊兽中排在龙后面的是哪个? A. 凤 B. 狮子 C. 狻猊 D. 行什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 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说,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小题1: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3分) 小题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县木塔 小题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请设计一条广告语来引导人们保护木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结构坚固,千年不倒(1分);金用木材,设计精巧(1分)。 小题1:有钢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1分);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1分);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具有柔韧性,能避免受外力而变形(1分)。 小题1:列数字(1分),斗拱形制之多样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2分)。 小题1:略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应县木塔特征即可。 小题1:研读具体片段,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

《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____________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2.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________。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 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_______地位。 A、政治 B、经济 C、法律 D、社会 4.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________,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 5.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_____。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________考试。 A、国家学历水平 B、国家教师资格 C、普通话水平 D、计算机等级 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________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 8.教师的________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 D、业务水平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______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 近C、不低于或者高于D、同等于10.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________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举办者自行 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1.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________。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造型及结构特点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结构造型及特点 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构塔式建筑。塔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楼阁式,总高67.31米。顶层为八角攒尖顶,刹高9.91米。木塔雄伟壮观,瑰丽精巧,体态和谐,雍容大方,在艺术构图上有着相当严密的几何关系,迷宫一样的木构架将结构机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从今人的眼光看,也具超群的魅力 宫寺院整个中轴在线由南往北依次爲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寺院前部东西两侧还有钟楼和鼓楼,后有东西配殿、厢房。佛宫寺内除释迦塔爲辽代原物外,其余皆爲明清建筑。 木塔在设计和施工上匠心独具,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套筒空间框架。上层柱脚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全塔在结构上没用一个铁钉子,全靠构件互相铆榫咬合。在观感上呈现出神圣庄严之美,就建筑技艺上,所有讲述中国建筑史的论著几乎都会以大篇幅来介绍应县木塔,已然成为中国塔刹建筑代表。 塔的暗层,内外槽柱之间的梁用斜撑连接,成八角筒式内外槽框架,增强了构件的整体性。全塔共使用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种类之多,国内罕见,被世人称爲“斗拱博物馆”。因此,应县木塔被古人誉爲“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一层南北开门,四周设有回廊。塔内各层装有木制楼梯,游人可拾级而上。二层以上都设有平座栏杆,形成回廊,供游人凭眺。目前因为考量到木塔年代久远,为维护木塔完整性,只开放游客参观至二层。 塔内各明层内都有塑像,共计26尊。其中一层回廊内佛坛上有一座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保存完好。塑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天王、金刚及佛门弟子等壁画。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层内槽门额壁板上的三个女供养人,人物体态匀称,面容丰满,神情安详,衣著华丽。据有关专家考证,他们是倡建木塔的三位皇后,从左至右依次爲;仁懿皇后萧挞里(小说里的萧太后)、宣懿皇后萧观音、钦爱皇后萧耨斤。古往今来,观瞻应县木塔是一大乐事,历史上不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佛门弟子尽兴游览之余爲木塔挥毫泼墨,留下赞美绝句,塔上因此存下51面珍贵牌匾,其中明成祖朱棣题的“竣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照题的“天下奇观”笔画苍劲凝重、神韵连贯、婉媚娟秀,爲绝代珍品。 应县木塔历经千年沧桑,遭受过无数的天灾人祸,居然能够“雷击不焚、强震不倒、战火不毁"。元代以后,应县曾发生过十余次较强的地震,其中六级以上就有三次,房毁人亡,木塔却安然无恙。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而她仍巍然屹立。木塔之所以寿命绵延,除其本身结构坚不可摧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大型维修共有六次。1974年到1982年的大整修,先后补替更换了楼板、楼梯、围栏,加固二、三层大梁,归整加固了塔基,补塑了文革中被毁坏的各层塑像,并油饰了外部所有的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