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综合课程设计

高分子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性,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帮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掌握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工艺。
3. 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能分析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高分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高分子材料的简单设计和制备。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掌握高分子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观点,共同完成课程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高分子材料领域发展的潜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课程,旨在通过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高分子材料有初步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研究和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高分子材料基本概念与分类- 深入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分类方法。
- 分析各类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应用领域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 指导学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实验室制备,包括聚合反应、加工成型等。
教学大纲:- 高分子合成原理- 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 高分子材料制备工艺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讲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分析其影响规律。
高分子材料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课时数:2)本章教学内容:1)介绍高分子学科形成的历史过程,重点人物,重要事件;2)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发展的各个过程;3)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发展现状,研究热点;4)高分子未来发展趋势;5)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方法、考试形式;本章教学目的:通过讲授让同学对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由较为清楚的了解,更加深入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能够基本清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形式和考试方法,从而可以提前有意识第作一些预习和准备工作。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进一步激发对高分子学科的热爱,提高同学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的物理化学问题 (大纲)第二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的物理化学问题 (大纲)2.1、聚合物的成型性能(学时数:1)教学内容:材料的性质;塑料的可加工性;温度、力学状态与成型加工的关系(重点)教学要求:清楚选择聚合物成型加工方法的基本原则2.2、聚合物的流变性(学时数:1.5)教学内容:非牛顿流体的分类和特征;指数定律及其应用;高聚物流体的粘性;高聚物流体的弹性现象;(重点)高聚物流变性能的测量;高聚物在简单截面导管内的流动教学要求:掌握高聚物流变学的基本原理;能分析高聚物流变特性对其最终制品性能的影响2.3、聚合物的热性能(学时数:1)教学内容:聚合物热性能的表征教学要求:了解在成型加工中聚合物热性能的作用2.4、成型中聚合物的结晶(学时数:1)教学内容:成型条件下的聚合物的结晶形态;聚合物的结晶能力及结晶过程;成型条件对聚合物结晶的影响;(重点)结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教学要求:掌握成型条件对聚合物制品性能的作用,能通过查询工艺手册,而制定较合理的材料的定型工艺条件。
2.5、成型中的取向作用(学时数:1.5)教学内容:成型过程中的聚合物流动取向;成型过程中的纤维状填料流动取向;影响流动取向的因素;(重点)无定形聚合物的拉伸取向;结晶聚合物的拉伸取向(重点)教学要求:掌握通过合理选择成型条件,以控制聚合物形态结构,来取预期性能的制品的方法。
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大纲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大纲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科学领域,其在各个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大纲的制定。
一、教学目标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和结构,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2. 熟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加工工艺,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工业中的应用;3.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评估;4. 具备高分子材料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定义、特点以及基本分类,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等;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链结构和晶体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3.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聚合反应、缩聚反应和交联反应等;4.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包括挤出、注塑、吹塑等;5.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各个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如包装材料、电子材料、医疗器械等;6.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介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力学性能测试、热性能测试和光学性能测试等。
三、教学方法高分子材料理论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和讨论等。
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高分子材料相关问题;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分子材料科学教学大纲

分子材料科学教学大纲在分子材料科学教学大纲中,学生将学习有关材料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应用的知识。
分子材料科学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纳米材料、聚合物、生物材料等。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对材料科学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部分:分子材料基础知识1. 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分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掌握分子材料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分子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2. 分子材料的性质与特点- 认识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探讨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 理解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3. 分子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学习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装备- 掌握分子材料的表征方法和分析技术- 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第二部分:分子材料应用领域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介绍纳米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探讨纳米技术在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趋势2. 聚合物材料与生物材料- 理解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探讨生物材料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3. 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分子材料在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不断提升自我,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
愿学生在分子材料科学的世界中探寻更广阔的前景和可能性,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分子材料及改性》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分子材料及改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学时△学分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高分子材料改性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从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出发,对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发展,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形态结构、聚合物成型过程混物的形态结构变化、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共混物的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使学生对聚合物的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了解共混改性发展的一些最新进展。
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基本方法来设计、制备聚合物共混物,解决聚合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概论掌握: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概念、分类;理解:共混改性的目的、意义;了解: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发展概况第2章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掌握: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基本概念、聚合物-聚合物相容性理论。
理解:影响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因素。
了解: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图二元相图,LCST、UCST等类型相图,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测定方法第3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掌握:影响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因素;理解: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作用及改善聚合物共混物界面层的方法;了解: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第4章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掌握: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特征;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强度。
理解:聚合物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影响橡胶增韧塑料冲击强度的因素。
了解:聚合物共混物性能与其组分性能的一般关系第5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其他性能掌握:共混物的光学性能理解: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了解:共混物的密度、电性能第6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掌握: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理解:物理共混过程原理;了解:共混设备。
第7章增容剂及其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掌握:增溶剂的作用原理;理解: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了解:增溶剂的一般制法第8章聚合物改性实例了解PP、PE、PS、PVC、尼龙、聚酯的共混改性三、课程内容1.概论1.1聚合物改性目的1.2基本概念(重点)1.3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方法(重点)1.4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发展概况2.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2.1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的基本特点2.2聚合物-聚合物相容性理论(重点,难点)2.3改善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方法(重点)2.4研究聚合物之间相容性方法3.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3.1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3.2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难点)3.3影响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因素(重点)4.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性能4.1聚合物共混物性能与其纯组分性能的一般关系4.2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及力学松弛性能(难点)4.3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难点)4.4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重点)5.聚合物共混物的其他性能5.1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流变特性(难点)5.2聚合物共混物的透气性和可渗性5.3聚合物共混物的密度以及电学、光学、热性能6.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及相关设备6.1制备方法(重点)6.2物理共混过程原理(难点)6.3共混设备7.增容剂及其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7.1增溶剂的作用原理(重点)7.2增溶剂的类型及一般制法7.3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应用实例8.聚合物改性实例PP、PE、PS、PVC、聚酰胺、聚酯的共混改性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选用教材1.教材:聚合物共混改性.吴培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参考教材:塑料改性技术.王经武.华工出版社,2004/2六、说明。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及制备方法,培养学生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部分:高分子材料概述
-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 高分子材料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 高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二部分: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测试方法
-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高分子材料的热学性能测试方法
第三部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高分子材料在塑料、橡胶、纤维等方面的应用
- 高分子材料在医疗、电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部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 高分子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 高分子材料的聚合方法和工艺
-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成型技术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和测试实验,以增强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具体的考核比例将在课程开始时由授课教师详细说明。
参考教材
- 《高分子材料导论》王良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分子材料化学》陈信雄等著,科学出版社
以上为课程的大纲教学安排,具体内容和教学进度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敬请理解。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也叫,高分子物理)英文名称: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s(Polymer Physics)学时:80学分:4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的教学内容;2.了解高聚物的结构、分子运动和性能的特点;3.正确理解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基本规律;4.要求从三个层次去理解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5.辨证理解高分子与小分子的本质不同;6.能为高聚物材料的合成、加工、测试、选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课程简介“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是高分子学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包含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对象的全部物理内容的综合学科。
通过讲授高分子的结构、高分子运动以及高聚物的一系列物理性能,使学生深入理解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基本规律,辩证理解高分子化合物与小分子化合物的本质不同。
另外,高分子科学中最新的科研成果也不断地被充实到教学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新概念、新知识、新观点,准确和深刻理解高分子物理中的基本问题。
在重要章节设有专题讨论内容,即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高分子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专题与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学习与讨论相结合的目的。
三、教材及指导用书1.教材何平笙.《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指导用书朱平平,何平笙,杨海洋.《高分子物理重点难点释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四、教学重点、难点1.软物质的特征2.有规立构高分子与无规立构高分子3.高分子链特有的构象、形态及尺寸问题4.高分子链特有的柔性及其本质5.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方法6.无规行走链与自回避行走链7.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8.高分子链的凝聚过程9.高聚物丰富的凝聚态结构10.高分子整链的取向与链段解取向11.多链凝聚态与单链凝聚态12.共混高聚物的相容性及相容性对性能的影响13.高分子运动特点14.高分子特有的链段运动及温度依赖性15.整链运动特点16.高聚物独有的高弹性17.高聚物显著的黏弹性18.力学松弛过程的模型描述19.高聚物特殊的溶解过程20.高分子溶液性质特点21.高分子的θ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417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总学时:32 学时总学分: 2 开课学期:7 适用专业:化工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后续课程:毕业论文大纲执笔人:HJH 参加人:HGJGHJH 审核人:JHHJH修订时间:2012年8月编写依据:09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版一、课程介绍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是以高分子结构-性能-应用为主线,联系其他材料科学,阐述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和主要应用领域,并简要介绍了各类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的加工成型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
它是学生学习《材料物理》、《材料物理实验》、《树脂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等其它专业基础课的先修课程和基础,同时也是不同专业十几门选修课的先修课程,在专业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
同时,该课程也可作为化学化工类非高分子专业的本专科生,为拓宽知识面,认识基础高分子科学相关的选修课,有望发展成化学化工类大学生专业基础课程,为将来从事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在生产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联。
而作为材料学中的一大类别——高分子材料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门课程作为应用化学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的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基本知识与概念,并能初步分析和解决材料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是以高分子材料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课程。
与化学的其它二级学科相比,它与现代物理学有着更加深刻的亲缘关系,其发展更加依赖于化学与物理学的进步,同时也对这两大轴心科学的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
由于近年高分子科学对各个工业部门和科技领域的渗透作用显著,所以在化学本科等非高分子专业作为选修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应用的内在联系和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与功能高分子等主要高分子材料品种的介绍,要求学生在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应用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熟悉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的一些主要品种,并能对一些材料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做出简单解释。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运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高分子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2、了解高分子各类材料的特点;3、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各种合成方法;4、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本课程较系统地阐述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并以高分子结构-性能-应用为主线,介绍了各类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是关于高分子材料基础应用的实用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各类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制备及其应用,并能运用结构-性能-应用的内在联系,初步分析和解决材料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是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在学习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上选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并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述(共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材料的分类;了解材料的多层次结构。
(2)掌握复合材料及复合效应以及材料工艺及其与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2、教学内容:(1)第一节材料与材料科学(2)第二节材料结构简述(3)第三节材料的性能(4)第四节材料工艺及其与结构和性能的关系(5)第五节材料的强化机制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材料及材料化过程,复合材料,功能物性,材料结构及性能关系(2)难点:几个重要概念,复合材料,材料化过程4、本章思考题:P289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反应(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连锁聚合反应与逐步聚合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了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反应的新进展;掌握自由基聚合反应与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的概念、机理及应用以及聚合实施方法。
2、教学内容:(1)第一节高分子与高分子材料(2)第二节连锁聚合反应(3)第三节逐步聚合反应(4)第四节高分子材料制备反应新进展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逐步加聚反应(2)难点:连锁聚合反应与逐步聚合反应机理、反应条件4、本章思考题:P289-291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共8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聚合物大分子联的组成和构造,聚合物凝聚态结构;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性能。
(2)掌握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聚合物的物理状态、玻璃化转变以及聚合物熔体的流动。
2、教学内容:(1)第一节聚合物的结构(2)第二节高聚物的分子运动及物理状态(3)第三节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4)第四节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能(5)第五节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能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聚合物的柔顺性与构象的关系,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聚合物的松弛现象,聚合物的力学三态,聚合物熔体特性,聚合物的力学屈服以及聚合物的力化学过程。
(2)难点:聚合物的松弛特性,力学屈服现象4、本章思考题:P291-293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章】通用高分子材料(共8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几大类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掌握通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2)了解塑料、橡胶、纤维、黏合剂及涂料的制备工艺。
2、教学内容:(1)第一节塑料(2)第二节橡胶(3)第三节纤维(4)第四节胶黏剂及涂料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塑料的组成、作用及成型加工方法,热塑性塑料,工程塑料,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2)难点:几个重要概念,通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4、本章思考题:P293-294思考题与习题【第五章】功能高分子材料(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1)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引入功能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
(2)重点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简单介绍几类功能高分子。
2、教学内容:(1)第一节医用高分子及高吸水性树脂(2)第二节智能高分子及功能高分子最新进展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医用高分子及高吸水性树脂,智能高分子及功能高分子最新进展(2)难点:几个重要概念,刺激响应性,功能高分子的作用机理4、本章思考题:P294思考题与习题【第六章】聚合物共混物(共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聚合物共混物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及主要品种。
2、教学内容:(1)第一节聚合物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2)第二节主要品种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几个重要概念,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2)难点:聚合物共混物,互穿网络聚合物,混炼挤出设备4、本章思考题:P294-295思考题与习题【第七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物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及主要品种。
2、教学内容:(1)第一节聚合物基宏观复合材料(2)第二节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宏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本类型及增强剂的类型,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类型(2)难点:偶联剂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4、本章思考题:P295思考题与习题七、本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章节标题学时分配讲授实践一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述2二第二章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反应4三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8四第四章通用高分子材料8五第五章功能高分子材料4六第六章聚合物共混物2七第七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4合计32八、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1、指定教材:《高分子材料基础》张留成,翟雄伟,丁会利。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2、主要参考资料:《高分子材料》黄丽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张德庆,张东兴,刘立柱编著,1999年九、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1、命题要求(1)命题内容要求命题要着眼于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要突出重点,注意覆盖面,要符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贴近社会实际,要重视对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试卷结构应简洁、合理,题量要适度。
要根据课程特点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
能力层次分值分配为:了解占50%,理解占30%,综合应用占20%。
(2)命题的覆盖面、难易度、题型结构等要求命题覆盖面涉及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相关章节,考虑到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难易应适中或偏易,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单选)、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2、考核方法及用时本课程考核按考查课程的要求进行,考核采取课堂测验方式,完成时间为110分钟,成绩采用百分制。
3、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学期总成绩=作业成绩×30%+考勤成绩×30%+期末测试成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