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检验说课稿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都基华这一节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选修1-2 第一章的第二节,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表述:一、教材分析二、学生情况分析三、教学目标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五、学法指导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节的教学为选修1-2 第一章第二节,是新课标新增的内容,课题趣味性较强,充分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及初步应用难点:把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并体会初步应用二、学生情况分析在必修三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最基本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方法,通过本节学习了解独立性检验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及初步应用。
能力目标:(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通过收集数据,并依据独立性检验的原理作出合理推断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1)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充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等引导发现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讨论法(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2 )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五、学法指导基于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基础一般,对于学习方法重点指导:(1)如何列2 X 2列联表;(2)为什么需要引入卡方统计量;(3)正确表述研究结果;六、教学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创设情境,弓I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方法巩固,发现问题;抽象概括;巩固训练;本课小结;研究性学习。
1、创设情境,弓I入新课课本是由“抽烟有害健康”引入课题,考虑到现在中小学生对与大型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感兴趣,很多人因沉迷于游戏而荒废学业。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材整理 独立性检验 1.卡方统计量 χ2=n (n 11n 22-n 12n 21)2n 1+n 2+n +1n +2,用χ2的大小可以决定是否拒绝原来的统计假设H 0.如果算出的χ2值较大,就拒绝H 0,也就是拒绝“事件A 与B 无关”,从而就认为它们是有关的了.2.两个临界值(1)当根据具体的数据算出的χ2>3.841时,有95%的把握说事件A 与B 有关; (2)当χ2>6.635时,有99%的把握说事件A 与B 有关,当χ2≤3.841时,认为事件A 与B 是无关的.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分类变量中的变量与函数中的变量是同一概念.(×) (2)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就是反证法.(×)(3)独立性检验中可通过统计表从数据上说明两分类变量的相关性的大小.(√) 2.考察棉花种子经过处理与生病之间的关系,得到下表中的数据:种子处理 种子未处理合计 得病 32 101 133 不得病 61 213 274 合计93314407A.种子是否经过处理与是否生病有关B.种子是否经过处理与是否生病无关C.种子是否经过处理决定是否生病D.有90%的把握认为种子经过处理与生病有关 【解析】χ2=407×(32×213-61×101)293×314×133×274≈0.164<0.455,即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种子是否经过处理跟生病有关. 【答案】 B3.若由一个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χ2=4.013,那么有__________的把握认为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解析】查阅χ2表知有95%的把握认为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答案】95%用2×2列联表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在对人们饮食习惯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六十岁以上的70人,六十岁以下的54人.六十岁以上的人中有43人的饮食以蔬菜为主,另外27人则以肉类为主;六十岁以下的人中有21人的饮食以蔬菜为主,另外33人则以肉类为主.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饮食习惯与年龄的列联表,并利用n11n1+与n21n2+判断二者是否有关系.【自主解答】饮食习惯与年龄2×2列联表如下: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年龄在六十岁以下合计饮食以蔬菜为主432164饮食以肉类为主273360合计7054124 将表中数据代入公式得n11 n1+=4364≈0.67,n21 n2+=2760=0.45.显然二者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据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饮食习惯与年龄有关系.1.作2×2列联表时,注意应该是4行4列,计算时要准确无误.2.作2×2列联表时,关键是对涉及的变量分清类别.[再练一题]1.上例中条件不变,尝试用|n11n22-n12n21|的大小判断饮食习惯与年龄是否有关.【解】将本例2×2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可得|n11n22-n12n21|=|43×33-21×27|=852.相差较大,可在某种程度上认为饮食习惯与年龄有关系.由χ2进行独立性检验某校高三年级在一次全年级的大型考试中,数学成绩优秀和非优秀的学生中,物理、化学、总分也为优秀的人数如下表所示,则我们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物理、化学优秀有关系?物理优秀 化学优秀 总分优秀 数学优秀 228 225 267 数学非优秀14315699注:该年级此次考试中数学成绩优秀的有360人,非优秀的有880人.【精彩点拨】 首先分别列出数学成绩与物理、化学、总分的2×2列联表,再正确计算χ2的观测值,然后由χ2的值作出判断.【自主解答】 (1)根据已知数据列出数学与物理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物理优秀 物理非优秀合计 数学优秀 228 b 360 数学非优秀 143 d 880 合计371b +d1 240∴b =360-228=132,d =880-143=737,b +d =132+737=869. 代入公式可得χ2≈270.114.(2)按照上述方法列出数学与化学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化学优秀 化学非优秀合计 数学优秀 225 135 360 数学非优秀 156 724 880 合计3818591 240代入公式可得χ2≈240.611.综上,由于χ2的观测值都大于10.828,因此说明都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物理、化学优秀有关系.1.独立性检验的关注点在2×2列联表中,如果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则应满足n 11n 22-n 12n 21≈0,因此|n 11n 22-n 12n 21|越小,关系越弱;|n 11n 22-n 12n 21|越大,关系越强.2.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1)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允许推断“事件A 与B 有关系”犯错误的概率的上界α,然后查表确定临界值k 0.(2)利用公式χ2=n (n 11n 22-n 12n 221)n 1+n 2+n +1n +2计算随机变量χ2.(3)如果χ2≥k 0,推断“X 与Y 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 与Y 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支持结论“X 与Y 有关系”.[再练一题]2.为了调查胃病是否与生活规律有关,在某地对540名40岁以上的人的调查结果如下:患胃病 未患胃病 合计 生活不规律 60 260 320 生活有规律 20 200 220 合计80460540根据以上数据判断40岁以上的人患胃病与生活规律有关吗? 【解】 由公式得χ2=540(60×200-260×20)2320×220×80×460≈9.638.∵9.638>6.635,∴有99%的把握说40岁以上的人患胃病与生活是否有规律有关,即生活不规律的人易患胃病.独立性检验的综合应用探究1 利用χ2进行独立性检验,估计值的准确度与样本容量有关吗?【提示】 利用χ2进行独立性检验,可以对推断的正确性的概率作出估计,样本容量n 越大,这个估计值越准确,如果抽取的样本容量很小,那么利用χ2进行独立性检验的结果就不具有可靠性.探究2 在χ2运算后,得到χ2的值为29.78,在判断变量相关时,P (χ2≥6.635)≈0.01和P (χ2≥7.879)≈0.005,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提示】 两种说法均正确.P (χ2≥6.635)≈0.01的含义是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两个变量相关;而P (χ2≥7.879)≈0.005的含义是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两个变量相关.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男 女 需要 40 30 不需要160270(1)(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精彩点拨】 题中给出了2×2列联表,从而可通过求χ2的值进行判定.对于(1)(3)可依据古典概率及抽样方法分析求解.【自主解答】 (1)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计值为70500=14%.(2)χ2=500×(40×270-30×160)2200×300×70×430≈9.967.由于9.967>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 (3)由(2)的结论知,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调查时,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这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1.检验两个变量是否相互独立,主要依据是利用χ2=n (n 11n 22-n 12n 21)2n 1+n 2+n +1n +2公式计算χ2的值,再利用该值与3.841,6.635两个值进行比较作出判断.2.χ2计算公式较复杂,一是公式要清楚;二是代入数值时不能张冠李戴;三是计算时要细心.3.统计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归纳,它的特征之一是通过部分数据的性质来推测全部数据的性质.因此,统计推断是可能犯错误的,即从数据上体现的只是统计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再练一题]3.若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的列联表为:y x y 1 y 2 x 1 5 15 x 24010则x 与y 【解析】 χ2=(5+15+40+10)(5×10-40×15)2(5+15)(40+10)(5+40)(15+10)≈18.822. ∵18.822>6.635,∴x 与y 之间有关系的概率约为1-0.01=0.99. 【答案】 0.99。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说课稿
五、教法、学法 教法、
2、学法 、 (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 动脑参与数学活动。 动脑参与数学活动。 (2)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 )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分组讨论,学会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分组讨论,学会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3)展示交流:小组内展示交流和班级中展示交 )展示交流: 在展示中得到乐趣,在交流中提升。 流,在展示中得到乐趣,在交流中提升。 说明:预设56人分成 个学习小组, 人分成8个学习小组 说明:预设 人分成 个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 组长六名组员,小组内分工合作, 组长六名组员,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间竞争展 力争人人有事做。 示,力争人人有事做。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A版 选修) 本节课是人教 版(选修)2—3第三章第二节第 第三章第二节第 一课时的内容. 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及初步应用后,(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 及初步应用后,(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 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利用 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 独立性检验进一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 关系,为以后学习统计理论奠定基础。本节课计 关系,为以后学习统计理论奠定基础。 划用两个课时完成, 划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说课是针对第一课时即了 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初步学会对两个分类 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初 步学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步学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 通过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 的问题, 的问题,借助样本数据的列独立性检验的实施步骤与必要 培养学生在直联表、柱形图和条形图,使学生直观感 性,培养学生在直联表、柱形图和条形图 使学生直观感 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有关系.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 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 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有关系 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 即样本.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 即样本 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 代表总体,这节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代表总体,这节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亲身体 验观感受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验观感受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加强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实例,培养学生 通过小组交流,加强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实例 培养学生 的数据分析能力。 的数据分析能力。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说课稿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说课稿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叫***,来自***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法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选修2-3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学生学习了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本节课利用独立性检验进一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是高中数学知识中体现统计思想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了解学情,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
二、学情分析知识上: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变量回归分析等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分析、归纳能力;能够进行小组活动。
学生缺少深入探究问题的方法;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个问题,课堂上我通过适时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展示来解决。
三、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节课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归纳展示、质疑对抗,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体会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展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
教学难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随机变量K2的含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是这样设计的:四、教法设计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法上: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独立性检验》教案)
独立性检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并能利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
通过列联表、等高条形图, 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有关系. 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即样本.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这节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以科学的态度评价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问题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统计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中适当地利用学生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三、教学难点1. 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 了解随机变量K2 的含义,K2 的观测值很大,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是有关系的。
四、教学方法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设疑,诱思探究。
用“讲授法”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步步为营,螺蜁上升探究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五、教学过程设计变量有定量变量、分类变量,定量变量一回归分析;分类变量一独立性检验,引出课题。
问题1、我们在研究“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时,需要关注哪一些 量呢?列联表:分类变量的汇总统计表(频数表)・一般我们只研究每个分类变量只取两个值,这样的列联表称为 2*2列联表.如吸烟与患肺癌的列联表:问题2:由以上列联表,我们估计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①在 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 例为 __________ ・教 学 环 节 创 设 情 景、 引 入 新 课 教学内容师生 互动设计 意图课下预习,搜集有关分类变量有无关系的一些实例。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在本次说课中,我们将学习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概念和目的;2. 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能够进行独立性检验的实操;4. 了解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独立性检验的原理和假设检验方法;3. 独立性检验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案例;4. 独立性检验的计算实例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例子引入独立性检验的概念和背景,让学生了解独立性检验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详细讲解独立性检验的原理和假设检验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意图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实例分析(30分钟)选取一个具体的案例,将其转化为适合进行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独立性检验的计算。
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和讨论(20分钟)提供若干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讨论解题思路和结果。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加深对独立性检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总结和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拓展。
可以提出一些扩展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理论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2. 作业评估:布置相应的作业,考察学生对独立性检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际案例评估:在课外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要求学生独立运用独立性检验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PowerPoint 讲义,用于教师的课堂讲解;2. 示例数据集,用于案例分析和实操练习;3. 教学参考书,用于学生的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范文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独立性检验》,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独立性检验》是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第七章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概念与原理,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具体步骤。
②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进行独立性检验的计算与分析。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学法是自主学习法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与交流。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教学辅助材料,如课件与教学PPT,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提出一个关于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独立性的思考与猜测,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学习独立性检验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与示范讲解独立性检验的概念与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检验的目的与步骤。
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示范,让学生熟悉计算的过程。
3. 探究与合作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合作进行独立性检验的计算与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培养他们的数理思维能力。
4. 总结与归纳学生进行展示与汇报,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归纳,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原则,突出重点。
内容包括概念与原理的简明阐述、独立性检验的步骤及示例。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相信能够有效地进行《独立性检验》这一课程的教学。
《独立性检验》教案苏教版选修
《独立性检验》教案2(苏教版选修2-3)3.1 独立性检验(2)教学目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巩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并能运用χ2统计量进行独立性检验.教学重点,难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是重点.基本思想的领会及方法应用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练习:(1)某大学在研究性别与职称(分正教授、副教授)之间是否有关系,你认为应该收集哪些数据?.(2)某高校"统计初步"课程的教师随机调查了选该课的一些学生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非统计专业统计专业男1310女720为了判断主修统计专业是否与性别有关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χ2,∵χ2,所以判定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系,那么这种判断出错的可能性为.(答案:5%)附:临界值表(部分):(χ2)0.100.050.0250.0102.7063.8415.0246.635二.数学运用1.例题:例1.在对人们的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
女性中有4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7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1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 2列联表;(2)判断性别与休闲方式是否有关系。
解:(1)2× 2的列联表:休闲方式性别看电视运动总计女432770男213354总计6460124(2)假设"休闲方式与性别无关"χ2因为χ2,所以有理由认为假设"休闲方式与性别无关"是不合理的,即有97.5%的把握认为"休闲方式与性别有关"。
例2.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医药研究人员对两种中草药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疗效进行对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问它们的疗效有无差异(可靠性不低于99%)?有效无效合计复方江剪刀草18461245胆黄片919100合计27570345分析: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可知,服用复方江剪刀草的患者的有效率为,服用胆黄片的患者的有效率为,可见,服用复方江剪刀草的患者与服用胆黄片的患者的有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下面用进行独立性检验,以确定能有多大把握作出这一推断.解:提出假设:两种中草药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即病人使用这两种药物中的何种药物对疗效没有明显差异.由列联表中的数据,求得当成立时,的概率约为,而这里所以我们有的把握认为:两种药物的疗效有差异.例3.下表中给出了某周内中学生是否喝过酒的随机调查结果,若要使结论的可靠性不低于95%,根据所调查的数据,能否作出该周内中学生是否喝过酒与性别有关的结论?喝过酒没喝过酒合计男生77404481女生16122138合计93526619 解:提出假设:该周内中学生是否喝过酒与性别无关.由列联表中的数据,求得,当成立时,的概率约为,而这里,所以,不能推断出喝酒与性别有关的结论.三.回顾小结:1.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及一般步骤.四.课外作业:补充。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说课课件
二、课堂教学引入
2、研究人员记录下他们在这12个月内有无手机的情况,同时教师记 下这些学生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统计获得下列数据:
注意力不集中 有手机 无手机 总计 489 268 757 注意力集中 209 357 566 总计 698 625 1323
(1)在有手机的学生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比重为 多少? 设计意图: 在无手机的学生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比重为 多少? 通过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更加清楚数学的重要性。该 (2)根据网上收集到的新闻,利用上述统计结果进行推测。从这则 新闻来看,手机是否对注意力有影响?有多大的把握认为你所得的结论正 研究问题对学生而言很有实际意义,这个新闻从学生的切身实 确?
三、课程内容创新设计
5、卡方统计量公式的合理性说明
方式2 类比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
S
2
x E x
2 1
2
E … xn E
2
2
x E
i
2
n
防止正负抵消,掩盖事实的真相 防止因样本容量的不同而使方差的
值差异太大,意在取平均值
1 n
三、课程内容创新设计
5、卡方统计量公式的合理性说明
方式1 类比随机事件概率的来之不易
随机事件 :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 在经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之后,频率在常数0.5附近 摆动并趋于稳定,这时称0.5为随机事件的概率。 类比到卡方统计量公式
统计学中的结论公式都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之后并结合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统计学相关知识后得出的”因为学生对于 这个问题,一直与家长和学校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探讨时让具有相同看法的学生组成一组,给他们一个 “机会”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独立性检验》示范课教案【高中数学苏教版】
第九章 统计9.2.1 独立性检验1. 通过实例,理解2×2列联表的统计意义;2. 通过实例,了解2×2列联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初步应用.重点:理解2×2列联表的统计意义.难点:了解2×2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及其应用.一、新课导入情境:某医疗机构为了解呼吸道疾病与吸烟是否有关,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共调查了515个成年人,其中吸烟者220人,不吸烟者295人,调查结果是:吸烟220人中,有37人患呼吸道疾病(以下简称患病),183人未患呼吸道疾病(以下简称未患病),不吸烟的295人中 ,有21人患病,274人未患病.我们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得到怎样的结论呢? 二、新知探究问题1:根据这些数据,是否能断定:患呼吸道疾病与吸烟有关?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将上述数据用下表表示.患病 未患病 合计 吸烟 37 183 220 不吸烟 21 274 295 合计58457515形如上表的表格称为2×2列联表.答案: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吸烟的人中,有37220≈16.82%的人患病;在不吸烟的人中,有21295≈7.12%的人患病,可知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病的可能性存在差异,所以有患病与吸烟有关这一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列联表是一个描述两个分类变量分布的频数表.一般地,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也称为2×2列联表)如下:设计意图:先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由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病的可能性的差异程度直观地做出判断.问题2:上述结论给我们的印象是患病与吸烟有关,事实果真如此吗?究竟能有多大的把握认为“患病与吸烟有关”呢?答案:我们可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检验.若将事件“某成年人吸烟”记为A ,事件“某成年人患病”记为B ,则事件“某成年人不吸烟”记为A ,事件“某成年人不患病”记为 B ̅̅̅̅,这样,回答“患病与吸烟是否有关?”其实就是需要回答“事件A 与事件B 是否独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做出判断“患病与吸烟没有关系”,即提出如下假设H 0:患病与吸烟没有关系.由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又可将上述假设记为H 0:P (AB )=P (A )P (B ) ,这里的P (A ),P (B )和P (AB )的值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频率来代替概率,估计出P (A ),P (B )和P (AB )的值. 为了便于研究一般情况,我们将原表中的数据用字母代替,得到字母表示的2×2列联表,若设n =a +b +c +d ,则有()a b P A n +≈ ()a cP B n+≈, 故()a b a cP AB n n++≈⋅. 因此在H 0成立的条件下,吸烟且患病的人数为()a b a cn P AB n n n++⋅≈⋅⋅. 同理可得:吸烟但未患病的人数为()a b b d n P AB n n n++⋅≈⋅⋅,不吸烟但患病的人数为()c d a c n P AB n n n++⋅≈⋅⋅,不吸烟且未患病的人数为n ∙P (A B ̅)=n ∙c+d n∙b+d n.如果实际观测值与在事件A ,B 独立的假设下的估计值相差不“大”,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些差异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假设H 0不能被所给数据否定,否则应认为假设H 0不能接受. 追问1:怎样描述实际观测值与估计值的差异呢?答案:考虑实际观测值与在事件A ,B 独立的假设下的估计值的差(如下表):为了避免正负相消及消除样本容量对差异大小的影响,可以将它们分别平方并除以对应的估计频数(即估计值),最后相加,得到22222()()()()a b a c a b b d c d a c c d b d a n b n c n d n n n n n n n n n a b a c a b b d c d a c c d b d n n n n n n n n n n n nχ++++++++-⋅⋅-⋅⋅-⋅⋅-⋅⋅=+++++++++++⋅⋅⋅⋅⋅⋅⋅⋅化简得: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其中n =a +b +c +d )统计学中通常采用统计量χ2(读作“卡方”)来刻画这个差异. 追问2:如何利用χ2进行推断呢?统计学中已有明确的结论:在H 0成立的情况下,随机事件“χ2≥ 6.635”发生的概率约为0.01,即P (χ2≥ 6.635)≈0.01,也就是说,在H 0成立的情况下,对统计量χ2进行多次观测,观测值超过6.635的概率约为0.01.通过计算,本例中χ2 =11.8634>6.635”,由P (χ2≥ 6.635)≈0.01可知,出现这样的观测值χ2的概率不超过0.01,因此,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H 0不成立,即有99%的把握认为“患呼吸道疾病与吸烟有关系” . 统计量χ2的计算公式: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其中n =a +b +c +d )独立性检验的定义利用统计量χ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推断两个分类变量“Ⅰ与Ⅱ有关系”的步骤:一般地,对于两个分类变量Ⅰ和Ⅱ,Ⅰ有两类取值,即类A和类B,Ⅱ也有两类取值,即类1和类2 ,我们得到如下列联表所示的样本数据:要推断“Ⅰ与Ⅱ有关系”,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提出假设H0:Ⅰ与Ⅱ没有关系;(2)根据2×2列联表与公式计算χ2的值;(3)根据临界值表,做出判断.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1)若χ2>10.828,则有99.9%的把握认为“Ⅰ与Ⅱ有关系”;(2)若χ2>6.635,则有99%的把握认为“Ⅰ与Ⅱ有关系”;(3)若χ2>2.706,则有90%的把握认为“Ⅰ与Ⅱ有关系”;(4)若χ2≤2.706,则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Ⅰ与Ⅱ有关系”,但也不能得出结论“H0成立”,即Ⅰ与Ⅱ没有关系.三、应用举例例1 在500人身上试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他们1年中的感冒记录与另外500名未用血清的人的感冒记录作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问:该种血清对预防感冒是否有作用?χ2=1000×(258×284−242×216)2500×500×474×526≈7.075因为当H0成立时,χ2≥6.635的概率约为0.01,所以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该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方法总结:独立性检验的注意点:在2×2列联表中,如果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那么应满足ad-bc≈0,因此|ad-bc|越小,关系越弱;|ad-bc|越大,关系越强.例2为研究不同的给药方式(口服与注射)和药的效果(有效与无效)是否有关,进行了相应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所选择的193个病人的数据,能否做出药的效果与给药方式有关的结论?χ2=193×(58×31−40×64)298×95×122×71≈1.3896<2.072因为当H0成立时,χ2≥1.389 6的概率大于15%,这个概率比较大,所以根据目前的调查数据,不能否定假设H0,即不能作出药的效果与给药方式有关的结论.例3 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医药研究人员对两种中草药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疗效进行了对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问:它们的疗效有无差异?解:提出假设H0没有明显差异,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得χ2=345×(184×9−61×91)2245×100×275×70≈11.098因为当H0成立时,P(χ2≥10.828)≈0.001,这里的χ2≈11.098>10.828,所以我们有99.9%的把握认为,两种药物的疗效有差异.四、课堂练习1.在一项中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中,某校男生150名中有80名近视,女生140名中有70名近视,在检验这些中学生眼睛近视是否与性别有关时用什么方法最有说服力( ) A .平均数与方差 B .回归分析 C .独立性检验D .概率2.分类变量X 和Y 的列表如下,则下列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 .ad -bcB .ad -bc 越大,说明X 和Y 关系越强C .(ad -bc )2越大,说明X 与Y 关系越强 D .(ad -bc )2越接近于0,说明X 与Y 关系越强3.若由一个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χ2=8.013,那么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两个随机事件之间有关系:________.(填“是”或“否”)4. 为了调查胃病是否与生活规律有关,在某地对540名40岁以上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患胃病者生活不规律的共60人,患胃病者生活规律的共20人,未患胃病者生活不规律的共260人,未患胃病者生活规律的共200人. (1)根据以上数据列出2×2列联表;(2)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能否认为40岁以上的人患胃病与否和生活规律有关系?为什么? 参考答案:1.解析:选C .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独立性检验.2. 解析:选C .列联表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度,由()22()()()()()a b c d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当(ad -bc )2越大,χ2越大,表明X 与Y 的关系越强.(ad -bc )2越接近0,说明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无关的可能性越大.3.解析:因为χ2=8.013>7.879=x 0.005,查阅χ2表知有99.5%的把握认为两个随机事件之间有关系. 答案:是.4. (1)由已知可列2×2列联表:(2)χ2=540×(20×260-200×60)2220×320×80×460≈9.638>6.635=x 0.01,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40岁以上的人患胃病与否和生活规律有关. 五、课堂小结 1.统计量χ2的计算公式: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其中n =a +b +c +d )2. 推断两个分类变量“Ⅰ与Ⅱ有关系”的步骤: (1)提出假设H 0:Ⅰ与Ⅱ没有关系; (2)根据2×2列联表与公式计算χ2的值; (3)根据临界值表,做出判断.3.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1)若χ2>10.828,则有99.9%的把握认为“Ⅰ与Ⅱ有关系”; (2)若χ2>6.635,则有99%的把握认为“Ⅰ与Ⅱ有关系”; (3)若χ2>2.706,则有90%的把握认为“Ⅰ与Ⅱ有关系”;(4)若χ2≤2.706,则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Ⅰ与Ⅱ有关系”,但也不能得出结论“H 0成立”,即Ⅰ与Ⅱ没有关系. 六、布置作业教材第164页练习第1,2题.。
独立性检验和回归直线复习课说课稿
独立性检验和回归直线——复习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处理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中P79-P91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用样本估记总体、线性回归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线性回归方法及其应用,并初步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是屡见不鲜的,如2011年陕西选9,湖南选4,安徽解20等等,因而是高考中的热点之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及应用;(2)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应用。
能力目标:(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探讨、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对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课本基础概念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加深的。
要想深刻理解,灵活运用,需要进行全面复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加大直观性和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法本课教法以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为主,因为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为根本,整个过程师生互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参与;教师启发、引导、巡查、点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展示、多黑板演示,多学生讲解,将教师提供的习题分组完成,重点强化,难点突破,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成功表现自我;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积极动手实践,学习热情高涨,合作探究意识明显增强,打造高效课堂。
三、学法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让他们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各自下达学习任务,既明确分工,又互相合作;完成任务,积极演示,全班互动,共同提高。
组内由组长引领,组员互学,互相借鉴,成果共享。
四、教学过程设计这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活动为主线,分为导入——展示学习目标——探究学习——反馈练习——学生小结等几个环节。
【教案】独立性检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八章8.3.2独立性检验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1.教材内容分析独立性检验是研究随机变量独立性的一种统计方法,为了解总体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互独立,可以从总体中抽取简单随机样本,整理成一个2x2的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就是根据列联表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互独立。
独立性检验本质上是一种概率推断,是一种依据概率进行“二中选一”的方法,即根据样本数据,在“H0:无实质差异”与H1:有实质差异”这两种推断中选择其一,这是一种“概率反证法”,通过样本构造的小概率事件是否出现来判断总体假设的真伪。
独立性检验的数学基础是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概率的乘法公式,其推断步骤可分为:第一步,提出想验证的假设H0,称为零假设;第二步,若假设H0成立,构造一个只有在小概率α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的现象χ2;第三步,依据样本数据确认是否观察到了现象χ2;第四步,若能观察到现象χ2的情况下,则推断假设H0是错误的,此时便可以拒绝H0,而选择假设H1;第五步,若未能观察到现象χ2,则无法拒绝假设H0,可选择假设H0。
独立性检验是从样本数据中发现关系,是成对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是依据数据进行合理推理的典型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理性精神,也是提升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素养的重要素材。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2.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基础知识有古典概型、条件概率、频率稳定到概率的原理及分类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涉及的统计思想方法主要是假设检验的思想方法。
教科书结合丰富的实例,通过问题引导,采取了由易到难、逐步深人的处理方式,使学生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在本节教学中,应通过具体案例渗透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统计推断可能犯错误的特点,避免单纯地记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和机械地套用公式解决问题。
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基于2×2列联表,通过实例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能力目标:熟练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素养目标:会用独立性检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1 211独立性检验说课稿
一、施工方案本工程钢筋大部分为三级钢筋;梁箍筋、板受力钢筋、墙体竖1.向分布筋主要采用盘螺三级钢筋;墙体水平分布筋、拉筋、柱箍筋,梁拉筋,板分布筋及屋面温度钢筋。
钢筋由设在现场的钢筋加工场加工生产。
2.钢筋水平运输用塔吊及人工方式,用塔吊垂直运输。
3.钢筋连接方式:4.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搭接、闪光对焊,绑扎搭接接头主要用于梁跨中钢筋与支座钢筋的连接,闪光对焊主要用于梁钢筋配制过程中的短料连接。
竖向钢筋:直径14及以上的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其余采用绑(注:首层采用绑扎搭接)扎搭接施工方案双层钢筋固定:两排以上的梁底筋采有大于等于5.25mm且大于主筋直径的水泥预制条,板面筋或负筋采用悬挂法钢筋保护层架和塑料马凳,马凳间距不大于1000mm*1000mm保护层:墙、柱采用塑料垫块,梁板采用大理石垫块。
6.塑料垫块间距不大于800mm*800mm且每一侧面沿竖向并排不少于2个,板底大理石执块间距不大于800mm*800mm,梁底垫块并排不得少于2个且沿梁800mm 长方向间距不得大于机械螺纹连接闪光对焊接头电渣压力焊塑料马凳钢筋保护层架水泥预制条.塑料垫块大理石垫块.四、钢筋工程施工顺序钢筋工程的施工顺序按施工总体部署的要求,按从下至上的施工顺序。
总体工艺流程:柱→墙→梁→板→柱、墙插筋,节点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测放柱位置控制线,在柱插筋上设 1.置标高控制标记→计算柱子箍筋数量并将其全部套入插筋→竖向钢筋压力焊连接或绑扎→划出箍筋定距点→绑扎箍筋→安装垫块墙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弹位置线→校正预埋插筋→绑竖筋 2.向定距卡→绑横筋向定距卡→绑横筋→绑竖筋→安装预埋件→安装垫块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本工程均采用模安装完成后绑扎(基本 3.上采用梁两端在模内,中间拱出模板上口绑扎),其工艺流程如下:自下而上穿梁钢筋→在上层钢筋上画出箍筋定距→套梁箍→按箍筋间距绑→安装垫。
楼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在模板上划出板筋定距点→穿设 4.板下层筋→下层筋绑扎→下层筋垫块设置→布设上层筋钢筋→上层筋绑扎→。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说课稿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1.内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选修)2—3第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正态分布及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
本节课利用独立性检验进一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是高中数学知识中体现统计思想的重要课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独立性检验的统计学原理上,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在独立性检验中,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介绍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初步应用。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反证法类似,它们都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证法是在假设结论不成立基础上推出矛盾从而证得结论成立,而独立性检验是在假设结论不成立基础上推出有利于结论成立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于是认为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立的。
因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通常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有利于结论成立的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为否定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学习独立性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典型案例介绍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使学生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这是因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快,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影响我们生活的统计方面信息,所以具备一些统计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二、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1.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中典型案例的探究,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并能利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吸烟与患肺癌是否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分析独立性检验的实施步骤。
利用课下预习已经由数据直观判断出吸烟与患肺癌可能有关系,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即样本。
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初步应用,能对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做出明确的判断.明确对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步骤,会对具体问题作出独立性检验.2.过程与方法从具体问题中认识独立性检验的作用及必要性,树立学好本节知识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学习等高条形图,并认识它们的基本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学习下面知识做好铺垫,进而介绍K2的计算公式和K2的观测值k的求法,以及它们的实际意义,从中得出判断“X与Y有关系”的一般步骤及如何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并能较准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具体做法和可信程度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全面的观点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寻求问题的内在联系,不为假象所迷惑,寻求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加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会利用图形分析解决问题及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图形、数据来正确描述两个变量的关系,明确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难点:(1)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了解随机变量K2的含义,K2的观测值很大,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是有关系的.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反证法来体会假设检验,从而理解k2的含义,通过例题与练习更进一步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教学建议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等高条形图展示在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比不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要高,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有关系,在教学中可以把假设检验的方法与反证法作对比,以加深学生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思想.⇒通过例1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等高条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关.⇒通过例2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两个变量的独立性检验.⇒通过例3及互动探究,使学生掌握独立性检验的综合应用.⇒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所学知识.山东省2011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增加了高中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某校调查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方式,结果整理成下表:【提示】 可通过表格与图形进行直观分析,也可通过统计分析定量判断. 1.分类变量及2×2列联表 (1)分类变量的定义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2)2×2列联表的定义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总计a+c b+d a+b+c+d2.随机变量K2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我们构造一个随机变量K2=n(ad-bc)2,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a+b)(c+d)(a+c)(b+d)3.独立性检验利用随机变量K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利用等高条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关为了解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分别对病人组和对照组的尿液作尿棕色素定性检查,结果如下:组别阳性数阴性数总计铅中毒病人29736对照组92837总计383573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思路探究】画等高条形图→分析图中数据差异→作出结论【自主解答】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其中两个浅色条的高分别代表铅中毒病人和对照组样本中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由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铅中毒病人与对照组相比,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差异明显,因此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有关系.1.本题采用数形结合法通过条形图直观地看出差异,得出结论.2.若要推断的论述为H 1:“X 与Y 有关系”在X =x 1的情况下,Y =y 1的频率为aa +b ;在X =x 2的情况下,Y =y 1的频率为c c +d .若a a +b 和cc +d 相差很大,就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某校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调查,结果整理成下表:试用等高条形图分析,喜欢体育还是文娱与性别是否有关系?体育 文娱 合计 男生 21 23 44 女生 6 29 35 合计275279【解】 其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喜欢体育还是喜欢文娱与性别在某种程度上有关系.两个变量的独立性检验物理、化学、总分也为优秀的人数如下表所示,则我们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物理、化学、总分优秀有关系?物理优秀 化学优秀 总分优秀 数学优秀 228 225 267 数学非优秀14315699【思路探究】 首先分别列出数学成绩与物理、化学、总分的2×2列联表,再正确计算K 2的观测值,然后由K 2的值作出判断.【自主解答】 (1)根据已知数据列出数学与物理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物理优秀物理非优秀总计数学优秀228 b 360数学非优秀143 d 880总计371b+d 1 240∴b=360-代入公式可得K2的观测值为k1≈270.114.(2)按照上述方法列出数学与化学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化学优秀化学非优秀总计数学优秀225135360数学非优秀156724880总计381859 1 2402(3)列出数学与总分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总分优秀总分非优秀总计数学优秀26793360数学非优秀99781880总计366874 1 2403由于K2的观测值都大于10.828,由此说明都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物理、化学、总分优秀有关系.1.本题的关键是多次K2的计算.2.解决独立性检验问题的基本步骤是:①指(求)出相关数据,作列联表;②求K2的观测值;③判断可能性,注意与临界值作比较,得出事件有关的可能性大小.某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为了研究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对待企业改革态度的关系,经过调查得到如下列联表:积极支持企业改革不太支持企业改革总计工作积极544094工作一般 32 63 95 总计86103189根据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工作态度与支持企业改革之间有关系?【解】 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得K 2的观测值为 k =189(54×63-40×32)294×95×86×103≈10.759>7.879,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工作态度与支持企业改革之间有关系.独立性检验的综合应用研究人员选取170名青年男女大学生的样本,对他们进行一种心理测验,发现有60名女生对该心理测验中的最后一个题目的反应是:作肯定的18名,否定的42名;110名男生在相同的题目上作肯定的有22名,否定的有88名.问:性别与态度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判断.【思路探究】 解答本题可先列出表格,然后计算K 2的观测值,再与临界值比较,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互独立.【自主解答】 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列出下列表格:态度 性别 肯定 否定 总计 男生 22 88 110 女生 18 42 60 总计40130170k =170×(22×42-18×88)2110×60×40×130≈2.158<2.706.所以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性别与态度有关.要得到两个变量之间有关或无关的精确的可信程度,需作独立性检验的有关计算,K 2越小,变量间的关系越弱,当K 2<2.706时,我们认为两个变量无关.若将110名男生在相同的题目上作肯定的有22名”改为“有60名”其余不变,结果如何?【解】 列2×2列联表得:态度 性别 肯定 否定 总计 男生 60 50 110 女生 18 42 60 总计7892170根据表中的数据得K 2=170×(60×42-18×50)78×92×110×60≈9.420>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态度有关.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应用(12分)(临沂模拟)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性别是否需要志愿者男 女 需要 40 30 不需要160270(1)(2)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能否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附:P (K 2≥k )0.050 0.010 0.001 k3.8416.63510.828K 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思路点拨】 第(2)问是独立性检验问题求出K 2即可.第(3)问是随机抽样问题. 【规范解答】 (1)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算值为70500=0.14=14%.4分(2)K 2=500×(40×270-30×160)2200×300×70×430≈9.967.由于9.967>6.635,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8分(3)由(2)的结论知,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调查时,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更好.12分。
独立性检验_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高中统计学课程年级:高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列联表和卡方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独立性检验分析实际问题,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
教学重点:- 列联表的构建- 卡方统计量的计算- 独立性检验结果的解释教学难点:- 理解卡方统计量的分布和临界值的确定- 独立性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实际案例- 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和笔记本---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
2. 引入独立性检验的概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1. 独立性检验的定义:解释独立性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的统计方法。
2. 列联表:介绍如何通过列联表展示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分布,并展示如何构建列联表。
3. 卡方统计量:- 讲解卡方统计量的计算公式:\[ \chi^2 = \sum \frac{(O - E)^2}{E} \]- 其中,O代表实际频数,E代表期望频数。
- 解释卡方统计量的含义,即衡量实际频数与期望频数之间差异的指标。
4. 卡方分布:- 介绍卡方分布的概念,即卡方统计量的分布。
- 讲解如何根据卡方分布确定临界值,从而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独立。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性检验。
2. 分析案例中列联表的构建、卡方统计量的计算以及结果解释。
四、课堂练习1. 提供几个简单的独立性检验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独立性检验的理解程度。
2. 解答学生在上一节课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二、深化拓展1. 讨论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市场调查、社会科学研究等。
2. 介绍独立性检验与其他统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个复杂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性检验。
《独立性检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新课标教材人教A版《数学2-3》(选修) 第三章统计案例
《独立性检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类变量(也称属性变量或定性变量)的含义,体会两个分类变量之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2.通过对典型案例(吸烟和患肺癌有关吗?)的探究,使学生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及应用;
3.鼓励学生体验用多种方法(等高条形图和独立性检验)解决同一问题,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4.让学生对统计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如统计可能犯错误,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数据样本容量小或样本采集不合理,也可能是理论上的漏洞,如在一次实验中,我们假设小概率事件不发生,这一点本身就值得质疑).
二、重点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
三、难点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K的结构的比较奇特,也来的有点突然,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
1.2
2.如何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3.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及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为什么在最后表达结论的时候要说明“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XX的前提下”。
四、教学模式
“问题串”模式为主,理清教学思路,鼓励学生思考;“讲授式”为辅,解释学生难以自主探究的知识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独立性检验》教案)
《独立性检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独立性检验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掌握卡方检验方法,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假设检验。
3.拥有运用独立性检验的能力,可以运用独立性检验进行实际问题分析。
教学重点:1.卡方检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3.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预备知识:1.假设检验。
2.统计学。
教学过程:一.概念介绍1. 什么是独立性检验?独立性检验是一种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或独立的统计方法。
独立性检验可以通过卡方检验进行。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独立性检验来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比如性别和职业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检验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如果这些变量存在关联,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关联来解释现象,并根据这个关联来制定政策或进行预测。
否则,我们将无法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并且无法对它们进行解释。
(i)医学上,我们可以利用独立性检验来检查两种药物是否相互影响。
(ii)在社会学上,我们可以使用独立性检验来检验社会阶层和人口学因素之间的关系。
(iii)在市场营销中,我们可以利用独立性检验来检查哪种广告最有可能吸引顾客。
卡方检验是一种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的统计方法。
卡方检验的原理是比较观察值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
如果这种差异显著,我们就可以拒绝零假设,即拒绝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关联的假设。
卡方检验的目的是根据样本数据的特征(样本频数)评估总体的特征(总体频率)。
卡方检验可以确定特定的总体频率模型是否符合样本数据,或者确定两个分类变量是否存在关联。
2.卡方检验的步骤(i)确定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ii)计算卡方值。
(iii)确定自由度。
(iv)查阅卡方分布表。
(v)根据查阅表格的结果得出结论。
3.卡方检验公式chi2=(观察值-期望值)²/期望值其中,“观察值”指的是样本中的实际数量,“期望值”指的是在零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理论上这些类别的数量。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附教学设计)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在《数学3(必修)》概率统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介绍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使学生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章引言首先提出了现实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吗?等等。
现实中类似的问题大量存在,如何得出准确的推断,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独立性检验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
教科书通过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了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并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柱形图和条形图展示在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比不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要高,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有关系。
“吸烟与患肺癌有关”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即样本。
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来自于样本的结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能够推广到总体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统计理论来分析。
在统计学中,独立性检验就是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2、会从列联表(只要求22列联表)、柱形图、条形图直观分析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
3、会用2K公式判断两个分类变量在某种可信程度上的相关性。
【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对典型案例的探究,来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总结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依据独立性检验的思想作出合理推断的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三、教学问题诊断在独立性检验中,教科书通过典型案例“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的研究,介绍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初步应用。
独立性检验的步骤是固定的,仿照教科书的例题,学生不难完成习题,但独立性检验的思想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学中如何结合例子介绍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才能使得学生很好的理解是一个教学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独立性检验说课稿
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都基华
这一节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选修1-2第一章的第二节,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表述:
一、教材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五、学法指导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的教学为选修1-2第一章第二节,是新课标新增的内容,课题趣味性较强,充分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及初步应用
难点:把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并体会初步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必修三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最基本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方法,通过本节学习了解独立性检验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2)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及初步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通过收集数据,并依据独立性检验的原理作出合理推断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1)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充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等
引导发现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索讨论法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
(2)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五、学法指导
基于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基础一般,对于学习方法重点指导:(1)如何列2×2列联表;
(2)为什么需要引入卡方统计量;
(3)正确表述研究结果;
六、教学过程
大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方法巩固,发现问题;抽象概括;巩固训练;本课小结;研究性学习。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本是由“抽烟有害健康”引入课题,考虑到现在中小学生对与大型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感兴趣,很多人因沉迷于游戏而荒废学业。
我用一个“玩手机游戏与成绩及格之间是否有影响”这样的典例,一方面希望对孩子们有所教育,二是这个典例的运算量较小,学生可以直接计算,书上的例子需要借助计算器。
通过这一典例,让学生注意运算技巧。
典例:某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从辖区初中生随机抽取了1000人调查,发现其中经常玩游戏的有200人,其中有80人期末考试不及格,而另外800人中,有120人不及格.问:中学生经常往往是否影响学习?
给出分类变量的概念;Array启发学生列出列联表
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学
会列“列联表”及学生明白各数字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列联表说明玩手机游戏与成绩之间是否有影响?老师进行提醒,
(1)通过列联表观察。
(2)可以采用百分比和概率(假设相互独立)学生可分组进行计算(3)等高条形图可以更直观。
得出结论:玩手机游戏影响成绩。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体会处理数据有多种方法,调动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方法探讨,发现问题
通过分析数据和图形,得到的直观印象是“玩手机游戏与成绩”有关。
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即样本。
问题:我们有多大的把握认为“玩手机游戏与成绩有关”
(通过提问引发进一步思考)
5、抽象概括
从正面入手较为困难,启发学生用反证法的思想,假设:H
:玩手机游戏与成绩没有关系
把具体数字抽象成字母,更具有一般性。
则在玩游戏样本中及格的比例应该与不玩游戏样本中相应的比例差不多,即
引导学生得出bc
ad≈。
因此,bc
ad-越小,说明玩手机游戏与成绩之间关系越弱;bc
ad-越大,说明玩手机游戏与成绩之间关系越强。
(上述结论由生思考后回答。
)
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基于上述分析,统计学家构造一个随机变量(卡方统计量)
作为检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变量是否独立”的标准。
利用公式(1)计算得的观测值为:
在H0成立的情况下,统计学家估算出如下的概率:
即在H
0成立的情况下,K2的值大于的概率非常小,近似于。
2
K
现在的观测值远大于,即假设成立的概率为,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有理由断定H 0不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
但这种判断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超过 。
即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
利用随机变量K2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通过典例得出方法) 临界值表(部分)
临界值表:1)如果 ≤,就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X 与Y ”有关联;
2)如果 >,表示有90%的把握认为“X 与Y ”有关联; 3)如果 >,表示有95%的把握认为“X 与Y ”有关联;
4)如果 >,表示有99%的把握认为“ X 与Y ”有关联。
这里关键是计算和表述结论。
体会统计学家统计数据的不易和伟大! 6、方法小结:
用独立性检验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1)列联表(2)假设X 与Y 无关(3)计算 (4)与临界表比较(5)得出结
论
7、例题分析
这道例题的设计把独立性检验考查问题的方式都体现出来,针对不同问法,要有不同的回答。
例1、春节期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风悄然吹开,某市随机询问100名性别不同的居民是否能做到“光盘”行动, 完成如下列联表。
2
K 2K 2
K 2
K 2
K
有多大的把握认为居民能否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系?
(3)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居民能否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系?
“光盘”与性别列联表:
通过例题环节,掌握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并了解其初步应用,学会正
确表述结论。
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下面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独立性检验方法 ,高考中涉及到此类考题的计算一般较为简单,有些题直接给出K 2,只需参照临界值表正确表述即可。
8、练习:
1、性别与喜欢数学课
为考察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 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得到此
列联表:
由表中数据计算K 2的观测值k ≈ .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 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为什么?
2、某单位餐厅的固定餐椅经常有损坏,于是该单位领导决定在餐厅墙壁上张贴文明标语,并对文明标语张贴前后餐椅的损坏情况作了一个统计,由表中数据计算K 2约等于
你认为在餐厅墙壁上张贴文明标语对减少餐椅损坏数有效果吗?
3、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作了一次调查得下表,由表中数据得到 K2的观测值
k ≈,于是__________(能或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喜欢
玩电脑游戏与认为作业
4、在吸烟和患肺癌这两
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K2的观测值k=,我们在犯错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吸烟
与患肺癌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
B、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时,我们说某人烟,
那么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
C、若从统计量中求出有5%的可能性使得推断出现错误,是指有95%的把握认为吸
烟与患肺病有关系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9、本课小结:
Ⅰ、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Ⅱ、独立性检验是用研究一类问题的方法。
Ⅲ、用卡方统计量研究问题的步骤。
由于抽样的随机性,由样本得到的推断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
利用卡方
统计量进行独立性检验,可以对推断的正确性的概率作出估计,样本量n越
大,估计越准确。
10、研究性学习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
研究中学生性别与是否喜欢体育运动的关系,班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讨论性别对是否喜欢体育运动的影响,更加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11、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学生理解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具体实施步骤。
让学生从中初步体会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怎样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通过问题的设置,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互评,教师的引导帮助,使得本节课的难点得以突破。
学生通过总结也完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对该部分得知识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通过反思,才能进步,我觉得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相结合,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对学生发展最为有利的教法。
七、板书设计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概念典例练习
独立性检验思想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