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MR成像技术

合集下载

膝关节损伤:MR图像解读

膝关节损伤:MR图像解读
分级 I级 II级 MRI表现 病理表现 半月板内局限性信号 局限性早期黏液 升高 样变性 板内水平略高信号线 黏液样变性范围 可从囊缘直达游离缘 较I级大,显微镜 但未累及关节缘 下见纤维断裂。 板内略高信号线累及 关节板的关节缘 纤维软骨撕裂 (滑液进入) (现认为有些高信号灶抵达
囊缘而不累及关节面缘者, 也可诊断撕裂)
半月板损伤: 韧带、肌腱损伤:
肌肉及软组织损伤:
(关节病) 软骨或骨损伤:
除形态外,主要且共同的病理特征之一:病变区“水”增多
外伤(创伤)性骨损伤
急性创伤性骨折,X线平片或CT可明确诊断。 但对骨损伤或称隐匿性骨折,即骨小梁骨折依赖MRI; 有明确的骨折同时伴关节软骨同时损伤,后者也需要MRI显示。 (当然还可伴随半月板、韧带、肌肉或软组织损伤及关节积液或积血征象) 髌上囊脂肪漂浮征:是膝关节损伤常见的征象之一,提示为关节内骨损伤。
a 急性期损伤性的骨髓水肿信号。 b 修复或部位形成信号异常。 b 粘液(水)样变;c 形态异常。 a 损伤区水肿或水的侵入,或粘液变。 b 形态异常(粗、萎缩或不连续)。 a 损伤区水肿、出血、脂肪等信号。 b 肿胀、断裂、萎缩等形态异常。 a 水肿、囊变、坏死等信号异常。 b 增生、萎缩、离断等形态异常。
Ⅲ级
0-Ⅲ级法:ReicherMA和Lotysch于1986 年首先提出。
半月板内的高信号 • 20岁以下无症状人群中,1/4可有半月板内高信号。高信号的出现与体重及性别无关。 • 随年龄增长,半月板内高信号出现率明显增加,以内侧半月板后角最常见。Ⅱ级信号改 变对应的病理改变:粘液变性,嗜酸性退变等。 • 有人3年随访观察,半月板内Ⅱ级信号并不必然变为Ⅲ级信号。 半月板内高信号与半月板撕裂的关系 • I、Ⅱ级信号,不诊断为半月板撕裂。Ⅱ级信号最多见于膝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炎,是膝关 节退变之一,也有的称其损伤。 • Ⅲ级信号,若年轻者并且有明确外伤史、交锁、专科体征检查阳性,则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若无症状和明确外伤史者,有人认为应诊断退变并建议随访;若是年龄较大者,首先诊断 为退变,也有可能为退变基础上的撕裂。 半月板损伤或退变在T2WI高信号容易理解,那么为何T1WI也是略高信号呢? 文献解释为:损伤区水分子吸附于大分子蛋白表面,从而缩短了T1驰豫。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急性膝关节外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情况。

对于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和MR扫描,它们在诊断膝关节外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进行详细介绍,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两种检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一、MR扫描MR(Magnetic Resonance)扫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来获取高质量的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MR扫描常用于评估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软骨损伤等情况。

1. 对韧带损伤的显示优势MR扫描对于韧带损伤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正常情况下,韧带是呈低信号的;而在受伤之后,韧带的信号会改变,表现为高信号,从而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韧带的损伤情况。

通过MR扫描可以准确评估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等结构的完整性和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对半月板撕裂的显示优势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侧和外侧的软骨组织,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急性膝关节外伤中,半月板的撕裂是常见的情况。

MR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和结构,对半月板的撕裂、变性、变性等情况有着非常好的显示效果。

通过MR扫描可以准确评估半月板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MR扫描在显示软骨损伤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MR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因此对于软骨损伤的检测比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更为敏感。

通过MR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软骨的完整性和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CT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是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获取人体各个部位的断层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和钙化等病变。

共识百家谈|轻松应对MR膝关节规范扫描,实现临床进阶

共识百家谈|轻松应对MR膝关节规范扫描,实现临床进阶

共识百家谈|轻松应对MR膝关节规范扫描,实现临床进阶检查结果互认根本的基石在检查技术的规范和统一,MR磁共振检查作为当下重要的影像检查技术之一,其标准化、规范化扫描对推动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期课程,我们围绕肩关节的规范化扫描以及专用线圈在助力肩关节规范化扫描中的优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二期共识百家谈聚焦膝关节专题,邀请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徐文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建新医生以及GE医疗客户服务部全国产品经理金利新,进一步讲解MR膝关节疾病规范化检查的关键因素,分享专用关节线圈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在助力膝关节规范化扫描,促进脂压成像,支持高级临床功能,实现骨关节成像从定量到定性等方面独特的技术性能,传递更多经验,促进临床发展。

扫描观看课程回放MR膝关节规范化扫描的关键知识点1膝关节的MR检查优势包括:软骨组织分辨率高,显示的细微解剖关系优于CT,多平面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病变在骨髓内沿长轴方向扩散及骨骼关节受侵犯情况。

规范化的膝关节扫描要做到充分的患者沟通、正确的扫描摆位、多方位扫描,多参数、多序列、功能成像。

正确摆位必须佩戴耳机或耳塞保护听力;脚先进,仰卧位;患者膝关节屈曲,使前交叉韧带处于拉伸状态;将患者脚放入脚托,并固定患者下肢,减少运动伪影;髌骨下缘位于线圈中心,解剖部位、线圈中心、磁体中心“三位一体”可以保证高质量图像。

多方位扫描矢状面的膝关节扫描:膝关节最重要的扫描方位,是诊断半月板病变和交叉韧带病变主要的依据。

常规应垂直于股骨内外髁后缘的连线进行扫描。

冠状面的膝关节扫描:是诊断内外侧副韧带病变的主要依据,同时也用于辅助诊断半月板病变和交叉韧带病变,常规应该平行于股骨内外髁后缘的连线进行扫描。

横断面的膝关节扫描:是评价髌骨后缘软骨的最好方位,同时也能很好显示各种肌腱韧带的病变,定位时平行于胫骨平台,中间层面通过半月板。

多序列成像膝关节的扫描序列常用“四件套”:矢状面T1WI(高分辨率)、矢状面PDWI-fs、冠状面PDWI-fs、横轴面PDWI-fs或T2WI-fs序列;同时,根据需求,可以合理选择适用的序列:如需要观察细微结构建议补充3D序列;可疑关节软骨骨折建议补充梯度回波T1WI压脂序列;可疑出血性病变建议补充梯度回波T2*WI序列;金属植入物建议采用专用序列或STIR序列等。

骨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

骨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sequences (MARS)
Tip(4)
使用高带宽,WFS设为0.5-0.7 • 飞利浦通过设置WFS设置带宽, WFS 与带宽成反比。 • 高带宽需要使用高的梯度性能,所以把gradient mode 设为maximum。
WFS 2, bandwidth 110 Hz/pixel WFS 0.5, bandwidth 440 Hz/pixel
膝关节检查
韧带与肌腱病变
后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23 December 19, 2015 MR市场部(临床应用培训)
前交叉韧带撕脱
膝关节检查
关节软骨
• 正常软骨厚度<4mm • Ⅱ型胶原纤维
• 参数 – 空间分辨率优先 – 足够信噪比 – 3D:薄层,信噪比高,显示软骨 优于2D
膝关节检查
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MR评价 • 序列选择-显示关节软骨形态清晰 • 优选序列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sequences (MARS)
Tip(1)
Use TSE instead of FFE • 由于自旋回波序列(SE/FSE)采用180°重聚焦脉冲,明显减少金属异物导致
局部磁场不均匀造成的横向磁化矢量的衰减,与梯度回波(FFE/TFE)相比, 金属伪影明显减轻。
膝关节检查
韧带与肌腱
• ACL、PCL、MCL、LCL、髌腱、股四头 肌腱等。
• 韧带与肌腱内结构为规律排列的Ⅰ型 胶原纤维
• 信号特点:一般在各序列上均为低信 号
• 正常高信号 – ACL和股四头肌腱由多条纤维束 组成,纤维束之间夹杂其它组织 成分(脂肪等) – 魔角效应-髌腱

骨关节磁共振MR读片指导建议

骨关节磁共振MR读片指导建议

骨关节磁共振MR读片指导建议xx年xx月xx日•MR读片基础知识•骨关节MR成像技术•骨关节MR常见病变•读片步骤与诊断思路目•读片中的难点与对策•读片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录01MR读片基础知识核磁共振是利用外加磁场改变氢原子核的能级分布,通过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交替作用,利用射频信号检测氢原子核的共振吸收情况,从而获得图像。

核磁共振原理骨关节磁共振主要观察关节软骨、半月板、交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病变,具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

骨关节磁共振MR成像原理1MR图像特点23骨关节磁共振图像具有高分辨率特点,能够清晰显示关节内部结构。

高分辨率骨关节磁共振可以进行多方位成像,如横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等,以便全面观察病变。

多方位成像磁共振对软组织对比度较高,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内的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结构。

软组织对比度高03分析病变性质根据图像特点,分析病变的性质,如炎症、肿瘤等,并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MR图像解读基础01熟悉正常解剖骨关节磁共振读片前,需要熟悉正常关节的磁共振图像,了解正常解剖结构。

02观察病变位置和范围读片时需要仔细观察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注意观察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02骨关节MR成像技术选用高分辨骨关节专用线圈,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常规骨关节MR成像技术线圈选择常用的骨关节磁共振序列包括T1WI、T2WI、抑脂序列等。

常规序列包括整个骨关节,以便全面评估病变情况。

扫描范围通过运用抑脂序列,突出显示关节内脂肪信号,有助于诊断炎症和损伤。

脂肪抑制技术利用水在磁场中的特性,显示关节内液体信号,辅助评估关节内病变。

水成像技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检测骨关节内的早期缺血和梗死。

DWI技术特殊成像技术介绍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骨关节磁共振对于诊断关节炎具有较高价值,如滑膜炎、骨质增生等。

关节炎诊断韧带损伤评估关节内肿瘤诊断手术评估通过显示韧带形态和信号,评估韧带损伤程度和范围。

骨关节磁共振可清晰显示关节内肿瘤病变,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膝关节损伤的MR影像解读

膝关节损伤的MR影像解读

膝关节损伤:MR影像解读内容l膝关节M R I成像表现暨重点观察的结构l膝关节规范的扫描要求l膝关节损伤M R图像解读:○外伤性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韧带、肌腱损伤○肌肉及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与软骨或骨损伤膝关节MRI成像的主要特点目前MRI已经成为膝关节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基于三个方面的优势:1、MRI的高分辨率,使其能够显示多种组织结构(比如,骨,软骨,韧带,肌肉及软组织。

而MR上的“骨”,却不同于CT或X线平片所见“骨”;)。

2、MRI对“水”的敏感性,因为大部分疾病其病理改变是病变区的“水”增多,由此在T2WI或PDWI(质子加权像)呈高(亮或白)信号;T1WI则是低(暗或黑)信号。

因而,更易发现病变的所在(比如,骨髓水肿,肌肉、或韧带水肿)。

3、MR检出、诊断病变依据是:病变的形态变化;更多的、更有价值的是信号特征。

MRI的限度:对钙化类(游离体、钙化灶、病变的硬化缘等)不敏感,甚至有时得需要CT或X线作为补充检查。

虽然同是白的,但X线片、CT上的“骨”与MRI上的“骨”意义与表现是不同的!病变区“水多”(T1WI暗、T2WI或PDWI亮)CTX线MR:T1WI、T2WI或PDWI压脂骨损伤髌上囊积液前交叉韧带损伤骨小梁骨折及骨髓水肿膝关节的主要解剖结构与MRI 所见膝关节MRI 成像表现和重点观察的结构关节软骨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膝关节MRI 观察的结构:骨结构;关节软骨;半月板;主要韧带(交叉韧带、侧副韧带、髌韧带等);肌肉及软组织(皮下、关节囊)。

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半月板膝关节MRI肌肉骨髓(黄髓)关节软骨骨皮质肌腱纤维软骨(半月板)脂肪交叉韧带与侧副韧带与MRI表现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膝关节MR规范的扫描要求常规扫描(主要针对半月板或一般性检查)矢状位:T1WI、PDWI(压脂肪)冠状位:PDWI(压脂肪)横轴位:PDWI或T2WI(压脂)扩散加权成像:例如,骨或软组织脓肿、肿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检查技术115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检查技术115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检查技术摘要】 MRI已成为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方法。

目前有多种脉冲序列及技术应用于膝关节损伤检查。

本文就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多种脉冲序列及检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胫骨磁共振成像半月板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导致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其中撕裂伤最常见, 多需手术治疗。

为明确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 术前膝关节MR检查非常必要。

MRI可多参数、多平面成像, 具有高分辨力, 联合应用各种序列能清楚显示半月板等膝关节结构, 对显示损伤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而膝关节专用表面线圈、梯度场等硬件以及脉冲序列的快速发展更使图像质量和诊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也使得MRI 成为评价非侵入性半月板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1 正常半月板的形态结构及MRI表现半月板是位于胫骨平台和股骨内外侧髁透明软骨之间的半月状纤维软骨盘, 分为前角、体部、后角三个部分, 其间无明显分界, 主要由纤维软骨和含有大量软骨细胞的□型胶原纤维组成。

内侧半月板环较大,呈“C”形, 自后向前逐渐变小; 外侧半月板环较小,呈“O”形。

正常半月板只有微量游离氢质子, 在MRI 各个序列上均表现为近似三角形的低信号区[1-2] 。

2 半月板损伤机制及MRI信号产生机制半月板出现退变或撕裂时,关节腔内滑液经半月板关节面缺口渗入退变或撕裂的半月板,使水分子局限于分界面区域, 增加了该区域的质子浓度; 半月板内大分子和滑液相互作用使质子的旋转率降低,缩短了T1、T2值,因此T1WI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density w eighted imag ing, PDWI) 对于显示半月板损伤较为敏感, 并且在各种脉冲序列中均表现为高信号[1] 。

3 半月板损伤MR 检查技术3.1 SE序列与FSE序列 SE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常用序列, 其中T 1WI 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无明显磁敏感性伪影, 组织间对比好, 能够清晰显示软骨与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关系。

骨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

骨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
滑夜、滑囊病变及关节周围肿物
• 扫描序列 – 经典的FSE_T1W/T2W_FS – +静脉增强的T1W_FS
T2W_SPAIR_sag 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 膜炎
T1W_FS+C 滑膜炎
Part 2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
肩关节扫描前准备
Flex M
• 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头先进,上臂置于 体旁,呈中立位(轻度外旋),使用衬垫 和沙袋使处于舒适体位,避免随意运动。
膝关节检查
韧带与肌腱病变
后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前交叉韧带撕脱
23
December 19, 2015
MR市场部(临床应用培训)
膝关节检查
关节软骨
• 正常软骨厚度<4mm • Ⅱ型胶原纤维
• 参数 – 空间分辨率优先 – 足够信噪比 – 3D:薄层,信噪比高,显示软骨 优于2D
膝关节检查
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MR评价 • 序列选择-显示关节软骨形态清晰 • 优选序列 – 3D_WATSc – PDW/PDW_SPAIR – mFFE • 图像质量标准:可以清晰显示两个交界面 – 软骨与关节液 – 软骨与软骨下骨
47
December 19, 2015
MR市场部(临床应用培训)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sequences (MARS)
Tip(1)
Use TSE instead of FFE • 由于自旋回波序列(SE/FSE)采用180°重聚焦脉冲,明显减少金属异物导致 局部磁场不均匀造成的横向磁化矢量的衰减,与梯度回波(FFE/TFE)相比, 金属伪影明显减轻。 • 把定位像(survey)换为自旋回波序列定位像。
• 定位中心位于肱骨大结节,两片线圈之间 重叠约20%,避免耦合。

磁共振(MRI)膝关节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膝关节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膝关节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专用线圈或关节表面线圈。

体位: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下肢伸直,患侧置于床中心,膝关节自然放松舒适,膝关节外旋15°~20°,屈曲10-15度,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中心,用海绵垫固定减小运动伪影,佩戴耳机保护听力。

定位位置:髌骨下缘。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横断面:BH 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表面及相控阵线圈,所有序列需进行扫描校准序列。

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矢状面:SAG T1 FSE矢状面T1加权序列在横断位和冠状位上定位,在横断位上找到显示股骨内外髁最好的层面,定位线垂直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在冠状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垂直于关节面,中心置于髌骨下缘,范围包括股骨内外髁,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如需观察前后交叉韧带,将膝关节屈曲10-15度,在横轴位上定位线应平行于股骨外髁前缘;不推荐此方案为常规扫描方案,该方案对于半月板显示是斜切面,不利于半月板的显示。

去掉加上下饱和带,可缩短扫描时间。

使用NPW,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矢状面:SAG PD FS矢状面质子脂肪抑制序列复制SAG T1 FSE定位线。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使用于FS抑脂技术需添加局部匀场。

使用FAT脂肪抑制比较强,FAT Classic脂肪抑制比较轻。

关节的T2加权常使用较短的TE,较短的回波链。

使用NPW,使用利用部分Phase FOV,缩短扫描时间。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冠状面:COR FS PD冠状位质子脂肪抑制序列在横断位和矢状位上定位,在横断位上找到显示内外髁最好的层面,定位线平行于内外踝后缘的连线,在矢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胫腓骨干,中心位置放置于髌骨下缘水平。

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

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

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膝关节解剖影像学,是指通过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来研究和评估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膝关节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骨骼、肌肉、韧带、半月板和软组织等。

以下是对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的详细介绍。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由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节。

MRI技术通过使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产生图像,可以在不使用放射线的情况下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

在进行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之前,患者通常需要躺在像一个巨大的磁体中的机器中。

在进行扫描之前,患者需要去除身上的任何金属物品,例如珠宝、手表和皮带等。

然后,患者会被送进机器的狭窄的通道中,这需要保持静止和放松,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中,通常使用不同的脉冲序列来获得不同类型的图像。

最常用的序列有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

T1加权像对膝关节的骨骼结构和韧带进行清晰的显示,而T2加权像对关节软组织、半月板和滑膜进行更好的显示。

通过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可以对膝关节进行全面的评估。

首先,可以评估关节的骨骼结构,包括股骨凹面、胫骨峡部和髌骨等。

这些结构的异常可以导致膝关节问题,如骨折、脱位和骨质增生等。

其次,可以评估关节的软组织结构,包括肌肉、韧带和半月板等。

肌肉的异常可以导致功能障碍和运动受限,而韧带和半月板的损伤可以导致关节不稳定和疼痛。

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可以准确地显示这些结构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损伤或疾病。

此外,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还可以评估关节囊和滑膜的情况。

关节囊是包围关节的结构,可以在MRI图像上清晰地显示。

滑膜是关节腔内的组织,起到润滑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通过评估关节囊和滑膜的情况,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炎、滑膜炎和其他与滑膜相关的问题。

综上所述,膝关节解剖影像学MR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可以提供关于膝关节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通过使用MRI技术,医生可以评估关节的骨骼、软组织、韧带和半月板等结构,并确诊相关的病变和损伤。

膝关节损伤的序列MR成像比较

膝关节损伤的序列MR成像比较

膝关节损伤的多序列MR成像比较硕士研究生:赵海艳指导教师:边杰教授专业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摘要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最常见,易引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近年来,随着MRI检查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躲I以其具有的多方位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无创伤性等优点,成为诊断膝关节损伤的首选方法。

目前,有多种脉冲序列应用于膝关节损伤检查中.但其诊断的准确率各家报道不同,尚无统一定论。

为提高MR检测膝关节损伤的能力,我们应用四种MR成像序列,对膝关节常见损伤部位——半月板、交叉韧带进行成像比较,探讨不同MR成像序列评价膝关节病变的价值,为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提供优化的常规检查序列。

对2001年12月一2002年9月116例不同程度外伤史的患者进行MRI扫描,年龄1l一64岁,平均年龄28.9岁,男性60例,女性56例,左膝58例,右膝61例,其中3例行双膝扫描。

扫描序列包括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FLAsH)序列T2wI(TR/TE=544/18ms,反转角200)、快速自旋质子双回波结合压脂扫描序列(FS—TSE—PDwI—T2wI,TR/TE=2500/16,98ms)、快速自旋质子双回波序列(TSE—PDwI—T2wI,TR/TE=2500/16,98ms)、自旋回波(SE.TR/TE=440/12【[【s)序列TlwI,各序列均进行矢状位扫描,层厚3硼,层间距0.6胁.矩形Fovl58cm×210cm,矩阵173×256,2次采集。

图像由三名具有MR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对常见的膝关节损伤部位——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进行独立阅片诊断。

诊断结果不一致病例,共同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作出最终诊断。

所有病例的影像诊断结果均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

对各序列的准确率利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

以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FLASH序列中T2_llrI、FS—TSE—PDwI—T2wI序列中的PDwI—fs和T2wI—fs、TSE~PDwI—T2wI中的PDwI和T2wI、SE中的T1wI,对于内侧半月板病变各序列的准确率分别为92.44%、92.38%、78.15%、84.03%、82.35%、83.09%,FLASH序列中T2wI与FS—TSE—PDwI—T2wI序列中PDwI—fs明显优于其它序列加权像(P<O.05):对于外侧半月板病变各序列的准确率分别为91.60%、91.60%、75.63%、82.35%、78.99%、79.83%,FLASH序歹0中T2wI与FS—TSE—PDwI—T2wI序列中P删卜fs明显优于其它序列加权像(P<0.05)。

《mr关节造影》ppt课件

《mr关节造影》ppt课件

提高软组织鉴别能力
02
进一步优化成像技术,提高对软组织的鉴别能力,更好地发现
病变。
智能化诊断
03
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MR关节造影的智能化诊断,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05
病例展示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李某,男,45岁,因膝关节 疼痛就诊,MRI结果显示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病例2
患者张某,女,32岁,踝关节扭伤 后疼痛,MRI结果显示踝关节韧带 损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通过MR关节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膝关 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骨性关 节炎的典型表现。
MR关节造影能够检测交叉韧带的完 整性,对诊断和治疗交叉韧带损伤具 有重要意义。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关节造影能够准确诊断半月板损 伤的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 提供依据。
髋关节
《MR关节造影》 PPT课件
目录
• MR关节造影简介 • MR关节造影技术 • MR关节造影的临床应用 • MR关节造影的优势与局限性 • 病例展示与讨论
01
MR关节造影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MR关节造影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关节进行无 创检查的方法。
目的
通过MR关节造影,医生可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评估 关节损伤、炎症、退行性病变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依据。
损或髋关节骨关节炎引起。
诊断与治疗建议
1 2
病例1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建议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病例2诊断
踝关节韧带损伤,建议采用保守治疗,如休息、 冷敷、抬高等方式缓解症状。
3
病例3诊断
髋关节盂唇损伤,建议进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急性膝关节外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对于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MR扫描技术和CT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下面将对MR扫描技术与CT在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对照进行详细介绍。

MR扫描技术是一种无创、多平面、多序列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膝关节的详细解剖信息。

MR扫描通过利用磁共振现象,对人体内部的组织进行成像,特别适用于软组织的观察。

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MR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韧带、半月板和软骨等软组织结构的损伤情况。

MR扫描还能够提供不同膝关节结构的信息,如骨骼、关节囊和滑膜等,对于全面评估膝关节的损伤十分有帮助。

相比之下,CT是一种以X射线为基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膝关节骨骼结构的详细信息。

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和快速成像的特点,能够清晰地显示骨折、骨关节畸形和关节脱位等骨骼损伤。

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CT扫描能够准确地评估骨骼结构的损伤情况,对于骨折以及关节脱位等骨骼损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MR扫描技术和CT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它们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优势和适应症。

MR扫描技术适用于对软组织损伤的观察,特别适用于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而CT扫描则适用于对骨骼结构的观察,特别适用于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诊断。

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或者结合使用MR扫描技术和CT进行综合评估。

MR扫描技术和CT在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应症。

它们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实现准确的诊断。

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临床需求和影像学特点,以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医学课件)MR关节造影

(医学课件)MR关节造影

01 02
髋关节盂唇损伤
髋关节盂唇是髋臼周缘的纤维软骨组织,对于维持髋关节稳定性和运 动功能有重要作用。MR关节造影能够发现盂唇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指导手术治疗。
髋关节软骨损伤
髋关节软骨对于减少摩擦、缓冲冲击起到重要作用。MR关节造影能 够发现早期软骨损伤,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髋关节积液与滑囊炎
关节内注射对比剂(如气体、液体或凝胶等)可使关节内结 构得到增强,提高成像质量,同时可降低扫描时间。
mr关节造影的适应症
01
02
03
诊断关节内病变
如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内游离体等。
评估关节周围病变
如肌肉、韧带、滑膜等病 变。
辅助手术
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
mr关节造影的禁忌症
对对比剂过敏者。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对比剂增强
无辐射损伤
通过注射对比剂,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更好地显示病变。
与X线等有辐射的检查相比,MR关节造影 无辐射损伤,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
03
mr关节造影的临床应用
膝关节mr关节造影的临床应用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是位于股骨和胫骨之间的缓冲结构,MR关节造影可以检测半月板损伤的位 置和程度,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髋关节mr关节造影病例展示
总结词
髋关节mr关节造影可以显示髋关节内的病变和损伤,尤其适 用于评估股骨头坏死和盂唇损伤。
详细描述
mr关节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髋关节内的软骨、盂唇、股骨头 和髋臼等结构。对于股骨头坏死和盂唇损伤等髋关节病变和 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肩关节mr关节造影病例展示
总结词
肩关节mr关节造影可以显示肩袖损伤、盂唇损伤和肌腱炎等病变。

MR成像在膝关节软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R成像在膝关节软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R成像在膝关节软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般会使用MR成像技术来进行诊断,在成像方面,不同的MR技术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T2图像和T1图像及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3Na成像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

因此在具体的临床中,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患者的情况来进行技术的选择使用。

关键词:MR成像;膝关节软骨;应用;研究进展膝关节是人体中的一个复杂并且容易受伤的一个持重关节,一旦膝关节受到损伤,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1]。

在膝关节的疾病中,骨性关节炎,早期常表现为膝关节肿痛酸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发展成为关节疼痛,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还有可能就造成患者残疾,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2]。

一、膝关节软骨及其疾病的概述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关节软骨是膝关节正常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一般不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使得膝关节软骨早期损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引发软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紊乱,功能下降,进而发展为骨性关节炎,造成严重的后果[3]。

同时,软骨的钙化层还有可能出现损伤,使得软骨下骨创面的增生出现硬化的情况,并且还会有骨刺的形成,导致关节间隙变窄,严重时还会造成关节强直[4]。

近几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出一种可以对关节软骨损伤早期进行鉴定和无创伤性的诊断办法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膝关节软骨的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研究,在医学方面,早已经引起了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软骨病变的早期诊断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能够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5]。

尤其是应用MRI扫描技术对骨性关节炎早期病情的观察和诊断得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相关的研究和发展成了一种趋势。

这些成像技术可以较早地发现那些没有病症外显的早期的关节软骨组织损伤的病变情况[6]。

二、关节软骨的组织解剖学与MRI表现关节软骨在组织解剖中,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成分,它主要吸附在关节软骨的承重面上,这种吸附的力度是比较紧密的,含有软骨细胞和外围的细胞基质两种成分[7]。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诊断在各种急性膝关节外伤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诊断过程中,MR(磁共振)扫描技术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这两种技术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将对MR扫描技术和CT在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对照进行详细介绍。

MR扫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它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的原理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

对于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MR扫描技术有以下优势:1. 显现软组织损伤:MR扫描技术在显示软组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显示韧带、肌肉、半月板等结构的损伤情况,对于软组织的损伤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三维重建:MR扫描技术可以进行三维重建,对于复杂的膝关节损伤情况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损伤的程度和位置,有助于手术规划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 对软骨和骨髓的显示:MR扫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软骨和骨髓的情况,对于膝关节软骨和骨髓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MR扫描技术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显示骨折不如CT清晰:对于骨折的显示,MR扫描技术不如CT清晰,尤其是对于骨折的断端位置和骨折的立体结构显示效果不佳。

2. 对金属植入物的影响:由于MR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对于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情况,MR扫描技术会受到严重干扰,影像质量明显下降。

二、CT在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CT是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进行断层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它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2. 对关节间隙和关节面的显示:CT可以清晰显示关节间隙和关节表面的情况,对于关节的变形和错位情况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1. 对软组织显示不如MR扫描技术清晰:相比MR扫描技术,CT在显示软组织损伤方面不如MR扫描技术清晰,对于韧带、肌肉等结构的显示效果不佳。

2. 辐射剂量较大:CT是一种需要X射线辐射的检查手段,对于患者来说,接受CT检查会受到一定的辐射剂量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MR成像技术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MRI设备的工作原理。

2. 掌握膝关节MRI检查的线圈和体位选择。

3. 掌握膝关节MRI检查成像序列的原理。

4. 掌握膝关节MRI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检查方法。

5. 根据不同的患者合理地选择成像序列,并熟练地应用到检查中去。

二、MRI成像原理:
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三、主要设备
1. 见习地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MRI室第2机房
2. 设备:GE1.5T超导磁共振机,锐柯680干式激光相机。

3.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PACS系统
四、掌握要点
膝关节MRI检查的步骤、体位、增强扫描的三期延时时间、线圈选择、成像序列。

五、见习内容
1. 膝关节MRI检查的线圈:
膝关节专用线圈
2. 检查前准备和体位:
检查前准备:
①去掉身上的金属饰物及信用卡等物品。

②嘱咐患者在检查期间不要随意移动体位。

体位:
仰卧位,足先进,双下肢伸直。

将被检查侧的膝部置于线圈内,使线圈中心正对膝关节。

膝关节稍外旋时更有利于显示前交叉韧带。

对侧膝部及双足加海绵垫使患者体位舒适。

轴位定位光标应正对线圈中心,锁定位置后进床至磁体孔中心。

3. MRI扫描:
①常规扫描方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辅以轴位。

②扫描定位像:先取轴位GRE序列T2*WI作为定位像,确定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层面。

③成像序列:常规选SE、FSE、GRE序列,选用IR序列用于脂肪抑制。

可选用流动补偿、预饱和、去相位包裹等功能。

矢状位和轴位层面成像以前后方向、冠状位层面成像以左右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六、分析与讨论:
1.使用高SNR相控阵表面线圈的3.0T图像质量优于1.5T,成像时间更短。

2.TIWI加脂肪抑制序列在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结构方面比其他的序列显示更加清楚。

3.膝关节扫描序列:3-pl T2*FGRE OSag T1FSE OSag fs PD OCor fs T2FSE OAx fs T2FSE OSag STIR
4.膝关节补充序列扫描:3-pl T2*FGRE OSag T2*GRE Radial T2*GRE Sag fs 3D T1FSPGR Sag 3D Fies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