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教材解读》第一册13《凡取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教材解读】《育灵童国学》第一册(13)
《凡取与》
课文: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大意:
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给予宜多,取得宜少;想要求别人做的
事情,先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受了别人的恩惠,要记得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别放在心上;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常记不忘,常思报答。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解读:
这是《弟子规•泛爱众》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仍旧讲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处理与自己地位相等的人的关系,二是处理与仆婢和权势不如自己的人的关系。
在第一个问题上,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取与、要求、恩怨几方面的关系。首先,不管是获取还是施与,都要清楚明白,不糊糊涂涂,做明白事;给与尽量多,索取尽量少,也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人,却不给别人随便添麻烦,做一个自律的人。其次,在要求人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想提出的要求,都要先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会不会愿意,如果不愿意,
2
就不要苛求于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要求别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要求别人之前应该怎么做。最后,谈及对待恩怨的问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难免有跟人磕磕碰碰的时候,摩擦大了,可能结成仇怨,对待仇怨,我们要宽大为怀,慈悲心肠,学会忘记,这样我们就可以生活的自在些。而对于别人给与的恩情,则要谨记于心,想方设法去报答别人,也就是礼尚往来。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路途会更平坦,前程会更光明,心中会更安宁。
古代大户人家都会有奴婢和仆人,那么,作为富贵者,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下人”呢?首先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对待仆人还要慈悲和宽容,因为他们的出身和知识有限,所以不能太苛责,对他们来说,主人的宽容和理解就如同阳光雨露一样,温润舒适。特别是不要以权势压人,要以理服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待不如自己的人尚且如此,对待其他人更应如此,这也是为人处世的要道之一。
人生在世并不容易,行走江湖更应小心谨慎,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财物、要求、恩怨等都是暗礁,而恃强凌弱、仗势欺人都是人性的弱点,这一讲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