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美与爱的女神(一)维纳斯的诞生

美与爱的女神(一)维纳斯的诞生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主司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
她同时也是执掌航海的女神。
更为人熟知的是她在罗马故事中的别名——维纳斯。
相传维纳斯是众多希腊罗马女神中最为美丽的一位,因而向来为最多的艺术家所描绘。
维纳斯诞生于海上。
希腊神话里讲,天神宙斯受母亲盖亚指使,割下自己父亲乌拉诺斯的生殖器抛进海里。
经长期漂流,变成一个洁白如雪的水泡。
维纳斯正是从这个水泡中诞生。
历史上取材于这个希腊神话的画作有许多。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波提切利、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和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三幅作品。
波提切利于1485年完成这幅布面蛋彩画《维纳斯的诞生》。
画作大小280x180cm,现馆藏于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画中描述了维纳斯于爱琴海上诞生的场景。
初生的女神光脚站在贝壳之上,她正是从这里诞生。
古典时期,贝壳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
她似乎有些含羞,双手挡在身体前面。
花神和风神用微风将她送到米洛斯岛,森林女神赫拉急忙为她披上用花朵制成的衣服。
时间似乎是在清晨,气氛宁静悠然。
女神姿态优美,神情却有些伤感和迷茫。
她居于画面中间,花神、风神和森林女神围绕在她的周围,形成一个画框。
画面中存在多处对比。
男人体与女人体,女神的优美姿态与伤感神情,女神的赤裸和风神、花神、森林女神的着衣,多处对比使得画面更具美的节奏。
这个维纳斯的形象后被人们誉为文艺复兴精神的缩影。
法国学院派画家亚历山大·卡巴内尔这幅《维纳斯的诞生》完成于1863年,属布面油画,画作大小225x130cm,现藏于奥赛博物馆。
画中女神维纳斯全身赤裸躺在海面上,姿态妖娆慵懒,隐隐有些诱惑。
小爱神在女神上空飞舞,整个画面色彩明亮,给人一种欢愉的感受。
在1863年的巴黎沙龙,拿破仑三世买下了卡巴内尔的这幅《维纳斯的诞生》,这使这幅画及其作者名声大噪。
但随着印象派成为主要艺术风格,批评家们对卡巴内尔这幅学院派作品批评不止,如“画了一个粉嫩光滑、放荡肉感的裸体”等等嘲讽不少。
评波提切利的的名作《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利切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的杰出代表,受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他的作品多以宗教题材为主,还包括了许多以古希腊神话为主要题材的作品。
最具有代表性的应是《维纳斯的诞生》和《春》。
《维纳斯的诞生》这幅画是为当时佛罗伦萨统治者美第奇的一个远亲绘制的,取材于订画者的诗文。
画中的女神如此娇柔而精致,只有被海风吹散的金色长发微微遮挡着她洁白的胴体。
西风之神拥抱着花神芙罗拉,在空中吹动气流,将由巨大的贝壳承载着的维纳斯缓缓送到塞浦路斯岛的海边,空中飘洒着藏有金蕊的玫瑰花和青春的气息。
她稍稍沉下精巧的下颚,流露出一丝害羞的神色。
美丽的金发随风飘舞,为她增添了无限妩媚的神情,眼神中却透着初生婴儿似的迷惘,任何人见了都无法抗拒她的魅力。
季节女神霍拉正要为她披上华丽的锦衣,上面绣着佛罗伦萨地区春天才会盛开的花朵。
这幅画构图简洁单纯,以裸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但并不会让人产生淫念,反而会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对维纳斯纯洁的欣赏。
波提切利除了注重写实之外,还利用柔美的线条表现维纳斯婀娜中带着端庄,苗条中带着丰满的体态。
整个画面显得那样恬静幽美。
画家为了造型的优美而牺牲了部分自然的形体,如过低的左肩,但与整个蔚蓝的海天一色的背景相互映衬地十分和谐。
我们在画中可以看到,维纳斯女神的体态略显娇弱无力,无暇顾及迎接她的季节女神,眼神中怀着些许的惆怅,迷茫。
这其实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波提切利对当时现实生活的茫然。
基督教在中世纪时把古代神话当成“异教”来严格禁止。
在其传统中,赤裸的人体被视为亵渎而避免出现,画家被要求尽量用服饰遮挡人物的身体。
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
古代神话开始在意大利形成一股新的潮流,美第奇也喜欢聘请画师来重现古代的神话。
因此,面对如此的矛盾,波提切利不知该如何抉择。
画中的维纳斯虽然刚出生,但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永不会衰老。
这和当时在佛罗伦萨流行的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有关。
《维纳斯的诞生》中玫瑰花的象征寓意解读

维纳斯的诞生》中玫瑰花的象征寓意解读波提切利是佛罗伦萨画派的一流大师, 他在深入研究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基础上, 致力于把神秘的宗教学说形象化。
在其创作中,有相当多的部分采用的是古希腊罗马神话题材。
《维纳斯的诞生》便是他的著名作品之一, 其线条之优美, 人物造型之优雅, 几乎达到了极致。
画面中在平静的海洋, 肥沃的土地, 茂密的树林, 蔚蓝的天空下, 爱神和美神维纳斯诞生了! 在这一美好、神圣的画面中,最富有象征寓意的意象粉红、白色的玫瑰花在女神身边飘落。
画面中这些盛开的玫瑰花, 充分体现了画家所要表达的爱与美的艺术主题。
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 根据古希腊罗马神话与基督教艺术象征系统, 从这些玫瑰花中可以解读出以下3 种象征寓意: 古希腊罗马神话传统中的爱神与美神、基督教艺术爱与美的主题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爱与美的理念。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爱神与美神的象征波提切利在画中把意象物态化, 完美地进行了艺术再现, 演绎了女神维纳斯从海中浮水而出, 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
新生的女神是那么美丽: 修长的身躯、细软的双手、柔和的脸庞、梦似的眼睛略带着困惑与忧虑。
这是波提切利画笔下所有女性的特质。
画面上维纳斯刚刚跃出水面, 赤裸着身子踩在一只荷叶般的贝壳之上;风神吹着和煦的微风,缓缓地把她送到了幽静清雅的岸边; 春神早已为她准备好了红色的用繁星织成的锦衣, 她肩上戴着四季常绿的花环, 象征永恒的美和爱(张书珩等,2004)。
鲜花和香草在她身边纷飞, 象征着她的美丽和纯洁。
而画中被轻风吹送着、绕着维纳斯窈窕而柔和的身姿飘洒的美丽娇艳的玫瑰花又有着怎样的象征寓意呢?无可否认, 玫瑰是西方语言系统中含义最为丰富的符号之一有着多元的意义。
在艺术史上, 由于玫瑰本身复杂的对称性, 其柔美、绚丽的色彩以及在春天开花这个事实本身, 便使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几乎在所有的神秘传统中, 它都作为新鲜、年轻、女性温柔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美的符号、隐喻和象征而出现。
纯洁的理想世界——布格罗《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纯洁的理想世界——布格罗《维纳斯的诞生》赏析话题:杂文评论维纳斯画作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们,人们必须寻求美和真,必须使作品达到极致。
世上只存在一种有价值的画,那就是能把毫无瑕疵的美和善呈现到人们眼前的画,如同委罗内塞和提香的作品一样。
——布格罗布格罗的这一幅《维纳斯的诞生》,在同类题材的绘画中颇为独特。
他以极富想象力的构图,创造出令人顿生幻想的空间,同时又以写实的造型手段,把女神维纳斯现实化、理想化,给人以亲近感。
最重要的是,他运用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组织了现实与非现实、天上与地面、人与神等空间关系和人物关系,给人以瑰丽和奇异的艺术感受,让人领略到浪漫主义艺术之美。
在中世纪严格的思想控制下,爱与美之神维纳斯被看作“异教的女妖”而遭到焚毁。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冲破思想的禁锢且向往古典文化的意大利市民们觉得,这个从海里升起来的女神就像是一个新时代的信使把美带到了人间。
据希腊神话描述,维纳斯诞生时即是成人,没有经历过婴儿之身,没有经过非美的过程,生来就完美无缺。
显然布格罗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
可是,如果我们再细细地品味一下维纳斯的表情就会发现,她的眼神仍然流露着清纯的稚气。
这种融成人身躯与幼童稚气眼神于一身的表现形式,既反映了画家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境界的崇尚,又反映了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热衷。
也正是由于这种崇尚和热衷,使得画家的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感官本身的审美诱惑,而是通过对美的沉思冥想,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纯化和超越,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
元世祖出猎图图轴绢本182.9×104.1cm(元)刘贯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根据此画左下角的题款,此画作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二月(1280年)。
画作描绘的是北方沙漠地带,一片黄沙坡地,景色单调。
在沙丘无垠的远方,正有一列驼队横越。
近处有几个骑马者,或张弓射雁,或手架猎鹰,或绳携猎豹,皆为马上行猎之状。
其中骑着黑马、身穿白裘的,应为元世祖,与他并驾的妇女,似为皇后,其余八人,应是侍从,其中还有一个黑人。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蛋彩画《维纳斯的诞生》背后的故事]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蛋彩画《维纳斯的诞生》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6f615d9915f804d2a16c123.png)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蛋彩画《维纳斯的诞生》背后的故事]来源:中国美术报1485年左右,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创作了《维纳斯的诞生》。
这幅蛋彩画不仅是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并且在当代艺术家的挪用下,于流行文化中也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SandroBotticelli,BirthOfVenus,1484-14861485年左右,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创作了《维纳斯的诞生》。
这幅蛋彩画不仅是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并且在当代艺术家的挪用下,于流行文化中也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波提切利打造的维纳斯形象无愧于其“爱与美的女神”之称号。
画面中央的维纳斯面容姣好柔和,身材颀长纤弱,瀑布般的长发流泻而下。
刚刚诞生的维纳斯羞怯地用修长的手指和头发遮住赤裸的身体,而旁边的春神正将手中准备的华服披到她的身上。
不过,这一行为显然受到些许阻力,因为左边的风神和其女伴(根据瓦萨里的说法,其女伴为微风女神奥拉)正将反方向的风吹拂到维纳斯的身上。
——这就是维纳斯从浪花中诞生,并即将抵达塞浦路斯岛的场景。
她的诞生,将引起众神对爱与美的重新探讨。
维纳斯的姿势具有一种古典美,但其整体形象的塑造受哥特式艺术的影响更深。
著名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曾经写到:她与古典形体的区别不是生理上的,而是节奏和结构上的。
她的整个身体像哥特式象牙一样弯曲着。
维纳斯的形象完全没有古典艺术所推崇的沉着冷静的品质;也就是说,身体的重量并没有均匀地分布在中心线的两侧……她不是站着,而是飘浮着……比如,她的肩膀并没有像古代裸体一样,在躯干上形成构架,而是像她飘浮的头发一样,不间断地流淌进她的手臂。
或许,“飘浮感”更符合维纳斯“女神”的身份。
不过,尽管程度不同,波提切利笔下的人物重量感都不是很强。
这主要归因于他对轮廓线的强调、弱化的透视和相对平涂的色彩。
这种感觉在他的另外一幅名作《春》中体现得也非常明显。
和《维纳斯的诞生》一样,《春》同样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象征,而长期以来,这两幅画也不断地被艺术史家研究和比较。
波提切利作品赏析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作品赏析艺设092 张鹏200911042053 画作名称:《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La Nascita di Venere)创作者:波提切利Botticelli创作年代:公元1487年题材:神话质地:画布上蛋彩Tempera on canvas规格: 175 x 287.5 cm存藏处:意大利佛罗伦萨乌斐齐美术馆Galleria degli Uffizi in Florence创作背景《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美第奇的别墅而作的,作于1485年间。
据说,画家从波利齐安诺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从右边急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纷飞的鲜花加强了这种诗的意境。
画家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原诗中一些喧闹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极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
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
它告诉观者,女神来到人间后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是满怀信心,似乎充满着惆怅。
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艺术家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
古代希腊人想象中的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即生下来就是个少女。
作品赏析这幅画中情节和形象塑造是依据美第奇宫廷御用诗人波利齐阿诺的长诗。
大家都知道,维纳斯即古代希腊神话中的阿芙罗狄德,是爱与美的女神。
据希腊神话描述,维纳斯是克洛诺斯把自己的父亲乌拉诺斯的肢体投入海中时,从海中的泡沫中诞生的。
15世纪后半叶,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大师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即表现了这个爱与美的女神诞生时的情景:诗中描述维纳斯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吹送到幽静冷落的岸边,而春神芙罗娜用繁星织成的锦衣在岸边迎接她,身后是无垠的碧海蓝天,维纳斯忧郁惆怅地立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体态显得娇弱无力,对迎接她的时辰女神和这个世界毫无激情,不屑一顾。
五百字以上艺术作品赏析

五百字以上艺术作品赏析《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作创作于1484年至1486年间,现藏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
这幅画描绘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诞生的场景。
画面中,维纳斯娇美的裸体身姿令人惊艳,她站在一个贝壳中,优雅地从海中升起。
她的身体线条流畅而柔美,肌肤如雪,头发披散,眼神温柔。
维纳斯的左手轻轻地遮住了自己的私处,既保持了一定的谦虚,又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画面背景是一片宁静的海洋,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白云,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神圣的氛围。
波提切利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崇拜。
维纳斯作为爱与美之女神的化身,代表了完美和纯洁的象征。
她的身姿和面容无瑕疵,展示了艺术家对于完美的追求。
画中的维纳斯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
这幅画作还表达了对古希腊文化的赞美和向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文化被重新发掘和崇拜,被视为理想化的艺术和文化典范。
维纳斯的形象便是对古希腊美学的再现,她的身姿和神态都展现了古希腊艺术的特点。
《维纳斯的诞生》的画技非常精湛,细腻而且逼真。
波提切利通过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刻画出了维纳斯肌肤的柔软和光滑,给人一种触摸的欲望。
画面的色彩饱满而温和,运用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整幅画作的构图和布局都非常精心,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虑和处理。
这种精湛的画技和细腻的触感使得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维纳斯的存在和她所带来的美的力量。
《维纳斯的诞生》是一幅充满艺术力量和迷人魅力的作品。
通过对维纳斯的描绘,波提切利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古希腊文化的向往。
他通过精湛的画技和细腻的触感,将维纳斯的完美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性的思考的体现。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波提切利布上画1432年175X283厘米藏于乌菲齐美术馆。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意大利画家,佛罗伦萨画派的重要代表,《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名作,创作于1432年左右。
据说,画家从波利齐安诺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而绘就的,此画再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画中维纳斯的姿态,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然而画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给人一种是萎靡和娇弱,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的感觉,这也是波提切利本人矛盾世界观的反映。
但在另一方面又强调了秀美、清纯、含蓄之美。
波提切利很善于用线。
线条在维纳斯裸体上变得极为流畅,至于那个风神形象上的线就更复杂,具有旋转的趋势。
全画的色调也极明朗和谐,艺术家用这一切来尽量强调形象的秀美与清淡,只能让人感到作者的意图是神秘的,主题思想是隐晦的。
如果说,乔托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那么,100年以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道路的先驱者了。
佛罗伦萨在15世纪,不仅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全意大利最发达的。
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
不过当时的贵族和教皇的势力仍然很强大,这就必须在文艺上要和新兴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
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业豪门——美第奇家族的手中的年代。
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沾染上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
可是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
利比是一位敢于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
利比死后,波提切利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
因此说,波提切利作为佛罗伦萨最后一位大师,他的艺术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
136、维纳斯的诞生-布格罗

136、维纳斯的诞生-布格罗
136、维纳斯的诞生-布格罗
136、维纳斯的诞生布格罗法国 1879年布面油画 218x300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维纳斯的希腊名叫阿芙罗狄德,在希腊文中就是“出自海水泡沫”的意思。
布格罗画的这幅《维纳斯诞生》正是描绘女神从海水中升起,受到众多海神和小爱神的欢呼。
实际上画家仅仅是借这一题材,表现人体之美。
维纳斯的身体呈S形曲线变化,立于众神之中,裸露着全身,画家以流动的曲线、起伏的节奏、细腻而多情的笔触描绘了美神的姿色。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1月30日- 1905年8月19日),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
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
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
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
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
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
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谧,温馨妩媚,活色生香,略带一丝淡淡哀愁的气氛和情调。
他笔下的孩子们天真纯洁,可爱至极。
他精致细腻的画风和完美无瑕的技巧深受世人的青睐。
这幅画维纳斯的模特原形是莱尼公主乔治.玛丽,她和情人到巴黎短期旅行,布格罗给他们作了素描,并拍了照,用这些内容完善他的作品,包括创作的普塞克(丘比特的情人)、花神和风神等。
维纳斯的诞生等人体雕塑油画艺术赏析

维纳斯的诞生等人体雕塑油画艺术赏析
波兰克拉科夫圣安妮教堂。
米夏·斯卡尔宾斯基。
圣堂,穆罕默德·卡西姆·伊克巴尔。
《维纳斯的诞生》(细节),作者:阿道夫·希雷米·赫施尔,1860-1933。
比利时布鲁塞尔。
(通过stef2010)。
FMR Magazine Gen/1989年2月。
约翰·索恩博物馆/家。
照片由Massimo Listri拍摄。
大力士与尼米安狮战斗,两个大力士-彼得·保罗·鲁本斯。
费德里科·德·马德拉佐和昆茨。
蒙彭西耶公爵夫人,西班牙的因凡塔·路易莎·费尔南达。
1851.(详图)。
《童婚》,2014年,菲利普·法劳特。
伽利略·奇尼于1907年创作的《伊卡洛斯》。
奥菲莉亚,1880年,莎拉·伯恩哈特(1844-1923)。
希腊赫基纳河中的仙女/奈亚德·赫基纳半身像。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创作于公元1485年,当时是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的一个远房兄弟绘制的。
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
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落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
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
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古希腊神话中叫阿芙罗狄特),在传说中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
据希腊神话描述,她诞生于爱琴海的波涛之中,并且一生下来就已成年,既不必经历懵懂无知的童年,也无需面对死亡将至的暮年,实际上是人类所追求的永恒美的象征。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的。
他以特有的清冷、大胆的笔触,赋予了维纳斯一种空灵、出尘的诗意美。
画面中,在波光粼粼的爱琴海上,花瓣从天空坠落。
裸体的维纳斯略显娇弱无力地站在一个大贝壳上,她微曲右腿,身体向右微微倾斜,一头金色长发被海风轻轻吹散。
她的皮肤光洁剔透,散发出青春的气息,美丽的面庞略显出某种淡淡的迷惘。
尤其是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笼罩着一种脉脉的忧郁和哀怨,反映出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无助和迷茫。
维纳斯的脖子和双手显得长了一些,但是这更增加了她的优雅和风韵。
虽然已是体态轻盈、焕发着青春气息的少女,但面容却如初生婴儿一般恬静,清澈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惆怅、一丝迷茫。
这细致而独到的脸部刻画,使维纳斯散发出一种飘逸绝俗的灵秀之气,充分表现出这位爱与美的女神至上无瑕的美。
画面的左上方,长着翅膀的风神正鼓起双唇把维纳斯徐徐吹向岸边,那里,来迎接她的春之女神身着华丽服装,正准备把一件缀满鲜花的红色披风披到她裸露的身上。
岸边的春之女神迫不及待地举起缀满鲜花的华服迎接她。
威尼斯鲁本斯作品赏析

威尼斯鲁本斯作品赏析威尼斯鲁本斯(Titian)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誉为“色彩之王”,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以其浓郁的色彩、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其中包括肖像画、宗教画和神话题材的作品。
本文将对威尼斯鲁本斯的几幅代表作进行赏析,以探讨他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贡献。
首先要介绍的是威尼斯鲁本斯的代表作之一《维纳斯的诞生》。
这幅作品是他在16世纪创作的,被认为是他的杰作之一。
画中描绘了维纳斯从海浪中诞生的场景,她的身体被柔和的光线照亮,展现出了威尼斯鲁本斯对人体的精湛描绘技巧。
维纳斯的肌肤光滑而有弹性,仿佛可以感受到她的温暖和柔软。
而画面中的海浪和天空则用丰富的色彩和流动的笔触表现出了动感和生气。
整幅画面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
这幅作品展示了威尼斯鲁本斯对色彩和光影的精湛掌握,以及对人体和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描绘能力。
另一幅著名的作品是《乌尔比诺公爵夫人的肖像》,这幅作品是威尼斯鲁本斯为乌尔比诺公爵夫人绘制的肖像画。
画中的乌尔比诺公爵夫人端坐在椅子上,目光坚定而深邃,展现出了她的高贵和自信。
她的服饰和珠宝华丽而精致,显示出了她的地位和财富。
威尼斯鲁本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准的构图将这位贵族夫人的风采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面中的色彩和光影处理也十分出色,让人感受到了贵族社会的奢华和光辉。
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威尼斯鲁本斯在肖像画方面的高超技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贵族社会的风貌和文化。
除了肖像画,威尼斯鲁本斯在宗教画方面也有许多杰出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圣母升天》。
这幅作品是他在16世纪晚期创作的,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升天的场景。
画面中的圣母玛利亚身披华丽的长袍,被众天使和圣徒们环绕着,她的身姿端庄而优雅,展现出了母亲和女王的双重身份。
而画面中的色彩和光影处理则表现出了天国的神秘和神圣。
威尼斯鲁本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这一宗教主题表现得深沉而富有内涵。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于1486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和西方艺术的巅峰之作。
整幅画面呈半身裸体的美丽女神——维纳斯躺在一朵托起她的大
气泡中。
她俊美的面容和完美的身材犹如艺术家心中最完美的结晶,
充满了柔美和神秘。
她的形象极富灵性和神秘感,让观众在欣赏之余
更多了一份想象和感悟的空间。
画面中,维纳斯的身边有一些人物,其中一个人手持文物,或许
代表知识,而另一个手持乐器,或许代表艺术。
周围还有各种各样的
动物,象征着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整幅画面呈现出优美而和谐的气息,和一种充满活力而优美的形式。
《维纳斯的诞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杰作,它让观众在不同
的历史、文化和观念背景下都能体会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的意义
在于,不仅是一幅杰出的艺术作品,更是厚重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文献。
它不仅走进了艺术史,更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自然和
艺术的共同追求。
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编辑:一手墨
《维纳斯的诞生》意大利布上蛋彩纵172 ×横283 厘米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此画通过对维纳斯伤感的神情和秀美的姿态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矛盾而又富有诗意美的形象。
在清晨宁静的气氛中,从海洋中诞生的维纳斯站在飘浮于海面的贝壳上,左边是花神和风神在吹送着维纳斯,使贝壳徐徐飘向岸边;右边是森林女神手持用鲜花装饰的锦衣在迎接维纳斯。
画中的维纳斯被艺术家以美的形态表现出来。
此画在构图和用笔方面也体现了波提切利的独到之处。
画面上的风神、花神和森林女神的形象共同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边框,维纳斯恰好居于画面的正中,整个画面显得统一而又圆满。
作者采用各种对比(男人体与女人体、着衣与裸体、直立的树干与柔和的形体)显示了美的节奏和旋律。
画中裸体的维纳斯既没有古典雕像固有的庄重与矫健,也缺乏文艺复兴美术的蓬勃朝气,然而她并不是那种萎靡不振的堕落形象。
艺术家尽力强调了她的秀美与清纯,特别是那潇洒飘逸的金发和逾越自然的人体比例,更使画面透露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情调。
这个维纳斯的形象后被人们誉为文艺复兴精神的缩影。
桑德罗·波提切利(约1445~1510)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
他擅于表现宗教题材,而且把世俗精神带进画面,用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宗教意旨。
同时,他又极注重运用写实技法,在人体结构和透视画法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是现实主义艺术道路的先驱者。
亲爱的朋友们,“一手墨”专注原创文学和书画展示,欢迎您关注。
维纳斯的诞生作品描述

维纳斯的诞生作品描述
《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于15世纪中期创作的一幅著名绘画作品。
这幅画作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巅峰之一,它展现了美丽的女神维纳斯从海中诞生的场景。
以下是对这幅画作的描述:•画面中央,维纳斯女神以完美的身材和令人陶醉的美丽呈现,她站在一个巨大的贝壳上,象征着她从海洋的波浪中诞生。
维纳斯的身体姿态轻盈,她的长发飘逸,身体被绘制得非常柔美和曲线分明。
•维纳斯的右手遮挡着她的胸部,而左手则伸向她的头顶,似乎在调整头上的发饰,这个动作增加了她的神性和美感。
•维纳斯周围,有两位女性风之精灵,她们吹着风,帮助维纳斯缓缓漂浮在空中。
这些精灵的服饰也很华丽,呈现出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装饰。
•画面的背景是一个宁静的海滩,天空明亮,海浪轻拍沙滩。
远处可以看到一座美丽的岛屿,展现出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这幅画作是一件典型的文艺复兴绘画,强调了美、神性和和谐,以维纳斯的神性和美丽为焦点,传达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理念,同时又融入了古希腊和罗马神话的元素。
《维纳斯的诞生》被认为是艺术史上的杰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作现存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是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重要之一。
维纳斯的诞生:对曲线的一次静观

94YIYUANZATAN艺苑杂谈维纳斯的诞生:对曲线的一次静观[摘 要] 在艺术作品的形式因之中,作为线条出现的曲线意味着情绪、神性、先验性以及意义的发生。
在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名作《维纳斯的诞生》中,从画作的构图、人物造型以及深层意义主题等方面,曲线都扮演着决定性的意义。
对这一作品的阐释,力图敞开的是蕴含于该作品之中的,并导致这一作品以如此这般形态出场的意义生成机制。
[关 键 词]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美第奇家族;曲线 ;直线[中图分类号] J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5)04-0094-03文 匡 宇一、曲线曲线具有一种隐约的忧伤:风在空中拂过的痕迹,那优雅转向的鸟雀;离人互别时的心绪波动,列车驶出站台即将行进在蜿蜒的铁轨;爱或恨、笑或哭、拥抱或漠然、生或死,在这些节点的瞬间,滑落的饱满泪珠,甚或在皮肤和骨骼的自然走向所勾勒出的渠道上随物赋形而淌下的泪流。
曲线就是一种隐约的忧伤。
直线是人类的想象,而曲线才是上帝的作品。
平面几何学中的关于点线面的公理,终究是属人的,建基在身体器官、空间感与意识的基础之上。
而在宇宙——上帝的造物中是找不到一条纯粹直线的,正如我们找不到上帝一样。
不过,这种寻找本身,只是一种实证的顽疾罢了。
因为,恰恰对于纯粹直线的构思本身,以及对于纯粹直线的不可实证——在这一悖论中,上帝显身。
但是,在米开朗基罗的设想中,当尘土凝塑为第一个人之际——这个造物是在所有造物中唯一摹仿神自身形象而造,神伸出食指,将灵传递给这个造物,那造物的食指垂垂无力。
那即将发生触碰(或触碰已经完成)的两个食指,分别具有各自的轻微弧度。
而食指之间的若即若离,暗示并造成人间所有故事的源头。
意义,悬停在这一时刻:造物主在曲线的若即中给予灵,而被造物在曲线的若离中终将与神遥遥相背。
在米开朗基罗的笔下,上帝的面容并非威严。
那白发白须具有云的晕和韵,而神情带着令人诧异的伤感。
不同艺术家笔下不同的维纳斯画作欣赏

不同艺术家笔下不同的维纳斯画作欣赏布格罗《维纳斯的诞生》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就是后来以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家喻户晓的爱与美女神的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
并被陈列于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与蒙娜丽莎的微笑、胜利女神的雕像并称为“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
米洛斯的维纳斯这座雕像大概是我们认识“维纳斯”最初也是最普遍的模型了。
作为审美观照,当人们站在她面前的时候,一个裸体的女性,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这就足够人们为之倾倒的了。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比例。
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维纳斯的诞生布歇《维纳斯的诞生》那么,这位完美女神是如何诞生的呢?在西方神话中还是很有得一说的。
相传,维纳斯是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的女儿,出身高贵。
乌拉诺斯是何许神也?这就要讲到宙斯了,天空之神和创世者。
乌拉诺斯则是宙斯的祖父。
如此以来,维纳斯的神格就很高了,辈分比第三代众神领导核心宙斯还要大,属于第二代神王系统。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 1875父乌拉诺斯的性欲异常旺盛,连地母都难以忍受。
于是,在地母的鼓动下,乌拉诺斯被自己的小儿子克罗诺斯,也就是宙斯的亲生父亲,一刀割掉了命根,大卸成八块,扔到了爱琴海中。
夏塞里奥《马里内的维纳斯》巴黎卢浮宫藏乌拉诺斯碎裂的身体飞进了海洋之中,在海中激起的白色的泡沫中,诞生了我们那金发碧眼,拥有魔鬼身材和白瓷般肌肤的阿佛洛狄忒,也就是爱与美的女神,优雅迷人的维纳斯。
提香《维纳斯的诞生》 1520年由于维纳斯一诞生就是已经发育完成的成年女性,完全没有婴儿期和少女期。
女神乘着贝壳悠然荡漾,一路来到赛浦鲁斯的浅滩,随后被宙斯带到奥林匹斯山(众神居住地),男神们争先恐后向她求婚。
丁托莱多《维纳斯、华尔康及战神》可是,维纳斯拒绝了所有男神的求婚,选择了武尔坎努斯,这位锻造之神小时候长相极丑,还是个瘸子,因此被母亲赫拉嫌弃并丢下了奥林匹斯山。
维纳斯女神,在画家的笔下呈现得如此美丽

维纳斯女神,在画家的笔下呈现得如此美丽《维纳斯的诞生》是法国作家布格罗的画作,该画作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值得我们的关注。
布格罗认为,人体是绘画永恒的“可再生资源”,他也曾在演讲中提到:“古代的艺术揭露出大自然造物拥有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
几项相关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如头、胸、手臂、躯干、腿、腹部等等,杰作就会一一被创作而出,又何必向外追寻其他的东西来画画或者雕塑?”经过自己对事物的深入研究才能够呈现完美的细节,这也表明了他对人体的深刻理解。
而在传统古典主义的影响下,他所描绘的女性裸体也有着古典主义的影子。
布格罗作品中的维纳斯遵循人体骨骼的解剖规律,略带明显的骨骼突出和轮廓翻转,形象充满活力和动感。
布格罗布格罗所画在使用轮廓线时经常与光线结合使用,在自然光、侧光和背光下,轮廓线表现得淋漓尽致。
《维纳斯的诞生》中所使用的逆光非常独特,其人物左右边缘线之间有强烈的对比。
在19世纪,法国堪称是世界文化中心。
“维纳斯”最能够表达这种气氛,因为维纳斯光芒四射,她的象征意义和神秘魅力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
此时,“维纳斯的诞生”还是印象派画家关注的焦点,真实与不真实也成为了艺术家们谈论的重要命题。
毕沙罗、莫奈、塞尚与凡高等人都相信眼睛的力量,然而布格罗等人相信调色盘。
二者争论的焦点尽管都和维纳斯的象征意义是没有太多关联的,但人们普遍认为,印象派的画家们赢得了胜利。
事实上,这次胜利也是维纳斯的胜利。
布格罗以“维纳斯的诞生”为题材而创作了他的人体艺术之中极为杰出之代表作品。
画中的维纳斯女神从海上升起,受到许多海神和小爱神的欢呼。
女神的身体呈现出S形的曲线变化。
布格罗自画像女神站在众神中间,形成了画面的中心视点。
那全裸的肌肤细腻白皙,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犹如水中莲花一般优雅,低垂的双眼似是暗示着女神刚从沉睡中醒来,展现出了维纳斯那纯洁无瑕的一面。
而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师对女性题材之审美趣味。
以油画《维纳斯的诞生》闻名天下—拿破仑三世的宫廷御用画家卡巴内尔

以油画《维纳斯的诞生》闻名天下—拿破仑三世的宫廷御用画家卡巴内尔亚历山大·卡巴内尔,生于蒙彼利埃,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最有影响力的学院派画家之一,拿破仑三世的宫廷御用画家!1863年拿破仑三世在巴黎沙龙买下他的油画作品《维纳斯的诞生》后,而后开始闻名天下!当时印象派的支持者爱米尔.左拉曾经嘲讽这幅作品为过时的趣味,并把他画中维纳斯的粉嫩肌肤和肉体称为“粉白杏仁蛋白糖”,以此嘲笑学院派画家的华而不实!其实这幅油画卡巴内尔是从娱乐性出发取材的,维纳斯从海中诞生,体态婀娜娇媚,一群小天使如早起的鸟儿,在上方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似乎都在提醒她该起床了!而披头散发的维纳斯却是睡意朦胧,在泡沫中显然没有完全苏醒,所以显得睡姿慵懒,但上面飞舞的小天使,却给画面增添了快乐活跃的气氛,而这正是卡巴内尔想表达的东西!这也是他和其他画家笔下的维纳斯不同的地方,换句话说,这是卡巴内尔独特的风格和创意!作为他的代表作,这幅油画现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不过卡巴内尔不仅是个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把这幅画又复制了两个版本,以此可以卖更多的钱,当然也是名利双收,另一幅油画现藏于大都会博物馆!卡巴内尔还有一幅代表作就是《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这幅画取材于《安东尼的一生》中的片段!亚克兴角战役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埃及艳后预感到末日来临,所以决定服毒自尽!但这个女人死前也很有仪式感,她先叫死囚尝毒,以此观察他们的表情,看哪种毒药痛苦最小!此时此刻,身边的豹子和女仆都很平静,看不出任何死亡将近的阴影,这就是这位名垂青史的埃及艳后,残忍而又意志坚强的一面!卡巴内尔荣获过1855年巴黎世博会一等奖章,1865年获得巴黎沙龙荣誉勋章,以肖像作品闻名于世!1864年担任巴黎美术学院教授之后,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学生,并成为巴黎19世纪艺术潮流中的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纳斯的诞生》赏析
波提切利布上画1432年175X283厘米藏于乌菲齐美术馆。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意大利画家,佛罗伦萨画派的重要代表,《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名作,创作于1432年左右。
据说,画家从波利齐安诺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而绘就的,此画再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画中维纳斯的姿态,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然而画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给人一种是萎靡和娇弱,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的感觉,这也是波提切利本人矛盾世界观的反映。
但在另一方面又强调了秀美、清纯、含蓄之美。
波提切利很善于用线。
线条在维纳斯裸体上变得极为流畅,至于那个风神形象上的线就更复杂,具有旋转的趋势。
全画的色调也极明朗和谐,艺术家用这一切来尽量强调形象的秀美与清淡,只能让人感到作者的意图是神秘的,主题思想是隐晦的。
如果说,乔托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那么,100年以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道路的先驱者了。
佛罗伦萨在15世纪,不仅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全意大利最发达的。
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
不过当时的贵族和教皇的势力仍然很强大,这就必须在文艺上要和新兴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
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业豪门——美第奇家族的手中的年代。
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沾染上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
可是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
利比是一位敢于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
利比死后,波提切利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
因此说,波提切利作为佛罗伦萨最后一位大师,他的艺术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
《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的别墅而作的,作于1485年间。
据说,画家从波利齐安诺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从右边急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纷飞的鲜花加强了这种诗的意境。
画家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原诗中一些喧闹
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极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
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
它告诉观者,女神来到人间后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是满怀信心,似乎充满着惆怅。
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己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
古代希腊人想象中的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即生下来就是个少女。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却把这段神话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说,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从非美中产生的,美只能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
波提切利这一形象也为这种哲学作图解,这个维纳斯的姿态,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只是把两只手换了个位置,然而画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娴雅,给观众的印象是萎靡和娇弱,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
这就是画家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
我们这样分析,不是说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了。
而是指出,画上的维纳斯形象,有着画家自己的影子。
再从表现技法上看,作者的写实手法中掺杂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好象是一绺绺有弹性的物体。
手足的比例也夸张些。
这一切,似乎在故意强调形象的精神,而不是着重表达肉体。
全画有172.5×278.5厘米大,系用“丹配拉”(一种用蛋清和以胶质的壁画颜料)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