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
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 二战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出现持续的通货膨
胀,使历史成本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满 足需要。为此,需要企业提供物价变动对企 业影响情况的会计资料。这种需求使存在长 期通货膨胀的国家采取新的会计方法,向会 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决策需要的相关会计 信息,这就是物价变动会计。
一般物价指数=
∑(报告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 ∑(基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
一般物价水平指数上涨,表现为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 指数下降,表现为通货紧缩。
一、物价变动及后果
物价变动后果及对会计的影响
物价的涨跌变动的后果
物价的上涨,使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可购买商品数量减少,造成货币购 买力下降;物价的下降,使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可购买商品数量增加, 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上升。
物价变动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科技的进步、产品成本的变化、币值的变动、 供求关系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和市场垄断。
一、物价变动及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物价变动是错综复杂的,在同一期 间,可能有的商品涨价、有的商品跌价,物价涨跌 的方向、涨跌的幅度、涨跌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 物价变动可分为个别物价变动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两类。个别物价变动是指某一特定的具体商品的市 场或劳务价格发生的变化;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则是 指在某一时期商品或劳务的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 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通常以一般物价指数来衡量。 一般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物价变动使资产的账面价值背离现行价值。随着物价的变动,使得按历 史成本入账的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所代表的现行价值不一致。使得提供 的会计信息缺乏实际意义。
第八章 物价变动会计

非货币性项目的特点: (1)在物价变动时期,非货币性项目的金额应按 一般物价指数变动的幅度进行调整。 (2)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非货币性项目不会发 生购买力损益。
21
(二)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非货币性项目金额 对会计报表中按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项目金额,用本
期一般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借以反映其价值的变化。 调整可用的一般物价指数有年初、年末、年平均一般物价
期的特点及调整 6、掌握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的计算 7、掌握现行成本会计的处理 8、掌握现行成本会计与一般物价水平结合的会计
的处理
2
第一节 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
当前,我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历史成本会计。 特点是:用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成本计量资产价值,以所 耗生产要素的原始成本与当期营业收入相配比计算当期的净 收益。在币值稳定的情况下,产生出了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的会计信息。
既然如此,物价变动会计就应改变计量单位,以不变购 买力货币单位来代替不断贬值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企业财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尺度;计量属性则仍以历史成本为准。
13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采用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 货币单位的会计模式,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区别 不大。 (1)日常的会计核算方面,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或 单独的会计处理。 (2)由于货币计量单位的改变,期末需要按一般 物价指数对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下的会计报表 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10
2、现行成本会计 指以现行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各项资产价格的 确切反映,以消除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影响的会计 程序和方法。 不改变会计的计量单位,但改变了以历史成本 表现的会计计量基础。按这种方法,企业编制会计 报表必须将记录的资产等,用重置成本、或可变现 净值与现值二者间的较高者表示,因此,其调整的 范围要更大一些。
物价变动会计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货币性项目的特点 货币资金及固定金额的债权债务 反映期末的购买力,不需调整 产生购买力损益 非货币性项目的特点 账面的历史成本反映过去的购买力 调整为期末购买力 不产生购买力损益
资产负债表各项数据的换算调整
1.确定等值货币: 一般为报告期末的名义货币
2.货币性项目数据的换算调整:只需调整期初数
实物资本保全观念要求采用现行 成本计量属性,计量单位可采用 名义货币或不变购买力货币。
实物资本保全
只有当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 经营能力在扣除了当期对所 有者的分配额和所有者的投 资后,超过期初的实物生产 能力或经营能力时,其超出 金额才可确认为当期收益。
现时收入与现行成本配比得到 的利润代表了这一时期实物资 本的增加。所有影响资产、负 债的价格变动,都被认为是企 业实物生产能力计量上的变动, 变动金额应作为资本保全调整 处理,不确认为收益。
期末
期末
出售、耗用、折旧
②实物资本维护观念下:
资产持有损益
价值减少 增加价值 余额 列入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
现行成本会计的评价 优点 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 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有利于企业生产能力的保全 缺点 现行成本的确定比较困难。 未考虑币值变化带来的影响
资产持有损益 的确定 未实现持有损益 企业期末持有资产的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的差额 已实现资产持有损益 本期消耗资产的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的差额(该差 额已通过资产的销售或耗用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再 从销售收入中收回,故称“已实现”损益)。
存货的已实现 按现行成本 按历史成本 持有损益 = 计算的销售成本 - 计算的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的已实现 按现行成本 按历史成本 持有损益 = 计提的折旧费用 - 计提的折旧费用
第08章物价变动会计

非货币性项目: 金额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 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增加、随一般物价水 平的下降而减少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具有如下特点: (1)在物价变动时期,非货币性项目的金额应按 一般物价指数变动的幅度进行调整。 (2)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非货币性项目金额不 是固定不变,而是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增加、 随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而减少。
二 、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对币值不变假设的冲击 2.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3.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挑战
(二)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 2.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从而使企 业生产经营能力削弱 3.无法正确反映投入资本的保全情况
学 习 目 标
理解物价变动对历史成本会计的影响及资 本保全理论 掌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理论基础、处理 方法和程序、优缺点 了解现行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处理方法 和程序、优缺点 掌握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处理方法和程序及其优缺点
第一节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一、物价变动及其形式
个别物价变动 : 某一特定、具体的商品在同一 市场的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化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以全部商品的价格为对象,从 综合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二、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收集重编报表所需的物价指数,非货币性资产等项 目的现行成本。 (2)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3)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与一般物价水平会 计的计算相同) (4)对每一非货币性项目计算其现行成本的总变动数。 (5)重编会计报表 三、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的评价
※
现行成本会计模式工作量大,不易应用和推广
第四节 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
财务会计及市场分析物价变动36页PPT

报表。
计处理.
两种方法 结合的 会计
先按现行成本 法调账,再按 一般物价水平 会计调报表。
既调账又调报 既计算资产持 表,调账在前,有损益,又计 调报表在后。 算货币购买力
损益。
既改变计价基 础,又改变计 量单位,方法 最为繁琐。
1.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与物价变动相关的会计事项 有哪些?物价变动在我国现行会计中是怎样反映的?
论又可看出,若企业在物价上涨时期长期持有货币性
负债,又会因物价上涨而获得利益。
(一)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
1.其账面金额随着物价变动而改变 非货币性项目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需要按变 动的物价指数对其进行调整。
2.不会发生购买力损益 在物价上升时期,会因持有非货币性资产而获 得收益,而在物价下降时期,则会因持有非货币性 资产而发生损失;同样,在物价变动时期持有非货
币性负债,也要发生与非货币性资产相反的变化。
(二)一般物价指数的选择
❖ 资产负债表项目 采用年末物价指数
❖ 利润表项目 采用年平均物价指数
(三)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的计算
2000年
2001年
期末按一般物价水平 调整的甲货币借性入项乙目金额
期初名义
甲-归还货乙币金额
10000元
10000元
物价指数150 物价指数165
要对报表中的 所有项目进行 调整,并计算 货币购买力损 益。
没改变原计价 基础,只是改 变了计量单位, 简便易行。
先将历史成本 要调账,但是 只对原账户中 改变了原计价
现行成本 变为现行成本,编制报表的过 特定资产进行 基础,并逐项
会
计
再按变动过的 数据编制会计
第八章物价变动会计

普通物价水平会计与传统的历史本钱 会计区别不大。
〔1〕日常的会计核算方面,不需求停 止特殊的或独自的会计处置。
企业的利润分配普通在年末停止,有关 利润分配项目的金额已按年末的货币价值反 映,不需调整。
〔三〕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置力净损益△
在物价变化的状况下,货币性资产项目 发作的购置力变化收益〔损失〕与货币性负债 发作的购置力变化损失〔收益〕的差额,称为 货币性项目购置力变化净损益。
有两种方法:
1、 计算货币性项目购置力变化净损益,是 普通物价变化会计的一项重要顺序。计算时, 还应思索年内货币性项目金额的变化状况,即 〝年终余额+本年添加-天分增加=年末余额 〞,并编制购置力变化损益计算表。
调整可用的普通物价指数有年终、 年末、年平均普通物价指数三种,不 同的调整对象应运用不同的物价指数。
利润表项目中,企业的支出、费用是年内不同 时期发作额的算计,为了简化换算的任务量,普 通假定支出、费用在年内平衡发作,故采用本年 平均物价指数停止调整。
资产负债表应反映企业年末的财务状况,其非 货币性项目就需采用年末普通物价指数停止调整。 有关计算如下:
物价变化 会计形式
现行本钱/不变购置力货币单位
历史本钱/名义货币单位——传统会计计量形式 历史本钱/不变购置力货币单位——普通物价水平会计; 现行本钱/名义货币单位——现行本钱会计 现行本钱/不变购置力——现行本钱不变币值会计
第二节 普通物价水平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课件

05 物价变动会计的 挑战与未来发展
挑战:数据获取和准确性
数据来源有限
数据更新不及时
物价变动会计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 市场信息作为支撑,然而这些数据的 获取渠道有限,导致数据的质量和准 确性难以保证。
由于市场环境和物价变动频繁,数据 更新不及时也会影响物价变动会计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难度大
利润和收益的变动
物价变动对利润和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和成本的配比上。当物价上涨时,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的实际成本会 相对较低,而收入则会相对较高,这会导致利润虚增。相反,当物价下跌时,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的实际成本会相 对较高,而收入则会相对较低,这会导致利润虚减。
针对利润和收益的变动,物价变动会计提出了多种方法来调整收入和成本的配比,如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利润指数等, 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02 物价变动对会计 的影响
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货币购买力变动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历史成本原则上。当物价上涨时,相同 金额的货币代表的购买力下降,这会导致资产价值被低估,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则被高估。
针对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物价变动会计提出了多种调整方法,如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等,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等值货币法
以等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不同时间的现行成本或收入换算为同一时间点的 等值货币,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指数法
• 指数法:通过编制各种物价指数来调整历史成本数据,以反映 物价变动的影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个 别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
04 物价变动会计的 实践应用
企业财务报表的调整
有利于经济决策
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决策者提供 更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帮助 他们做出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第八章物价变动会计(PPT)

• 主要内容: • 1.物价变动对会计(kuài jì)的影响 • 2.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 • 3.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运用 • 4.现行本钱会计的运用
第一页,共四十二页。
第一节 物价变动 会计概述 (biàndòng)
•
物价变动会计是利用(lìyòng)一定的物价
程金额的变动情况,即“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本能减少 =年末余额〞,并编制购置力变动损益计算表。
•
例8-3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项目
货币性资产项目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
年末余额 货币性负债项目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 年末余额
货币变动购买力 净收益(净损失)
调整前金 额
调整 系数
调整后金额
现行本钱/名义货币单位——现行本钱会计 现行本钱/不变购置力——现行本钱不变币值会计
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第二节 一般(yībān)物价水平会计
• 一、一般物价变动(biàndòng)水平会计的根本原理
•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指按本期一般物价指数将
历史本钱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消除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期末货币的现时购置力反
•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以全部商品的价格 为对象(duìxiàng),从综合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 地区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通常以一般物价 指数〔我国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衡 量。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 3、二者关系
•
两者的联系:个别物价的普遍涨跌会导致一般物
价水平的涨跌〔虽然个别商品的价格变动幅度也可能
• 3.对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挑战
第六页,共四十二页。
物价变动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
基本原理 • 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 • 采用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基础 • 在实物资本保全概念下确认收益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以财务资本保全为基础确定的 收益,称为会计收益。 收益,称为会计收益。现行成本会计在实物资本 保全前提下确认收益,称为经济收益。 保全前提下确认收益,称为经济收益。
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模式产生的影响 物价变动冲击了传统会计模式的基础 1.对币值不变假设的冲击 2.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3.对会计目标的挑战 3.对会计目标的挑战 物价变动影响了传统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1.资产计价失真 1.资产计价失真 2.收益计算虚假 2.收益计算虚假 3.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下降 3.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下降
实物资本保全理论 •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的实物资产,反映企业实际具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的实物资产, 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 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以一定时期企业生产 的产品或劳务的实物数量表示。 的产品或劳务的实物数量表示。 • 根据实物资本保全观念,只有当期末实物生产能 根据实物资本保全观念, 力或经营能力在扣除了当期对所有者的分配额和 所有者的投资后, 所有者的投资后,超过期初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 营能力时,其超出金额才可确认为当期收益。 营能力时,其超出金额才可确认为当期收益。
物价变动的原因 1.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1.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科技进步 2.科技进步 3.供求关系变化 3.供求关系变化 4.货币价值的变动 4.货币价值的变动
物价变动的类型 个别(特定、具体) 个别(特定、具体)物价变动 某一特定、 某一特定、具体的商品在同一市场的不同时期的价 通常以特定( 格变化 ,通常以特定(个别)物价指数衡量。 通常以特定 个别)物价指数衡量。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以全部商品的价格为对象, 以全部商品的价格为对象,从综合的角度看一个国 家或地区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家或地区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代表币值本身发生 的变动,通常以一般物价指数( 的变动,通常以一般物价指数(我国用社会商品零 售物价总指数)衡量。 售物价总指数)衡量。
高级财务会计第八章课件

•8.1.2 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容与模 式
• (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简称一般购买力会 计模式,其目的在于消除一般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 的影响。
• (2)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会计模式,简称现 行价值会计模式,这里的现行价值是资产负债表日 的现行入账价值或现行脱手价值等,其目的在于消 除个别物价变动的会计影响。
高级财务会计第八章
3.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财务报表中各非货币性项 目 • (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 • 如果采用编制财务报表当时的货币为不变币 值货币,则资产负债表中年末货币性项目余额均 不需要调整,而年初货币性项目余额需要按下列 公式调整为年末货币单位。
年 初 数 的 调 整 系 数 年 末 物 价 指 数 年 初 物 价 指 数
高级财务会计第八章
• 资产负债表中非货币性项目的名义货币金额需要 进行调整。其调整公式为:
非 货 币 性 项 目 的 调 整 系 数 年 末 物 价 指 数 取 得 或 形 成 时 或 平 均 物 价 指 数
资产负债表中的年末留存收益项目,按不变币值货币 单位调整时,计算公式如下:
调整数=调整后资产-调整后负债-调整后股本和资本公 积
高级财务会计第八章
物价变动一般通过物价指数衡量。反映个别物 价变动状态的指数为个别物价指数,反映社会一般 物价变动水平的指数为一般物价指数。个别物价指 数的计算公式为:
报 告 期 选 定 商 品 单 价 个 别 物 价 指 数
基 期 选 定 商 品 单 价
高级财务会计第八章
• 2. 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1)物价变动对币值稳定前提的影响
高级财务各发生额的调整系数= 年末一般物价指数
年均一般物价指数
• 对于销货成本项目来说,由于年内已销存货的购置 日期往往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按年末或平均指数来计 算,而应根据下面的公式求得: 销货成本=换算后的期初存货+换算后的本期进货-换 算后的期末存货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课件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8
1、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 会计模式——一般物价 水平会计或不 变币值会计;
2、反映特定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 会计模式——现行价值会计或现行成 本会计。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9
除了上述两种基本会计模式 以外,还有一种复合会计模式, 即以上两种基本模式的综合,可 以称之为现行价值/不变币值会 计。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4
2、 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的意义。
历史成本原则是以物价稳定或相 对稳定为前提条件的。持续剧烈的 物价变动影响到会计计量基础的客 观性,使历史成本原则受到剧烈的 冲击。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5
(二)给会计实务带来重大影响
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 击,必然给会计实务带来重大影响。
一、物价变动及其形式 物价变动的概念。 物价变动通常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
变动和特定(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两种 形式。
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通常会引起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1
二、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对会计的 影响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2
(一)使传统会计理论面临严使峻的挑战对会计 处理的影响;
2、实体资本保持观念对会计 处理的影响。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14
两种资本保持观念对会计处 理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们 对于物价变动影响的处理方法不 同,由此导致收益计量上的差异。 而且,两者对企业净资产的实际 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15
传统会计理论,基本上是以历史成本 会计模式为前提对会计实务所进行 的概括。 而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严重地冲击了历 史成本会计的基础,既影响会计计量单位 的稳定性,又影响会计计量基础的客观性, 从而,使传统会计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
高级财务会计之物价变动会计

❖ 四、编制调整后会计报表
❖ 例3
❖
TM公司资产负债表
❖
期末
期初
❖现 金
8 000
6 000
❖ 应收账款
86 000
74 000
❖ 存 货 248 000
225 000
❖ 无形资产 250 000
250 000
❖ 固定资产 237 000
254 000
❖
❖ 应付账款
❖ 应交税费
❖ 应付债券
❖股
❖ 5、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 收入、成本、费用、折旧、所得税、
利润分配的发生时间
❖ 三、货币购买力损益的计算
❖ 货币购买力损益是期末按一般物价水 平调整后的货币性项目金额与其名义货 币金额的差额。
❖ 物价上涨时持有货币性资产损失、持 有货币性负债收益。
❖ 例2 某公司本期持有货币性项目的情况 如下:期初货币性资产20万元,货币性 负债16万元;全年营业收入80万元均匀 取得,存货购买成本和营业费用50万元 均匀发生;期末货币性资产49万元,货 币 性 负 债 15 万 元 。 物 价 指 数 : 期 初 100 , 平均120,期末132。
变化 ❖ 2、非货币性项目的特点—— ❖ 账面金额随物价变动而变化,不发生购
买力损益。
❖ 二、非货币性项目的调整 ❖ 1、存货项目的调整 ❖ 存货购买时间,发出存货的计价方式 ❖ 2、固定资产项目的调整 ❖ 固定资产购买时间,折旧费用的调整 ❖ 3、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 ❖ 资本取得的时间
❖ 4、留存收益项目的调整 ❖ 会计恒等式
§1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 一、物价变动与物价指数 ❖ 1、货币购买力—— 一定单位的货币购买商
品或换取劳务的数量。 ❖ 2、物价变动—— 个别物价变动、一般物价
物价变动会计课件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物价变动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 适当的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提供更加真
实、相关和透明的财务信息。
02
CATALOGUE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原理
物价变动会计的概念
物价变动会计
01
随着物价变动调整财务报表,以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
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双重计量基础假设
假设在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两种计量基础上进行会计 计量。
物价变动会计的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
以资产取得时的价值为标准进行计量,不考虑 物价变动的影响。
重置成本计量
以资产当前的重置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考虑 物价变动的影响。
现行成本计量
以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为标准进行计量,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
物价变动会计的报告
有利于经济决策
物价变动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帮 助企业、政府和家庭等利益相关 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 策。
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历程
起源
物价变动会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时期,当时物价 普遍上涨,传统会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波动,物价变动会计逐渐受到重 视,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
案例三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某公司如何运用物价变动 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某公司在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了物价变动 因素,运用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对投资项目 进行评估。通过合理调整资产和负债的账 面价值,准确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价值, 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四
总结词
该案例分析了某公司如何运用物价变动会计 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物价变动会计第八章物价变动会计一、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冲击)----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1 资产计价失真2 收益难以反映经营成果3 企业再生产能力下降二、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过程1 不改变会计计量结构但可部分地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按后进先出法和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存货;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无形资产采用限期摊销法;实行物价变动准备金制度。
2 改变会计计量结构并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会计计量模式——狭义的物价变动会计三、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会计模式四、基本理论理论基础----资本保全理论资本保全理论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保持资本(净资产)完整无损为前提来确认收益,即企业资本流入超过所需保持资本的数额,才可视为收益。
实物资本保全财务资本保全2 主要概念名义货币等值货币(稳值货币)物价变动:通常是指商品价格指数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剧烈上涨或下跌。
既包括物价上涨,又包括物价下跌;既包括一般物价变动,又包括个别物价变动。
物价变动指数反映两个时期商品、劳务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包括:个别物价指数,一般物价指数。
个别物价指数=报告期代表商品单价基期代表商品单价一般物∑(报告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价指数= ∑(基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商品类别单价:08年 09年权数金额:08年 09年甲 10元 15元30 300 450乙20 30 40 800 1200丙40 50 30 1200 1500合计100 2300 31503150/2300× 100=136.96第二节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一、基本原理也称一般购买力会计,这种会计模式的目的是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发生的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由于这种会计模式仍然采用原始成本计量属性,故日常的会计处理与现行会计做法一致。
其不同之处是:在按现行会计方法处理经济业务和编制会计报表以后,期末按一般物价指数对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报表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重新编制会计报表,并反映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二、基本程序与方法:(一)划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二)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非货币性项目(把名义货币换成等值货币)(三)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净损益(四)编制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划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1.货币性项目指企业拥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到的资产或支付的负债。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下,其报告金额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调整,但其实际购买力随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货币性项目又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两类。
货币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资产的实际购买力随物价变动而变动。
货币性负债,是指将来必须支付固定金额货币的债务,它分为货币性流动负债(如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和货币性长期负债(如应付长期债务等)。
2.非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是指在一般物价水准发生变动时,其名义货币数额是随着一般物价水准的上升而提高,随着一般物价水准的下降而降低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分为非货币性资产项目和非货币性负债项目两类。
非货币性负债项目主要包括的是按照合同规定应以商品或劳务偿还的应付款项。
利润表上的所有项目都被认为是非货币性的。
※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区别(1)是否按一般物价指数重新表述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下,货币性项目不需要按一般物价指数重新表述;非货币性项目需要按一般物价指数重新表述。
(2)是否发生购买力损益在一般物价水平发生变化时,货币性项目会发生购买力损益;而非货币性项目不会发生购买力损益。
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非货币性项目对等值货币的选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重编报表当年的货币为不变购买力货币,因一年中货币的购买力还会发生变动,故又可分为年初货币,年末货币和年平均货币等。
核心: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选择:年末货币单位?年均货币单位?因为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年末的财务状况,通常采用年末货币为等值货币并以此来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非货币性项目。
但是采用年末货币为等值货币时,将会增加利润表的换算工作,因为该年中发生的收入与费用项目都必须加以换算。
为简化利润表的换算工作,可以采用年平均货币作为等值货币。
非货币性项目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故两表必须作出调整。
换算的基本程序(1)确定某一项目形成或取得的时间和物价指数;(2)确定编制报表时的物价指数;(3)计算换算系数;(4)进行换算。
调整后金额=(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凋整。
资产负债项目的年初余额都需要调整,换算系数=本年年末物价指数/某项目形成或取得时的物价指数年初余额调整数=年初余额*换算系数未分配利润一般采用余额法加以调整,公式为:未分配利润=(调整后资产合计数-调整后负债合计数)-调整后投入资本(2)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①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除折旧外的营业费用和所得税,一般都假定在一年内均匀发生,用当年的平均物价指数作为换算公式的分母。
②折旧费是按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其换算方式应与固定资产保持一致,即用取得固定资产时的物价指数作为分母。
③股利应根据其宣告时的物价指数作为换算公式的分母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的确认,根据期初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本期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增减数,并辅之以相关的物价指数计算得出的。
具体步骤可以分为:(1)计算期初的货币性资产净额;及其在期末的货币购买力;(2)调整货币性收入;(3)调整货币性费用;(4)计算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
例7-1A公司09年年初有货币资金10万元,当即全部购买了单价为10元的存货。
该批存货在本年度以50%的成本加成价均匀卖出。
假设本年年初的一般物价指数为100;本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1%,则年末的物价指数为121;当年年均物价指数为110。
名义货币调整系数等值货币年初货币性项目净额100000 121/100 121000本期货币性项目增加额:销售收入150000 121/110 165000本期货币性项目减少额:本期购货(100000)121/100 (121000)年末货币性项目净额150000 165000购买力损益=150000-165000 = -15000(元)名义货币调整系数不变货币收入150000 121/110 165000销售成本100000 121/100 121000经营收益50000 44000货币性项目损失※(15000)净收益50000 29000按一般物价水准重编会计报表编制一般物价水准会计报表是在对非货币性项目的金额进行换算和对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进行计算以后编制的。
包括一般物价水准会计资产负债表、一般物价水准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购买力损益计算表。
三、应用举例四、评价(一)优点1 不必改变传统会计的程序和方法,仅对报表进行调整2 增强了财务数据的可比性。
将不同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加以调整,具有可比性。
(二)缺点1 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为一般物价水平可能与个别物价水平有很大的差异2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对一个企业而言,获得这种可比性信息的代价相当大,因为随着一个会计期间的完结,所发生的调整成本就相当大。
第三节现行成本会计一、基本原理:采用现行成本计价或称现行重置成本会计,是指以资产的现行成本或现行重置成本作为计价基准,以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目的:消除个别物价变动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特点(1)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按现行成本计价;(2)利润表上费用基于所耗资产的现行成本计算;(3)确认持有损益(包括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在财务资本观下,确认的持有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在实物资本观下,确认的持有损益作为资本保全调整计入所有者权益。
二、基本程序与方法:(一)确定各项资产的现行成本(二)确定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持有损益(三)以现时收入和产生收入所耗用的现行成本相配比,计算出本期现行成本营业收益;(四)编制现行成本会计报表确定各项资产的现行成本确定企业资产现行成本依据的数据,主要是资产的现时市场牌价和卖方企业的报价,以及资产的再生产成本等。
如果不可能获得上述数据直接确定各项资产的现时价格,亦可以参照某类资产的个别物价指数确定其现行成本。
调整项目:仍区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不需调整非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成本金额进行调整,并计入账中计算企业资产持有损益货币性资产不存在持有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现行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差异称为持有损益,简单地说,当持有资产的现行成本高于原始成本时,差额部分称为持有利得,反之则为持有损失。
需设置¡°未实现资产持有损益¡±和¡°已实现资产持有损益¡±两个账户,来反映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企业各类资产的增减值。
已实现持有损益:利润表项目中包含的持有损益未实现持有损益: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包含的持有损益计量本期现行成本净收益由于现行成本会计是以现时收入和产生收入而耗用的现行成本相配比,所以,在损益的计算过程中,需要将本期销货成本和折旧费用均按现行成本加以调整。
编制现行成本会计报表在会计期期末,应根据现行成本会计的日常核算数据,编制现行成本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作为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报表的补充报表。
在将持产损益在利润表中披露的方法下,具有可以划分本期营业收益和资产持有收益的优点,从而可以分别反映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以及在物价变动情况下的资产增减值。
三、评价(一)优点1 增强了报表的可分析性及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以现行成本对历史成本进行调整,使报表揭示的会计信息与决策者更为相关。
2 提供较真实的经营收益,便于企业资源和利润的合理分配。
因为收入是现时的,费用按现行成本重新调整,使收益更接近现时值。
(二)缺点1 主观性强。
确定现行成本要有大量的主观估计。
2 可比性差。
反映了资产在不同时期的现行价值,数据之间再未按一般物价水平调整的情况下,缺乏可比性。
3 应用和管理困难。
大量物价资料的取得是困难的,且成本较高,势必影响其应用和管理。
第四节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一、基本原理按现行成本调整非货币性项目,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货币性项目,计算损益,在利润表上单独列示。
它融一般物价水准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的方法于一体,既反映了整体物价变动的影响,也反映了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
二、基本程序与方法:基本方法:先确认各项目的现行成本,并计算现行成本变动,也即持产损益。
持产损益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与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相同,得到的报表是现行成本会计下的财务报表。
然后使用一般物价指数将现时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换算为现行成本/稳值货币财务报表,同时确认购买力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