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_社会心理学_第3讲_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认知图文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认知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d50d9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5.png)
21
第第三三章章 社社会会认认知知
语言
❖ 反对语言的进化解释的阵营 ▪ 乔姆斯基
• 儿童的语言习得有其先天的心理机制,但这一机制不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是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的副 产品。
▪ 库德
• 把语言看做大脑急剧扩展的一个副产品,它是在大脑 发展到足够大而复杂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不 是进化发展的适应性产物。
认知情境对认知的影响
❖ 背景参考
▪ 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 为判断的参考。
• 人们往往以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 从事某种行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 以认定。
▪ 没有对背景的认识,我们往往难以准确判断事 物。
• 我们看到一个人流出了眼泪,如果不知道背景,我 们就很难判断他到底是伤心痛苦还是喜极而泣。
❖社会印象
▪ 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 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社会判断
▪ 包括预见性判断和超标准化判断。
社会知觉
9
社会印象
社会判断
第第三三章章 社社会会认认知知
社会认知的过程
❖举例说明:
▪ 你在街上遇到一名男子X先生,看见其长相和身 体外部特征,掌握了关于此人的一些线索。这是 产生了对X先生的社会知觉。
▪ 回家后家人问你,路上你遇见X先生了吗?你不 知所云:“谁是X”,根据回忆,你说是遇到一 个人,长得如何如何,这人是不是X?家人说正 是他。此时你对X的描述已经是社会印象。
▪ 家人又问你不认识X吗,为何他说是你的朋友,
你大为疑惑,思索他为何这样说,是不是自己没
认出来,这是你在进行社会判断
10
第第三三章章 社社会会认认知知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社会认知:我们怎么看社会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三章社会认知:我们怎么看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8a760f6dba1aa8114531d900.png)
❖ 实用:求职时要根据应聘职位写个人简历 缺点:忽视其他重要信息,犯基率谬误 ➢ 基率指某种行为或特征的普遍性。
➢ 当我们没有考虑基率而仅仅运用代表性启发式得 出结论时,我们就犯了基率谬误。
➢ 警惕以貌取人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 就是伙夫
③ 锚定和调整启发式:
❖ 处理不确定事件时,使用已知的事物为起始点进 行判断的倾向性。
女神
女汉 子
成功 者
失败 者
❖ 本能的反对挑刺 ❖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想用武力解决 ❖ 对所有事情都直来直去 ❖ 陌生人崇拜症 ❖ 一件事自豪一辈子,炫耀一辈子 ❖ 总是担心别人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不停重复解
释 ❖ 对周围所有事情都大加评论并企图盖棺定论 ❖ 热衷打听、听信、传播小道消息 ❖ 摁住一个错误犯一辈子,总是在同一块石头上绊
自动加工的常用策略
❖ 心理捷径有哪些?
❖ 启发式:可以使人们减少心智努力并且让人们快速决策
或作出判断的简单法则。 ❖ 凶杀和癌症哪个更恐怖?
每十万人中有204.3人死于癌症, 6.1人死于凶杀
❖ 你比较怕坐飞机还是坐汽车?
一个人在车祸中死亡的概率大约是在飞机坠毁中死亡的1000倍。
① 便利性启发式:一种以回忆起某一事件的难易程度来评 估同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启发式。
会事件在发生前后以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
3、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① 图式能帮助记忆:当对过去的人或事物形成图式 化表征时,记忆效果最佳。 把知识点系统化
② 图式能帮助自动化推论
➢ 认知者无须任何有意识的努力就会自动产生一些与图式 相关的推论。如你遇到一个极其友好的人,你可能会自 动把与“友好”有关的其他特征赋予他,如热情、善良, 而你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
➢ 当我们没有考虑基率而仅仅运用代表性启发式得 出结论时,我们就犯了基率谬误。
➢ 警惕以貌取人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 就是伙夫
③ 锚定和调整启发式:
❖ 处理不确定事件时,使用已知的事物为起始点进 行判断的倾向性。
女神
女汉 子
成功 者
失败 者
❖ 本能的反对挑刺 ❖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想用武力解决 ❖ 对所有事情都直来直去 ❖ 陌生人崇拜症 ❖ 一件事自豪一辈子,炫耀一辈子 ❖ 总是担心别人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不停重复解
释 ❖ 对周围所有事情都大加评论并企图盖棺定论 ❖ 热衷打听、听信、传播小道消息 ❖ 摁住一个错误犯一辈子,总是在同一块石头上绊
自动加工的常用策略
❖ 心理捷径有哪些?
❖ 启发式:可以使人们减少心智努力并且让人们快速决策
或作出判断的简单法则。 ❖ 凶杀和癌症哪个更恐怖?
每十万人中有204.3人死于癌症, 6.1人死于凶杀
❖ 你比较怕坐飞机还是坐汽车?
一个人在车祸中死亡的概率大约是在飞机坠毁中死亡的1000倍。
① 便利性启发式:一种以回忆起某一事件的难易程度来评 估同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启发式。
会事件在发生前后以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
3、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① 图式能帮助记忆:当对过去的人或事物形成图式 化表征时,记忆效果最佳。 把知识点系统化
② 图式能帮助自动化推论
➢ 认知者无须任何有意识的努力就会自动产生一些与图式 相关的推论。如你遇到一个极其友好的人,你可能会自 动把与“友好”有关的其他特征赋予他,如热情、善良, 而你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
社会心理学PPT:社会认知与归因
![社会心理学PPT:社会认知与归因](https://img.taocdn.com/s3/m/a15262e377232f60ddcca1eb.png)
例子2: Jane上周末参加了反对妇女歧视的游行,请问
Jane更有可能是,1,一名护士,2,一名具有强烈女权 主义者精神的护士。
15
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 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 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16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
22
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给你 一张北京大学学生的照片,让你推断是哪个系的?你 会怎样推断?
23
24
3 社会认知与健康
社会认知与寂寞:只看到生活消极方面的人,更容易感 到寂寞,把他人看成难于相处的。 社会认知与焦虑: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 (Zimbardo,1981)。 社会认知与疾病:对事件的乐观解释可以避免疾病 (Seligman,1987)。
Kelley (1950)的研究
10
2 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作出判断。医生们在 诊断病情时会使用便利法则。不同疾病进入其脑海的容 易程度,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Markus (1977)的研究
11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17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18
实验材料
你认为一学期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 面花费多少钱? 人民币
根据已有调查,北大本科生认为一学期 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面花费是500元。 请问,你自己认为应该花多少? 人民币
19
Jane更有可能是,1,一名护士,2,一名具有强烈女权 主义者精神的护士。
15
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 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 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16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
22
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给你 一张北京大学学生的照片,让你推断是哪个系的?你 会怎样推断?
23
24
3 社会认知与健康
社会认知与寂寞:只看到生活消极方面的人,更容易感 到寂寞,把他人看成难于相处的。 社会认知与焦虑: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 (Zimbardo,1981)。 社会认知与疾病:对事件的乐观解释可以避免疾病 (Seligman,1987)。
Kelley (1950)的研究
10
2 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作出判断。医生们在 诊断病情时会使用便利法则。不同疾病进入其脑海的容 易程度,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Markus (1977)的研究
11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17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18
实验材料
你认为一学期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 面花费多少钱? 人民币
根据已有调查,北大本科生认为一学期 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面花费是500元。 请问,你自己认为应该花多少? 人民币
19
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共44页文档
![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共4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7eb3d2233687e21ae45a90f.png)
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 与归因问题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社会心理学PPT第03章
![社会心理学PPT第03章](https://img.taocdn.com/s3/m/14993dc265ce050877321350.png)
(四)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模式
(1)叠加法则 (2)平均法则 (3)加权平均法则 (4)中心品质法则
二、社会认知的特点
1、社会认知的选择性
人们总是愿意选择那些鱼自己的经验、阅历、兴趣比较接近或者与自己 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作为认知对象。
2、社会认知的投射性
人们对于一定社会刺激的认知往往投射着主体个人的动机、态度、情感 和观念等心理内容和特点,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
3、社会认知的文饰性
社会认知文饰性的突出表现是印象整饰。印象整饰又称印象管理,是指 个体有意识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
4、社会认知的完形特性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人民自觉不自觉地会贯彻完形原则,把认知客体的 各方面特征条理化和系统化,形成完整印象。
5、社会认知的预言作用
社会认知的预言作用又称期待效应,是指个人对自己及他人的认知与期 望,常在自己及他人以后的行为中得以实现。
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的信息对人的印象形 成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认知的若干效应(续)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卢钦斯(A. S. Luchins,1957)认为,如果有两种信息联系 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并对其印象深远,此时 起主要作用的是首因效应;如果有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 ,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主要是最近的信息,此时起作用的主要 是近因效应。
2. 对他人表情和认知的认识与判断:面部表情、身段表 情和言语表情等。
3. 对他人言行的认知与判断:一是对他人语言、语调、 语种、字体等的认知;二是对字面含义的认知;三是对 言语隐含意义的认知。
4. 对他人个性的认知与判断:从人际接触的初始阶段就 开始了,并且在随后的结湖中不断地进行修正、补充、 调整与定型。
(1)叠加法则 (2)平均法则 (3)加权平均法则 (4)中心品质法则
二、社会认知的特点
1、社会认知的选择性
人们总是愿意选择那些鱼自己的经验、阅历、兴趣比较接近或者与自己 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作为认知对象。
2、社会认知的投射性
人们对于一定社会刺激的认知往往投射着主体个人的动机、态度、情感 和观念等心理内容和特点,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
3、社会认知的文饰性
社会认知文饰性的突出表现是印象整饰。印象整饰又称印象管理,是指 个体有意识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
4、社会认知的完形特性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人民自觉不自觉地会贯彻完形原则,把认知客体的 各方面特征条理化和系统化,形成完整印象。
5、社会认知的预言作用
社会认知的预言作用又称期待效应,是指个人对自己及他人的认知与期 望,常在自己及他人以后的行为中得以实现。
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的信息对人的印象形 成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认知的若干效应(续)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卢钦斯(A. S. Luchins,1957)认为,如果有两种信息联系 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并对其印象深远,此时 起主要作用的是首因效应;如果有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 ,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主要是最近的信息,此时起作用的主要 是近因效应。
2. 对他人表情和认知的认识与判断:面部表情、身段表 情和言语表情等。
3. 对他人言行的认知与判断:一是对他人语言、语调、 语种、字体等的认知;二是对字面含义的认知;三是对 言语隐含意义的认知。
4. 对他人个性的认知与判断:从人际接触的初始阶段就 开始了,并且在随后的结湖中不断地进行修正、补充、 调整与定型。
社会认知与归因..33页PPT
![社会认知与归因..3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0f8dbe2e3f5727a4e9622e.png)
社会认知与归因..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社会认知与归因33页PPT
![社会认知与归因3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ab75e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5.png)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认知与归因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认知与归因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09
14
B 自我图式
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 念。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理想自我(ideal self):自己希望自己的样子 应该自我(ought self):自己认为自己应该的样子 实际自我(actual self):目前实际的样子
5.28
总幸福
11.60
11.60
8.83
结婚的可能性
2.17
1.82
1.52
注:数字越大,表明评价越高。
表2-3: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平均判刑(年)
罪名
吸引人的 不吸引人的 控制组
欺诈
5.45
4.35
4.35
偷窃
2.80
5.20
5.10
利用自己的美色去诈骗别人的罪犯,会被判重刑 外表漂亮的人偷东西会被宽恕
C 自尊
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 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 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Baumeister总结出了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 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 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 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 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2020/12/09
9
(2)个人知觉的线索
情绪: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 态,所以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
微笑的功能?
非语言线索:非语言沟通包括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 言学线索,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 观行为。
超语言线索: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 振幅、速度、音质等。
2020/12/09
13
A 自我觉知
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 状态。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 知(Private self-awareness)和公众 自我觉知(Public self-awareness), 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 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 在方面比较在意。
2020/12/09
3
A 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 象被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 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Osgood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中我们评价 他人的三个维度是:
评 价(Evaluation):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2020/12/09
10
微笑的含义有两种:第一种含义认为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 绪,按照这种观点,任何令人快乐的事都能使人微笑;另一种观 点认为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而与基本情绪无关。Kraut和 Johnston(1979)做了一项实验,通过观察日常的人际接触,以 验证微笑的这两种含义。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做社 会接触,比如看他的朋友时便微笑;而逃避社会接触,比如看地 面时便不微笑。Kraut和Johnston据此推论说微笑并不全代表快 乐。研究者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倒(spare或strike)后 有30%是时间在微笑,其他时候有23%的时间在微笑。微笑既是一 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
第一次约会时苏珊对约翰的印象
约翰的个别特质
苏珊的评定
清洁
+10
聪明
+10
体贴
+4
矮小
-5
衣着随便
-9
整体印象
+10/5=2.00
2020/12/09
6
C 印象形成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halo-effect) 慈悲效应(Leniency Effect ) 负性效应(The Negativity Effect )
第三讲 社会知觉
看到这张图片你会想到什么呢?
本讲内容提要
1. 个人知觉 3. 社会认知
2. 自我知觉 4. 归因理论
2020/12/09
2
1.个人知觉
(1)如何对他人形成印象?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指把一 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 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先是 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 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当然,我们 的认知过程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 偏差。
2020/12/09
15
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 (self-guides)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 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比如 对财富的追求,即可能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自我,也 可能是我们所回避的。他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 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沮丧的情绪 (Disappointment/dissatisfaction/sadness),而不能缩小现 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发激怒的 情绪(anxiety/threat/fear)。
2020/12/09
17
D 自我提升
力 量(Potency):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Activity):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B 整体印象形成的模型
平均模型(The Averaging Model) 累加模型(The Additive Model) 加权平均模型(The Weighted Average Model)
晕轮效应的证据(Dion 、Berscheid 、Walster 1972)
特质描述
吸引人者 中等者 不吸引人者
人格的社会融洽性
65.39
62.42
56.31
职业地位
2.25
2.02
1.70
称职的丈夫(妻子)
1.70
0.71
0.39
称职的父母
3.54
4.55
3.91
社会幸福及职业幸福6.37Fra bibliotek6.34
通技巧,而不仅仅是愉快情绪的一种实际信号。
非语言线索
距离(Distance) 姿势(Gestures) 目光(Eye contact)
Back to 10
2.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指个体对自 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社会 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与人的自我知觉有关, 这些概念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