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 云 山 游 记
黄山电大 朱彬能(20071340080088)
为何叫齐云山?附近的老百姓说,因这山高耸入云,因这山顶常年四季云雾缭绕,所以叫齐云山。
而这齐云山也确实名不虚传,记得上一次登齐云山时,在返回的途中,突然大雾迷漫,一米之外便看不到前面的人影,一行十多个人被分隔成几段,好在大家不敢贸然前行,都站在原地不动。
天公作美,风将大雾吹散了一些,大伙在山顶的毛草中摸索了好一阵才找回来时的路。
现在回想起来既难忘,还真的是心有余悸,如果当时雾越来越浓,终久不散,一行人定会在山上过夜,并会被冻成僵人。
其实只有在秋冬季的一两个月才是登齐云山最佳时节。
故而这次我们选择在11月1日再次来登齐云山,此时的齐云山秋高云淡,天气极好,从山顶眺望四周,壮丽的风景尽收眼底。
围绕着齐云山的群山的山脊的白色的岩石象皑皑的白雪,在秋日的阳光下翌翌生辉,令人难忘。
而更让我心迷的是山脚下那条小溪流,静的无声,纯的如空气,从十几米远处望去,大家还以为是一条干枯的小溪,走近才发现原来溪水是那么清澈透明,没有一丝的波浪、没有一丝的涟漪,水底下的鹅卵石个个看的真真切切,而这水又分明在缓缓地流淌,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独有我们这生生闯进来的几个外来客打破了这山野的平静。
1日早晨,我们在路边的小吃摊上吃了平时很少看到的柴火烧的混沌,又在登封桥上玩了一会儿。
齐云山虽然不高,但也建有索道,因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登齐云山,知道爬上山不会太累,而且也比较有趣,故而选择了走上山。
上山一路都是台阶,并不难爬,但没过一会,还是有点气喘。
好在这个山有一点让我非常喜欢,就是上山的路上有6个小亭子,可以方便爬山者休息和观景。
而且这六个亭子在距离设置上非常合理,往往在我开始觉得累了,想休息了时,就能看见前面的亭子了,真是好啊!
“山行何逍遥,林深气萧爽”,走在刚下过雨的山道上,随着徐徐凉风,山花香、烟云锁,不知不觉中便到了望仙台。
传说在洞天福地祠修道的灵乙道人社会实践
活 动
在此处受铁拐李点化,飞升成仙。
其徒因六根未净,修行未果,只能在此盼望仙人的点化,故后人谓之望仙台,并造望仙亭。
在台上俯瞰,只见婀娜多姿、烟波荡漾的横江环绕山脚;雄伟壮观、势同巨龙卧波的古桥静静地横跨江上;近处田园秀色满目,民宅参差,袅袅炊烟;远处山峦叠嶂,郁郁葱葱;西望,紫烟霓云中,绿树环绕的天上都市月华街近在眼前,使我顿忘登山之艰难,大有登临仙境,一睹妙幻之感。
“桃源一洞天,神仙之福地。
”过望仙亭,便是桃花坞的洞天福地祠遗址,由明代张三丰祖师创建。
步入其间已不见往日景致,然参天古树,遮天蔽日,幽幽混元古洞,泉水潺潺,却是一清静幽雅、为学道之士修真养性的好去处。
西行经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即到一天门。
传说玄天上帝和地藏王都看中了这块仙境宝地,都想登上齐云神山,就斗起法来,急切之中玄天上帝一脚蹬开天门,洞门如靴印,从侧面看天门更像一头垂鼻大象,故一天门又称象鼻岩。
穿过一天门,来到真仙洞府,其间供奉着各路神仙。
四周峭立崖壁留下了众多风格迥异笔法苍劲神逸的题石、碑刻,还有滴滴如珠、晴雨不歇的珠帘奇观;旱不干涸、雨不满溢、明澈如镜的碧莲池。
绿树掩映,清静幽谧,真乃仙境瑶坛。
登天梯,过二天门,穿越三天门,出现在眼前的便是由古朴端庄的徽派民居及巧布其间的道观院房依山势形成月牙形而得名的月华街。
漫步其间可领略到当年香烟氮氯缭绕,公派繁华之盛况。
据《齐云山志》称:方圆六十平方公里的齐云山,其道教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渊源历史。
传说最早为鬼谷子于此修炼,到唐朝末年始有道士在此筑室布道。
南宋始奉北极真武大帝,元、明以后为全真武当派。
相传玄帝神像为百鸟衔泥塑成,灵威显赫。
据载:明嘉靖帝亲临祈嗣,并仿武当太和殿,赐建玄天太素宫。
为显示其地位,上覆由景德镇专门制造的绿色琉璃瓦。
命龙虎山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颤祖孙三代留驻于山,布道传教。
故齐云山以天师道传嗣为主,并受三丰武当派的影响,奉持部分教规。
到万历年间,香火鼎盛,风靡一时,故有“玄帝香火,在均州曰武当,在徽州曰齐云”及“江南小武当”之说。
鼎盛时期的齐云山宫观院房,或利用山间岩洞筑室,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回旋曲折,或依崖负坡竖坊筑宫。
坐南朝北的玄天太素宫尤显雄伟,背倚玉屏、东钟、西鼓三峰,崖间山泉下注,前为孤峰卓立、清秀挺拔的香炉峰,俨然天设地成的钟、鼓、香炉,天然造就的风水宝地,难怪玄帝与地藏王要争了。
辞别月华街,来到坐落在紫霄崖下的玉虚宫,由三座镂以神鸟兽的精美浮雕的石坊并列组成。
内供奉玄天上帝,栩栩如生的壁画,记述了玄天上帝脱胎问世、降妖伏魔、造福于民的历史。
左侧有明代唐寅撰写的《云岩紫霄宫玄帝碑铭》,似在无声地向人们叙说当年玉虚宫的鼎盛和辉煌。
站在玉屏峰南侧的最高峰顶,似诗如画的人间仙境就在足下:天边青山如黛,足下群峦逶迤,瓦舍栉比,田园绿畴点缀其间;遥望苍弯广无垠,白云悠悠,真是“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清虚”,心旷神怡,荣辱皆忘,飘然欲仙之感油然而生。
奇峰陡立,壑深谷幽,溪流飞瀑,松柏争奇,三十六奇峰形神妙趣,七十二怪岩乖巧韵致。
齐云山旖旎的自然风光,莫不使人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还有那美丽动人的神仙传说,让人流连记返。
它的云海变化之美竟不亚于它几十公里之外的近邻——大名鼎鼎的黄山,虽然黄山也是以云海著称,但相对于它本身的大高个似乎不足为奇,云雾一散去露出深不可测的峰壑,峻峭毕现。
齐云山则是难得的柔和美,云雾掩着的竟是绿叶黄花的田园和青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山也是柔和的丹霞地貌,红红的层积岩低低地细数着耐心的等待,如何让人不说你是个娇柔淑女,和黄山那俊小伙相伴成趣。
走进齐云山才知道古代文人墨客早已倾心于她,摩岩石刻交相辉映,龙飞凤舞随处可见。
更是道教胜地,天衣派道教弟子仍然数百年如一日地驻守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道观也是依山而建,人不多却很灵气,曾有皇子在此祈愿成功,自然名声大振。
最让人心旷神怡之处在于它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山里仅二十八户人家,
青青白白的马头墙,曲曲仄仄的小巷,青石板小路似乎是被雨水冲刷地清清爽爽。
我们随意走进一户门半开的人家,主人也不慌忙来应客,可以看到古老的木制家具,有取暖的半木桶凳子,桶底放炭火盆,冬天坐上面看电视一定惬意。
我们小分队占据了农家一整栋清白别墅似的客房,似乎随手锁门在那很不适宜,于是丢下背包半掩着房门去登后山,心里和肩膀都放松下来,没了戒备,生活真轻松。
中午饭,我们是在山上吃的。
农家饭菜也一样无味精之类的刻意作料,鲜鲜的小鱼泥鳅汤、山里的笋衣、石耳、主人自种的青菜和豇豆干等等都这样清新地诱惑着,怎么吃也不会腻。
告别一样淳朴的主人,去他给我们推荐的附近的云岩湖,竟揭开人间桃源又一页。
碧绿的水红红的岸和著名的武夷山不分伯仲,却是难得的幽静,只有我们这一叶小船悠悠。
船家也是山里的主人家给介绍的,憨憨地给我们说着风景,没想到的是带我们参观了一处亘古奇观,天然形成的层积岩石桥,真是非常罕见,桥孔之深让人惊叹,更稀罕的是桥孔中还能见山。
也是曾经的佛教胜地,摩岩石刻竟相当集中,船家也识得好字好诗,一一说与我们,其乐无穷。
听他介绍才知:古代名家曾在此讲学,并有书房建于岸边。
好慧眼的古人呀,若得此世常驻此,功名又能算几两?
从齐云山返回途中不胜感慨,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我说齐云归来不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