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与主体间性问题

合集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嬗变

主体间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嬗变

维普资讯
20 0 6年 9月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 a f i guIsi t o d ct n( oi c n e o r l a s ntue f u a o S c l i c ) n oJn t E i aS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p 2 0 e .,0 6
哈贝马斯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影响 。
二、 翻译研 究的几种 范式的嬗 变与主体 间

美国著名 科 学史 家 、 科学 哲学 家 托马 斯 ・ 库恩 ( hm s T o a Kh) u n 认为 , 所谓 范式 ( aai , 的是某 个科学家 集 团在 pr g 指 d m) 某个专业或学科 领域 中特有 的共 同的信念 。一 种范 式是 。 也 仅仅是一个科学共 同体成员所共有 的东西 , 反过来说 。 也正 由 于他们掌握 了共有 的范式才组成 了这个科学共 同体 (ceti sin f ic cm u i ) o m nt 。科学共同体 是由一 些科 学专业 的实际工作 者所 y 组成 。他们 自认 为, 也被人认为专 门探索一些 共同的 目标 , 也 包括培养 自己的接班人 。 ( J 库恩 同时也 指出, 科学共 同体 分许多级 , 最高 的可以是 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 学的区分 , 也可 以 是最低的每个专业领域 内所包含的不同派别 。 库恩还提出 , 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 (no m nu 不 i m e s- c rbly 。一个科学理论一旦达到范式的地位 , 布它无效 , ait) i 要宣 就必须有另一个合适 的候选者取代它 的地位才 行。 一位
势。 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的兴起首先 归功 于德 国哲学 家埃 德
蒙德 ・ 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运动 。胡塞尔 前期关注 的是 主体 性, 后期开始关注主体间性 , 其研究历程体 现 了哲学 的主体 间 性转向 , 正是现象学哲学开创 了主体间性理论研究 的新篇章 。 从狭义上看 , 如果某物的存在既非独立 于人类心灵 ( 纯微 观的) 也非取决于单 个心灵或主体 ( 。 纯主 观的 ) 而是有 赖于 , 不同心灵 的共同特征 , 那么 , 它就是 主体间 的……主体 间的东 西主要 与纯粹主体性 的东西相对 照 , 它意 味着某 种源 自不 同 心灵之共 同特征而非对象 自身本 质的客观性 。心灵 的共同性 和共享性隐含着 不 同心灵或 主体之 间 的互 动作 用 和传播 沟 通, 这便是它们 的主体间性。 ’ “ 从广义上理解 , 所谓 主体 间性是 指人 作为 主体在对 象化 的活动方式 中与他者的相关性 和关联性 。主体 间性包 含着不 同主体之间的诸种关联 方式 和作 用方式 。这一界定 涉及人类 活动的各个领域 即认 知领域 、 伦理 关 系领 域 、 社会 实践领 域 、 超越现实的理想化生 存领域 , 也就是 涉及 人 的主观世 界和意 识世界 、 人的生活世界和实践世界 以及价值 世界 和理想世 界。 因而 , 主体间性 意味着多重主体间关系 , 包括个体 与主体之 问 的关系 、 群体与群体之 间的关系以及个 人与群体或类 ( 人类整 体 ) 间的关系。 之 “ 纵观古往今来 的主体 间性 理论 , 主要 有六 种关于 主体 间 性范畴的理解模式 : 第一种是主体 问性 的亚里土 多德模 式 , 又

费希特主体间性思想论析

费希特主体间性思想论析

费希特主体间性思想论析费希特主体间性思想,是德国哲学家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在18世纪末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

其核心思想是将人的自我意识视为基础,并将主体间的交往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

在费希特看来,每个人的意识是唯一的,并且只有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和交往,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对费希特主体间性思想进行详细的论析,并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

首先,费希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基础。

在他的哲学中,自我意识并不等同于个人的私人感受。

而是一种绝对的、自律的力量,一种独立于客观存在的精神本质。

自我意识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认识模式,是认识和感性经验的先决条件。

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任何认识。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棵树时,必须先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才能意识到这是一棵树。

否则,我们将无法意识到和感知任何东西。

这样的例子足以证明人的自我意识确实是认识和感性经验的先决条件。

其次,费希特认为主体间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他认为,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流和交往中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

这种交往不仅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而且让我们了解其他人的个性和思想。

然后,通过交往,我们能够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进而丰富我们的认知和世界观。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听取讲座和参加社交活动来结交新朋友和学习新的知识。

第三,费希特主张“自我实现”的概念,这是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这种自我实现不仅需要个人精神上的力量,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需要广泛的人际关系网和合作。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他们还能在社交活动中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他们的经验、快乐和悲伤。

第四,费希特认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是道德社会。

在道德社会中,人们不仅遵循规则和法律,并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其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关于现代性的困境与启蒙理性

关于现代性的困境与启蒙理性

关于现代性的困境与启蒙理性论文关键词:新启蒙理性意识哲学范式现代性主体间性交往理性范式论文摘要:现代性的困境就是统一性规范的缺失,而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刻的根源就是启蒙理性二元对立的逻辑,也就是以主体性原则为中心的意识哲学范式。

要在深层解决现代性与启蒙理性的纠缠关系,一方面启蒙理性导致了现代性的困境,而另一方面也正是启蒙理性为现代性困境的解决提供了出路。

现代性面i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统一性规范的缺失,亦即弱化了标准的选择存在主义的焦虑。

现代性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启蒙理性,因为启蒙在破除了神圣权威的同时造成了现代性的分裂,因此现代性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确立一个统一性的规范,弥合分裂。

但这背后隐藏着另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即怎么对待启蒙,因为启蒙一方面使现代性陷入了困境,我们本应该抛弃它;但是另一方面,在哈贝马斯看来,启蒙自身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道路,那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这条道路是否合理呢?一、现代性的自我分裂与现代性的困境哈贝马斯认为黑格尔是对现代性进行哲学反思的第一人,“现代必须在自身内部发生分裂的前提下巩固自己的地位”m,也就是说,现代性之所以有高度敏感的“自我意识”并且努力地进行“自我确证”,是因为自身发生了分裂。

那么现代性是如何发生分裂,为什么发生分裂就造成了现代性的困境呢?在黑格尔看来,康德哲学是现代性的标准的自我阐释,即现代性的本质精神就是启蒙理性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始于笛卡尔,而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则进一步促进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并确定了主体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是在黑格尔看来,康德哲学仅仅停留在这一步,他没有意识到理性内部的分化、文化形态的划分和所有这些领域的分离就意味着分裂。

康德没有认识到现代性的自我分裂,从而拒绝把分离的主体性统一起来。

主体的分离就是现代性的分裂,而弥合分裂就需要现代性为自己创制新的规范。

问题在于,如何创制规范?现代性作为一种新的时代意识,它谋求与过去(传统)的决裂,并将这种决裂作为自己的起点。

从费希特知识学看现代主体性的三种基本类型

从费希特知识学看现代主体性的三种基本类型

5 8 5 ; D u d e n r e d a k t i o n , e d . D a s He r k u n f t s w6 r t e r b u c h . E t y mo l o g i e d e r d e u t s c h e n S p r a c h e [ M] . Ma n n h e i m ・L e i p z i g・ Wi e n
受为合理的, 甚至在原则上有可能被理性彻底认识( 乃至可以被演绎出来) 的世界上的一切因素 , 均具有
主体 性— — 由上 面 的分 梳可 知 , 这 并 不意 味着 它们 都是 人这 样 的主体 。这样一 种世 界观 , 在 前现代 是 不 可想 象 的 。现代 关 于这 种主体 性 的种 种争 论 , 其焦 点无 非在 于理 性 主体 能力 的边界 在何 处 ( 认 识论 ) , 理 性 主体 在这 样 的一个 世 界上 如何 安 身立命 ( 实 践哲 学 ) , 甚 至 于如 果 人 不接 受 近 代 以来 的一 切关 于 理 性
的能力 、 边界与处身规则 的说法 , 又 当如何 ( 虚无主义) 。但这些争论似乎都没有质疑世 界的主体性本
身, 亦 即没 有质 疑这 个世 界 是主 体之 人 自己的世界 这 一点 。这 意 味着 , 主体性 绝不 仅仅 是 主体 的某种 属 性, 它 是一 种整 体 关联 , 它并 不 限于 或等 于观 念论 ( 唯 心 主义 ) , 甚 至并不 限 于或等 于 主体 主义 , 而总是 人 与事 物所 共有 的一 种存 在 方式 , 至 于人 与事 物这 两者 中的 哪一 方 充 当主 体 , 则 并无 一 定 之 规 , 也 不 是 事
近代 以来 的西方 哲学史 , 看 似线 索清 晰 、 条块 分 明 , 实 际上 却有 很多未 解 的谜 团 , 时 时威胁 着传 统 的 哲 学史 框架 , 比如 : 为 什么笛 卡 尔将上 帝作 为意识 之 确定 性 的一 大后 盾 , 斯 宾诺 莎把 上 帝作 为 唯 一 最高 实体 , 上 帝 的地位 在二 人那 里被 抬得如 此 之高 , 似乎 与 中世 纪 的上帝 观 夹 缠不 清 , 我 们 应 当如 何 区分这

费希特知识学关于存在问题的主体哲学方案

费希特知识学关于存在问题的主体哲学方案

费希特知识学关于存在问题的主体哲学方案周小龙【摘要】费希特的知识学不仅仅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它始终保持对存在问题的关注。

主体哲学与存在问题的相互纠缠,构成知识学的复杂局面和内在困难。

从早期浪漫派开始,对费希特主体哲学的攻击始终着眼于存在问题。

为此,在知识学视野下理解存在的基本意涵,就成为重要课题。

知识学对存在问题的理解不断进行更新。

在耶拿早期知识学中,自我被确立为存在,非我的实在性来自自我的转移,但独立的非我始终没有从费希特体系中消除。

绝对自我为存在奠基的任务也没有实现。

到了耶拿后期,存在与非我等同起来,成为自我的产物,使存在对自我的从属性更加突出,纯粹的自我意识成为经验意识的先验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主张主体“创造”存在,毋宁说是主体是以实践的方式“塑造”存在。

【关键词】费希特;知识学;存在;主体性;耶拿时期中图分类号:B516 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1-0077-09作者简介:周小龙,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基金项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存在之为存在:费希特对存在论问题的主体哲学方案”(22qntd6607);中国博士后第72批面上资助项目“施莱尔马赫的辩证法思想研究”(2022M723681)如果知识学要为全部科学奠基,成为科学的科学,那么它最重要的是要阐明思维和存在在什么意义上是同一的。

在这个意义上,自我与非我、思维与存在、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必须是统一的。

任何实在的东西都必须是观念的东西,任何观念的东西也必须是实在的东西。

费希特哲学通过确立绝对自我为本原,从中演绎出知识的整体,实现了莱因霍尔德(KarlReinhold)的“基础哲学”所构想的科学图景。

尽管以尼德哈默(FriedrichNiethammer)为核心的圈子对莱因霍尔德-费希特一系的基础哲学方案表达过质疑,但这并不影响费希特开创的唯心论哲学在早期浪漫派、谢林、黑格尔等思想体系中的继承、批判、改造与发扬光大。

论哈贝马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论哈贝马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论哈贝马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哈贝马斯作为今世德国最闻名的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将,其最显著的理论特点确实是以交往行为理论为核心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批判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问题确实是主体间(intersubjectivity,又译为“主体通性”、“互主体性”、“主体际性”)的关系,即主体间达到一致的可能条件:诸如他人眼中的我与我的关系及主体间如何达到真正共识等问题。

而主体间性问题不仅从本源上是来源于自我的同一性问题上,而且它的解决也是与自我同一性问题一步步地从意识的领域转换到语言交往的领域的逻辑进程紧密相关。

因此,考察自我的同一性问题对更好地明白得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超级必要的。

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都对自我的同一性问题有所论述,并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那个问题。

哈贝马斯沿着这些哲学大伙儿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脉络,在继承传统形而上学研究的基础上,又超越了他们。

本文拟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理念,追根溯源地探讨哈贝马斯是如何独特意占有和解读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理论的。

一、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概念合理性这一概念,从全然上说,是从人与世界的彼此关系中产生出来的。

人以自己的活动和行为确证着自己在那个世界上的存在和地位,因此,立足于人类进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人的活动与行为,在人文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韦伯是第一名从哲学的“理性”范式转换到社会科学的“合理性”范式、用合理性概念来洞悉欧洲现代资本主义演进及其本质的古典社会学家。

在韦伯看来,理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理性的觉醒和伸张,致使社会开始摆脱传统的操纵,转向运用理性和文明的方式来明白得和征服世界。

能够说,西方文明的全数成绩皆源于理性的启蒙。

但另一方面,理性又过于偏执,一切行为都单纯以“目的—工具合理性”行为为取向。

随着这种原那么的推行,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就日趋处于价值和道德的冲突、割裂中。

为此,韦伯对现代文明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主体性_以人为本_的精神内核

主体性_以人为本_的精神内核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当代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实际运用。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但正是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真正发现和合理诠释才会有“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精辟提炼。

笔者认为,肯定和高扬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一、主体性内涵的历史澄明一般说来,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

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基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主体性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

在人对人处于依赖关系的古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处于一种自在自发的状态,群体主体的活动方式使社会呈现为主体的无主体状态,人作为主体的地位以及人的主体性都不可能得到充分展现,这使得古希腊哲学得出了人、物同源同性的结论。

人们仅从实体和属性的角度界定主体和主体性,没有自觉认识到人类作为实体存在的特殊性,更没有发现人类自身对世界的能动作用,所谓主体性在此时处于潜在和萌芽阶段。

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落后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社会关系使刚刚萌芽的人的主体性被虚幻神秘的、无处不在的神性所遮蔽。

西方近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隶属关系,促使理论把人和主体统一起来,出现了专用于表达人的能动创造性的主体性范畴。

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发现”和对神的反叛,使人类的主体性重新得到了人自身的信任。

围绕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关于主体性的理论经历了从古希腊的实体主体到近代的认知主体,再到现代的生命主体的发展过程。

从文艺复兴经康德时代再到黑格尔等人的德国唯心主义时期,是近代认知主体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对主体性问题的理解主要停留在主客二分式的经验思维方式上,认为主体性就是人在外部对象世界中的外部行动自由。

而后,包括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在内,都反对单纯从外部的实践活动这一立场来理解人的主体性,注重人的精神自由的实现和内在自我的完善;主张从本体论的高度来理解人的主体性,认为主体性是通过人的精神逐步超越经验自我,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而实现的。

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为主体是自为存在,具有绝
对唯我性,主体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冲突和危险,他
人永远是主体的对象和客体。可见,他们的主体间
性理论只是单纯从消极意义上理解主体间关系,实
际上也就否定了主体间性理论对主体性建构的合
理性意义。另一位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则提出了
不同主张———交往哲学。他认为哲学是基于交往而
各种社会关系。因此,在考察主体间性时既要抓住生产关
系这一重点,又要结合分析其他社会关系即从一切社会关
系的有机结合中进行全面地把握。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对人的本体论存在作了现实论维度上
的总体性和多元性的认定。
只有主一客一主的交往实践才能彻底消除交往行为的异化,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集体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其本领施展其才华要融人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交往环境,就离不开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的桥梁,加强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所以,人的存在体现了主一客一主的关系,只有主体间性交往实践才能消除交往行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
通过对于海德格尔思想的整理,在海德格尔从前期此在出发到后期进入存在本身,我们可以找寻到一条从偏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自我否定的轨迹,这对于海德格尔研究和目前中国美学界的建构有一定的启示
海德格尔的“共存”是人们的日常交往关系,但这种
状态是在人的沉沦状况下的状态,而人的本真状态
就是立足于自我生存。萨特认为主体间性只是一种
1 .2.最早涉及到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
3.
之主至上否
神家园总体性哲学是对客体的彻底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模型的构建-模板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模型的构建-模板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模型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与世界的与交往不断密切,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呈现出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存与交锋的景观。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信息传递不再是历时传递、分层传递和垂直传递,从而弱化了教育者在教育中具有的教育信息优先权和垄断权,这是“主体间性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新境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应强调思想性而不是知识性。

思想不是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思想只有同其他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后,才能开显自己的存在。

从根本上说,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主体间性教育是教育的本性要求。

本文以主体间性教育观念为基石,探索如何在师生的对话与交往过程中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中国的教育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讨论“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开始,到90年代讨论“教育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以及近年来讨论的“主体间性教育”问题,争论的一个焦点围绕着:谁是教育中的主体,谁是教育中的客体?教育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使人们之间结成了相互存在的社会关系,使人的本质真正表现为人的社会,也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始终处在社会关系的制约中。

然而,如果人们将实践理解为“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那么必然产生“主体-客体”两极框架的“对象”实践观,其严重缺陷在于“它撇开了实践主体之间的物质关系或社会关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将实践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视为没有‘主体-主体’关系介入的片面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过程。

”①1.从“单一主体说”到“双主体说”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物,在体验自己生命的存在,有效地发展自己以及创造自己生存价值的时候,他会始终将自己放在与对象世界之关系的主体性地位。

费希特美学的现代性理解

费希特美学的现代性理解

费希特美学的现代性理解Ξ张政文摘 要:费希特的同一自我理论表明一个重要的飞跃,如果说古希腊的哲学是在智慧中实现自我的存在,包括康德在内的启蒙哲学在知识中确立自我的存在,那么费希特已洞察到行动与自我存在的内在关系,为现代哲学的存在观设计了实践的真实元素。

费希特是一个关怀社会生活的哲学家,他的美学思想正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关怀,突显了艺术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在场性。

在现代性的视域和范式中理解费希特,费希特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原创性美学思想,他关于美与文化的关系、艺术与技艺的关系、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艺术与爱的关系、艺术的自律、艺术的神性、艺术与人类进步等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原理和命题具有独创的思想深刻性,并对当代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同一自我 艺术作者张政文,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哈尔滨 150080)。

雅柯布斯在其《费希特》一书中给予费希特的思想高度赞誉,他将费希特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深刻思想家”,①其实,黑格尔就曾说过“费希特的哲学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开辟了新时代”。

②19世纪德国浪漫派领袖弗・施莱格尔在描述当时欧洲的文化形势时,将法国大革命、费希特和歌德的《威廉・迈斯特》并举为三个最伟大的时代事件。

可见,当时的费希特在思想文化领域有着非凡的影响。

然而,黑格尔之后,费希特的思想逐渐沉默,被西方的思想界边缘化了。

黑格尔就认为费希特同一哲学只是康德哲学与他的哲学之间的过渡。

R.克朗纳将费希特思想完全置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把费希特思想定位为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从主观唯心论转向客观唯心论的一个环节。

之后,埃尔德曼、费舍、文德尔班、罗维特、卢卡奇等这些对欧洲思想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因袭了对费希特思想的这种误解。

直到今天,国内许多学者或将费希特哲学视为康德哲学的补充,或将费希特哲学解读为黑格尔哲学的先声,仍囿于这种思维定式。

虽然20世纪50年代,德国解释学家R.劳特对费希特哲学的解释学研究改变了费希特哲学的当代命运,费希特哲学在西方当代哲学语境中已成为一个完全独创、自成一家并有着与黑格尔哲学同样重要性的哲Ξ 本文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项项目“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性视域”(批准号06JD720001)阶段性成果。

试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式在现 实中难以收到 良好的效果。“ 主体间性” 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
在 主体 间性 理论视 阈下的 思想政 治教 育其 内涵十 分丰 富 . 它为 思想政 治教 育提供 新 思路 、 途径 。 新
【 关键词 】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思想政 治教育 【 中图分类号 ] 6 1 【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9 8 3 (0 0 0 - 0 10 1 0 - 5 4 2 1 )1 0 0 - 4
想政 治 教育 模 式 向主体 问性 思想 政 治 教育 模 式 的 转 史 , 际上 仍然 是 倒 置 的 主体 性 哲学 。 实
向提供 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从而为解决
觉 、 思路。 新

主体性作为近代西方哲学 的一个重要命题 。 是 质是单一主体论 。 随着主体性 的发展 , 人们热衷于主
高校 思 想政 治 教育 的实 际效果 如何 ,直 接关 系 教 育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到大 学 生素 质 教育 的成败 。 与思 想政 治 教 育 学科 建
( ) 体 间性 理 论概 述 一 主
设取得巨大成就相 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
想 政 治教 育 的实 效性 ?这 的确 是 目前 思 想 政 治教 育 中 的一 大 难题 。
平 的 差异 , 由此 造成 在 现实 中则 难 以收 到 良好 的效 对 客观 世 界 的模 塑 , 实 现 “ 为 自然立 法 ”黑格 尔 而 人 ; 果 。 主体 间性 理论 为 实现 由传 统 单 一 式 的 主体 性 思 把 理 性 客观 化 为 绝对 精 神 ,以其 统摄 世 界 ,推 动 历
第 1 3卷 ・ 1期 第
2 1 0 0年 2月

费希特著作选集

费希特著作选集

费希特著作选集费希特(Fichte)是德国哲学家,也是德国浪漫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选集涵盖了他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深受学术界和读者的重视。

本文将以“费希特著作选集”为中心,从费希特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其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费希特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费希特的哲学体系以主体性为核心,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的精神和行为的基础,个体通过自我意识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和认知。

在《主体性原则》中,费希特提出了“我即是我”的观念,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同时,费希特也非常重视道德和伦理观念。

他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应当受到道德原则的约束,并通过自律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的道德观念强调自由意志的选择和责任,倡导个体通过道德行为实现自我实现和社会的进步。

二、费希特对教育的影响费希特对教育的影响与他的主体性观念和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其能够以自由意志选择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教育学义》中,费希特提出了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道德观念。

费希特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反对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的教育方式,主张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三、费希特对社会的影响费希特的哲学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追求上。

他认为社会应当建立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个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法治国家原理》中,费希特提出了以法治为基础的政治体制,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费希特的这些观点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权的保障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费希特的著作选集涵盖了他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对教育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认识论视野里的教育主体间性反思与质疑

认识论视野里的教育主体间性反思与质疑

胡塞尔之所以提出主体间性(intersubjektivitaet) 问
题正是迫于主体性 的四面楚歌 。主体 间性 的任务不再 是关注主体如何认识客体 , 而是探讨一个先验主体( 本 我 )如何能够认识“ 他我” 。先验论现象学 的整个理论支
63
你 信我不 鱼通 可这同 有依 , 为 不 坚 能与 觉, 样没 因 你
系的平等化 、 合作化 、 商谈化 、 交互化和包容化的种种 诉求 ,与社会整体人 际交往结构平面化 的重大变迁相 呼应 ,而成为教育实践界的主流声音 ; 后于这一呼声 ( 而不是在此前 ) ,教育主体间关系的变革运动 内部生 发 出一种 为师生平 等关 系寻 找理论 支撑 的迫切 需要 ,
于是教育 主体 间性 理论 的探讨提出主体间性问题的理论动力何在? 可以肯定的是 ,主体间性问题从来就是一个单纯 的认识论 问题 。庄子与惠施关 于 “ 子非鱼 ,安知鱼之 乐? ” 以及 “ 子非我 ,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的洁 问与反 洁, 正是主体间性问题基本视A 的一全精彩表达。前一 问的意义在于 , 你和鱼是两个分别独立的主体 , 你们如 何可 以相互通约并确证彼此 的知与觉? 后一问则表明 ,
一 、 为认识 论 问题 的主体 间性 : 从庄子 到胡塞 尔 作 首先 , 何谓主体间性 ? 它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 在哲
体贯通 ;其二, 不必理会物 自 体。
前者是黑格尔的道路。 他以宏伟的气魄, 将认识论与 本体论熔于一炉 ,认为宇宙万象是一个至大无外 的 “ 绝 对”人的精神也在绝对之中并以之为依据。所谓精神认 , 识 了绝对 , 其实不过是“ 绝对 ” 的内部恢 复 了同一性 , 这 时精神成了绝对精神。所 以他声称 “ 实体即主体”也意 , 在化解康德的认识与物 自体永远区隔的窘迫。 当然 , 一旦 内外通达 、 主客同一 , 也就不必有主体间性的问题了。 后者是胡塞尔 的道路 。康德主张知性只能经验 而 不能直观 ,这正是物 自体 的真相永远被感官遮蔽的根 源 ; 而胡塞尔则反过来 ,认为知性不是通过感官 而获 得, 而是直接在精 神领域 里进行 “ 本质直观” 而无 待 外 求 , 以物 自体 与认识过程根本无关 ; 至于这个物 自体 所 是否真的存在 , 则不再重要 , 以悬搁起来 , 所 存而不论 。 胡塞尔 的现象学似乎隐约折射着费希特 的影子 ,也 沿 着费希特 的老路走 向了唯我论 , 其结果是 , 主体极 度张 扬, 导致 了客体归 向虚幻。主体性哲学正是在不断 自我 纯粹化 的过程 中逼 近了黄 昏。

对主体间性的理解及其运用

对主体间性的理解及其运用

对主体 问性 的理解 及其 运用
闰金 山
( 西北 师 范大 学 政 法学 院 , 肃 兰 州 70 7 ) 甘 30 0
【 摘
作用。
要】 主体间性是一个从哲学中慢慢演化和脱胎 出来的概念, 也是现在社会发展 所需要 的一种行
动 指 南。通 过对 主体 闻性 的 解析 , 为主体 闽性对 处理现代 人 与 自然 、 认 人与 社会 关 系的和 谐 有重 大的指 导
不再 是一个 单一 的 自我创 造 的 , 而是 不 同主体 间相互 作 用
的过 程 。 随后 , 茨 将其 推 向顶峰 。 舒
思故 我 在” , 们才 开始 了对 自我不 断的追 寻 , 问“ ” 后 人 追 我
( 对主体 间性的现实召唤 二)
剩余 产 品的 出现 导致 了原有 社会 中平 等 、 助 型社会 互
维. 6 No. 11 4
达县 师范 高 等专 科学 校学 报
J u n lo xa e c esColg o r a fDa i n T a h r l e e
2( 年 0 0 0 7月
J UL.0 6 20
有创 造世 界 的能力 , 他 后 来发 现 自我设 定非 我 的 同 时 , 但

主 体 间 性 的产 生
主体 间性是 现代 哲 学 对传 统 哲 学单 纯 的强 调 主客 体 相对立 , 即二元 论 的 一种 反 思 的产 物 。 历 了 一 个 漫 长 的 经 演化 过程 。同时 , 对现代 社会人 与 自然关 系 的恶 化 以及 面 人与 社会 关 系的异 化 , 它又 被作为 一种 实践 过 程 中 的行 动 指南 而 召唤 出来 , 进人们 的 日常生 活 。 走

主体意识对现代管理的启发

主体意识对现代管理的启发

主体意识对现代管理的启发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学越来越重视发掘个体内在的潜质,倡导通过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推动整个团体的发展。

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也从原来狭隘的事物视角走出,注意到整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本文尝试从主体意识和主体间性的角度论述哲学对管理的启发作用。

标签:主体意识;主体间性;管理管理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就一直存在,但是管理学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直到十九世纪末,随着大型组织的出现,对管理的重视和研究才真正发展起来。

现代管理学的确立的一个里程碑就是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对劳动过程的科学分析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德鲁克的管理学研究则从根本上探究了管理學的本质,提出了组织和知识人的重要概念。

近几年掀起学习型组织浪潮的彼得·圣吉又深入探讨了对组织结构的系统思考和知识人的心智模式,促进了对管理学的进一步思考。

管理学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是相关的。

管理学对人的重视是有近现代的哲学根基的。

早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然后苏格拉底把西方哲学从对宇宙根源的探讨转移到了对人自身的研究。

但是主体意识的真正确立还是从近现代的笛卡尔开始的,一直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决定本质”,对主体意识的研究和肯定得到了不断的进步。

而系统思维是近现代哲学对科学发展的思考得到的新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观察研究的视角。

一、主体意识的确立1.西方哲学主体意识在理性意识领域内的确立作为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笛卡尔是一个“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的基础的英雄人物,哲学在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回到这个基础上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他从怀疑出发,肯定纯粹的理性思维才是人的存在本质,肯定人的理性认识世界的能力。

他从中世纪神学中走出,在意识的领域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其后的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直到谢林、费希特、黑格尔不断张扬人的意识的主体性,以致产生了包涵一切的“绝对精神”。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却未能吸收辩证法的积极成分。

自我的困境 ——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

自我的困境  ——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

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近二十年来,主体和主体性成了我国哲学界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

与现代西方哲学竭力批判和解构主体概念相反,我国哲学界则是一片高扬主体之声。

此种状况,耐人寻味。

尽管人们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哲学概念,但哲学的基本概念却不是可以任意使用的空洞符号,而是浸透了种种历史内容和现实规定。

在某种意义上,是概念决定了使用者的思想,而不是相反。

这就是为什么海德格尔和别的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殚精竭虑地要通过改造乃至生造一些术语和概念来避免传统思想的束缚。

既然主体和主体性概念起源于近代西方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那么,批判地反思这两个概念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兴衰和困难,对于今天的中国哲学界不为无益。

一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笛卡尔的任务是“将人理解为自我确定的自律(Selbstgesetzgebung),以为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1]笛卡尔及其后继者们将cogitatio(思)解释为将事物作为眼前的现象来把握。

这种把握占有了存在者,将其置于完全的确定性中。

给这种现象以无条件确定性的,是为它奠定基础的主观“立场”,即作为主体的自我(ego)的确定性。

一切东西置于其上犹如置于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础之上。

从那时开始,形而上学向其崩溃运动,即向一个时代运动,在这个时代中,自由的人的主体性扩张为意欲意志(Willezum Willen),要求完全支配世界。

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这种诠释虽然有很高的启发意义,但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它只适用于笛卡尔的前两个沉思,却难以用于解释《沉思》进一步的发展,和在那里进行的存在论转折。

笛卡尔发现,如果我清理自己的思想,向自己弄确实我的生存(Exsitenz),那么就会遇到一个特殊的概念,即无限。

这是唯一一个不能从我自身而来的概念,因为它超出了我有限的主体性。

我然后发现,并不只有我存在于世,还有他者,它的无限性包围着我,把我送进此在。

这他者的概念显明自己是一切概念中最真实者,比我思的直觉更明证,更可靠,在我自身中比我自己来得更早。

费希特知识学中的自我与自由

费希特知识学中的自我与自由

费希特知识学中的自我与自由作者:张东辉柳波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02期〔摘要〕自由问题是费希特知识学以及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主题。

在费希特知识学中,自我的形而上学特征直接决定了自由的特性。

可以大致从这样三种自我和自由的类型来概括费希特知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绝对自我与先验的自由、现实自我与实践的自由、宗教中的自我及其自由。

我们试图阐明,自我在费希特知识学的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规定性,这样的自我是如何实现自由的,他的自由思想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地位。

〔关键词〕费希特;知识学;自我;自由〔中图分类号〕B51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2)02-0030-07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里写道:“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

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

”①黑格尔所说的这个新时代在根本上乃是探讨自由的真理原则不断展开的时代。

在当时的18世纪下半叶,欧洲和美国正围绕着自由问题在现实和思想领域经历着历史性的巨变。

在现实政治方面,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的胜利成果是,自由已经正式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载入宪法,并成为衡量政府合法性的根本标准;在哲学思想方面,康德在启蒙思想的浸淫下,尤其是深受卢梭自由思想的影响,真正严肃而系统地论证了人的自由的可能性问题,规定了人的自由自主的、自我实现的理性,从而为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确立起自由的主题。

这个恒久的自由主题在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那里经历了纷繁复杂的继承与批判、改造与发展的过程,这可以说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本质方面。

仅就费希特而言,他的自由思想是对康德批判哲学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在康德那里自由是与主体本质地互相关联的,同样,费希特关于自由的理解也是从其知识学的“自我”推演出来的。

费希特本人就曾说过,他的全部哲学都可以归结为关于人的自由的学说,并将自由划分为三类:先验的自由、尘世的自由和政治的自由。

从费希特知识学看现代主体性的三种基本类型

从费希特知识学看现代主体性的三种基本类型

从费希特知识学看现代主体性的三种基本类型
庄振华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费希特独有的源初洞见是,主体并非抽象孤立的行动者,而是和客体一
道受到“纯粹行动”这一合行为与事态于一体的整体机制规定和引发的。

从主体开放性的不同程度来看,现代主体性的三种基本类型都多多少少反映于这一机制之中。

费希特本人的思想发展虽然是从第一类主体性走向第二类主体性,但客观上而言,第三类主体性的运行机理也由费希特的三个基本原理出来。

这类主体性以其所坚持的内在性世界观,构成了大部分现代思想的一个隐秘的共同起点,甚至构成当代的一些批判现代性思想的前提,这是以往研究容易忽略的一点。

现代性批判的真正出路在于对内在性世界的反思。

【总页数】10页(P52-61)
【作者】庄振华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陕西西安 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16
【相关文献】
1.论黑格尔对费希特主观观念论的批判——以耶拿时期的“知识学”为中心 [J],
罗久
2.论黑格尔对费希特主观观念论的批判——以耶拿时期的"知识学"为中心 [J], 罗久
3.试论费希特知识学的视野与贡献 [J], 庄振华
4.反思与自我设定——论费希特早期知识学的基本动机与进路 [J], 汶红涛; 钱立卿
5.费希特知识学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J], 谢地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第3期第36卷(总193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 RN AL OF PEK ING U NI VERSIT Y(Humanit 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3,1999General No.193Vol.36费希特与主体间性问题郭大为内容提要主体间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代哲学探讨的焦点之一,它与对现代性、启蒙理性或主体性的反思与检讨密切相关。

实际上,主体间性问题并不唯现代哲学所独有,古典哲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费希特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并不是截然不同或相互对立的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费希特破除了笛卡尔以来对主体的片面理解,赋予了主体性以完整的内涵,指出:人作为主体只有在相互限制、相互要求和相互给予的关系中才能真正意识并实现自由,从而过上合乎理性的生活。

费希特哲学中这些活的东西不但可以与现当代许多重要思想家的理论相互沟通和映证,同时也为我们反思现代性的某些关键性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主体性自由主体间性理性化费希特充满了科学奇迹和人间苦难的20世纪就要过去。

回首百年的沧桑,曾经使人摆脱奴役和蒙昧状态的启蒙理想日益受到审视和怀疑,人们在欣喜于工具理性所带来的辉煌和繁荣的同时也遭受着平庸和灾难。

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警醒世人正视现代社会的合法性危机,指出不论是启蒙理想还是工具理性,都与人们曾引为自豪的所谓主体性原则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对于主体性原则的片面理解,使人类在自诩为万物主宰的同时颤栗于奥斯维辛的暴行和核毁灭的阴影。

沉痛的人类历史和社会现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克服孤立地从个体角度出发对于主体性的理解,而要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寻找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律和法则,这也是当今世界结束种种冲突、走向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哲学上论证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就是所谓主体间性问题。

主体间性问题是20世纪哲学中被广泛而热烈地讨论的话题,它不但是语言哲学所不能回避的,而且更是胡塞尔现象学以来林林总总的人文思潮关注的焦点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人文学者的终极关切和人间情怀,其中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最为引人注意。

主体间性问题之所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的阐明最终决定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和把握,为解答以下这样一些性命攸关的问题提供共识的准则:人的生活是受理性支配的自由行动,还是欲望冲动的总和?人类的历史是合乎理性地向着理想社会的不断进步,抑或终将毁于不可理喻的疯狂和野蛮?如果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人类有着美好的未来,那么人生的意义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根源何在?在人的冲撞意志绞死了衰老的上帝之后,我们是应当游戏于虚无主义的恣意放纵,还是要重新回到人们自己塑造的上帝怀抱,渴望一种未知的力量拯救我们逃离苦难与混乱?100主体间性问题在现代哲学中突现出来,这是与现代化进程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的。

但这并不就像有些国外学者认为的那样,以为主体间性问题是20世纪的新论题,古典哲学根本未曾触及这一领域。

¹实际上,主体间性问题并不是与主体性原则完全对立的两个问题,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旦突破对于主体性原则的片面理解,主体间性的问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西方哲学史上,一向少有人问津的费希特就已经发起了将主体性推进到主体间性的哲学革命。

一、费希特的哲学革命近代哲学肇始于笛卡尔的沉思。

笛卡尔曾力图为哲学乃至整个人类知识的大厦确定一个清晰自明、不容怀疑的基点,这个基点在笛卡尔看来就是对我的怀疑进行怀疑的不可怀疑性,即我思、自我意识。

我思为近代哲学确立了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康德哲学中,我思判断伴随我的一切表象,作为先验统觉的自我是人的知识得以形成的最后根据。

但是,直到康德,笛卡尔所确立的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始终只是从思维的主体性、认识的主体性来思考的,而这样一种主体性原则在休谟的怀疑论面前已经岌岌可危了;康德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不得不限制认识的主体性,为人的自由留出地盘。

费希特正是在康德哲学止步不前的地方开始了他筚路蓝缕的探索。

虽然费希特是在康德哲学的滋养下走上思想的历史舞台的,但是他很快认识到,康德哲学的正确性只是在它的结论中,而不是在它的根据中;批判哲学是不完善的,自在之物还在不同程度上束缚着人。

如果说康德是启蒙思想的产儿和集大成者,那么费希特则是法国革命时代的哲学家,是狂飙突进精神在哲学上的代表。

如果说启蒙精神是要人们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那么狂飙突进的精神则是要人们敢于运用自己的自由。

费希特决心在康德哲学实践理性至上性原则的指导下,把为批判哲学割裂开的各种材料整理成科学的体系,这一体系是完整统一的关于自由概念的分析,他明确表示:/我的体系是第一个自由的体系;正如法兰西民族使人摆脱了外部的枷锁一样,我的体系使人摆脱了自在之物、外部影响的枷锁,在自己的第一原理中把人视为独立不倚的存在者。

0º费希特将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识学(Wissenschaftslehre),即关于科学的一般理论。

知识学的原则依然是主体性的原则。

不过,费希特的主体性原则已不同于以往的、单纯思维的或认识的主体性原则,而是融合了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完整的主体性原则。

知识学是从意识中不能被消解的东西出发的,这种/在完成抽象、撇开能加以抽象的一切所留下的东西,是抽象者本身,即自我0»。

自我这一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并不等同于经验个体的人,相反,自我的自我性是使人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而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它是指主体的绝对的自主性、独立性或能动性。

被非我限制的认识的自我和限制、规定非我的实践的自我,都是经验的、有限的自我,而设定有限自我及其对象(非我)的自我则是绝对的、无限的,因而不是单纯主观的,而是主客同一体。

知识学要为一切科学奠定基础,它的最高原理应该是给予一切认识以条件而自身是无条件的东西,它说明一切而不能被其他东西说明,这只有通过理智直观才能达到。

因此,费希特认为,引导人们学会明确思考和理解自我概念的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把思考者同时作为对象来进行思考,即/我察觉我自己0。

如果撇开被思维的对象,只注视思维本身,我在这个对象里就成为我自己的一种特定表象的对象。

一般的意识只是对感性经验的反思,得出的只是经验性101的知识或常识;而哲学则是对知识的再反思,它要反思知识所以成为知识的根据。

在这样的反思中,我们会发现认识的对象不过就是认识的主体,而主体除了行动之外别无所有。

对知识的再反思也就是自我返回自身的行动,理智力量的这种行动总是以自身为对象的,因而是自己规定自己的。

这样的自我并不是单纯的事实、客观存在,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活动。

也就是说,在自我意识中出现的自我,本质上不是意识的事实(T at),而是使意识及其对象得以可能的东西,是造成意识事实的行动(H andlung)。

所以,费希特把自我看成是本原行动(Thathandlung): /它同时既是行动者,又是行动的产物;既是活动着的东西,又是由活动制造出来的东西;行动与事实,两者是一个东西,而且完全是同一个东西;因此,-自我存在.乃是对一种本原行动的表述,但也是对整个知识学里必定出现的那唯一可能的本原行动的表述。

0¼本原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活动,而且还是意志活动。

在费希特看来,思维活动和意志活动是实体的两个属性。

费希特认为,实体并不是知觉的对象,而是在所知觉的东西上联想到的。

我察觉到我自己是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必定是有对象的,是指向一个客体的;而在对能动性的自我反思当中,这一客体必然又回归到自身。

也就是说,在我意识到自己的时候,我也就察觉到我自己是有意志活动能力的;也只有在察觉到我是有意志活动能力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在作为主体的实体所拥有的两种属性或表现中,意志活动是根本性的,也只有把费希特的自我的核心内容理解为实践的和创造的能动性,才能真正把握费希特哲学所源出的狂飚突进和法国革命的时代精神。

自我通过理智直观而肯定自身存在的本原行动就是费希特为知识学创建的第一原理,也是他为整个人类知识寻找到的坚不可摧的基点。

这一绝对的自我突破了笛卡尔以来的在单纯的思维性中构架哲学的局限,为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第一哲学的意义上增添了行动、实践的内容。

虽然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也是在实践理性至上性的原则下来弘扬人的能动性的,但是批判哲学的理性还不是统一的;而在康德哲学中分别加以探讨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知识学中则成为完整的主体能动性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是绝对能动的自我构造了人的一切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和对象,并把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

黑格尔称/费希特哲学曾经在德国造成了一个革命0½,这是因为知识学的第一原理是对笛卡尔以来的主体性原则的一种深化,它不是从单纯的我思开始,而是从思想所以可能的根据开始,因为思想、理性的本源应该是非思想性、/非理性的0。

正如克罗纳所说:/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推理(Ratio),否则它就不是先验的、不是创造性的、不是自我性的、不是范畴和理念的能力,不是实践的,而只是分析的原则,是单纯的完全没有内容和实在性的抽象:它就不是能动的纯粹意志本身。

0¾二、人是目的,也是工具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本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后者就寓于前者之中,前者也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一旦不再把主体性等于单纯的我思,现实能动的主体性概念必然引出主体间性问题。

费希特突破了前者,也就必然触及到后者。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拓展是知识学从理论部分过渡到实践部分的必然逻辑,法权学说、伦理学等实践知识学的丰富内容正是在主体间性演绎的基础上才得以展开,由此费希特实现了从精神向现实的/狂飙突进0。

自我作为绝对的能动性必定要外化自己,在现实中表现出自己创造万物的本原性。

落入时间中的自我性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我的躯体。

自我必定会察觉自己是自我,它具有一定限量的自然冲动;对于独立、自由的自我来说,这种自然冲动又总是在我之外或在我之下的;也就是102说,在我们之内属于我们人格的东西有两种:通过自由而存在的东西和不通过自由而存在的东西(如天赋、健康等)。

在自然中自我的一切力量和效用性无非是在我之内的自然对其自身(在我之外的自然)的效用性,这是由在我之内通过自由而存在的东西推动不通过自由而存在的东西(单纯的自然冲动)而引起的。

自我作为经验的自我,是自然的一部分,我的自然冲动只能借助于自然的过程来实现,它不能超出自然范围,其结果所需要的一切必定在自然方面是已经给定的。

由我所统辖的在我们之内的、自然冲动的系统作为自然的产物与部分,必然是占据并穿越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的物质,这就是我们的物质躯体。

我们的自然冲动就集中和包含于我们的躯体中,躯体是我们所控制的最直接、最内在的自然物质,因而包含了我们的一切因果性据以产生的最初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