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间性”看对话中的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建构

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建构

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建构作者:曹慧芳来源:《教育界》2010年第06期[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独白式”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而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对话教学則日益受到关注。

因此,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建构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对话对话教学师生关系一、对话教学的内涵(一)什么是对话“对话”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二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接触或谈话。

人们一般把“对话”与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联系在一起。

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

什么是对话?弗莱雷认为对话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上的,这些前提性的条件包括:平等、爱、谦恭、信任。

弗莱雷指出,只有建立在平等、爱、谦恭、信任他人的基础上,对话才是一种双方平行的关系。

对话具有如下特征:对话意味着人性的平等、对话需要合作、对话的关键是提问。

也就是说,对话是言说者与倾听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双向交流行为。

对话不仅是言说者之间的言语交际,更重要的还有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

(二)对话教学的界定真正的对话教学实质上是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意识,是指师生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体验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构建知识、提升素质和实现价值的教学形态。

由此可见,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的教学,是以沟通为基础、以对话为本质的。

巴西著名对话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批判了教学中将知识作为静态所有物的观念,指出正是这种观念致使教育成为“存储行为”,将知识和真理“存储”进学习者的头脑中。

为彻底改变教师的这种存放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弗莱雷认为,教育应当基于对话理念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提问式教育”,以探究他们生存的世界现实,培养学生成为批判的思考者。

《浅谈对话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论文

《浅谈对话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论文

浅谈对话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

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教育功能发挥的基石,是彰显教育实践活动生命力的一个关键因子。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犹如一个高效的减压阀,对于师生双方都能起到提升自我素质、扩大知识面、愉悦身心的作用。

反之,僵化的师生关系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本文通过对对话式师生关系的初步分析,探求对话式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建立的条件,以及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对话式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主体间性所谓“主体间性”,又译作主体际性、交互主体性、共主体性、主体通性、主体间共性等,是西方哲学消解主客二元对立和主体中心主义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

它正式成为一种哲学话语始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后逐步地在存在主义、哲学释义学、语言分析学、社会学等领域被进行了广泛的阐释和发展。

“主体间性”打破了主体的孤立状态,建构起了多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努力关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确认自我主体、他人主体,以及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主体间性是指人们在实践认识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性关系,即活动中的人在其交往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联系,具体表现为实践—认识中的相互性、协调性和调节原则;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同物质生产活动对人的存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哈贝马斯强调一种人际间的“商谈伦理”,在他的社会交往理论中主体间性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哈贝马斯认为,认知主体针对自身以及世界中的实体所采取的客观立场已经不再拥有特权。

相反,交往范式奠定了互动参与者的完成行为式立场,互动参与者通过某一客观事物相互沟通与理解达成了彼此行为的协调性。

主体间性主要指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和共识。

马丁·布伯通过构建“你-我”的关系模式来阐述主体间性的思想。

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反思与超越,是“主客二元对立”哲学范式的自我演进及扬弃,是西方单一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

高校师生之间的理解对话与主体间性探析

高校师生之间的理解对话与主体间性探析
第2 4卷 第 6期
20 0 8年 1 1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a fKu mi gMeal ry Colg o r l o n n tl g l e n u e
V0. 4 No 6 12 .
NO . 0 8 V2 0
高 校师 生之 间的理 解对 话 与 主体 间性探 析
e ,gv t a e p c n q ai ,e tb i h e ain h p o q ai ,fe d m ,c mp s in,c n r i e muu rs e ta d e u l y sa l h t e r lt s i fe u l y r e o l t s o t o a so o・ c r ,tl r n e n o r g n ep e n oe a c ,e c u a e a d h l .
在沟 通双方 同理 心 的互动 中 ,我们 尝 试 站在 对 方 的立 场上来 了解 对方 ,与 对方 产 生 同样 的感
系是教 与学的 关 系 ,即所有 的教学 理 论都 可 以还 原为这 种教与学 的关系—— 一种特 殊 的社 会关 系 。 换 言之 ,不管 以何 种 形态 出现 的教学 活 动 ,皆 包 容在教 与 学 的 基 本 关 系 之 中。从 这 一视 角来 看 ,
吴利 敏
( 云南 财 经 大 学 教 务 处 ,云 南 昆明 6 02 ) 52 1

要 :高校 师生 关 系强调 “ 往 ” “ 交 、 互动 ” “ 解 对 话 ” 以及 “ 体 问性 ” 师 生之 间进 行 教 育 对 话 是 教 师 、 理 主 。
与 学生双方的交互作用 ,二 者是互为主体 的关 系。在教育对话中,教师与学 生互相承认 ,互相赋 予平等与尊重 , 双方建立的是 平等 、 自由、同情 、关心、宽容 、鼓励、帮助的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对重建高校师生关系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对重建高校师生关系的启示
收 稿 日期 :0 9 1— 6 2 0 — 0 1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课题 , 江苏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 目
作者简介 : 晓 ̄(9 1 )江苏 睢宁人 , 李 f 17 一, ] 江苏工业学院, 副研究员 , 硕士 , 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 鲁武霞( 7 -, , 1 6 )女 江苏射 阳 9 人, 江苏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 硕士 , 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 黄成洲(94 ) , 15 一, 陕西西安人 , 女 江苏工业学 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 所长 、 教授 , 从事英语语言教学研究 。
传 主体 间性( tr beti) 称 交互 主 体性 , 现 等主体 的人 与人 的关 系。 统教育 理论 以教 育对 象的 I es jcvy又 n u it 是 把 教育 的关 系衍 变 象学 、 解释学 、 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 可塑 性 为基 础 , 教 育 对象 当作 物 , 为人与物的关系; 主体间性则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 念, 它是 一种 消解 主客体对 立和 主体 中心 的新 主体 哲 以主体间共 同的教育资源为共 同客体进行双 向 学。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平等交往、 主体 , 师 双 向互 动 、 主动对 话 、 相互理 解 和融合 的关 系 , 是不 同 交流 和互 动 ,要 求教 学 主体都 打破 自身 的封 闭性 , 生双方 都 能站在 对方 立场 上看 问题 , 而 达到 知识 的 从 主体 取 得共 识 并在 交 往 中表 现 出 以 “ 交互 主体 ” 中 为 心 的和谐 一 致 , 打 破 主体 的孤 立 状 态 , 构 多个 主 共 识与共 享 。 它 建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 们 思想 观 念 、 活方 式 发 生 人 生 体 间 的交互关 系【 ” 。 人 主体地位 、 主体 权 利得 到 主体 间性理 论最早 在伦理 学领 域 提 出 , 现代 哲 了深刻 变化 , 的 主体人格 、 近 了尊重 , 的 自主意 识 、 等意识 不 断增强 , 人 平 因而重 建 学 家 在 个 体价 值 独立 的基础 上 继 续探 讨 并 扩展 为 社 会 学领 域 。 社会 学 ( 括伦理学 ) 包 的主体 间性 指作 为社 高校师生关 系就应重视师生的主体性和主体 的双 向 会主体 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涉及人际关系以及价值 交 流与 互 动 。师 生 主体 间互动不 仅是 一种 教育 关 系 , 更 是一 种社 会关 系 和心理 关系 , 动 的前提 是 民主与 互 观念 的统一性 。 国哲学 家 、 会学家 哈 贝马斯认 为 , 德 社 条件 是倾 听与理 解 , 过程是 对话 与交 往 , 结果 是 在 现实 社 会 中人 际关 系分 为工具行 为 和交 往行 为 , 平 等 , 工 共 识与 共享[ 2 1 。 具 行为 是 主客体 关 系 ,而交 往行 为是 主体 间性 行 为 。 他 提倡 交往 行为 , 以建 立互 相理解 和 沟通 的交 往理 性 达 到社 会和谐 。 主体 间性是 主体 与主体 之间 的相 互性 和 统一性 , 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 主体间性哲学试图 1 . 师生关系以知识传授为基础 , 情感关系却渐趋 将人与人 、 人与 自 、 然 人与社会的分离 和对立结合起 淡漠。高校师生间的交往主要存在于教学活动 中, 并 来 , 越 主客 体 的对 立 和 控制 , 调 自我 主 体 与对 象 以师生 间信 息 的传递 、 流和沟通 为前 提 。教 师通 过 超 强 交

主体间性——新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新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

味 中去积累语 文知识 ,获 得人格 的提升 ,情 感的升华 。在 教育就是 最好 的佐 证。教师无 论是知识经验 还是生理 的成 阅读 教学 中培 养学生 的主 体性应 当尊重他们 对文本 内容 选 熟度无疑 都决定着 在课堂 中具备控制 的资格 。阅读教 学其 择 的意愿 ,教 师适时进行 一定 的动 机激发 ,使他们乐 于提 教学价值 是隐蔽在 文本之 中的,文本所呈现 的 内容是 教材 出新 问题 ,乐 于去探究 ,去合作 ,去思考 ,从而达到知 识 原生价值 的载体 ,而越 是重要 的价值 ,基本 的价值 ,越隐

认 为 太 “ 级 ” 而 不 值 一 提 。教 师 如 果 这 时 候 一 味 地 顺 低

阅读教学 中学生的 自主性发挥的利与弊
着 学 生 的发现 来 组织 课 堂 的话 ,姑 且不 论针 对 学生 问题
新一 轮 基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立 足 于 “ 的主 体 性发 展 展 开 的学 习是 否 符合 阅读 教 学 的 内容 ,首先 他们 未 曾涉 人
能力、个性 、创造性 等 )为 中心 ,一切教 育措施和 教育条 选 择 教 学 方 式 , 教 师 根 据 学 生 的 意 愿 确 定 教 学 的 顺 序 ,
件 都 是 为 了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和 个 性 充 分 发 挥 而 选 择 和 设 计 对 学 生 的 观 点 、 体 验 呵 护 备 至 。 可 是 随 之 而 来 的 却 是 学
的。”[贯彻 到阅读教学 中,各种各样的教 学模式都是为力 生牵 着 教师 走 的低 效课 堂 的 出现 。例 如 在分 析祥 林 嫂悲 1 求 凸显 以学生 为本这一根 本教学 宗 旨。课堂 中 ,教师跟 着 剧命 运 的根 源 时 ,教师 对 学 生认 为祥 林嫂 悲剧 命 运 的原 学生 的思维走 ,学生 的主 体性通过 各种学 习形 式得到 了淋 因是 她个 人 性格 造 成 的 ,这 一 观 点竟 然会 大加 赞 赏 ,认 漓尽致 的体现 。可是在这种 外在形 式繁荣 的背 后 ,却是 学 为学 生 善于 质疑 ,敢于 发表 个 人新 观 点 。教 学 内容 的偏 生在 实际所得 的单薄与杂 乱。建立 主体间性 的师生关系 新 颇 必 然 导致 课堂 目标 的无法 达 成 。还有 ,课堂 上 教师 为 理念 ,就是对课 堂上教师 的控 制与 学生的 自主进 行协调 , 了培 养学 生 发现 问题 的能力 ,会 让 学 生在 初读 课 文之 后

从“主体间性”看大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从“主体间性”看大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从“主体间性”看大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作者:刘凌艳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从“主体间性”来看师生关系,有利于克服以往教育上的弊端,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探讨,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行动上的转变,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Analyse on 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College Students'Subj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inter-subjectivity" VisionLIU Lingyan(Publ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inter-subjectivity" to analyse 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benefit for overcom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ducation on the past, as well a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ory and 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gain a better teaching effect.Key words"inter-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对大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离不开这一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正确认识这两者关系需要有一定的哲学方法的指导。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论文发表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论文发表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当前教育界关于师生关系的熟悉局限于主体性框架中,无法走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误区。

作为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教育提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组成了"主体一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体,他们都具有各自独立的人格特质,师生主体间交往是平等的交往,师生主体间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对传统师生关系进行了修正。

一、主体间性的产生及意义主体间性是西方哲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中产生的。

其进展经历了古希腊本体论哲学中的借贷主体论,笛卡儿时期的熟悉论,康德、费希特体系的先验主体论和谢林、黑格尔体系的绝对主体论,最终进展为胡塞尔、哈贝马斯等人提出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彼此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主体间性哲学试图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分离和对立结合起来.主体间性作为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交流与对话,它超越主、客体的对立和操纵,强调多极主体的共生性,平等性,和谐性。

二、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师生主体间互动新的师生关系的实质是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主客关系,传统的主体哲学将师生关系看成主客关系事实上是异化了师生关系的本质。

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师生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熟悉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是主体,在被教师熟悉和教育时也是主体。

教师在熟悉和指导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熟悉和阻碍时也是主体。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是共生共存的,缺少了任何一个主体,就不能形成主体间关系。

而师生主体间互动是指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通过明白得与对话,对其一起的课程文本达到一种非强迫性的共识,从而实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与体会共享。

师生主体间互动不仅是一种教育关系,更是一种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或“双主体论”这两个观点也确信了教学活动中所有人的主体地位,以为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进程中的主体,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一致。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人的重新认识是对人进行更准确更具价值的一种认识2014530在弘扬主体性上将只关注主客二元的工具理性改造为以交往为核心并蕴涵有自由民主平等精神的主体间性使主体从认识世界的手段目的等工具性占有的线性思维巢臼中跳出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思维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王瑞超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一、主体间性哲学的诠释
• 在弘扬主体性上,将只关注主客二元的工具理性 改造为以交往为核心,并蕴涵有自由、民主、平 等精神的主体间性,使主体从认识世界的“手 段——目的”等工具性占有的线性思维巢臼中跳 出,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思维。 • 在交往实践上,以理解、对话、视界融合、多元 渗透、意义建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交互 主体的可涉性等理念,摆脱“自我”走向“他 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从 而实现类主体共生、共创、共同发展的目的。
2014-5-29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一个主体,将自己的知识、技 能和思想的文本呈现于学生面前,而学生是 否接受或接受的程度如何,教师是不起决定 作用的,关键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育活动, 是否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因此,教育教 学的过程,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才是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的实质所在。 “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算得上是相 互关系,因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 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成为相互关 系。”从这一视角出发,教师与学生作为相 互依赖的共生性存在,其关系的本真状态是 2014-5-29 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主客关系,传统的主体
2014-5-29
三、主体间性视角下的教师角色
3.与学生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发展 在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下,理解是师生间平 等对话和沟通的导向。对话的过程就是教 师和学生双方理解的过程。 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教育是在人与人的关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对 主体论 ,最 终 发 展 为胡 塞 尔 、哈 贝 马 斯 等 人 提 出的 主 体 间性 。 主体 间性是 主 体与 主体之 间 的相 互 性 和 统 一 性 ,是 两 个 或 多个 个 人 主体 的 内在 相 关 性 . 主 体 间 性哲 学试 图将 人 与 人 ,人 与 自然 , 人 与社会 分离 和对 立结合 起 来 . 主体 间性 作 为 主 体 与 主体 间 的共
l 主体 间性 的产 生及 意义 , 识 的理 解总带 有 自己生 活 经 验 的 痕迹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在 教学 主 主体 间性 是西 方 哲 学在 后 现 代 主 义思 潮 的 反 思 中 产生 的。其 体 间相互 倾 听和 诉 说时 ,要 审视 他人 的见 解 和 观 点 ,又要 检 验 和 发展 经历 了古 希腊本 体论 哲 学 中 的借 贷 主 体 论 ,笛 卡 儿 时 期 的认 反 观 自己的思 想 和经 验 。个 体 在 与他 人 的 比较 之 中 ,不 断 认 识 到
新 的师生 关系 的 实 质是 主 体 间关 系 ,而 不是 主客 关 系 ,传 统 质上就 是教 师 与学生之 间 的 对 话 与 交往 。对 话 是 指 教 学 主 体 之 间 的 主体哲 学将 师生关 系看 成 主 客关 系实 际 上 是异 化 了师 生关 系 的 在相互 尊重 信任 、平 等 的基 础上 ,以语 言 等 为 中 介而 进 行 的 精 神 本质 。在 师生 主体 间 关 系 中 ,师生 任 何 时 候 都是 主体 ,学 生 在 认 上 的双 向交 流 、沟 通 与理 解 ,在 对 话情 境 中 ,知 识 不 再 是 教 师 以 识 教师 及其 教 育教学 内容 时 是 主 体 ,在 被 教 师 认 识 和教 育 时也 是 独 白的方式 传递 给学生 的静 态 的书 面 内容 ,而 是 动态 的、开 放 的 、 主体 。教师 在认 识 和指 导 学 生 时 是 主体 ,在 被 学 生认 识 和影 响 时 生成 的 ,知 识 的价 值 不 在 于 给人 现 成 的 东 西 ,在 于提 供 不 断创 生 也 是 主体 。教 师主 体 与学 生 主 体 是共 生 共 存 的 ,缺 少 了任 何 一 个 的起点 ,从 而师 生关 系 超 越 了单 纯 的知 识 传 授 。主 体 与 客体 ,认 主体 ,就不 能形 成 主体 间关 系 。而 师 生 主体 间互 动 是 指教 师 主 体 识 与被 认识 ,支配 与 被 支 配 的关 系 ,而 是 作 为具 有 独 立 个 性 和 完 与学生 主体 在 平 等 、民 主 的基 础 上 ,通 过 理解 与 对 话 ,对 其 共 同 整人格 的主体 共 同步人 平等 的 “ 我— —你 ” 关 系 ,是 作为 与 “ 我” 的课程 文本 达成 一种 非 强 迫 性 的共 识 ,从 而 实 现 主体 间 的 “ 视 界 围绕共 同话题 充分 交 流 的 “ 你” 。在 这 一 过程 中 ,双 方 相 互投 入 , 融 合 ” 与经 验共享 。师 生主 体 间 互 动 不 仅是 一 种 教 育 关 系 ,更 是 共 同在 场 ,互 相包 容 ,双方 都 能 敞 开各 自的 内心 世界 ,真 诚地 倾 听 、言谈 ,在 相互 接纳 与相互 敞开 的过程 中实 现精 神 的 “ 相遇 ” 。 种社 会关 系 和心理关 系 。

主体间性理论下的中学师生关系探究

主体间性理论下的中学师生关系探究

主体间性理论下的中学师生关系探究中学师生关系一直是中学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哲学主体间性思想的影响下,确立主体间性中学师生关系成为当前中学师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一、中学师生关系确立主体间性的意义首先,主体间性的确立意味着对既往师生关系模式的超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彰显。

它的确立实际上正是教师与学生交往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一方面获得了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教育主体的途径,以主题间关系规约的方式约束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关系,提供了主体性合理发挥的尺度,构建起个体进行正确自我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使教育过程的师生主体获得了完善的意义,超越了实然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教化,回归了应然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主体人之间的交往,以及通过交往而体现出的交往主体双方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性关系,对于实现教育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理解与合作、对话与沟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其次,师生交往主体间性的确立有助于培养具有主体间性品格的人。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能够与人合作的人。

教育活动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社会性活动,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熏陶,更表现为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空间本身又是一个容易激起头脑风暴的场所,师生置身其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有情感、人格的碰撞和影响,是师生双方都秉持平等、自由和宽容的理解、对话、交流与沟通,不仅有助于双方思想、意识的形成,更有助于双方独立、开放和合作的意识及精神的培养和构建。

最后,师生交往中主体间性的确立有助于教育各个主体的主体性的形成发展与交往型教育的达成。

以往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受教育者个体的服从性、依赖性和被动性,忽视了他们人格的独立性、意识的自主性、思想的建构性和行为活动的创造性,必然造成对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否定,从而也使得教育过程变成教育者单向式知识传授,不仅不利于教育活动的展开和创造性教育思维的养成,而且严重地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完成,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交往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交往实践中相互作用,使受教育者真切地感受到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合作、包容与共享的关系。

主体间性――新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7页word

主体间性――新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7页word

主体间性――新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在现当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堂中师生行为成为了当代教学研究的一个焦点。

传统师生关系的失衡与不平等遭到了猛烈的抨击,甚至于全盘否定。

当代教学论研究认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中心,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的。

”[1]贯彻到阅读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都是为力求凸显以学生为本这一根本教学宗旨。

课堂中,教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可是在这种外在形式繁荣的背后,却是学生在实际所得的单薄与杂乱。

建立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新理念,就是对课堂上教师的控制与学生的自主进行协调,以求达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

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交流,知识的汇合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同时也使教师自身得到专业的发展,实现双方的共赢。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发挥的利与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生的自主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了教师应当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意识。

阅读教学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在感悟、体验、品味中去积累语文知识,获得人格的提升,情感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尊重他们对文本内容选择的意愿,教师适时进行一定的动机激发,使他们乐于提出新问题,乐于去探究,去合作,去思考,从而达到知识的整合,认识的增值。

诚然,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自主学习的优势是不容怀疑的,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绝对是更为持久和深入的。

在这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呼唤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对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一再表示与之决绝。

浅析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浅析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浅析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作者:王晓芬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5期师生关系自古就有,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并非独属于现代。

而当代的师生关系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受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影响,师生关系中的新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即便表面风平浪静,内在也不泛暗流汹涌,尤甚者演变为师生对立。

学生摔书本、罢课;老师拉扯学生、抢夺学生物品、将学生拖出教室不准其上课等。

小学生自杀,中学生上课时冲上讲台砍杀老师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是当下中国教育的隐痛,对于老师和学生都会造成终身遗憾。

我们呼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良性的教学带来裨益;另一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师生关系引发诸多反思。

马克思理论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主体间的互动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

肇始于胡塞尔,发展于海德格尔、哈马贝斯等哲学家,主体间性概念自出世以来,从哲学领域迅速扩展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同时引发了教育界的学者们和一线工作者们的深刻思考。

如果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该如何审视师生关系?一、关于传统师生关系及存在问题1.教师占主导地位导演,学生作为演员。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老师是言听计从,不得为二,教师就是摸本就是典范,不能超越,教师是绝对的主体。

2.传统教学侧重单向的输出,少有或没有反馈机制。

如果单向的宣讲和说教,只是有教无学或无教盲学,根本显现不出教学效果,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不能称之为教育。

这种情形下的师生关系也不是完整和良好的人际行为模式。

3.所谓主客体行为模式讲究的是人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模式,并不具有主体间交往的特征。

传统的主客体师生关系只是一种形似改造自然的合理性的行为活动或过程,而不是一种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

实是一种异化的模式,它错误的将人之间的教育异化为一种和人有关但却与真正的人的成长、发展和完善无关的活动。

二、关于主体间性我们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涵,认为主体间性是人自身作为本真存在的主体,在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试图与其他主体所达成的一种可能性的关系。

后现代主体间性下的对话性师生关系

后现代主体间性下的对话性师生关系
0 @ 0 0
后 现 代 主体 间性 下 的对 话 性 师 生 关 系*
孙 茂华 董 晓 波
[ 摘
要 ]知 识 经 济给 现 代 师 生关 系带 来 了强 大 冲 击 ,教 师 遭 遇 到 了前 所 未有 的 角 出发 .对 传 统 的 教 师 角 色及 其 师 生 关 系进 行 反 思和 批 判 .确 立 以 平 等 对 话 为基 础 的新
往 、 主动 对 话 、相 互 理 解 的 过 程 ,师 生 不 是 “ 与 他 ” 的 我
生 生 命 教 育 的缺 憾 — — 学 生 生 命 主体 的 片面 发 展 。
( )教 师 的 权 威 和 话语 霸权 二 现 代 课 堂 教 学 制 度 赋 予 了 教 师极 大 的 知 识 权 威 性 .认 为 教 师 是 知 者 ,学 生 是 无 知 者 ,教 学 过 程 是 一 种 “ 对 下 ” 上 的传 授 关 系 ,表 现 在 师 生 关 系 上 就 是 把 二 者 看 成 是 支 配 与
地 位 ,将 教 师 与 学 生 二 者 对 立 起 来 ,是 从 一 个 极 端 走 向 了
另 一 个 极 端 。 因 此 ,这 种 主 客 二 分 二 元 对 立 师 生 关 系 的 不 平 等 性 ,在 造 成 师 生 对 立 、 冲 突 的 同 时 ,也 必 然 会 造 成 学
cnt cv)还 是 建 设 性 ( nt c v)后 现 代 主义 ,其 价 值 o s ut e r i c su t e o r i
观念 和 思维 方 式 都 对 西方 社 会 产 生 了重 大 影 响 。后 现代 主义
吸 收 了胡 寒尔 的 “ 主体 间性 ” 理论 .认 为 “ 构 师 生 主体 问 建 性 是 当代 教育 的重 要 目标 和 实 践 策 略 。 … …形 成 师 生 主体 间

主体间性与对话教学

主体间性与对话教学

主体间性与教学中的对话康伟在《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指导学习,教师和学生是主体间的关系,不是主客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向主体间的教育,既用人的方式教育人,主体的方式教育人,用将心比心的方式来教育人,而不是把人当做客体来控制和改造。

冯建军在《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中提出:把交往作为一种精神,运用到教育中,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交往形态。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蒋彩芬在《“对话”让灵性回归语文课堂》说: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时时留心,有意捕捉“战机”,营造对话的高潮。

对话中学习品味语文,让课堂灵性闪光,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说明了语言是交往的手段,也表明师生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

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互相倾听和言说,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再到师生、生生“交往”。

教育即交往,实际上承认教育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如果说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基于“主体性”理论。

那么,强调“对话”、“交往”则基于“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和完善。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

教育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语言是交往的手段。

因此,教育交往的过程就是诉诸对话,通过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

在教学中,交往和对话实际上构成了师生的智力背景,在交往中提高,在对话中发展。

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相互配合,互为主体,进行对话,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在教育见习活动期间,主体间性的对话在课堂活动中也表现突出。

主体间共同性——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思考与建构

主体间共同性——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思考与建构

主体间共同性——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思考与建构张中强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教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的因素。

在现实多重变奏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师生间有效沟通与交往的行为正在不断的递减,相互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日益疏远化的趋势,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在不断的相互认同和交往中才能够有效的实现。

以平等、理解、共生等为主要特征的主体间性交往理论,对于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交往模式,打破教师与学生所存在的个体封闭性,构建起积极融洽的高校师生关系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师生交往关系的内涵与认识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的,而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则是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一环。

诚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则信其道”。

而“亲师”就是代指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也曾指出:“好的师生关系才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相互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多结构、多类型的稳定的人际关系体系。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的因素。

交往是人类的社会属性之一,而从人类产生之初便有了交往活动,包括肢体交流、言语交流以及今天的网络在线交流等。

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也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教育交往的主体就是师生间的交往活动,是师生主体双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

二、高校师生交往关系实然现状与原因分析当前由于受到固有教学思维模式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冲击等多重相关因素的复合影响,现实学习和生活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主要呈现出了以下一些特征:首先,师生之间的沟通以知识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平等、多元化交流。

其次,交流时间、次数偏少,同时有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倾向。

再次,交往以课上为主,课下以电话、网络为主。

平等与对话――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与对话――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与对话――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与对话――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摘要:传统二元对立的主体性视野中教师和学生不平等的主体-客体关系,不利于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主体间性理念被引入教育实践中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拥有平等人格的“主体-主体”关系,教师不再是不可质疑的权威,学生也不仅仅是被改造的对象和知识的被动“接收器”,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特征转变为平等基础之上的对话。

关键词: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平等对话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最初提出是在哲学的范畴,它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Hussel)针对人们对他的现象学的批评,同时也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而提出的。

作为一种新的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人学理念的世界观,主体间性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

主体间性理论凸显了主-主关系和主-客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强调主体间的知情意的关系结构是复杂且独特的,是主客关系不能代替的,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所达成的一致性和共识。

[1]将这一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有助于消解教育中的主客二元对立现象,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达到教学主体之间真正的互动、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一、主客二元对立模式中的传统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在这种主客二分的模式中,师生双方总是有一方处于主体地位,而另一方被动地处于客体地位。

在教育实践中就体现为: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在学的时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在备课的时候就容易忽视学生这个潜在主体的存在,把学生和教材都视为客体。

同时教师也容易形成居高临下的心理,过分强调自己与教材的权威。

在传统的静态知识观的指导下,教师默认教学过程中知识性质的不可质疑性和一致性,过分强调既定知识的准确性。

高中政治课堂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构建论文

高中政治课堂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构建论文

高中政治课堂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摘要新课程理念对“人的发展”和“主体性”给予重视和彰显,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间的关系也应重新审视,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本文阐述了主体间性以及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含义,并论述了在高中政治课堂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意义及措施。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中政治对话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责任、作用和相互间的态度、情感等多个方面。

在教育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师生关系中实现的,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师生教学与学习活动的最终成果。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人为本”,高中政治课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高中政治课堂上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其现实意义。

一、“主体间性”与“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内涵“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研究的深化。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指的是通过对话、理解和移情达到的对于某个认识对话的共识;在存在论意义上,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在、共存的关系。

主体间性超越了主体性,又保留了个人作为主体的根本特征。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是在主体间性下师生之间主体与主体的平等的关系。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没有主客体二元论思想中的控制、占有和支配。

师生主体间性交往是“师生通过交往以达成理解和一致为目的的行为。

它是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沟通和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意识。

”二、高中政治课堂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意义(一)高中政治课自身特点与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政治课从其核心价值来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是一门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课程。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想意识,而且还要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内化,而这些需要学生从内心的自觉接受。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模式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模式

李威特 ( ..ewt 把 师生 的相 互作用称 为 H J1 t a ) “ 沟通” 经过研究 , , 他提 出四种 沟通模式 : ) 1 圆圈 式 ,) 2 链状式, ) 3 Y字 式 ,) 4 轮状式。李威特认 为, 第一种模式的优点是沟通活跃 , 虽没有 明显的领导
主动地位。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教师本位制和师 道尊严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其中又以杜威为代 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整个世界 的教育改革起着
他构建 的交往行为是由符号协调的互动, 它服 从的是必须实行 的规范 , 这些规范决定交往双方之 行为 , 而且至少被两个行为主体所理解 、 承认。“ 交 往行为既不能在被选择手段的技术方面, 也不能在 手段选择的战略方面被理性化, 而只能在行为主体 的响应性、 为规范 的可证实性 的道德——实践方 行 面被理性化。 它包含 四个方 面的含义 , 交往行 ” 即“ 为” 是两个 以上主体之 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关系的
收 稿 日期 :0 1— 9— 1 2 1 0 2
作者简国语 学院 副教授 , , 江 湖北 主要研究英语教学。
教学活动是在人与人 的关系 中进行 的, 师生关 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 教学过程 中结成的相互 关系, 是最主要人际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作 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是教育活动得 以展开 的前 提, 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与教学质量 , 对提升教育质 量,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文献中对
主体性是 以“ ” 中心 的能 动性 和操纵 性 , 人 与 我 为 将
判之精神 , 博采众家之长 , 2 在 0世纪 8 O年代他建 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人们营造良好的对话环 境, 实现准确无误的思想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哈 贝马斯 ( aema ) H b r s 交往 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提 出来 的。 他把 “ 主体间性 ” 界定为一种通过主体的 - 育者 主体 的教育则过分强调尊重受教育者 的 自由, 认
“ 类比统觉”“ 、同感” 等视域互换实现的、 在各个主体 J 为价值是纯粹个人的事, 价值观的学习是受教育者个 之间存在的“ 共同性” 共通性” 或“ 。海德格尔认为“ 1 主 人选择的结果, 教育者不发表 自己的意见, 对教育者
体 间性 ” 我” 他人 ” 是“ 与“ 之间“ 存在” 的联系。] 上 i t 哈贝 I 的观点和教材中所包 含的价值不予评论 。 这种取消教
马斯认 为在 现实社会 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 行为和交 育者的价值引导 的教育 , 必将 使受教育者也会变得我
往行为, 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 而交往行为是主体 I 行我素,自我性” “ 越来越膨胀。 以致发展为一切以“ ’ 自 间性行为。主体 与主体之间通过对话 、 流达到充分 J ” 中心 的个人主体。这种“ 交 我 为 唯我性” 的个人主体会
该文为江 苏省教 育厅 2 1 0 0年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 目( 00 J 8 09 )南京师 范大学人 文社 2 1SD 8 0 1 、
会 科 学 研 究 专 项 ( 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提 高 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科 学化 水 平 : 建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主 大 “ 构 体 间性 师 生 关 系 的理 论 与 实践研 究 ”和 “ 苏 高校 优 势 学 科 建设 工程 项 目” 江 的成 果之 一
《 学与 管理日
从“ 主体间性” 看对话中的师生关系
◎南京师 范大学计算机 学院 孙茂华 董 晓波
引言 . 1 体位置时, 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其他主体施 后现代哲学是 2 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最为流 I o 加影响, 才能对其他主体的活动作出积极的反馈。另
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 其出现后很快便进入包括教育 l
依据主体I性理论,教育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 1 可
在内的众 多领域 。主体间性为主导 的对话教学认 为 ,} 对话和理解 。在此交互关系中 ,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 教学不是一个完全的认知过程 ,而是师生平 等交往 、l 是教育活动 中的主体 , 彼此之间是一种主体 与主体的
的沟通 , 彼此理解 , 最终把对象认识变成 自我认 识 , 把 自然 、 把 社会 、 他人都看做是 自己的对立面 , 会造成人
自我认识变成对象认识 , 从而把握世界的意义 。 马丁 ・ 与人的疏离 、 I 人与 自然的对抗 主体间性教育既反对 布伯则认为它是主体通过“ 对话” 所组成的“ 我—你”f 教育者主体的灌输式教育, 也反对受教育者主体的个 关系。主体间性” “ 的内涵一方面, 强调“ 主一主” 关系,l 性教育, 它认为这两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都是“ 有 占 即主体之间 的相关性 和统一性 , 只有 当人 自身处于主 : ” 性 的个人 , 是异化了的人。也就是说 , 主体 间性 教育
主动对话 、相互理解的过程 ,师生不是 “ 我与他 ” l 系 , 的 关 体现出来 的主体 间性 , 是对个人 主体性 的超越 , “ 人一物” 式的认知关系, 而是“ 我与你” 人一人” f 的“ 式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在教育交往过程中所 的勾连关系。从 主体 间性对话教学理论 出发 , 传统 : 对 表现 出来的 以“ 交互主体” 为中心 的和谐一致性 , 其本 的教师角色及其师生关系反思和批判 , 确立以平 等对 l 质上是互为主体互为对象化 的交往关系 。 它反对绝对 话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构建我国2 世纪我国 f 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 l 的“ 和“ 教育观, 一方面强调承认 大学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并尊重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以促
二、 主体 间性的提出及 其教育学意义 : 进个体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 , 另一方面又强调对个人
1 . 间性理论提 出 主体 I 主体性的超越 , 引导教育主体 的主体人格 向主体 间性 从主体性到 主体 间性 , 的生存方式 的根本变 1 是人 人格 的提升 , 正确认识 “ 我 ” “ 自 与 他我 ” 的关系 , 目 将
革。 主体 间性(nesbet i ) It ujci t  ̄称交互主体性 , r vy 是现 J 光投射 于教 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 活动, 关注教
象学 、 释学 、 解 存在 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 的重要概 l 育者与受教育者 的交互关系。 在教 育者 主体 的教育教
念, 它是一种消解 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 l 中, 学 教育者 占主导地位 , 是教育活动的控制者 , 这样 学。主体间性” “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胡塞尔在其现象学 l 培养出来的只能是“ 占有性” “ 、唯我性” 的个人。受教


行、 最具影响力 的 种哲学文 化思潮 它是对我们这 f 一方 面 , 间性并 不仅仅是主体之 间的关 系 , 主体 还包 个时代的主流理智和文化信条进行质疑 的_种方式。r 括双方的相互作用对实践活动的影响。 主体间性理论是后现代哲学中出现的用以建构交往 l 2 主体间性” . “ 的教育学意义
升。不 仅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开放 、 ・ , 行知识 的建 构和能力 的提 高 , 相 力 进 并进一步 张扬个


7 ・ 0
孙茂华 董晓波 : “ 从 主体 间性” 看对话中的师生关系

方面强调尊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 为他 l 认 对话的 内容 、 对话 的形式 , 都是完全开放 自主的。 师生
们都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另一方面 , 间性教 育 j 主体 间不必拘泥于固定 的形 式 ,不必受 固定话题 的限制 , 要培养受 教育者 的主体 性人格 向主体间性人 格 的提 l 对话 主体 的 自主性指 引下充分发 挥想象力 、创造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