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学校德育困境的现实转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学校德育困境的现实转向
摘要:师生主体间性的缺失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功能,是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

通过生命关怀、回归生活、对话理解和有效交往等途径,构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是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突破学校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德育;建构
道德是社会中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则。

据此,我们在对道德进行理解和考察时,应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手。

传统学校德育师生主体间性的缺失造成了学校德育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主体间性来构建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学校德育中最主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即形成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以达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识。

今天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必须走出入与人之间的那种“我一他”的主客世界而迈进“我一你”的交往世界。

一、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学校德育的本质特征
主体间性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内在的属性。

主体间性德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德育,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是“主体一主体”间的双向建构过程,是通过动态性、生成性的发展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对入的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领悟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是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双方通过平等交往与对话而形成的一种彼此间相互理解的特殊的关系状态。

教师和学生在德育中都是真正的主体,所以其主体间性就是师生关系的本真。

尽管现实中的师生关系表现在多个方面,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非日常生活中,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都是其主体间性。

这样,只有当师生间形成了主体间性的关系,他们彼此才能把对方看作是与自己同样的主体,这时候的师生关系才能不仅体现为“知一知”层面的单纯文化授受的关系。

而且更展示出其“情一情”的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通过与学生的真诚的交往与对话,给学生以真诚的帮助,可引导学生理解他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在学生方面,学生也要敞开心扉接纳教师的点拨,感悟教师的魅力。

尊重教师的指导。

这时的师生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主体间的共享关系,即精神方面的共享、智慧方面的共享和情感方面的共享的关系。

二、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缺失:学校德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
1对生命关怀的缺失
学校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师生生命主体间的心灵上的交流活动,是一种生命与
生命之间的对话。

德育中的主体是“人”。

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特征的,生命是人的智慧和情感的唯一载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但是,审视当前学校的德育后我们发现,主体间性的缺失、学生生命价值的被忽视的问题很突出,所以“让德育充满生命活力”、“德育应体现生命特征”等呼声越来越高。

关注生命、关怀生命应该成为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伹在学校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在面对“有用价值”和“生命价值”两种选择时,人们却往往被功利主义思想所左右,认为“有用就有价值”,所以就导致我们的德育过于关注“有效”而忽视“生命”,这样的价值取向最终就导致了德育过程中的“生命缺失”。

2对话交往的单向性
学校德育旨在在师生双向交往过程中形成道德的共识。

没有师生主体间性的德育会变成一种完成任务式的教与学的活动,师生作为道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双方之间也就达不成对道德理解的共识。

此外,由于师生话语权的不平等,也会在无形中形成教师的话语霸权,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的状况,因而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往和交流,导致教育活动呈现出一种单向的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使一方失去了其独立性而被另一方所支配,表现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就是师生双方均屑’种对象化的存在,就是教师和学生都把自身以外的广切看成是孤立的对象性的存在,从而导致教育的实效性差,从而影响学生个体道德的发展。

3对生活世界的脱离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必须有一个交往的场所与背景,这种场所与背景为交往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绝对性的界限,使师生均不可能走出他们共有的境域。

从道德发生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原本就是人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所以道德观念的真正获得必须要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括来进行。

生活世界是师生关系出发的地方,也必然是师生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回归的地方,但在缺乏师生间的主体间性的境域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能够促进学生德性发展的交往,有的只是课堂内的“知一知”的授受,这样,疏离了其共同生活的现实世界,就使德育成了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空洞的说教,学校德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疏离就隔断了学生德性形成与发展的源泉。

三、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学校德育困境转向的实践路径
1生命关怀:德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建构的基点
人的发展是人的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

德育是为人服务的,德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人的生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在当今社会正在走向被人们称之为是“后现代社会”的今天,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于社会不再仅以追求产品的数量为目标,而是更关注入的需要和人的价值,所以社会也走进了关注人的生命、注重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的时代。

德育关注的是人,关注的是人的个体,这即意味着它要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朗存在,即既关注其外显出来的活生生的生命的展示,也关注其内隐的、丰富的
生命情感。

“在这一刻师生已经完全将时间排斥在其意识之外而敞开了自我的生命,积极迎接外在生命的世界,把自我生命与外在生命世界融合在一起。

外在生命世界不再作为外在的他者,而成为了当下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正是在与外在生命世界的相遇之中,外在的他者的生命首先成全了,我’,使当下的‘我’成了一个完整和充盈的生命的存在。

此时此刻的‘我’无待而求,‘我,就是一个完整和自足的世界,‘我’就是世界”。

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和学生在同一生命舞台上共同演出,通过生命个体问的对话与交往,各自进入彼此的生命的世界,在相互宽容与相互欣赏中形成了双方共有的社会生命世界。

2回归生活:德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建构的场域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由作为自然事态总体的客观世界,作为社会关系总体的社会世界,和作为情感、意志与自我表达行为构成的主观世界三者构成的。

从胡塞尔首创“生活世界”概念到海德格尔的“日常共在世界”再到哈贝马斯的“交往世界”,尽管他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也不无相同之处,即都认为存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主体间的世界。

主体间性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

所以只有使之回归现实生活才能引领人去找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创造出更美的理想的生活。

第一,应关注主体的现实生活。

从对高居于人的个体之上的宏大主题的关注和对道德权威的主张的强调,转向对人的生命主体的关注,会使主体能够在真实生活中的复杂的伦理牵涉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领悟和对话,促成其德性的完善。

它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注重在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机制。

其二,引导学生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

人的生命之流在生活中层开,现在承接着过去,连接着未来。

所以,德育不仅应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也要引导学生创造未来。

3对话理解: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建构的媒介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中的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师生对话是师生双方面对面地相遇,是师生主体的双向互动。

通过师生对话所形成的体验式的交流对话的境域,可使师生双方都能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并力图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从而在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改组和重建双方的认知结构,生产和创造出主体间的新知识与新理念。

在这种“我-你”的关系中,双方都以平等的姿态在共同的话题上展开思想交流。

这种交流是开放的,双方都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

以理解他人为基点,同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二者之间的视界融合。

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了“我一你”的关系,才能启迪他面前的学生,引导学生道德水平酌提高;在“我一你”的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是发自内心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

教师能理解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独特个体的所思所想,能尊重学生。

同时,双方都置身其中。

其互动和互相感染就会增强,在道德要求和道德观念上更易达至充分理解的程度,从而提高师生的道德素养。

4有效交往: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建构的途径
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

教育与交往
具有同构的关系。

叶澜教授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道德就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的,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形成其个体的德性。

所以杜威指出,“最好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而得来的”。

道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交往实践。

,所以我们必须用交往观来统摄道德教育过程,用交往视角来审视德育实践。

以此使道德教育避免非彼即我的主客体观的局限,使德育真正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的活动。

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包括日常生活交往与非日常生活交往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日常生活交往与非日常生活交往的断裂走向整合,师生关系必须在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必须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以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生间“非日常生活交往的日常化”和“日常生活交往的非日常化”。

参考文献:
[1]刘忠孝,等,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王君,学校德育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3]高中建,等,师生主体间性视角下和谐德育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9(5),
[4]刘铁芳,“我一你”师生关系的可能[门,福建论坛:杜科教育版,2006(1)
[5]赵祥麟,争,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