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主体性德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主体性德育

作者:张晓红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03期

摘要:主体性德育是当今德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对受教育者实施主体性德育,有利于德育的有效开展。本文分别从主体性德育提出的原因、主体性德育的内涵、特征和实施来进行论述,以期对当前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育;学校德育;主体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018-03

我国德育的时效性偏低,一直是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由此,我们便想到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应当承认的是,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学校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把受教育者当作客体来对待,把德育过程当作教育者影响和改造受教育者的对象化活动,在这种改造化的活动中,受教育者缺乏主动积极性,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德育效果当然不尽人意。

一、主体性德育提出的原因

分析和反思当前学校德育现状有利于当前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我国学校德育现状,令人担忧,其弊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德育目标上,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当前我国的德育具有政治化倾向。表现为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把德育作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来进行的。”德育的政治化倾向使得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偏重社会价值,而轻个人价值。“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并过分注重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不重视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理想化和一般化的德育目标的整齐划一性,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和自由。

2.在德育内容上,缺乏受教育者的需要。“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道德应该不是死板的东西,而是灵活的且为受教育者个体所需的规范。德育行为应该是自愿的,而不应该是强迫,德育要做到让受教育者自愿选择践行道德规范。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不切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德育过程没有结合学生具体、生动、熟悉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育,同时德育内容贫乏。正是由于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需要,现有的德育内容不切合受教育者的实际,致使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以致德育过程只是道德知识的交流过程,受教育者不会主动积极的去践行道德规范等,德育过程缺乏“情”和“行”。

3.在德育方法上,采用灌输的方法,强调遵守、规范约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能动性不能发挥,更谈不上创造性的产生。教师课堂讲授道德知识,内容重复,方法不活,效果不佳。即便有的学生道德知识测试成绩很好,但道德行为、道德判断能力却不尽入意,知行不一,造成学生“双重人格”。也有的方法是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学生只是消极参加,被动接受。这种方法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对话,造成学生不愿意把所做、所想开诚布公的说出来,这样德育更为低效,正如迈克瑞恩斯基所说的道德教育不够好是因为教育不够道德。

4.德育评价标准上不严格,偏重以道德认知为主,同时有“贼的儿子永远是贼”的意味。德育评价标准不够严格,致使德育精神与德育规范的脱节。在评价时,主要以成绩为主,特别是在升学时,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德”永远优秀,而成绩低下的学生则永远抬不起头来,以学生的“知”来替代“情、意、行”。于是“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样极易造成受教育者的双重人格。这种不严格的道德评价标准造成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积极性下降,能动性降低,甚至抵触学校德育,形成恶性循环。

5.德育的载体上,学校德育造成主体的价值选择发生困惑。现代社会的发展以飞速的步伐前进,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以同等的步伐也在发展。青少年对新事物的偏好使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和家庭中其它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学校这个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学校德育内容的老化、方式的死板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飞快前进,导致学生的价值选择的困惑,于是受教育者认为学校德育的无用,必然造成受教育者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主动性不强,消极被动接受,实效很低。

如上分析,学校德育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标准、载体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或忽视,导致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在经济转型、中西文化冲突和多元价值共存的时期,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主体性德育势在必行。

二、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我国现阶段的德育,没有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德育实效偏低,正是我们强调坚持主体性德育的原因,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主体性的客观需求。

何为主体性德育,笔者认为所谓主体性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人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增强学生道德主体能力,促进德性发展,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造就出真正的道德主体的教育活动。

主体性德育是受教育者德行自我构建的实践活动,它强调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德育改变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摒弃了传统德育过程的灌输式的

方法,提倡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能够做到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使受教育者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主体性德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个体自主学习和选择并内化各种规范,达到与社会的协调一致,最终以德性的全面发展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三、主体性德育的特征

以人为本,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人格为目标的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学校德育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1.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为起点。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受教育者必须有需要的动机才能使德育顺利开始,因为需要是内在动力。与当前的德育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靠灌输的方式进行,有的甚至以压制的方式管制受教育者的言行相比较,主体性德育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不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当受教育者的一种需要被满足后,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向下一个目标迈进。只有根据需要进行德育,才能不断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其自主性和能动性会更加积极,以此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2.平等、民主的气氛。在主体性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的平等使师生之间在交流时会形成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分享。师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因为如若学生反感教师,学生则不会听从教师,就谈不上什么效果,更谈不上效率了。德育中建立起来的亲密的师生关系,能够很好的促进情感的交流和行为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就是在民主的气氛中、在互动的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得到激发和发展的。

3.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实践能力。主体性德育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德育模式,它关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这些都是通过受教育者主体的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实际参与适应价值多元,信息变化频繁的现代社会,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增强主体实践能力。

以上所论述的主体性德育的特征,无一不包含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主体性德育的实施

我们可以看出,在学校德育中,进行主体性德育,能够有效克服当前学校德育中受教育者主体性不强的缺陷,增强德育的效果。它通过促进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生成,激发其道德主体意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认知能力,道德情感和责任感,提高道德选择和创造能力,实现道德系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那么如何实施主体性德育,使德育效果更加有效呢。

1.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本,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当然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首先是培养人,培养人的主体性,然后才能谈得上德育。我们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要遵循受教育者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