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毒学-第3章病毒的遗传和进化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三章病毒

微生物学第三章病毒
转化
某些病毒可以将自己的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导致宿主细胞基因型 的改变。
05
CATALOGUE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毒的致病性
宿主范围
病毒具有特定的宿主范围, 通常只感染一种或几种特定 的生物。
侵入机制
病毒通过吸附、穿入、脱壳 等过程侵入宿主细胞,利用 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复制自身 。
复制周期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疾 病。
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污染物或动物媒介等方式传播, 也可通过性接触或母婴传播。
预防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和社交距离 等,控制疫情则需要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病毒的免疫性
天然免疫
部分人群感染病毒后可获得天 然免疫,即产生针对该病毒的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病毒复制
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 的关键酶或阻断病毒基因 组的复制,降低病毒在体 内的繁殖速度。
破坏病毒结构
针对病毒特有的结构或功 能,破坏其完整性或稳定 性,从而抑制病毒的感染 和传播。
调节免疫反应
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清除 能力,减少病毒在体内的 存活和扩散。
02
CATALOGUE
病毒的分类与形态
病毒的分类
根据遗传物质分类
DNA病毒、RNA病毒、DNA-RNA逆转录病毒等 。
根据宿主范围分类
烈性病毒、温和病毒、条件性致死病毒等。
根据形态分类
球状病毒、杆状病毒、砖状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的形态
球形病毒
呈圆形或近似圆形,如 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杆形病毒
微生物学第三章病 毒
contents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及进化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及进化
marker rescue
multiple infection reactivation
the similar genetic type of inactivated particles co-infect a cell can produce infective recombinant filial virus
DNA ➢ originated from the original molecular
(replication independent )
methods of virus evolution research
➢ nucleotide / protein sequence mapping evolutionary tree
➢ genome sequence and evolution research
➢ genom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research
replicative recombination
III. Virus recombination mechanism
>two type virus mixed infection : parental genetic material reassortment in the recombinant virus(filial generation )
2. mutations mode Natural mutations : 10-3~10-6 Induced mutation:Physical chemistry way
3、Molecular mechanism of mutation
➢ point mutation(点突变):samesense mutation(同义

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件-病毒

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件-病毒

宿主对病毒感染的防御机制
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黏膜等屏障结构阻止病毒入侵 ,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非特异 性免疫细胞对病毒进行清除。
特异性免疫
B细胞和T细胞分别产生特异性抗体和 细胞因子,对病毒进行特异性识别和 清除。
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
病毒变异
病毒基因突变导致表面抗原变异,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
详细描述
根据遗传物质和结构,病毒可分为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等。根据 宿主范围和致病性,病毒可分为烈性病毒、条件性致死病毒、慢性病毒等。国际 病毒分类委员会根据病毒的特性进行命名,以确保命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病毒的发现与起源
总结词
病毒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被发现和分离出来的。关于病毒的起源有多种假说,包括逆向理论、细胞起源理论 和共进化理论等。
抗原检测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原理,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病 毒抗原。
核酸检测
利用核酸扩增技术,如PCR、 LAMP等,检测病毒基因组核 酸。
血清学诊断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 了解病毒感染情况及免疫状态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抗病毒药物筛选
从天然产物或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具有抗病毒 活性的候选药物。
不同病毒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方式, 如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和整合过程, 正链RNA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等。
03
病毒感染的机制与过程
病毒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01
02
03
04
直接接触感染
病毒通过与易感动物的直接接 触,经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
入体内。
空气传播
病毒在空气中以飞沫、气溶胶 等形式传播,通过呼吸道进入
动物体内。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五病毒变异的研究方法
• 病毒纯化 • 蚀斑分离法:即用高度稀释的病毒液感染 玻璃瓶或平皿中培养的单层细胞,由于病 毒呈现致细胞病变作用,而在单层细胞上 形成蚀斑。 • 病斑分离法;一些可以在鸡胚绒毛尿囊膜 上增殖的病毒,可以根据其在绒毛尿囊膜 上形成的病斑特征进行纯系分离。
• 细胞克隆:先在玻璃器皿内培养对病毒敏 感的细胞,待其生长成单层后,接种高度 稀释的原始毒种,短时间内30-60分温育后, 应用细胞分散剂,消化成单个细胞,再将 细胞悬液用营养液高度稀释,使每变异 • 病毒的变异主要源于其基因组的突变 和重组,并导致性状的改变。性状的变异 有的可以遗传,有的则不能遗传。 • 性状的变异通常包括: • 1、毒力的变异; • 2、抗原性的变异; • 3、空斑的变异; • 4、对某些理化因素抵抗力或依赖性的变异 等。
• 二、病毒突变 • 1、突变的概念: • 病毒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 中核酸硷基顺序上的化学变化,可以是一 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 酸的缺失或易位。
• 终点稀释法: • 本法是在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所谓的OD变异时 最早创立的。应用鸡胚羊膜囊分离甲型流感病 毒时,第一代羊水病毒对豚鼠红细胞量现很高 的凝集价,但对鸡红细胞的凝集价很低,称为 O相。取此第一代病毒在底倍稀释后作第二代 羊膜 腔传代,第二代病毒对豚鼠和鸡红细胞具 有几乎相等的凝集价,称为D相。但是如将第 一代病毒作高倍稀释后再行接种传代,则第二 代病毒仍能保持O相。如果随后继续应用这种 终点稀释度传代,一般可以无限地保持病毒O 相的性状。这是由于终点稀释时只有占多数的 O相病毒粒子能够获得感染下一代鸡胚的机会, 毒株性状因而保持变。
• 六、病毒变异的实际意义 • 1、研制减毒活疫苗:如ts株、宿主适应性突变株的研 制。 • 2、应用于基因工程: • 如何利用病毒突变和重组建立病毒生物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如何利用重组病毒构建重要疾病基因治疗载体,是研究病 毒遗传和变异的主要目的之一。 • 虽然有一些病毒现已可通过序列分析进行其基因组研究, 但病毒重组作图、重配作图、中间型杂交、转录图和多肽 图等仍是研究病毒遗传图的重要方法。 • 在病毒基因功能研究中,经典的互补试验、克隆基因的互 补试验及利用突变和重组进行的顺式因子分析、反式因子 分析和基因瞬时表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由于一些病毒可以感染动物和人类的特异组织细胞,利用 这些病毒构建表达外源基因载体,用于人类一些特殊疾病 的基因治疗,这一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二、
基因重组
二种不同的病毒或同一种病毒的二个不同毒株同时感 染同一细胞时,其核酸的复制可发生基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包括分子内重组、重配、或复活。 分子内重组(Intramolecular recombination):是由 密切相关的二种不同病毒的核苷酸片段的交换而致。 重配(Reassortment): 发生在基因组分节的RNA病 毒,如轮状病毒(11节段)、正粘病毒(6-8节段)、呼 肠孤病毒(10-12节段)等。 复活(Reactivation):又称增殖性复活,是指用同 一株病毒产生不同程度致死性突变的若干病毒颗粒同时感 染某一细胞时,病毒重新具有感染性。

基因组变异
表型变异
常见的病毒表型变异现象:
空斑变异株(Plaque mutant)
抗体逃逸变异株(Ab escape mutant)
宿主范围突变株(Host range mutant) 温度敏感突变株(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冷适应突变株(Cold-adapted)
1. 2. 3. 4. 5.
病毒的系统进化树:
定义: 病毒的进化可通过其核酸的变化反映出来,因此根据病 毒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制作出反映进化上亲缘关系的树状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节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一、 突 变
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产生无数的病毒颗粒, 其中少数可能会复制出错,称之为突变。
病毒基因组中单个核苷酸的改变称为点 变异。 小段或大段核苷酸缺失或插入。 缺损型干扰(Defective interfering, DI):这型突变株本身不能复制,只有 在亲本野生株作为辅助病毒存在时才能 复制,但它又干扰亲本病毒的复制,导 致后者数量减少。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病毒是一类生命体的总称,通常情况下,病毒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但也存在仅由核酸分子(类病毒)或仅由蛋白质(朊病毒)构成的特殊病毒。

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含单一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才能繁殖的非细胞生物。

与所有生物一样,病毒拥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

病毒个体微小,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毫微米(nm),即1/1000微米。

在型病毒(如牛痘苗病毒)约200~300nm;中型病毒(如流感病毒)约100nm;小型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仅20~30nm.研究病毒大小可用高分辩率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到几十万倍直接测量;也可用分级过滤法,根据它可通过的超滤膜孔径估计其大小;或用超速离心法,根据病毒大小,形状与沉降速度之间的关系,推算其大小。

一个成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病毒体”(Viron)。

电镜观察有五种形态;1.球形(Sphericity)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为球形,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

2.丝形(Filament)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等。

人类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有时也可形成丝形。

3.弹形(Bullet-shape)形似子弹头,如狂犬病病毒等,其他多为植物病毒。

4.砖形(Brick-shape)如痘病毒(无花病毒、牛痘苗病毒等)。

其实大多数呈卵圆形或“菠萝形”。

5.蝌蚪形(Tadpole-shape)由一卵圆形的头及一条细长的尾组成,如噬菌体。

对于病毒的起源,人们根据当时发现的证据提出了各种假说。

1924年,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学家德海莱提出观点,认为生活中的病毒是细胞的祖先。

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卢里亚指出病毒是在细胞出现前原始生命汤中的遗骸”。

这个假说认为,地球.上生命产生历程首先由无机物质演化为有机物质,再演化为生物大分子物质,接着产生病毒,然后由病毒演化为原始细胞。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病毒是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原始的生命物质,既有化学大分子可以结晶的特点,这是许多非生物物质具有的属性,又具有生物以自身为模板复制产生后代的部分特征,而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繁殖。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PDF.pdf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PDF.pdf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病毒的起源与进化摘要: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本文就以病毒的发现历程、起源、进化及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简明的论述。

关键词:病毒;起源;进化引言: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1病毒为细胞祖先假说1924年,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学家德海莱提出观点,认为生活中的病毒是细胞的祖先。

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卢里亚指出病毒是在细胞出现前原始生命汤中的遗骸[1]。

这个假说认为,地球上生命产生历程首先由无机物质演化为有机物质,再演化为生物大分子物质,接着产生病毒,然后由病毒演化为原始细胞。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病毒是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原始的生命物质,既有化学大分子可以结晶的特点,这是许多非生物物质具有的属性;又具有生物以自身为模板复制产生后代的部分特征,而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繁殖。

研究表明,生物进化通常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

因此,在从非生命物质到生命出现这一漫长的转变过程中,病毒正处于非生物与生物的过渡位置也就顺理成章。

在结构上,衣原体等最简单的细胞比最复杂的病毒更复杂,也就是说病毒刚好填补了从化学大分子到原始细胞之间的空白。

2病毒起源于细胞假说该学派认为如果没有寄主的存在,怎能先产生寄生者呢?这个学派认为只有先产生了细胞,然后因为某些进化事件的出现而产生了寄生性的生命形态病毒。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课件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课件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PPT课件
病毒,这微小而神秘的存在,隐藏了无尽的遗传与进化之谜。在这个PPT课件 中,我们将探索病毒的结构、功能、复制、进化和致病机理等方面,一起揭 秘病毒的奥秘。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简单的非细胞生物,具有基因组并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它们贪婪地寄生在生物体内,引发各种感染和 疾病。
病毒基因组中发生单个核苷酸替换、插入或删除。
2
基因重排
不同部分的基因组在病毒中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结构。
3
基因借用
病毒从宿主染色体中获取基因并嵌入自身基因组。
病毒遗传变异的相互关系
病毒遗传变异的不同类型相互关联,相互推动病毒的进化和适应能力。这些变异可能一起发生,造成更复杂的遗传 多样性。
病毒流行病学与地理分布
病毒的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NA病毒
具有RNA基因组的病毒,如流感病毒、HIV等。
DNA病毒
具有DNA基因组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等。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病毒的基因组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的DNA或RNA,它们携带了病毒的遗传信息和编码致病蛋白的指令。
病毒的复制和扩散途径
1
侵入宿主细胞
病毒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内部。
突变
基因组的自然突变或由外部因素引 起的突变,导致病毒产生新特征。
病毒遗传变异的原因
1 基因复制错误
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导致基因组变异。
2 交互感染
不同病毒株在同一宿主细胞内交互感染,导致基因重组。
3 宿主免疫压力
宿主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施加压力,促使病毒变异以逃避免疫攻击。
病毒遗传变异的类型
1
点突变

第三章病毒第一节

第三章病毒第一节

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没有个
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 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 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
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assembly)成子代毒粒,
病毒学(virulogy)
研究病毒(virus)的本质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 用的科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 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人及有益生物的病毒病害; 利用病毒对有害生物、特别是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发展以基因工程为中心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
3. 病毒的群体形态
(1)包含体(inclusion body) 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就 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构造并能用光镜加以观察和 识别的特殊“群体”,称之为
包含体(inclusion body) 。
多数位于细胞质内,具嗜酸性;
包 含 体
少数位于细胞核内,具嗜碱性;
也有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都存在的类型。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节 病毒
病毒(Virus)是在19世纪末才被
发现的一类微小病原体。
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早在1566年就有了关于疯狗咬人致病,
即狂犬病的记载并发现它能够传染给张1841年 的手绘图就是一个证据。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当属郁金香
衣壳
包膜
刺突
有包膜的二十面体毒粒
若以一定数目的亚 基排列成具有一定 表面积的立方对称 实体,以二十面体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病毒是一种极微小的病原体,无法自主繁殖,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造成宿主的疾病。

病毒种类繁多,疾病类型也各不相同,而其起源与演化则引发了人们的许多猜测和探究。

病毒起源的猜测病毒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话题。

在研究病毒起源的过程中,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假说。

1.变异起源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病毒可能是由原来与宿主的共生微生物演化而成的。

这些微生物会对环境变化进行适应,并且会发生基因突变。

如果这些变异微生物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源,可能会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从而形成了病毒。

2.退化起源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病毒可能是自主生命进化降解的产物。

在过去,某些生物体具有自主生命力,但在演化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生物体逐渐失去了某些基因,最终产生了病毒这种非自主生命体。

3.修饰起源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病毒起源于宿主细胞基因的修饰和突变。

根据这种假说,病毒起源于宿主细胞的RNA和DNA丝,它们在修饰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最终形成了病毒。

以上假说都是科学家长期探讨后提出的猜测,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这些假说,因此病毒起源的问题仍然是一个科学难题。

病毒的演化病毒已存在于地球上数百万年,它们不断地适应各种生物细胞,从而发生微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造成病毒的演化,使得病毒越来越难以被识别和治疗。

病毒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

例如,环境因素的变化、宿主细胞类型的变化以及自身基因的变化都是影响病毒演化的因素。

与其他生物相比,病毒的演化速度非常快,这是因为病毒有较高的突变率和基因重组率。

当宿主细胞中有多个病毒株时,它们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变异株,从而增加病毒生存的机会。

与病毒演化相关的现象相当常见,例如病毒突变、毒株转移等等,病毒变异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化,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表面蛋白,使他们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系统,从而突破自身的“免疫死亡线”。

结语对于病毒起源和演化的探究,科学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从人类防疫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加强自己的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病毒的物体和场所,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动物病毒学-第3章病毒的遗传和进化

动物病毒学-第3章病毒的遗传和进化

第三章病毒的遗传和进化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病毒比任何生物都显示了巨大的遗传多样性,这主要是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基因组极易受外界环境及细胞内分子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不断地突变、重组和再分配的结果。

病毒的遗传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维系生物界的平衡;而病毒的变异可导致新品种出现,孕育生物界的进化。

第一节病毒的变异病毒营无性增殖方式,故在核酸复制时能够产生与原核酸相同的子代基因组,从而保持其遗传性,大多数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稳定性,如伪狂犬病毒、痘病毒等的抗原性都是相当稳定的。

但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酶系统,故其遗传机构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宿主细胞内环境的影响特别深刻;加之,病毒繁殖迅速,可在短期内产生许多世代的大量后代病毒,变异的机率相应增高,这又决定了病毒遗传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例如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很不稳定,不同年代、不同次的流行所分离的病毒株之间其抗原性都有差异。

其它性状,如病毒的毒力、形态、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等也经常发生变异。

总的来说,病毒的遗传是相对的,而变异才是绝对的。

一、突变的概念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病毒的变异大多是核酸的排列组合发生了不同于原来状态的变化,也就是在核酸复制过程中,碱基因某种原因发生位置或组成上的错误,例如置换、易位、重复、缺失等,因而产生了不符于原核酸分子的错误核酸,即所谓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顺序上的化学变化,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

错误核酸中,多数不再能够构成完整的病毒粒子,也不能继续进行自我复制,所以许多突变是致死性的。

但也有一部分错误核酸,不仅能够组成病毒粒子,而且在病毒粒子增殖时将这种改变了的结构遗传下去,属于非致死性的。

除极少数病毒突变株能够适应环境选择外,大多数突变对病毒本身是致命的,不再具有存活和复制的能力。

二、病毒突变的类型病毒突变的类型可分病毒的基因组变异及表型变异,后者表现为病毒颗粒的理化特性或复制性质的改变。

病毒学各章总结

病毒学各章总结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总结词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是互利共生或寄生,病毒通过入侵和复制影响宿主细胞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在寄生关系中,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能量和原料复制自身,并释放出新的病毒粒子感染其他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对宿主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疾病的发生。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 关系是研究病毒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
转录酶
转录酶是病毒在转录过程中所需的酶,能够催化病毒核酸的转录。
辅助因子
辅助因子是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的辅助因子,如三磷酸腺苷、无机 离子等,对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03 病毒的复制周期
吸附与脱壳
吸附
病毒通过识别并附着在宿主细胞 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上,实现与宿 主细胞的初步结合。
脱壳
在工业领域,病毒学研究可用于生物 技术和生物工程领域,如基因克隆、 蛋白质表达和病毒作为载体等。
在农业领域,病毒学研究有助于防治 植物病毒病,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 转基因作物。
未来病毒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未来病毒学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 科合作,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
病毒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病毒的特性、复制机制和与宿主相互作用 等方面的内容。
病毒学的发展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其他学科的发展,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 学等。
病毒学研究对于理解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以及疾病发生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学在医学、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病毒学研究对于预防、 诊断和治疗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 等。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总结词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1、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2、变异:亲代与子代或者子代不同个体之间不完全相同。

遗传决定了物种的延续,变异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核酸传递遗传信息的基础在于其碱基的排列顺序,病毒核酸复制时能够产生完全等同于原核酸的新的核酸分子,从而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病毒的突变机率较高,决定了病毒遗传的变异性。

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会因为核酸的复制、装配等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有了这些变化,流感病毒就可以有效地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

病毒的突变病毒的突变(Mutation):基因组中核酸的组成或结构发生改变。

点突变(狭义突变):少数几对碱基的缺失、插入或置换。

大段染色体的缺失、重复、移位和倒位等较大范围内可遗传结构的改变(广义突变)。

突变体:携带突变的生物个体或群体、株系。

突变基因:包含突变位点的基因。

基本概念病毒株(strain):同一种病毒的不同分离株或不同来源的病毒系病毒型别(type):同种病毒的不同血清型别病毒野生型( Wildtype): 从自然宿主中新分离出的, 或者是实验室采用的病毒突变体(mutant):与野生病毒株的不同表型的变异株,已清楚其机理病毒变异体(variant):与野生病毒株的不同表型的变异株, 并不清楚其机理病毒准株(quasispecies):在一个宿主体内,子代病毒出现了与原始感染株不一致,该变异个体称为病毒准株。

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病毒变异除自发、诱发突变外,还可能因混合感染引起的遗传重组。

病毒的变异主要源于其基因组的突变和重组。

1.自发突变:在无任何已知诱变剂的条件下产生的突变。

DNA病毒和RNA病毒的自发突变有明显区别:DNA:有一整套完整的DNA复制、核对、修正系统RNA:不能自动修复(RNA复制酶中缺少校正阅读活性)病毒复制比自发突变快得多,野生型种群处统治地位突变效率:DNA 10-8~10-11RNA 10-3~10-62.诱发突变:野生型病毒在各种理化因子存在的条件下提高突变力的措施 (适当的剂量、获得单一突变的突变体)根据诱发突变的本质和途径分为:体外诱变剂(静态)通过一些化学物质对核苷酸进行化学修饰→ 碱基配对发生改变→ (a.转换 b.颠换)亚硝酸、羟胺、烷化剂等体内诱变剂(动态)a.碱基类似物:通过互变异构效应造成碱基的转换和颠换b.插入剂:吖啶类染料插入到核酸分子之间,引起碱基堆积畸变,在下一步复制时造成核酸移码(碱基增加或缺失)→ 移码突变这两种物质所引起的核酸的变异,都需要病毒细胞处于代谢活性状态,此时核酸处于复制阶段,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病毒无作用。

《常见的动物病毒》课件

《常见的动物病毒》课件
详细描述
动物病毒非常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只能在活的动物细胞内寄生,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 进行复制,对宿主细胞造成损害或死亡。动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这决定了病毒的复制方式和 传播途径。
动物病毒的分类
总结词
动物病毒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宿主类型 、病毒结构和传播方式等进行分类。
口蹄疫病毒
01
口蹄疫病毒是一种由口蹄疫病 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 传染病。
02
该病毒主要感染偶蹄动物,如 牛、羊、猪等,也可感染一些 野生动物。
03
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 患病动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环境传播。
04
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可能会 出现高热、口腔和蹄部溃烂等 症状。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 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新发动物病毒的发现与鉴定
总结词
新发动物病毒的发现与鉴定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有助于及时应对新发疫情 ,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新发动物病毒不断出现,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冠 状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未来需要加强病毒监测和诊断技术的研究,提高对 新发病毒的发现和鉴定能力,以应对潜在的疫情威胁。
02
03
犬瘟热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 病动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 传播。
04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可感染多 种动物,包括鸟类、猪、马和人类等。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 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环境传播。
感染流感病毒的动物可能会出现高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01
02
03
04
加强个人防护

动物微生物3.2病毒的增殖和培养

动物微生物3.2病毒的增殖和培养

项目三病毒任务三病毒的增殖和培养一、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是病毒基因组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与表达的结果,它完全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又称为病毒的复制。

病毒由于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单独进行物质代谢,必须在易感的活细胞中寄生。

由宿主细胞提供病毒合成的原料、能量和场所。

(一)病毒增殖的一般过程病毒粒子进入细胞内增殖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大体上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5个阶段。

不同病毒的增殖过程在细节上有所差异。

噬菌体的增殖方式见图2-8。

1、吸附吸附是指病毒以其表面的特殊结构与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这是发生感染的第一步。

病毒吸附蛋白(VAP)是病毒表面的结合蛋白,它能特异性识别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受体并与之结合。

如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血凝素,T偶数噬菌体的尾丝蛋白。

病毒受体是宿主细胞的表面成分,能够被病毒吸附蛋白特异性识别并与之结合,介导病毒侵入。

如狂犬病毒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单纯疱疹病毒的受体是硫酸乙酰肝素。

噬菌体以其尾丝尖端的蛋白质吸附于菌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上。

如T3、T4和T7噬菌体吸附的特异性受体是脂多糖;T2和T5噬菌体的受体为脂蛋白;沙门氏菌的X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的鞭毛上。

吸附作用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如细胞代谢抑制剂、酶类、脂溶剂、抗体,以及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

2、侵入与脱壳侵入是指病毒或其一部分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侵入的方式因病毒或宿主细胞种类的不同而异。

有伸缩尾的T偶数噬菌体吸附于宿主细胞后,尾丝收缩使尾管触及细胞壁,尾管端携带的溶菌酶溶解局部细胞壁的肽聚糖。

接着通过尾鞘收缩将尾管推出并将头部核酸迅速注入到细胞内,其蛋白质衣壳留在菌体外。

动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有3种方式:①膜融合,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将病毒的内部组分释放到细胞质中,如流感病毒;②利用细胞的胞吞作用,多数病毒按此方式侵入;③完整病毒穿过细胞膜的移位方式,如腺病毒。

植物病毒的侵入通常是由表面伤口或咬食的昆虫口器感染,并通过胞间连丝、导管和筛管在细胞间乃至整个植株中扩散。

兽医病毒学课件:病毒的进化

兽医病毒学课件:病毒的进化
单个核苷酸改变
缺失变异
(1)小段核苷酸缺失 (2)大段核苷酸缺失
位点变异
缺损型干扰(defective interfering,DI)突变株
这是一种缺失突变的产物。自身不能复制, 只有在亲本野生株作为辅助病毒存在时才 能复制,但又干扰亲本病毒的复制,导致后 者数量减少。
DI突变株特点
1. 含正常的衣壳蛋白质 2. 只含有正常基因组的一部分 3. 只能在正常同源病毒同时存在时才能繁殖,这时同
Complementation
和 (或)
Progeny virus assembled using wt N and wt M proteins Genomes in progeny are either ts M or ts N
二、表型混合(phenotype mixing)
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后,一个病毒的基因 组偶尔装入另一病毒的衣壳内,或装入两 个病毒成分构成的衣壳内,发生表型混合。
第三节 病毒基因产物间的相互作用
补偿作用(Complementation) 表型混合(Phenotypic mixing) 基因型混合(Genotype mixing)
一、补偿作用(complementation)
是指在感染的细胞中,病毒蛋白质之间由 于相互作用的结果,拯救了一种或两种病 毒或增加了病毒的产量。
Genotype mixing
virus A
virus B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DI突变株?其特点怎样? 2. 基因重组与重配的区别。 3. 变异的子代病毒生存进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 何谓交叉复活和多重复活? 5. 病毒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Phenotype mix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病毒的遗传和进化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病毒比任何生物都显示了巨大的遗传多样性,这主要是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基因组极易受外界环境及细胞内分子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不断地突变、重组和再分配的结果。

病毒的遗传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维系生物界的平衡;而病毒的变异可导致新品种出现,孕育生物界的进化。

第一节病毒的变异病毒营无性增殖方式,故在核酸复制时能够产生与原核酸相同的子代基因组,从而保持其遗传性,大多数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稳定性,如伪狂犬病毒、痘病毒等的抗原性都是相当稳定的。

但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酶系统,故其遗传机构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宿主细胞内环境的影响特别深刻;加之,病毒繁殖迅速,可在短期内产生许多世代的大量后代病毒,变异的机率相应增高,这又决定了病毒遗传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例如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很不稳定,不同年代、不同次的流行所分离的病毒株之间其抗原性都有差异。

其它性状,如病毒的毒力、形态、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等也经常发生变异。

总的来说,病毒的遗传是相对的,而变异才是绝对的。

一、突变的概念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病毒的变异大多是核酸的排列组合发生了不同于原来状态的变化,也就是在核酸复制过程中,碱基因某种原因发生位置或组成上的错误,例如置换、易位、重复、缺失等,因而产生了不符于原核酸分子的错误核酸,即所谓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顺序上的化学变化,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

错误核酸中,多数不再能够构成完整的病毒粒子,也不能继续进行自我复制,所以许多突变是致死性的。

但也有一部分错误核酸,不仅能够组成病毒粒子,而且在病毒粒子增殖时将这种改变了的结构遗传下去,属于非致死性的。

除极少数病毒突变株能够适应环境选择外,大多数突变对病毒本身是致命的,不再具有存活和复制的能力。

二、病毒突变的类型病毒突变的类型可分病毒的基因组变异及表型变异,后者表现为病毒颗粒的理化特性或复制性质的改变。

1、基因组变异在核酸的变化中,有可能是单个核苷酸也可能是一段核苷酸发生变化,以单个核苷酸的替换或者缺失(或插入)最常见。

①.点突变:单个核苷酸的替换所谓替换也就是碱基置换,是指在核酸复制过程中,某一个碱基发生了错配,其中,如果是一个嘌呤(A)被另一个嘌呤(G)替换或一个嘧啶(T)被另一个嘧啶(C)替换称转换;如果是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替换或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替换则称颠换,由于转换和颠换都只是一个核苷酸的变化,故其引起的突变称为点突变。

②.缺失(或插入)突变:缺失或插入可是单个核苷酸,但更多的时候是一小段核苷酸。

突变发生后,也可发生回复突变(回变),即新获得的变异性状消失,原有的遗传性状得到了恢复;也可能因为相同甚至不同基因发生抑制性突变,使突变逆转,重新具有与起始毒株相同的表型。

比如流感病毒,往往由于毫不相关的基因自行发生抑制性突变,使之失去作为弱毒疫苗的价值。

缺损型干扰(defective interfering,DI)突变株:在研究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发现,在其子代病毒中除了正常的病毒子以外,尚含有缺陷性的病毒子,它们能干扰正常病毒的繁殖。

大多数病毒均能产生DI突变株,通常无感染性。

这是一种缺失突变的产物。

这些突变株自身不能复制,只有在亲本野生毒株作为辅助病毒存在时才能复制,但它又干扰亲本病毒的复制,导致后者数量减少。

DI突变株的特点:含有正常的核衣壳蛋白质,但只含有正常基因组的一部分,有的甚至缺失达2/3;不能单独进行复制,只有在辅助病毒的存在下才能进行复制,辅助病毒通常是亲代野生型病毒(即正常的同源病毒);虽然不能单独繁殖,但能抑制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和引起细胞转化;特异性地干扰同源病毒的繁殖。

2、表型变异①.病毒的性状变异毒力变异:毒力的丧失可能对兽医最有实践意义。

筛选一个弱毒株往往完全凭经验,通常是把试验动物大剂量地接种于非天然宿主,如试验动物、鸡胚或者细胞,并快速连续传代。

主要的一点是要选择易感性较低的宿主细胞,使快速生长的变种有生存的适宜条件。

在第二宿主中多次传代后,这种变种可以在细胞培养中用空斑法与亲株病毒分开。

在多数例子中变种都是稳定的,而且这种变种可能是通过多次变异而成的,因此在第二宿主中很少能恢复其原有的全部毒力。

从总的情况来看,返祖变异的危险性是很小的,但突变总是自然地产生的,因为在一次传代中,病毒的复制进行了很多次,因此容易变异的病毒(如口蹄疫病毒)其弱毒株在实验室或野外条件下仍有可能恢复其原有的毒力。

抗原变异:逃避变异株,病毒复制时抗体的存在对病毒表面蛋白抗原决定簇的突变是相当有利的,这对于动物的持续感染及其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培养性状变异:根据单层细胞产生空斑的种类——空斑变异株②.宿主范围的变异③.抗药性变异④.缺失酶的变异⑤.热变异可用来产生温度敏感变异株,其在研制致弱活病毒疫苗中被广泛采用。

三、病毒突变的频率真核细胞DNA复制具有校正功能,在细胞核内复制的DNA病毒同样如此,因为他们与宿主细胞DNA的突变率可能相同,估计在一个复制周期中每掺入一个核苷酸,就有10-8~10-11的频率发生复制错误。

并且由于三联体编码的冗余,第三个核苷酸的点突变一般不产生氨基酸的变换。

由于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在细胞内没有针对RNA的校对机制,所以病毒RNA复制的误差频率较病毒或细胞DNA要高得多。

•例如,水泡性口炎病毒11Kb的基因组在每一复制周期中约有10-3~10-4的碱基替换频率,这种碱基替换频率约高于真核细胞DNA普通水平一百万倍。

四、病毒的诱发突变及其定点诱变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发生自发的错误,如用紫外线、X射线或亚硝基胍等化学试剂处理病毒或它的核酸,可提高其错误的发生率。

5-氟尿嘧啶(5-FU)及5-溴脱氧尿苷(5-BDU)是核苷酸的同类物,病毒复制时前者可掺入RNA病毒的核酸,后者可掺入DNA病毒的核酸,达到诱变的目的。

上述诱变是一种随意的位点的诱变,更多时候试验中常需定点诱变。

定点诱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将病毒基因组任何既定部位的核苷酸替换,或者使之缺失,或者插入另一段核苷酸。

为达到这一目的,一般用分子杂交技术,即将含有特定位点变异的寡核苷酸通过分杂交,导入载体DNA,再转化到载体中扩增杂交DNA,最后根据设计的分子标记,在一定条件下筛选突变株。

由于PCR技术及核苷酸测序技术的日益普及,定点诱变在病毒学的应用更为方便,它可用于确定病毒基因的致病作用,也可用于研制具有免疫学标记的弱毒病毒疫苗等,因而受到普遍的重视。

第二节病毒间的基因重组一、基因重组的概念两种不同的病毒或同一种病毒的两个不同的毒株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在核酸复制过程中,病毒之间交换核酸片段,结果产生不同于亲代的可遗传的子代,称为基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

这里的基因重组准确的理解应该是病毒间的基因重组。

一个细胞被两种病毒同时感染是经常发生的,在此情况下,除了出现双重感染,即两种病毒能够进入同一宿主细胞,各自独立地进行复制,各自产生特征性的感染外,两种病毒之间还可发生核酸的交换,即发生基因的重组。

二、病毒间基因重组的类型病毒间基因的重组可分为分子内重组、重配配和复活。

1.分子内重组指两种不同、通常密切相关的两种病毒的核苷酸片段的交换。

DNA病毒可发生此种现象,RNA病毒更为普遍。

例如:现已证明,西部马脑脊髓炎病毒就是类仙台病毒和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重组产物。

2.重配在两株基因组分节段的RNA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二者基因组发生互换,产生稳定或不稳定的重配毒株。

这种现象不管是单链还是双链RNA,也不管基因组的节段为2节(沙粒病毒科)、3节(布尼病毒科)、8节(甲型流感病毒)、10节(呼肠孤病毒、环状病毒)或11节(轮状病毒),当在一个细胞内感染上述其中一组的两个相关病毒时,由于基因组节段的交换,则产生了各种稳定的再分配重组体产物,即重配产物。

自然界发生的重配,是遗传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

例如流感病毒两个亚型之间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杂交株,即具有一个亲代的血凝素和另一亲代的神经氨酸酶。

这在探索自然病毒变异原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的流感每隔十年左右引起一次世界性大流行,可能是由于人的流感病毒与某些动物(鸡、马、猪)的流感病毒间发生基因重组所致。

3.复活这是一种特殊的基因重组或重配现象,是指亲代病毒中有一种或两种都被灭活,失去了感染力,但混合感染时可以产生有感染力的后代。

例如用热灭活的粘液瘤病毒与活的纤维瘤病毒混合在一起,注射于兔体内,可以引起粘液瘤;一株灭活的痘病毒和另一株活的痘病毒混合接种于鸡胚,可以使灭活的痘病毒复活;一株不形成空斑的活流感病毒和一株能形成空斑但已被辐射灭活的流感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可以形成能产生空斑的活流感病毒。

第三节病毒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除了病毒的核酸之间相互作用——即发生基因重组外,病毒基因产物即病毒蛋白质之间也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作用,最终使得产生的后代呈现表型的变异。

病毒基因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补偿作用、表型混合、多倍性。

1、补偿作用指两种或以上的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由于病毒基因产物(如结构蛋白、酶等)间的相互作用而促进一种病毒的增殖或使两种病毒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的现象。

这是由于一种病毒提供了另外一种病毒不能合成的基因产物而使后者能够在混合感染的细胞内复制。

互补作用包括以下几种:①一种有活力的病毒和一种缺损病毒的互补作用;②.两种缺损病毒混合感染的互补作用:③一种有活力的病毒和一种灭活病毒的互补作用。

2、表型混合指具有特定共同特性的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一些增殖的病毒粒子可获得两个亲本的表型特征,而它们的基因型保持不变。

例如流感病毒和副粘病毒共同感染细胞,子代病毒粒子的囊膜可具有来源于两个亲本的病毒抗原,而每一病毒粒子只有一个亲本的核酸,传代时,它仅产生类似于那个亲本的病毒粒子。

表型混合通常有这样两种情况: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后,一个病毒的基因组偶尔装入另一病毒的衣壳内,或装入两个病毒成分构成的衣壳内,发生表型混合。

3、多倍性除反转录病毒出现二倍体外,所有的动物病毒都是单倍体的,即病毒粒子中每个基因都只有一个单独的拷贝。

如,通过胞浆膜成熟的病毒,如副粘病毒,成熟过程中,有时出现数个核衣壳被包裹在一个单独的囊膜中的现象(多倍体和异多倍体)。

第四节遗传变异与病毒进化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而病毒比任何生物都显示了巨大的遗传多样性,这是由于病毒的基因组发生突变、重组和再分配的结果。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同样遵循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遗传机制,正是由于病毒不断的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导致了病毒的进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