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PPT

合集下载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第二课时课件(共29张PPT)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第二课时课件(共29张PPT)
秋天所有丰收的景色,诗人用一个词 概括了,这个词是:橙黄橘绿
诗意: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 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
课前导入
橙黄橘绿
秋天除了橙黄橘绿还有什么颜色呢?
课前导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人借此想表达什么?
课前导入
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 觉得诗人是想送给刘景文什么呢?
诗人写这样一首诗送给刘景文,是想勉励刘 景文,借机告诉他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 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进而勉励 他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
课随前堂导练 入习
读《赠刘景文》,完成练习。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本诗描绘的是 时节的景色,描写了荷、菊、 橙 、 橘 等景物。
课层前次导梳 入理
荷尽无叶 秋末特征 残菊傲霜
赠刘景文
橙子金黄 收获的季节 橘子青绿 Nhomakorabea色彩明丽 富有生气
2.分别用恰当的词句来概括诗句中荷、菊给你的印象。
荷:荷花开败,荷叶凋零 。 菊:精神抖擞,傲霜斗寒 。
3.全诗表达了诗人( B )的思想感情。
A.对友人的思念
B.对友人的劝勉
课主前旨导归 入纳
《赠刘景文》先通过“荷尽”“菊残” 描绘出了秋天的景象,表现出菊花傲霜斗寒 的形象。然后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 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 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读准生字,并尝试读
出节奏。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课件(共15张PPT)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课件(共15张PPT)

小结
2 0
荷尽已无擎雨盖,
2
写景
3 年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年 级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景 文
语 文 上
立意
最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
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
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
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2
0 2
zènɡ
liú

3 年 四
赠送 姓刘
菊花
赠 刘





文 上
cán
chénɡ
jūn

残酷 橙色 君子
2
0
2
3












2
0
2
3












课文学习
2
0
2 3
荷尽已无擎雨盖,


四 年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刘 景 文

文 上
比喻

【尽】指败尽
【擎】举,向上托

_橘__子___ 青绿的时候。
课外拓展
2 0
植物 级


景 文
语 文
探波傲雪,高洁志士。
深谷幽香,世上贤达。



清雅澹泊,谦谦君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共25张PPT)

明诗意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最是橙黄橘绿时。
就是在橙黄橘绿的秋天。
新知讲解
再读诗词,注意停顿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盖菊 残君 橙
赠送 盖子 菊花 残缺 君子 橙子 捐赠 遮盖 秋菊 残疾 国君 香橙
重点指导
gài
结构:上下
偏旁:皿
笔画数:11
书写提示:上边三横长短相似, “皿”居下居中,最后一横要长 。
组词:盖住 盖房 掩盖
造句:谎言永远掩盖不住真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éng
重点指导
结构:左右 偏旁:木 笔画数:16 书写提示:“登”横撇的横短, 捺舒展,“豆”末笔横窄于“ ”。
解诗意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 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sòng sū shì
【宋】苏轼
qíng
荷尽/已无/擎雨盖,
cán yóu
ào
菊残/犹有/傲霜枝。
jūn
一年/好景/君须记,
chéng

最是/橙黄/橘绿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第一课时说课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第一课时说课课件(共31张PPT)

二、说学情
孩子们已经有四年的学习经历,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在阅读和习作过程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写规范字的习惯,具备了背默古 诗的能力,能够初步把握古诗的大意,体会诗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培养 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 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象讨论交流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 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 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 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 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 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 谈话激趣,营造气氛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诵古诗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 绘了哪些景物。这首诗的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2、反馈:(1)荷尽 出示两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让学 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 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部编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件ppt

部编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件ppt
“山行”的意思是 在山中行走 。这首诗描写和赞 美了 深秋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_热__爱__大__自__然__ 的美好思想情感。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夜书所见》是 宋代诗人 叶绍翁的作品。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书写 。其中后两句是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在这首诗 中,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留恋童年 的感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 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 泉市)人,南宋诗人。著有 《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 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 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
自读提示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并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
自学提示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并 说说从诗中看到了哪在些夜画晚写面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和
小组成员交流。
借助插图
在山中行走
山间小路弯 弯曲曲。
联系生活
查阅字典
结合注释
于:比
合作探究
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诗人会产 生什么样的情感呢?小组内讨论。
诗人面对美景,内 心充满对大自然的喜爱。Fra bibliotek写字hán
jìng
xié
shuāng
主题概括
《山行》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深__秋___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_热__爱__自__然__的 美好思想情感。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4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秋天是 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与 秋天有关的古诗。
《赠刘景文》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人教部编版(共29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人教部编版(共29张PPT)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而要不断 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 不想不知意。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 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造烛求明,读书求理。做教师固然应当自尊,但也要让学生的 是学习的朋友。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 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学校固然不是造就人才 代的青年却应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坏境与设备把自己铸造成个东西。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 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引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 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 光彩、给人以才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 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学而不思则罔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 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 华保存起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书籍是 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 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1、一切伟大的行 足道的开始。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忧劳能够兴国,逸 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志不强者智不达。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积土 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 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傲不可 志不可满。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忘 原因。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未来。只要厄 会驱散绝望之云。为了走上成材的道路,钢铁决不惋惜璀璨的钢花被遗弃。如果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朋友,追求才是愈合你伤口最好的良药。不 登不上高山。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沿着别人走出的道路前进时,应该踩着路边 就能使道路增宽。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对待生命要认真,对待生活要活泼。同样的旋车,车轮不知前进了多少,陀螺却仍在原处。 幸的!一个人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代表他自信强大。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勇 心里毫无恐惧。躺在被窝里的人,并不感到太阳的温暖。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 努力。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最自信最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最可怕!根儿向纵深处延伸一寸, 弱了一分。 1、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 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 蹩脚的旅行者只知道“到此一游”,蹩脚的读者只知道书的结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光阴给我们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 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 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者方面,从一字一句阅读开始,通过读完一篇,这观赏就是一个心理学的过程。每一本书都是一 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读 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贵 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立身 本。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喜 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要玩味。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 读书先在虚心。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 识。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外物之味,久则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 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

人教(部编版)三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三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共20张PPT)

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
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
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
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
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
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
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切不要意志消沉。
2021/7/25
19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8.2221.8.2219:00:3119:00:31August 22,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下午7时0分31秒19:00:3121.8.2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8月 下午7时0分21.8.2219:00August 22,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9:00:3119:00:3119:008/22/2021 7:00:31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8.2219:00: 3119:0 0Aug -2122-Aug -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9:00:3119:00:3119:00Sunday, August 22,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7时0分 31秒19:00:3122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7时0分31秒 下午7时 0分19:00:3121.8.22
2021/7/25

统编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PPT课件

统编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PPT课件

4 古诗三首
xíng
4 古诗三首
杜牧(803-853),晚唐 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
4 古诗三朗首 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山行
jìng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古诗三首
导学单1:整首诗什么意思呢? 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理解词语或诗 句?
4 古诗三首
作者: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
东坡,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父苏洵,弟 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4 古诗三首
残败
雨伞 傲人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4 古诗三首
导学单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 色?你从哪儿看出?请边读边圈出相关景物。
居他乡的诗人又见到了什么景,触动了什么情?
请你也用“
动客情”来描述。
《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回。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4 古诗三首
联系旧知 借助插图
结合注释 联系生活经验
查字典
④ 晚:傍晚。
4 古诗三首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条弯弯曲曲 的小路蜿蜒伸向充 满秋意的山顶,在 白云飘浮的地方有 几户人家。
4 古诗三首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是因为 这深秋枫林晚景,经 霜的枫叶比江南二月 春花还要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
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 寒的形象。 读了这两句脑海中出现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 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荷花已经黄的、白的、紫 的……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枯黄、卷曲的花瓣,随风飘落, 但是还是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仍然露出孤高之态。
我会写
残缺
cán

书写指导:左边要窄小,右 边两横都稍向上拉,下边是 一撇,斜钩要长。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歹 组词:摧残 剩菜残羹 造句:这是一张残缺的人民币。
我会写
君子
jūn

结构:上下 音序:J 部首:口 书写指导:上边扁框上横短 组词:君主 君圣臣贤 下横稍长,中间一横最长, 造句:我们宁愿做君子也不做小人。 一撇从上横起笔、稍直一些。
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写作背景
《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
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此诗虽似写景,但每句都
切合刘的身世,并用以勖勉对方。这在苏诗中确属
精心之作。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的景物描写,才能领
略诗中的积极涵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背诵课文。(重点)
七言诗的朗读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在诗句中适当的停顿,这样有节奏读,
听起来才会有美感。不同字数(五言诗、七言诗)的诗有不 同的节奏。 七言诗的诵读节奏基本句式应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 下三。一般七言诗我们都是后三字和前面的四字分为两个大 节奏来读,也就是上四下三读法。 试试用上四下三的停顿节奏读本课的三首诗。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宋]苏轼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当堂检测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 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 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 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 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
我会写
橙子
chéng

书写指导:登字左上边横撇 上有一小点,右上边捺上有 两短撇,位置都要靠上。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木 组词:甜橙 橙黄桔绿 造句:我特别爱吃橙子。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 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 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
我会写
赠送
zè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贝 书写指导:右边中间框要扁、 组词:赠言 赠人玫瑰 里面是中竖、左点和右撇, 造句:我赠送给老师一件小礼物。 不是日或田。
我会写
刘景文
liú

书写指导:文字横要短、撇 要长、捺变为一长点。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刂 组词:刘备 刘邦 造句:刘景文是苏轼的好朋友。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4.《赠刘景文》 (朗读).mp3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犹有
yóu
傲霜枝头
ào

犹如 记忆犹新

骄傲 傲慢少礼
我会认
橘黄


橘子 橙黄橘绿
理解词语
课文结构
荷尽已无
赠刘景文
菊残傲霜
橙黄橘绿
乐观向上
课文主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2)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
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 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诗人一反 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 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我会写
雨盖
gài

结构:上下 音序:G 部首:皿
书写指导:上窄下宽,中间 组词:盖楼 欲盖弥彰 是王字,下框要扁、里面是 造句:水里的荷叶像一把把雨盖。 两竖、下横最长。
我会写
菊花


结构:上下 音序:J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上扁下高, 组词:墨菊 春兰秋菊 勹要大一些,里面米字 造句:秋天的公园里菊花开得正艳。 要写紧凑。
课堂小结
《赠刘景文》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
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
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
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 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唤起了我们面对生 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刘景文】 【擎】 【傲霜】 【君】 【正】 【橙黄橘绿】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举,向上托。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 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最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表面意思“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诗的后两句:这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冬景虽
然萧瑟冷落,但硕果累累、成熟丰收,而这一点恰恰是
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
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
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 些景物是什么样?(核心问题) 《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 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 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 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 菜店的棚子。田野里那好闻的气味。红薯地都翻过了,玉米秸已砍倒, 摘完棉花的花棵立在地里。经过秋霜的红薯秧,叶黑黑的,一团团堆 在地头,发出一种甘甜的味道。……(只要能体现秋天的特征就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