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2章 环境辐射源

合集下载

核环境监测和评价 第2章 环境辐射源-精选文档

核环境监测和评价 第2章 环境辐射源-精选文档

为估计宇宙射线对人造成的剂量,必须考虑高度、纬度和屏 蔽的影响。
估算宇宙射线中电离成分所致年有效剂量与高度 比间的关系式: E1(Z)=E1(0)[a1exp(-α1Z)+b1exp(β1Z)]
中子所致年有效剂量与高度的关系: EN(Z)=EN(0) exp(αNZ), Z<2km;
EN(Z)=EN(0) [bNexp(βNZ)], Z>2km;
年摄入量 (Bq.a-1) 500 1000 20000 50
有效剂量 (μSv.a-1) 0.01 0.03 12 0.15
宇宙射线
O2
N2
22Na 3H 14C 7Be
大气层
H2O
地面
2.1.3 原生放射性核素 以238U、232Th和235U为起始核素的三个单 独存在天然放射系,以及独立的长寿命放射性 核素如40K等。人会受到来自原生放射性核素 的各种不同能量的α、β、γ辐射的外照射和内 照射。
表2-1 天然辐射源照射世界平均辐射剂量值
辐 射 (UNSCEAR 2000) 源 年 有 效 剂 量 mSv 平 均 值 典型范围值
0.28(0.30)a 0.10(0.08) 0.01(0.01) 0.39 0.07(0.07) 0.41(0.39) 0.48 0.87
外照射 宇宙辐射 直接电离辐射和光子 中子成分 宇生核素 宇宙射线与宇生核素小计 陆地外照射 室外 室内 陆地外照射小计 外照射 合 计
内辐射带主要由能量为几到几百MeV质子构成;外 辐射带主要由高能电子和少量α粒子构成。一般情况下, 内外辐射带内的捕获粒子辐射在地平面上不产生任何辐射 剂量,捕获质子对低地球轨道中空中旅行者产生危害。
2)银河宇宙辐射
产生于太阳系外,主要由高能质子构成,另外 还有氦-4及少量原子序数≥3的重粒子、电子、光子 和中微子。 初级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3H、7Be、 14C、22Na)、次级粒子(中子、质子、π介子、κ 介子、μ介子)。 μ介子是海平面处宇宙射线中的 主要部分。

第2章 热辐射定律及辐射源1

第2章 热辐射定律及辐射源1

2.2 黑体辐射的计算
(2) 波段辐射的计算
g

2
1
M 0 ( , T )d M 0 ( , T )d
x
0


2
1
M 0 ( , T )d
T
4


x2 0
f ( x)d

x1 0
f ( x )d


0
f ( x)d
z ( x 2 ) z ( x1 )
ea

M s 4 R s 4
2
M s R s Ts R s
2 4
2
地球吸收太阳的辐射通量为 同时,地球向外的辐射通量为
ESe
I0 L
2
Re
2
2
Ts R s
4
2
L
4
2
Re
2
2
ee M e 4 R e T e 4 R e
达到平衡时,ea=ee,温度保持平衡,得到
令 z ( x ) 0
f ( x)d /

0
f ( x)d
M (T )
2
1
M 0 ( , T )d [ z ( x2 ) z ( x1 )] T
4
应用黑体函数表z(x)可计算: 由m =2898/T确定m;

求出x1=1/m和x2=2/m,并查表得到z(x1)和z(x2);
0 ~ 1, 4%
物理意义: 当黑体的温度 升高时,其光谱辐射的峰 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1 ~ 2, 67%
2 ~ , 29%
0 ~ 3, 50%
3T=4110

第2章第2部分辐射温度及辐射源

第2章第2部分辐射温度及辐射源

辐射体的温度 P39
温度和波长是描述黑体热辐射能量的重要参
数,黑体的=1
对于非黑体的辐射体,其发射的热辐射能量 或辐射特性也可以用温度和波长来描述
非黑体分为灰体和选择体,二者发射的辐射
能都比黑体的小,即辐射发射率<1,而且: - 灰体的 =小于1的常数,与波长无关 - 选择体的随波长变化
辐射发射率
折反镜
红外平行光管
差分黑体源与红外平行光管
折反镜
黑体源
双黑体源与红外平行光管
2.4.2 自然辐射源
在自然界中,太阳、月球、地面、行星、恒 星、云层和大气都是热辐射的自然辐射源。
太阳、地球、行星是宇宙空间的点源,可用 于宇宙飞船的定向。
太阳和地球的热辐射可用来确定人造地球卫 星表面的受热温度。
• 在黑体源的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通过红外平行光管将 黑体目标(即靶标形状的黑体辐射)投射到无穷远。
• 红外平行光管一般采用离轴抛物面反射镜。
• 由于靶标与环境温度一致,所以环境温度的波动将影响
到测试结果,只适用于实验室等环境温度波动不大的环
境。
黑体源及靶 标轮
黑体源及 靶标轮
离轴 抛物面
离轴 抛物面
➢ 所谓“和黑体有相近色”并不严格,相近可表示很接 近,也可以是相差甚远但却能找到一个与某温度黑体 的色最近似的相关色温值,因此上图中直线族的长度 是有限度的,约与±15麦克亚当(MacAdam)阈值单位 (表示人眼恰能分辨色差异阈值的单位)相当;
➢ “色差异多大就不能用相关色温表示”也不完全准确, 等相关色温线提供了衡量待测色和黑体色之间近似差 异程度的可能,任意发射体的色坐标离普朗克轨迹越 远,用黑体色来描述发射体色的可能性就越小。

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

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

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摘要:在环境当中,存在着一定的核辐射。

为了保证环境安全,即需要做好环境当中核辐射问题的关注。

在本文中,将就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环境核辐射;检测;评估;1 引言在环境当中,存在着一定的核辐射,其主要包括有大气、地壳当中的天然核素辐射、宇宙辐射以及人类活动当中形成的放射性核素辐射。

对于这部分辐射来说,其始终存在于环境当中,但却并不会对人类的发展与生产产生影响。

但如果射线照射过量,则将使人受到永久或者暂时性的伤害。

这部分射线在对人体产生作用时,则将分为内、外两种照射类型。

其中,外照射即是体外射线源对人体外部的直接照射,内照射即是放射性物质在进入到人体后,在体内滞留过程中释放的射线。

就目前来说,人们对辐射损伤机理还没有形成清楚的认识,但在辐射引起效应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知。

如外照射的损伤效应、体细胞损伤效益以及生殖细胞损伤等。

2 γ辐射评估检测同磁、光、热辐射不同,对于环境核辐射来说,其主要来源为大地、宇宙辐射以及人工和辐射源。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其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主要为室内照射。

对于该照射方式,则同建筑的使用时间、建筑材料以及具体类型有关,且同居住区域的气候、地质环境有关。

在γ辐射检测当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无驱动源类设备以及电子学仪器。

其中,无驱动源类设备包括有活性炭驻极体以及热释光,电子学仪器主要为闪烁探测器以及高压电离室。

在现今γ辐射检测当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即使用驻极体测量以及热释光为基本检测,同时通过高压电离室检测为重复检测。

其具体检测方式为:第一,热释光剂量计。

对于为直径、厚度均为毫米级,且对环境中子具有灵敏反应材料制作形成的剂量计。

在室内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进行检测时,所使用剂量计的最低探测限通常在1μGy以内。

在实际检测工作当中,则可以将热释光剂量计放置在同地面1m高度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检测需求确定累计的时间。

在达到时间后,通过热释光读数仪的使用对剂量计进行测量。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引言:核电站是现代能源领域的重要设施,它对环境辐射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为了确保核电站运行期间环境的安全与稳定,辐射环境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一、环境采样与样品准备环境采样是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的第一步,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大气采样、水体采样和土壤采样等。

大气采样通常采用空气过滤器或高容量粉尘采集器,水体采样则可选用浮游生物网或过滤器等。

土壤采样可采用分层采样法或随机采样法,以获取全面的土壤辐射数据。

二、辐射监测仪器辐射监测仪器是核电站环境监测的基础工具,常用的辐射监测仪器包括γ射线剂量仪、αβγ综合监测仪和氡浓度测量仪等。

γ射线剂量仪用于测量环境中的γ射线辐射剂量率,αβγ综合监测仪可用于同时监测α、β和γ射线,氡浓度测量仪则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氡浓度。

三、辐射源重建方法辐射源重建方法是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重建出辐射源的具体位置和释放情况。

常用的辐射源重建方法包括反演方法、数值方法和统计方法等。

反演方法通过测量数据反演出辐射源的位置和分布,而数值方法则通过数学建模模拟辐射源的释放情况,统计方法则通过对多个监测点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推断辐射源位置。

四、辐射剂量评估方法辐射剂量评估是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的关键内容之一,通过对环境中的辐射源进行剂量计算,可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常用的辐射剂量评估方法包括剂量率测量法、剂量累积法和剂量效应模型法。

剂量率测量法通过测量环境中的剂量率来评估辐射源的剂量水平,剂量累积法则通过累积剂量测量数据来计算总剂量,剂量效应模型法则是通过对辐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关系的建模来评估其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中所获得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平滑、趋势分析和异常检测等。

数据平滑方法能够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波动,趋势分析则可以揭示辐射源的长期变化趋势,异常检测方法则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程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程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程一、概述核电站是一种高风险、高能量的工业设施,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辐射水平,确保辐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文将介绍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规程。

二、辐射源的分类核电站辐射源主要包括气体排放、液体排放和固体排放,需分别进行监测。

1. 气体排放监测核电站气体排放主要包括氚、氡、碳14等,监测方法包括气溶胶监测和气体监测。

对于气溶胶的监测,可采用颗粒计数仪和沉积采样器,对于气体的监测,可使用活性炭吸附器、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等设备。

2. 液体排放监测核电站液体排放主要包括低放废水和放射性污水,监测方法涉及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监测。

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可采用液闪、液体比例计数器和高纯谱仪等设备,泄漏监测可使用泄漏检测器和气相色谱仪等设备。

3. 固体排放监测核电站固体排放主要包括固体废物和废渣,监测方法包括放射性核素的测量、环境样品采集和放射性物质的质量监测。

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可采用高纯谱仪和液体闪烁仪等设备,环境样品采集可使用野外环境采样仪器,放射性物质的质量监测可借助重金属分析仪器和离子色谱仪等设备。

三、辐射监测方法辐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员辐射剂量监测、环境辐射监测和生物监测。

1. 人员辐射剂量监测核电站所有人员都需要佩戴个人剂量仪,个人剂量仪可实时监测个人在工作时间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核电站应建立剂量记录档案,对每位员工的辐射剂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

2. 环境辐射监测环境辐射监测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的辐射水平监测。

监测仪器包括γ射线探测器、骨增生仪和多普勒雷达等设备,通过对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测量,判断环境辐射是否超出国家标准。

3.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对人体、动物和植物等生物组织的辐射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生物监测可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学检测方法、染色体畸变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技术。

四、辐射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核电站应建立辐射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确保辐射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核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辐射监测方法和技术

核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辐射监测方法和技术
核辐射探测器 核辐射探测器可分为电离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 测器等几类。
3.2 流出物监测√
3.2.1 流出物监测的目的 流出物监测的目的:对流出物本身、对核设施、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围环境等进行监测。
3.2.2 流出物监测的设计 1、气载流出物监测设计 2、液体流出物监测设计
3.2.3 流出物采样和测量技术
3.3.1 就地监测前的准备
根据监测对象,进行就地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1) 就地核辐射测量之前必须先要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作 计划时,下列因素应予以考虑:
a.测量对象的性质,包括要测量核素的种类,预期活度范围, 物理化学性质等; b.环境条件(地形、水文、气象等)的可能影响; c.测量仪器的适应性,包括量程范围,能量响应特性和最小可 探测限值等; d.设备及测量仪器在现场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补救办法; e.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 f.测量的重要性以及资金的保障情况。
核设施服役期满或因计改、发生事故等原因而 关闭后,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确保其安全、永 久地退役。
3.1.3 环境辐射监测仪器
原理:基于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如电离、 光、电或热等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常用的核辐射监测仪器有: 个人剂量计、环境放射性气体监测仪和环境核辐射监测仪。 各类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似,都由核辐射探测器和测 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监测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核辐 射监测规定》,环境辐射监测目的是:
对核设施、放射性核素、本底及核设施与公众 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监测与评价。
2、环境辐射监测的特点 指监测对象的广泛性、衰变性、复杂性等特点 (1~6条)。
3.1.2 环境辐射监测方案的制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一、前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然而,核能的开发与使用涉及到辐射安全问题,环境辐射监测成为核电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二、辐射源及环境监测1.辐射源核电厂辐射源主要包括工艺系统、副产品、放射废物和事故可能产生的辐射源。

监测应对厂区内和周边环境辐射源进行全面、准确地监测。

2.监测区域划分核电厂周边区域划分为不同监测区域,包括厂界区、周边区等。

每个区域应有相应的辐射监测点,监测点的数量、分布应符合监测要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辐射监测参数辐射监测参数包括环境空气γ辐射剂量率、污染物浓度等。

监测设备应满足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在设备选型和布设位置上应充分考虑不同监测参数的特点。

4.监测时间和频率辐射监测需要长期进行,包括规定的常规监测和对特定事件的紧急监测。

常规监测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而紧急监测则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开展。

5.数据采集与报告监测数据应进行实时采集和存储,在监测点安装自动化传输设备,定期上传数据。

监测数据需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监测报告,报告应详细记录监测结果,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参考。

三、监测设备与技术1.监测设备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设备应选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具备辐射剂量测量、核素分析等功能。

设备的选型应满足监测要求,具备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度高的特点。

2.监测技术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应采用现代辐射监测技术,包括辐射剂量测量、核素分析、环境样品采集等。

监测技术应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核电厂环境辐射影响评价1.环境辐射影响评价核电厂建设前应进行环境辐射影响评价,评估核电厂建设和运营对环境辐射的可能影响。

评价应包括环境辐射监测方案、环境影响预测、辐射源等相关内容。

2.评估指标与标准核电厂环境辐射影响评价应依据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进行,确定评估指标和标准。

环境检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监测

环境检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监测

射 性 衰
β负,电子俘获-x ) 3、母体——子体(较低能级或基态子体)

+γ+α(或β)(同质异能跃迁)



第4页,本讲稿共55页
1.α衰变(4He核-α粒子) 226Ra → 222Rn + 4He 226Ra衰变有两种方式(分枝衰变):
第5页,本讲稿共55页
(三) 放射性活度和半衰期
1. 放射性活度(A): 在给定时刻处于特定能态下的一定量放射性核素的放 射性活度A的定义式是 A=dN/dt
5、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样品预处理 (三)环境中放射性监测
第33页,本讲稿共55页
(一)样品采集
1、放射性沉降物的采集 沉降物包括干沉降物和湿沉降物,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爆炸所产
生的放射性尘埃,小部分来源于人工放射性微粒。 对于放射性干沉降物样品可用水盘法、粘纸法、高罐法采集。
湿沉降物系指随雨(雪)降落的沉降物,其采集方法除上述方法外,
采集的水样根据需要可供作各种放射性监测分析。
第36页,本讲稿共55页
4、食品、生物样品: ——于收获季节在田地里布设的采样点位采集粮食的样品后混合; ——对已收获的粮食在存放处的上、中、下各层均匀采集后混合。 ——蔬菜应采集不同类型品种的样品。
连续监测是在现场安装放射性自动监测仪器,实现采样、预处 理和测定自动化。
对环境样品进行放射性测量和对非放射性环境样品监测过程一样, 也是经过:
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和选择适宜方法——仪器测定
第32页,本讲稿共55页
(一)样品采集
1、放射性沉降物的采集
2、放射性气溶胶的采集 3、放射性水样的采集
4、食品、生物样品的采集
1R=2.58 × 10-4 C.kg-1 照射量率:指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考核试卷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考核试卷
D.提高核电站经)
A.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
B.缩短接触辐射的时间
C.使用防护屏蔽
D.提高辐射源的放射性水平
5.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考核中,应对哪些因素进行考虑?()
A.核电站运行状态
B.周边环境特点
C.气象条件
D.放射性物质运输
6.下列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核电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
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的首要目的是()
A.保障核电站运行安全
2.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剂量率监测、放射性核素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核电站辐射环境状况,指导辐射防护措施的优化。
3.辐射防护措施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限制工作人员接触辐射的时间、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使用屏蔽材料等方式降低辐射剂量。
4.根据我国法规,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考核通常每年进行一次,由核安全监管机构负责。公众有权了解监测结果,并通过法定途径进行监督。
A.核电站发生事故
B.周边环境辐射水平异常
C.天然放射性本底异常
D.定期监测
7.辐射环境监测设备的选择依据包括()
A.监测目的
B.监测范围
C.辐射类型
D.设备成本
8.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评价方法包括()
A.实测值与标准比较
B.模拟计算
C.历史数据对比
D.专家评估
9.下列哪些属于核电站辐射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手段?()

环境辐射源

环境辐射源

环境辐射源
环境辐射源是指自然界或人为活动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这些辐射源包括:
1. 自然辐射源:自然界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如土壤、岩石、地下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钍、钾)等。

2. 人为放射源:人类活动中引入的放射性物质,如医疗设备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核能产业的废物、核武器测试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等。

3. 核事故与核灾难:核事故或核灾难中释放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

这些环境辐射源会产生电离辐射,包括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伽马射线和中子等。

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的环境辐射源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引发癌症、遗传损伤和生殖问题等。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监测、控制和减少环境辐射源的影响。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 第18号)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 第18号)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第18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第1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微波通信、无线电测量以及其他与电磁场辐射相关的业务和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定义1. 电磁辐射:指由电磁场产生的辐射。

2. 电磁场:指电磁波的传播介质中的电磁现象。

3. 电磁辐射环境:指电磁辐射产生的环境。

4. 电磁辐射源:指产生和发射电磁辐射的设备、设施和系统。

5. 电磁辐射限值:指电磁辐射在特定环境和时段内允许的最大辐射水平。

6. 电磁辐射监测:指对电磁辐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记录、辐射源辐射水平评估和其它监测研究等活动。

第二章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四条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范围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应覆盖电磁辐射源周围可能受到辐射影响的区域,并应对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源进行不定期监测。

第五条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指标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应按照国际、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在不同类型的区域中,对电磁辐射进行频率、强度等方面的监测。

第六条电磁辐射环境评价通过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进行电磁辐射环境评价,包括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辐射源辐射水平的评估等。

第七条电磁辐射环境评价报告经过电磁辐射环境评价后,应编制电磁辐射环境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结果、评价结论,以及相应的监管措施建议等。

第三章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第八条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环境和公众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布局电磁辐射源,减少辐射范围。

2. 采用低辐射的设备和技术。

3. 设立电磁辐射环境标识,提醒公众注意电磁辐射环境。

4. 建立和完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

第九条电磁辐射限值根据不同环境和场所的需求,制定电磁辐射限值,确保电磁辐射不超过安全限值。

环境监测与评价复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与评价复习题+答案

1各类天然辐射源所致成人平均年有效剂量的估计值为 2.4mSv 。

ICRP第60号报告建议的个人剂量限值中,针对职业工人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 ,针对公众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mSv 。

2放射性核素的水迁移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其在水中富集的过程,第二阶段,被重力地下水携带的放射性核素在地壳中随地下水的运移而迁移。

3土壤采样点布设方式主要有对角线法;梅花形法;棋盘形法;蛇形法4 故障树分析方法系统的描述导致设施出现通常称为顶事件的某一特定状态的所有可能的故障。

5天然辐射来源于宇宙辐射;陆地辐射;氡和矿物所致的辐射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为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7重力地下水按期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带水;潜水;承压水8废物管理应遵循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9根据射线与探测介质间相互作用原理和效应的不用,核辐射探测器可分为气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固体探测器10沿平均流速方向称为纵向机械弥散,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横截方向称为横向机械弥散,含水层厚度方向称为垂向机械弥散。

1浓集因子CR为水生物(全身或某一器官组织)中核素的平衡浓度与水中核素浓度的比值。

我的答案:×2一般情况下,水生物吸收蓄积达到10倍半衰期后,其体内核素的浓度基本上达到平衡。

我的答案:×3下降泉主要是由潜水和上层滞水补给,上升泉主要由承压水补给。

我的答案:√4处在较高营养级的水生物体内核素的蓄积程度高于低营养级。

我的答案:×5土壤空气与大气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以连续状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其水分含量比大气高,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气高,氧气含量比大气低。

我的答案:×6短寿命中低放废物的最终处置方式均采用地表处置方式。

我的答案:×7对同一种核素同一种生物种类而言,海洋生物对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浓集因子值小于淡水生物。

我的答案:×8外照射监测中采用的当量剂量属运行实用量。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电磁辐射源的环境管理、监测、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涉及电磁辐射的设施、产品、工程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三条定义1. 电磁辐射:指物质通过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能量传播的现象。

2. 电磁场:指电场和磁场的联合作用,包括电磁波在内的各种电磁现象。

3. 电磁辐射源:指能够向周围环境辐射电磁波的设施、产品、工程等。

4. 电磁辐射污染:指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5. 电磁辐射环境:指电磁辐射源在周围环境中形成的电磁场的分布状态,包括电磁辐射强度、频率、方向、时空分布等方面的信息。

6. 电磁辐射限值:指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不同的电磁辐射源和用途,制定的允许的电磁辐射强度或其他电磁辐射参数的上限。

第二章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第四条监测任务1. 对于电磁辐射强度超过规定限值的电磁辐射源,应当进行监测。

2. 监测任务由环保局统一组织,有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第五条监测要求1. 监测应当覆盖电磁辐射源的全部工作状态和工作区域,包括正常工作、异常工作、停车调试等情况。

2. 监测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全面。

3. 监测结果应当及时报送环保局,并留存相关材料。

第六条监测方法1. 监测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检测过程应当规范、严谨。

2. 监测结果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进行评价。

第三章电磁辐射环境评价第七条评价任务1. 对于新增的电磁辐射源,应当进行环境评价。

2. 对于电磁辐射强度可能会发生变化的电磁辐射源,应当定期进行环境评价。

第八条评价要求1. 评价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合理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准确、可信。

2. 评价所涉及的监测工作应当符合本办法的要求。

3. 评价结果应当及时报送环保局,并留存相关材料。

第九条评价内容1. 评价应当包括电磁辐射环境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频率分布等方面的信息。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促进电磁辐射环境的合理利用,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合于我国境内电磁辐射源及其辐射产生的电磁辐射对环境、设备和人体的辐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电磁辐射源和辐射环境特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第四条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具体职责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承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各自行业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第二章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第五条对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监测,旨在了解辐射源和环境中的辐射水平,评估其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第六条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1.辐射源的基本情况和辐射特性的监测;2.环境中辐射水平的监测;3.公众接触辐射的监测;4.电磁辐射对设备和设施的影响的监测。

第三章电磁辐射环境控制技术第七条电磁辐射环境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辐射源控制和辐射防护措施。

第八条辐射源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1.选址时应避开敏感区域;2.根据环境敏感度,设置辐射源的安全距离;3.合理规划、布置和建设辐射源,减少辐射泄漏。

第九条辐射防护措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电磁辐射进行屏蔽和隔离;2.采用安全保护装置,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3.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培训。

第四章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管第十条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制定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电磁辐射源和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一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行业的电磁辐射源和环境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电磁辐射环境的评估,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接受监督检查。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引言: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确保核电厂运行的安全稳定,环境辐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展开论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 辐射源描述核电厂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辐射源。

辐射源应按照不同的辐射特性和性质进行分类和描述,确保监测过程科学有效。

2. 辐射监测点的选取和布置核电厂周边地区的环境辐射监测点应在地理位置上合理选择,以全面了解各个监测点的实际辐射情况。

监测点的布置应遵循一定的间距和分布规则,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设备的要求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具备准确测量和采集辐射数据的能力。

设备的选用应综合考虑设备性能、稳定性以及使用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监测参数的选择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涉及到多个参数的测量与采集,如γ射线剂量率、α、β等辐射指标。

在选择监测参数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监测目的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对辐射源全面、准确的分析。

5. 数据采集与处理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数据的采集应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

监测数据的管理应遵循信息化、数字化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6. 监测报告和数据公开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的结果应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辐射状况和监测结果。

监测报告应具备规范的格式和内容,方便各方面的人员了解和参考。

同时,监测数据也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及时公开,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结论: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和环保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科学规范的监测条件下,核电厂才能更好地掌握辐射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因此,加强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范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核能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精品】第二章辐射剂量学

【精品】第二章辐射剂量学

第二章辐射计量学主讲:张玲玲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课堂回顾一、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放射性活度;照射量;照射量率;比释动能;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剂量当量;有效剂量当量;待积剂量当量;集体剂量当量;集体有效剂量;剂量当量负担和集体剂量当量负担二、与辐射防护有关的量与概念关键人群组;关键照射途径;关键核素;危险度;危害随机性效应;非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四、剂量限制体系辐射防护原则;基本限值;导出限值;管理限值导出限值定义:根据基本限值,通过一定的模式导出一个供辐射监测结果比较用的限值,这种限值称为导出限值。

引出导出限值的原因:辐射防护监测中,测量结果很少能直接用剂量当量来表示。

为了管理目的,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人可以根据最优化原则,对辐射防护有关的任何量制定管理限值。

必须严于基本限值或导出限值。

第二节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电磁辐射定义回顾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相互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

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一、电场强度E定义:是用来表示电场中各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匀强电场中,场强公式是:E=U/d式中,U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势d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一般单位:V/m(伏/米)、mV/m(毫伏/米)、μV/m(微伏/米)。

表示电场干扰大小时:dB(分贝)微波领域,电磁场的强弱常用功率密度表示:W/cm2(瓦/厘米2)、mW/cm2(毫瓦/厘米2)、μW/cm2(微瓦/厘米2)二、磁场强度H定义:在任何磁介质中,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同一点上的磁导率u 的比值,称为该点的磁场强度。

定义式:H=B/u式中,B-磁感应强度u-磁导率单位:A/m(安/米)、mA/m(安毫/米)、μA/m(微安/米)三、射频电磁场高频与甚高频的电场强度单位:▪ V/m (伏/米)、mV/m (毫伏/米)、μV/m (微伏/米)、dB (分贝) 特高频单位:▪ W/cm 2(瓦/厘米2)、mW/cm 2(毫瓦/厘米2)、μW/cm 2(微瓦/厘米2) 四、其他常用的表示电磁辐射强度大小的单位1、功率 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则小。

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分析

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分析

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分析摘要:环境当中核辐射属于客观存有的,我们重视环境当中的核辐射现象。

评估以及检测环境核辐射的工作其涉及面非常的广,采取国际上使用的检测措施以及评估方法开展环境核辐射的检测与评估是极为有效的。

此文只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室内γ射线辐射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评估与检测一系列方面的工作和国际上同类型工作作了比对。

关键词:环境核辐射;评估与检测1、概述环境核辐射包含水体、地壳以及大气当中天然性核素辐射以及人们活动造成并进入环境当中的放射性核素辐射。

从人类出现之后,天然的核辐射以及宇宙射线不会对人们发展与生存造成影响,然而射线过量照射能使人类受到永久或者短暂程度的伤害。

射线辐射会对人体影响分成外、内两种照射;外照射指的是来自体外射线照射人体的外部;内照射指的是放射性的物质到达人体之后在人体滞留这个时间段释放的射线照射人体。

到现在人们对辐射造成人体受伤害的具体机理并不很了解,然而大体上明确辐射导致的人体很多效应。

比如:外照射的伤害,辐射导致体细胞受损的躯体反应、辐射导致生殖细胞受损造成的遗传性问题还有内照射的伤害(由于吸入、食入以及渗入等形式造成放射性同位素照射而损伤人体)等。

2、评估和检测生活环境中γ的辐射和磁、热以及光的辐射有差异,环境背景下的核辐射具体从宇宙辐射以及依靠大地为源头的核辐射还有人工的核辐射源头出现。

一般人们可以接受的核辐射具体是属于室内照射。

此照射具体和建筑物的种类、年岁以及建材的用料之类原因有关系,还和生活区域的地质气候以及环境等原因有关,联合国原子辐射科学委员会于一九九三年成立的国际室外天然平均γ射线剂量率为20.0~160.0nGyh-1,其室内为20.0~190.0nGyh-1。

这里面在室外时,总剂量率中铀系核素贡献比为百分之二十八;钍系是百分之三十三,40K是百分之三十一点五,137Cs是百分之七点五;在室内时,其贡献顺序占比是百分之二十八点五、百分之三十四、百分之三十七以及百分之零点五。

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与安全评价研究

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与安全评价研究

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与安全评价研究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与安全评价是保障核电站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与安全评价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一、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的研究内容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环境辐射监测:对核电站周边环境的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其中包括大气中的氡、氚和其他放射性物质,以及水、土壤和植被中的放射性物质等。

2. 内部环境辐射监测:对核电站内部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其中包括辐射源室、重要设备和工作场所等。

3. 辐射工人个人剂量监测:对核电站工作人员的个人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他们的辐射状况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4. 核废料与排放物监测:对核电站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进行监测,确保其放射性物质的排放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二、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的研究方法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监测设备的选择: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辐射监测设备,包括辐射仪、核计数器、液闪闪烁计数器等。

2. 监测点和频次的确定:根据核电站的布局和特点,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以覆盖关键区域和重要设备。

3. 样品采集和分析:对气体、水样、土壤等样品进行采集,并通过核技术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样品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辐射情况,判断环境辐射是否超过限值,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与安全评价的意义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与安全评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运行安全:通过对核电站周边环境和内部环境的辐射监测,可以及时监测和评估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发现并排除潜在的辐射风险。

2. 风险评估和管理: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核电站环境辐射对公众和环境的潜在风险,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监测应急响应:定期监测环境辐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响应辐射事故或突发事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对环境和公众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辐射源:
人体本身及各种饮料和食物
2.1 天然辐射源
宇宙射线
天然辐射
宇生放射性核素 原生放射性核素 人类活动引起的 天然辐射的增加
一般场所: 天然本底为 2.4mSv/a,
多为内照射 (222Rn, 60%)
2.1.1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按其来源可分为捕获粒子辐射、银河宇 宙辐射和太阳粒子辐射三类。 1)捕获粒子辐射 绕地球运行的电子和质子被地球 磁场捕集而形成了捕获粒子辐射。
照射量: 表示辐射场强度的量,用X或γ射线在一定量空气中产生的电离作用 来衡量,单位是仑琴,用符号R表示,国际单位为:库仑/千克; 吸收剂量: 射线传给单位质量吸收物质的能量,用符号D表示,国际单位为: 焦耳/千克,写作Gy; 剂量当量: 其定义为H=DQN,D是吸收剂量,Q是品质因子,它反映不同射线的 不同的比电离,即不同的射线的品质,Q的近似值对于X射线、γ射线和β 射线都是1,对于α射线是20。N是其他修正因子,目前N定为1,H的单位与 D相同,但意义不同,故另起一个名字叫做雷姆,现在国际单位为:焦耳/ 千克,写作Sv。
0.3—1.0 b
0.3―0.6 c 0.6―1.6
天然辐射源照射世界平均辐射剂量值(续)
辐 射 源 年有效剂量 平 均 值
内照射 吸入内照射 铀、钍系列 铀(222Rn) 钍(220Rn) 吸入内照射 小计 食入内照射 40K 铀和钍系 食入内照射 小计 内照射 合 计 0.006(0.01) 1.15(1.2) 0.10(0.07) 1.26 0.17(0.17) 0.12(0.06) 0.29 1.55
氡的析出率:含氡物质(射气介质)表面上单位时 间内单位面积氡的析出活度。
1、氡及其短寿命子体核素的内照射剂量 产生内照射的主要贡献者是2n短寿命子体的浓度除用 Bq· m-3表示外,还常用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子体全部衰 变完了(222Rn →210Pb铅, 220Rn →208Pb)所释出的α粒 子总能量(α潜能浓度,单位为 MeV· m-3)表示。 平衡因子(F):表示空气中实际的氡子体总α潜能浓 度与和空气中氡浓度达到平衡时氡子体总α潜能浓度之 间的比值。 平衡当量浓度(EEC):表示空气中实际存在的氡子 体总α潜能浓度所相应的与之平衡的氡浓度。 一般情况下,室外大气中222Rn子体的平衡因子为 0.8,室内为0.4。
3)太阳粒子辐射 太阳能持续产生能量非常低的粒子,在 磁扰时则会发射更多的能量更高的粒子。太 阳黑子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为11 年,期间有时会发生与太阳耀斑有关的大发 射,能量为1-100MeV或更高。因大部分不能 穿过磁场对大气层中的辐射照射贡献较少。
4)宇宙射线的剂量估计
与剂量有关的几个概念:
为估计宇宙射线对人造成的剂量,必须考虑高度、纬度和屏 蔽的影响。
估算宇宙射线中电离成分所致年有效剂量与高度 比间的关系式: E1(Z)=E1(0)[a1exp(-α1Z)+b1exp(β1Z)]
中子所致年有效剂量与高度的关系: EN(Z)=EN(0) exp(αNZ), Z<2km;
EN(Z)=EN(0) [bNexp(βNZ)], Z>2km;
mSv
典型范围值
0.2―1.0d
0.2—0.8e 0.4—1.8


2.4
1—10
a.括号内是UNSCEAR1993年给出的估计值。 b.从海平面到高海拔的地区的整个范围。 c.与土壤和建材中放射性核素的组成有关。 d.与氡气在室内的积累有关。 e.与食品和饮水中放射性核素的组成有关。
在任何一个大的群体中,约65%的人预期年 有效剂量在1-3mSv之间,约25%的人预期年 有效剂量小于1mSv,而其余10%的人年有效 剂量大于3mSv。个人剂量变化范围很大。
宇宙射线所致全球人口平均年有效剂量为380μSv,其中直 接电离成分和中子的贡献分别为300μSv、 80μSv。
2.1.2 宇生放射性核素: 对公众剂量有明显贡献的核素,14C、3H、22Na、7Be。
成人经食入途径对主要宇生放射性核素的 年摄入量及有效剂量
核素
3H 7Be 14C 22Na
年摄入量 (Bq.a-1) 500 1000 20000 50
有效剂量 (μSv.a-1) 0.01 0.03 12 0.15
宇宙射线
O2
N2
22Na 3H 14C 7Be
大气层
H2O
地面
2.1.3 原生放射性核素 以238U、232Th和235U为起始核素的三个单 独存在天然放射系,以及独立的长寿命放射性 核素如40K等。人会受到来自原生放射性核素 的各种不同能量的α、β、γ辐射的外照射和内 照射。
第2章 环境辐射源
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受到各种天然辐射和 人工辐射的照射。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 射称为天然辐射;来自人工辐射源的电离辐 射称为人工辐射;对人类群体造成照射的各 种天然及人工辐射源称为环境辐射源。
当我们进行一下活动时,会吸收辐射吗?
吃饭 观看电视节目 在一单位內居住 吸烟 使用无线电话 在郊外远足 会 不会
表2-1 天然辐射源照射世界平均辐射剂量值
辐 射 (UNSCEAR 2000) 源 年 有 效 剂 量 mSv 平 均 值 典型范围值
0.28(0.30)a 0.10(0.08) 0.01(0.01) 0.39 0.07(0.07) 0.41(0.39) 0.48 0.87
外照射 宇宙辐射 直接电离辐射和光子 中子成分 宇生核素 宇宙射线与宇生核素小计 陆地外照射 室外 室内 陆地外照射小计 外照射 合 计
内辐射带主要由能量为几到几百MeV质子构成;外 辐射带主要由高能电子和少量α粒子构成。一般情况下, 内外辐射带内的捕获粒子辐射在地平面上不产生任何辐射 剂量,捕获质子对低地球轨道中空中旅行者产生危害。
2)银河宇宙辐射
产生于太阳系外,主要由高能质子构成,另外 还有氦-4及少量原子序数≥3的重粒子、电子、光子 和中微子。 初级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3H、7Be、 14C、22Na)、次级粒子(中子、质子、π介子、κ 介子、μ介子)。 μ介子是海平面处宇宙射线中的 主要部分。
表2-2 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 致人体的年有效剂量
辐射来源
宇宙射线 年有效剂量, mSv
宇生核素
陆地g外照射 陆地放射性核素内照射 (不包括氡)
氡及其子体
0.38 0.01 0.48 0.29 1.25


2.4
2.1.4 氡
地球上三个原生放射系(钍系, 232Th, ;铀系, 238U,;锕系, 235U, ) 中,产生氡的三个同位素,它们 是222Rn、T1/2=3.82d; 220Rn 、T1/2=55.6s; 219Rn、 T1/2=3.96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