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二阶导数一阶导数原函数之间的关系

二阶导数一阶导数原函数之间的关系
二阶导数是一阶导数的导数。
一阶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的斜率,二阶导数则是一阶导数在这一点的变化率。
一阶导数告诉我们函数的变化趋势,而二阶导数告诉我们函数的变化趋势的变化情况。
原函数是函数的积分,即原函数是一阶导数的反函数。
一阶导数告诉我们函数在某一点变化的快慢,原函数则可以算出函数在某一点的值。
而对于二阶导数,由于它描述了一阶导数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一阶导数进行积分来得到二阶导数对应的原函数。
综上所述,二阶导数,一阶导数和原函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导数求原函数

导数求原函数1 什么是导数在数学中,导数是一种用于描述函数变化速率的概念。
简单来说,导数就是函数某个点处的切线斜率。
2 求导数的过程要求一个函数的导数,需要使用一个叫做“导数”的概念来描述函数的增长速度。
导数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微分(即函数在某个点的切线的斜率)来得到。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限制性方法计算导数。
这样做的基本思想是将函数的增长速率按照一个小的变化量进行计算。
3 什么是原函数在数学中,原函数指的是某个函数的不定积分。
简单来说,如果函数f(x)的导函数是F(x),那么F(x)就是f(x)的原函数。
原函数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告诉我们原始函数的变化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影响程度。
4 导数求原函数的过程在求解导数方程时,我们只是单纯地对函数的变化率进行了计算,我们并没有获得原始函数的具体值。
那么,如何求解原函数呢?假设f(x)是某个可微函数,它的导函数为f'(x),那么可以知道:∫f'(x)dx = f(x)+C其中,C是一个任意的常数。
想要求得f(x),我们只需反函数微商就可以得到:f(x) = ∫f'(x)dx + C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求出f'(x)的不定积分,那么它就是f(x)的一个原函数了。
5 求解例子假设f(x) = x²,求解f(x)的原函数。
根据公式:f'(x) = 2x那么,f(x)的原函数可以表示为:f(x) = ∫2xdx + Cf(x) = x² + C与f(x) = x² 的导函数f'(x) = 2x 相对应的原函数就是f(x) = (1/3)x³ + C6 总结在数学中,导数与原函数是紧密相关的。
导数可以描述函数变化率,而原函数则可以告诉我们原始函数的具体变化情况。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函数的原函数,那么我们只需要找到计算函数导数的方法,然后应用反函数微商即可。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求出函数的原函数,这是数学求解重要问题的核心思想。
原函数存在一定可导吗

原函数存在一定可导吗
原函数存在一定可导吗?:一定。
导数是函数增量比的极限。
这是导数的数学意义。
函数在某点处可导,在图象上表示该点切线的斜率存,这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的定积分在几何上表示曲边梯形的面积。
对一元函数来讲,可导必连续,连续必可积。
连续函数的原函数一定存在。
原函数连续导数不一定连续,原函数连续并不能推出导函数连续。
还需要进一步求导才可判断。
原函数连续,并且导数存在,导函数不一定连续。
函数连续,但在该点的左右导数不相等,导数也不存在。
导数还原成原函数公式

导数还原成原函数公式要将导数还原成原函数公式,我们需要理解导数和原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反函数求解方法。
在微积分中,导数的定义是描述函数在特定点处的瞬时变化率。
而原函数指的是函数的不定积分或积分的逆运算。
导数和原函数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如果函数f(x)的导数为f'(x),则f'(x)的原函数就是f(x)加上一个常数C。
这一关系可以表示为:∫f'(x)dx = f(x) + C其中,C表示不定积分的常数项,因为导数只能确定函数的斜率,而无法确定函数在x轴上的位置。
因此,原函数可以存在无穷多个,它们只在常数项上有差异。
具体求解导数还原成原函数公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1. 常数函数的导数还原:对于任意常数c,它的导数恒为0。
因此,常数函数f(x) = c的原函数为F(x) = cx + C。
2.幂函数的导数还原:对于幂函数f(x)=x^n,其中n不等于-1时,经过求导和积分运算可以得到:f'(x) = nx^(n-1)∫f'(x)dx = 1/(n+1) * x^(n+1) + C其中,C表示常数项。
这个公式适用于大多数的幂函数,如x的任意次方函数、三角函数的高次方等。
3.指数函数的导数还原:指数函数f(x)=a^x(其中a>0且a≠1)的导数为:f'(x) = ln(a) * a^x∫f'(x)dx = 1/ln(a) * a^x + C其中,C表示常数项。
这个公式适用于以a为底的指数函数。
4. 对数函数的导数还原:自然对数函数f(x) = ln(x)的导数为:f'(x)=1/x∫f'(x)dx = ln(,x,) + C其中,C表示常数项。
由于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因此需要加上绝对值符号。
5. 三角函数的导数还原:三角函数f(x) = sin(x)、cos(x)、tan(x)的导数分别为:f'(x) = cos(x)、-sin(x)、sec^2(x)∫f'(x)dx = -sin(x)、sin(x)、tan(x) + C其中,C表示常数项。
原函数与二阶导函数的关系

原函数与二阶导函数的关系
原函数和它的二阶导函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函数 y = f(x),其二阶导函数为 y'' = f''(x)。
当 f''(x) > 0,则函数 y = f(x) 在该点是凹函数,即具有下凹形状。
当 f''(x) < 0,则函数 y = f(x) 在该点是凸函数,即具有上凸形状。
当 f''(x) = 0,则函数 y = f(x) 在该点是平函数,即具有平凡形状。
另外,二阶导函数也可以用来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如果二阶导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都是正数,那么原函数就是下凹函数,即单调递增,反之就是下凸函数,即单调递减,如果在整个定义域内都是0,则原函数是常函数。
原函数图像与导函数图像间的对应关系

原函数图像与导函数图像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导函数的图象可以形象地描述原函数的单调、极值情况,所以有关图像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热点问题,如何研究这类图像问题,这类问题有什么解题策略,为帮助大家学习下面总结如下.结论一:由导函数函数值符号看原函数结论1:连续可导函数的导函数图像在轴上方(可与轴有若干个离散的交点)的区间上,原函数单调递增;在轴下方(可与轴有若干个离散的交点)的区间上,原函数单调递减。
同理可以根据原函数图像研究导函数的图像。
例1设()y f x '=是函数()y f x =的导数, ()y 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y f x =的图象最有可能是( )分析:先根据导函数的图象确定导函数大于0 的范围和小于0的x 的范围,进而根据当导函数大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增,当导函数小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减确定原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解析:由导函数的图象可知,原函数的单调性应为(0)-∞,增,)2,0(减,(2,)+∞增,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之间的关系,即当导函数大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增,当导函数小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减.例 2.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如上图所示,则其导函数()f x '的图象大致形状是_____.A y O x 1B x y OC x O 1 yD x O y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函数在函数是先减后增,故根据单调性与导数的对应关系作出选择解析:由图知,当x <1时,导数为负;当x >1时,导数为正;当x ═1时,导数为0;对照四个选择项,只有C 有这个特征,是正确的.故应选C .点评:考查导数的正负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利用图象法来考查这一知识点,是现在比较热的一方式.结论二;由导函数零点看原函数结论2:导函数的变号零点是原函数极值点。
其中导函数图像从轴上方过渡到下方的零点为原函数的极大值点;从轴下方过渡到上方的零点为原函数的极小值点.例3. 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开区间),(b a ,导函数)(x f 在),(b a 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x f 在开区间),(b a 内有极小值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分析:根据当f'(x )>0时函数f (x )单调递增,f'(x )<0时f (x )单调递减,可从f ′(x )的图象可知f (x )在(a ,b )内从左到右的单调性依次为增→减→增→减,再结合极值点的定义,然后得到答案.解析:从f ′(x )的图象可知f (x )在(a ,b )内从左到右的单调性依次为增→减→增→减,根据极值点的定义可知在(a ,b )内只有一个极小值点.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极值点和导数正负的关系.属基础,利用极值点的特征以及结论2就可以正确求解。
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大小关系

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大小关系一、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极值在微积分中,导数代表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
对于一个连续可导的函数,其导数存在最大值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思考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大小关系。
二、导数的最大值1. 定义导数的最大值指的是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导数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也就是说,导数的最大值是指在特定区间上,函数的变化率最大的点所对应的导数值。
2. 导数的最大值的意义当导数的最大值出现时,这意味着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率最大。
这个点可能是函数的极大值点,也可能是函数的拐点。
在这个点上,函数的变化速率达到了最高点。
三、原函数的最大值1. 定义原函数的最大值指的是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函数值的最大值。
也就是说,原函数的最大值是指在特定区间上,函数取得的最大值。
2. 原函数的最大值的意义当函数的最大值出现时,这意味着函数在某一点上取得了最大值。
这个点就是函数的最高点或者最大点。
在这个点上,函数的取值达到了最大值。
四、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的关系1. 关系的探讨在一般情况下,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之间是存在某种关系的。
通常来说,如果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导数的最大值为正数,那么函数在该点上的变化率最大,意味着函数在该点上是递增的,从而原函数在该点上可能取得最大值。
同样地,如果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导数的最大值为负数,那么函数在该点上的变化率最大,意味着函数在该点上是递减的,从而原函数在该点上可能取得最大值。
2. 特殊情况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某个函数的导数在某一点上存在最大值,但是函数在该点上并不取得极值。
这种情况下,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确定的关系。
五、结论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导数的最大值来推断原函数的最大值。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导数的最大值与原函数的最大值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在数学中,函数是一种表达式,通过一种规则,将某一个输入值转换成另一个输出值。
函数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一个物理过程或运动情况,它可以表示某一个物理变量或自变量与时间的关系。
在函数的概念中,提到了原函数及其导函数。
在这里,本文将就原函数与导函数之间的区别做出讨论,以此来帮助读者加深对原函数与导函数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原函数是什么。
原函数是一种表达式,通过一种可以表达某一个物理变量或自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则,将某一个输入值转换成另一个输出值。
原函数可以表示物理变量或自变量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描述某一个物理过程或运动情况。
常见的原函数有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正弦函数等。
导函数是求导后获得的函数,即得到原函数的导数,也叫一阶导函数。
在求一阶导函数时,可以使用微分的概念,以及积分的概念来计算其导函数的表达式。
导函数能够描述物理变量或自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随着物理变量的变化的函数的变化情况。
了解了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定义后,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首先,原函数表示某一个物理变量或自变量与时间之间关系,而导函数则是描述物理变量或自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随着物理变量的变化的函数的变化情况。
其次,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可以使用的是微分的概念,以及积分的概念,因此,导函数的计算就要比原函数复杂得多,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函数,比如三角函数。
最后,原函数表达某一个输入值就可以直接得出其输出值,而导函数表达的就是其函数的变化情况,不能够直接给出其输出值。
总结起来,原函数与导函数之间的区别在于:原函数用来表示某一个物理变量或自变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而导函数则是描述物理变量或自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随着物理变量的变化的函数的变化情况;其次,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可以使用的是微分的概念,以及积分的概念,因此,导函数的计算就要比原函数复杂得多,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函数,比如三角函数;最后,原函数表达某一个输入值就可以直接得出其输出值,而导函数表达的就是其函数的变化情况,不能够直接给出其输出值。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
函数的最基本定义是一个把一个变量X映射到另一个变量Y的关系式。
函数分为原函数与导函数。
原函数是一个函数表达式,简单地说是把自变量x对应到因变量y上。
而导函数是原函数的变形,是原函数的切线斜率值。
两者都是函数,有着不同的用途,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原函数
原函数是一种函数,只能表示x与y之间的关系,而不能表示代入x变化时y的变化情况。
原函数可以表示如x的平方、平方根、三角函数等,也可以表示经过高次拟合的复杂的函数。
从数学角度来讲,原函数是计算x变化时y的变化情况的基础。
导函数
导函数是原函数的变形,是原函数在每一个点处的斜率。
也就是说,是求解每个点处函数的梯度。
导函数可以描述原函数的变化趋势,比如当x变小时y是减小还是增大。
而且可以用来求解各种数学问题,比如求解函数的极值以及求解微分方程。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
原函数与导函数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功能上来说,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
1.能上的区别:原函数是把x与y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而导函
数是把x变化时y的变化情况表达出来。
2.质上的区别:原函数是一个可以描述因变量y随自变量x变化关系的函数,而导函数是原函数的变形,表示每个点的斜率,是原函数的梯度。
3.解上的区别:原函数可以用来求解x与y之间的关系,比如求函数极值、做图等;而导函数可以用来求函数极值以及求解微分方程。
结论
原函数与导函数是数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者在功能上、性质上和求解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要想在数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正确掌握它们的特点和用法。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公式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公式
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是高中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概念。
数学中的函
数指的是对随机量的变化或者不确定的量的变化的刻用。
函数的概念
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成简单的表达式,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容易求解。
比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ax2+bx+c,把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都可以
用这个二次函数标准化。
导函数是函数单变量的求导运算,就是对函数求偏导数。
函数是
把变量和函数值组合在一起,而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变化率最大的值,也就是表示函数变化速率的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函数图像的形状变化率。
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十分重要,可以用来求解函数的最大值、最
小值以及函数极值点、函数极大点和函数极小点。
通过导函数的符号,可以判断函数是否是偶函数、奇函数或者关于轴对称函数,同时可以
判断函数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斜率大小,以及函数每一点的变化情况
进行计算,这些都离不开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
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不仅仅在解决高中数学
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现代金融市场对投资的组合分析、计算机
科学、地质学中也都使用到了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去解决问题。
正确
理解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数学背景,运用
数学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
原函数是轴对称,导函数中心对称

原函数是轴对称,导函数中心对称
如果一个函数f(x) 是轴对称的,即f(x)=f(−x),那么它的导函数f′(x) 中心对称,即f′(−x)=−f′(x)。
这是因为导函数的对称性取决于函数本身的对称性,而函数f(x) 是轴对称的,所以它的导函数f′(x) 也是中心对称的。
如果一个函数f(x) 是中心对称的,即f(x)=−f(−x),那么它的导函数f′(x) 是轴对称的,即f′(−x)=f′(x)。
这是因为导函数的对称性取决于函数本身的对称性,而函数f(x) 是中心对称的,所以它的导函数f′(x) 也是轴对称的。
因此,如果一个函数既是轴对称的又是中心对称的,那么它的导函数既是中心对称的又是轴对称的。
这种情况下,导函数关于y轴和x轴都是对称的。
导函数与原函数的转换公式

导函数与原函数的转换公式
导函数与原函数之间存在一个转换公式,也称为积分公式。
该公式可以将一个函数的导函数转换为原函数,或者将一个函数的原函数转换为导函数。
下面是转换公式的表达方式:
1. 原函数转导函数的转换公式:
如果函数f(x)是函数F(x)的原函数,则f(x)的导函数可以用F(x)表示为:F'(x) = f(x)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函数的原函数,我们可以通过对该函数进行求导来找到它的导函数。
2. 导函数转原函数的转换公式:
如果函数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则F(x)可以表示为f(x)的原函数,记作:
∫f(x)dx = F(x) + C
这里,C是常数项,表示积分常数。
通过积分符号∫,我们可以将一个函数的导函数转换为它的原函数。
需要注意的是,转换公式中的C是常数项,因为在求导时,常数项会
消失。
因此,在转换过程中,我们需要添加一个常数项来表示原函数的不确定性。
希望以上解释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原函数的导数与反函数的导数的关系

原函数的导数与反函数的导数的关系导数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是描述函数变化率的工具。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往往需要求解函数的导数,以了解函数的特性和性质。
而对于原函数和反函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它们的导数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在微积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原函数的导数与反函数的导数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原函数与导数的关系在微积分中,原函数是指一个函数的导数等于给定函数的函数。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函数f(x)的导函数是F(x),那么F(x)就是f(x)的原函数。
这种关系可以用以下符号来表示:F(x)=∫f(x)dx其中,∫表示积分符号,f(x)表示被积函数,dx表示积分变量。
对于一个函数f(x),它的导数f'(x)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f'(x)=lim(h→0)(f(x+h)-f(x))/h其中,lim表示极限运算符,h表示一个趋近于0的数。
通过求解一个函数的导数,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函数在不同点的斜率和变化率。
例如,对于一个函数f(x),如果它的导数f'(x)在某个点x0处为正数,那么说明f(x)在x0处是单调递增的;如果f'(x)在x0处为负数,那么说明f(x)在x0处是单调递减的;如果f'(x)在x0处等于0,那么说明f(x)在x0处有一个极值点。
二、反函数与导数的关系反函数是指如果一个函数g(x)满足以下条件:g(f(x))=x那么g(x)就是f(x)的反函数。
例如,对于函数f(x)=2x+1,它的反函数是g(x)=(x-1)/2。
对于一个函数f(x),如果它存在反函数g(x),那么g(x)的导数g'(x)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g'(x)=1/f'(g(x))这个公式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推导:假设g(x)是f(x)的反函数,那么有:f(g(x))=x对两边求导数,得到:f'(g(x))g'(x)=1将上式变形,得到:g'(x)=1/f'(g(x))这个公式表明,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函数f(x)在某个点x0处的导数f'(x0),那么可以通过反函数g(x)来计算f(x)在g(x0)处的导数g'(x0)。
导数的零点是原函数的极值点

导数的零点是原函数的极值点
关于导数的零点和原函数的极值点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函数在某点的导数为零,那么这个点就是函数的驻点。
如果这个驻点是函数的极值点,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导数的零点是原函数的极值点。
这个结论是基于导数的定义和极值点的性质得出的。
在微积分中,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函数在某点的导数为零,那么这个点可能是函数的极大值点、极小值点或拐点。
因此,导数为零是判断极值点的一个重要条件。
另外,根据费马定理,如果一个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那么在这个点处的导数必定为零。
这意味着,导数的零点是原函数可能取得极值的地方。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导数的零点并不一定都对应着原函数的极值点。
有可能是函数的拐点或者导数不存在的点。
因此,导数的零点只是可能是原函数的极值点,而不是一定是极值点。
综上所述,导数的零点是原函数的极值点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导数零点都对应着原函数的极值点,有可能是拐点或者导数不存在的点。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公式

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公式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描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
原函数和导函数是函数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微积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函数和导函数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这些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原函数的概念原函数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求导后得到该函数的函数。
具体来说,如果给定函数f(x),在其定义域内存在一个函数F(x),使得对于任意的x∈D,都有F'(x)=f(x),则称F(x)是f(x)的一个原函数。
二、导函数的概念导函数是指函数的斜率函数,它描述了原函数在每个点上的变化率。
具体来说,如果给定函数f(x),在其中一点x0处的导数值存在,那么这个导数值就是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函数,记作f'(x0)。
1.在函数的可导区间上,任意一点处的导数等于该点处的原函数的导函数。
即f'(x)=F(x)。
这个公式说明了原函数和导函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函数的导数存在的范围内,每个点的导函数都对应唯一的原函数。
因此,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函数的原函数,可以先求出它的导函数。
2.如果两个函数在相同的可导区间上的每个点处的导数相等,那么这两个函数在该区间上只相差一个常数。
即f'(x)=g'(x),则f(x)-g(x)=C。
这个公式是在给定两个函数在一些区间上的导数相等时,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于两个函数的导数相等,表示它们在每个点处的变化率相同,因此它们只相差一个常数。
3. 对于幂函数y = ax^n (a ≠ 0),其导函数为 y' = nax^(n-1)。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解幂函数的导数。
幂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函数之一,应用广泛。
通过求解幂函数的导数,可以得到它在每个点处的斜率,进而研究其变化规律。
4.对于指数函数y=e^x,其导函数为y'=e^x。
这个公式是指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指数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
通过求解指数函数的导数,可以研究它在每个点处的变化率,从而得到其变化规律。
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首师大附中 数学组 王建华设计思路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
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
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
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
发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y 轴对称的性质能够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x a =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
研究方法可以类比迁移前面的方法。
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在这个探究过程中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3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过程。
导数和原函数周期

导数和原函数周期
具体看情况,例如原函数f(x)=sinx+x不具有周期性,而导函数具有;例如原函数f(x)=sinx+1具有周期性,导函数也具有周期性。
函数f(x)在它的每一个可导点x。
处都对应着一个唯一确定的数值:导数值f′(x),这个对应关系给出了一个定义在f(x)全体可导点的集合上的新函数。
函数在该点的左右两侧导数都存在且相等。
这实际上是按照极限存在的一个充要条件(极限存在它的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推导而来。
导数是一个数,是指函数f(x)在点x0处导函数的函数值。
但通常也可以说导函数为导数,其区别仅在于一个点还是连续的点。
导函数连续则原函数可导

导函数连续则原函数可导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如果一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连续,则该函数在该区间上是可导的。
根据微积分的基本原理,一个函数在某点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点处的左极限和右极限存在且相等。
而函数的导函数是对原函数进行微分运算得到的,因此导函数的连续性意味着原函数在该区间上的导数存在且连续。
更具体地说,如果一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连续,那么根据微积分的基本定理,该函数在该区间上是可导的,并且其导函数就是原函数的导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结论是对于实数域上的函数成立的。
在其他情况下,比如在复数域上,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之,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连续性确实意味着原函数是可导的,这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结论。
导数与原函数独立

导数与原函数独立在微积分学中,导数和原函数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导数可以用来衡量函数在某一点的斜率,原函数可以用来求解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面积。
而在讨论这两个概念时,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它们之间是否是独立的。
简单来说,导数与原函数是独立的。
这意味着,一个函数可以存在导数但没有原函数,反之亦然。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并提供一些例子来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例子:函数 $f(x)=|x|$。
显然这个函数在 $x=0$ 的导数不存在。
因为在 $x=0$ 附近,函数的图像是一个 V 形,左右两边的斜率不同,所以导数不存在。
如果我们尝试求解 $f(x)$ 的原函数,会发现其并不存在。
这是因为 $f(x)$ 不是连续可微的,即它不满足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的条件。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函数存在导数但没有原函数。
接下来再看一个例子:函数 $f(x)=x^2$。
这个函数的导数是 $f'(x)=2x$,即导数存在且为 $2x$。
而对于原函数,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得到 $F(x)=\frac{1}{3}x^3+C$,其中 $C$ 为任意常数。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函数存在原函数也存在导数。
再看一个例子:函数 $f(x)=\frac{\sin x}{x}$。
这个函数没有原函数,但是它在$x=0$ 处的导数是 $f'(0)=\frac{1}{0}$,即它的导数不存在。
这说明了导数和原函数的独立性,即这个函数不存在原函数但存在导数。
导数与原函数是独立的。
一个函数可以存在导数但没有原函数,反之亦然。
在求解导数和原函数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函数性质来决定是否存在原函数或导数,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之间必然存在对应关系。
对于导数存在但原函数不存在的函数,我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计算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面积。
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积分,其中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是最基本的两种类型。
不定积分是原函数的一个概念,它可以用来求解某个函数 $f(x)$ 的所有原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探究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首师大附中数学组王建华设计思路这节课是在学完导数和积分之后,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对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由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数学内部的联系规律和对称美又会使学生既觉得有挑战性又充满探究的兴趣。
备这个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参考了大量已有的资料,但需要做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命题间的联系,以什么方式展开更利于学生拾级而上,最终登上高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理论的探险,大胆地猜,小心地证,谨慎地修改条件,步步逼近真理。
最终学生能否记住这些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事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对优秀生或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个教学流程1. 从经验观察发现,猜想得命题p,q. 这两个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它们的方法用复合函数求导,比较容易上手。
2. 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尝试证明。
证明的思路也要逆向思考。
发现由于导数确定后原函数不能唯一确定,有上下平移的可能,这样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能够保持,但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就不能保证了。
3. 函数的平移不改变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此将奇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中心对称,将偶对称,研究前面的四个命题还是否成立。
研究方法可以类函数的性质拓展为关于直线x a比迁移前面的方法。
能成立的严格证明,不能成立的举出反例,并尝试通过改变条件使之成为真命题。
4.已有成果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性质研究三次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在这个探究过程中1.加强学生对导函数与原函数相生相伴的关系的理解;2.增强学生对函数对称性的理解和抽象概括表达能力;3体验研究事物的角度,一个新定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才是全面地认识了一个事物。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反例的能力等等。
教学重点以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对称性的联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概括猜想、辨别真伪的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新课引入前面解题时我们常根据导函数的符号示意图画出原函数的单调性示意图,你能根据原函数的图像画出导函数的示意图吗?一.探究由原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1 已知函数()y f x =的图像,请尝试画出其导函数的图像示意图。
3()f x x = 2'()3y f x x ==2()f x x = '()y f x x ==导函数的实质是原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导函数的正负反应了原函数的单调性,导函数的大小反应了原函数增减的快慢。
从图像的整体性质上看,你还有什么发现?猜想p : 可导的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猜想q: 可导的偶函数的导函数是奇函数。
问题2 你能根据图象上解释一下你的猜想吗?奇函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它的曲线在原点两侧等距离处升降速度相同,即切线斜率相等; 偶函数关于y 轴对称,它的曲线在y 轴两侧等距离处升降速度绝对值相等,即切线斜率互为相反数。
问题3尝试证明你的猜想P : 已知()y f x =是可导的奇函数,求证'()y f x =时偶函数分析1:欲证'()y f x =时偶函数,只需证'()'()f x f x -=若将'()f x -理解将'()f x 中的x 替换为x -得到的函数,可以用导数定义证明。
o x y y xo y o y x o xyo证明:当()y f x =是奇函数时,对定义域中的任意x 都有'()f x -000()()()()()()'()lim lim lim x x x f x x f x f x x f x f x f x x f x x x x∆→∆→∆→-+∆----∆+--∆====∆∆∆所以'()y f x =时偶函数分析2.用复合函数求导证明:当()y f x =是奇函数时,对定义域中的任意x 都有()()f x f x -=-两边对x 求导得[()]'[()]'f x f x -=-,即'()(1)'()f x f x -⋅-=-得'()'()f x f x -=,所以'()y f x =时偶函数命题 q 同理可证.思考:看来已知原函数的奇偶性,我们可以确定导函数的奇偶性,那么已知导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知原函数的奇偶性呢?命题p 和q 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呢?二.探究由导函数的奇偶性能否推出原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4 p 和q 的逆命题是否成立?p 的逆命题:若'()y f x =是偶函数,则()y f x =奇函数此命题不正确,可举出反例:如'()y f x x ==是奇函数,而原函数21()2y f x x c ==+ 当c 不为0时,原函数不是偶函数。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原函数定了,导函数是唯一确定的,而同一个导函数的原函数有无穷多个。
一个函数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导函数是不变的,直观理解是切线的斜率不变。
而函数上下平移就不能保证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了。
q 的逆命题:若'()y f x =是奇函数,则()y f x =偶函数证明:'()y f x =是奇函数时[()()]''()'()(1)'()'()0f x f x f x f x f x f x --=---=+-=能否推出()()0f x f x --=?只能推出()()f x f x c --=,思考c 是确定的值吗?能求吗?问题转化为导函数是0,原函数是什么?可以举出分段的常数函数 ,为使此命题成立,我们加强一下条件,将命题改为“对于在R 上连续可导的函数,若'()y f x =是奇函数,则()y f x =偶函数”。
此时()y f x =在0x =处有定义,则(0)(0)0f f c --==,此时可得()()f x f x =-,原函数是偶函数。
三.探究由原函数的对称性能否推出导函数的对称性对于连续的可导函数,原函数的奇偶性可以推出导函数的奇偶性,而逆命题中当导函数为奇函数时,原函数是偶函数,但当导函数为偶函数时,原函数不一定是奇函数,那么此时原函数虽然不是奇函数了,它是不是也有什么性质呢?它的图像应该是中心对称的。
能否将刚才的结论推广一下?问题5 奇函数图象特征是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偶函数图象特征是关于y 轴对称,能否将上述命题推广一下?P 的推广命题r :若可导函数()y f x =关于(,)a b 对称,则它的导函数关于直线x a =对称。
证明:()y f x =关于(,)a b 对称,则()(2)2f x f a x b +-=,'()'(2)(1)0f x f a x +--=即'()'(2)f x f a x =-,所以其导函数关于直线x a =对称。
q 的推广命题s :若可导函数()y f x =关于x a =对称,则它的导函数关于(,)a b 对称 证明:()y f x =关于x a =对称,则()(2)f x f a x =-,'()'(2)(1)f x f a x =--即'()'(2)f x f a x =--所以其导函数关于(,0)a 对称导函数的对称中心在x 轴上. 修改命题s .若可导函数()y f x =关于x a =对称,则它的导函数关于(,0)a 对称令'()'(2)f x f a x =--中x a =可得'()0f a =,能否从图像中找到解释?四.探究由导函数的对称性能否推出原函数的对称性问题6 思考:命题r ,s 逆命题是否成立?命题r 的逆命题:对于在R 上可导的函数()y f x =,若它的导函数关于直线x a =对称,则原函数关于(,)a b 对称证明:'()y f x =关于直线x a =对称,则'()'()f a x f a x +=-而[()()]''()'()0f a x f a x f a x f a x ++-=+--=得()()f a x f a x c ++-=当0x =时可得2()c f a =,所以()()2()f a x f a x f a ++-=,即函数()y f x =关于(,())a f a 对称。
对称中心在函数图像上。
命题s 的逆命题:(课上只写出命题,判断验证留作课后思考题)对于在R 上连续可导的函数()y f x =,若它的导函数关于(,)a b 对称,则原函数关于直线x a =对称证明:'()y f x =关于直线(,'())a f a 对称,则'()'()2f a x f a x b ++-=而[()()]''()'()2f a x f a x f a x f a x b +--=++-=得()()2f a x f a x bx c +--=+当0b ≠时,此命题不成立。
当0b =时,由0x =时可得0c =,所以()()0f a x f a x +--=,即函数()y f x =关于x a =对称。
命题r 的逆命题需要修正,若对于在R 上连续可导的函数()y f x =,若它的导函数关于(,0)a 对称,则原函数关于直线x a =对称五.原函数与导函数对称性联系的应用1.我们知道二次函数都是有对称轴的,而二次函数又是三次函数的导函数,你能由此得出三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分析:由命题s 的逆命题知三次函数必有对称中心。
对称中心的横坐标与导函数的对称轴的横坐标相同。
求任意三次多项式函数32y ax bx cx d =+++的对称中心。
解:322'32y ax bx cx d ax bx c =+++=++,其对称轴是3b x a=-,将此值代入解析式可得对称中心纵坐标。
即函数32y ax bx cx d =+++的对称中心为(,())33b b f a a --.2.若()sin()sin()(0)44f x a x b x ab ππ=++-≠是偶函数,则,a b 的关系是 解:由其导函数是奇函数,且在0处有定义,可得'(0)0f =,得0a b +=,代回检验。
小结:整体结构:原函数 导函数 导函数 原函数 p : 可导的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真)q: 可导的偶函数的导函数是奇函数(真)p 逆:若'()y f x =是偶函数,则 ()y f x =奇函数. (假) q 逆:若'()y f x =是奇函数,则()y f x =偶函数 . (真) r :若R 上可导函数()y f x =关于(,)a b 对称,则它的导函数关于直线x a =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