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四十三)】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合集下载

传统家训文化漫谈

传统家训文化漫谈

文化长廊 随笔XIANGYIN46乡音2023-05我国历代家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教育后人、规范家庭、修身立德的重要内容。

自传统家训诞生以来,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迄普通百姓,都出现过很多教育子女、规范自身的家训。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发挥了传承文化、教化育人、规范行为的作用。

一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它深藏于民间,又植根于民间。

家训的出现,家教的形成,更多展现的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

它以一种隐性形态存在,在家庭成员间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体现着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习性和风气。

传统家训,运用长辈对少辈的谈话方式,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精神和文化感染力。

口语对话,言谈心交,有别于书面语言,它是一种俗文化类别,而典籍则是一种雅文化存在。

通过俗文化形式表达雅文化内容,它是文化传播上的一种突破和创造。

如果离开了中国传统家训,中国传统文化就难以有如此巨大深远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中国传统家训所表达的内容可归为五大门类:家庭、家政、修身养性、勉学、经世应务。

家庭和家政,讲的是处理家庭关系;修身养性、勉学和经世应务,讲的是教育子女成长问题。

关于前者,主要包括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如何处理长辈和少辈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家庭诸关系而达到家庭的团结、和睦、和谐,如何处理家庭的经济利益关等。

关涉后者,它主要包括:如何使个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成长,如立志问题、修身问题、养生问题,都有一套完整的说教;在个人成长中如何求学成才,如何做官谋政,如何择朋交友,如何处世为人等等。

二中国家训起始于先秦时期。

周公开中国家训的先河,他的《诫伯禽书》就是先秦家训的代表作之一。

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家训的“发展期”,传统家训开始形成体系。

南北朝思想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达的家训,共有7卷计20篇,分修身、治家、处世、为学各部分,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

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股和你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一、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古人的家风家训家规

古人的家风家训家规

古人的家风家训家规1.名人家训格言原发布者:我要的你不懂33家风家训格言1、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

2、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3、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孝道当竭力,亲情互相助。

4、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5、学会放弃,懂得珍惜。

6、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7、夫为家计而辛劳,妻贤勤俭把家持。

8、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9、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0、遵从父母教导,孝顺双方父母,感恩对方付出,珍惜幸福生活。

11、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创业致富,勤俭持家。

15、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

16、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17、家庭和气福运开,家中吵闹灾祸生。

18、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

19、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

2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1、百善孝为先,兄弟和为贵,子弟戒骄怠,夫妻莫猜忌。

2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23、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

24、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25、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26、上尊老,下爱幼,和邻里,亲家人。

27、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28、夫不嫌妻丑,妻莫嫌夫贫。

29、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2.家风家训家规名言名句原发布者:三一建筑三一文库()〔家风家训的名言大全〕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小编收集了家风家训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

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这就是爱看看康熙朝大学士李光地的刻薄家规~

这就是爱看看康熙朝大学士李光地的刻薄家规~

这就是爱!看看康熙朝大学士李光地的“刻薄”家规~2016-08-30 水海刚清康熙五十四年,时年74岁的大学士李光地返回故乡(今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

李光地早在康熙九年(1670年)即中进士,历任内阁学士、直隶巡抚,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为官近半个世纪,政绩斐然。

著名史学家陈祖武先生称其为“一代创业功臣”。

在返乡前,李光地已多次向康熙皇帝提出要“告老还乡”,虽未获批准,但此次返乡之行也隐隐已有荣归之意。

李氏在外为官多年,其间虽不曾在家乡与京城间频繁往来,但也不至于两地消息隔绝。

虽然如此,当回到家乡时,看到家乡子孙以及族人的变化,他还是大为震惊,在给地方官的一封书信中他清楚地描述了这种变化。

李光地直言,李氏子弟“习气甚庞”,不仅如此,“自家子弟及乡党间习染深重”,甚至“匪类竄籍者亦多”。

他虽未直接言明“习气”具体所指,但想来不外乎为当时富贵子弟所惯有的骄奢蛮横之风。

作为从政经验十分丰富的过来人,李光地非常清楚这种风气滋生蔓延的后果。

为改变这一现状,李光地亲手订立了一系列“家训”,目前可见的有《戒子孙》《本族公约》《同里公约》等。

康熙五十六年,他奉召回朝,仍然放心不下,临行前又订立了《丁酉还朝临行公约》。

除此之外,在其文集中,尚有与上述“家训”在内容上高度相似的一系列“箴文”,目前所见有《劝学箴》《惜阴箴》和《诫家后箴》。

在这一系列“家训”及“规约”中,李光地极尽循循善诱之能事。

首先,他以极其丰富的人生和政治阅历告诫李氏子孙及族人:“夫世无百年全盛之家,人无数十年平夷之运,兴衰激极,存乎其人。

”先辈累积下来的基业不可能成为后代长久的倚靠,并称“吾生七十年间,所阅乡邦旧家,朝著显籍者多矣,荣华枯陨,曾不须臾,天幸其可徼乎?祖泽其可恃乎?”其次,李光地也自知李氏家族在地方“根衍枝繁,人丁众伙”,且因其在朝为高官之故,家族势力日渐壮大,虽然他一再声称祖业不可倚靠,但其子孙和族人不一定能参透其中道理,从而将他的话语奉为金玉良言,因此他甘冒“刻薄之名”,只是盼望李氏子弟能在“阅世之久”后,“自知吾今日之言,是亲爱之至”。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福建古代十大名门的家训家规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福建古代十大名门的家训家规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福建古代十大名门的家训家规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发展,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越来越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话题,大家的重视程度很高,毕竟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得家庭和睦,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甚至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可以使得天下大同。

但是,其实在古代,有许多家族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今日,甚至衍生出了所谓的“家风”,“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

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讲给大家带来福建古代十大名门的家训家规,看看古人对于家庭教育是如何态度,以及执行的方式。

1.福建侯官林氏代表人物:林则徐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

其创作十无益格言,这篇家训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的修身标准,更是教导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经典范本。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家训内容: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2.福建湖头陇西李氏代表人物:李光地、李光龙李光龙,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二品,坚持反清复明。

李光地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文贞”。

雍正元年,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湖头古镇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科举盛况,先后出现了1位宰相、4位总兵、99位举人,入仕100多人。

家训内容(节选):【勤读多记】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

古代家规家训大全

古代家规家训大全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家规家训,以下列举其中一部分:
1.黄氏家规:孝亲敬长,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2.朱子家训:落落三百余文,千古治家之经。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3.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袁黄《了凡四训》: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5.乔家大院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6.张英《聪训斋语》: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

7.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诸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8.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司马光《训俭示康》: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这些家规家训包含了为人处世、读书治学、修身养性、勤俭持家等方面的智慧,对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学为人为官——李光地的家规、家训及当代启示

为学为人为官——李光地的家规、家训及当代启示
李光地操履笃诚,器资端亮,深谙“修齐治平”之道。他 以自己官宦仕途、为人处世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 古代圣贤的道德教诲及行为示范,亲自撰写《诫家后文》,告 诫子孙;订立族规《本族公约》,管束族人;订立村规民约《同 里公约》《丁酉还朝临行公约》等,淳化民风。此外,他还撰 有与“家训”在性质和内容上高度相似的系列“箴文”,如《劝 学箴》《惜阴箴》和《诫家李光地还指出读书要善于 独立思考,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他在《榕村语录》之《大学》 篇中讲“读书最怕是无疑”。此外,李光地还主张读书要融会 贯通,学思并举,“读书须要融洽,不然撑肠拄肚,便为害”。 读书如果学而不思,“不过是愚庸书生”“其弊至不可言”;若 思而不学,“便有高明才智一流往而不返,就偏僻一路生出许 多见解,自许独得,开教说法,其弊无穷”。
42 决策探索 2019.7 上
CULTURE 文化 传统
子孙后代应该珍惜和学习。如果子孙乖戾悖逆,懒惰放纵,则 必然导致家族衰败不堪。李光地在《诫家后文》中说 :“吾生 七十年间,所阅乡邦旧家、朝著显籍者多矣!荣华枯陨,曾不 须臾。”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宦海风云的人生经验告诫后人 : 荣华富贵、兴衰存亡不过是片刻之事。一个家族要想长期兴旺, 必须严格约束自己,做到“孝友勤劳”。
李光地的家规家训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读书“为己”, 以理学思想为其家规家训的哲学基础,富有理论性;二是对症 下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具有针对性;三是知行合一,以躬 行实践为导向,很有实效性。李光地的家训得到子孙后代的身 体力行,成为立族之本、旺族之纲。李光地故里,每逢李光地 的诞辰日和忌日,全族后裔齐声诵读《诫家后箴》,温故知新, 牢记先贤遗训,遵规守法。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博士、福建省李光地研究院特 聘研究员)
为官上,李光地一是主张济人利物,反对“自为身家谋”。 他用儒家传统的“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作为其“为官”“齐 家”的哲学基础。李光地在《榕村全集》鳌峰讲义中言,“为官 而思所以济人利物,亦是为己,必自为身家之谋,方是为人。 然为官而为子弟谋田宅者,此固为人。若训饬子弟,使之循规矩, 秉礼义,能自守其家业,虽是为子弟谋,却是为己”。作为儒者 的李光地提倡“为己”之学,就做官来讲要做到“为己”,就是 要“济人利物”,而不是“为身家之谋”。就处理“为官”与家 庭关系而言,“为己”就是要在家庭中训导教育兄弟、子女,让 他们秉守礼义,遵守规矩,进而自守家业,而不是“为子弟谋 田宅者”。李光地从先儒处承继了“为己之学”的思想并加以阐 扬和践行,严格约束自己的家人及后代,在今天有很强的启示 意义。二是主张清正廉洁,反对贪欲妄为。李光地反对唯利是图, 主张清廉为官,自己率先垂范,躬行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他在新衙东巷巷口的接官亭前放置一座雕像,雕像的头部被砍 断以后再粘接上去,以此告诫族人为人为官不能有贪念,否则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成语数字:二龙戏珠一鸣惊人三心二意八面威风一举成名九牛一毛三生有幸七上八下十全十美五花八门一帆风顺六亲不认一见如故接二连三五湖四海一马当先五颜六色百里挑一千方百计五光十色六神无主十万火急一干二净入木三分五彩缤纷人体器官名称:目不暇接挤眉弄眼掌上明珠掩耳盗铃咬牙切齿画蛇添足胸有成竹交头接耳首屈一指金属名称:斩钉截铁火眼金睛火树银花一诺千金手无寸铁铜墙铁壁此地无银三百两装腔作势乘风破浪引人注目漫山遍野大义凛然科目:三言两语文质彬彬弦外之音乐极生悲驰名中外语无伦次照本宣科邯郸学步微不足道机不可失不计其数学无止境夜以继日来日方长和风细雨雨后春笋鸦雀无声花枝招展落井下石明知故问多此一举少见多怪争先恐后专心致志舍己为人鸟:一箭双雕惊弓之鸟呆若木鸡哀鸿遍野一石二鸟沉鱼落雁百鸟朝凤笨鸟先飞鸦雀无声莺歌燕舞千里送鹅毛鸟语花香鹦鹉学舌闻鸡起舞鹤立鸡群东张西望东拉西扯东倒西歪自言自语自高自大自作自受天长地久天高地厚天南地北不三不四不离不弃不干不净不闻不问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极目远眺风和日丽各式各样议论纷纷波涛澎湃张灯结彩截然不同彻夜不眠灯火通明作响信:信口开河背信弃义信口雌黄信马由缰历史典故的成语;愚公移山女娲补天背水一战一箭双雕寓言故事的成语;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带:声心情海梦想方位新快春乐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家规或家训的名言警句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家规或家训的名言警句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家规或家训的名言警句1. “家和万事兴,家乱万事穷。

”例子:你看那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这不就是家和万事兴的最好体现嘛!要是一家人整天吵吵闹闹,那肯定好多事都不顺,这不是家乱万事穷嘛!2.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例子:你想想,那些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亲,往往能培养出孝顺懂事的孩子,就像隔壁老王,对孩子多严厉呀,他孩子就特别孝顺。

而那些一味宠溺孩子的母亲,最后孩子不都被惯坏了嘛,这不是慈母多败儿嘛!3. “子不教,父之过。

”例子:哎呀,那孩子那么调皮捣蛋,到处惹事,这能怪谁呀?还不是他爸没好好教他,子不教,父之过呀!4. “棍棒底下出孝子。

”例子:以前的人不都常说嘛,孩子不听话就得打,你看那些被打过的孩子,长大后不都挺孝顺的嘛,这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呀!5.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例子:你说家长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要求孩子做到呢?只有自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学好呀,你看人家李老师,就是孩子的好榜样!6. “百善孝为先。

”例子:一个人要是连孝顺都做不到,还能谈什么其他的善呀,那肯定不行呀!就像那谁,对父母一点都不孝顺,能说他是好人吗?百善孝为先呀!7.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例子:现在的孩子呀,吃饭都挑三拣四的,也不想想这粮食来得多不容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呀!8.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例子:咱自己没事的时候就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可别整天去议论别人的是非,这才是对的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嘛!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例子:别觉得那是个小坏事就去做,也别觉得那是个小好事就不做呀,这道理多简单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嘛!10. “勤能补拙,俭以养德。

”例子:你看那孩子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人家勤奋呀,最后不也取得好成绩了嘛,还有呀,俭朴才能培养好品德呀,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呀!我觉得这些家规家训真的都很有道理呀,咱们都应该好好去遵循,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孩子才能成才,社会才能更美好呀!。

家风家训家规内容大全30字

家风家训家规内容大全30字

家风家训家规内容大全30字1、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2、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

(《增文贤文》)3、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增广贤文》)4、心口如一,童臾无欺。

(《增广贤文》)5、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6、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7、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治家铬言)8、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9、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

(《增广贤文》)10、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

(《增文贤文》)11、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12、仗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

(《增文贤文》)13、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1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5、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16、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17、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18、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

(家诫要言)19、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20、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21、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

(《增文贤文》)22、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增文贤文》)23、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增文贤文》)24、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增广贤文》)25、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

(家诫要言)26、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27、得意盎然,失意泰然。

(《增文贤文》)28、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匆流连。

(治家格言)29、泯躯而济国。

(颜氏家训)30、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

(家诫要言)31、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32、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

(《增广贤文》)33、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四十三: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四十三: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四十三: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

“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

“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

治国从治家开始。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带您走近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在清朝理学名臣李光地故居新衙大厝的厅堂里,4幅李光地的亲笔诗作高高悬挂,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 这是李光地一生清廉为官、勤政爱民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激励着李氏后人要像他一样,心如明镜、志向高远。

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分享李光地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人,清朝名臣、著名理学家。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内阁学士、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为官近五十年。

康熙评价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

”李光地一生勤于钻研程朱理学,著述颇丰。

13岁读遍儒家经典,19岁写《四书解》,20岁写《周易解》,24岁辑《历象要义》。

除了儒家经传以外,他还兼通诸子百家、历数、兵法、水利、律吕、音韵等学术领域。

康熙四十五年,李光地奉旨编修《朱子全书》《周易折中》,以及审定《诗》《书》《春秋》《律吕正义》等书。

一生著作达43种之多。

清道光年间,朝廷主持编修《榕村全集》时,其中有5种散佚,存世38种,共计175卷。

李光地故居李光地的故居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包括李光地旧、新衙及贤良祠(榕村书屋)等。

旧衙位于湖头镇湖三村,整座建筑形似殿宇,纵深五进,两边护厝,斗拱、梁架、门窗上面雕有飞禽、走兽、花木、鱼虫、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正厅及廊宝墙上嵌有数十块大理石,镌刻着康熙赐给李光地的书文。

地灵人杰:福建10大名门望族家训

地灵人杰:福建10大名门望族家训

地灵人杰:福建10大名门望族家训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家庭家规更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福建的这些家族了解这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吧01 一代忠贞垂史传福州林则徐林则徐纪念馆,位于毗邻三坊七巷的澳门路16号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是清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为后人留下了传世家训——十无益格言。

这篇家训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的修身标准,更是教导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经典范本。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170多年,“十无益”家训穿越历史的烟云,影响并激励着世世代代的林家后人。

林则徐传世家训:十无益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02 正简流芳德泽贻远厦门苏颂厦门同安县城西北隅葫芦山南麓,有一座海内外后人引以为荣的苏氏祠堂--芦山堂。

这里正是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苏颂的故里,也是苏氏芦山派入闽发源地,衍居海内外的后裔纷纷到此寻根谒祖。

苏颂(1020-1101),字子容。

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被誉为“钟表的鼻祖”,他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

苏颂一生从政,五十六年历经五朝,最后升至宰相。

去世后追谥“正简”,因此他的出生地同安素有“正简流芳”的美誉。

苏颂持家以孝、治事以公,奉行耕读为本、诗礼传家。

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孙,他撰写了家训诗《感事述怀五言百韵以代家训》。

后来,他的长孙苏象先又根据祖父苏颂的生平言行事迹及平日教诲之言编撰成一部专门的家教著作,流传后世。

苏氏家训摘选【孝悌先】母夫人年愈八十,旨甘皆亲调。

关于古人的家规摘抄

关于古人的家规摘抄

关于古人的家规摘抄
1、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2、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3、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4、吾家以四代甲科,鼎鼎名家,世传忠孝,汝当此变故之来,不为避地之策,而甘心与诸人为亏体辱亲之事。

5、吾子力道问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于古人气概风味,岂特髣髴耶?
6、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

长上有问必答,在座定要抬身。

不可虚言戏谑,不可斜侧骄矜。

莫呼长上表号,开口就要尊称。

饮食先让长者,行路当随后行。

7、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两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8、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清朝大学士李光地家训

清朝大学士李光地家训

家训·谕儿【原文】“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

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

盖手动则心必随之。

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

况必要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

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辩论,则浚心愈深。

着心愈牢矣。

近代前辈当为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

今日学才亦不复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刊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故,不与为已相关,故亦卒无所得。

盖有书成而了不省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李光地【译文】“口不断地吟诵《诗》、《礼》、《易》、《乐》、《春秋》中的篇章,手不断阅诸子百家的著作。

读了历史,一定要摘录其中的重要事件。

看了别人的著述,一定要长见识。

不论是名家之作,还是无名之辈的著述;也不管是大部头,还是小册子,都决不放过。

夜以继日,燃烛苦读。

从来都是刻苦攻读、勤奋学习,度过一年的光阴。

”在这里,韩文公(韩愈)说的是自己如何读书、学习的情形,而其中的要点和诀窍却在“纪事”、“纂言”这两句里面。

大凡读书,看过或诵读过,都不如读书是地动手,更有其效。

这是因为,动手之时势必动脑筋。

虽然你看过或读诵过二十遍,其收效不如摘抄详尽、认真;你要探索书中的精微,那你就不能不深入思考,殚精竭虑。

倘你在此过程中还能做到研究、考查其相同或差异之处,分析有关的是非问题,同时把自己有疑惑之处记下来,顺便加以辨析、论证。

那末,你越深入思考、钻研,你就越记得牢固。

近代的学术前辈还在府、州、县学做生员时,他们都写过经书的要点讲解和《纲鉴》、《性理》等书中的略抄,他们这种作法还有古代圣贤流传下来治来意蕴。

因为,他们是为了方便于自己温习功课,而并非是想以引留传后世。

历史上著名的家规

历史上著名的家规

历史上著名的家规1. “曾国藩的家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有一天,我看到弟弟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我就说:“你看看你,房间这么乱,咱能不能学学曾国藩家的规矩呀,要勤劳整洁呀!”就像我每天都会把自己的书桌整理得干干净净,这样学习起来也更舒心呀。

我觉得家俭人勤真的很重要呢!2. “傅雷的家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

”我跟朋友聊天时说:“傅雷的家规多好呀,先做人再做事!”记得那次我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东西,我马上跟他道歉并想办法弥补,这就是做人要诚实呀。

我们都应该像傅雷家规要求的那样呀,先把人做好!3. “包拯的家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我跟爸爸妈妈讨论说:“包拯的家规好严格呀!”就像如果我犯了大错误,爸爸妈妈肯定也会很严厉地批评我呢。

这就是要保持廉洁呀,不能做坏事!4. “朱子家训的家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吃饭的时候,我看着碗里的米饭说:“我们要珍惜粮食呀,这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就像朱子家训说的那样!”那次看到有人浪费食物,我真觉得太不应该了。

我们得时刻记住珍惜呀!5. “孔子的家规:不学礼,无以立。

”我对小伙伴说:“孔子都说了要学礼呢!”比如在学校要尊敬老师,跟同学友好相处,这就是礼呀。

没有礼貌怎么能行呢?6. “诸葛亮的家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在安静看书的时候想:“诸葛亮的家规真有道理。

”像我安静学习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平时也不浪费东西,这就是在践行呀。

我们都要做到修身养德呀!7. “司马光的家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看到别人乱花钱买不必要的东西时,我就会说:“哎呀,要学学司马光的家规呀!”我自己就会很节省,不会乱买东西,因为我知道奢侈起来就很难回到节俭了。

俭朴才是好呢!8. “郑氏规范的家规:子孙未冠者,不得食肉。

”我跟弟弟开玩笑说:“你还没长大呢,不能随便吃肉哦,郑氏规范可是这么说的。

”就像我们要遵守一些规矩才能更好成长呀。

虽然现在不用这么严格,但也让我们知道要有规矩意识呀!9. “颜氏家训的家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对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就有家规。

但如今,懂得人却越来越少了。

那些曾流传下来的家规,既是教养,亦是礼仪,对人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家教、家风、性格、喜好、人品。

家规,是一个家庭的无价之宝。

所以,这些规矩绝对不能忘!1、不许掳袖管儿;2、不许挽裤腿儿;3、不许抖落腿儿;4、不许斜楞眼儿;5、不许叉着腿儿;6、不许搅菜碟儿;7、不许筷插碗儿;8、不许嘬牙花儿;9、不许吧嗒嘴儿;10、不许说瞎话儿;11、不许当众喳呼;12、不许罗着锅儿;13、不许吃饭咬着筷子;14、夹菜不过盘中线;15、不许壶嘴对着人;16、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17、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18、吃饭不能呼噜出声;19、不许压人肩膀;20、倒茶不能倒满;21、不许不称长辈为您;2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23、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24、吃饭前要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25、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28、站不倚门、话不高声;29、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30、出门要说一声。

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好的家规,不仅可以教育出出色的子女,更能让一个家族兴旺发达。

但现在,很多家庭却面临这样一个现象:聚会的时候,地位最高的是孙子辈,爷爷奶奶年老体弱是一个很不受待见的群体,宴会结束,爷爷奶奶吃着残羹冷炙。

尤其是节日期间,走朋访友,这个时候是最能看出一个家族是江河日下,还是门庭兴旺,也最能看出一个家庭父母是否家教有方。

如果一个家族没有最基本的尊老,敬老,孝道之说,可见,这个家庭一定没有良好的家规,更没有一个家的根基——家风。

当今社会,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现代人的家庭规则意识越来越淡薄。

很多人认为,家规刻板,就是一个用来约束人的条条框框。

但没有家规,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人各行其是,上不敬老,下不育子,想想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及寓意

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及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一直是家族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家规家训旨在塑造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达到家族和睦、社会和谐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及其寓意:1. 《朱子家训》: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以儒家的孝、悌、忠、信等理念为核心,强调修身齐家、尊师重道、知书达理、敬老慈幼、和睦乡邻等道德规范。

这些规范不仅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提出了要求,还强调了家族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 《曾国藩家书》: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充满了对家族成员的教诲和期望。

他强调读书明理、尊师重道、勤俭持家、和睦乡邻等道德规范,要求家族成员诚实守信、待人以诚。

他还教导子孙如何为人处世、修身齐家,以达到个人和家族的成功。

3. 《钱氏家训》:钱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世家,其家训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家训教导子孙要勤俭持家、尊老爱幼、诚信友善、重义轻利等,同时强调文化自信和家族荣誉感,鼓励子孙不断学习和进步。

4. 《颜氏家训》:由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所著,旨在教导子孙如何修身齐家、为人处世。

颜之推强调读书明理、尊师重道、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道德规范,还教导子孙如何与他人相处,以达到个人和家族的成功。

5. 《袁氏世范》:南宋时期袁采所著的家规家训,旨在教导家族成员如何修身齐家、为人处世。

袁采强调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尊老爱幼等道德规范,还教导子孙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以达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目的。

这些家规家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旨在塑造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家族成员。

这些规范不仅对家族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家庭和谐。

同时,这些家规家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自信,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李光地字晋卿文言文

李光地字晋卿文言文

李光地字晋卿文言文1. 麻烦大家帮我翻译这篇古文,万分感谢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

年幼时聪明奇特。

他努力学习,仰慕古人,康熙九年成为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担任编修。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叛,郑锦占据泉州,李光地侍奉双亲藏在山谷中,郑锦与耿精忠一起派人招抚他,他极力抗拒。

康熙十四年,他秘密上疏道:“闽地地界狭小,自从二贼割据后,他们就用残酷的手段盘剥百姓,百姓的人力和物力已经用尽,反贼的势头也已经陷入困境。

南来的大军应该急攻,不能给敌人时间,否则恐怕会出现其他变故。

现在耿精忠正在全力对付仙霞、杉关,郑锦也在漳、潮的交界作战,汀州只有小路与赣州接壤,反贼所安排守卫的人不过几百上千疲惫的士兵。

我私下听说大军南来时,都在敌人多的地方激战,却不知道出动骑兵进攻敌人的空虚之处,这是计策的失误。

应该趁着反贼防备疏忽,选精兵一万人或五六千人,假装要进入广州,实际上从赣州到达汀州,行程只有七八天而已。

两个反贼听到情况紧急会赶来救助,没有一个多月不会赶到,而我们的军队进入闽地很久了。

反贼正在用尽兵力对外抵抗,内地空虚,大军如果从汀州小路横贯敌人腹地,那么三路的反贼不战自溃。

伏惟请求秘密命令领兵官侦查虚实,看情况进军攻取。

”把密信放在蜡丸中,派人从小路赶到京城,通过内阁学士富鸿基呈上了密信。

皇帝得到密信后很感动,称赞他的忠诚。

康熙十六年,收复泉州,李光地在漳州拜谒了拉哈达。

拉哈达上疏称赞李光地“矢志为国,颠沛不渝,宜于褒扬”,皇帝命令从优奖励他,提升他为侍读学士。

康熙十九年,李光地到了京城,担任内阁学士。

入朝奏对,说:“郑锦已死,他的儿子郑克爽年幼而弱小,部下争夺权利,应该马上攻取他们的地盘。

”而且举荐说内大臣施琅熟悉海上形势,懂得用兵,可以委以重任。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平定了台湾。

康熙十七年,同安的反贼蔡寅纠结众人一万多,用白布作为记号,劫掠安溪。

李光地招募乡勇一百多人坚守,断绝了反贼的运粮道路,反贼散去。

不久,郑锦派遣自己的部将刘国轩攻陷了海澄、漳平等县,截断了万安、江东两座桥,南北的援助不通。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1.朱柏庐《朱子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颜氏家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4.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治家格言》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6.《家诫要言》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

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

7.《家庭谈训》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8. 曾国藩《家书》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关于古人的家规摘抄

关于古人的家规摘抄

关于古人的家规摘抄古人的家规一直被视为宝贵的家庭传统和道德规范。

这些家规源远流长,包含了众多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以下是我选取的一些古人的家规摘抄。

1.诚信和信用古人非常重视诚信和信用,认为一个人的信用是其品格和人格的象征。

他们教导家人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践,对外讲真话,对内守信用。

2.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被视为古人最基本的家规之一。

他们教导子女要尊敬父母,孝顺养育之恩。

对于长辈的教导和关怀,他们教导孩子们虚心接纳和尊重。

3.尊敬师长古人教导家人要尊敬师长,并谦虚地接受他们的教诲。

他们认为师长的教导是智慧的源泉,必须恭敬听从。

4.和睦相处和睦相处是古人家规的核心之一。

他们教导家人要彼此宽容、关爱、理解和支持。

只有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快乐、坚强的家庭成员。

5.学习精神古人非常重视学习精神。

他们教导家人要注重学习,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以便为家族贡献更多的力量。

6.节俭勤俭古人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要教导家人朴素、勤俭。

不浪费财富和资源,行为节俭,是古人回报社会、积累财富的最基本方式之一。

7.尊重生命古人强调尊重生命,教导家人要珍惜生命,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他们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爱护并为其创造积极的生活环境。

8.尊重传统文化古人教导家人要尊重传统文化,崇尚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他们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家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

9.服务社会古人认为,一个家庭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教导家人要关心他人,主动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0.忠诚和正直古人非常重视忠诚和正直的品质。

他们教导家人要诚实守信,忠于国家、家庭和亲朋好友。

这些古人的家规摘抄不仅体现了古人高度的道德观念,而且包含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如何珍惜亲情和友情,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提升自我等等。

古人的家规不仅给我们指导和启示,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根基。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古人的家规,将其融入到现代家庭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四十三)】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span style="font-size:14.0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 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 me-font:minor-latin">【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四十三)】<span style="font-size:16.0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 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 me-font:minor-latin">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

“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

“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

治国从治家开始。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带您走近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在清朝理学名臣李光地故居新衙大厝的厅堂里,4幅李光地的亲笔诗作高高悬挂,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这是李光地一生清廉为官、勤政爱民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激励着李氏后人要像他一样,心如明镜、志向高远。

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李光地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人,清朝名臣、著名理学家。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内阁学士、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为官近五十年。

康熙评价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

”李光地一生勤于钻研程朱理学,著述颇丰。

13岁读遍儒家经典,19岁写《四书解》,20岁写《周易解》,24岁辑《历象要义》。

除了儒家经传以外,他还兼通诸子百家、历数、兵法、水利、律吕、音韵等学术领域。

康熙四十五年,李光地奉旨编修《朱子全书》《周易折中》,以及审定《诗》《书》《春秋》《律吕正义》等书。

一生著作达43种之多。

清道光年间,朝廷主持编修《榕村全集》时,其中有5种散佚,存世38种,共计175卷。

李光地故居李光地的故居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包括李光地旧、新衙及贤良祠(榕村书屋)等。

旧衙位于湖头镇湖三村,整座建筑形似殿宇,纵深五进,两边护厝,斗拱、梁架、门窗上面雕有飞禽、走兽、花木、鱼虫、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正厅及廊宝墙上嵌有数十块大理石,镌刻着康熙赐给李光地的书文。

厅堂悬挂着“谟明弼谐”等牌匾近10块,映射出故居主人不平凡的历史。

李光地故居——新衙大厝新衙,又名昌佑堂,位于湖头镇湖二村,为五进大平屋,双护厝,有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呈长方形,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东巷北端入口处还建接官亭和报房。

大门一联:“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生动地再现了李光地一生的功业。

新衙厅堂悬挂着康熙御书的“夙志澄清”“夹辅高风”等匾额,古风遗韵十足。

贤良祠,原名榕村书屋,位于湖头镇湖四村,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李光地曾在此讲学。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表彰李光地而改为今名。

祠三进,占地约1000平方米。

正堂宽深三间,厅堂内外环墙嵌大理石,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巡子牙河建坝诗》等诗文。

祠内有石构碑亭,立碑一方,镌刻雍正《谕祭文》,赞扬李光地“学问优长”、“一代之完人”。

祠前后有小桥流水,南面为临水轩、荷池,夏日荷塘月色,柳树千条,意境幽美。

李光地家训族规李光地深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家族教育密不可分,晚年更亲自拟定家训族规,包括《家训·谕儿》、《诫家后文》、《本族公约》等。

李光地《家训·谕儿》在《家训·谕儿》中,李光地劝诫后代读书不能局限于看,应多动手写才能铭记于心。

而在《诫家后文》中,则先陈述先祖“起家艰难”的创业事迹和谨慎处世、勤俭持家、急公尚义的优美门风,以此教诲子孙后代,幸福来之不易,应当珍惜与感恩,千万不能骄纵傲慢,仗势欺人,为非作歹,要收敛约束、和顺谦卑,这样才能继承祖业,不辱先辈。

除了家训族规外,李光地还订立村规民约,包括《同里公约》《丁酉还朝临行公约》等,明确指出盗窃、奸淫、赌博、盗耕牛私宰和放火焚山,都是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安定的大事,告诫乡人不能触犯,违者将送到官府按律严办。

李光地以“公约”的形式遏制不良社会风气,不仅对族人是一种约束,对当地安定的社会秩序也是一种促进。

●视频脚本福建安溪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鼓声朗朗,响声阵阵。

每年农历五月廿八及九月初六,福建泉州安溪湖头镇李光地故居——新衙里都会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前一个日子是李光地的忌日,后一个日子是他的诞辰。

每到这两天,来自各地的李光地后裔齐聚一堂,缅怀先人。

李光地第十一世后裔李金德:我家老祖宗文贞公(李光地)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一生廉洁奉公、爱国爱民。

我们希望把他的思想和精神传承下来,所以每年在他的诞辰和忌日,我们都会举行纪念活动,特别是逢五周年或逢十周年时,会更加隆重,由辈分高的族人主持,大家依次排成队伍,齐声诵读文贞公留下来的家训《诫家后文》。

三受御匾“一代完人”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清朝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一生清正有为,康熙评价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

”李光地故居内“夙志澄清”匾额康熙四十年(1701年),担任直隶巡抚的李光地受命治理永定河。

他动员民众,仅用40天,就在郭家务至柳岔口筑堤、开河200里,使“沿河田畴固出,二麦丰收”。

康熙亲临视察,喜曰:“用一清正抚臣,便岁丰民乐。

”为表彰其治河功绩,康熙御书“夙志澄清”匾额赠之。

12年后,康熙再赐其“夹辅高风”御匾,“夹辅”意即左右辅佐。

两年后,康熙在热河又赐其“谟明弼谐”御匾,以褒扬他“计谟明智,抉弼和谐”。

李光地去世后,雍正为其刻了一个谕祭碑,在祭文里赞扬他“学问优长”“一代之完人”。

家训族规正己谕后李光地官位虽高,但他一辈子皓首穷经,始终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他尤其钟爱理学,曾竭力向朝廷推荐朱子学,对理学修身齐家之道十分推崇。

在湖头镇李光地故居前,立有一座动物雕像,名为犭贪,犭贪生性贪婪。

这只犭贪的首部与身体最初是断开的,李光地把断首的犭贪放在门口,用以告诫后裔:为官若贪,便会“掉脑袋”、“身首分离”。

在李光地故居新衙大厝的厅堂里,4幅李光地的亲笔诗作高高悬挂,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这是李光地一生清廉为官、勤政爱民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激励着后人要像他一样,心如明镜、志向高远、奋力拼搏,为国家多做贡献。

李光地深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家族教育密不可分,晚年更亲自拟定家训族规,包括《家训·谕儿》《诫家后文》《本族公约》等。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

盖手动则心必随之。

”这句题于李光地故居新衙第四进墙上的《家训·谕儿》,劝诫后人读书不能局限于看与说,应该多动手写才能将知识铭记于心。

而《家训·谕儿》右侧的《诫家后文》则诉说着先祖“起家艰难”,勤俭持家,谨慎处世,急公尚义的家世旧事,以此告知子孙后代,幸福来之不易,应当珍惜与感恩。

“夫世无百年全盛之家,人无数十年平夷之运,兴衰之极,存乎其人”,这句则旨在告诉后代,家族的兴衰存亡都取决于自己,切勿贪图享乐、为所欲为。

“吾等老成尚在,决不尔容,况乎不类子弟,每藉吾形似以犯法理。

尔不为吾顾名节,吾岂为尔爱性命,国宪有严,亦必不尔宽也。

”此条家训严厉告诫后代子孙应守正笃行,不能借着他的名义仗势欺人、为非作歹,要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遵纪守法。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75岁高龄的李光地回到家乡,发现本族子弟中有人不安分守己,甚至染上赌博、偷盗、械斗等不良习气。

为了消除陋习、管束族人,李光地亲自订立族规《本族公约》。

公约言辞恳切,“吾闻之教人以善之谓忠,爱人以德之谓君子,况乎一家之亲,岂可自蹈姑息,纳之于不义之域”,又严厉申明,从今往后,有违反族规的,他决不徇私庇护,必定会联合其他族人按照规定惩处。

除了家训族规之外,李光地还订立村规民约,包括《同里公约》《丁酉还朝临行公约》等,明确指出盗窃、奸淫、赌博、盗耕牛私宰和放火焚山,都是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安定的大事,告诫乡人不能触犯,违者将送到官府按律严办。

惠泽后世家训流芳李光地以身作则,凭借家训族规、村规民约,不仅约束了族人,改善了乡里的社会习气,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影响。

根据李光地的建议,泉州知府刘侃知、安溪知县曾之传设立府学,建造朱子祠,教化民众,提高文化素质,革新了当地民俗。

据记载,明清时期,湖头古镇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科举盛况,先后出现了1位宰相、4位总兵、99位举人,入仕100多人。

李光地故居庭院内景李光地后人繁衍至今已有15代左右,大部分集中在湖头镇,他们秉承家训族规,努力在各行各业取得新的成就。

李光地第十二世后裔李瑞荣:从文贞公(李光地)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比如对待家庭要明事理,讲究敦睦;对待事业要有责任心,敢于担当。

无论在哪,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始终以文贞公为榜样,端正自己的言行。

【童声诵读】收敛约束,和顺谦卑,侮老犯上,谓之鸱鴞;贪利夺食,谓之虎狼……书声琅琅,清脆悦耳,先辈的教诲犹在耳边。

历经300多年的传承,李光地的家训族规始终被李氏后人铭记于心,并且演变成一种精神文化,影响着当地人们的一言一行,彰显着家训族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长久魅力。

●李光地家训族规摘编勤读多记“口不绝吟于六艺①之文,手不停披②于百家之篇;纪事者③必提其要,纂言者④必钩其玄⑤。

贪多务⑥得,细大不捐⑦,焚膏油以继晷⑧,恒兀兀⑨以穷年。

”此文公⑩自言读书事也。

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