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承: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

山东省昌乐特师附属小学陈启德

曾经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十万进士》,与之同慨一句话:“中国居然有那么长一段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我们姑且不论科举之制的功与过,但很明显地感觉到,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这一制度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承及文化育人教育目标指向的确定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简单地说,传统经典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也是传统经典文化薪火相传经久不息的重要途径。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今天的社会现实看,文化传承应切实成为学校教育应当担负的历史使命。

开放、包容、安抚:中华文化的无限生命力

传承中华文化,近代以来是有一些反对声音的,特别是上个世纪十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掀起一股颠覆传统文化的飓风,其中很明显的把近代以来中国的积贫积弱归结到文化身上,指责文化的保守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禁锢了民族的创造力。今天我们大讲文化传承,也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的,他们往往以国际化、地球村的时代发展现状来反衬传统文化的守旧与不合时宜,以文化经典中可能存在的糟粕来否定文化的价值。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看那段历史,我们也不必过多地纠结历史的恩怨,不妨以理解的态度放下历史的包袱,去追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弄清楚中华文化的真正价值。

我从来都不怀疑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其生命力之强大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望其项背的。世界公认的四大古文明今安在?唯有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之风雨而不倒,且日益枝繁叶茂。究其生命力之强大的原因,第一,开放与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作为一种宗教和文化,来到中国并没有受到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的围剿,而是儒、道等各种文化流派迅速与之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相互共生。殆及后世基督教、伊斯兰教进入中国,亦均与中国文化和平相处。这种开放与包容的力量无比强大,常有“化干戈为玉帛”之以柔克刚的神奇功效,更是对那些持文化保守论、专制论的最有力反击。当今中国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也是开放与包容文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可以与两个敌对、交战国同时建立友好关系,其智慧亦源于文化的深邃。第二,宾服与安抚是中国文化的特性。当中华民族强大之时,外族来华,我们彬彬有礼,以宾客待之;我们与外族的交往,以布施者与安抚者的姿态,以文明化之,以礼序安之。我们古有华人东渡、下南洋,发展了东亚文化和南洋经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下西洋,那都是传播文明、发展商贸的文化、经济交流之路,是团结沿路民族、富裕沿路人民的利益四方之路,而绝不是军事侵占、文化欺凌之路,充分彰显中华文化“治国平天下”之大礼大德。日本的“遣唐使”来到中国,我们是何等大度与大方,把我们的文化精华,毫不保留的传给他们,是想让他们尽快过上文明的生活,建立规范的社会,但未及的是千年之后强大起来的日本却做了

一件欺师灭祖的丑事,也正因于此,无论他们经济多么成功,科技多么进步,“有文化却无道德”的标签很难他们成为世界大国。即使中华民族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五胡乱华”危难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抑或是元、清等北方民族全面执政的历史时期,中华传统文化依然在发挥着其巨大的“融化”作用,经年之后,文化浸润,其野蛮之性渐次被收服,权虽异姓,文已化之。

如此优秀之文化,吾辈何以不爱之传播之?!

文化复兴:民族和国家复兴的根本

历史上,我们有两个时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一是汉,二是唐。我们无须赘述这两个时代的文治武功,世人尽知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当皆当为世界之首强。

而我们的文化也有失利的时候,近代外国的船坚炮利曾被我们的大清皇帝斥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文明在野蛮面前有时也会变得很狼狈而不堪一击,本来满满的文化自信被大炮击碎于地。于是我们怀疑,我们搞洋务、改政制、驱鞑虏、反文化,百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也给了我们新的智慧。

在历史上,我们也知道中世纪的欧洲割裂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使本有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欧洲处在黑暗和动乱之中。怎么办?欧洲如何走出这个历史的怪圈?还是等到了14-17世纪,一批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借复兴文艺复兴了欧洲文化,使欧洲强大起来,让欧洲大放异彩于近代、现代。

当前,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了文化复兴的重要性,果决地提出复兴传统文化、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举措。现在看,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事务若没有中国的声音和参与则不算世界事务,这是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大增的结果,但深层次的是那流淌不息的文化血液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上升的胜利。世界各国最明显的不同不是其山川地理风光的不同而是文化不同,其文化不同决定了生活方式、民族特性的迥异。

文化的差异其实是民族间、国家间最明显的区别。国与国之间的真正独立,在于文化独立、传统独立。因此,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复兴,最根本的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处在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上,岂能置优秀文化于不顾而妄自菲薄?!

家国情怀:经典文化之立德树人

最近,我与六年级的小学生共同背诵范仲淹《岳阳楼记》,颇有感触。当年是中学生的时候,背诵这一名篇是奔着考试去的,是奔着教师的讲解去的,教参上说了什么,教师便讲了什么,考试有可能考什么,教师也就告诉我们什么。这差点儿让我与文正公错过更多的交流。这次重新背诵并默写之,使我除了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之外,使我更敬重古代贤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处变不惊、不忘初心的忠君报国。无论是文正公本人,还是文中所写被贬谪的滕子京,官虽被贬,人虽外调,但还凭着知识分子一颗爱国爱民之心,不忧郁,不埋怨,不忌恨,不灰心,“越明年”即实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良好治理局面。是啊,古人“进亦忧,退亦忧”

的为官之道和处世品格,莫不是当年私塾苦读经典感悟到了文化的魅力而践行之。

这是何等家国情怀!中国人最浓郁的人生情调和终极的人生价值追求。

这不由得使我更进一步思考:在古代没有汽车、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没电话、没有手机、没有QQ、没有微信的时代,人们就凭一匹马、一辆马车更甚或是两只脚前进的时代,一个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被派往遥远边荒做县令的知识分子,为何在“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的情况下依然唯圣命是从,专心为圣上工作,而不背叛、不谋私?!诵读了经典之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经典的学习与诵读,决不是一种知识的记忆与积累,而是其内涵与意蕴已经内化于心外现于行。这岂不是古代私塾经典教育的巨大成功?!

今天,我们再来反思我国的古代的教育,从孔子时代倡导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还是后世罢黜百家之后以“童蒙养正”、“四书五经”为内容的教育,无不是以立德为核心的教育,虽然科举制下有那么一些极端的事例让人诟病科举、败斥教育,但整体上以传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下,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讲还是培养了十万余进士并成了中国千百年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传统文化经典如何承载道德教育的呢?我们不是文化大师,可能也没有深刻的分析,但表面上的一点感悟抑或说是一点看法还是有的。四书之首的《大学》非常明确了一点,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句读过N年,忽有一日突发感想:一个人生于世人,若想拥有有价值的人生,就须学习(格物致知)、立人(正心诚意)、成家(修身齐家)、远大理想(治国平天下)。《大学》是几千年来中国都在自觉遵守的人生规划!是一幅确确实实、明明白白的人生路线图,是人生大战略!

怎么去践行这一路线图?《中庸》则告诉我们如何把握一个度,凡是不要固执,要善于审时度势,用最合适最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取得最和谐满意的效果,确保不走极端,此为中庸,非各稀泥,是科学的方法论。《论语》则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事处世准则,可以说是走好人生路线的具体实践行动指南。《孟子》专门研究治国平天下之道在于施行仁政,宁舍生而取义,决不贪利的行政治理理念,应是“治国平天下”之道。

《四书》及其衍生的各类教育丛书,教人启蒙,教人入世,教人治国平天下,确定了中国人几千年人生奋斗的终极理想,家国情怀从而成为中国人的人生底蕴。家国情怀,由个人及家庭,由家庭及国家和民族大义,再到人类的终极关怀,这是人生理想,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伟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所在。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专注于梳理山川规划九州,都是一脉相的家国情怀的典范和代表。

由此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生机勃勃,其实就是充分关注了人的成长、人生理想和家国的建设与发展。作为教育,作为实施教育的专业机构—学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承担起学校教育的历史重任。

学校文化习养:迎接道德经济时代

1926年,英国人伯特兰·罗素著有《教育与美好生活》,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应使心灵充满有直接用途的知识,还是应设法将对自身完善有所裨益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的学生?” 事实上,他就是在诘问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