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药促发育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6-17T16:25:20.62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作者:王娟,秦川,李华玲[导读] 近年来,随外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手术治疗适应证也在相应扩大,王娟,秦川,李华玲邻水县中医医院 638500【摘要】近年来,随外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手术治疗适应证也在相应扩大,而麻醉是手术开展前的一个重要步骤。

麻醉药给发育期大脑带来的神经毒性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关注。

目前缺乏有效证据证实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存在相关性,但已有学者观察到暴露在某些麻醉药后可出现神经功能短暂性受损,从而不利于脑部发育。

本文就发育期大脑解剖与生理特性、麻醉药神经毒性机制、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目前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等方面阐述,给临床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建议避免于脑部发育期开展手术,同时儿科麻醉中应尽可能避免采取多类麻醉药。

【关键词】麻醉药;大脑;发育期;神经毒性;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综述麻醉属于进行各项手术与某些检查之前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报道,每年国内有近10%儿童需在麻醉下开展手术和检查等操作,同时妊娠期非产科手术发生率在0.75%~2.00%,多数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开展[1]。

以往临床认为,全身麻醉药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的作用有一定可逆性,等到机体中麻醉药代谢完毕后,中枢神经系统即可完全恢复到起初状态,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反应。

但该观点不断遭受临床质疑。

多数学者发现,全身麻醉药对大脑特别是处在发育期大脑有一定神经毒性,可造成神经元凋零死亡,影响到神经突触生长,最终会对成年后学习及认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这些观点已经受到临床广泛关注[2]。

1 发育期大脑解剖与生理特性大脑发育过程属于有组织性、提前规定好的固定模式,尽管大脑在子宫内部产生了最快、最重要的物理及化学变化,但较多变化可给脑部结构带来一定影响,涉及突触出现和修剪、神经环路的精确化、髓鞘出现直至成年期。

对人类来说,神经元增殖高峰阶段在妊娠5~25周,而迁移常出现在妊娠12~20周,与神经胶质细胞支架一同移动到最终的皮质位置。

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影响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影响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影响的研究进展【摘要】对于婴幼儿来说,全身麻醉药的使用对他们的大脑会有一定的影响,会使得人体大脑的神经元出现凋亡的情况,并且还会影响记忆。

如何从用药的角度避免全身麻醉药对婴幼儿发育期的大脑产生影响,是医学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大脑快速发育期的特点和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药对大脑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治疗药物进行探讨,以此为全身麻醉药的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身麻醉药;发育期;大脑;影响;研究进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和一些介入性的治疗,使得每年全世界就有大概150万的婴幼儿要进行全身的麻醉[1]。

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的影响是得到一定的证实的,因此如何减少这些影响向来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一、大脑快速发育期的特点人体的大脑在胚胎的后三个月到出生后的2到3岁,是大脑快速发育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人体的大脑生长会处于一个快速爆发时期,这个时期也简称为“BGS”时期[2]。

在这个时期,神经的发育和生理生化的改变是有关系的,会使得大脑从不成熟的状态向成熟的状态进行转变,并且还会有一半到七成的大脑神经元会凋亡,从而被清除[3]。

在生理的情况下,人体大脑出现神经元的凋谢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会使得大脑结构和功能得到一个正常的建立[4]。

如果是处在生病的情况下,神经元的凋谢和死亡是不好的,这些伤害性的因素会诱导人体的神经元出现过度凋亡的情况,从而使得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二、临床常用全身麻醉药对大脑发育的影响1、氯胺酮通过对动物进行试药,发现重复地使用氯胺酮会使得处在发育期的白鼠的大脑在多个脑区都出现神经元凋亡的情况[5]。

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只有比麻醉剂量还要高的氯胺酮才会具有较为明显的神经毒性,但是,麻醉剂量的氯胺酮是不会使得大脑的神经细胞出现凋亡大量增加的情况的[6]。

曾经有相关的研究学者给一个怀孕了122天的猴子和一个刚刚出生6天的猴子注射20到50mg/kg的氯胺酮,并且进行一天的持续观察。

麻醉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与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麻醉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与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麻醉是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目的,为手术和其他治疗创造条件的一种方法。

麻醉药物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创伤性脑损伤、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外科手术期间脑的保护[1-2]。

但也具有一定的大脑毒性和损伤作用,包括抑制和破坏婴幼儿、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记忆、学习功能障碍,致使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谵妄乃至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等[3-4]。

因此,确切阐明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和毒性,将为临床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1麻醉药物的分子靶点1.1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可分为胆碱类、胺类、氨基酸类等。

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氨基酸类受体发挥作用。

大多数的麻醉药物都可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和兴奋γ-氨基丁酸A型(gamma absorptiometry aminobutyricacid,GABAA)受体。

1.1.1NMDA受体NMD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型,它由NR1和NR2(2A、2B、2C和2D)亚基组成[5]。

氯胺麻醉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与神经毒性研究进展胡雨蛟1,吴安国2,欧册华3(西南医科大学:1麻醉系;2中药活性筛选及成药性评价泸州市重点实验室;3附属医院疼痛科,四川泸州646000)摘要麻醉药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如何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减少神经毒性,成为临床麻醉医生面临的重要难题。

本文从麻醉药物的作用分子靶点、神经保护作用、神经毒性以及如何减轻神经毒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麻醉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麻醉药物;神经保护;神经毒性;中枢神经系统中图分类号R971.2;R614.1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1.02.018Research progress in neuroprotection and neurotoxicity of anestheticsHU Yujiao1,WU Anguo2,OU Cehua31.Department of Anesthesia;2Luzhou Key Laboratory of Activity Screening and Druggability Evaluation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School of Pharmacy;3Department of Pain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646000,Sichuan Province,ChinaAbstract Anesthetics posses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ut also certain neurotoxicity.How to achieve neuropro⁃tection and reduce neurotoxicity concurrent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anesthesiologist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olecular targets,neuroprotective effects,and neurotoxicity of anesthetics,as well as how to reduce the neurotoxicity of anesthetics,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anesthetics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 Anesthetics;Neuroprotection;Neurotoxicity;Central nervous syste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90382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632047);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联合项目(2018LZXNYD-ZK42)第一作者简介:胡雨蛟,本科生。

吸入麻醉药物药理学研究方向与进展

吸入麻醉药物药理学研究方向与进展

吸入麻醉药物药理学研究方向与进展【关键词】吸入麻醉药物进展方向1.吸入麻醉药原理药物诱导和苏醒时间长短是由吸入麻醉药物血/气分配系数和组织/气分配系数决定的。

如吸入麻醉药溶解度较高,因此诱导期间停留在血液里的药物就会相应增加,而脑内则会相应减少,因此诱导需要较长的时间。

七氟烷、地氟烷的溶解度低,而血气分配系数小,所以诱导时间短,苏醒迅速。

血/气分配系数同样也受外界因素影响。

体温降低时数值增加,但是血液稀释后溶解度就会降低,系数减小。

吸入麻醉药物诱导时肺泡浓度与吸入浓度的比值(FA/FI)伴随药物溶解度降低而增加,氧化亚氮的FA/FI比值最高,其次是氟烷,氟烷具有较高的脂溶性,所以它的FA/FI比值最低。

2.吸入麻醉药的深入研究吸入麻醉诱导时,快速增加吸入浓度容易产生药物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呛咳、屏气、喉痉挛等,尤其是未使用术前药物的患者。

儿童发生呼吸道刺激反应的机率是成人的两倍,这容易导致因儿童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发生缺氧,因此地氟烷不适合儿童麻醉诱导。

假如诱导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则能够降低地氟烷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而氟烷和七氟烷没有气道刺激反应,所以更适合儿童麻醉诱导,七氟醚的诱导快,对于循环的干扰较小,苏醒快,而且没有肝脏毒性的顾虑,所以在进行儿童麻醉诱导时大多被采用。

但有些研究认为氟烷能够提供比七氟烷更好的条件,这是因为高脂溶性的氟烷在肺泡内的浓度较七氟烷稳定。

吸入麻醉药物通过血流通向全身,因为血液灌注程度不同,所以麻醉药物的分布存在时相差异。

药物和血流丰富组织达到平衡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肌肉和皮肤组织则需要4小时方能达到平衡,然而脂肪组织需要30个小时才能达到半量饱和。

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血流相对高灌注区域,例如心脏、肾脏周围、肠系膜等比较多,它们能够储存大量高脂溶性吸入麻醉药,在麻醉苏醒期,这些部位的药物将会重新回到血液,从而延长苏醒时间,所以需要格外注意。

针对肥胖患者使用低溶解度的吸入麻醉药物,则不会影响这些患者的苏醒时间。

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郑少强【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17)9【摘要】吸入麻醉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的临床麻醉,其神经毒性一直是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接受吸入性麻醉的患者术后会出现细胞凋亡、神经损伤.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婴幼儿和大脑结构发生退行性变的老年人,对神经毒性物质异常敏感,暴露于吸入麻醉药后,可出现记忆、认知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吸入麻醉药导致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氨酪酸受体活性增强以及脑代谢改变相关.现就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予以综述.%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have h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nesthesia for a wide range of surgeries. The neurotoxicities of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have been a research hotspot in anesthesiology. It has shown that patients receiving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are likely to be complicated with postoperative cell apoptosis and neural injuries. Of note, developing infants and aged patients with cerebral degeneration are more prone to neurotoxicities of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 exhibiting memory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i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ippocampal cell apoptosis , artivated GABA receptor , and cerebral metabolism alter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neurotoxicitie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inhalational anesthetics.【总页数】4页(P1383-1386)【作者】郑少强【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1【相关文献】1.吸入麻醉药的神经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 [J], 张俊杰(综述);郡建勤(审校)2.有关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的肝、肾保护与肝、肾毒性作用的争论 [J], 袁亚伟;俞卫锋3.曲马朵对L5脊神经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J], 管忍;李伟彦;刘健;林宁;谢蔚影;徐建国4.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 [J], 马黎宁5.吸入麻醉药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雪卫;傅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长期影响临床研究进展护理课件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长期影响临床研究进展护理课件

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 练。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影响 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因素和机制

现有的研究表明,在适当的麻醉 条件下,大多数儿童在接受短时 间麻醉手术时不会出现长期神经
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3
有研究表明,长期多次接受麻醉 的儿童,其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
可能会受到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发育问题。
然而,对于长时间或反复麻醉的 情况,仍需进一步本量较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 麻醉对脑神经发育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探讨麻醉对脑神经发育的 具体机制,包括细胞凋亡、突触可塑 性、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缺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手术类型以 及不同麻醉药物的长期影响研究。
神经发育异常
研究发现,麻醉暴露与儿童期神 经发育异常有关,如语言、行为 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障碍。
潜在机制
神经细胞凋亡
麻醉药物可能通过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对脑神经发育造成长期影响。
突触可塑性改变
麻醉药物可能影响突触可塑性,导致 神经网络的连接异常,从而影响学习 和记忆等认知功能。
03 临床研究进展
案例分析还可以为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佐证,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和说服 力。
04 护理措施与建议
术前评估与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年龄、体重、健 康状况等基本信息,评估 麻醉风险。
术前准备
告知患者及家属麻醉相关 知识,签署知情同意书, 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状 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疏导。

吸入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吸入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吸入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吸入麻醉药物是目前间接麻醉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

该类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和药理学特征一直是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综述吸入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以期更为深入地认识它们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吸入麻醉药物通过肺部吸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作用于大脑,产生全身性麻醉效果。

这类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包括多个层面,其中较为重要的如下:分子作用吸入麻醉药物能影响神经传递过程,相关机制包括:1.阻滞神经冲动传导过程:吸入麻醉药物影响大脑中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含量以及其作用受体的结构,从而减少神经冲动的传导。

这对神经元因静息膜电位的改变也产生一定影响。

2.影响离子通道:吸入麻醉药物能够作用于多种离子通道,抑制离子的输入或输出,从而影响神经元的稳定性和活性。

3.调节神经元的基因转录:吸入麻醉药物可以对端粒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等基因转录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影响神经元的代谢和生产。

脑区作用吸入麻醉药物能够作用于大脑内多个脑区,包括前额叶皮质、海马体、大脑皮层等感觉处理和记忆处理相关区域,胼胝体、丘脑、松果体等对激素、情绪、运动控制等有调节作用的脑区,以及来自脊髓的感觉传入区域等。

这些脑区的不同程度的被抑制与兴奋,构成了吸入麻醉药物产生全身性麻醉效应的机制。

诱导和维持吸入麻醉药物在药效达到一定阈值后能够引起麻醉。

该过程被称为诱导,它与吸入麻醉药物的机理有关,同时也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诱导达到后,进一步维持麻醉状态的时间与吸入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有关。

药理学特征吸入麻醉药物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药理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化性质吸入麻醉药物通常分为两类,一类包括氯化烃类、乙醚、硝酸酯等易挥发、易燃物质,另一类包括异氟醚等高档异构体。

这些药物都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其挥发性、燃烧能力、密度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使用时需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心肺功能影响吸入麻醉药物作为间接麻醉方法,其对心肺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如损伤肺组织、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循环系统等。

吸入麻醉药研究进展

吸入麻醉药研究进展

1.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 Franks还与Mervyn Maze教授合作,对特异 性下丘脑核枣结节乳头核进行研究,发现该 部位在自然睡眠中起重要作用,也可能是全 麻药诱导意识丧失的关键部位,明确提出了 吸入麻醉药通过作用于脑内特异解剖位点发 挥其全身麻醉作用的观点。
1.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 但是,至今还没有能够证实吸入麻醉药像静 脉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那样作用于特定的 蛋白受体。吸入麻醉药产生镇静催眠的作用 部位还不清楚,产生对伤害性刺激制动作用 的位点有了初步结果,研究显示吸入麻醉药 引起制动作用的中枢部位在脊髓,而非更高 级的神经中枢。
3﹒吸入麻醉药对发育中枢神经系统 的影响
▪ 尽管研究显示异氟烷对动物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 有毒性作用,但是异氟烷是否对人体发育中的大脑 产生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
▪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一系列复 杂的过程,如神经元的发生,分化,迁移,突触以 及轴突髓鞘的形成。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 障并没有发育完全,神经突触处于高速发生集中期 和塑型期。另外,神经递质作为神经细胞的化学微 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2﹒吸入麻醉药和神经细胞凋亡
▪ 一系列动物实验指示异氟烷能削弱新生小鼠 的认知功能,促进大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沉着, 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持久影响。Stratmann等 研究发现,幼年大鼠暴露于1.9%异氟烷4小 时,5—8个月时检测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2﹒吸入麻醉药和神经细胞凋亡
▪ 在确定β淀粉样蛋白是否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有关以及异氟烷等吸入麻醉药是否与术后认 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前,还需要 完成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人体的实验研究 和临床观察。
▪ 目前尚无临床数据显示新生儿和婴幼 儿使用麻醉剂可造成发育中的中枢神 经系统毒性,但是也没有有效的方法 来排除其存在的可能。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研究进展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研究进展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研究进展引言麻醉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急诊、疼痛管理和其他临床场景。

吸入麻醉药的使用已经超过了两个世纪,而且越来越多的医院和诊所采用吸入麻醉药来管理患者的疼痛和情绪问题。

吸入麻醉药的镇痛和催眠作用体现出通过特异性受体靶向作用发挥,并在机制上主要作用于神经元和突触的信号传导。

吸入麻醉药的镇痛作用机制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生物分子和通路,其中包括:GABAergic 通路GABAergic 通路通过调节半胱氨酸(GABA)神经递质在突触间的神经元之间传递来影响身体的疼痛感知和情绪。

吸入麻醉药通过增加 GABA 的水平,从而增加GABA 通路的抑制作用,从而让人感觉到镇痛效果。

NMDA receptor 通路NMDA 受体通过介导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来调节痛觉和其他感官的处理。

吸入麻醉药可以通过减少 NMDA 受体的活性和数量,从而降低神经元之间的信号强度,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Opioid receptor 通路Opioid 受体是与吸入麻醉药效应有关的重要分子之一。

吸入麻醉药可以促进阿片类肽(如内啡肽、多巴胺等)对 Opioid 受体的激活,从而减轻疼痛。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通路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通过调节神经元放电的特性来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

吸入麻醉药可以通过影响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电学性质和其与神经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直接减轻疼痛的作用。

吸入麻醉药的催眠作用机制吸入麻醉药的催眠作用也涉及到多个分子通路的作用,其中包括:Orexins促进醒觉素(Orexins)是由下视丘体分泌的肽类,主要调节催眠及醒觉。

吸入麻醉药通过阻断生物合成过程或是直接作用于受体,从而对醒觉素的水平和活性产生影响,从而增强药物的催眠效果。

Serotonin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了很多生理过程,包括情绪调节和睡眠规律。

吸入麻醉药抑制血清素能递质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长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长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长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持续关注全身麻醉和镇静的诱导药物是否对幼儿神经发育造成长期影响,并举办听证会,讨论麻醉药物潜在的神经毒性问题。

近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了药物安全讨论,称“在小于3岁的小儿或孕妇在孕晚期时,使用时间大于3h或重复使用全身麻醉或镇静药物,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我们收集孕期和小儿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和镇静药物对发育期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的相关临床试验进行综述。

1.孕期麻醉孕期可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

目前孕早、中期麻醉主要因为各种胎儿手术,孕晚期麻醉主要因为剖宫产手术。

胎儿手术分为微创介入手术、开放孕中期手术和宫外手术。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微创介入手术中的胎儿镜手术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和开放孕中期手术治疗脊髓脊膜膨出。

胎儿暴露于疼痛性刺激和麻醉药物下,都可能对发育中的神经系统造成退行性变、凋亡并影响突触形成。

这些不良事件在动物身上发生的时期可换算成人类的孕中期末和孕晚期。

不同孕周的麻醉暴露对胎儿也会有不同的影响,孕早期麻醉可能导致自发性流产;孕中期是胎儿对麻醉最敏感时期,动物实验证明孕中期麻醉会显著损害胎儿认知功能;孕晚期麻醉主要包括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由于作用时间短影响较小。

1)孕早期:Colon等研究孕早期手术与胎儿先天性缺陷的关系,发现现代手术和麻醉技术可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孕早期的手术似乎不会增加胎儿先天缺陷的发生率,在有手术指征时不应该延迟治疗。

而这一结论并没有考虑麻醉对胎儿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

单独分析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脑积水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孕早期的手术和麻醉有关,但这些研究无法弄清楚其中复杂的因果关系。

因为大多数因外科急症需要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的孕妇多伴有发热,而孕妇发热本身就是发生胎儿神经管缺陷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很难将其归咎于麻醉药物。

孕早期麻醉对胎儿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目前缺少临床证据。

2)孕中期:一直以来,孕妇手术首选在孕中期实施,这个时期胚胎发育已经大致完成,相对安全,因此很少有学者关注此期间孕妇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吸入型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吸入型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吸入型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吸入型麻醉药物在临床应用具有各种优势,广泛用于全身麻醉,为更深入了解吸入型麻醉药物,需对其药理作用等进行全面分析,明确药物应用进展,本文对吸入型麻醉药物进行进展研究。

标签:吸入型麻醉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吸入型麻醉药物又可分为气体型和挥发性型麻醉药物。

吸入型麻醉药物以气体形态通过患者呼吸道进入体内发挥麻醉作用,因其麻醉效果佳、起效快、可控性高,使得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有着静脉麻醉无法替代的优势。

近几年,对吸入型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药理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本问对吸入型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让大家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吸入型麻醉药物,为吸入麻醉药物的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1吸入型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吸入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含两种学说,即脂质和蛋白质学说。

脂质学说建立依据在于吸入型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较高,与麻醉强度成相关性。

但是此法无法解释不同吸入型麻醉药物的同分异构体之间强度差异以及非脂溶性药物的麻醉作用等现象[1]。

脂质学说仍有许多有待商榷的地方,而蛋白质学说的研究已经成为吸入型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研究领域。

蛋白质学说建立依据在于吸入型麻醉药物与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和蛋白表达作用能够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但是目前尚未找出药物作用关键靶点。

蛋白质学说中吸入麻醉药物作用的膜蛋白以配体门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为主。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又分为兴奋性谷氨酸受体通道、神经元烟碱受体、抑制性的GABAA受体通道以及甘氨酸受体通道等,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主要是Na+、K+、Ca2+通道等。

气体吸入麻醉药物主要代表药物氧化亚氮和氙气是NMDA受体拮抗剂,药物抑制NMDA受体活动起到镇静、保护脑缺血的作用。

低浓度吸入麻醉药物对神经元烟碱受体有抑制作用;而对GABAA受体以及甘氨酸受体通过抑制它们的活性来起到镇静、睡眠的作用;高浓度吸入麻醉药物抑制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开放功能,减少信号传递,从而达到镇静、麻醉的效果。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长期影响临床研究进展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长期影响临床研究进展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长期影 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研究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与个体 差异的关系,为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研究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与环境 因素的相互作用,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演讲人
目录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方法 03. 研究结果 04. 结论和建议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影响
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影响:麻醉可能会对发育期脑神 经发育产生长期影响,包括认知功能、行为和情感等方面。
研究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麻醉对发育期脑神 经发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研究目的:了解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为临 床麻醉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采用临床研究、动物实验、脑成像技术等方法, 对麻醉对发育期脑神经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
临床研究进展
1
2
3
4
5
麻醉对发育期脑 神经发育长期影
响的研究背景
临床研究的目 的和意义
临床研究的结 果和结论
数据处理:数据 清洗、数据整合、 数据可视化等
分析方法:统计 分析、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等
结果展示:图 表、表格、文 字描述等
结论:总结研究 结果,提出建议 和展望
结果和讨论
01
研究方法:回顾性 研究、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等
02
结果:麻醉对发育 期脑神经发育的长
期影响
03
讨论:麻醉对发育 期脑神经发育的影 响机制、临床意义、
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对发育 期脑神经发育的影响也不同,短 时间的麻醉可能对脑神经发育影 响较小,而长时间的麻醉可能对 脑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调节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药物研究进展

调节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药物研究进展

180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年2月第42卷第2期 Int J Anesth Resus,February 2021,V〇l.42,N».2调节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药物研究 进展周维林雪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四川大学出生缺陷及相关妇幼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通信作者:林雪梅,E m a i l:x u e m e i l i n—s c u@163.c o m【摘要】目前,婴幼儿、新生儿甚至是胎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或检查已不鲜见部分全身麻醉药物可通过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突触传递障碍等方式导致远期认知和学习记忆功能缺陷的相关研究已有报道。

因此,研究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 神经毒性及其相关干预药物的开发对于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十分重要文章更新汇总了目前有关调节全身麻醉药物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的药物研究进展,这些药物可通过减轻细胞凋亡、突触损伤、海马神经元破坏、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激活保护神经细胞通路等方式缓解全身麻醉药物诱导的神经毒性【关键词】麻醉药,全身;药物毒性;发育期神经系统DOI : 10.3760/rma.j.rn321761 -202(X)602-00218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gents that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general anesthesia agentsZhou Wei, Lin Xuemei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West C h in 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Key Lxiboratory of Birth Defects and Related Diseases of Women and Children, Sichuan University, Ministry o f Education, Chengdu 61004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n Xuemei, Email: xuemeilin—***********【Abstract】Currently,general anesthesia is widely used ill surgeries or examinations for infants, newborns and even fetuses. Re- por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ome general anesthesia agents may cause long-term deficits in cognitive learning and memory through in­ducing neuronal apoptosis and synaptic dysfunction. Therefore, it is of importanc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general anesthesia drugs and related agents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progress on the agents that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induced hy general anesthesia drugs. The agents can alleviate the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general anesthesia drugs through reducing cell apoptosis, synaptic* damage and hippocampal neuron destruc-tion,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ctivating the protective nerve cell pathway.【Keywords】Anesthetics,general; Drug toxicity; Developmental nervous systemDOI : 10.3760/321761 -20200602-0021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的大脑存在毒性作用全身麻醉药的暴露可能会引发发育期神经元的凋亡并导致长期认知 功能障碍。

第3章吸入麻醉药研究进展

第3章吸入麻醉药研究进展

第3章吸入麻醉药研究进展吸入麻醉药研究进展徐州医学院麻醉药理学教研室江苏徐州 221002戴体俊吸入麻醉药(inhaled anesthetic)应用于临床麻醉(N2O、乙醚)160多年来,一直在临床麻醉中占主导地位,对它的研究广泛而深入,内容甚多。

限于篇幅,仅就其血气分配系数、MAC、给药途径和中枢作用机制(全麻原理)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一、血气分配系数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b lood gas partion coefficient,B/G)指在血、气两相分压相等(达到动态平衡)时,吸入麻醉药在两相中的浓度比。

B/G是吸入麻醉药最重要的理化性质之一,反映了药物在血中的溶解度。

B/G大者,血液犹如一巨大贮库,必须摄取或释放较多的吸入麻醉药才能使其分压相应地升降,故诱导、苏醒均慢;反之,B/G小者诱导、苏醒均快。

所以,B/G小是吸入麻醉药的一个突出优点和发展方向,新型吸入麻醉药七氟醚(sevo flurane)和地氟醚(desflurane)的B/G 都很小,分别为0.69和0.42。

也正因如此,不少学者从临床角度对B/G进行了研究。

李华风等[1]选择未孕、孕早期(各8例)、孕中期和孕晚期妇女各12例,应用两次平衡法测定异氟醚、氟烷、地氟醚的B/G。

发现异氟醚的B/G在孕早期组<未孕、孕早期组<孕晚期组(P<0.05);而氟烷、地氟醚在不同孕期的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认为妊娠所致的血液稀释和血浆成分改变可引起B/G的改变。

ZHOU等抽取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每人230ml,用生理盐水依次稀释红细胞压积为36%、32% 、28%、24%和20%,用顶空二次平衡法测定地氟醚、七氟醚、异氟醚、安氟醚和氟烷在37℃、33℃、29℃、25℃、21℃和17℃时的B/G,发现B/G随温度下降而增大,随红细胞压积的下降(晶体液稀释所致)而变小。

作者还导出了低温和红细胞压积对以上5药B/G影响的多元直线回归方程,以便预测17℃~37℃、红细胞压积由20%~40%时麻醉药B/G[2]。

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姚依婷;刘寒玉;吴仔峰;王娣;杨春;黄朝理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22(27)12
【摘要】麻醉在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对发育期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且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本文就麻醉药物对发育期神经系
统毒性作用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从分子机制(钙稳态失衡、tau蛋白磷酸化、m6a基因修饰)、亚细胞结构(突触可塑性受损、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凋亡、脑整体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其机制进行阐述,为临床指导麻醉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以提高婴幼儿麻醉的安全性。

【总页数】11页(P1354-1364)
【作者】姚依婷;刘寒玉;吴仔峰;王娣;杨春;黄朝理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的影响:毒性作用还是保护作用
2.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3.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的神经毒性影响因素、机制
及干预措施4.麻醉药物与发育期神经毒性的相关机制5.全身麻醉药的神经毒性及
其对发育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元的电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元的电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元的电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赵以林【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17)7【摘要】The inhalation anesthetics like isoflurane,sevoflurane and desflurane can enhance the action of exogenous GABA via GABAA receptors. However, the immature neurons have special features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synapse development: the activation of CABAA receptors depolarizes and excites neuronal membranes hy a reverse chloride gradient; CABAA receptors channels operate in synergy with NMDA receptors channels in the immature neurons because of " silent" AMPA receptors channels. In addition,GABAA R-mediated chloride efflux can also activate voltage-dependent Ca2 + channels ( VDCCs ) to evoke calcium influx. So,the immature neurons are vulnerable to inhalation anesthetics involved in these neuron features.%临床常用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等均能增强机体对外源性氨酪酸(GABA)的电反应,通过GABAA发挥生物学效应.而在发育期神经元电生理功能具有阶段特异性:GABAA受体介导的氯离子外流引起神经元去极化;α氨基羟甲基唑丙酸受体尚无完整功能,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激活依赖GABAA受体,在神经元突触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氯离子引导的除极还可以激活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引起钙内流.发育期神经元电生理特点使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的影响.【总页数】4页(P1069-1071,1078)【作者】赵以林【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1【相关文献】1.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李建立;侯艳宁2.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姚雪芹;蒙臣;钟政;王思露;王贤裕;李清3.不同浓度氧气对快速发育期大脑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葛坤;蒋奕红4.大脑快速发育期依托咪酯暴露对其近远期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谢景远5.全身麻醉药的神经毒性及其对发育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进展 [J], 郑羿;石学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Advances Chui—z缸凡91,(0.75%)处理6 h就可增加 PND7的大鼠侧背丘脑核和腹 前丘脑核的神经元凋亡9~10
Inhalation
Anesthetics Promote
Apoptosis in
Devel日・ping
Neurons

mum alveolar anesthetic
concentration,MAC)的异氟烷
处理PND7的新生鼠4 h,也能损害成年期恐惧学习 训练中的场景记忆和水迷宫试验的空间学习能力, 说明与情绪有关的杏仁核学习环路和与空间位置学 习有关的海马环路受到损伤。Wise—Faberowski等”J 使用离体海马脑片培养的研究结果也证实,1.5%异 氟烷5 h可显著引起PND7的新生鼠海马CAl、CA3 和齿状回神经细胞死亡,而对PND4和PNDl4的海 马神经细胞影响不明显。七氟烷和地氟烷对发育中 大脑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目前尚无确切报道。 2吸入麻醉药促凋亡的机制 2.1细胞内钙失调 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对神经元 细胞凋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川。神经元细胞内钙离 子释放最主要的来源是内质网。胞质钙离子通过内 质网膜上钙ATP酶的作用进入内质网,内质网钙离 子通过两种不同的钙离子通道,即I匕受体通道和斯 里兰卡肉桂碱(Ryanodine)受体通道释放进入细胞
的主要定位在内质网的膜蛋白,它能增加Ryanodine 受体的水平和IP3受体的活性,使神经元更易受到损 伤。对转染了PSI突变基因的PCI2(L286)细胞进 行研究发现,临床浓度异氟烷和氟烷(1~1.3
12 MAC,
h)可诱导该细胞出现毒性(乳酸脱氢酶升高,噻

唑蓝细胞摄取率降低)和胞质钙浓度峰值的显著增
吸入麻醉药促凋亡及损害认知功能 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发育和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与神经退行性 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的病理机制有关一J。吸人
麻醉药异氟烷诱导大脑神经元凋亡的敏感时间发生 在大脑的突触形成期,在啮齿类动物为出生后(post—
natal
质。内质网钙离子吸收和释放失衡,例如抑制内质
Abstract:Isoflurane.sevofluranc and desflurane
practice is
not
al-e
倍。增加浓度(1.5%)会导致 更大范围(涉及皮质神经元) 和更严重的凋亡。0.75%魄 异氟烷与咪唑安定、一氧化氮 联用比单独使用异氟烷引起 的神经元凋亡更为严重,并导 致幼年期和成年期空间学习 记忆功能缺陷”1。Stratmann 等¨叫研究发现,单独使用l单 位最小肺泡麻醉浓度(mini—
摘要:以异氟烷为代表的多种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是否损害脑认知功能尚未定论。近年来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不同年龄段的啮齿动物脑神经功能产生广泛 而多样的作用。吸入麻醉药促进发育神经元凋亡与麻醉药的种类和剂量、细胞的类型相关,通过 诱导内质罔钙离子释放导致细胞内钙失调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吸入麻醉药;发育神经元;凋亡
yet
concluded.Nowadays.many
extensive and
empirical studies show
on
that inhalative
function of
anesthetics.especially jsotlu-
lane。can
VaJriOHS impact anesthetics and
对于发育成熟的正常的神经细胞,高浓度长时
间的异氟烷作用(2
MAC,24
h),诱导大鼠PCI2细胞
和成熟的原代培养的皮质细胞凋亡,其神经毒性作 用可被丹曲林抑制;而同等剂量的七氟烷并没有诱 导细胞凋亡呤J。对于某些具有退行性病变或发育中 的神经细胞,临床浓度甚至低浓度的异氟烷就可诱
导细胞毒性。PSl突变蛋白是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72
h持续增加,参与突触功能和可塑性通路的发动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极为
蛋白1以及核苷二磷酸肌酶B持续降低。 2.3麻醉抑制作用 复杂,主要作用于两个受体:激活^y一氨基酪酸A (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增加神经 元抑制作用;阻滞N.甲基-D一天冬氨酸(N—methyl—D— aspartate,NMDA)受体,降低神经元的兴奋作用。近 来的研究提示,在突触形成期使用通过这两个途径 起作用的药物(如MK.801、氯胺酮或乙醇)可引起发 育中鼠脑广泛的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是NMDA 受体阻滞降低了细胞外谷氨酸的浓度,减少了突触 形成和细胞间的连接而抑制神经元;GABAA受体过 度兴奋则导致细胞兴奋性毒性【19|。然而,同样是 激活GABAA受体及拮抗NMDA受体,为何七氟烷 和地氟烷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较异氟烷和氟烷轻 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不同的麻醉药在不同的脑区 具有多细胞和多分子的作用靶点,即使是同一种麻 醉药也无法用单一的作用靶点来解释所有的麻醉 作用。因此,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也是一个 多因素参与,涉及多种基因,蛋白及分子变化的复 杂过程。 3结语 目前基础研究提示,大多吸入麻醉药对不同年 龄段的动物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脑神经功能产生广 泛而多样的作用。通常认为大剂量和(或)长时间使 用直接引起神经毒性;而临床浓度的异氟烷和七氟 烷短时间使用,能诱导内质网经IB受体释放钙离 子,中度增加神经细胞内钙浓度,激活有丝分裂原激 活的蛋白激酶通路,具有抗细胞或组织损伤的作 用ⅢJ。在脑缺血和某些神经退行病变的情况下,低 浓度的异氟烷能抑制大鼠神经胶质细胞NMDA受体 过渡激活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 吸人麻醉药有否损害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尚无定 论,甚至有研究发现低浓度的异氟烷(<1 MAC)处 理孕21 d的大鼠(脑发育阶段相当于人类的孕中 期)6 h,能暂时抑制胎鼠大脑自发性凋亡,并改善幼 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旧o。但由于鼠脑和人脑种系不 同,将这些结果扩展到人类临床实践尚早,还需大量 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来证实。然而,毫无疑问的 是,吸入麻醉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认知功能,至少
加,并且此作用能被IB受体阻滞剂xestospongin
部分抑制;而七氟烷和地氟烷在同等剂量下无细胞 毒性,胞质钙离子浓度峰值增加不显著015]。Sail 等¨钊对发育中(PND 3—5)的海马干细胞的研究发 现,1 MAC异氟烷处理可增加海马干细胞凋亡和细 胞质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发育成熟的神经元处理 后的凋亡率及细胞质钙离子浓度变化幅度,因而认 为胞质钙离子浓度失衡是异氟烷引起发育神经元毒 性的作用机制之一。Yon等Ⅲ1研究发现,在0.75% 异氟烷复合咪唑安定和一氧化氮麻醉处理的早期 (2~4 h),PND7的新生鼠通过内源性途径激活包括 Bcl—xL下调、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激活caspase-9 和caspase-3诱导脑神经元凋亡;而在处理的晚期 (6 h),诱导脑神经元凋亡与Fas蛋白表达上调而介 导的外源性途径有关。PNDl4的新生鼠无此变化。 2.2蛋白组学改变 由于维持足够的内质网钙离
医堂筮姿!Q!Q生!旦筮!!鲞箍!堡塑丛!!i型旦!!!E些!坐:』尘!Q!Q:!型:!!:堕!:!堡
-2093・
吸入麻醉药促发育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柳垂亮1※,李玉娟2(综述),曾维安3(审校)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20;2.中山大学附漏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20; 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广州510060) 中图分类号:IL079.9;R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0)14-2093-03
the
brain cell.One
of important mechanisms
i8
the disharmony of calcium homeostasis by dischar矛ng calcium from endoplasmic reticulum.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m of irdaalative anesthetics on apoptosis in developing ueuroas and its
mechanisms
are
reviewed.
neurons;Apoptosis
Key words:lnhalative anesthetics;Developing
全世界有超过lo亿人接受过手术治疗,相当大 部分的手术都是在吸入全麻下完成,吸入麻醉药如 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是最常用的全麻药¨J,尤其 在婴幼儿手术中。吸入麻醉药是否对胎儿、婴幼儿 的脑发育产生毒性作用,是目前临床麻醉热切关注 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结果提示,吸入 麻醉药可引起不同类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 用心,3j,能够导致神经元凋亡、损伤和认知功能障 碍HJ,而异氟烷的毒性作用最显著,其可能机制为多 途径的,如增加13淀粉样蛋白、钙失调、三磷酸肌醇 (inositol triphosphate,IP3)受体激活是异氟烷的神经 毒性作用可能机制"引。
the
inhalative impair
anesthetics
used
most
in
clinical
currently.Whether
generate
all
or
not
difie-rent
inhalative anesthetics neural
type of
bra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human
网应激通路诱导凋亡,或通过Bax蛋白转移内质网
万方数据
医堂绽述垫!!生!旦筮!§鲞笠!墨塑丛鲤i型曼!!业丛!坐:』!!垫!Q:!!!:!!:盟!:!垒
钙离子到线粒体,激活线粒体应激通路,线粒体跨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