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性理论探讨
摘要:当前,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
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用药禁忌等,内容十分丰富。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理、总结、升华,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
本文分析了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问题。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1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主要用以概括说明中药的寒热温凉属性。
寒凉与温热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种药性。
温与热、寒与凉则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种药性属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内经》云:“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进一步指出:“入腹则知其性。
”充分说明四气的确定,是在病人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症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
也就是说,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性属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
证的药物,性属温热。
部分文献中将药物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则是对药物四气属性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中药药性理论认为还存在平性药物,是指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比较缓和的一类药物。
但从理论上讲,并不存在绝对的平性药物,所谓的平性药物仍然存在着微寒、微温的药性属性,仍未超越四气范畴。
总之,药物四气属性充分反映出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用以概括说明中药功能属性和作用特征的主要依据之一。
2 五味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五味既是对药物性能的抽象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标示。
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上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味作为药性内容之一,最早见于《内经》。
《内经》把五味同阴阳五行理论、天人相应理论、脏腑理论等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刚柔、升降、归经、引经等药性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井将药味与功能联系起来。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最早概括了味与功能的关系。
《本草备要》记载:“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泄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
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中药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归纳和总结。
因此,本草书籍中记载的药味,有时与实际口感味道并不相符。
五味主要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也有人认为应包括淡味和涩味,虽说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但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药味,所以仍称“五味”。
3 归经
归经理论是中药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药物功能作用的向位属性概括。
所谓“归经”,主要用来标明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归是走向、归属之意,经指经络。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点内容之一。
归经理论源于《内经》的“五入”、“五走”。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在论及“泽泻”时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它意。
”这可能是用“归某某经”字样的最早记载。
在《苏沈良方》等同期著作中,亦有“某药入肝、某药入肾”等相关论述,均属对中药归经的不同认识。
将零散的归经理论总结成为体系应是张元素的功劳,在其著作中,归经概念基本确立,其后,主要是完善和补充。
正式提出“归经”概念并将“归经”单列一项而全面应用者,始自清代沈金鳌的《要药分剂》。
归经理论对中药临床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徐灵胎所言:“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
”
概括起来,应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兼顾脏腑的关联性、拓展药物的适应性。
4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理论主要用以揭示药物的定向属性,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升降浮沉涵义,字面上不难理解,升是上升,降为下降,浮指上行发散,沉即下行泄利,合而言之,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即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5 毒性
毒性是最早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之一,主要用以概括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毒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是药物所以能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
这种“毒”与上古毒药通称之毒有相同的一面,亦有相异的一面。
相同的是均指药物的基本特性,不同的是上古因为认识药物的种类较少,药物多毒,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较笼统,而后一种对毒的认识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不一定兼具毒副作用,主要是指诸如“寒能胜热、热能胜寒”之类的特性。
6 中医类特征与药性关系
在多药性量化的过程中,笔者对药性关系进行过思考,这些药性关系在许多情况下与中医理论系统的类关系一致,对阴阳分类系统来说,存在广泛的同类相益和异类相损;对五行来说,异类关系有生(相益)、克(相损)等。
兹简述以示意,详细地用逻辑来说明类特征在药性量化中的意义较繁冗,故不再叙述。
中医生理病理、天人合一等方面的同类相益更是俯拾皆是,如正午加重的病证多属阳证。
中药的药性理论隶属于中医理论体系,故药性的同类、异类关系多服从中医理论体系的同类、异类关系。
这种规律性给定性定量分析都带来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