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与地域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7 号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切实保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委托,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现将该指导性培养方案转发给你们,希望认真研究,在培养工作中落实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本单位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于2008 年3 月底前报秘书处备案。
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二00七年十二月十日抄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展规划司,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处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 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 学年。
国别与地域文化
无法再向美国输送移民。
西裔移民
定义:“西裔移民”这一概念的内涵比较复杂,就英文名称就有好几个:
Hispanics(西裔人),Tejanos(特加诺人), Chicanos(奇卡诺人), Latinos(拉丁诺人) Mexican-Americans(墨西哥美国人)等。总体而言, 它是指一个说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国家移民所组成的种族多元体。 人口:根据美国2004年人口普查提供的最新统计,已经达到4,132.2万之多, 占美国总人口的14.7%,20世纪末这一族裔还是美国第二大少数族群,而现 在已超过非洲裔黑人,跃居第一。 族裔特性:高出生率、大家庭、教育落后、强烈的语言民族意识
固步自封 .
布卢姆:清教主义“后来已经变成假正经、残酷、狂 热、迷信、市侩习气和伪善的意思。实际上,那些定 居在新英格兰的男女清教徒的这些人类品格并不比他 们同时代的人或后代子孙更多些。他们只是比别人更 为强烈地信仰约翰· 加尔文的教义。” 帕灵顿:很久以前就有人把清教的新英格兰当作传统 上被视为美国人的那些理想和制度的故土和发祥 地。……清教徒和扬基人构成了新英格兰整体的两个 部分,而要忽视或低估任何一方对普通生活的贡献都 难免误解新英格兰初期的精神和品格。清教是旧世界 的贡献,是由英国宗教改革严峻的理想主义创造的; 扬基人是本土条件的产物,是由一种实用经济学创造 的。
概说:文化的学习研究
现象、特征、本质:文化首先是现象,把握文化从现象入手,
罗列其特征,探讨其本质。
现象:文化的外在表现(物质、精神) 特征:继承性(过去语将来的纽带),变异性(稳定是相对的;变
异是绝对的),时间(传统与创新:轮回与线性)与空间(自然与 人文) 本质:
地域文化的名词解释
地域文化的名词解释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形成的、具有一定连续性和特色的文化群体所共有的文化特征。
它是地理因素、历史传承以及地域特色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地方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
地域文化通常包括语言、习惯、信仰、音乐、风俗、节日等多个方面,既是地方人们与生俱来的内在认同,也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一、地理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理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各地的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上存在着独特的差异。
例如,山区地区的居民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发展出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山地文化,如南方的梯田文化和北方的露天烧土斗田文化。
而沿海地区由于海洋资源的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渔耕文化。
地理环境还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表达。
如藏区的藏式建筑以寺庙、宫殿为主,其特色在于布局严谨、色彩鲜艳,彰显着藏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二、历史传承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历史传承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对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的传承和演变使得地域文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以中国西安为例,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东起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丝绸之路的沿线贸易往来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和融合,影响了西安独特的地域文化。
西安的历史建筑、艺术品和文学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古代特色。
三、地域特色对地域文化的塑造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地域文化。
地域特色包括气候、地形、民族风情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例如,阿拉伯地区是沙漠地带,在沙漠环境下,阿拉伯人形成了独特的沙漠文化。
这种文化在建筑、服装、美食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达。
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传统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教育、传统节日、口述传承等方式得以保留和发展。
同时,新的环境和外部文化输入也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例如,中国的春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有许多地方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区域与国别研究
区域与国别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旨在探讨地理环境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上具有一定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地域范围,而国别则是指根据政治和行政边界划分的国家。
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阐述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首先,区域与国别研究有助于理解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区域和国家的发展。
例如,地质条件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气候条件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布局,地形地貌则影响到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通过对区域和国别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各种地理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为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次,区域与国别研究有助于推动地理交流和合作。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是地理交流和合作的基础。
通过研究各个区域和国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互相了解、借鉴和合作。
例如,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避免一些困境和错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经验,可以推动地理空间的优化和整合。
此外,区域与国别研究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差异,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
通过分析区域和国别研究的成果,可以全面把握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区域研究了解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环境压力、生态脆弱性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环保政策。
综上所述,区域与国别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地理环境对区域和国别发展的影响,可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推动地理交流和合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将为地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整理
地理文化圈整理【世界文化圈】1.西欧文化圈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了(乳畜)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刀叉,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建筑,展示了浓郁的西方文化风情。
2.东欧文化圈,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信奉(东正)教,文化深受(俄罗斯)的影响。
东正教堂、俄罗斯精湛的(芭蕾舞)艺术,构成了靓丽的文化风景。
3.东亚文化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
(季风)气候造就了本地区的(稻米)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筷子;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朝鲜的(高腰长裙)和(蒙古袍)组成了东亚特有的服饰文化。
4.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是古文明中心之一,受(古印度)文明影响,语言数据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混杂;印度(泰姬陵)等各式宗教建筑,(纱丽)服饰等,展现了独特的南亚风情。
5.东南亚文化圈,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
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而(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
(吴哥窟)、(婆罗浮屠)等各种宗教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宗教节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伊斯兰文化圈: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阿拉伯)民族占主导,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
(清真寺)(建筑)和朝(麦加)方向虔诚祈祷的穆斯林,是这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7.非洲文化圈,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民族、宗教复杂。
多信奉(原始)宗教,原始的(图腾)崇拜。
8.拉丁美洲文化圈,包括(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
地域文化的专业名词解释
地域文化的专业名词解释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和表现形式的文化体系。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的背景和形成过程地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地方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历史和地理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为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不同的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例如,山区地域文化注重农耕文化和土地的敬畏;海岛地域文化则与海洋资源、渔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语言、习俗、信仰、建筑、艺术、饮食、服饰等。
这些特征是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不同地方文化之间的显著差异。
1. 语言:地域文化中的语言体现了地区居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每个地方的方言、口音、词汇和语法结构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2. 习俗:地域文化中的习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礼仪。
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3. 信仰:地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体系。
例如,印度教在印度是主要宗教,对该国的文化影响深远。
4. 建筑: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往往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
例如,中国南方的水乡古镇以水上建筑为主要特色,而西方城市的建筑则更加注重现代化与功能性。
5. 艺术:地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
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地区居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积淀。
6. 饮食:地域文化中的饮食特色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的传统菜肴和餐桌礼仪体现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7. 服饰:地域文化中的服饰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气候环境和社会地位。
例如,中国的汉服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三、地域文化的意义和保护地域文化不仅是地方居民的文化认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文化知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地域文化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域内的文化特色和传统,在不同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
地域文化包括语言、习俗、传统、美食、宗教信仰、建筑风格、服饰等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
通过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理解,丰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本文将从地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三个方面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旨在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以及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工作的进行。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介绍本文的构成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介绍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阐述本文的结构。
正文部分将包括地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的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将总结地域文化的价值,探讨地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并分享个人对地域文化的态度。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地域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和介绍地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地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进行分析,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同时,通过个人对地域文化的态度的讨论,鼓励读者对地域文化保持尊重和关注,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兴趣,并提升对地域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正文2.1 地域文化的定义地域文化的定义是指特定地区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和特色。
这种文化由当地的民俗、风俗、语言、宗教、传统和习俗等因素构成,是特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
国别文化的名词解释
国别文化的名词解释国别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背景,各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这些文化特征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国别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精神象征,是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象征。
国别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传统,反映了其历史和社会背景。
国别文化也是人们认同和归属感的象征,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对于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一、语言和文字语言是国别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或母语,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和身份认同。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传承方式。
例如,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通过使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中国人民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传递给后代,同时也将这种文化特色传播给世界。
二、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国别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着装、饮食、礼仪、庆祝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信仰。
例如,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贴年画、放鞭炮等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这反映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三、宗教信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也影响着国别文化。
宗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信仰体系和生活准则,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例如,印度是多神教的国家,人们信仰印度教、佛教等多种宗教,这影响了印度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
四、艺术表达艺术是国别文化中富有创造力和表达力的一部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戏剧等。
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国别文化的审美观和创作方式,传达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识。
例如,法国的印象派画家通过柔和的色彩和光线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受,这展现了法国文化的浪漫主义情调。
广外等培养方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国学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1.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一)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二)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取修)(三)训练课程(4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2.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1)综合基础课程(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二)课程与学分结构1.核心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政治:2学分外语(西班牙语、法语任选一种):4学分(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2学分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跨文化交际:2学分2.拓展课程(8学分,分为三大模块)(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4学分)汉外语言对比及偏误分析:2学分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2学分(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2学分)国别与地域文化:1学分礼仪与国际关系:1学分(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2学分)教学设计与管理:1学分汉语国际推广专题:1学分3.训练课程(4学分)教学调查与分析:1学分课堂观察与实践:1学分教学测试与评估:1学分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1学分4.教学实习(6学分)5.学位论文(2学分)(三)教学方法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100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12.10•【文号】学位办[2007]77号•【施行日期】2007.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7号)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切实保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委托,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现将该指导性培养方案转发给你们,希望认真研究,在培养工作中落实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本单位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于2008年3月底前报秘书处备案。
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日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国别和民族文化的差异
国别和民族文化的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我们越来越能够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别和民族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这些差异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一、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人们文化差异中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它体现了不同国别和民族的生活方式、物质文化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举个例子,日本文化中非常注重精细和谐的每一餐饭,他们传统的餐饮文化很强调形式,从美食、餐桌、手势到礼仪都有其独特的规范,被视为一种集美食和审美为一体的艺术;而中国文化中,饮食习惯则非常侧重社交和吉祥,传统的宴席上,人们通常要求丰富多彩的菜式和喜庆的氛围,以表达对来宾的尊重和好意。
二、语言习惯语言是表达文化的重要手段,不同国别和民族之间的语言差异、语言文化差异,也给人们生活、工作和交流带来很多的挑战。
举个例子,日本文化中,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人们在交际中通常使用非常客套、有礼貌的语言;而美国文化中,表现自己和表达个性则更为重要,因此在交际中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商务谈判技巧。
这种语言差异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差异。
三、礼仪习惯礼仪习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对社会规范和对他人尊重的认同和尊重。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习俗非常不同,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非常严格的礼仪规范和协议。
举个例子,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和尊重领导人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在交往中要注重礼仪和尊重,比如上下饮茶和敬酒等;而婚姻方面,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非常庄重和隆重的,包括三书六礼等传统仪式。
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因此在社会交往中礼节和礼仪的要求则相对较少。
四、教育习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
教育是一种文化学问的传递和发展方式,反映了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举个例子,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任劳任怨、自强不息、团结互助,也注重纪律作风和礼仪教育,实行程式化的知识教育。
认识各种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
认识各种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各种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拓宽我们的眼界,增强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次教案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二、地域文化介绍1. 东方文化——中国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包含了丰富的传统艺术、哲学思想、尊重长辈和传统礼仪。
我们可以介绍中国的书法、中国茶文化、中国传统音乐等方面。
2. 西方文化——美国美国文化独特多元,包括自由、个人主义、创新和多元文化等特点。
我们可以介绍美国的民主制度、流行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
3. 南亚文化——印度印度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
我们可以介绍印度的印度教文化、印度舞蹈、印度斋戒节等方面。
4. 非洲文化——肯尼亚肯尼亚文化充满了民族特色和自然的力量,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艺术、部落文化等方面。
我们可以介绍肯尼亚的马赛人文化、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
5. 欧洲文化——法国法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艺术、时尚、美食等方面。
我们可以介绍法国的卢浮宫艺术馆、巴黎时装周、法国美食等方面。
三、民俗习惯介绍1. 中国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可以介绍春节的贴福字、年夜饭、舞龙舞狮等习俗。
2. 美国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介绍感恩节的家庭聚会、感恩晚餐、观看橄榄球比赛等习俗。
3. 印度瑜伽瑜伽是印度的传统运动和冥想方式,我们可以介绍瑜伽的历史渊源、常见的体式和瑜伽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4. 肯尼亚部落音乐肯尼亚的部落音乐是其独特的民俗之一,我们可以介绍肯尼亚部落音乐的种类、演奏器具和它们在肯尼亚社会中的重要性。
5. 法国巴士底日巴士底日是法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介绍巴士底日的游行、互相开玩笑和愚人笑话等习俗。
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各种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五、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简介-新祥旭考研辅导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简介该硕士招生专业方向为职业型专业硕士,全日制单列收费项目,学制2年。
自2009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
每年计划招生30人,其中10人用于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未使用的名额返还到当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名额中。
【2012年招生简章】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2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适应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经教育部研究批准,北京大学作为全国首批24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点招生高校,2012年继续招生30人(其中拟接收免试推荐研究生10人,名额未用完,剩余名额将返还到全国统考招生名额中)。
学习年限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本项目不设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名额,学生需交纳学费。
一、推荐免试生本专业面向国内重点院校中文、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招收推荐免试生,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照《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申请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将于2012年10月中旬结束,届时将在研究生院硕士招生网页公布实际接收推免生人数,请广大考生查询。
二、应试生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中文专业及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通过初试后,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复习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六、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 1、北方民族的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结果 是民族的大融合;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 代更在后世,这为唐代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 神因素,三教鼎立相互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 文化现象。士族势力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清谈 成为该时代 特殊的文化现象。 4、这时期的文化,是动荡与混乱;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 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本章重点考察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脉络,每个时 代的文化特征及重大事件。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 答为主,大概分值约10-15分。 如:2006年1月单选题第6、7、8、9题、多选题第27题, 名词解释第33题(清谈;2006年10月第6、7、8题,多选题 第27题,名词解释第32题(墨家学派),简答第37题; 2007年1月单选题第6、7、8题、多选题第27、28题,名词解 释第32题(庄子哲学),简答第37题 。
2、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从山陕交界南 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
3、唐初南方文化状况
第一章
五、地域文化的作用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 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六、古代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得失 1、古代起到保护环境的措施 (1)不违天时的观念、“正德、利用、厚生”的精神 (2)保护西北环境的南北朝和唐朝牧场 (3)明代朱元璋的植树运动 2、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 (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 3、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 (1)唐五代以后黄河上游植被的破坏(2)黄河中下游相关 联湖泊的淤塞或消失影响了对黄河水的吐纳(3)黄河的泛 滥导致逼淮改道,造成了淮河的灾难(4)明清时期政府对 黄河淮河问题的治理并不彻底
中国文化概论_绪论+第一章
(简答)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P16)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 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 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 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 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 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 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 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 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 病虫害等等。(P17)
三、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地域文化的 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 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 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 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 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第三节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 得失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 存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 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 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先秦时期, 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 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 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 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狭义文化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 (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 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 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 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国别与地域文化
固步自封 .
布卢姆:清教主义“后来已经变成假正经、残酷、狂 热、迷信、市侩习气和伪善的意思。实际上,那些定 居在新英格兰的男女清教徒的这些人类品格并不比他 们同时代的人或后代子孙更多些。他们只是比别人更 为强烈地信仰约翰· 加尔文的教义。” 帕灵顿:很久以前就有人把清教的新英格兰当作传统 上被视为美国人的那些理想和制度的故土和发祥 地。……清教徒和扬基人构成了新英格兰整体的两个 部分,而要忽视或低估任何一方对普通生活的贡献都 难免误解新英格兰初期的精神和品格。清教是旧世界 的贡献,是由英国宗教改革严峻的理想主义创造的; 扬基人是本土条件的产物,是由一种实用经济学创造 的。
制度:分权、制衡 立法、执法、司法
联邦制与邦联制
联邦制:
阿尔特胡修斯:强调国家政权不得干予地方(邦)政权,即便出于正义,也是违 背联邦主义原则的 鲁道夫· 雨果:首先是的“双重政府”(double governments),其次是双重政府 中间权力范围的分工。 休谟:联邦政府各邦享受一定程度的权力和自由,并参与中央政府的决策。然而, 中央政府始终具有否决或驳回下属各邦的法律以及法院的裁决的权力。 卢梭:所有的主要权力必须是分支机构,而共同的立法必须起到整合作用,整合 的权力(中央政权)必须大于任何一个邦的权力,并且必须规定脱离联邦为违法, 同时协议修改必须经各邦一致统一,方能实行。 邦联制: 孟德斯鸠:权力分散于各个小型政治单位,能保证各单元的一致和认同,能保证 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而有效地遏制独裁与专制,并能保障单元与单元之 间的共和。 康德:人们要得到永久的安宁就得让邦联各成员充分享有自由和自主权力,而不 能依靠一纸和平协议或凌驾于每一成员之上的政权。各邦之间联合的目的并不在 于获得类似国家那样的权力,而在于保证其他成员自由的同时,保证各邦自己的 自由。它们无需像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那样遵循国家公众法或者服从国家政府强 加于它们头上的政权。 案例分析:联邦政府宪法与州政府法律的矛盾 英语为官方语言的立法(亚利桑那州1988年确立的英语为官方语言法律被联邦政 府最高法院判为违宪,2006年该州再度确立英语为官方语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美人和拉美足球
摘要:本文主要从拉丁美洲文化发展入手,简要分析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性格,以及在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足球特色。
关键词:拉丁美洲民族性格足球
一、引言
提到拉丁美洲,笔者就想到两点:一是拉丁美洲人热情奔放的性格;一是绿茵场上耀眼的足球明星。
足球是个很古怪的东西,其中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其他任何一种运动不能同一而语的。
足球文化不单单是一种体育文化,更是人的文化。
在拉美,足球已经被音乐家、诗人、作家神圣化了。
乌拉圭诗人埃杜拉多-加莱诺在他的小说《足球—在阳光和阴影之间》中热情地歌颂足球是全体拉美人的太阳。
另一方面,拉美足球在世人眼中无疑具有最快乐的特质。
足球对拉美人的意义远远超越体育和经济,历史学家艾里克-霍布斯鲍姆曾说:“足球在拉美不仅是11个有名有姓人的游戏,而且是成千上万的’想象共同体’,它比其他任何文化、政治构架更能聚合民族意识。
”
谈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足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该国或地区的文化。
人们一直以“艺术足球”、“浪漫足球”来定义拉美足球,这是对拉美足球灵魂的最恰当表达。
审视拉美足球,无不体现着拉丁美洲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性格。
二、拉丁美洲的文化概况
(一)拉丁美洲的文化溯源
拉丁美洲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印第安居民已经在美洲大陆上渡过了漫长的岁月,形成了他们古老而又发达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丁美洲成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标。
在西班牙、葡萄牙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下,印第安土著文化遭到严重摧残,使印第安土著文化没能成为拉美文化的主体。
而西欧的各种文化传统随着政治、军事行动在拉美的各个文化领域起着主导作用。
同时随着黑人奴隶
的大量输入,使得非洲的一些文化元素在拉美也广为流产。
由此,形成了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文化的三元混合结构。
在现代拉丁美洲,文化的主体仍是西欧的传统文化,而土生土长的印第安文化、非洲黑人文化和有限的东方文化则构成拉美文化的次要成分。
因此,拉丁美洲的文化独特性构成了富有特色的混合文化结构,使得几种文化成分能和谐、融合地发展。
(二)拉丁美洲民族性格
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性格源于历史、区域和民族构成的影响,一种特有的精神力量折射出拉丁美洲人的民族性格。
虽然西欧文化占主体,但拉美人时刻在寻求自己大陆的存在,非常关心自己的历史命运和对自己个人的存在方式有着始终如一的认同和理解。
不同纬度的拉丁美洲人好像更多地感到自己是巴西人、阿根廷人和墨西哥人而不是西班牙美洲人或葡萄牙美洲人。
他们对自己子孙寄托地希望是他们更可能成为印第安美洲人,不仅热爱自己的国家,而且要热爱整个拉丁美洲。
这种心理素质塑造出来的拉丁美洲人的民族性格体现在注重体面、大丈夫气概、热情奔放和擅长言谈等方面。
三、拉美足球中折射的民族文化
纵观拉美足球,有其独特的风格。
一方面,有时候像是在跳舞,有时候像是在表演,极具浪漫的艺术气息。
另一方面,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伟大而又个性的球星。
追根溯源,这都跟拉丁美洲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受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的影响。
浪漫主义风格是由欧洲殖民者移植到拉丁美洲的,表达对未来、对人类创造力的信仰。
正好迎合了长期受统治和剥削的拉丁美洲人民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深深地影响着拉丁美洲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表现在足球运动上就是球员们精湛地个人技术、灵活多变的传球和精彩的即兴发挥等等。
因为,拉美足球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浪漫和艺术的结合”。
其次,个人主义思想的体现。
西班牙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对拉美人的深刻影响,加上拉美人关心自己的历史命运和生存方式的心理因素,以及一位追求浪漫和个性的思想,造成了其注重体面、推崇个人的性格。
他们有强烈的荣誉感,尊进具有拉美优秀品质的“自我”,颂扬“自我”和自豪地维护“自我”。
这些个性特
征表现在足球场上就是拉美球员典型的自由主义和缺乏集体意识。
拉美人“推崇个人”的性格,一方面造就了一大批天才球星。
如贝利、马拉多纳、罗马里奥等等,他们的“个人”成就创造了拉美足球的辉煌。
另一方面,在足球场上,“个人主义”也给拉美足球带来了危害。
一是许多球员常常拿到球以后就陶醉于个人球技表演的自我欣赏之中,以致常常贻误战机。
二是对个别球星的过分依赖风险太大。
最后,现代拉美足球更倾向于“现实浪漫主义”。
因为过于注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拉美足球曾一度陷入低潮。
一次次失败使拉美人开始面对惨淡的足球生涯。
好在拉丁美洲人民从殖民地时期对待外来文化一贯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阵,善于吸收他人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的文化相容进行调整和改造,最终发展成为独特的文化。
如今的拉美足球抛弃了中看不中用的舞蹈足球,少了即兴发挥,多了集体配合,胜不骄、败不馁。
四、总结
拉美足球源于其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民族性格,已深深融入拉美人的血液之中。
它已不单单作为一种文化成分而存在,更多的是全民族统一的追求和烙印。
这不但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体现在拉美人对足球的纯粹的热爱。
反观国足,我想我们最欠缺的不是像马拉多纳那样的球王,而是全民高亢的热情和纯粹的热爱。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方媛梅斌.拉美足球风格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J]体育科技.1998(19)
2、大为.南美承载足球梦想[J] COVER STORY
3、陈晓航.足球阳光照耀拉美[J]人民日报.2008
4、樟凌.拉美足球探秘[J]足球世界.1999(14)
网络资源:
/thread-486715-1-1.html,2015年5月8日访问
/view/f0028d6e011ca300a6c39032.html?re=view,2015年5月8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