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2)

合集下载

2_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2_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1.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化学测量和表征的科学2.定性分析:确定物质是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所组成3.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4.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5.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6.仲裁分析:不同单位对同一产品的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某单位(如一定级别的药检所,法定检验单位等)用法定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是否准确7.系统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确定的因素造成的8.偶然误差:是由某些不确定的原因或某些难以控制得原因造成的9.方法误差: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误差10.操作误差: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或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1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1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3.标准参考物质:必须要有公认的权威机构鉴定,并给与证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其含量测定的准确度至少高于实际测量的3倍14.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15.相对偏差:单次测量值的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6.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的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17.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8.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19.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20.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外,其余的数字都是准确的21.有效数字的修约:计算前舍去多余数字的过程2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以单位测定值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23.空白实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与试样测定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实验24.对照实验:用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或纯溶液,在与试样相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已知含量比较,便可得出分析的误差,有时可对测定误差加以校正25.回收试验:用所建方法测定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后,在几份相同的试样(n>5)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组分的纯品,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26.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使其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然后根据所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与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的方法27.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滴定剂28.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照化学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29.滴定终点:由于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或电位电导电流等发生突变而停止滴定之点30.终点误差(滴定误差):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符产生的误差31.非水滴定法:在以水以外溶剂中的滴定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2.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33.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34.滴定度:①以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以T B表示②每毫升标准溶液T能与被测组分B完全作用时消耗B的克数,以T T/B表示35.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转移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6.质子酸:能给出质子的物质37.质子碱:能接受质子的物质38.酸碱半反应:酸失去一个质子或碱得到一个质子转变成相互对应的碱或酸的反应39.共轭酸碱对:酸碱半反应中的酸与碱以质子联系而成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转换40.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只发生在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1.分析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总浓度42.平衡浓度:平衡状态时溶质或溶质各型体的浓度43.酸度:溶液中氢离子的平衡浓度称为酸度44.质量平衡(MBE):平衡状态时,溶质的各型平衡浓度之和与溶质分析浓度为等衡关系45.电荷平衡(CBE):处于平衡状态的水溶液是电中性的,既溶液中荷正电质点电荷之和必等于荷负电荷点电荷之和46.质子平衡(PBE):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与碱之间得失质子的平衡关系称为质子平衡47.质子条件式:质子平衡的数学表达式48.滴定突跃: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49.滴定突跃范围:突跃所在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50.分布系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5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52.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的能力53.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54.均化效应:这种将不同强度的酸均化到溶质和质子水平的效应55.区分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称为区分效应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2.两性溶剂:既易给出质子又易接受质子的溶剂或称为中性溶剂3.酸性溶剂: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4.碱性溶剂: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5.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能力6.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7.混合溶剂:为使样品易于溶解,增大滴定突跃,并使终点指示剂变色敏锐,还可以将质子性溶剂与惰性溶剂混合使用8.非质子溶剂:没有给出质子的能力的溶剂称为无质子性溶剂9.均化效应和均化性溶剂:均化效应是指当不同的酸或碱在同一溶剂中显示相同的酸碱强度水平。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1.库仑滴定法在试样中加入大量物质,使此物质经电解后产生一种试剂,与被测物质发生定量化学反应,用适当的方法指示化学反应的终点后,停止电解,根据电解的电量用法拉第电解定律来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2.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电位法中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时,为使试样溶液对测量的影响减到最小,需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液,其中大量的惰性电解质使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另有保持一定pH的缓冲溶液以及防止其他物质干扰的配合剂等。

3.某物质分解电位在电解分析中,当外界电位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电解反应才开始发生,此电位即为该物质在该体系中的分解电位。

4.条件电极电位指在一定溶液条件下,氧化态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1mol·L-1时的实际电位。

5.指示电极对被测定溶液的成分作出响应,在整个测量期间,它不会引起待测溶液成分产生任何可察觉的变化。

6.浓差极化现象极谱分析中,电解时由于电极表面金属离子被还原,使其在电极表面的浓度低于溶液本底的液度,电极电位将偏离其原来的平衡电位而发生极化现象,这种由于电解过程中在电极表面浓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极化现象称为浓差极化现象。

7.扩散电流与极限扩散电流极谱分析中,由于浓差极化现象的存在,电解电流受金属离子从溶液本底向电极表面扩散的速度所控制,此时的电解电流叫扩散电流;扩散电流达到一定数值后,不再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并达到一个极限值,称为极限扩散电流。

8.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25℃),氧化还原半反应中各组分都处于标准状态时的电极电位;条件电位是指在一定溶液条件下,氧化态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1mol·L-1时的实际电位。

1.气相色谱的担体为固定相提供的一个大的惰性表面的支持体。

2.色谱峰的相对保留值r21色谱锋1,2的调整保留值之比,即。

3.气相色谱速率方程可表达为H=A+B/u+Cu,式中H为理论塔板高度,A为涡流扩散项系数,u为线速度,B为纵向分子扩散项系数,C为传质阻力项系数。

分析化学及名词解释2

分析化学及名词解释2

复习各章节后面的小结与问题。

计算题:复习布置过的作业如电位法二次测量法、标准加入法相关习题;电位滴定法内插法的计算。

UV 法中吸光系数计算,含量测定的相关计算(如i%)或如何配制合适浓度溶液测定、双波长法计算;TLC 的Rf 值计算;色谱分析法中理论塔板数计算、分离度计算,峰面积计算,归一化法、内标法计算公式。

E=E2- E1=- 2.303RT/nF设 S =-2.303RT/nFC0=阳离子 S = - 2.303RT/nF= -0.059/n (25︒C)阴离子 S = +2.303RT/nF= +0.059/n (25︒C )计算题P170 : 12、15、16 P214-215: 13、14、18、21、22 P359: 17、23 P383: 18、22、23 P409: 19 P424: 8、12仪器分析概论及电位法1、电位分析法的仪器是什么?2、什么是电位分析法的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3、什么是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P1514、测量溶液pH 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分别是什么?5、普通 pH 玻璃电极的测定范围是多少?6、什么是pH 玻璃电极的“碱差”和“酸差”?如何选择定位用的缓冲溶液pH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指示电极是哪一类?用直接电位法测量某试样中Ca2+离子的浓度,应选用什么电极对、用什么仪器来测定? 什么是不对称电位?如何减小和消除不对称电位?ISE 和SCE 分别代表什么电极?常用做什么电极使用?电位滴定法的终点如何确定?光学分析法概论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光谱法与非光谱法有何不同?-P1763、什么是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分子吸收光谱法主要有哪些方法?-P1784、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可分为哪几个部分?-P1791.分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是什么?各项的物理意义?-P1902.吸光系数的表示方法有ε和%11cm E ,有何不同?如何求物质的吸光系数?-p 191 p 214:133.偏离Beer 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哪些?-P1924.物质的吸收曲线、吸光系数的影响因素?5.分光光度计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P1956.在光度分析中紫外光源和可见光源是?7.在定量分析中为什么通常选λmax 测量?8.Beer-Lamberter 的数学表达式?吸光度和透光率的关系?9.UV中的K带、R带、B带和E带分别由什么类型电子跃迁引起,与有机分子结构有何关系?10.吸收池2种不同的材料是什么?11.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空白 ?12.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光路类型有哪些?13.光度分析的吸收曲线与标准工作曲线有何不同?14.单组分样品的定量方法及计算?最佳测定浓度计算?P215 :14; P216 : 26红外分光光度法1.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T -σ曲线),红外光谱的缩写?2.红外光谱仪的类型主要有哪些?3.影响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的因素?4.IR 的9个重要区段(P257)5.试分析共轭烯烃、芳烃和羰基化合物在UV、IR各有何不同特征?不同羰基化合物在IR中νC=O 峰的大小顺序如何? 6、醛与酮的IR 图谱主要区别特征?7. 某碳氢化合物的IR 谱中,在3050,2960, 1640,1460,990 ,910cm-1产生红外吸收峰,请问该化合物可能含有什么官能团?请说明各官能团的峰归属。

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

1.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成为分析科学。

2.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3.滴定分析法要求:a.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

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b. 反应必须定量的进行。

c. 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对于反应速率慢的反应,有时可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d. 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4种滴定方法:(1)直接滴定法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以用直接滴定法,即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2)返滴定法当反应很慢,或者反应不能立即完成的时候,可先准确的加入过量的标准溶液,使其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3)置换滴定法当反应不按一定反应式进行或伴有副反应时,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

可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组分反应,使其定量地置换为另一种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这种物质,这种成为……(4)间接滴定法不能滴定剂直接反应的物质,有时可以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法间接进行测定【P11】4.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置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准确浓度的物质成为基准物质。

常用的基准物质有纯金属和纯化合物。

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比如结晶水的含量)b.试剂的纯度足够高(质量分数99.9%以上)c.性质稳定,不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及二氧化碳反应,亦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d.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5.滴定度: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6.熔融法是指将试样与酸性或碱性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让其进行复分解反应,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不溶于水、酸或碱的无机试样一般可采用这种方法分解。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二章分析数据的误差和统计处理1.系统误差:又称可定误差,是由某些确定的、经常性的原因造成的。

2.偶然误差:又称不可定误差,是由一些难以察觉和控制的、变化无常的、不可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3.精密度:表示一组平行测量数据中,各测量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4.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5.对照试验:采用被测试样分析方法对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进行测定,或用公认可靠的分析方法与选定方法对同一被测试样进行测定的一种试验。

6.空白试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与测定试样相同的分析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的一种试验。

7.回收试验:向试样中准确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组分的纯物质,然后用同一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

8.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9.置信区间: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

10.F检验: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以确定他们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影响他们的随机误差是否显著不同。

11.t检验:将样本平均值与真值(标准值)进行比较,或将同一样品的两个样本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判断他们的测量数据是否准确或准确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或系统误差的影响是否显著不同。

12.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测量值的分散性,是与测量结果相关的一个参数。

第三章重量分析法1.pH效应:溶液的pH影响沉淀溶解度的现象称为pH效应,又称酸效应。

2.配位效应:当难溶化合物的溶液中存在着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配合物的配位剂,则会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现象称为配位效应。

3.共沉淀:是指一种难溶化合物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4.后沉淀:当溶液中某一组分的沉淀析出后,另一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组分,也在沉淀表面逐渐沉积的现象。

5.均匀沉淀法:也称均相沉淀法,是为了改进沉淀结构而发展的新的沉淀方法。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分析化学名词解释分析化学的分类:按分析任务分类: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按分析方法分类:化学,仪器分析按分析对象分类:无机,有机,生物,药物分析按数量级分类:常量(>100),半微量(10-100),微量(0.1-10),超微量(常量(>1%),微量(0.01%-1%),痕量(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E的大小来衡量,测定结果X与真实值Xt之间的差值称为误差E即:E=X-Xt精密度:几次平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d来衡量,偏差d是指个别测定值X与平均值之间的差(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滴定度:每毫升标准溶液含有溶质的质量滴定终点: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的那一点(实际)化学计量点:滴定剂与待测溶液按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完全的那一点(理论)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a.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相符b.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c.纯度高,性质稳定常用基准物:K2Cr2O7;Na2C2O4;H2C2O4.2H2O;Na2B4O7.10H2O;CaCO3;NaCl;KHC8H4O4;Na2CO3.10H2O;NaHCO3)滴定误差:又称终点误差。

滴定分析中,利用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滴定终点,滴定终点与等当点不一致时所产生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它表示该滴定方法的系统误差标准溶液:浓度准确已知的溶液(1)必须具备有足够的纯度。

一般使用基准试剂或优级纯(2)物质的组成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等。

应避免:结晶水丢失;吸湿性物质潮解(3)稳定——见光不分解,不氧化。

重铬酸钾可直接配制其标准溶液。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d.可以消除。

a.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例: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例: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c.试剂误差——所用试剂有杂质例:去离子水不合格;试剂纯度不够d.主观误差——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滴定管读数不准(1)方法误差——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2)仪器误差——校正仪器(3)试剂误差——作空白实验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b.滴定管读数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4.有效数位的运算“四舍六入五成双”的规则加减运算,应以数值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值乘除运算,所得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得小于这些数值中准确度最低的那个数值的相对误差1.活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

考研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考研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考研分析化学名词解释考研分析化学,即考研化学分析学,是指在考研化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涉及到的与分析化学有关的名词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

分析化学是化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的开发和应用。

考研分析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关键的名词和概念,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

1.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和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各种化学成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发展和应用各种分析方法。

2. 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定性分析是分析化学中一种通过观察和判断,确定物质是否含有某种成分的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形态学特征、颜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确认物质的成分。

3.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中一种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物质中特定成分含量的方法。

通过仪器和方法的精确测量,可以得出物质的具体成分和含量。

4.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中一种利用仪器测量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通过使用各种分析仪器,如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对物质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测量。

5. 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质谱测量,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它通过将物质分子离子化,并在质谱仪中对其进行分离和测量,从而得到物质的质谱图谱,进而确定其结构和组成。

6. 光谱分析(Spectroscopy)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根据物质的吸收、发射、散射等光谱特性,可以得到物质的光谱图谱,从而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7. 脱附分析(Desorption Analysis)脱附分析是分析化学中一种通过将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物质脱附出来,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测量的方法。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准确度(accuracy):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来表示)。

2.精密度(precision):测定条件相同时,一组平行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来表示)。

3.偏差(deviance):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4.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5.方法误差: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所选方法不恰当所引起的误差。

6.仪器或试剂误差:由于仪器未经过校准或试剂不合规格所引起的误差。

7.操作误差:由于分析者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

8.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

9.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某种确定原因引起的误差,一般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10.恒定误差:在多次测定中绝对值保持不变,但相对值随被测组分含量的增大而减少,这种系统误差叫做恒定误差。

11.比例误差:在多次测定中,绝对值随样品量的增大而成比例的增大,但相对值保持不变,这样的系统误差叫做比例误差。

12.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也叫随机误差,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引起的误差。

13.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保留1位欠准数字)。

14.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在一定置信水平时,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15.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描述两个变量间相关性的参数。

第二部分容量分析法1.酸碱: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2.酸的浓度: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某种酸溶质的量称为酸的浓度。

3.碱的浓度: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某种碱溶质的量称为碱的浓度。

4.酸度: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严格讲是氢离子活度,用pH表示。

5.碱度: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严格讲是氢氧根离子的活度,用pOH表示。

【分析化学】86个必背名词解释汇总 (2)

【分析化学】86个必背名词解释汇总 (2)

【分析化学】86个必背名词解释汇总一,基本内容1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值之差2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3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Determinate error可定误差)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一般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量重复出现4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Random error随机误差)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准确度(Accuracy)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6精密度(Precision)平等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7偏差(Deviation)单个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差,可正可负8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9相对平均偏差(Relative average deviation)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变异系数)1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标准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11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12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同样操作条件下,在较短时间间隔内,由同一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测定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13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在同一实验室内,由于某些试验条件改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14重现性(Reproducibility)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由不同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15置信限(confidence limit)先选定一个置信水平 P, 并在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 x 的两端各定出一个界限16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两个置信限之间的区间17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 t 值时,测定值 x 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 P 表示;测定值 x 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 P), 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18F检验又称精密度显著性检验,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 S2, 以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19t检验也叫准确度显著性检验。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的分析化学名词的解释:1. 分析化学:研究和发展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来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学科。

2. 定性分析: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化合物的化学成分。

3. 定量分析:确定化合物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4. 分子光谱学:使用光谱方法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

5. 元素分析:分析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6. 物质定性分析:确定样品中化学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7. 原子吸收光谱:测量样品中不同元素的浓度,并基于元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其含量。

8. 电化学分析:使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物质的电化学特性和测量物质的含量。

9. 质谱分析:使用质谱仪测量物质中离子的相对质量和相对丰度,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

10. 样品前处理:在分析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11. 毛细管电泳:一种使用电场迫使带电的分子在毛细管中进行迁移的方法,以分离和测量物质的成分。

12. 色谱分析:利用分离技术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并测量其含量。

13. 气相色谱:一种使用气相作为载体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的色谱技术。

14. 液相色谱:一种使用液相作为载体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的色谱技术。

15. 荧光分析:利用样品中的荧光发射来测量物质的含量和性质。

16. 红外光谱:利用物质对特定频率的红外光的吸收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17. 核磁共振:通过核磁共振现象研究样品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

18. 质谱仪:用于测量样品的质量和分析其组成的仪器。

19. 表面分析:研究物质表面的组成和性质。

20. 分析仪器:用于分析化学实验的仪器和设备,如光谱仪、电导率计和pH计等。

上述仅是对一些常见分析化学名词的简要解释,分析化学领域涵盖广泛,还有许多其他术语和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上册)总论1.分析化学:研究物质化学组成与结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定量、定性与结构分析。

2.定量分析:准确测定试样中组分含量的方法。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有正负。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4.偏差:测量值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

5.系统误差:某种确定原因造成,重复测定中以固定方向、大小重复出现,又称可测误差。

根据产生原因分为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6.有效数字: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得到、有实际意义的数字。

及反应测量数据大小,还反映所使用方法及使用仪器的准确度。

7.对照试验:一种用标准试样或纯物质等一直含量的样品代替试样,用相同的测定法方测定;另一种选定方法与公认经典方法对同一试样测定,分别将结果进行显著性测验。

8.空白试验:不加试样,同方法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平行试验。

(空白值为系统噪音,系统误差)9.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10.精密度:相同条件下,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重量分析法1.恒重:药物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得的重量差在0.3mg以下。

2.沉淀重量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化学分析法。

加入沉淀剂,使待测组分以沉淀形式析出,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转化为称量形式,称取质量以计算待测组分含量。

3.沉淀形式:将试样溶解后,在一定条件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与被测组分生成的沉淀。

4.称量形式:将沉淀形式在一定温度下干燥或灼烧,转化为可以直接称量的形式。

5.配位效应:难容化合物的溶液中存在着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配合物的配危机,会使沉淀溶解度上升,甚至不沉淀的现象。

6.共沉淀:一种难溶化合物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7.均相沉淀法:8.换算因数: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及系数的乘积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及系数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

滴定绪论1.滴定分析法:简称滴定法。

也成容量分析法,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物溶液中,直到化学计量点,然后根据标准溶液所消耗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化学学科。

在分析化学中,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技术手段,研究样品的成分和特性。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的分析化学名词的解释。

1. 样品:在分析化学中,样品是指待分析的物质或混合物。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分析:分析是指对样品进行测量、检测和定量的过程。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浓度和性质。

3.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确定样品中存在的物质种类的过程,而不涉及浓度的测定。

定性分析可以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判断,也可以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4.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指确定样品中某种或某几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的过程。

定量分析需要进行测量和计算,并通常需要使用标准曲线或标准物质进行定量。

5. 分析目标:分析目标是指在分析化学中希望得到的结果或信息。

分析目标可以是确定样品中某个物质的存在、测定样品中某个物质的浓度,或者是研究样品的组成和特性。

6.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指在分析过程中使用的特定技术和步骤。

分析方法可以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以及相应的操作步骤和检测方法。

7.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用化学仪器和设备进行样品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分析仪器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仪器等。

仪器分析通常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度的特点。

8.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用于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定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或信号强度,并绘制成曲线,再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或信号强度在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浓度,从而确定样品中物质的浓度。

9.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在分析中作为比较和校准的参考物质,具有已知浓度或含量。

使用标准物质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并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质量分析:质量分析是利用质谱仪等仪器进行样品分析的一种方法。

质谱仪可以通过分析样品中各组分的质量峰和质谱图谱,确定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以上是对分析化学中一些名词的简要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ﻫ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空白试验: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与测定试样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分析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

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ﻫ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式中uσ为置信限。

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

包括t检验和F检验。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滴定度:是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以符号TT/B表示,其下标中T、B分别表示标准溶液中的溶质、被测物质的化学式。

T T/B=mB/V T,单位为g/ml或mg/ml分布系数:是溶液中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在溶质总浓度中所占的分数,又称为分布分数以δi表示。

化学计量点: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的一点。

ﻫ滴定终点:滴定终止(指示剂改变颜色)的一点。

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所造成的相对误差。

可用林邦误差公式计算。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2.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物质的量与被测组分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全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3.系统误差:也称可定误差,它是由于分析过程中某些确定的原因造成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时,它会重复出现,使测定结果总是偏高或偏低,并可以设法减小或加以校正。

4.萃取法:是利用被测组分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大小不同,使它从原来的溶剂中定量的转入萃取剂中,然后蒸干萃取剂,称量残留物的质量,进行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5.恒重:系指物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得的质量相差不超过规定量,即可认为已达恒重。

6.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又称滴定溶液)7.滴定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1.指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ml)以T B表示;2.又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以T T/A表示。

式中T表示标准溶液的化学式,A表示被测物质的化学式。

8.突跃范围:这种化学计量点±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PH值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越。

突跃所在的PH值范围称为滴定突越范围。

9.掩蔽作用:在配位滴定时,常用控制酸度的方法来消除部分离子对配位滴定的干扰。

10.色散: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便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11.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12.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或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13.滴定液:又称标准溶液,即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14.滴定曲线:把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情况用曲线表示出来,这一曲线称为滴定曲线。

15.封闭现象:在配位滴定中要求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有敏锐的颜色改变,但由于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极为稳定的配合物,因而看不到指示剂变色,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滴定突跃的作用:它是指示剂选择的主要依据,凡是指示剂的变色区间全部或部分在滴定突跃区间内的指示剂都可用以指示终点。

1.指示剂:在络合滴定中,通常利用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的显色剂来指示溶液中[M']的变化以确定终点,这种显色剂称为金属(离子)指示剂。
2.例12
3.络合滴定为什么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
(2)盐效应:溶液中存在大量强电解质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3)酸效应: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
(4)络合效应:存在络合剂与构晶离子形成配位体,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络合效应
(5)其他因素:
A.温度:T↑,S↑,溶解损失↑(合理控制)
B.溶剂极性:溶剂极性↓,S↓,溶解损失↓(加入有机溶剂)
4.影响沉淀颗粒大小和形态的因素:
聚集速度:构晶离子聚集成晶核后进一步堆积成沉淀微粒的速度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以一定顺序排列于晶格内的速度
聚集速度<定向排列速度→晶形沉淀
聚集速度>定向排列速度→无定形沉淀

1.比尔定律的因素(2个)
(一)光学因素
(1)非单色光的影响:Beer定律应用的重要前提——入射光为单色光
(3)显色剂有颜色,可选择不加试样溶液的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
(4)若显色剂、试液中其
它组分在测量波长处有吸收,则可在试液中加入适当掩蔽剂将待测组分掩蔽后再加显色剂,作为参比溶液。
(5)改变加入试剂的顺序,使被测组分不发生显色反应,可以此溶液作为参比溶液。
(1)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2)有的酸和碱在某对共轭酸碱中是碱,但在另一对共轭酸碱对中是酸;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分析化学名词解释1.物理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的关系,不经过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叫物理分析。

2.吸收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吸收光谱法。

3.发射光谱:是指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到辐射能、热能、电能或化学能的激发,跃迁到激发态后,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以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而产生的光谱。

4.发色团:是指能在能在紫外-可见波长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原子团。

5.助色团:是指本身不能吸收波长大于200nm的辐射,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发色团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强加的原子或原子团。

6.吸光度:溶液吸收光的强度,等于透光率的负对数。

7.峰值吸收:峰值吸收系数法是直接测量吸收线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峰值吸收系数来确定待测原子浓度的方法,简称为峰值吸收。

8.长移和短移:因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或溶剂效应引起的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称为篮移(或紫移或称短移),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或长移。

9.浓色效应、淡色效应:因某些原因使化合物吸收强度增加的效应称为浓色效应,使吸收强度减弱的效应称为淡色效应。

、10.试剂空白:在相同条件下只是不加试样溶液,而依次加入各种试剂或溶剂所得到的空白溶液。

11.共振吸收线:如果吸收的辐射能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12.基频峰:分子吸收红外吸收后,由振能级的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13.倍频峰:分子吸收红外吸收后,由振能级的基态跃迁到第二激发态、第三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倍频峰。

14.泛频峰:倍频峰、合频峰与差频峰统称为泛频峰。

15.相关峰:由一个官能团所产生的一组相互依存的特征峰,互称为相关吸收峰。

16.红外活性振动:振动周期内发生偶极矩变化的振动,称为红外活性振动。

17.自旋偶合:分子中邻近的自旋核的核磁矩之间的相互干扰,称为自旋偶合。

分析化学(食品)

分析化学(食品)

分析化学(食品)一、名词解释1. 化学分析法2. 分布系数3. 基准物质4. 配位效应参考答案:1. 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 分布系数:在弱酸、弱碱溶液中,酸或碱以某种型体存在的平衡浓度与其分析浓度的比值。

3. 基准物质:能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4. 配位效应:由于其它配位剂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与EDTA的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

二.填空题1. 依据分析化学任务,分析方法可分为分析、分析、分析。

2.系统误差包括误差、误差、误差、误差。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4. 色谱分析法是根据色谱峰的进行定性分析。

三、选择题▲ 每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在正确答案前打“√”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随机误差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2.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A. 化学计量点B. 滴定终点C. 滴定误差点D. 滴定分析3. NH3的共轭酸酸是A. NH4+B. NH2OH2-C. NH2-D. NH4OH4.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应用配位滴定法。

常用方法是加入过量的EDTA ,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方法的滴定方式是A. 直接滴定法B. 置换滴定法C. 返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5.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A. 1:1B. 1:2C. 2:1D. 1:36.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与下列那个因素有关A. 比色皿厚度B. 该物质浓度C. 吸收池材料D. 入射光波长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A. 加入释放剂B. 加入保护剂C. 标准加入法D. 扣除背景法8. 用分子荧光分析法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时,测定的是A. 激发光B. 发射光C. 磷光D. 散射光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称为酸。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1. 返滴定法: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滴定剂,又称第一标准溶液,使与试液中的物质或固体进行反应,待反应定量完成后,再用另一个标准溶液,又称第二标准溶液。

2. 酸效应曲线:配位滴定中,表示金属离子EDTA配合物的lgkfM 或lgY(H)与滴定允许的最小PH值的关系曲线。

3. 吸光系数: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

4. 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参比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物质和残壁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5. 均匀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是溶液中缓慢而均匀的产生沉淀剂,达到一定浓度时,产生颗粒大结构紧密易滤过洗涤的沉淀。

6. 自身指示剂:以滴定液自身的颜色改变指示剂终点的方法。

7. 吸收光谱: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8. 边缘效应:同一物质的色谱斑点在同一薄层板上出现的两边边缘部,它的Rf值大于中间部分的Rf现象。

9. 组分效应:10.基准物质:分析化学中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滴定分析中操作溶液浓度的物质。

11. 区分效应:指分析化学中,能区分酸碱强度的效应。

12. 伸缩振动:指原子沿键轴方向的伸长和缩短,振动时只有键长的变化而无键角的变化。

13.分配色谱法:固定相是液体,利用液体固定相对试样中诸组分的溶解能力不同,即试样中诸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而实现试样中诸组分分离的色谱法。

14. 不对称电位:如果玻璃膜电极两侧溶液的pH相同,则膜电位应等于零,但实际上仍有一微小的电位差存在,这个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

15. 酸碱指示剂: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

16. 吸附色谱法:固定相是一种吸附剂,利用其对试样中诸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试样中诸组分分离的色谱法。

17. 梯度洗脱:梯度性地改变洗脱液的组分(成分、离子强度等)或pH,以期将层析柱上不同的组分洗脱出来的方法。

18. 金属指示剂: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有机染料显色剂,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相界电位:两个不同物相接触的界面上的电位差。

液接电位:两个组成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接触的界面间所存在的微小电位差。

不对称电位:当玻璃膜内外溶液H+浓度或pH值相等时,从前述公式可知,jM=0,但实际上jM不为0,仍有1~3 mV的电位差
碱差:当测定较强碱性溶液pH值(pH > 9)时,测得的pH值小于真实值而产生的负误差。

酸差:当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1的强酸性溶液或高盐度溶液时,电极电位与pH之间不呈线性关系,所测定的值比实际的偏高产生的正误差
3、什么叫盐桥?为什么说它能消除液接电位?
盐桥:沟通两个半电池、消除液接电位、保持其电荷平衡、使反应顺利进行的一种装置,内充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

用盐桥将两溶液连接后,盐桥两端有两个液接界面,扩散作用以高浓度电解质的阴阳离子为主,而其是盐桥中电解质阴阳离子迁移速率几乎相等,所以形成的液接电位极小,在整个电路上方向相反,可使液接电位相互抵消。

6、说明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量电池分别是哪种化学电池。

直接电位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选择合适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
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利用N ernst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的电位或电动势变化确定滴定终点
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的测量电池为原电池。

永停滴定法:把两个相同的惰性电极(铂电极)插入滴定溶液中,在两个电极之间外加一小电压,观察滴定过程中通过两个电极间的电流突变,根据电流的变化情况确定滴定终点。

永停滴定法的测量电池为电解池。

吸光度: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透光率: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吸光系数: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
摩尔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mol/L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
百分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w/v)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
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含有非键轨道和n分子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引起π→π*跃迁和n→π*跃迁,
助色团:一种能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位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如-OH、-NH3、-SH及一些卤族元素等。

这些基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子,它们能与生色团中n电子相互作用,使π→π*跃迁跃迁能量降低并引起吸收峰位移。

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
8、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1.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色谱法以高超的分离能力为最大特点,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效能、分析速度快及应用广泛等优点。

2.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哪些参数描述?这些参数各有何意义?
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三项参数即峰高或峰面积、峰位及峰宽说明。

其中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峰位用保留值表示,用于定性;峰宽用于衡量柱效。

5.气相色谱仪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载气系统的作用是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

进样系统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

色谱柱系统是色谱分析的心脏,组分分离的场所。

温控系统控制气化室、柱箱和检测器的温度。

检测和记录系统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记录。

说明氢焰、热导以及电子捕获检测器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检测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氢焰检测器为质量型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但对在氢焰中不电离的无机化合物不能检测。

热导检测器为浓度型检测器,其特点为对任何气体均可产生响应,通用性好,线性范围宽、价格便宜、应用范围广。

但灵敏度较低。

电子捕获检测器为浓度型检测器,具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

是目前分析痕量电负性有机化合物最有效的检测器。

但对无电负性的物质如烷烃等几乎无响应
1.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均为高效、高速、高选择性的色谱方法,兼具分离和分析功能,均可以在线检测
不同点:
分析对象及范围流动相的选择操作条件
GC 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
低的样品,占有机物的20% 流动相为有限的几种“惰性”气
体,只起运载作用,对组分作
用小
加温常压操作
HPLC 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高沸
点、高分子量、难气化、离子型
的稳定或不稳定化合物,占有机
物的80%
流动相为液体或各种液体的混
合。

它除了起运载作用外,还
可通过溶剂来控制和改进分
离。

室温、高压下进行
什么叫正相色谱?什么叫反相色谱?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
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

用于分离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分离。

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

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