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第五讲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
【2024版】《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2024版】《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b9b8d9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能强、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以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前续课程为基础,同时为《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把整门课程知识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及岗位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技术大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该大类学生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按照汽车的主要性能(即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排放性)的检测和评价为主线,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作为课程内容安排的依据。
三、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会进行汽车各项性能及评价标准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检测操作,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承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各工位的操作,并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善于自我学习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认知目标(1)熟悉汽车性能检测站的布局;(2)掌握汽车性能的含义及范围;(3)掌握汽车各项性能的含义及评价方法;(4)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5)掌握汽车各项性能检测的正确步骤。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0a6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c.png)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
3.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1.2 教学内容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
3. 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汽车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汽车使用性能的理解。
1.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3. 讨论: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2 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视觉检测、仪器检测、无损检测。
3. 汽车检测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维护。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实践: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让学生参与操作。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3. 学会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
3.2 教学内容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台架试验、道路试验。
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测功机、排放分析仪等。
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77c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2.png)
教案: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第一章:汽车动力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理解汽车动力性能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的定义和分类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及其作用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估方法和标准1.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动力性能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动力性能的重要性讲解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如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加速时间等分析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如欧洲排放标准、我国排放标准等1.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汽车动力性能相关图片或视频1.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概念和参数的掌握情况第二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及方法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设备和方法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及其作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注意事项2.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如测功机、排放分析仪等演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注意事项,如安全、准确等2.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实物或模型2.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和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例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实际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案例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改进的方法和策略3.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案例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汽车动力性能改进的方法和策略3.3 教学活动分析实际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案例,如某车型动力性能检测报告解读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如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等参数的数值含义探讨汽车动力性能改进的方法和策略,如提高发动机效率、优化传动系统等3.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案例报告或相关数据3.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例分析的掌握情况第四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发展趋势4.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的重要性4.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从传统测功机到现代排放测试设备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如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智能化检测设备等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如对汽车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4.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相关图片或视频4.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发展情况的掌握情况第五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操作5.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进行实验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设备及工具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5.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设备及工具的使用第六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设备及工具6.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所需设备及工具掌握各设备及工具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理解实验设备及工具在动力性能检测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测功机:了解测功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操作方法排放分析仪:掌握排放分析仪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操作步骤其他设备及工具:认识油温计、油压计、电压表等在动力性能检测中的作用6.3 教学活动讲解测功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演示排放分析仪的使用步骤,让学生了解其工作过程介绍其他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展示6.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设备及工具实物或模型6.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实验设备及工具的掌握情况第七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操作步骤7.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基本步骤学会使用实验设备进行动力性能检测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车辆准备、设备调试等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车辆上测功机、启动发动机、进行动力性能测试等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如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等7.3 教学活动讲解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并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教授实验后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实际数据处理演示7.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设备及工具实物或模型7.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第八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8.1 教学目标学会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理解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及技巧8.2 教学内容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记录、计算、制图等数据分析方法:了解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使用:如Excel、MATLAB等8.3 教学活动讲解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实际数据处理演示分析动力性能检测结果,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应用介绍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展示8.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及处理软件8.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9.1 教学目标掌握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理解实验报告在动力性能检测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实验报告的结构:包括封面、摘要、引言、实验设备及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明确实验目的、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合理分析实验结果等9.3 教学活动9.4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PPT9.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10.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动力性能概述难点解析:理解汽车动力性能的概念,掌握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1ae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f.png)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介绍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讲解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流程。
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解读解析动力性能检测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
4.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应用探讨动力性能检测结果在汽车维修、改装和驾驶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结果解读。
2. 演示法:展示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和使用过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PPT。
2. 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准备相关设备进行实地演示。
3. 动力性能检测报告:准备一份典型的动力性能检测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结果解读。
3. 演示:实地演示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过程。
4. 分析:分析一份典型的动力性能检测报告,让学生了解检测结果的应用。
5.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动力性能检测结果应用的理解和案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一道与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相关的实践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 报告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份动力性能检测报告,评估其解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了解其对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检测流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汽车性能检测项目,如制动性能检测、燃油消耗检测等。
2. 探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27ad6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2.png)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3. 让学生能够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评估汽车的性能。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4.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设备。
2. 教学难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图片和视频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案例数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包括dyno 测试、刹车测试、加速测试等,并展示相关设备的图片和视频。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数据,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评估汽车的性能。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在汽车维修和改装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实际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时的技能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市场需求和前景。
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与汽车节能环保的关系。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意见。
2. 同行评价: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互相借鉴和改进。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同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6d8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1.png)
6-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案第一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主要参数和指标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1.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和作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主要参数和指标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1.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主要参数和指标,举例说明其含义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理解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第二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及原理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意义和应用2.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意义和应用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介绍其功能和应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应用2.4 教学评估学生观察和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演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方法与流程3.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理解不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学会正确使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3.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不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3.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组进行不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项目的实际操作,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方法和流程的理解学生完成实际操作,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第四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分析与应用4.1 教学目标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学会利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进行车辆性能评估4.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意义和应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利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进行车辆性能评估的方法4.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意义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析不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讲解其分析方法学生分组进行车辆性能评估,利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进行实际操作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完成车辆性能评估,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数据的应用能力第五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与实践5.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正确使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5.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5.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过程分组进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六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注意事项6.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演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的理解学生完成实际操作,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七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处理7.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理解实验数据处理的意义和应用学会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7.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数据处理的意义和应用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的方法7.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析不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讲解其处理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数据处理的理解和能力学生完成实验数据处理,展示对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的能力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8.3 教学活动8.4 教学评估第九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成果评价9.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成果的评价方法理解实验成果评价的意义和应用学会利用实验成果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9.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成果的评价方法实验成果评价的意义和应用利用实验成果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的方法9.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成果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析不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成果,讲解其评价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成果评价,利用实验成果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成果评价的理解和能力学生完成实验成果评价,展示对实验成果进行汽车动力性能评估的能力第十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总结的方法和步骤理解实验总结的意义和应用10.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总结的方法和步骤实验总结的意义和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总结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析实验总结的意义和应用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总结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学生完成实验总结,展示对实验总结的意义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一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分析1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的分析方法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的解析技巧学会应用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问题诊断11.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的分析方法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的解析技巧应用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问题诊断的方法11.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析具体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讲解其解析技巧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案例分析,应用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问题诊断1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案例分析的理解和能力学生完成实验案例分析,展示对实验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能问题诊断的能力第十二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技术创新与发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掌握新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理解新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12.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新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新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12.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演示新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分析新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1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的理解学生完成实际操作,展示对新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第十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与维修实践13.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与维修实践的结合方法学会利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进行车辆维修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在车辆维修中的重要性13.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与维修实践的结合方法利用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进行车辆维修的方法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在车辆维修中的重要性13.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与维修实践的结合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组进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与维修实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1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与维修实践结合方法的理解学生完成实际操作,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在车辆维修中应用的能力第十四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14.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实践的意义和应用学会利用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学效果14.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实践的意义和应用利用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14.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实践的意义和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利用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教学效果1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学生完成实验教学设计,展示对实验教学实践的意义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五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成果评价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成果的评价方法理解实验教学成果评价的意义和应用学会利用实验教学成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提升15.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成果的评价方法实验教学成果评价的意义和应用利用实验教学成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提升的方法15.3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成果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分析不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实验教学成果,讲解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主要参数和指标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流程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在车辆性能评估中的应用实验成果的评价方法及其在教学反思和提升中的应用难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实验成果的评价和反思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7fc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1.png)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性能检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为什么要进行汽车性能检测?知识讲解:1. 介绍汽车性能检测的定义和意义。
2. 介绍汽车性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如动力性能测试、制动性能测试、悬挂系统测试等。
3. 详细讲解每种测试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示范演示:1. 选择一种测试方法进行示范演示,如动力性能测试。
2. 展示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测试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提供必要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3.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结果分析:1. 引导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 讨论不同测试结果的可能原因,并进行解释和总结。
拓展应用:1. 鼓励学生思考汽车性能检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提出问题:你认为汽车性能检测如何帮助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总结:1. 总结汽车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汽车性能检测的意义。
评估:1. 设计简单的问答或实践操作题目,测试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答题或操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他汽车性能检测方法。
2. 可以组织参观汽车维修工厂或相关实验室,增加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实际了解。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讲解过程中,尽量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在实践操作环节,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和指导。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知识和技能。
汽车动力性检测
![汽车动力性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224558e6c85ec3a87c2c59c.png)
教案(16)一、导课(一)通过动力性的影响因素做实验引底盘测功机二、教学过程(一)汽车底盘测功机功能:①测量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
②检验汽车滑行性能。
③检验汽车加速性能。
④校验车速表。
⑤校验里程表。
⑥配备油耗仪的底盘测功机可以在室内模拟道路行驶,测量等速油耗。
1.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系统可对加载装置及惯性模拟系统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性如加速性能、汽车底盘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滑行性能、车速表校验、里程表校验等项目的检测。
3.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构造(1)道路模拟系统(2)底盘测功机采集与控制系统(3)汽车底盘测功机控制系统(4)测油耗装置4 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1.机械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2.风冷式电涡流功率吸收装置的冷却风扇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3.滚动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分析(五)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使用与维护底盘测功机是整车汽车动力性检测的必备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使用与维护。
(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2)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使用(3)检测方法(4)注意事项(二)道路试验检测汽车动力性汽车动力性路试基本规范可按照GB/T12534—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进行;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按照GB/T12544—90《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按照GB/T12543—90《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汽车爬陡坡试验按照GB/T12539—90《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汽车牵引力性能试验按照GB/T12537—90《汽车牵引力性能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三、总结与扩展(一)总结:本次课同学们主要了解了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
其中包括:发动机特性、变速器参数、汽车总质量、使用因素等等。
(二)扩展:同学们了解了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会有效地指导大家对车辆的正确合理使用。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项目2-6.汽车动力性的检测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项目2-6.汽车动力性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fb1fed8d804d2b160a4ec00f.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汽车动力性的台架检测
4.汽车底盘测功机是一种室内测试设备,主要检测汽车底盘的输出功率、加速能力等,请同学们根据图中信息概括下底盘测功机的结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思考
一、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
1.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中,最高车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在4S站实习的小李就认为最高车速就是汽车能达到的最高速度了,你觉得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除此之外,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内容
项目2汽车动力性的检测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bb63ef240c844768eaee1e.png)
第一讲汽车的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概述导入:全新A6L与使用五年的差别在哪?要用什么参数衡量?采用什么设备?由哪个机构来检测?具体要怎样测量?新课内容:一汽车的使用性能汽车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而发挥的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1.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最高车速(1)汽车的动力性加速能力爬坡能力①最高车速: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满载时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具有高动力性能的汽车的最高车速,要高于公路上规定的汽车“最高车速”。
②加速能力汽车加速时间用来徇汽车的加速能力,而汽车加速时间又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征。
③爬坡能力汽车的爬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示的。
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一挡的最大爬坡度。
轿车最高车速大,加速时间短,经常在较好的路面上行驶,所以一般不强调它的爬坡能力。
货车在不同地区各种路面上行驶,所以要求其具有足够的爬坡能力,一般坡度在30%即16.5度左右。
越野汽车因为要在坏路或无路的条件下行驶,爬坡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的最大爬坡度可以达60%即30度左右或更高。
(2)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汽车燃料经济性是指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任务的能力,它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常用百公里油耗表示,即L/100km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3)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4)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5)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正文05.doc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正文05.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fff0a765ce050876321393.png)
任务2.1 汽车的动力性理论分析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0′)复习汽车性能检测内容。
二、组织教学(5′)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内容与重点难点;3.导入新课:任务:如何评价汽车的动力性能?由汽车发动机导入本讲内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50′)1.讲解:讲解重点、难点(15′)(1)汽车动力性指标(2)汽车驱动力的分析(3)汽车行驶阻力的产生2.示范:评价汽车的动力性能、汽车驱动力、汽车驱动力的影响因素和汽车的行驶阻力的讲解及演示(35′)任务2.1汽车的动力性理论分析一、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汽车能够达到的最高稳定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指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
通常用汽车加速时间来评价。
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汽车的上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示的。
常用每百米水平距离内坡道的升高与百米之比值来表示。
二、汽车的驱动力为了确定汽车的动力性,确定汽车沿行驶方向的运动状况。
我们需要掌握沿汽车行驶方向作用于汽车的各种外力,即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根据这些力的平衡关系,建立汽车行驶方程式,就可估算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性能和最大爬坡度。
(一)汽车驱动力的影响因素1、发动机的速度特性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供油齿杆处于最大供油量位置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转矩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发动机的外特性。
2、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发动机所输出的功率在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的过程申,有部分功率消耗于克服传动系各机构中的阻力。
3、车轮半径车轮装有充气轮胎,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半径。
自由半径是按规定气压充好气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是充好气并在车重作用下,轮心到地面的距离。
三、汽车的行驶阻力1、滚动阻力(1)产生滚动阻力是当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时,由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应变形所引起的能量损失的总称。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e130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30.png)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对汽车使用性能进行评估和检测。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汽车维修与检测方面的技能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2. 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3. 汽车检测设备及方法4. 汽车性能检测项目及标准5.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估与检测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1.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安排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检测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第9-16课时: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7-24课时:汽车检测设备及方法第25-32课时:汽车性能检测项目及标准,实践操作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占总评的70%。
3. 实践操作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程。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软件等。
3. 汽车检测设备:例如发动机试验台、四轮定位仪、制动试验台等。
4. 实践教学场地:汽车检测线、汽车维修车间等。
5. 网络资源:相关汽车检测技术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事故案例,引出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各项性能指标的含义。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071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f.png)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1.3 汽车使用性能的改善途径第二章:汽车动力性能2.1 汽车动力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2.2 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指标2.3 汽车动力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三章:汽车经济性能3.1 汽车经济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3.2 汽车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3.3 汽车经济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四章:汽车安全性能4.1 汽车安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4.2 汽车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4.3 汽车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五章:汽车排放性能5.1 汽车排放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汽车排放性能的评价指标5.3 汽车排放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六章:汽车制动性能6.1 汽车制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6.2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6.3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七章:汽车操控稳定性7.1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定义和重要性7.2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7.3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检测方法第八章:汽车舒适性8.1 汽车舒适性的定义和重要性8.2 汽车舒适性的评价指标8.3 汽车舒适性的检测方法第九章: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9.1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9.2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评价指标9.3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章:汽车电子性能10.1 汽车电子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0.2 汽车电子性能的评价指标10.3 汽车电子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一章:汽车环保性能11.1 汽车环保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1.2 汽车环保性能的评价指标11.3 汽车环保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二章:汽车节能技术12.1 汽车节能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12.2 汽车节能技术的评价指标12.3 汽车节能技术的检测方法第十三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13.1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13.2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方法和工具13.3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流程和技巧第十四章:汽车检测设备与技术14.1 汽车检测设备的定义和重要性14.2 汽车检测设备的类型和功能14.3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第十五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15.1 汽车检测标准的定义和重要性15.2 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和内容15.3 汽车检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涵盖了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排放性能、制动性能、操控稳定性、舒适性、噪音与振动性能、电子性能、环保性能、节能技术、故障诊断与检测、检测设备与技术以及检测标准与法规等各个方面。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f11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1.png)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1.2 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3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二章:发动机性能检测2.1 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2.2 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检测2.3 发动机转速和排放的检测第三章:车辆制动性能检测3.1 车辆制动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3.2 车辆制动系统的检测方法3.3 车辆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四章:车辆操控性能检测4.1 车辆操控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4.2 车辆操控稳定性的检测方法4.3 车辆操控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五章:车辆舒适性检测5.1 车辆舒适性检测的意义和目的5.2 车辆座椅和悬挂的检测5.3 车辆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第六章:车辆行驶性能检测6.1 车辆行驶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6.2 车辆行驶平顺性的检测方法6.3 车辆行驶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七章:车辆噪音检测7.1 车辆噪音检测的意义和目的7.2 车辆内部和外部噪音的检测方法7.3 车辆噪音的评价指标和控制措施第八章:车辆灯光检测8.1 车辆灯光检测的意义和目的8.2 车辆前照灯、转向灯和尾灯的检测方法8.3 车辆灯光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九章:车辆安全性能检测9.1 车辆安全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9.2 车辆制动系统、安全带和气囊的检测方法9.3 车辆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十章: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检测10.1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检测的意义和目的10.2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10.3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和故障诊断第十一章:车辆综合性能检测11.1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概念与意义11.2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流程与方法11.3 车辆综合性能评价与改进措施第十二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1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与分类12.2 常见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方法12.3 汽车检测设备的选择、维护与更新第十三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13.1 汽车检测标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3.2 我国汽车检测法规与政策解读13.3 汽车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化第十四章:汽车检测技术发展与创新14.1 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概述14.2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技术与发展14.3 汽车检测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未来趋势第十五章:汽车检测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汽车检测实践操作流程与技巧15.2 典型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案例15.3 汽车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分为十五个章节。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34188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5.png)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2 教学内容: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如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如驾驶习惯、车辆维护等)1.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汽车使用性能的重要性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检测技术的方法(如感官检测、仪器检测等)汽车检测技术的设备(如检测仪器、检测线等)2.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检测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检测技术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评价指标3.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如零至规定车速的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等)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设备(如加速试验台、爬坡试验装置等)3.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四章:汽车经济性能检测4.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评价指标4.2 教学内容: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方法(如燃料消耗量、行驶阻力等)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设备(如燃料消耗试验器、行驶阻力试验装置等)4.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五章:汽车安全性检测5.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安全性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评价指标5.2 教学内容: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安全性检测的方法(如制动距离、碰撞试验等)汽车安全性检测的设备(如制动试验台、碰撞试验装置等)5.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安全性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安全性检测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六章:汽车排放性能检测6.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评价指标6.2 教学内容: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方法(如排放试验台、排放检测仪器等)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设备(如排放试验台、排放检测仪器等)6.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七章:汽车噪声性能检测7.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评价指标7.2 教学内容: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方法(如声级计测量、噪声测试仪器等)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设备(如声级计、噪声测试仪器等)引入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噪声性能检测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八章:汽车环保性能检测8.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评价指标8.2 教学内容: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方法(如环保试验台、环保检测仪器等)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设备(如环保试验台、环保检测仪器等)8.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九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9.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评价指标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方法(如综合性能试验台、综合性能检测仪器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设备(如综合性能试验台、综合性能检测仪器等)9.3 教学活动:引入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介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第十章: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了解汽车检测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汽车检测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遥感检测、智能检测等)汽车检测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前景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操作探讨汽车检测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补充和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使用性能对驾驶安全、燃油经济性和车辆寿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无外载测功的理论依据在机理上尚需斟酌,首先这一方法所测得的是发动机的加速性能,仅仅是动力性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众所周知,功率指标高的发动机其加速性能不一定优良。
2、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基本功能:
(1)无外载测功功能即加速测功法。
(2)检测点火系统。初级与次级点火波形的采集与处理,平列波、并列波与重叠波和重叠角的处理与显示,断电器闭合角和开启角,点火提前角的测定等。
(3)机械和电控喷油过程各参数(压力、波形、喷油、脉宽、喷油提前角等)的测定。
(4)进气歧管真空度波形测定与分析。
小。因此,只要测出加速过程中的某一参数,就可得出相应的最大功率。
(3)使用
由于动态测功时不加负荷,又不需要大型设备,既可以在台架上进行,也可以就车进行,因而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方便性。虽然其测量精度较之稳态测功要差一些,但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在用车发动机的检测,故一般运输企业、维修企业和检测站采用较多。
3、无负荷测功的测量原理
学会发动机稳态测功和动态测功的原理步骤;
驱动车轮输出功率检测
教学重点
发动机检测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发动机功率的检测原理。
教学难点
稳态测功和动态测功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及手段
导入、重点介绍、讲授、多媒体
课外作业
1、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的功能有哪些?
2、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各部分的职能是什么?
发动机上装配的传感器是发动机控制和判断发动机故障的关键部件,但其输出的电信号
千差万别,不能被车载计算机或发动机分析仪的中央控制器直接使用,必须经过预处理转换成标准的数字信号后送人计算机。
车载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电子学角度分,也就是模拟信号和频率信号两种,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模拟信号,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其幅值为0~5v,频率变化也比较缓慢,主要的处理手段是对其进行低通滤波和信号隔离。经低通滤波后的纯净低频信号再经过隔离装置送入A/D(模拟量/数字量)转换器,以消除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共地干扰。对于低频模拟信号的隔离多采用隔离放大器,即变压器隔离方式;也有先将模拟信号进行V一F转换,然后由光电隔离器再进行F一V转换的,但后一种方法多用于需远距离传输信号的场合。模拟信号中有一些幅值较小,如氧传感器为0~1V,废气分析仪的电气接口输出信号多为0~50mV,这些信号若直接送入A/D转换器,由于不能充分利用A/D转换器的精度,转换精度很低,故需对其做放大处理。由于信号幅值的差异,故采用程控放大器,对不同的传感器输出信号由软件控制分配,以不同的放大倍数使输出信号幅值达到A/D转换器的全量程范围,以提高A/D转换器的精度。当然,这些信号经程控放大器放大以后,仍须经过低通滤波和信号隔离才能进行A/D转换,模拟信号中也有一些大幅值信号,如起动电压,对此须经过衰减以后再由低通滤波和隔离后方能迸行A/D转换。模拟信号中也有一些信号如初次级点火信号、爆震信号、喷油脉冲、起动电流等,或具有较高的频率,或具有较高的电压、电流幅值。这些信号须特殊处理,如初次级点火信号由于线圈的自感和互感作用,其电压幅值可达300V或30kV,甚至更高,故须利用电压衰减器进行衰减后再进行后继处理,由于其频率很高(可达1MHz以上),故须使用高速A/D转换器,才能保证转换后的信号不失真(即经数学处理后,准确复原信号)。对于起动电流其峰值可达200A以上,无法直接测量,须利用电流互感器转换成0~5V的电压信号再进行测量,车用爆震传感器和柴油机喷油压力传感器多用压电晶体作为敏感元件,其输出信号为电荷量,故须采用电荷放大器作为前级放大,且要从频率非常丰富的振动信号中准确提取有效信号,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带通滤波。喷油脉冲在喷油器的电磁线圈断电瞬间也会由于自感作用而产生40V左右的振荡,对此可利用电阻分压器分压后再后继处理。
2、动态测功
(1)定义
动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和转速等均为变动的状态下,测定其功率的一种方法。动态测功时,无需对发动机施加外部负荷,故又称为无负荷测功或无外载测功。
(2)基本方法
动态测功的基本方法是:当发动机在怠速或处于空载某一低速下运转时,突然全开节气
门,使发动机克服惯性和内部阻力而加速运转,用其加速性能的好坏直接反映最大功率的大
加速踏板踏下的速度和力度要均匀,且要求重复性良好,为此该项测试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专职人员操作。为避免操作上的主观误差,须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若有飞点必须剔除。
被测车辆与加速能力有关的机构必须处于正确技术状态,尤其是供油系统的踏板拉线、节气门摇臂等机构的间隙对发动机的加速过程影响极大,在测试前必须设法消除上述各连接处的不当间隙与松紧度,但不允许调整原车化油器的加速泵位置和柴油机的调整机构。
但因无外载测功法简单易行,在没有测功设备或勿须严格要求最终测试结果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同一台发动机调整前后或维修前后的质量判断,这是十分有效的。
4、单缸功率的检测
检查各气缸动力性能是否一致是发动机诊断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负荷测功仪既可以检测发动机的整机功率,又可以检测某气缸的单缸功率。检测单缸功率的方法是:先测出发动机整机功率,再测出某缸断火情况下的发动机功率,两功率之差即为断火之缸的功率。对于技术状况良好的发动机,各缸功率应是一致的,否则会造成发动机运转不平稳,比较各单缸功率,可判断各缸工作状况。此外,也可以利用在单缸断火情况下测得的发动机转速下降值,来评价各缸的工作状况。工作正常的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稳定运转时,发动机的指示功率摩擦功率是平衡的。此时,若取消任一缸的工作,发动机的转速都会有相同的下降值。当发动机在800m/min下稳定工作时,每断开一个缸工作就会使转速正常平均下降。要求最高和最低下降值之差不大于平均下降值的30%。如果转速下降值偏低,说明断火之缸工作不良。
(2)仪器组成
测瞬时加速度:该方案是通过测量加速过程中某一转速的加速度,从而获得瞬时功率的仪器方案。按这一方案设计的仪器,由传感器、脉冲整形装置、时间信号发生器、加速度计数器和控制装置、转换分析器、转换开关、功率指示表、转速表和电源等组成。
(3)测试方法
为了提高无外载测功机的测试精度,必须从操作方法和被测车辆的准备工作着手。首先
重点介绍: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装置的基本组成
重点介绍功率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稳态和动态测功的定义
重点介绍无负荷测功的测量原理,并要求学生掌握步骤
归纳总结功率测功的方法和仪器组成以及操作步骤
二、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装置的基本组成
1、信号提取系统
信号提取系统的任务在于提取汽车被测点的参数值,鉴于被测点的机械结构和参数性质不同,信号提取装置必须具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的测试部位。
2、工作原理
汽车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运动惯性、行驶阻力,要在试验台上模拟汽车道路运行工况,首先要解决模拟汽车整车的运动惯性和行驶阻力问题,这样才能用台架测试汽车运行状况的动态性能。为此,在该试验台上利用惯性飞轮的转动惯量来模拟汽车旋体的转动惯量及汽车直线运动质量的惯量,采用电磁离合器自动或手动切换飞轮的组合,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满足汽车的惯量模拟。至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非驱动轮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等,则采用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路面模拟是通过滚筒来实现的,即以滚筒的表面取代路面,滚筒的表面相对于汽车作旋转运动。在系留装置及车偃等安全措施保障下,通过控制系统可对加载装置及惯性模拟系统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性如加速性能、汽车底盘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滑行性能、车速表校验、里程表校验等项目的检测。
(2)通用性测试过程不依据被检车辆的数据卡(即测试软件);只针对基本结构和各系
统的形式和工作原理进行测试,因此它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普遍性,其检测方法同样也具有最广泛的通用性。
(3)主动性发动机综合检测仪不仅能适时采集发动机的动态参数,而且还能主动地发出指令干预发动机工作,以完成某些特定的试验程序,如断缸试验等。
三、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是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通过该指标可以定性地确定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并定量地获得发动机的动力性。检测发动机有效功率的方法,有稳态测功和动态测功两种。
1、稳态测功
(1)定义
稳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一定、转速一定和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稳定下,在测功器上测定功率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测功器有水力测功器、电力测功器和电涡流测功器等。
(5)各缸工作均匀性测定。
(6)起动过程参数(电压、电流、转速)测定。
(7)各缸压缩压力判断。
(8)电控供油系统各传感器的参数测定。
(9)万用表功能。
(10)排气分析功能。
3、特点
(l)动态的测试功能它的传感系统和信号采集与记忆存储系统能迅速准确地捕获发动
机各瞬变参数的时间函数曲线,这些动态参数才是对发动机进行有效判断的科学依据。
3、无负荷测功的测量原理是什么?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本讲主要教学内容
由发动机动力检测导入本讲内容
引题:汽车使用性能指标是如何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
重点介绍:
汽车的容载量、质量利用、使用方便性的含义以及因素
一、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的现象
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外观症状有功率下降,燃料与润滑油消耗量增加,起动困难,漏水、漏油、漏气、漏电以及运转中有异常响声等。
为了实现传感器的准确测量,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进行信号提取时必须保证电路有足够的输入阻抗,而且为了保证预处理系统主板的安全,对各路输出信号均采取了限幅措施。
3、采控与显示系统
台式和柜式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多采用l4英寸彩色CRT显示器,手提便携式则用小型液晶显示器,现代分析仪都能醒目地显示操作菜单,实时显示当前动态参数和波形,十字光标可显示曲线任--点的数值,同时也可显示极限参数的数值,并配以色棒显示以示醒目,使用者可任意设定显示范围和图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