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___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试验(传染病实验课)

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试验(传染病实验课)

实验四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试验一、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的原理: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了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慢向另一端渗移,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并利用胶体金呈现颜色(红色)反应,检测抗原/抗体。

二、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的优点:• 1.方便使用,体现在操作简单,不需经过特殊培训。

• 2.短时间获得检测结果,一般10-15分钟即可得出结论。

• 3.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好,不需冷藏。

• 4.相比而言,其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均较低。

• 5.检测标本种类多:可用于查血、尿液或粪便。

•三、应用•猪伪狂犬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原理:猪伪狂犬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系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样本(全血、血清、血浆)中抗猪伪狂犬抗体的方法。

整个试验只需20分钟,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果直观、容易判定。

• 1.操作方法:•①在检测卡的加样孔内加入100μl待检血清或血液样品。

•②将检测卡平放于桌面上,在室温下静置5-20分钟内判定结果。

超过20分钟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 2.结果判定:•♦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

猪伪狂犬抗体滴度越高,检测线(T)颜色越深。

•♦弱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但检测线区(T)出现的颜色很浅。

•♦阴性:在观察孔内,只有对照线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线。

•♦失效:在观察孔内,对照线区(C)和检测线区(T)都不出现色线;或仅检测线区(T)出现色线。

•猪瘟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定与猪伪狂犬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的基本相同••••。

胶体金试纸条的原理

胶体金试纸条的原理

胶体金试纸条的原理胶体金试纸条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特定物质的快速、简便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胶体金颗粒在特定条件下的聚集现象。

胶体金是一种纳米级的金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亲和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在胶体金试纸条上,通常会固定有特定的生物分子,例如抗体或核酸探针。

当待检样品中含有目标物质时,这些生物分子会与目标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接着,胶体金颗粒会与这些结合的生物分子形成复合物,导致胶体金颗粒的聚集。

胶体金颗粒聚集后,其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红色逐渐变为紫色或蓝色。

这是因为胶体金颗粒在单个状态下呈现红色,而在聚集状态下呈现其他颜色。

这种颜色变化可以肉眼可见,无需任何专门设备,因此胶体金试纸条成为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

除了颜色变化外,胶体金试纸条还可以通过检测聚集后胶体金颗粒的光学性质来定量分析待检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通过测量胶体金颗粒聚集后的吸光度或散射光强度,可以得到目标物质的浓度信息。

这使得胶体金试纸条不仅可以进行定性检测,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胶体金试纸条的原理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快捷,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例如,利用胶体金试纸条可以检测病毒、细菌、荷尔蒙、重金属离子等多种物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胶体金试纸条的原理基于胶体金颗粒的聚集现象,通过检测颗粒的颜色变化或光学性质变化来实现目标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其简便、快速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为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的检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胶体金试纸条能够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最新实验四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

最新实验四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
阴性对照
H5AIV细胞 毒阳性结果 阴性对照
测定
过剩的免疫金复合物继续前行, 至 参 照 区 与 固 相 抗 小 鼠 IgG 结 合(免疫金复合物中的单克隆 抗 体 为 小 鼠 IgG), 而 显 出 红 色质控线条(R)。
测定
阴性标本则无反应线条,而仅显示质控线条。
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特点
简 捷 快 速 : 操 作 简 单 , 一 般 只 要 5 -10min 就会出结果,而其它方法如ELISA需要1-2h, PCR 需要时间更长。
➢最常用的是双抗夹心法检测抗原
胶体金试纸条示意图
样品垫
连接垫 (胶体金垫)
质检线
吸收垫
背衬 (底板)
检测线
硝酸纤维素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测定
测定时将试纸条下端浸入液体 标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 液体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 干片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 并带动其向膜条渗移。
测定
若 标 本 中 有 待 测 特 异 抗 原 , 即 可与免疫金复合物中的抗体结 合,此抗原抗体复合物流至测 试区即被固相抗体捕获,在膜 上显出红色反应线条(T)。
胶体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应 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
二、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的原理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了微孔膜的 毛细血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慢 向另一端渗移,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并利用 胶体金呈现颜色(红色)反应,检测抗原/抗 体。
(HAuCl4)的水溶胶,氯金酸在还原剂的 作用下,聚合成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
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
➢胶体金的质量判定标准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引言:胶体金试纸条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胶体金试纸条的使用方法,包括前期准备、检测步骤和结果判读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胶体金试纸条,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一、前期准备1. 准备工具和材料:胶体金试纸条、样品、试管、吸管、计时器、去离子水等。

2. 检查胶体金试纸条包装是否完好,过期的试纸条不得使用。

3.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容器,并确保容器干净无污染。

4. 检查样品是否合适,根据胶体金试纸条的使用说明,选择适宜的样品。

二、检测步骤1. 取出一根胶体金试纸条并将其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

2. 使用吸管或滴管,将待测样品滴在试纸条上。

注意滴加样品的数量要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3. 等待一定的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根据试纸条上的指示时间为准。

4.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进行其他样品的准备工作或者做其他操作。

5. 检测时间到后,观察试纸条的变化,注意观察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或其他指示标记的变化。

6. 根据试纸条上的指示,将试纸条与参考颜色对照,确定检测结果。

三、结果判读1. 根据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和参考颜色对照,确定检测结果。

2. 一般来说,颜色越深表示待测物浓度越高,颜色越浅表示浓度越低。

但具体判读标准需根据试纸条的使用说明来确定。

3. 注意观察试纸条上的其他指示标记,如加号、减号或数字等,根据指示标记的变化来判断检测结果。

4. 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或进一步的处理。

四、注意事项1. 使用胶体金试纸条前,务必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按照说明操作。

2. 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偏差。

3. 根据试纸条的特点,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方法,避免样品的污染或变质。

4. 不同类型的试纸条适用于不同的样品,选择合适的试纸条进行检测。

5. 注意试纸条的保质期,过期的试纸条不得使用。

6. 试纸条使用后,应妥善保存,避免潮湿或受到其他污染。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原创版3篇】《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篇1胶体金试纸条是一种快速检测物质的工具,常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物质。

下面是胶体金试纸条的使用方法:1. 准备好试纸条和待检测的物质。

2. 将试纸条插入待检测物质中,浸泡一段时间(通常为1-2 分钟)。

3. 取出试纸条,观察试纸条的颜色变化。

通常情况下,试纸条的颜色会随着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4. 将试纸条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确定物质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胶体金试纸条时,应该遵循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并注意保持试纸条的干燥和清洁。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篇2胶体金试纸条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尿液中的特定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等。

使用方法如下:1. 准备试纸条:打开试纸条包装,将试纸条取出,放在干净、干燥的平面上。

2. 采样:用干净的尿杯或吸管采集尿液样本,并将其滴在试纸条的标记线处。

3. 等待反应:在尿液滴入试纸条后,等待几秒钟至一分钟,观察试纸条上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4. 读取结果:根据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对比试纸条包装上的说明,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特定物质。

通常,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会在几秒钟内出现,但具体时间可能会因试纸条品牌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胶体金试纸条使用方法》篇3胶体金试纸条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潜血等指标。

下面是胶体金试纸条的使用方法:1. 采集样本:首先需要采集尿液样本,并将其放置在干净的容器中。

2. 滴液:将尿液样本滴在试纸条的感应端,注意不要滴太多,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 等待:等待几秒钟,直到试纸条的变化明显。

4. 判断结果:根据试纸条的变化来判断检测结果。

通常,试纸条上的红色线条表示阴性,绿色线条表示阳性。

如果试纸条上出现了两条红色线条,则表示样本中存在对应的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胶体金试纸条虽然方便快捷,但其准确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操作技巧、样本采集、储存等。

胶体金检测技术-

胶体金检测技术-
待检尿样检测区出现红色条带为阴性 待检尿样检测区不出现红色条带为阳性
阳性结果 样品中可能含有等于或源自于3ng/ml的盐酸克伦特罗。培训资料
四、ß -激动剂检测卡快速筛查尿样的方法介绍
以盐酸克伦特罗胶体金快速检测卡为例
一.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定性检测,测定动物尿液,如猪尿、牛尿、羊 尿等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 5~10分钟左右,灵敏度为3 ng/ml(3ppb)。也就是说当 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大于或等于3 ng/ml时,检测 卡才能检测到。
试纸条中的NC膜受潮后,尿样在上面无法正常泳动,无 法到达吸水纸的位置;胶金垫上的金标抗体受潮后会变性, 从而失去原有的生理性功能,影响抗原抗体的选择性反应。 因此,试纸条必须保持干燥,从包装袋中取出后要尽快使用。 3.检测时,避免阳光直射和电风扇、空调的风直吹
尿样一开始在NC膜上泳动时,是利用毛细管作用,如果 风吹太阳晒,NC膜上的尿样蒸发后难以到达吸水纸的位置,会 产生假阳性结果,因此,检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电风扇、空 调的风直吹。
培训资料
二 、包装 每个包装袋中包含盐酸克伦特罗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卡 ,滴管1个、干燥剂1片。
三、现场筛查步骤
1. 在进行测试前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将检测卡 和待检样本溶液恢复至室温。
2. 从原包装袋中取出检测卡,打开后请在一个小时内就地 使用。
培训资料
3.将检测卡平放,用移液器或滴管吸取尿液样品溶液,垂 直滴加3滴(约80ul)于加样孔中,加样后开始计时。
培训资料
图1 金颗粒示意 图
在溶液中金颗粒呈 圆形, 表面带有负电 荷 , 由于静电的排斥 力 , 使其在水中保稳 定状态,形成稳定 的胶体状态。
培训资料 3. 胶体金试纸条的构造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样品垫
连接垫 (胶体金垫)
质检线
吸收垫
背衬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测定时将试纸条下端浸入液体标 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液体 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干片 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并带动 其向膜条渗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若标本中有待测特异抗原,即可 与免疫金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 此抗原抗体复合物流至测试区即 被固相抗体捕获,在膜上显出红 色反应线条(T)。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目的
掌握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的原理、使用方 法及结果的判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简介
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是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 技术研制而成,该技术是90年代初在免疫 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 免疫学检测技术,最先用于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HCG)的测定和乙型肝炎病毒表 面抗原(HBsAg)等检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特点
简捷快速:操作简单,一般只要5-10min 就 会出结果,而其它方法如ELISA需要1-2h, PCR 需要时间更长。
结果易于判定:阴、阳性呈色很明显,肉眼 很容易判断。
特异性好:因为该技术大多用单克隆抗体标 记,这决定了它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简介
胶体金(Colloidal gold)是氯金酸(HAuCl4) 的水溶胶,利用HAuCl4在还原剂(柠檬酸钠) 的作用下,聚合成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 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 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
简 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试纸条原理

胶体金试纸条原理

胶体金试纸条原理胶体金试纸条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快速诊断工具,其原理基于胶体金纳米颗粒的特性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胶体金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亲和性,可以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特异性结合,形成可见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生物分子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试纸条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胶体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效应,二是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首先,胶体金纳米颗粒具有表面增强效应,即在特定波长下,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会导致颜色的增强和变化。

当胶体金纳米颗粒与生物分子结合时,会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改变,从而导致胶体金纳米颗粒的颜色发生可见的变化。

其次,胶体金试纸条上的生物分子探针与待检测样品中的靶分子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胶体金纳米颗粒发生聚集或分散,进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通过比较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与标准颜色条,可以快速判断待测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或存在与否。

胶体金试纸条的原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胶体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效应和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使得试纸条对生物标志物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

其次,具有快速反应和直观可见的特点。

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过程简单快速,无需复杂的仪器和操作,通过肉眼即可直接观察到颜色的变化,使得检测结果直观可见,便于临床诊断和现场应用。

再次,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胶体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成熟,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试纸条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总之,胶体金试纸条基于胶体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效应和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实现了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快速反应和直观可见的特点,逐渐成为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诊断效率和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与免疫金复合物中的抗体结 合,此抗原抗体复合物流至测 试区即被固相抗体捕获,在膜 上显出红色反应线条(T)。


过剩的免疫金复合物继续前行,
至参照区与固相抗小鼠IgG结合 (免疫金复合物中的单克隆抗 体为小鼠IgG),而显出红色质 控线条(R)。Fra bibliotek 测定
阴性标本则无反应线条,而仅显示质控线条。
负电荷,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藉静电 吸引而形成牢固结合。
胶 体 金 标 记 技 术 ( 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应
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
二、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的原理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了微孔膜 的毛细血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 慢向另一端渗移,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并利 用胶体金呈现颜色(红色)反应,检测抗原/ 抗体。
最常用的是双抗夹心法检测抗原
胶体金试纸条示意图
连接垫 (胶体金垫) 样品垫 质检线 吸收垫
背衬 (底板)
检测线
硝酸纤维素膜


测定时将试纸条下端浸入液体
标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 液体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 干片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 并带动其向膜条渗移。


若标本中有待测特异抗原,即
实验四
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
一、简

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是采用胶体金免疫层 析技术研制而成,该技术是90年代初在免疫 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 疫学检测技术,最先用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 HCG)的测定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等检测。
胶 体 金 ( Colloidal gold) 是 氯 金 酸
(HAuCl4)的水溶胶,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 用下,聚合成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 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
胶体金的质量判定标准 质量好的胶体金:溶液呈红色,胶体金颗粒为球 形,大小均一,无棱角。 质量差的胶体金:溶液呈紫色,大小不一,形状 各异。
胶体金标记的原理:胶体金在碱性条件下带
病毒性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
新城疫、犬细小病毒、猪瘟等。
寄生虫疾病:血吸虫病、旋毛虫病、囊虫
病、恙虫病。
细菌性疾病:霍乱弧菌、类鼻疽。
H5亚型AIV尿 囊液阳性结果
阴性对照
H5AIV细胞 毒阳性结果
阴性对照
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特点
简捷快速:操作简单,一般只要5-10min 就
会出结果,而其它方法如 ELISA 需要 1-2h , PCR 需要时间更长。
结果易于判定:阴、阳性呈色很明显,肉眼
很容易判断。
特异性好:因为该技术大多用单克隆抗体标
记,这决定了它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