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800元买门票够吗?
92 × 8 ≈ 800(元)
接近100
92<100,92×8<800 答:带800元买门票够了。
做一做
(教材P70)
陈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 能装6千克,32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32×6 ≈ 180(千克)
…
接近30
32>30,32×6>180 答:32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
把59、63、62、57、58、62、58都看作60。 60×8=480(千克)
答:张大爷家的稻谷大约有480千克。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根据实际情 境的需要
往大估 往小估
分析与解答
29 × 8 = 232(元)
先直接计算买门 票需要多少元, 再和250比较。
232<250 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所求问题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所需条件 三(1)班有29人参观,门票每人8元。
29 × 8 ≈ 240(元)
… …
你能用估一 估的方法得 出结果吗?
接近30 约等号
30×8=240 29×8<240 所以250元钱够了。
所求问题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所需条件 三(1)班有29人参观,门票每人8元。
回顾与反思 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 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92 × 8 ≈ 720(元)
接近90
92>90,92×8>720 答: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新课1. 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 讨论交流,总结解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强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课本练习题。
2. 家长签字,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作业布置环节,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然而,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第7课时 问题解决(1)西师版2025版
红红家
536 560
洋洋家 娟娟家
1.7
429 454 396 419
明明家
799 831
(教材第15页“做一做”)
红红家用量:560-536=24(立方米) 红红家缴费:1.7×24= 40.8(元)
洋洋家用量:454-429=25(立方米) 洋洋家缴费:1.7×25= 42.5(元)
(教材第15页“做一做”)
1.8×0.84=1.512(平方米) 答:沙发占地1.512平方米。
气用量情况,天然气的 单价是每立方米1.7元,小华家7月份应缴天然气
费多少元?
上月读数 本月读数 实际用量
天然气用量 (立方米)
478
506
(教材第15页例1)
同学们,你们计算过天然气费吗? 第一步:查看天然气表。
1 小数乘法
第7课时 问题解决(1)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
学习目标
1.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 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合作意识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 借助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提高分析
答:这个粮店一天卖出小米100.44千克。
4. 王师傅和李师傅驾驶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 时相对开出,王师傅每小时行56.7千米,李师傅 每小时行61.5千米,2.5小时后相遇,甲、乙两 地相距多少千米? 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 求出相遇时王师傅、李师傅行 的路程,然后再求全程。
(2)7月份应缴天然气费多少元? 用这样的方法计算。
天然气费用=实际用量×单价
1.7×28= 47.6(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解题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加减法,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解题思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知:讲解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加减法解决给定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反馈。
4.总结提升: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和解题方法。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2.第7课时 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精练)
3 分数除法
第7课时 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 江南重型机械厂接到一笔制造大型龙门吊的 订单,如果甲车间单独制造,需要6个月的时间;如 果乙车间单独制造,需要9个月的时间。甲、乙两个 车间合作,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解答: 方法一:假设这笔订单的任务数为18台。 (1)算出甲、乙两个车间每个月完成的工作量。 甲车间:___1_8_÷__6_=____3____(台) 乙车间:__1_8_÷__9__=____2____(台) (2)求甲、乙两个车间合作每个月完成的工作量。 ____3____+__2______=____5____(台) (3)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列综合算 式求解。 ____1_8_÷__5_=_3_._6_(__个__)_____________
1÷(210+310)=12(分)
方法二:把这笔订单的任务数看作单位“1”。
(1)甲车间的工作效率:
1 6
,乙车间的工作效率:
1 。
9
1
1
(2)甲、乙两个车间的工作效率之和:__6____+___9___
(3)根据“工作总量÷_16_+_19_)__=__3_.6_(__个__)________ 答: 甲、乙两个车间合作需要__3_._6____个月完成。
心得 把(工作总量 )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单位
时间内做( 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数 量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师徒二人雕刻一件艺术根雕,徒弟单独雕刻需要6 周完成,师傅单独雕刻需要3周完成,如果师徒两人 合作,需要多少周完成?
1÷(13+16)=2(周)
2.一个空的水箱上装有甲、乙两根进水管,单独开 甲管20分钟可以注满水箱,单独开乙管30分钟可以注 满水箱,若甲、乙两管同时打开,需要多少分钟才能 注满水箱?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主要围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和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例题的引导,也有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有了一定的问题解决经验。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愿意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3.示范: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示范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第1单元分数乘法第7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例8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
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找一找,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
2. 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1)篮球有35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足球有多少个?(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六(1)班有女生多少人?3.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中两个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地复习了有关单位“1”的知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单位“1”、分率与具体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一)阅读与理解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要求的是()的面积。
【设计意图: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一共有多少人? 5 + 10 = 15(人) 7 + 8 = 15(人)
解决同一个问题,为什么 列的算式不一样?
回顾反思 男生有 5 人 女生有 10 人 前排有 7 人 后排有 8 人
你还能列出其他算式吗?
拿红花的有 9 人 拿黄花的有 6 人 9 + 6 = 15(人)
拿红花人数 + 拿黄花人数 = 一共有多少人
解决问题时,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按性别分成男女 按位置分成前后排 按花的颜色分成红和黄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列出的算式 可能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三、巩固应用
【课本98页“做一做”第1题】
水里有多少只天鹅? 87 + 76 = 14 (只)
四、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1)
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一共有多少人 5 + 10 = 15(人)
R·一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1)
一、复习计算,引入新课
9+7=16 8+6=14 8+4= 12 9+3= 12 7+9=16 6+8=14 4+8=12 3+9= 12
算一算:操场上一共插了几面彩旗?
6 + 4 = 10(面) 答:操场上一共插了 10 面彩旗。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5
一共有多少人?
前排人数 + 后排人数 = 一共有多少人 7 + 8 = 15(人)
拿红花人数 + 拿黄花人数 = 一共有多少人 9 + 6 = 15(人)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 相关练习。
阅读理解 男生有 5 人 女生有 10 人 前排有 7 人 后排有 8 人
怎样列式解答?
一共有多人?
分析解答
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一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课件
口答:1朵3瓣的花和1朵5瓣的花共有8个花瓣。
有3种丁香花,花瓣分别是3 瓣、4瓣和5瓣。
(3)3朵4瓣的花和1朵5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4×3+5=17(个)
口答: 3朵4瓣的花和1朵5瓣的花共有17个花瓣。
有3种丁香花,花瓣分别是3 瓣、4瓣和5瓣。
1.对比分析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这两道题有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是求一共的张 数,都有4和5, 但意思不同。
2.借助图形理解题意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4个5
求一共 有多少 张桌子。
求4个5相 加的和是 多少。
5×6=30(张) 口答: 6个班一共要选30张照片。
小明和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 条坐了6人。一共有多少人?
4+6=10(人) 口答:一共有10人。
在 里填上“+”“-”或“×”。
5 + 3=8 5 - 0=5
2 × 5=10 5 + 5=10
1 × 5=5 5 - 4=1
4 × 5=20
4 表内乘法(一)
加法、乘法数学问题的对比
练习
教材习题
1.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橫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 每 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选题源于 教材P65第7题) 6×4=24(块)
2.汉字“木”的笔画是4画。(选题源于教材P62第8题)
(1)汉字“森”的笔画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12画。“森”字里有3个“木”字,一个 “木”字是4画,3个“木”字是3×4=12(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分析与解答
各种萝卜地占整 个大棚面积的 1
2
红萝卜地占萝 卜地面积的 1
4
480m2
各种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 1
2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面积的 1 4
可以先求出萝 卜地的面积, 再求红萝卜地 的面积。
480m2
各种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
1 2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面积的
1 4
480×
1 2
= 240(m2)
240×
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 地的面积占萝卜地的 1 。红
4
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自学教材第13页,完成以下填空。
阅读与理解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__4_8_0_m__2___。 1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___2_____。
1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_____4___。 要求的是__红__萝__卜__地___的面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40×
3 4
×
2 3
=20(年)
答:海豹的寿命大约是20年。
3.有两箱橘子,第一箱重40千克,若从第一箱中 取出 1 放入第二箱,则两箱橘子质量相等。原 8 来第一箱橘子比第二箱多多少千克?
方法一:40×
1 8
×2=10(千克)
方法二:40×(
1
×2)=10(千克)
答:原来第一箱橘子比第二箱多10千克。
数的 3 。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4
36 × 31×
3 4
=
9(名)
36 ×( 13× 34)=36×
1 4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7课时-解决问题
看图列式计算.
知识点用乘法或加法解决问题.
预习课本第 63页例 7.第一算.一共有多少张?
1.(1)题中已知有()排桌子.每排()张.求一共有多少张.就是求
()个()是多少.
(2)题中已知有()排桌子.一排 5张.另一排()张.求一共有多少张.就是求两部分的和.
2.(1)和(2)题中虽然有4和5.但是它们代表的意思不一样.(1)题中的4表示的是().5表示
();(2)题中的4表示().5表示
().
3.画图分析.
4.检验答案.列式解答之后要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一是检查图画得对不对.二是看算式是不是正确表示了图的意思.
归纳总结: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题意.可以借助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1)3+5=8 (2)4×3=12或3×4=12
预习新知:1.(1)4 5 4 5 (2)2 4
2.桌子的排数每排桌子的张数另一排桌子的张数其中一排桌子的张数
3.(1)4×5=20或5×4=20 (2)4+5=9
预习检验:(1)4×3=12(人)或3×4=12(人)(2)3+4=7(人)
每日口算:30 16 15 12 25 20 25 30 31 2。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问题解决(1)(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
教案标题:第一单元第7课时问题解决(1)——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2.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实际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要素。
(2)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检验结果。
(3)实际问题的解决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七、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问题解决(1)2. 板书内容:(1)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2)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3)实际问题的解决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为同步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际问题的解决”。
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圆柱第7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件(图文并茂)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圆柱与圆锥
1. 圆 柱
第 7 课时 解 决 问 题
一、探索新知
一个内直径是8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cm,把瓶盖拧紧 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cm。这个瓶子的容积 是多少?
7
能不能转化成圆柱呢?
7cm
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 圆柱,无法直接计算容积。
2. 一个圆柱的高是5cm,若高增加2cm(如图 所示),圆柱的表面积就增加25.12cm2。原来圆柱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5.12÷2÷3.14÷2=2(cm) 3.14×22×5=62.8(cm3) 答:原来圆柱的体积是62.8cm3。
三、课堂小结
正放时水的体积+倒放瓶子时空余部分的容积=瓶 子的容积;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圆柱转化 成规则圆柱来计算。
81 ÷4.5 ×3 =18 ×3 =54(dm³)
答:它的体积是54dm³ 。
10. 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cm,把一块完全浸 泡在这个容器的水中的铁块取出后,水面下降2cm。这块铁 块的体积是多少?
请你想一想,如何求这 块铁块的体积?
2 3.14×(10÷2) ×2 =3.14×5² ×2 =3.14×25×2 =78.5×2 =157(cm³ )
7. 学校要在教学区和操场之间修一道围墙,原计划用土35m³。 后来多开了一个厚度为25cm的月亮门,减少了土石的用量。 现在用了多少立方米的土石?
请你仔细想一想,要想知道 现在用多少立方米的土石? 就要先求什么? 35-3.14×(2÷2)×0.25 =35-3.14×1×0.25 =35-0.785 =34.215(m³ )
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cm3,底面积是16cm。 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分析:此题为已知圆柱体积和底面积求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
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
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或 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种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
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
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
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板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