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高铁客运枢纽对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影响研究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探讨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a71c8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f.png)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探讨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如火如荼,高铁成为了我国城市间交通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高铁的建设与使用对我国的城市郊区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对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进行探讨。
一、经济方面高铁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铁的运营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加速了人员、商品和信息的流通速度。
这使得城市的辐射范围扩大,原本偏远的城市和郊区地区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发展的新热点。
高铁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铁站的建设使得周边地区成为了交通枢纽,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商业、餐饮、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高铁的建设也加快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港口、机场等,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铁的建设也为高新技术、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高铁的运营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促进了高新技术和新能源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社会方面高铁的建设带动了城市郊区的人口流动。
高铁的运营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在城市与城市间进行工作、生活、学习等活动。
这使得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郊区的人口规模和居民密度逐渐增加。
高铁的建设提高了城市郊区的生活水平。
高铁的运营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郊区的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享受到城市内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如医疗、教育、文化、商业等,提高了城市郊区的生活质量。
高铁的建设还加强了城市与城市间的交流。
高铁的运营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加强了城市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这有利于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了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了城市郊区的一体化发展。
三、环境方面高铁的建设改善了城市郊区的交通环境。
高铁的运营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减少了城市之间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降低了城市郊区的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市郊区的交通环境。
高铁的建设推动了城市郊区的绿色发展。
高铁技术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高铁技术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b469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a.png)
高铁技术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其高速、低碳、大容量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现代交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高铁技术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展开研究。
一、高铁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 交通联通性和区域一体化高铁的快速和便捷将不同城市、地区紧密连接起来,促进了交通联通性的提升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通过高铁,不同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更加便捷,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 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调整高铁的通车,使得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
传统的中心城区相对较远的城市也可以与中心城区形成更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高铁站点的城市来说,该站点周边将会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和经济枢纽。
3. 城市分级和功能区域划定高铁的设立对于城市分级和功能区域的划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传统的城市规划,高铁站点附近的区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因此,各级城市可以通过高铁站点周边的开发规划,来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建立起不同层次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二、高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随着高铁的兴建,高铁沿线的土地利用将会得到优化和合理配置。
高铁站点附近的地区往往会成为新的商业中心或者产业集聚区,吸引大量人口和资金流入,形成土地资源的聚集点。
2. 土地价值提升和房产市场变化高铁的通车极大地提升了沿线城市的知名度和发展潜力,使得这些城市的土地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高铁带来的便捷出行也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进而推动了当地房产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3. 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高铁的快速连接,使得产业布局得以优化和调整。
高铁带来的便利交通,可以实现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高铁对环境影响的考察1. 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高铁作为一种低碳交通方式,相比传统的汽车和飞机,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都要低很多。
因此,高铁的发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6f9a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6.png)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高铁的发展几乎成为各国的共识,各地纷纷推动高铁建设,以期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高铁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区域间的交通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铁路或公路,高铁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准时性,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这使得人们可以更便捷地前往其他城市,同时也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
例如,一个地区拥有发达的高铁网络,往往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前来落户。
这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
其次,高铁的建设对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车站、隧道、桥梁等等。
这些建设过程不仅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提供了契机。
另外,高铁的建设和运营还会带动周边的旅游业发展。
人们乘坐高铁前往目的地,会在周边地区停留一段时间,这将为当地的酒店、餐饮、娱乐等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同时,高铁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到访这些地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增长。
此外,高铁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区域的人口和资源合理配置。
传统的交通工具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衡。
而高铁的快速、准时的特点可以使得人们更加自由地选择居住地和工作地,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
例如,一个城市的劳动力资源过剩,而另一个城市缺乏劳动力,高铁的便捷运输能够促使人们跨区域就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对于提高区域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高铁的快速交通也使得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资源的共享更加便利,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互补发展。
当然,高铁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高铁建设的投资问题。
高铁的建设需要巨额资金,包括土地征收、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等,这对于处于发展初期或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可能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7e7c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7.png)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引言高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现代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张和完善,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对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为我国高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高铁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1. 高铁拉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铁的运营,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交通效率,促进了人员、货物的快速流动。
这不仅为各地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保障,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高铁带来的巨大客流量也催生了一批以服务高铁旅客为主的商业设施,如高铁站周边的商业广场、酒店、餐饮等。
2. 高铁优化了区域资源配置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各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一方面,高铁延伸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另一方面,高铁也为城市对外开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加速了城市与城市之间合作和交流,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3. 高铁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高铁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群格局。
各个城市在高铁的带动下,逐渐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功能区域,相互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构建起一个协同发展的城市群。
二、高铁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1. 高铁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高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为IT、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高铁的运行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促进了建筑、机械、电气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2. 高铁提升了产业的跨地区协同发展能力高铁的快速运输能力,促进了跨地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利共赢。
各地方可以通过高铁实现资源、技术和市场的共享,提升了产业升级的整体能力和竞争力。
3. 高铁加速了区域重要节点城市的发展高铁的直达性和高效性,使得一些中小城市成为了重要的交通节点,这为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城市高铁站周边区域发展目标及定位研究
![城市高铁站周边区域发展目标及定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0ccfe7ba0d4a7302763af6.png)
城市高铁站周边区域发展目标及定位研究摘要: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将位于城市核心区边缘的新建高铁站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高铁站周边区域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的探索和讨论。
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的对比分析,得出高铁站周边区域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进而从三个层面分析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发展目标及定位,为其他城市的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高铁站周边区域发展目标定位1.引言由于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既有大型铁路枢纽及周边地区的改造,更引起了新客站及周边区域的规划建设。
由触媒理论和国外高铁站区域的发展建设的启示和引导,高铁车站的规划建设势必引起其周边区域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副中心,以城市新中心的面貌出现在城市格局之中。
鉴于此,笔者试从高铁站区域成功开发的角度,分析研究高铁站核心区域的发展目标与定位关系,为高铁站区域的开发与建设提出微薄的建议。
2.高铁站与中心城区的区位关系2.1高铁站区位布局高铁站在城市中的位置选择关系到高铁站自身地区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同时也将影响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铁站与城市的关系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一般呈以下三种类型。
位于城市中心区,强化既有城市中心欧洲许多大城市的火车站和铁路线建造在19世纪,火车站都位于古老城市中心附近。
在欧洲现有的高铁站中,许多是由城市原有老火车站翻新而来。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欧洲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许多城市的老火车站地区居住密度大,拆迁难度较高,因此由高铁站的更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是那么的明显。
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将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当城市规模较大,大城市地区所有城市以及区域公共交通都连接集中于同一节点,那么城市高铁站将负担过重并且周边区域的价值也将被削弱。
当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无法应对城市继续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新的城市发展源来保持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缓解原有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处于城市中心区边缘的高铁站,由于区位上接近主城区,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周围土地可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源,发展成为城市的新中心。
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研究
![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c0fa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4.png)
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研究随着国家发展步伐的加速,中国的高铁网络日益完善,已成为全球其中一个最为鬼斧神工的交通工具。
高铁的高速、高效、安全、便捷等特点,让许多城市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将探讨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探究。
一、高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高铁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和时空隔阂,使得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促进了经济发展。
作为快速大运输方式,高铁在短时间内可以将旅客快速、安全地运输到达各个城市,也可以快速、安全地运输物品。
这种高效的物流方式,使得沿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经贸交流更加频繁。
同时,高铁的开通加快了城市间的现代化建设,为城市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新动力。
举例来说,沿线城市杭州在高铁的开通后,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实现“票源枯竭”的高铁枢纽城市。
而其作为高铁枢纽城市,在各方面的发展也得到了加速,其GDP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杭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这都是高铁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高铁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高铁建设也为沿线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高铁站周围的商业、服务、娱乐设施建设呈现井喷之势,旅客流量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沿线城市不仅为高铁的服务提供更完善的设施,还在综合体育馆、展览馆等方面进行了建设,这都是高铁建设对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高铁带来的人口流动随着高铁线路的开通,沿线城市的人口流动性增强,从而带来了一系列影响问题。
其一,人口流动加快了城市的多元化,使得沿线城市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其二,大量的人口流入也促进了沿线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使得当地的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其三,人口流动也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四、高铁建设的未来发展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高铁枢纽城市如春雨般涌现。
而高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因此变得更加迫切。
如何在这个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是高铁建设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铁经济对区域发展影响
![高铁经济对区域发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aa291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9.png)
高铁经济对区域发展影响近年来,高铁经济以其高速、高效、便捷的特点,迅速发展并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高铁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潜力和挑战。
一、提升交通效率高铁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与传统铁路相比,高铁的速度更快、车次更多,使得人们能够更快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这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动,也加速了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促进人口流动高铁的建设使得人口流动变得更加便捷。
无论是短途出行还是长途移民,高铁的出现都极大地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居住地与工作地。
这种人口流动带来了资源的重新配置,提升了区域人才和资金的流动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拉动相关产业发展高铁的兴建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也催生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比如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支持,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与此同时,高铁所需的各种设备、材料和服务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商机和发展空间。
四、促进旅游业发展高铁的大范围推广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高铁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使得人们更愿意出行旅游,并且游客可以更迅速地到达景区。
同时,高铁经济也促进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提升,推动了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五、加速城市间联动高铁的联网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高铁不仅促进了人口和物资的流动,也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不同城市之间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促进了各个城市间的联动,从而推动了协同发展,形成了更加稳定和有活力的区域经济。
六、改善区域经济结构高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区域经济结构。
传统上,发达地区更容易集中产业和人才资源,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则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和人才流失等问题。
高铁的建设使得各地区的交通成本降低,人才、资金和技术更容易流动,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优化布局。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2310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1.png)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高铁建设作为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铁的快速、高效、大容量等特点,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了沿线城市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期为高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促进产业布局优化高铁的建设使得沿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从而加速了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这使得一些高端产业得以向高铁沿线城市转移,推动了这些城市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高铁的便捷性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驻沿线城市,进一步优化了当地的产业布局。
2.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高铁的建设加强了沿线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联系,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得以更加合理地配置。
这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使区域经济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3.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高铁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这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铁沿线城市因交通便利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4. 促进旅游业的繁荣高铁的建成通车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铁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使得游客更愿意选择高铁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从而推动了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三、案例分析以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为例,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截至202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4万公里,覆盖全国94%的百万人口地级及以上城市。
以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为代表的高速铁路网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更对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京沪高铁连接了北京和上海两大国际都市,沿线途经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影响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30bb6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1.png)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交通运输成为连接各个地区的重要纽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铁作为一种高速、高效的交通工具,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影响。
首先,高铁有助于缩短区域之间的时间和距离。
传统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等,因为速度较慢,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路途上。
而高铁作为高速、高效的交通工具,能够大幅度缩短区域之间的时间和距离。
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商务、旅游等活动。
同时,高铁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便利,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
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这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建设高铁需要大量的钢铁、混凝土等材料,这就会促进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高铁的运营也需要大量的员工从事维护、销售等工作,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都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高铁线路的开通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市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游客可以通过高铁便捷地前往目的地,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同时,高铁沿线的城市和乡村也会得到更多的曝光和关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和投资。
这些商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此外,高铁对于区域城市发展的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统上,发达的大城市往往更容易吸引人才和资源,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而高铁的开通可以使得周边的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与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人们可以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同时享受低成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这样一来,既可以减缓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又可以促进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尽管高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铁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高铁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08ed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2.png)
高铁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建设不断扩大和加速,高铁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
高铁的高速度、安全、舒适乘坐体验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但是,高铁交通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从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人口流动等方面,分析高铁交通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高铁交通的发展,不仅加速了城市间的交流与连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通过高铁交通建设,人们越来越追求快速的出行,既然高铁的速度快,自然更多的人会选择高铁出行。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城市的竞争力日益提高,大城市也开始借助高铁交通建设,向周边城市、乡村推进。
高速互联的高铁交通网,使得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城市空间结构得以拓展,远程通勤和城际旅游得以成为可能。
而在此过程中,新兴区域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其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和反哺。
通过高铁交通连接,促进了沿线城市产业的共享和空间的互通。
二、产业发展的变革高铁交通的发展,使传统的地理和空间因素的限制大为缩小。
通过高铁交通,许多城市间的产业合作得以实现,并形成了“跨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通过高铁交通的联通,使得城市之间竞争也同时得到了放大和激化。
例如靠近高铁站的商业地产和办公楼等,都会成为具有更大吸引力的热点区域。
高铁交通与产业的联动,不仅在市场需求、资本流动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城市的产业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高铁交通的出现,为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商机和产业创新。
例如在不少城市,出现了如高铁公寓、购物中心、高铁餐厅等配套服务的新型商业项目。
三、人口流动的变化高铁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缩短了距离与时间的阻碍。
在往返于两地之间的人流动中,城市之间的角色与地位不断发生变化。
作为连接城市的桥梁,高铁交通使得人们可以更迅速、便捷的完成往返,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扩大了城市所覆盖的范围。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效益评估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2369fb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7.png)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效益评估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高铁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不仅快速便捷,还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评估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效益。
二、高铁的快速交通带来的便利性1. 减少旅行时间高铁的运行速度相比传统的铁路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大大缩短。
人们可以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这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2. 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高铁的建设连接了各个城市,使得城市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更加紧密。
这种紧密联系为人员的流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动与发展。
同时,高铁还能带来更多的人口流动,为人口的集中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高铁建设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1. 提升城市形象高铁的运行将引入大量的人流和客流,城市也将因此而受到更多的关注。
高铁车站的建设和周边的开发将为城市形象的提升提供机会。
游客和商务人士通过高铁在城市停留的时间也会增加,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2. 带动产业发展高铁的运营不仅仅带来了交通的便捷,也为城市周边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高铁沿线的城市往往会经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用地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商业机会。
例如,高铁车站周边的商业区和新兴产业园区都成为了吸引外资和企业的热门地点。
四、高铁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铁的运行使得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便利。
在高铁沿线的城市可以在经济和产业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和互动,优势互补,形成区域经济的合力。
这也使得一些发展较为滞后的城市有机会迎头赶上。
2.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高铁的建设能够分流传统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
同时,高铁的快速运行速度使得远距离通勤成为可能,减少了长途通勤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高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1. 减少碳排放高铁相比于航空和公路交通,其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碳排放也较少。
高铁建设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高铁建设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dd4f1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9.png)
高铁建设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高铁建设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性论述结构,举例说明具体的操作方法,并对问题进行进一步阐释,最终给出实践导向的结论。
首先,高铁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铁的快速运输能力可以大大缩短地理距离,提高区域间的联系和交流。
例如,中国的高铁网络连接了许多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
这种高效的交通方式使得各地之间的货物和人员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贸易和投资活动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此外,高铁周边的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发展也会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高铁建设对区域的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高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往往需要通过城市和乡村的区域,这就促使了这些地方的城市化进程。
例如,在中国的高铁建设中,一些以前相对较小的城市,如合肥和武汉,因为它们成为高铁线路的中转站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这种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
此外,高铁建设还对区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比于传统的交通方式,高铁具有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高铁列车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相比于燃油动力的飞机和汽车,其碳排放量较低。
同时,高铁线路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因为高铁线路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所以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会有相应的环境评估和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保护自然生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高铁建设对区域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高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土地征用、投资回报等。
因此,在高铁建设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确保高铁建设对区域发展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
在未来,高铁建设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给更多的地区带来机遇和挑战。
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
![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5b5ca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7.png)
总结词
该区域客运枢纽的建设促进了周边地区经济 发展,但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压力,需采取措 施缓解交通拥堵。
详细描述
该区域客运枢纽位于城市近郊,随着城市发 展,周边地区逐渐成为新兴商业和住宅区。 客运枢纽的建设吸引了大量人流和物流,促 进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然而,同时也增加 了交通流量,使得区域内的交通状况日趋紧 张,尤其在节假日和上下班高峰时段,交通
拥堵问题严重。
案例三:某大型客运枢纽的交通影响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大型客运枢纽的建设改善了城市交通结构,提高了运输 效率,但需关注其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该大型客运枢纽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占地面积广,集成了 多种交通方式。其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优化了 交通结构,提高了旅客运输效率。然而,由于占地面积大 ,该客运枢纽的建设也对周边环境和居民产生了一定影响 ,如噪音、空气污染、土地征收等问题。因此,在建设过 程中需充分考虑环保和居民利益,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负面 影响。
01
初始阶段
最初的客运枢纽只是简单的中转站,功能比较单一,设施也比较简陋。
02 03
发展阶段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客运枢纽逐渐发展成为大型的交通设施,各种 交通方式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紧密。同时,客运枢纽的功能也更加丰富, 包括购物、休闲、娱乐等。
现代化阶段
现代化的客运枢纽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不仅是一个交 通节点,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详细描述
客运枢纽涉及多种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流交织复杂,容易 引发交通事故。同时,人流密集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交通环境问题
总结词
客运枢纽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78f4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7.png)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1. 引言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工具,拥有高速、高效的特点,已经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研究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带来的利与弊。
2. 提升交通便利性高铁的问世,使得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大幅减少,进一步提高了交通的便捷性。
以往需要数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到达,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商务活动、旅游观光,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 市场经济影响高铁的出现对城市的市场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高铁便捷的交通连接使得城市之间的市场更加融合,促进了商品、资本、人才的流动。
其次,高铁带来的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 区域均衡发展高铁的运行使得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使得资源可以更为均衡地分布。
传统上,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其他城市则相对较弱。
高铁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其他城市接入国家和全球经济的机会,促进了区域均衡的发展,减少了区域间的差距。
5. 旅游业的促进高铁的便利和快速性对旅游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高铁,游客能够轻松地前往不同的城市、地区进行旅游,大大提高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同时,高铁也提供了旅游线路的设定和规划,使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高效。
6.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高铁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高铁沿线城市,土地利用通常会更加集中,呈现出“沿线发展”的特征。
相应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需要更为高效,高铁所带来的便利性也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规划。
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铁的出现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交通工具,高铁运行所产生的噪音和空气污染明显较低。
此外,高铁的运行也减少了对地下资源的开采,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8. 社会文化的影响高铁的运行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高铁对周边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周边经济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2dcf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e.png)
高铁对周边经济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建设和运营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铁对周边经济的影响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许多人认为,高铁的建设将会给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带动经济繁荣。
本文将从高铁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高铁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以及高铁带来的人口流动等方面来探讨高铁对周边经济的影响。
高铁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高铁的建设不仅能够刺激当地的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提高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力。
高铁站的建设也将会推动地区的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流和商业机会。
这些都将会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增加当地的税收收入。
高铁对周边城市的影响高铁的运营有助于改善周边城市的交通状况,推动城市的交通体系建设和完善,提高城市竞争力。
同时,高铁也将为周边城市开辟新的市场和商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高铁连接周边城市和大城市,让周边城市的居民更容易到达各种商业和服务设施,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和生活水平,也增加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高铁带来的人口流动高铁的便利和速度,能够促进区域内的人文交流、旅游业发展和人口流动。
各地的居民不再受制于交通不便,高铁的便利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旅游机会和出行选择,旅游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高铁也能够促进人口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流动,增加周边城市的人口数量,让周边城市的劳动力和消费者更多地流入到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总之,高铁作为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代表,不仅在交通出行方便性上具有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可以直接促进周边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推动城市竞争力提升;同时,也通过人口流动促进区域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区域城市发展关系研究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区域城市发展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524598d0d233d4b14e69d3.png)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区域城市发展关系研究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
在2010年高铁运营里程就已经达到8358公里,居世界首位。
根据全国铁路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我国已经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高铁时代。
这必将给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及周边区域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首先界定了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其次分析了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区域城市发展互为影响的关系,其中重点论述了高铁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最后提出来在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下,周边区域城市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区域城市;影响;经济;产业Abstract: China is the fastest grow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 2010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 mileage has reached 8,358 kilometers, ranking first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ailway Development “12th Five-Year Plan, the 2015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 mileage will reach 16,000 kilometers, China has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high-speed rail. This is bound to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 transportation hub in the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city. The paper first defined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high-speed rail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for the surrounding area urban development mutually impact the relationship, which focus discusses the high-speed rail surrounding cities, driven role, last raised to in the high-speed rail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of radiation next, the surrounding area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Keywords: high-speed rail transportation hub; surrounding area city; impact; economy; industry一、综合交通枢纽的界定交通枢纽按交通换乘方式分类,可分为综合交通枢纽和单一方式交通枢纽。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f2d5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f.png)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引言高铁作为一种快速、高效、舒适的交通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高铁建设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交通运输、产业布局、城市发展、旅游业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1.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高铁的建设提高了交通运输的速度和效率,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距离,改善了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
高铁的开通使得区域间的人员流动更加便利,加快了货物流通的速度,促进了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2.高铁建设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高铁建设对产业布局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高铁的开通使得区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加速了产业转移和集聚的过程。
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通过高铁网络与其他地区进行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高铁的开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铁对城市的交通、商业、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高铁站在城市周边的建设,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扩张和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地位。
4.高铁建设对旅游业的影响高铁的快速运输能力和便捷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高铁带来的便利性使得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前往各地旅游,推动了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利用。
高铁的开通还可以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增加旅游业的收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5.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的影响高铁的建设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推动了人口流动的加速。
高铁提供了更快、更舒适的出行方式,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在不同城市之间工作、生活和学习。
高铁的开通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之间的人才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结论可以看出,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交通运输的效率,促进了产业布局的升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加快了人口流动和人才交流。
因此,在进一步推进高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和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高铁建设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建设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a05c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e.png)
高铁建设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铁建设成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高铁的建设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还对地方区域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就高铁建设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高铁建设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区域一体化。
高铁的建设打破了地理壁垒,缩短了原本远离城市核心区的地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使人们更加容易实现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
这种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高铁沿线城市或地区,提高了地方的人口规模和密度。
通过人口流动,高铁建设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同时,高铁的运营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了地方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动,实现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其次,高铁建设提高了地方的交通和物流效率。
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准点率高,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和成本。
与传统的普速铁路相比,高铁为地方带来了更高效的交通方式,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到达目的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高铁对于物流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铁运输具有稳定、高效、安全等特点,可提供快速可靠的物流服务,减少了物流成本,并加速了商品的流通速度,提高了地方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高铁建设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铁的运行将原本相对疏远的旅游目的地与大中城市连接在一起,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高铁极大地提高了旅客的舒适度和出行便利性,使得人们更愿意选择高铁作为旅游的交通工具。
高铁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偏远地区旅游,促进了地方旅游产业的繁荣。
与此同时,高铁的运营也加大了地方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曝光度,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高铁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高铁建设需要庞大的投资额,特别是在基建方面的投入较大。
这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是一大挑战。
同时,高铁建设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地占用、噪音污染等问题需要得到合理解决。
客运枢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客运枢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1b8ee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6.png)
客运枢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朱志英
【期刊名称】《人民交通》
【年(卷),期】2024()4
【摘要】近年来,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大环境中,公路运输客流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城际间的运输需求却是稳步增长,围绕满足城际出行需求和交通发展,结合客运交通枢纽建设和利用,从带动公路运输服务能力,和城际轨道的有效结合,增强城市间联系、文化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客运枢纽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提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分析客运枢纽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页数】3页(P0064-0066)
【作者】朱志英
【作者单位】浙江恒风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
【相关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对公路客运枢纽服务区域的影响
2.公路客运枢纽影响区域内交通组织研究
3.枢纽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交通7+1论坛”第二十六次会议纪实
4.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城
市轨道交通对公路客运枢纽服务区域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探讨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cbc5b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2.png)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探讨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在我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效应。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在交通领域是显著的。
高铁的快速、安全、便捷等优势使得居住在城市郊区的居民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城市工作、学习等。
对于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高铁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交通方式,促进了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这种交通便利性不仅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使得城市郊区的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铁对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在经济方面也是积极的。
高铁的到来使得城市郊区的市场更加繁荣,吸引了更多的商业机构进驻,提升了郊区的经济活力。
高铁对郊区的投资和建设也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些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高铁对城市郊区化的影响还体现在人口流动方面。
高铁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居住地选择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城市中心区域,而更多地选择居住在城市郊区。
这种人口流动对城市郊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大量人口的流入使得城市郊区的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市的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推动了郊区的人口扩张。
人口流动也改变了城市郊区的人口结构,增加了城市郊区的多样性和活力。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效应。
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消耗,可能促进土地过度开发,增加了郊区土地的利用压力和环境破坏风险。
高铁的运营可能加剧了城市中心区域和郊区之间的空间差距,引发了城市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影响了城市郊区的平衡发展。
高铁的运营也会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和环境压力,对城市郊区的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高铁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影响效应,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推动高铁的发展和城市郊区化的进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实现高铁与城市郊区化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客运枢纽对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影响研究丁甲宇郭旭东【摘要】高铁强大的时空效应改变了区域和城市空间格局,引发了新一轮发展的不确定性。
高铁客运枢纽周边地区必须进行枢纽战略和空间战略构建,率先抢占区域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站点向枢纽节点转变,成为撬动地区发展的动力源。
高铁客运枢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呈现基于时间尺度的空间特征,显著吸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高端产业集聚。
枢纽地区的开发依托于区域经济的支撑,同时应关注地区形象、可达性和开发策略等因素。
【关键词】高铁客运枢纽;周边地区;时空效应;不确定性;集聚、扩散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在日本建成。
经过近50多年的建设发展,高速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过程。
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较高。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高效率、网络化的高铁线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和对时空尺度的感知习惯。
1.宏观层面的高速铁路影响分析1.1 区域层面影响分析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群正逐步从单城竞争格局走向多城合作的“区域城市”格局。
与此同时,2004年国务院出台《中长期铁路规划》提出建设四横四纵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标志着中国即将步入高铁时代。
可以预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化的形成将是推动“区域城市”竞争格局的有力助推器。
高速铁路沿线将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城市走廊。
高铁时代预示着中国扩张型经济进入服务转型和产业提升阶段,也预示着区域城市群结构整合地到来。
然而,强大可达性的高铁站点形成的“时空转换”效应,在整体增强沿线设站地区经济实力地同时,将形成新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在沿线内部重构地区服务对象与功能等级。
总体来说,高端的产业和功能优先向更高级的中心区域集聚发展,使得部分城市与区域的高端产业和功能萎缩,沦为“腹地”;而中低端产业和功能则将逐渐从中心区域向外梯度扩散,在外围有发展条件的城市或区域集聚发展,也使得部分城市与区域获得发展需要的经济要素,形成新功能中心。
换言之,上面所述的影响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区域内原有的城市等级地位将得到加强,另一方面是高铁将推动新的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从而改变原有的等级体系。
另外他也指出了第三种可能性:地方政府为了在现有城市体系中争取到更加有利的地位,会采取一些刺激站点周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图1 多种交通方式综合优势比较以上分析是建立在对整个高铁线路和网络的分析上,而对于那些具有明确发展优势的站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区域产业腹地的范围。
研究表明,高速铁路较合适的出行范围是400~800千米,其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出行距离是500~600千米,考虑中间停靠站的耗时,此段距离对应于高铁行驶2~3小时的时间,这正是商务活动当天往返的最合适时间。
一般来说,当出行时间小于1.5小时,高铁相对于汽车和普通列车的效率优势不太明显,相反便捷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劣势凸显出来。
而当出行距离大于3小时,高铁相对于飞机又失去了效率优势。
因此,本研究认为高速铁路最具竞争力的出行时间是1.5~3小时。
这也意味着,优势站点的产业腹地将主要在三小时都市圈范围内。
1.2 城市层面影响分析1.2.1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对世界各国高铁车站选址布局研究,认为按照高铁站点与城市中心地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城市中心地区、城市边缘区、机场地区。
图2 高铁站点空间布局类型 从国外案例来看,绝大部分高铁站点都布置在城市中心地区,主要是因为欧洲城市已经进入稳定期,缺乏城市化动力。
而这种布局类型也容易获得成功,法国里尔市的欧洲里尔项目就是高铁站点带动城市转型的典型案例。
另外,还有一些城市把高铁站点和机场结合形成辐射范围更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例如国外的巴黎、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等城市,我国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采取此布局模式。
高铁站点布局在城市边缘区的模式虽然在国外较少出现,但是我国高铁设站大多运用此类型。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可以依托高铁站点带来的发展机遇形成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副中心,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城市边缘区的布置类型需要高铁站点与城市中心有很完善的交通联系,形成强大的可达性。
1.2.2 提升城市功能结构上面提到了我国地方政府依托高铁站点形成城市副中心的发展诉求,这需要我们将站点的设计和城市规划结合考虑,同时关注站点周边地区的节点交通价值和城市功能价值。
所谓节点交通价值指高铁站点本身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所反映的交通功能与设施属性;而城市功能价值指站点地区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和催化所产生的价值。
a.城市中心地区b.城市边缘地区c.机场地区图3 高铁站点按功能价值分类模型Bertolini(1998)提出了次划分标准的“橄榄球模型”,并具体指出五种类型:功能平衡站点、功能较弱站点、功能过度站点、节点价值过高站点和场所价值过高站点。
他指出,只有位于“橄榄球”内的功能平衡站点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以1964年至1970年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例,第三产业比重从43%上升到47%,其中东海道新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新干线沿线的工商企业数量增加到1975年的1.49倍,而同期全国工商企业数量只增加1.2倍,这一数值在非新干线沿线地区仅为1.15。
据相关研究,高速铁路所带来的客流诱发率平均为25%左右。
而旅客人次的增加,尤其是高层次旅客数量的增加,无疑会对沿线的餐饮、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益处。
2.高铁客运枢纽对周边地区影响分析高铁建设引发的新一轮区域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意味着高铁站点建设对周边地区带动并不一定形成正相关关系,甚至有可能继续演绎区域“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局面。
要改变这一空间定律,高铁客运枢纽周边地区必须进行枢纽战略和空间战略构建,率先抢占区域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站点向枢纽节点转变,成为撬动地区发展的动力源。
这正是Pol在高铁影响中提到的第三种可能——地方政府应当采取一些刺激枢纽周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城市在现有城市竞争体系中争取到更加有利的地位。
2.1 影响范围轨道站点对于周边用地的影响范围一直存在争议。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很难界定一个明确的边界;另一方面,不同规模和等级的轨道站点依据其自身特点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也是复杂、多样的。
汤宇卿(2005)认为以车站为中心分为三个影响圈层,分别是小于600米、600米至1500米和1500米至5000米。
另外一项相关研究表明,站点影响范围分为两个圈层,内环是以500~800米的步行吸引范围为半径,外环则是半径约为2000米的经济直接影响区。
段进同样也将高铁站点的影响范围分为三个圈层,分别是800米范围内的核心区,800米到1500米的拓展区,以及1500米以外的影响区。
本次研究认为,以上研究仍是基于传统空间距离概念得出的结论。
然而,高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时间距离将取代空间距离成为人们感知物质空间的方式。
随着高铁客运枢纽的建成,以地铁为主导的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将会变得非常便利,从而扩大客运枢纽的影响辐射范围,并改变影响方式。
叶仲平、边经卫(2005)等人的研究认为,步行10分钟到达交通转换点是理想转换时间的上限。
一项针对波士顿居民出行换乘的研究也表明,人们所能忍受的“换乘惩罚”(transfer penalty)是9.5分钟。
因此,本研究界定站点影响范围选取两个标准:第一,换乘时间不超过10分钟;第二,换乘一次。
通过对步行、公交巴士、地铁等三种出行类型的影响范围叠加,得出基于时间距离的高铁站点影响范围模式图。
图4 高铁枢纽站点影响范围模式图由于地铁平均三分钟一站,由此带来主要影响范围的“三级跳”式的延续。
这也意味着紧邻高铁枢纽的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可以承接部分枢纽周边地区外溢的城市功能。
2.2产业影响2.2.1 主要影响范围内的产业类型根据案例,在高铁站点周边以及临近地铁站点周边的合理步行范围内,主要集聚车站配套功能和衍生功能。
配套功能主要是针对车站的需要提供的补充性的功能,如海关、接驳站场等。
衍生功能主要是依赖车站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集散而发展的功能,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功能,来提升地区的形象和影响,基本有以下一些:1.利用便捷交通吸引各类企业的商务办公活动。
2.利用强大的吸引人流能力和门户地区发展旅游咨询、金融邮电、信息咨询及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以及人员培训等行业,强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
3.发展零售业和餐饮业等传统商业,完善服务配套职能;吸引大型、有一定品牌的商家进驻,提升其场所品位。
4.发展贸易、会议、会展业,加强地区的经济活力并有可能使其成为区域对外开放的宣传窗口。
5.发展影院、体育中心、康体俱乐部、教育等休闲娱乐业,凸显车站的场所性,提升其场所魅力。
6.房地产业:建设可售和租赁两种住宅,宾馆及酒店式公寓等房地产。
2.2.2 次要影响范围内的产业类型范围扩大到换乘公交巴士、出租车、私家车等机动车合理可达范围,约为站点3公里范围,国内的分析显示除了上述产业之外,外围更多的还有居住和工业等产业类型。
在轨道站点的商业办公区外(600~800m)开发商务居住房地产业,如宾馆、酒店式公寓等;在轨道站点的交通区范围内(少于1km)开发中高档住宅小区,之外可以发展普通住宅或低密度别墅;工业产业在此范围也有一定的发展。
2.3 用地影响高铁站点对于不同产业的集聚作用将直接反映在不同产业功能对站点周边土地的需求上。
根据对国内外相关成功发展车站案例的分析,站点周边尤其是站点核心地区均进行了较高强度的开发,产业功能中商务、零售、居住三者是对承载空间要求最多的。
表1 以车站为中心主要用地的分配刘金陵等在更大范围内对站点周边用地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将周边用地分为建成、建设和新建三种类型。
研究认为,在当车站位于城市新建区,其外围地区将主要用于发展居住功能,其次商业和共建各占20%。
2.4 就业影响从就业人口角度而言,高速铁路也明显带动了沿线就业人口的增长。
以日本东北新干线(大宫—盛冈段)为例,据统计日本的东北新干线1982年开始运行后,沿线城市的人口增加了30%。
1996年,日本全国人口增长为1975年的1.13倍,而同期东海道新干线沿线居民人数增长为1.35倍,不在新干线沿线地区的人口只增长1.07倍。
显然,东海道新干线沿线地区吸引了较多的人口。
另外,新干线沿线城市就业人数增长在高铁通车前与非沿线城市保持一致,然而1982年新干线通车之后,前者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后者。
表2 东北新干线沿线与非沿线城市就业人数统计注:以1970年的就业人数为1.0再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高速铁路为例,高速铁路在规划和建设的8年多时间里,创造了78100个全职岗位以及2.8亿美元的工资收入,在接下来的近40年时间的运营和再投资,创造了174800个全职岗位和6.04亿美元的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