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
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那一
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
来……”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又哪里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作者正
是要通过这种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淀上风光的描写,词浅意深,意境
优美。可以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淀,近景远景层次井然,线
条分明。让这群妇女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
神风貌;同时从稻秧、芦苇、浪花的起伏跳跃,我们仿佛听到这幅画面外的风声、水声,那
就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潮流。一处景物的描写,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内容,可见
作家笔底的功力的深厚。
《荷花淀》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不只描绘出了一副副美丽的风景画,而是通过写景来烘
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荷花淀》就是这样一篇景明、人美、
情真、意切的小说,有人评价它是“诗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语言富有特色:朴素、清新、
柔美,像蓝天上的明月,如山涧里的清泉。所以,阅读《荷花淀》之后,感觉就像三伏天喝
了一瓶冰镇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听了一首轻音乐。篇二:读书笔记之语文教学通讯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6月b 总第736期
郑西银文本“亮点”教学、“微点”教学
程少堂的“语文味”特色语文教学
《荷花淀》、《世说新语·咏雪》、《诗经·子衿》、《把玩诗歌——你是我的同类》、《荒原
中的舞蹈:中国知识精英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在“反英雄”的时
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毛泽东的文化魅
力与英雄悲剧——“千古第一词”毛泽东<沁园春·雪>文化密码解析》、《锦瑟:中国诗歌
美的“四个代表”》、《生活处处是语文——以<广东地方风味菜单>为例》、《把玩诗歌<你是
我的同类>》
余映潮谈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自我训练读透几本学术著作
如: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写作艺术示例》(1983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红烛集》(1986年山西希望出版社),《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
录(中国语文卷)》(199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
黄厚江《本色语文》,《王君讲语文》,《青春课堂》,董一菲
洪宗礼《洪氏语文》
杨宇鹏语文教师要锻炼自己的“耳朵”——对“对话”教学中教师“听”的思考
一、“听”学生言说,找到推进课堂的契机
二、“听”学生言说,让课堂渐入佳境
三、“听”学生言说,纠正学生思维的问题
四、“听”学生的言说,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用思想点燃课堂篇三:读书笔记——现当代文学[1] 读书笔记
其一鲁迅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高峰,他的许多作品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早在小学时就
读过他的《故乡》、《社戏》、曾给了我极大的影响:自己心中的故乡和儿时的生活并不清晰,
可是再当我重读这两部作品,又加上高考后第一次回到故乡时,那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使
我切身体会到鲁迅先生做文时的心情了。假使我冒昧的以鲁迅先生的角度思考,我是没有回忆
中的故乡的,但是我却有无数个理想中的故乡:它该是清新的,该是活泼充满生机的,该是
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理想,在我第一次踏上故乡的黄土之后便破灭了,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
有碧绿的西瓜,有嬉戏追逐的少年,它的确非常五彩,可是深蓝的天空中没有翱翔的鸟灵,
圆月下没有饭后聚坐的热闹,碧绿西瓜地外牢牢树立起了栅栏,而嬉戏的少年背上压着重重
的书包??故乡,是我给了你太多的期盼吗?还是我的期盼过于理想。
现实,在我回到了故乡之后便体味到鲁迅形容他的故乡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
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而我的故乡又何曾不是呢?年轻人纷纷出外闯荡,留下孤弱的一家
老小,哪怕在外风吹雨打,也不肯回到面朝黄土的故乡。在家的人整日守着土地,除了这些
嬉戏的孩童们,还有谁会发出油然的笑声呢。少年不知愁滋味,鲁迅的少年也应当不知晓愁
为何物??在这点上大家彼此都是相同的。
鲁迅先生回忆中的故乡是个美好的世界,而我心中所想的故乡也是个美好的世界,但是
当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发现美好的故乡并不存在了,这当不是故乡变了。故乡依然是如同中
国广大农村一样,不是异类,异类的是我们这些美化故乡的人,鲁迅以故乡为美,是因为童
年美好的记忆,我以故乡为美,是久未见故乡而生的神秘期待之美。这可能都是一种自恋式
的希冀,太过于主观了吧。
鲁迅先生众多的作品中,读过最多的当属《呐喊》小说集中,其中的多数文章都曾用心
品读,如《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
午节》《兔和猫》《社戏》。而其中的《故乡》、《社戏》则可谓我最喜欢的两篇鲁迅文章。虽然
我比较喜欢鲁迅先生的乡土小说,但是由于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在老师们
的推荐下也曾读过《彷徨》中《伤逝》、《祝福》、《孤独者》,还有《故事新编》中的《采薇》、《铸剑》,还有不得不说的《朝花夕拾》,因为这是一本鲁迅先生唯一的回忆散文集,我比较
喜欢里面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然还有鲁迅其他的杂文、
诗歌,细细一数发现,原来不经意间,也曾不少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可见鲁迅先生对后世
的影响该有多深呐!
其二散文篇
我读过的散文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新”,郁达夫先生的作品则给我
的感觉是“真”,冰心的散文让人觉得“美”??当然都是个人之言,尚待斟酌。
读过的第一篇朱自清散文就是课文《背影》,当时也深深的感动了每一个学习这篇课文的
同学,也曾作为公开课教师必讲的一堂课,所以文中描写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不
停叮嘱的话语都让人历历难忘。第二篇则当是《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
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多美的语句
啊,现在重新读来,都觉得身心为之清爽,怪不得当年我们要熟背这篇名作,它的确是写春
景描摹的范本。朱自清的散文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漂亮”、“缜密”,的确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像是在读文,而像是品画,一幅美丽、形象逼真、妙景横生的写意画。
朱自清先生其他的散文,大多数都是在高中之后读过的了,如《荷塘月色》。
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却是我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品读的,可能在以前一味的听从师教,私
自把郁达夫先生从自己的视野中剔除了,这该是多么的不明智的做法。据说郁达夫先生在早
期创作了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可是我却仅仅读过其中两篇《故国的秋》、《北平的四季》,更
多的还是读过郁达夫先生的短篇小说:《沉沦》、《出奔》、《迟桂花》《她是一个弱女子》、《春
风沉醉的晚上》。读郁达夫先生的散文,莫过于感受到颓废之美,散文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
情调,比如《故都的秋》,光从名字来看,故都给人一种旧地重游的眷恋、惆怅的思绪之情,
而更与“秋”放在了一起,无不从伊始就开始陷入感伤的阴影之中,再往下读的时候,才开
始领略到这篇文章的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而郁达夫先生的小说,读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