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古建筑的装饰特点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岩古镇古建筑的装饰特点分析

青岩古镇古建筑的装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木装饰、石装饰,还是砖装饰都十分讲究,巧夺匠心,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民族美学特征与传统文化思想。

一、木装饰

木装饰历史久远,工艺技法种类多样,地位与影响较大。木雕一方面能够修饰建筑构件衔接、外露的部分,对建筑进行装饰,另一方面能够体现居住者的身份地位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青岩遗存的古建筑装饰中,木雕工艺丰富,主要采用了圆雕、浮雕、透雕、阴刻四种雕刻技法。

(一)挑檐枋与雀替

挑檐枋又称撩檐坊,是斗拱的重要附属构件和挑檐的重要承重结构,能够传递建筑构件重量。青岩古建筑挑檐枋的雕饰,技法多样,内容丰富。雕饰技法以圆雕、浮雕与透雕为主,内容以大象、蝙蝠、牡丹、荷花等动植物纹饰图案为主。雀替是房屋外檐坊与梁坊相交处的承托木构件,主要起均衡与装饰的作用。青岩古建筑的雀替种类与形式丰富多样,有斗拱造型、装饰图案的外轮廓造型等。

其装饰,工艺手法主要以透雕、浮雕等为主;内容以大象、蝴蝶、荷花、牡丹等动植物纹饰图案为主。

(二)门与窗

青岩古建筑门与窗的装饰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

青岩古建筑的门主要为朝门和堂屋门。朝门也就是常说的大门,通常有门罩构成,罩上吊瓜下垂。朝门是一个家庭的"脸面",体现和象征着者居住者的身份地位与财富,常常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点部分之一。青岩民居建筑朝门的木装饰主要为瓜柱、雀替、门簪等部位。装饰内容丰富,既有蝙蝠、蝴蝶、桃子、石榴等动植物图案,也有福、寿等寓意吉祥的书法单体文字。堂屋门,青岩古建筑的堂屋门主要为传统格扇门和传统格扇门加建腰门两种类型。中国传统格扇门主要有上端格心、下端裙板及格心与裙板之间部分的绦环板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也是传统格扇门木雕装饰的主要部位。青岩古建筑格扇门上端的格心,面积较大,便于装饰,主要有步步锦、万字纹、直方格等装饰形式。绦环板与裙板是格扇门重点装饰的部分,由于这两部分的构成主要为实心板材,雕刻发挥的余地较大,因此装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常用梅、兰、竹、菊等超凡脱俗的题材内容,表达一定的人文气质和时代精神风尚。

青岩古镇古建筑的窗较门相比,无论在装饰形式,还是装饰内容上,更是丰富多彩。窗的形式与形状丰富多样,既有直棂窗、格栅窗、支摘窗,又有矩形窗、扇形窗、圆形窗等。其木雕装饰,采用的主要工艺手法为圆雕、浮雕、透雕等。雕饰的题材内容既有"灯

笼锦""步步锦"、冰纹,又有荷、莲、卷草等。

赵以炯故居的花窗样式与装饰内容是上述特征的重要代表。

(三)藻井

藻井,又称龙井,是经过木材抹角层层叠加而成,形式美观华丽,常见于具有较高规格的戏楼、正殿等建筑内。青岩古镇的藻井主要体现在万寿宫、慈云寺等宗教建筑中。藻井木雕装饰主要以浮雕为主要技法,雕饰有荷、莲、卷草、凤凰、蝴蝶等动植物图案,可谓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二、石装饰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

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石雕艺术是人类

有史以来经常使用的装饰技法,由于具有耐腐蚀性强,易就地取材与保存等优点,纵观古今中外,遗留了大量宝贵艺术财富。凿、剔、削、磨、刻等是石装饰的常用技法。贵州青岩石材丰富,且常年气候潮湿,为石装饰的普遍使用提供了空间与可能。青岩古镇古建筑中现遗留了部分石雕艺术作品,主要在柱础与抱鼓石、须弥座与石栏板等部位。

(一)柱础与抱鼓石

柱础又称磉礅,常用在立柱下面,直接与地面接触,主要起承重与保护木柱下部分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青岩古建筑群中石柱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堪称经典,研究价值较高。柱础石的造型种类多样,艺术效果较好,有鼓形、莲花形、方柱形等,且常与图案组合出现,变化丰富,极具文化内涵。例如,赵以炯故居、迎祥寺、龙泉寺等处的石柱础,造型各异,累计数量有百余礅。柱础的雕刻技法主要以传统的浮雕、圆雕和透雕等形式为主,雕刻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既有荷、莲、蝙蝠、蝴蝶等动植物图案,也有福、寿等书法文字。

抱鼓石,又称门枕石,属于建筑构件,是紧挨墙体,安放在大门两立框下的石墩,起加固门框的作用。青岩古镇抱鼓石多用于石牌坊立柱下,其作用在于"抱"住立柱,使其稳固。抱鼓石常雕刻成圆鼓形,但青岩石牌坊的抱鼓石都没雕刻成此形状,而雕刻成了葫芦形或狮子形,如赵彩章百岁坊的葫芦抱鼓石、赵理伦百岁坊的狮子抱鼓石。葫芦形,又似石榴形,两者既有"福""禄"的谐音,又有"多子"的寓意,体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狮

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视为兽中之王,置于建筑物上,既可以避邪,又寓意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二)须弥座与石栏板

须弥座原是佛像下面的基座,经过发展,后来演变为上下宽、中间束腰,以仰莲和覆莲相连接的基本形式。须弥座在青岩古建筑群中常用作柱础、抱鼓石的底座。常采用浅浮雕的雕饰手法,各个部分都附有不同的石雕装饰内容。雕饰题材非常广泛,既有角兽,又有各种植物纹案等。

青岩古镇的石栏板常建在花园庭院之中,约高二三尺高。其做法是先立望柱,后在望柱间安装栏板,有的栏板下安坐脚。栏板上常作环形、菱形、方胜形镂空雕饰,望柱柱头上也常刻有吉祥图案。

三、砖装饰

砖装饰主要是指砖雕,是在水磨砖上进行雕刻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也是古建筑中重要的装饰手法,它源远流长,而且富有民族特色。砖雕艺术在青岩古建筑中应用广泛,且具有典雅质朴的特点。其主要应用在脊饰、瓦作、影壁、山墙等处,常采用圆雕、透雕、浮雕等雕饰工艺。

(一)脊饰

脊的装饰主要针对正脊而言,正脊是指屋顶上两个坡面顶相交而产生的结合部和分水岭。脊饰既有防止雨水渗透的功能,又起装饰的作用。对脊装饰的繁简程度,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户主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因此屋脊自然成为装饰的重点部位。青岩古镇古建筑正脊的造型多由脊身、脊翼、脊首三部分组成,脊身,是正脊的主体部分;脊翼,指正脊两端的装饰部件,一般安放兽形装饰物,即兽吻,具有体现官位身份的装饰作用;脊首,指正脊中央的装饰部件。青岩古镇古建筑的正脊有下列三种基本形式,即类型一:脊翼+脊身+脊首+脊身+脊翼;类型二:脊身;类型三:脊翼+脊身+脊翼。青岩宗教建筑与民居建筑在脊饰上有所区别,即宗教建筑的脊是用比较有气势的正吻和两端鸱尾来体现。正脊造型丰富多样,如宝瓶或火龙珠状,两端鸱尾常用龙吻、鱼吻等样式。

(二)瓦作与山墙

瓦作包括瓦当与滴水。瓦当是指屋面筒瓦最下端起防水、户檐的构件,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青岩古镇古建筑的瓦当多为扇形和三角形,常以浅浮雕形式雕有花饰图案等。滴水,是安放在屋面青瓦最下端出檐处起排水作用的构件。古镇滴水形似如意形舌头,上面雕有花饰图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