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
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度问题分析与对策
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度问题分析与对策一、问题分析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承担着许多重要功能,包括管理公共事务、提供社会服务和促进邻里关系等。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对于推动社区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居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居民对社区治理事务缺乏兴趣和了解。
有些居民可能对社区政策和事务缺乏兴趣或者认为这些事务并不直接影响自己的利益,因而无动于衷。
其次,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居民获取有关社区治理的信息渠道有限,往往依靠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少数几种途径获取信息。
由于信息来源单一和信息传递不及时,许多居民对于社区治理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了解不全面。
另外,参与形式和方式单一造成了居民积极性不高。
目前大部分社区仍采用传统的会议形式召开社区事务讨论,居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场参与。
而很多居民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参与到会议中去,造成了居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二、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对策1. 提升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兴趣和意识为了增加居民对社区治理事务的关注和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举办主题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如社区文化节、志愿者招募日等,向居民展示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参与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社区治理政策和规定,及时更新权威信息,并鼓励居民进行互动交流。
2. 拓宽信息渠道,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为了改善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居民发布。
(2)举办社区治理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向居民介绍有关政策和规定,并解答居民关心的问题。
3. 创新参与方式,提高居民积极性为了解决居民因参与形式和方式单一而造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行网上投票制度,使居民无需亲自到现场就能直接参与投票。
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
课程设计题目: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科目:市政学学生:学号: 201107050131院(系):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2013 年 12月16 日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行政管理111班:指导教师:(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市政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是指城市公众通过城市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互动的方式决定公共政策和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与行为。
加强市政管理过程中公民的参与程度,不管是对公民个人表达诉求,城市政府提高管理效率,还是对改善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市政管理活动在推动公民参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仍存在参与公民结构失衡、参与渠道少、参与深度和广度短浅等问题。
本文在初步了解我国市政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公民参与的形态、实际效果及原因,为进一步促进公民参与市政管理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市政管理,公民参与程度,结构失衡,参与途径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ndcountermeasure analysisABSTRACT: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refers to the city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by city government or other public institutions interactive decision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policy. Strengthe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unicipal management, whether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 citizens, the city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has a great positive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although our country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ctivities in promo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involved in civil structural imbalance, less channels, depth and breadth of participation short-term problems.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our country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morphology, actual effect and the reasons of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t forward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Keywords:urban management, citizen participation, structural imbalance,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城市社会利益不断分化,价值观念的多元特征更加明显,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已经成为市政管理者面临的严峻挑战,仅仅依靠城市政府的单一管理已经是疲于应付。
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一)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公民的参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该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公共问题突出,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来缓解矛盾、解决问题,公民参与是解决间题的有效途径。
广义的公民参与的概念,是指公民参与覆盖整个政治过程;狭义的公民参与的概念,是指从各自具体的研究领域对公民参与的概念进行阐述,比如公共政策的角度、政治学的角度以及社区的角度等。
伴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对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要求其地位的实际确立。
越来越多的公民个人或组织试图影响决策,制定对本人或本阶层有利的政策。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有利于保障公共政策的公正性,无论是执政党、行政机关还是司法机关等其他官方主体,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和完全利民的,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己私欲,公民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去时会争取并确保自己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从而确保公共政策的公正性。
二、有利于政府重视人民群众的疾苦、愿望和利益,公民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提案,进一步制定解决问题的公共政策,从而使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问题通过正规渠道得以表达,有利于政府加强对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的重视。
三、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够提高公民对公共政策的认可程度,从而减少公共政策执行的阻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效率。
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政治方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公民参与具有了最基本的法律保证和制度保障,这是公民能够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前提条件,但同时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还缺乏充分条件,主要表现在具体的参与程序当中。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如交通、环境、社会治安等等。
在过去,城市管理往往是由政府机构独立完成的,而公众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公众参与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是由人构成的,城市的管理应该以人民的需求和意见为基础。
公众参与可以增加城市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使政府更加贴近民众,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公众参与还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为公众可以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政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此外,公众参与还可以增强市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然而,目前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公众参与的渠道和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建立了一些公众参与的平台,如公众听证会、社区议事会等,但是这些平台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很多时候只是形式上的参与,缺乏实质性的影响力。
其次,公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很多市民对城市管理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还比较薄弱,他们缺乏对城市管理的了解和参与的能力。
最后,公众参与的结果和效果还不够明显。
尽管政府会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回应,公众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或者被轻视。
为了改善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公众参与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市民普及城市管理的知识和方法,鼓励他们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其次,政府应该建立更加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和渠道。
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公众参与机制,确保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回应。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公众参与的发展。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已处理)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院(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专业行政管理提交日期 2012年6月4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蔡津科班号 09行政管理院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同组姓名无指导教导梅昌超当前,社区治理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居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发展,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分化,多元利益主体逐步形成,必然要求公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并明确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同时,需要构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体系。
(1)引言 (3)一、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4)(一)参与率较低,参与结构不平衡 (4)(二)公民参与流于形式 (4)(三)参与途径单一,参与渠道不畅 (5)二、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5)(一)公民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 (5)(二)社区治理行政化严重 (6)(三)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保障 (6)三、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7)(一)明确政府与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 (7)(二)提高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意识 (7)(三)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公民参与的法制化 (8)(四)健全公民参与的各种配套性机制 (8)1.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8)2.建立反馈机制 (9)3.构建多元参与渠道创新机制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市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推进城市社区的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
然而目前的社区治理中存在着公民的参与意识淡薄、参与权利得不到保障、社区的行政化严重等问题。
公民参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社区治理顺利推进的瓶颈。
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
关键词: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政府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marketization and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Yet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such as citizen's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participation right is not guaranteed, commun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is serious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problem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our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make concrete analysis. On this basis, we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bout improving the citizen participatingin community governance.Key words: Citizen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governance Goverment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基层民主治理是指各级政府在行政区域内推动民主政治的一种方式。
在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和环节。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的过程,也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责任的表现。
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对于基层民主治理的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路径分析,以找出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目前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比较薄弱。
一方面,部分公民缺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对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关心度不高,对政府和组织的工作缺乏信任和参与的积极性。
政府在基层民主治理中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的机制和渠道,公民参与度低,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有待提高。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是建立公民参与的机制和渠道。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和途径,包括公众意见征集、听证会、社区议事会等形式,确保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权利得到保障和实现。
政府应当及时公开和透明化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鼓励公众参与,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三是加强公民社会组织的建设。
公民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促进公民通过社会组织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发挥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作用。
四是加强公民参与的法治保障。
政府需要依法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和自由,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机制,保障公民参与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对于侵害公民政治参与权益的行为,要加强法律监管和惩处,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法治保障水平。
提高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水平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主动作为,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供公共政策和决策的公开透明和参与机会。
公民也应当提高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共同推动基层民主治理的健康发展。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成为了社会治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而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公民参与,即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对社区事务进行监督和参与,是一种民主社会的表现。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1.信息不对称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信息不对称是一大难题。
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常常缺乏透明度,公民往往缺乏获得必要信息的途径,难以了解到社区事务的具体情况,无法有效参与社区治理。
2.参与渠道狭窄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渠道相对狭窄。
大多数公民只能通过居委会或者业委会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但这些组织往往缺乏民主性和透明度,难以真正代表广大居民的利益。
3.参与意识不强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社区治理普遍存在“城市管理者”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较为严重的代沟,城市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并不强烈,大多数居民对社区治理持漠视态度,导致公民参与度不高。
1.加强信息公开城市社区治理部门应当加强社区事务的信息公开,通过建设社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居民全面公开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情况,使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到社区事务的具体情况。
城市社区治理部门应当拓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鼓励居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例如成立社区议会、开展社区表决等方式,让更多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城市社区治理部门应当积极开展社区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增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建立社会组织平台建立社会组织平台,鼓励居民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例如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使社区治理更加民主化和透明化,真正实现居民的利益代表。
5.加强法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的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法律制度,规范社区治理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社区治理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市政道路项目质量管理成功案例分析如何提升公众参与度
市政道路项目质量管理成功案例分析如何提升公众参与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变得越发重要。
然而,市政道路项目的质量管理往往面临复杂的挑战,而公众参与度则是其中一项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成功案例,探讨如何提升市政道路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度,并对相关实践进行总结和建议。
1. 引言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交通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
然而,质量管理一直是道路建设中的难题之一。
公众参与度对于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公众是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
本文将以某市某道路项目的成功案例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度并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
2. 案例背景该道路项目位于某市的繁华商业区,是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
由于该区域的特殊性,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质量把控对于市政部门和当地居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3.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公众参与的第一步是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
在该案例中,市政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传递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成立项目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组织路演和召开公众会议等。
这些渠道为公众提供了解项目的机会,有效地增加了公众参与度。
4. 制定公众参与计划为了确保公众能够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市政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公众参与计划。
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参与形式,如问卷调查、座谈会、专家咨询等。
这些计划确保了公众的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并使市政部门能够了解并采纳公众的反馈意见。
5. 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度在市政道路项目质量管理中,信息公开透明度是提高公众参与度的关键。
市政部门通过将项目的相关信息全面、准确地公布,确保了公众能够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和相关决策。
此外,透明度还包括对项目进展、预算使用和质量风险等方面的公开披露,让公众能够监督和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中来。
6.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市政道路项目质量管理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度。
市政部门可以积极邀请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参与项目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行政治理中的民众参与问题
行政治理中的民众参与问题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治理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行政治理中,民众参与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行政治理中民众参与的问题,包括参与机制的建立、信息公开的推进、社区参与的促进,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一、参与机制的建立行政决策的过程中,民众参与是保证决策公正合理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存在许多参与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政府在行政决策中缺乏倾听民众声音的渠道和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或完善公开听证、公开磋商等参与机制,以便及时获得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民众参与过程中缺乏专业性支持和辅导。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顾问机构,提供专业性的咨询和辅导服务,以帮助民众更好地参与行政决策。
民众参与机制中缺乏有效沟通渠道。
政府应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使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二、信息公开的推进信息公开是行政治理中民众参与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目前信息公开存在不足之处。
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完整。
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公开行政决策的相关信息,包括决策背景、决策理由以及决策后果的评估等,以便民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这些决策。
信息公开的方式不便民。
政府应该采用更加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和接收的方式,向民众公开信息,例如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方式。
信息公开的频率不够高。
政府应该加强定期信息公开的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滞后,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和及时性。
三、社区参与的促进社区作为民众的基本单元,应该成为行政治理中重要的参与主体。
然而,目前社区参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社区参与的意识不够强烈。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社区参与的意识和认同。
社区参与的渠道不畅通。
政府应该设立社区办事处,提供咨询和协助服务,方便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社区参与的成果不够明显。
政府应该及时反馈社区参与的结果,引入居民主观能动性,增强居民参与行政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论:在行政治理中,民众参与是推动行政效能、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引言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它涉及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民主、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基层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更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目前在基层公共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公民参与的意义和价值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到政府决策和事务管理过程中,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公民参与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主建设。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它可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高政府的决策合法性和公信力。
2. 促进社会协同发展。
公民参与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促进政府效率。
公民参与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有效促进政府更快速、更准确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以上几点都体现了公民参与在基层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它既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持,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公民参与意识不强。
在基层公共管理中,一些公民对政府事务冷漠和缺乏兴趣,他们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关注程度不够,导致了公共管理的难题。
2. 参与渠道不畅。
在基层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渠道并不通畅,一些政府事务决策往往“闭门造车”,公民参与的渠道被阻塞,导致了公共管理效率的低下。
3. 参与机制不健全。
在基层公共管理中,一些地方政府参与机制不健全,缺乏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了一些政府决策缺乏民意基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
以上几点问题都表明了基层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不足和存在的困境,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三、加强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的对策和建议1. 提高公民参与的意识。
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政府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鼓励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到政府事务中。
2. 加强参与渠道建设。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渠道和平台,让公民更加便捷地参与到政府事务中,提供更多的民主决策机会和舆论监督的渠道。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一、引言城市社区作为城市进步的基本单位,承载着公民的居住、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需求。
而城市社区治理的曲直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社会稳定。
在过去,社区治理主要由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而公民参与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息进步进步,公民参与逐渐成为构建和谐社区、增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逆境与解决方法,以期增进城市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完善。
二、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现状1.公民参与的定义与重要性公民参与是指市民通过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和管理等行为,对社区的进步和治理发挥影响力,从而增加社区内共享资源的机会和能力。
公民参与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的治理效能,还能够增进社区居民的满足度和参与意识。
2.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社区会议、居民代表制度、意见反馈机制、志愿者服务等。
这些途径和方式旨在增进公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区的权利和义务,乐观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3.公民参与的现状与问题然而,在实际的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
起首,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
许多居民对社区事务关注度不高,甚至对社区事务漠不照顾。
其次,大众参与的渠道和方式不够多样化,导致居民的参与选择空间有限。
再次,公民参与的决策力和实际影响力较低,浩繁时候只是形式化的听取居民意见,并未真正对社区进步产生实质性影响。
最后,公民参与的机制和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参与者权益保障不足、流程不透亮等问题。
三、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1.制度缺失与居民参与意识不足在许多城市社区中,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并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参与途径和方式,导致公民参与的意愿和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同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也相对不足,缺乏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和自我组织的能力。
论公共管理中公民的参与
论公共管理中公民的参与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是指社会中各类公民,包括个人、组织和团体,参与到公共管理活动之中,包括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
公民参与是民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意义、形式、挑战及应对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
公民参与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民参与可以提升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当公民能够参与公共管理决策的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将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和民意,增强了决策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公民参与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
公众参与能够使得政府决策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成效。
公民参与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壮大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民、组织和团体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社会的合作与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元的动力和资源。
公民参与在公共管理中有多种形式。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可以通过参与公共听证、政策建言和政策评议等渠道,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公民可以通过监督、评估等手段,对政府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在政策评估中,公民可以通过调查、评议等方式,对政策的效果和成本进行评估。
公民还可以通过投票、选举、参加公共服务的管理等途径,直接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公民参与在公共管理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够强。
在中国,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公民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对于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并不够强。
公民参与的渠道不畅。
目前中国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渠道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广泛性,限制了公民参与的范围和深度。
公民参与的效果不明显。
在公民参与过程中,公众的建言和参与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反馈,导致公民对于公共管理的信任度不高,影响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公民参与在公共管理中的发展。
应该加强公民参与的意识教育。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对于参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公民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性。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社区治理是指政府、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并协商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而公民参与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加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稳定。
在现实中,公民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公民参与意识不强。
部分居民对社区事务不关心,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
他们认为社区事务和自己的生活无关,对社区议题缺乏兴趣。
这种态度不利于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也影响了治理效果和社区的发展。
信息传递不畅。
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使居民能够了解社区的问题和决策,并及时参与其中。
在一些社区中,信息传递不畅,居民对社区事务了解不够,导致他们无法及时参与决策和表达意见。
决策机制不够民主。
一些社区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部分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居民的意见无法得到充分听取和尊重。
这种情况下,居民的参与意愿会下降,社区的民主治理也难以落实。
公民参与的方式和手段也存在问题。
目前,一些社区的参与方式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投票和听证会上,居民的参与空间和方式有限。
应当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社区论坛和调查问卷等方式,使更多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
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当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重视和参与意愿,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完善信息传递机制。
政府和社区组织可以建立一个开放透明的信息平台,及时向居民公布社区的决策和事务,接受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也要加强居民对社区信息的获取能力,提升他们对社区事务的了解程度。
加强决策的民主性。
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当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的决策程序,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尊重居民的权益,使决策更具普惠性和公正性。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浅析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我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中,即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整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也是践行“互联网+”的重要形式之一。
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同时也促使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然而,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非理性、无序性行为,使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无法正常进行。
本文从政策制定层面出发,从我国公民参与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尝试通过法律和道德等路径加以规范,从而实现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定义在戴维·米勒所编著的《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公民参与被定义为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
具体来说,公民网络参与就是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公民能够参与进来,并能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和监督产生作用。
通过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如下定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就是我国公民在使用手机、电脑等媒体的过程中,依赖互联网技术,以电子邮件、后台留言、微信微博等途径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并对公共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我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双重影响(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积极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了公民对于政治权利的追求。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系统,所有公民都可以参与其中,浏览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并发布自身诉求,而这个过程也极少受到外界的约束和影响。
也就是说,“互联网+”政治参与给公民提供了一个突破时间和空间的信息获取与发布平台,使公民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政府所发布的最新公共政策,并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这种便利也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带来公民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和情绪化。
浅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困境及对策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重要的民主体制建设之一。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公民参与,多次强调公民参与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我国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困境和障碍,这些困境和障碍既来源于政府和行政机构,也源自公众自身,本文将从政府和公众两个方面来分析具体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政府方面的问题1.对公众参与的态度不够积极政府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态度不够积极。
在有些部门甚至是有意忽视公民意见。
公众的意见未能被及时反馈和考虑,最终导致决策无法得到较大程度的支持。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应该树立公民参与的理念,提供更多机会让公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信息公开不够透明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公众难以了解政府决策的过程和获得必要资讯,这限制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通过透明的沟通和公开的信息,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与方向。
3.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相关的公共政策参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通过这些条例,公众参与能力被限制。
政府应该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让公众参与合法化、规范化,真正发挥公众的力量。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主体是公众,但许多人对于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够重视,参与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重视公共政策的认识,让公众加强自己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公众参与方式不对公众对于参与方式的选择不足,主要还是传统模式,没有利用到网络、新媒体等现代技术的最大化发展。
因此,公众的意见、建议传递等方面有所欠缺。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当推动网络化、信息化的参与方式,同时也鼓励公众多参与线下公共面议、公民研究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民间讨论,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质量。
3.参与过程中的权利保护不足公民在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不良的对待和打压,或在整个过程中所表达的观点、意见难被采纳,这都是过度控制和制约公民参与的一大障碍。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社区建设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的重要途径,而公众参与则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我
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存在以下问题:
1. 参与意识不强:部分居民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缺乏兴趣和参与
意识,很难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2. 参与方式单一:社区居民参与方式单一,多数是通过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等组织参与,缺乏多元化的参与方式。
3. 信息不透明:有些社区建设项目的信息开放不充分,居民难
以了解项目需要的情况、建设效果以及后续管理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宣传教育,提高参与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社
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2. 创新参与方式:通过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吸引更多
人参与社区建设,增加多元化的参与方式。
3. 加强信息公开:加强社区建设项目的信息公开,让居民了解
建设项目的需求、效果和管理情况等信息,促进居民积极参与社区
建设。
4.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渠道和处理机制,让居民通
过投诉、咨询等方式表达意见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增强公众参
与的效果。
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公民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参与和影响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
在基层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强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政府的决策科学性和公信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当前基层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公民参与意识不足。
部分公民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公共事务缺乏兴趣和关注,缺乏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这种情况不利于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和参与,也给基层公共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政府参与机制不健全。
基层政府对公民参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不完善。
因此,公民在基层公共管理中参与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有时候还会遭受不公正对待。
三、参与途径不畅通。
当前的公民参与途径还比较窄,很多公民缺乏途径和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有些平台的开放程度和便捷性也不够,导致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四、公民参与意见反馈不及时。
在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中,公民参与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导致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下降,并可能产生“参与无用”的感觉。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具体包括:一、加强公民参与意识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开展公共教育、民主宣传等,提高公民对基层公共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兴趣,从而使公民深入参与到基层公共管理中。
二、完善政府参与机制。
政府应确立和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公民参与的制度机制,提高公民参与权利的保障。
三、拓宽公民参与途径。
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开设网上公示平台、建立公共社交媒体账号等,使公民有多种途径去参与基层公共管理。
四、加强公民参与意见反馈。
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意见反馈渠道,并规定意见反馈时间,及时向公民反馈其参与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
综上所述,公民参与是基层公共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基层公共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略论我国市政规划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
略论我国市政规划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现代市政学理论认为,市政规划是市政管理的逻辑起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政治运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建设都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市政规划。
公民参与是实现市政规划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
现实中,我国市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基于此,本文认为应该通过转变观念,加强公民主体能力的培育,健全制度,强化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等途径来促进公民参与市政规划。
关键词:市政规划公民参与机制作为市政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市政规划的合理有序开展,其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满足公民的需求,促进公民利益的实现。
但目前我国的市政规划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公民有效参与的机制尚未建立,从而使市政管理的公共价值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理论基础现代市政规划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表现出人本化的趋向。
学术界普遍认为,市政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市政规划阶段,即农业社会阶段。
经济不发达、政治不民主、文化不开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适合于这一时期的特点,市政规划理论表现出原始的、没有明显功能分区的、结构简单的特征。
市政规划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只具备军事防御和市场交易的功能需求,体现的仅仅是物质形体规划在改造城市形象与面貌方面的重要作用(张旭霞,2006)。
欧洲许多城市的城堡,我国封建社会的各级城市(省会、州、府、县)的设计建造都体现了这一时期市政规划理论的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近代市政规划阶段,即工业社会阶段。
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城市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使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城市的迅速扩展,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市政理论则表现出技术性、综合性、多功能性等特征。
市政规划超越了物质形体规划的局限,着重于解决各种城市病,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如1910年法国建筑师夏奈尔的“工业城”规划理论,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提出的“卫星城”理论,都体现了这个时期市政规划的特点。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随着我国基层民主治理体制的日益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民政治参与是基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社会行为,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公共事务和政治选择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践中,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现状1、参与意识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思想观念不够成熟。
一些人缺乏对民主思想的理解,或者对基层民主治理体制的作用不够了解,甚至对公民政治参与持冷漠态度。
2、参与层次不齐。
当前,在我国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主要包括选举、听证、开放式问责、社区公共事务协商等形式。
但这些形式的参与并不是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的,因为受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少部分群体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政治。
3、参与方式单一。
在基层民主治理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单一,对于不同的公民参与需求没有完全满足。
有些地方的群众会议、听证会等形式过于简单,缺少更加多样化、灵活响应的形式,无法真正体现出公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二、路径1、加强教育。
要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有必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宣传教育、开展公民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层民主治理的意义和形式,提高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2、丰富参与层次。
为了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基层民主治理,我们应该适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和层次,让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居民议事会、社区代表会等基层组织的方式,整合公民间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制定“如何开展参与”员工手册等营造公民政治参与氛围。
3、实现多元化参与。
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参与需求,我们应当推进多元化参与方式。
比如,丰富基层民主治理的形式和渠道,设计和制定移动端应用和QQ、微信直播等等新媒体手段,推动便捷化参与程度。
总之,我国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与路径分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推行的“依法治理、共建共治、安定有序”的重要体现,其核心在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加强社区内部的自治力量,建设和谐、民主、文明的社区。
公民参与是城市社区治理的关键环节。
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参与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和协同性。
首先,公民参与的程度较低。
城市化进程虽然高速发展,但社区居民普遍感觉缺乏有效的参与。
导致公民参与不活跃的原因,主要由于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层次和机制了解不足,同时他们对于社区服务、制度、规则等方面的建议和关切没有得到充分理解和回应,导致公民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弱。
其次,公民参与的方式单一。
当前,公民参与的方式仍局限在传统的居民议事会、业委会、志愿服务等形式。
这些形式缺乏创新性、实效性和适应性,并且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居民需求和多元化的社区管理。
此外,社区管理员不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高效、精准地调查、收集公民意见,建立公共意见征集平台和调查问卷,同时也缺乏灵活、高效的调解方式,不能主动化地面对各种社区问题,导致公民参与的方式单一且效果不良。
最后,公民参与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
城市社区治理自主性高,但缺乏规定和制度的约束,容易导致治理过程中信息沟通不畅、权益保障不充分、投诉渠道不清晰,影响地区治理的公正性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而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恰恰在于缺乏公民参与的严格约束、保障机制,没有对社区居民参与行为、机制、角色、权限等做相关规定,难以完善公民参与的依法性、安全性、公正性,以及公民参与的权利和义务。
一是加强公民参与的德育教育和交流互动。
以市民教育和集体教育为基础,开发做好居民教育,提高居民政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性。
推动居民代表会议和业主大会的改革,完善选举和换届制度,扩大代表团和居委会组织调研、治理议题的范围,充分发挥代表的监督和表达作用,增进社区治理的透明度。
二是加强公民参与的网络化、社会化和智能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科目:市政学学生:学号: 201107050131院(系):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2013 年 12月16 日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度及对策分析行政管理111班:指导教师:(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市政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是指城市公众通过城市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互动的方式决定公共政策和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与行为。
加强市政管理过程中公民的参与程度,不管是对公民个人表达诉求,城市政府提高管理效率,还是对改善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市政管理活动在推动公民参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仍存在参与公民结构失衡、参与渠道少、参与深度和广度短浅等问题。
本文在初步了解我国市政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公民参与的形态、实际效果及原因,为进一步促进公民参与市政管理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市政管理,公民参与程度,结构失衡,参与途径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ndcountermeasure analysisABSTRACT: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refers to the city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by city government or other public institutions interactive decision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policy. Strengthe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unicipal management, whether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 citizens, the city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has a great positive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although our country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ctivities in promo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involved in civil structural imbalance, less channels, depth and breadth of participation short-term problems.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our country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morphology, actual effect and the reasons of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t forward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Keywords:urban management, citizen participation, structural imbalance,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城市社会利益不断分化,价值观念的多元特征更加明显,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已经成为市政管理者面临的严峻挑战,仅仅依靠城市政府的单一管理已经是疲于应付。
要想及时把握市政管理中问题和矛盾的性质和状态,平衡不同利益和价值的要求,离不开公民的参与。
加强公民对市政管理的参与,是合理解决城市利益分配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公民意见。
”城市,在有限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设施,财力,物力等国家资源,市政管理因此成为解决利益价值冲突和促进政治民主推进过程中的重心,加强市政管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程度更是重中之重。
1.公民参与的地位和作用1.1公民参与对于城市公民个人的意义对公民个人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表达公民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力;公民参与制度有助于提供公民自我发展与选择的基础,参与市政管理过程是公民自我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在参与的过程中,公民能够较为准确的界定自己的合理利益边界,能够对政治和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公民参与有助于增进和发展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的力量,解放个人的潜能,构建有效的公民素质,在参与的过程中纠正现代公民对于政治的偏见,如无政府主义,政治冷漠以及政治激进主义等。
毕竟,公民生活在国家中,公民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都和政治密切相关,积极参与市政管理是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大途径,这有利于培养不偏激、不保守的现代公民精神。
1.2公民参与对于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对于城市社会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调整社会与国家的结构关系,改变国家处于强势支配地位现象,增强社会的自我治理能力,平衡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二者合理边界的确定;在矛盾和冲突较为集中的城市,通过公民参与来化解冲突,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参与过程中相互沟通、谈判、协调和妥协,这种理性的互动有助于塑造规则意识和诚信观念,建立合作关系网络,通过这种一定意义上的“自治形式”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1.3公民参与对于城市政府治理的意义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规范政府权利的行使,强化公众的监督,为遏制腐败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保证社会公共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通过公众的广大参与,集思广益,反映民意,有力的促进公共政策质量的提高和政策执行的高效;公民参与是政治民主的重要体现,通过促进市政管理的民主化来带动整个国家机构的民主化进程;此外,公众参与市政管理也是政府做好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公民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加强的对政府的认同感,减小了政府工作的阻力,政府政策也得到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2.当前我国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形态、现状和原因2.1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形态2.1.1行政主导推动型行政主导型,主要是指政府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上加大力度,规范和引导公民参与市政建设。
以重庆市为例,该市于2003年制定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在今后编制的各类规划上报审批时,要求附上公众代表的意见,否则不予审批。
大型公共建筑、广场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座谈会、研讨会将邀请由政府确定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代表参加。
必要时,还将在拟建地挂牌建设规划方案,广泛接受征求公众意见,接受公民监督。
再如,2011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就《长沙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举行立法听证会,听证会欢迎“有话直说”的市民自主报名畅言与见证。
这也是由政府主导的。
2.1.2市民主导参与型市民主导型,是指市民自主的按照某种组合方式,为解决自己在城市空间中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自发的参与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建造,城市环境保护,城市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参与性活动。
比如当前社区活动中的环境志愿服务就属于此类。
2.1.3市民政府共同参与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建设和市政管理,因所有权和经营方式的不同,经常涉及到许多利益矛盾和冲突。
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使得市政管理问题很难单方面解决,往往需要政府、企业与市民的通力合作。
由市民、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具体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式,逐步成为当前市政管理的一种现实。
例如在各大城市进行的旧区改造工程,涉及的资金额巨大,运作的手段既有政府全面推行,也有市场化方式,更有市民的切身利益。
以西安市为例,未央区在旧城改造,拆除城中村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靓丽成果就是政府、市民、企业共同协调努力的结果。
2.1.4市民全过程参与型市民全过程参与主要针对的是城市规划,目前在国外对这一社会参与的方式已扩展到城市具体公共事务的全过程,即规划、建设与运行的全过程参与。
这一形式在国内刚刚起步,目前主要运用于公民普遍关心的一些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都有社会参与的影子,但这些参与的具体形式、深度和广度与实际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参与还有一定距离。
例如有轨电车票价制定,教育规范讨论等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热点。
详见表1当前我国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形态统计公民参与形态特点主要内容代表城市行政主导政府主动,公民被动在立法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市民重庆、青岛市民主导参与公民主动市民自发组合,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城市市民政府共同参与市民全过程参与均主动公民主动城市建设、公共设施管理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和普遍关心的事务西安、南京广州、上海表1资料来源:刘淑妍.当前我国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路径探索[J].同济大学学报.第20卷.第三期当前我国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形态作者据此整理而得2.2市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目前来看,我国的市政管理已经在公民参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深圳、厦门、广州、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率先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民对市政管理的参与还比较滞后,基本上是在决策已经批准后处于实施阶段的参与,效果不明显。
2.2.1以行政主导型的参与为主我国公民对市政管理的参与主要为行政主导型的参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公民参与的往往表现为一些城市的创新之举,许多市政管理的日常内容中公众咨询和决策咨询活动依然很少,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依然是咨询的主体。
我国大部分官员认为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是上级划拨或自筹的,如何作出政府实绩工程,对上级负责是第一位的,与公民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市民则认为,城市规划等管理活动是政府的职责,大部分建设项目都是政府部门官员开会,征求相关设计人员的意见后拍板决定的,与自己无关,即便是自己参与提出意见了,政府也不一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