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质编录明细介绍
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相关材料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是矿山地质两大重要资料,是矿山生产的重要技术资料,它是研究矿床地质、布置勘探工程、提供开采设计和指导采掘生产以及矿山技术经济活动的基础资料。
矿山各项地质工作和各种地质工程都必须有原始地质编录作为记实.通过总结、归纳原始地质编录形成反映地质区段(矿区、矿床,矿脉、矿体)的地质条件、地质关系和地质规律的综合地质编录图件。
一、原始地质编录(一)原始地质编录资料1.图件有:各种勘探工程原始地质素描图和柱状图,实测地质剖面图,露头地质素描图,采场分层地质编录图。
2.表册有:各类勘探工程矿岩化学取样、加工、化验的登记表及成果计算表,平均品位、厚度、面积等储量计算参数计算记录表。
3.数据文字有: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岩物理机械性质以及其他各种地质测试、鉴定报告等。
4.实物有:地质岩矿标本、化验分析副样和矿岩心留样等。
(二)勘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包括槽探、浅井、水平穿脉、沿脉、天井及中穿、上山及中穿、钻探、各种采准工程、采场分层等的素描图。
原始地质编录的方法和比例尺,图件和图式,描述内容参考第二章。
二、综合地质编录矿山综合地质编录是以原始地质编录资料为基础,编制的各种综合地质图.它需正确反映矿山揭露的地质现象,正确反映地质条件(地质体、地质构造、矿体、...)的空间关系。
以满足矿山生产探矿和开采设计的需要,作为储量计算、贫化损失计算、编制采掘计划的基础资料和作为开展地质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一)矿山应具备的综合地质计件1.矿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5000—1:10000);2.矿床(体)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1000—1:2000); 3.勘探线地质部面图(比例尺1:500—1:2000),; 4.矿脉(体)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比例尺1‘500-1‘2000);5.中段(露采阶段)平面地质图(比例尺1:200—1:1000); 6.样品分布及矿体圈定图(比例尺1:200—1:500); 7.开采矿块地质图(局部中段坑道地质平面图、天井剖面图、中穿地质平面图、矿块矿体投影图(比例尺1:200); 8.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200—l,1000);9.矿区水文地质图(比例尺1:000—1:2000)坑道水文地质图(比例尺1:500-1:1000);10.专项图件(如矿体顶底板等高线、炮孔取样、坑内外对照图等)和专题研究图。
地质编录
第四章地质编录和矿产取样在矿床揭露之后,应对所有的探、采工程(探槽、浅井、坑道、钻孔等)进行全面认真的现场地质调查工作,并且仔细地、客观地收集矿床中矿石的数量、质量以及各种地质特征的全部资料。
无论在地质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中都要进行此项工作,它是整个矿床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
此项工作包括原始地质编录和矿产取样工作。
第一节原始地质编录简介一、原始地质编录的概念与内容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矿体及各种地质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用图表和文字将矿体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称之原始地质编录工作。
它是收集第一手地质资料最基本的方法。
所收集的资料是编制各种综合地质图件的基础,是进行综合研究的前提,也是评价矿床的重要依据。
原始地质编录具体包括坑探工程地质编录和钻孔地质编录(或称岩心编录),编录的主要内容如下:⑴素描图:用简易的皮尺、钢卷尺和罗盘等工具,测绘各种以矿体为中心的地质现象并将其画到坐标纸上,各种勘探工程的素描图见后述。
⑵文字描述:在野外记录簿上用规定的格式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如矿体产状、形状、厚度;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围岩类型及其蚀变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控矿关系等。
⑶实物标本: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蚀变岩和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综合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标本,如化石、构造岩也要注意收集。
⑷照相: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和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
照相与素描图可互相取长补短。
二、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为了提高编录的质量,使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并能客观反映矿床地质特征,要求在编录过程中,做到如下几点:⑴编录的格式要统一、简明:如图表格式、工程编号与坐标、样品与标本的编号、岩石名称、地层划分标准、图例等都应统一、简明,便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⑵素描图要求重点突出:素描图及其文字记录均要求突出矿体或矿化部位。
12 地质编录
第三节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6)巷道起伏展开图 巷道起伏时,巷顶(底)采用水平投影时,两壁展开会 与巷顶(底)拉开一个角度,拉开角度等于巷道的坡角。 6)立体摄影编录
第三节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2.井下地质编录方式的选择依据 1)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地质条件越复杂原始地质编录越详尽。 2)煤层倾角 在平巷中,水平、缓倾斜煤层和倾斜煤层选择剖面图式 编录;急倾斜煤层采用巷顶切面图和断面图编录。 3)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 4)巷道类型 穿层巷道是编录的重点,顺层巷道略显简单。
第三节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一、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方式及其选定依据
1.井巷地质编录的方式 观测点式、剖面图式、断面图式、切面图式、展开图式 和立体摄影编录6种。 1)观测点式编录 不连续测绘,仅在观测点测量煤层厚度、产状、结构及 其顶底板岩性、构造。适用于构造简单、煤层稳定的地区。 2)剖面图式编录 连续观测并绘制井巷一壁地质剖面图。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当λ>θ时, >
α = λ θ
——任意孔斜时的岩层倾角:
α为岩层真倾角;
tan β tan α = cos ω
β为岩层伪倾角(按垂直岩层走向斜孔求岩层真倾角获得); ω为斜孔方位与岩层倾向间的夹角。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4)岩层厚度的确定
M = L cos θ
M为岩(煤)层厚度; L为对应岩(煤)层钻探伪厚度(岩心孔段长度或钻孔所见 该层厚度); θ为岩心倾角。 (1)垂直钻孔中岩(煤)层厚度。 (2)垂直岩层走向钻孔中岩(煤)层厚度 (3)孔斜沿岩层倾向方向相反时。
第三节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二、井巷编录的步骤与方法
1.井巷地质编录的方式 以巷道一壁剖面图为例,概述编录步骤与方法。 1)熟悉巷道预想地质剖面和临近勘探线剖面 2)确定编录壁及编录高度 3)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略观察 4)标定编录起点和重点位置 5)在编录壁上挂观测基线 观测基线是编录过程中挂在巷壁上的一条基准线。
浅谈关于地质编录
浅谈关于地质编录地质编录分为地基编录/洞室编录/边坡编录,一般在现场都采用展示法.具体来说:1、地基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地面建筑物地基展示图采用1:100~1:500的比例尺;编录随开挖进行;基坑采用四壁展视,坑底采用平切图绘制方法,坑壁与斜坡展视方法相同,基坑深度以坑底某一角为基准;展视图绘制两壁及基底,两壁展视与斜坡相同,基底采用水平面投影法,即绘制基底平面图。
2、地基开挖的地质编录内容:(1)岩石名称、成岩时代、颜色、主要矿物成分、单层厚度、产状、岩性变化及分界线,软弱夹层的产状、厚度及其变化、性状、结构及其分带性、延伸情况、层面起伏差和破碎、泥化情况,岩脉名称、产状、厚度、接触带蚀变、充填、泥化程度和破碎情况。
(2)断裂的出露位置、产状、性质、宽度(或厚度)、断距、延伸情况、构造岩特征、充填胶结情况、透水性和密实程度、交汇组合割切情况及其与建筑物轴线的关系。
(3)主要节理裂隙的产状、性质、长度、延伸情况、间距、宽度、充填物质、裂面起伏粗糙程度、相互割切组合关系。
应详细编录对建筑物地基岩体稳定有影响的缓倾角和顺坡节理裂隙(包括其连通率)。
(4)岩体的风化程度、深度、类型、特性及风化分带。
详细编录沿软弱夹层和节理裂隙密集带的风化深度与性状。
(5)岩体透水性、地下水出露位置、高程,沿软弱夹层、断层和节理裂隙的活动情况,出露形态(涌水、线状流水、滴水、渗水、潮湿)、压力水头、流量、水温、水质化学成分、携出物、化学溶蚀和沉淀情况、补排关系等。
(6)收集并分析地基岩体现场测试资料,施工方法以及因施工开挖引起的岩体卸荷回弹、层面张开和地基变形失稳现象。
3、洞室编录的基本要求地下洞室编录的展视图采用1:100~1:500的比例尺,展视图采用一壁展开,以洞顶中轴线为准,并注明腰线、边墙与圆弧段分界线等。
对地质条件复杂及与原设计出入较大洞段可视具体情况增绘多条1:100横断面图。
各类地质现象按实际出露桩号实地勾绘。
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目录把直接观察和综合整理的地质信息系统地用文字和图表编制而成的记录。
地质编录是地质勘查和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技术要求需进行地质编录的工程主要有:探槽、浅井、钻孔。
编录要求现场记录所见地质现象,其中探槽和浅井需在现在绘制工程素描图。
钻孔可在完成现场记录后室内绘制。
探槽、钻孔素描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浅井大多为1/100或1/50。
分类地质编录按照工作阶段可以分为①原始地质编录,指在野外对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用文字、素描、图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记录;地质编录②综合地质编录,指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图表等。
地质编录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地质填图编录、探矿工程地质编录和采样编录。
按内容地质编录可分为① 地质填图编录,是完成任何比例尺地质调查任务的基本手段,包括地质观察路线和观测点上所见到地质现象的文字记录,素描图,照相及采集分析测试的样品和标本,地质剖面图的编制,以及地质图的测绘。
②探矿工程地质编录,是对矿产普查勘探中所施行的工程中的地质资料和信息的编录,包括对探槽、探井工程揭露出的地质现象进行描述、绘图和编制工程展开图的坑探地质编录;和对钻孔实施过程中的进尺、岩(矿)心采取率、岩(矿)心的岩性描述,分层孔深、分层厚度、钻孔弯曲度、简易水平测量以及有关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记录等的钻孔地质编录,最后需根据这些资料绘制钻孔柱状图和钻孔地质剖面图,以反映地质现象随深度而变化的纵向和横向的特征。
③采样编录,又称样品编录,包括对岩石、矿石、矿物、水点、土壤、松散沉积物等样品采集的日期、地点、目的(分析、化验、切片、测试、鉴定、)地质背景等的描述,编制采样平面图,进行统一编号;最后还需对各类样品的分析、测试、化验、鉴定的结果进行登记、检查和整理,以供综合整理时分析研究。
详细说明地质填图编录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质调查任务的基本手段,包括地质剖面编录、地质路线和地质观察点编录。
地质编录沿着某一个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断面)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表示在图上,称为地质剖面图。
地质编录
一矿井地质编录概述二井巷工程地质编录三穿层井巷地质编录四顺层井巷地质编录五原始地质资料整理矿井地质编录一矿井地质编录概述矿井地质编录分为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和矿井综合地质编录。
在煤矿建井和生产过程中随着井巷工程的不断揭露和矿井勘探,矿井地质工作者能够观测和描述煤系地层中许多地地质现象,利用文字和图表把这些原始地质现象真实地、全面地、系统地记录下来的工作,叫做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它是矿井日常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开展矿井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
配合矿井地质条件的研究,编制与井田煤层赋存的情况有关的各种综合图鉴、各种地质说明书,服务于矿井开拓和煤炭开采的工作,叫做矿井综合地质编录。
一、矿井地质编录的要求(1)经常、及时。
及时收集井巷原始地质资料,了解井下地质情况。
重点是及时发现地质结构变动和岩性变化,查明巷道通过处的结构性质、规模,保证巷道沿着预定的层位和方向开挖,有效地指导生产。
(2)真实、准确、全面。
井巷原始地质资料要求真实、可靠、齐全完整,客观反映井下地质情况,避免因对井下原始地质现象描述有误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3)认真详细。
限于井下观察空间和观测条件,要认真地观察和记录地质变化,注意去伪存真,不可粗心大意。
(4)系统统一。
地层划分标准统一,岩石命名原则和描述内容统一,图例、比例尺和图表格式统一,地质勘探工程和采掘工程的名称和编号统一,图幅和坐标统一,编录方法和要求统一。
(5)重点突出。
原则上要对所有井筒、巷道和回踩工作面进行地质编录,但是对地质条件简单、变化不大的地段可以进行一般的观测编录,而对影响煤矿建设与生产的主要地质问题,如对井下有异常地质变化的地段和重要巷道,必须进行详细的观测编录。
(6)宏观观测与围观观测相结合。
宏观观测是指在井下现场借助矿灯用肉眼对煤、岩层和地质构造形态特征的观测和描述;微观观测是指对煤、岩层的室内鉴定与描述。
矿井地质观测要把宏观与微观、现场观测和室内观测结合起来。
二井巷工程地质编录一、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方式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是矿井地质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地质编录(大全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地质编录(大全5篇)第一篇:地质编录钻孔岩矿心地质编录(一)、编录前的检查工作1、钻孔编录必须随施工在现场进行,对钻孔质量进行监督,有关情况随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认真检查班报表及各种记录、岩心的清洗整理编号及存放情况等一整套工作,要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和向本台机长或组长提出修改。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测量、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超差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妥善处理。
预见矿层时要及时向机台提供“见矿通知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
2、岩(矿)心丈量后,核对各种原始和计算数据,确认各数据值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岩(矿)心描述。
对每一段岩(矿)心均应进行详细观察描述。
为了避免重复,一般按不同岩性、不同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地质记录表中。
厚大的单一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但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二)、岩(矿)心描述内容(1)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
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三)、样品采集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划样、采样。
要求各种样品均具有代表性。
采样小组应实地检查、现场核对岩(矿)心。
采样前应布样、填写分样牌、计算样品孔深,切忌混样及样品串号。
样品采集后,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应及时对所采样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采集样品有化学样、光谱样、物相分析样、岩矿鉴定样、小体重样等1、化学样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查明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并作为储量计算的主要依据。
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就是将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或采用其它 手段(钻探、物探、测试及化验等)所获得的地质资料 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正确地记录或系统地表示出来的方 法与过程。广义地说,从收集原始资料至提交最终地质 成果,都属于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可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两类。 原始地质编录是指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原始地质资料的 工作。综合地质编录是指编制各种综合地质资料的工作, 包括编制反映地质条件总体情况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各种综合地质图件,各类地质报告、地质总结、地质说 明书及地质研究的成果,是矿井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技 术基础资料。
六、观测、记录和描绘巷壁地质现象 包括三个方面: 1.地质观测点的选择与描述 2.地质界线的实测①实测地质界面控制点法②实测地质界面
控制点与视倾角法③实测小柱状控制地质
界面法。 3.绘制巷道剖面实测草图及细部要素描图
三、穿层井巷地质编录 穿层井巷是指不沿同一岩石层位掘进的井筒或巷道,如 竖井、暗井、穿层斜井、穿层平硐井筒及石门等。 (一)竖井地质编录 1.井筒展开图式编录
1.计算岩、煤心采取率
岩心采取率分为回次岩心采取率和分曾岩心 采取率两种。
⑴ 回次岩心采取率 每回次所取岩心长度与本 回次实际进尺的百分比。
⑵ 分层岩心采取率 某一岩(煤)层的岩(煤) 心累计长度与其相应的实际钻探进尺(钻探厚度) 的百分比。 2.计算不同岩性岩心孔段长度(即其钻探厚度)
3.计算换层深度Hw
第二步,对测斜原始资料进行统计与整理。
(1)垂向投影图解法 其作图步骤是: A.绘制钻孔天顶角剖面图。 B.绘制钻孔歪曲平面图。 C.绘制钻孔歪曲投影图。 D.填绘地质柱状。
(2)走向投影图解法
2.计算法 1)垂向投影计算法 适用用于地层走向与勘探线方位角大于 75°的情况。 A.测点坐标的计算。 投影长度。 B.计算孔段平距在勘探线剖面上的垂向
矿山地质编录说明
地质编录说明一、概述为了进一步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保证矿井生产的有序进行,按照集团的相关要求,我公司工作人员对井下巷道所揭露的地质现象及特征进行编录整理,进一步对近期开采地段的矿体地质特征、产状、矿体规模、矿石质量及其赋存条件等进行了核实。
为公司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依据。
二、地质编录情况1.编录方法本次编录使用方法是坑道素描法,共编录38条巷道,共88个编录点,作掌子面素描图88个。
2.地质储量计算计算式:走向长*分层斜长*矿体厚度*密度2.81—走向长*40吨/m,附表一分层地质矿量估算表采区分层走向长分层斜长质量倾角厚度40吨/m矿量备注一采区920S 155 12 2.81 24 3 4200 6421920N 104 13 2.81 29 2 7500910S 150 13.5 2.81 28 3 4400 8118910N 98 13 2.81 30 2 7500900S 230 13.2 2.81 26 3.2 7200 10604 有30米留保底板石门900N 100 17.4 2.81 38 5 4000 20447890S 2.81 0 未掘进完890N 142 15.3 2.81 25 5.5 5680 27897 有30米留保底板石门880S 2.81 0 未掘进完880N 120 15.8 2.81 24 6 4800 27166 合计115653二采区917S 150 18.5 2.81 30 5.9 6000 28606917N 101 19 2.81 38 4.85 4040 22113907S 180 17.3 2.81 38 5 7200 17821907N 262 15 2.81 34 4.75 10480 41975897S 101 15.7 2.81 32 5.5 4040 20466897N 290 17.6 2.81 27 5 8160 39085887S 187 15.2 2.81 29 5.65 7480 37647 有30米留保底板石门887N 254 17.3 2.81 31 4.56 10160 46145 有30米留保底板石门合计253858三采区913S 165 17 2.81 30 4.6 6600 29657913N 195 16 2.81 29 4.2 7800 29022903S 163 18 2.81 26 3.7 6520 23984903N 50 15 2.81 28 3.5 2000 5376 只估算了有矿段893S 50 20 2.81 25 3.8 2000 8678893N 4000883S 100 14 2.81 37 2.5 4000 5835 有30米留保底板石门883N 55 15 2.81 21 4.5 2200 8232 有30米留保底板石门合计0 114784四采区926N 400 15 2.81 41 3.5 16000 43010918N 195 15 2.81 37 3.8 7800 23433909N 280 15 2.81 40 3.4 8400 21695909S 50 15 2.81 40 3.5 2000 5376900S 250 15 2.81 28 5.5 10000 52556 下斜4600吨合计146070五采区1045 130 15 2.81 28 4 219181030S 未掘进完1020S 80 15 2.81 48 4.2 141621010S 2.81 迎头未编录1010N 160 13 2.81 31 3.5 6400 140561000S 120 17 2.81 38 3.8 4800 169831000N 75 15 2.81 35 3.5 3000 8064980 30 15 2.81 35 3.5 4500 收尾矿合计79683总计710048 附说明:矿石综合密度2.81是依据2007年地质勘探报告数据得出。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编录模板注意事项1、在钻探前必须明确本工点内是否出露(或隐伏)断层、破碎带!在钻探过程中发现破碎带必须仔细描述,并及时反映到地质组!2、对斜坡钻孔一定要注意观察周围地形地貌,看是否有滑坡发育,一旦发现软弱层及时向地质组反映!3、初始水位和稳定水位必须按要求量测!4、钻探过程中发现溶洞,对其深度、大小、特征等必须严格准确把握和描述!5、在土类颜色变化明显时、基岩换层处必须要分层,并详细描述。
一、土类描述1.1黏性土(黏土、粉质黏土)描述应包含内容:××色,潮湿程度,夹杂物及其主要成份是××,夹层情况,是否含砾、卵石及百分比含量、光泽反应等。
注:光泽反应就是切面对光线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描述为“光滑”、“稍有光滑”、“粗糙”。
示例:黏土:黄褐色,硬塑(坚硬、软塑、流塑),18.4m以下为坚硬,切面光滑,夹杂少量碎石,碎石成份为强风化灰岩,棱角状,一般粒径为2~20mm,最大粒径为25mm;土质均匀,手可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坚硬、软塑、流塑),夹杂少量碎石,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一般粒径为2~20mm,最大粒径为25m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20.0m~30.5和40.5m以下为坚硬,局部夹少量铁锰氧化物,其中28.5~29.5m、35.5~37.0m夹杂砾石,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一般粒径为3~20mm,最大粒径为50mm。
1.2粉土××色,密实程度,潮湿程度,夹杂物及其主要成份是××,层理及夹层情况,是否含砾、卵石及百分比含量等示例:粉土:黄褐色,6.2~6.7m为灰白色,密实,稍湿,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杂砾石,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浑圆状,一般粒径为5~20mm,最大粒径为80mm。
1.3砂土(粉、细、中、粗、砾)××色,密实程度,潮湿程度,主要成份是××,级配良好(或差),有无黏粒(或估计黏粒含量)等示例: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地质编录细则!讲的很详细
地质编录细则!讲的很详细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有修改)。
一、目的、布设原则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
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
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
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
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
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
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
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三、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1.岩心管理(1)岩(矿)心排放入箱岩(矿)心经整理后,按先后次序排好(最后取出的岩(矿)心先装,最早取出来的岩(矿)心后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排排放入岩心箱中。
地质编录(全)
地层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地质编录
7.1.3
地质编录的要求( 地质编录的要求(续1) )
(三)统一性 编录工作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只有统一的格式 编录工作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的, 和表达方法才能为资料的归纳整理和共同利用打下基础 。 编录前,应参照规范对具体内容作统一性规定。 编录前,应参照规范对具体内容作统一性规定。统 一性一般包括:统一岩石名称、 一性一般包括:统一岩石名称、统一标志层和地层划分 标准、统一编录方法、统一图例、比例尺、图表格式、 标准、统一编录方法、统一图例、比例尺、图表格式、 统一图幅和测网、统一工程编号和样品编号原则等。 统一图幅和测网、统一工程编号和样品编号原则等。这 样就形成了地质编录的共同语言, 样就形成了地质编录的共同语言,便于联系对比和检查 交流。 交流。 (四)针对性 对于编录对象的描述、素描、照相、 对于编录对象的描述、素描、照相、采样以及编制 图和表格,要突出重点,有针对地进行, 图和表格,要突出重点,有针对地进行,切不可主次不 分地、包罗万象。 分地、包罗万象。
7.1.2
地质编录的种类( 地质编录的种类(续2) )
(二)综合地质编录 二 综合地质编录 综合地质编录是根据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用 综合地质编录是根据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是根据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文字及图表进行记录和反映的工作, 文字及图表进行记录和反映的工作,它是原始编录的深化 。 综合地质编录成果包括以下资料: 综合地质编录成果包括以下资料: 1.文字资料 矿产普查报告、地质勘探报告及各种 矿产普查报告、 . 专题研究报告等。 专题研究报告等。 2.图件资料 如区域地质图、矿床地质图、勘探工 如区域地质图、矿床地质图、 . 程分布图、勘探线剖面图、矿体投影图、水平断面图、 程分布图、勘探线剖面图、矿体投影图、水平断面图、各 种储量计算图、矿床水文地质图、矿层等厚线图、 种储量计算图、矿床水文地质图、矿层等厚线图、品位变 化曲线图等。 化曲线图等。 3.表格资料 计算表册、各种数据统计表、水文地质 计算表册、各种数据统计表、 . 成果表、探矿工程表及取样登记表等。 成果表、探矿工程表及取样登记表等。 通过综合地质编录, 通过综合地质编录,将原始地质编录的成果科学化与 系统化,使之上升为理论认识, 系统化,使之上升为理论认识,进一步指导地质矿产调查 工作。 工作。
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地质编录是指将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或采用其他手段(钻探、物探、测试及化验等)所获的地质资料,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正确地记录或系统地表示出来的方法与过程。
地质编录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矿井生产地质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地质研究成果的体现。
编录资料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和地质研究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矿井建设与生产。
地质编录可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两类。
本章我们将以原始地质编录为主分别介绍这两种地质编录。
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l )文字资料也称为文字描述,即在野外记录簿上用规定的格式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如矿体产状、形状、厚度;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围岩类型及其蚀变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控矿关系等。
它包括坑探工程、井巷工程中地质现象的记录,钻孔、井巷煤芯、岩芯(层)的描述,岩石薄片和煤薄片、光片及化石鉴定的文字报告,野外及其他所有第一性地质资料和数据的描述记录。
2 )图表资料原始地质编录图件主要包括各种素描图,素描图是用简易的皮尺、钢卷尺和罗盘等工具,测绘各种以矿体为中心的地质现象并将其画到坐标纸上,各种勘探工程的素描图见后述。
如天然露头和各种坑探工程、井巷工程的地质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以及其他照片、素描材料等。
原始地质编录表格主要包括各种坑探工程原始记录表、钻探工程原始记录表、岩芯鉴定表、采样登记表、样品测试分析化验结果表,以及其他记录原始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数据的表格、卡片等。
3 )实物资料实物资料也称实物标本,它是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蚀变岩和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综合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标本,包括岩石、矿物、煤、化石的标本和样品,以及对研究地质规律有重要意义的其他标本和样品等进行收集和整理。
4 )照相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和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
地质编录新 (11)
洞室溢洪道地质
编录时间 2016.07.24 2016.08.10 2016.08.22 2016.08.22 2016.08.29 2016.09.05 2016.09.22 2016.09.26 2016.09.26 2016.09.27 2016.09.27 2016.10.04 2016.10.11 2016.10.17 2016.10.17 2016.10.23 2016.10.23 2016.11.04 2016.11.04 2016.11.07 2016.11.12 2016.11.12 2016.11.19 2016.11.19 2016.11.26 2016.11.26 2016.11.26 2016.12.05 2016.11.26 2016.12.05 2016.12.20 2016.12.20 2016.12.26 2016.12.20 2017.01.04 2017.01.11 2017.01.11 2017.01.11 2017.01.11 2017.02.22 2017.02.22 2017.02.28 2017.02.28 2017.03.07 2017.02.07 2017.03.14 2017.03.14 2017.03.25 2017.03.25 2017.04.04 2017.04.1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分项、分部工程名称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进口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洞室溢洪道洞身顶拱 洞室溢洪道洞身边墙
地质编录要点
地质编录要点
1、素填土:灰褐色,稍湿,松散、稍密、中密状,主要由粉质粘土,砂岩、泥岩块石、块碎石组成,粒径,土石比,为新近机械抛填,未经分
层碾压;2、杂填土:灰黑色,稍湿,松散、稍密、中密状,主要由粉质
粘土,砂岩、泥岩块石、块碎石组成,粒径,土石比,为新近机械无序抛填;
3、粉质粘土:紫红色,软塑~可塑~硬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有无摇震反应;
4、砂:灰色、灰黄色,细粒,稍湿、湿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松散、稍密、中密状,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夹什么东西?
5、泥岩:紫褐色、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质组成,泥质结构,多
少米以上岩芯呈块状、饼状或短柱状,为强风化;余段较完整,岩芯节长
多少米,局部较破碎,局部含砂质;
6、泥质砂岩:灰褐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由
长石、石英组成,含泥质较重;
7、砂岩:灰褐色,灰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
8、灰岩:灰色、青灰、灰白色,主要由碳酸钙矿物组成,微晶结构(隐晶结构),中厚层(薄层、厚层、巨厚层),裂隙发育程度(较发育、不发育),充填物(粘性土、碎屑),岩石的软硬程度(极软、软、较软、较硬、坚硬),划分风化界线;9、页岩:灰黑色,主要由粘土矿物质组成,泥质结构,片状-薄层状,层理、片理很发育,岩心呈5-10米柱状,
部分成碎块状,碎屑状,岩质极软,手捏易碎,强风化;10-20米岩质软,手难掰碎,锤击易碎,中风化。
10、卵石:灰黄色,卵石母岩成分主要由砂岩、灰岩组成,粒径一般为2-20cm,少量20-40cm,呈椭圆、次棱角状,岩质较硬,来少量灰黄色中粗砂及少量粘性土,约占30-40%,中密状,稍湿、湿
注:岩芯是否有裂隙、倾角、有无充填物,有无水锈,颜色。
新编地质编录及数据入库
地质编录工作1.矿带素描基于公司地质编录工作,北京三地曼公司特开发【巷道素描功】能,以方便日常绘图工作,其具体操作如下:1)数据录入打开软件,选择【地下】-【巷道素描】-【矿带素描】弹出如图1.1所示对话框1.1巷道素描功能其中:导线坐标是由测量人员提供井下测点的坐标,用于确定基线。
步距数据为地质人员井下编录数据,其中步距0,2.1,4.2,6.2,8.1表示距离第一个测点S1处以此0M,2.1M,4.2M,6.2M,8.1M距离处测量矿脉与基线距离,左侧(偏移,长度)与右侧(偏移,长度)分别表示矿脉在基线左侧与右侧的走势,其中第一栏数据表示在S1点处,在基线左侧2.5M的地方有1M厚度的矿脉,在右侧3.5M处有1.2M厚度矿脉,在出现分支现象时,如地二栏,表示在距离S1直线距离2.1M处,基线左侧1M处有0.3M矿脉,距离基线2M处有0.5M矿脉,基线3M处有0.4M厚度矿脉,这里的偏移距离1M,2M,3M均指的是相对于基线的垂直距离。
完成数据录入后点击确定,软件图形区会自动将刚录入的数据以点线的形式表示出来。
如图1.2所示1.2导入数据2)矿带素描根据数据提供的图形,由地质工程师判断矿体线条走势,用多段线捕捉各端点连接矿脉线,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添加断层、文字标注、取样线条、填充图案等内容,完成矿带素描。
如图1.3所示:1.3巷道素描2.实例操作下面以二采区35-2号脉3中段512测点到514测点一段新编录的实际数据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如下:将井下编录数据以以上示例格式整理成excel表格中如图2.1:2.1整理编录数据依次复制测点512和513测点坐标和编录数据,依次粘贴到【巷道素描】功能中如图。
2.2导入数据点击确定后,图形区出现线条,同样操作,将测点513与514之间编录数据导入图形如图2.3所示:2.3根据数据成图依次根据矿脉走势连接矿体线条,如图2.4所示:2.4矿带素描并同时绘制取样线条,文字标注、填充等其他信息,并划分好图层,插入坐标网,完善图信息后如下图2.5、2.6所示:2.5完成绘图2.6划分图层3.取样数据入库将上述图形隐藏其他图层,只显示“取样数据”图层调入【金厂沟梁金矿取样数据库】文件,选择【钻孔】-【钻孔编辑】【录入单孔】弹出对话框如图3.1所示,点击“选择线条计算轨迹”选择一个取样线条后,则软件自动计算出现取样线条的坐标,以及测斜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二○○六年一、钻孔布测、施工规程(一)钻孔的布测1、在地质勘探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施工顺序、施工进展情况、邻近完工钻孔的地质情况及钻探力量,分批次布测钻孔。
对即将施工的钻孔要提前3-5天通知钻探施工单位,以便平整机台及做施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
涉及到找矿方向、远景评价及下一步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钻孔应优先安排施工,同时应照顾到搬近和施工的方便。
2、需要布设的钻孔由地质编录人员填写“钻孔布测通知书”。
其要点是明确其孔位相对于基点(或一测点)的方位、距离,经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人检查设计孔位(或坐标)设计方位及开孔倾角等无误后通知测量人员布测。
3、测量人员按布测通知书所提出的时间要求将需要布测的钻孔布测到实地并树立标志(以十字线法布设,以便校正孔位)。
4、钻孔开孔前地质人员要到现场查看钻孔孔位布测是否正确,同时测量人员要对孔位进行复测。
(二)钻孔的施工1、钻孔施工前,地质人员应根据地表资料及邻近钻孔资料编出“钻孔施工理想柱状图”以指导现场施工,并将此图交往施工单位。
(1)理想柱状图属于示意性质,可以没有比例尺的概念,但其相对深度要合理。
(2)根据设计剖面图标出矿体深度范围,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钻机施工时掌握矿芯采取率。
对可能遇见的地质及其它情况,如漏水、掉块、岩石硬度级别等地段要在图中予以提示,使施工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3)柱状图中重点是质量要求及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和质量要求拟定。
从地质角度来讲,钻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开孔直径、终孔直径、套管长度及换径孔深等。
一般而言,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套管长度不应小于第四系及风化基岩深度之和。
换径深度由钻机根据钻进施工过程而定,但在见矿部位不得低于75mm孔径。
(4)质量要求内容包括:钻孔方位、钻孔倾角、岩矿芯采取率(%)、钻孔弯曲度、孔深误差、简易水文观测及班报表记录等。
2、钻孔施工前由地质组填写“钻孔施工通知书”及“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并由各方签字方可生效。
3、平整机场或安装钻机时,应注意保护孔位标志。
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孔位。
如果由于某些客观原因需要移动孔位时,在不影响地质要求的前提下,由地质和施工单位同到实在商定,并在钻孔施工通知书上加以注明。
4、钻机安装好后,通知测量组复测孔位。
根据地形陡缓可允许安装误差如下表所示(这一点在设计中应明确)。
5、开孔前地质编录人员要到现场检查钻机立轴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开孔前由施工单位准备的岩芯箱及岩芯票,必须送达现场,不准将岩芯倒在地面。
7、倒取岩芯时,必须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要求执行,不得将岩芯管提离钻塔地面过高,以免敲落岩芯时,岩芯一齐掉下而搞乱顺序。
盛接岩芯的铁盘或相应工具要有分格,随岩芯的落下随手按上下顺序摆好。
在预计见矿部位,地质人员要在现场守护。
8、岩芯的整理(1)从钻孔中取出的岩芯,应用清水将泥浆洗干净,自上而下按顺序排列,不得颠倒,以免人为将矿体分段或合并,要及时整理装箱,不得丢失。
(2)岩芯放入岩芯箱时,应自左至右依次排列,并在最后一块放入岩芯票。
岩芯票要用铅笔填写,勿用其它笔种。
未取上岩芯的回次,也要放置岩芯票,填上钻进回次,钻进起——至深度、进尺、注明未取上岩芯或空管。
岩芯箱外侧应注明矿区(如萨尔朔克可用“萨”)、孔号、脉号、回次编号、箱号等。
(3)岩芯长度大于5cm者,皆用红漆编号,其格式为:(1783) 回次(17))()(83本回次提取岩芯总块数岩芯自上而下的顺序号 (4)丈量岩芯时,要将岩芯合理地对接好,不得随意拉长。
松散破碎不够完整的岩芯,地质人员应重新用钢卷尺丈量,在做原始编录时,将原记录加以括号,并按重新丈量的岩芯长度加以记录。
9、孔内残留矿芯在0.2m 以上者,岩芯在0.5m 以上者或有脱落岩芯时,不得继续钻进,须专门捞取岩矿芯。
10、根据标志层或矿化现象,预示将见矿时要及时通知机台,采取提高矿芯采取率的措施。
对有选择性磨损的矿芯要保留其岩粉。
11、岩矿芯采取率过低时,或钻孔弯曲过大时,地质编录员应及时向机台提出,并向地质组及分队技术负责反映,问题严重时通知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并会同施工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钻孔施工质量。
必要时可停钻,提出解决方案。
12、机上余尺的丈量基点要统一、准确、立根一定要用钢卷尺丈量。
一般每钻进50-100米或见主要矿层前后(矿层厚度小于3米时见矿校正一次)见到重要标志层或划分地层时代的层位重要断层以及下套管前发生孔内事故和终孔后要按设计要求校正孔深。
13、钻孔弯曲度测量,正常情况下斜孔每50米,直孔每100米测量一次。
另外,换径扩孔后,下套管、导向管后、校正孔深后和终孔均要增加测斜点。
除上述外,原则上孔深校正应与钻孔测斜同步进行。
14、钻进过程中,因机械和地质上的原因需要提前终孔或继续加深时,由地质、探矿共同商定填写任务书变更通知书申述理由并提出具体要求。
15、钻孔达到设计终孔深度后(或地质要求),地质人员要及时下达终孔通知书,机台接到该通知书方能停钻。
16、终孔后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要求,按设计要求进行封孔。
并在孔口树立水泥桩做标志,写明线号、孔号,开孔及终孔日期,终孔深度等。
17、最后由测量组定测孔位坐标,经室内平差计算后正式提交地质组使用。
18、一批钻孔完工后,由地质编录员、探矿员、施工单位钻机机长、分队长、技术负责等组成钻孔验收小组。
根据各项原始记录资料、设计要求,对钻孔进行全面验收,评定质量并填写验收报告书。
(三)钻孔质量要求钻孔质量一般按钻探六项指标进行评定。
1、机械岩芯钻探一般钻孔采取率不得低于65%,矿层及顶底板各3-5米,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75%。
目标矿种勘查规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厚度大矿体(矿化体)中连续5米采取率低于80%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对采取率的要求,,在写入设计中应参照有关目标矿种规范,经批准后执行。
2、钻孔最大的允许弯曲度(1)钻孔天顶角的最大允许弯曲度直孔每100米小于2°,斜孔每100米小于3º,可随钻孔加深累积计算。
(2)钻孔方位角的最大允许弯曲度应根据钻孔深浅和矿床类型等情况具体而定,一般不超过勘探网的⅓~¼。
3、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1‰)。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原始班报表可不必修改。
超出者需重新丈量2-3次,确系误差应按其平均值或误差最小的一次记入钻进深度。
4、简易水文观测一般由钻探施工单位(钻机)负责进行。
每班观测1-2次。
水文观测孔口基准要一致。
具体观测项目按设计执行并写入钻孔施工理想柱状图表中。
5、钻探原始班报表应真实反映生产情况,做到及时、准确、详细和整洁。
地质编录员在对原始班报表全部检查完毕后,才可进行有关内容的摘抄和编录工作。
6、终孔后机台应根据地质设计和封孔通知书要求进行封孔。
一般见矿但未见含水层、含水构造以及孔位低于侵蚀基准面以下者,只封基岩风化段以上部分(包括孔口)。
对见到含矿层或含水层、含水构造层的顶底板各5米范围内,须用400号以上水泥封闭。
如矿层不厚或矿层与矿层、含矿层与含水层相距较近时,可一并封闭,也可根据孔壁情况或地质需要封全孔或半孔。
上述六项指标,应根据不同的矿种及工作程度参照不同的规范在设计中予以明确。
前述有关钻孔布测、施工及质量要求等项,涉及到不同工种或不同单位,但是作为地质编录员应对上述各项有所了解,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是通过地质观察、取样分析、试验鉴定和其他观测,以及通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化探等工作,直接取得有关图件,数据和文字记录等原始资料的过程,称原始地质编录。
它为研究工作地区的地质和矿产规律,编写地质报告,正确评价矿床,合理进行开采等,提供第一性的资料。
(一)岩(矿)芯检查首先检查岩芯的放置顺序有无明显颠到及混乱。
用钢卷尺对岩芯长度进行丈量,查看有无拉长现象,并检查岩芯块数及编号是否正确。
检查岩芯票上的数据与钻探班报表是否一致。
(二)班报表检查查对班报表各项数据无误之后,抄录回次进尺“起一至”及“合计”米数,岩芯长度等项。
当某一回次“合计”米数及“岩芯长度”米数中有一部分属于另一部分分层时,需将该项数字加括号,并加一换算另行列出,所有数据定要书写无误。
(三)分层按回次仔细观察岩芯进行分层。
其要求是:凡大于30cm的不同岩性、矿化、蚀变及大于20cm的石英脉均应分出。
不足分层长度的地质体应在原始记录中记录其岩芯回次号及孔深,并做相应描述。
同时注意量取岩芯中轴与岩层层面的夹角(相遇角),以便将来计算钻孔中岩层厚度。
对斜孔而言,在钻孔垂直于构造线方向时,岩层的真倾角=岩芯上测定的倾角+(90°-钻孔倾角)。
在分层处应用油漆做标记,并将分层牌放置于分层标记处。
分层牌中应注明勘探线号、孔号、分层深度、岩层进尺、岩芯长度、采取率等项。
(四)岩矿芯分层描述对其划分的岩矿层要仔细观察,描述尽可能详细,要求如下:1、岩芯描述一般按分层顺序进行描述,岩性单一则分段描述,描述顺序及格式:分层顺序号、分层岩石名称(也可在其后加一括号注上岩石代码),描述时前为基本描述,后为详细描述,内容及顺序如下:岩石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目测含量、粒度、单矿物特点(如颜色、自形程度、粒度变化、含量),矿物共生特点、蚀变类型、强度、片理及节理发育程度。
有无断层现象(滑动镜面、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糜棱岩、劈理、揉皱及拖拽现象等),次生细脉充填、穿插关系。
岩层或岩相之间接触关系、构造产状、层面与岩芯轴的夹角。
2、矿芯描述分层顺序号、矿石类型名称(也可加括号注明矿石类型代码),内容如下: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粒度、自形程度、聚集特点、分布是否均匀,含量、有无压碎、拉长及定向排列现象,流动构造,肉眼可辨的脉石成分,伴生有益矿物(颜色、粒度、含量、共生特点、分布等)。
夹石的特征、厚度,与矿石接触界线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矿石之间关系、矿体与顶底板岩石间接触关系(截然清楚、渐变过渡、规则的直线或弯曲复杂的曲线形接触等),标志层与岩芯轴之夹角。
3、文字描述字迹要清晰,禁止使用尚未通用的简体字。
描述中所使用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一律用拉丁字母的小手写体:m、cm、mm。
矿物粒度及含量变化于一定范围,写出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如3-7mm、5-25%等,在一定数量值上下波动的,在数字后上“±”号表示。
产状数值如标志面与岩芯轴夹角可写成15º的形式。
4、观察描述过程中所采集的手标本、光薄片应在钻孔地质记录表上注明采取的岩矿石名称、样号、回次、岩芯编号及相当深度。
矿体内标本的采集应在基本分析采取之后进行,以免影响样品的品位。
分层时要注意不要在两回次中分层,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