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人教四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人教四年制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捕蛇者说》
二. 本周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质、赋、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的多种用法。
2. 认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对比的写法。
3. 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感情。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2. 第4段从语言角度分析、第5段从思想角度分析。
四. 知识分析:
《捕蛇者说》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唐顺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的贬地永州(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市),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地区。司马是刺吏的助手,有职无权。柳宗元在这里住了将近十年,到元和十年(815)才被改派到柳州当刺史。在刺史任上取得显著政绩。但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死在柳州,年仅47岁。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还写了不少政治和哲学论文。在诗词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二)字词:
啮(niè)御(yù)得而腊(xī)之挛踠(luán wǎn)
瘘(lòu)当(dàng)其租入嗣(sì)
几(jī)死者戚(qī)莅(lì)事者日蹙(cù)
殚(dān)转徙(xǐ)顿踣(bó)呼嘘(xū)
曩(nǎng)悍(hàn)吏隳(huī)突恂恂(xún)而起
缶(fǒu)谨食(sì)之苛(kē)政孰(shú)知
以俟(sì)夫观人风者
(三)本文虽然属于节选部分,但层次结构依然很清楚。层次划分如下:
1. 概说捕蛇的缘由。
2. 第2—4段的内容:叙述了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
第2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使人认为可羡;待到蒋氏述说祖、父俱死于捕蛇,本人也多次险遭不测,却又使人感到可悲。这样由羡慕入悲伤,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加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
第3段,写作者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作者鉴于蒋氏三代人的遭遇之惨所以才问蒋氏“若毒之乎”。
第4段,写蒋氏不愿更换差役,其答话则句句都落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点上,是全文的主体。
3. 点明主旨。
(四)主题:
文章从“永州之野产异蛇”写起,通篇详写捕蛇人蒋氏一家三代及其乡邻的遭遇,尖锐地揭露了天宝以来60年间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罪行和人民所蒙受的深重灾难,最后以孔子“苛政猛于虎”一语作为叙事的归结,从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改革时政的强烈愿望。文中以蛇毒和赋毒对比,以蒋氏的处境和众乡邻的遭遇对比,有力地揭露了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残酷现实。作者对孔子所说的“苛政猛于虎”由“疑”而“信”,更增加了文章的论辩力量。本文在阐明主题后,特别点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显然这是其写作目的。
(五)写作特点:
1. 一事一议,小中见大,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例如本文作者就是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述他对政府向民间征税问题的看法,文章的核心是最后一段,从孔子的一句名言引出全篇主旨,前面四个段次叙述捕蛇的缘起、作者跟蒋氏的对话和蒋氏自陈心曲,都是为表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主旨服务的。前人评论此文说:“必先得孔子‘苛政猛于虎’一句,然后有一篇之意。”是说得很中肯的。
2. 运用反衬对比,突出主旨
本文袭用了《礼记·檀弓》中《苛政猛于虎》的表现手法,运用反衬对比突主旨。写赋敛之毒这前先写毒蛇之毒,把它推到一定的高度,尤其是蒋氏三代人和死神搏斗的遭遇将蛇毒推到了极处。在此基础上再写乡邻们十室九空、非死则徙的更悲惨遭遇,半悍吏的暴虐、百姓的饥寒、尸体堆叠的画面一一呈现出来,从而将赋敛之毒推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高度,写出了人世间多少血泪和不平。相比之下,捕蛇者在蛇口余生之后,可以“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自然可以得到一些精神上的胜利。在这种对比之下,乡邻们走投无路的绝望处境和赋敛比毒蛇还毒的题旨就显得十分鲜明和深刻。
3. 富于文采
从本文可以看出,说这种体裁很重视文采。例如开头兼用说明和叙事的写法,行文简练,且寓深意于“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个结句之中。中间写蒋氏答作者问,先以“吾祖死于是”三句入题,是从泰山妇答孔子问的话脱化而出,不仅能振起全篇,而且有发人猛省的作用;接着写蒋氏的自陈心曲,反复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使“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形成强烈反差,含无限悲伤凄惋之意。最后引孔子语,更使人产生“千古如斯”的感慨,真是下笔如行云流水,读来觉得余味无穷。全文以散句为主,但在描绘乡民在重赋逼迫下的流亡图景时却大量使用骈句,读之如在眼前,使人惨不忍睹。
【例题及分析】
(一)从《捕蛇者说》全文看,第段是描写和记叙,第段是议论。其中第段是蒋氏捕蛇的背景,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第段叙述蒋氏三代捕蛇的苦难家史,为后面的议论打下了基础;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点出主题。
(二)课文开头第一句说:“永州之野产异蛇”,接着从三方面对这种蛇之“异”进行描述。请你指出这种蛇哪三方面“异”,并用原文具体说明。
1. 蛇之异:
2. 蛇之异:
3. 蛇之异:
(三)永州之野这种蛇有巨毒,可是“永之人”却争着去捕捉这种蛇,其原因是()
A. 这种蛇对草木、对人都有害
B. 这种蛇可以用来治病
C. 捕到这种蛇可以“当其租入”
(四)“蒋氏”用对比的方法回答作者向他提出的问题,具体说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请用原文回答:
1. 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2. 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五)全文的中心句是()
A. 苛政猛于虎也。
B.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六)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答案:
(一)
1—4,5;1;2和4;5
(二)
1. 形;黑质而白章
2. 毒;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3. 功用;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三)C
(四)
1. 乡邻们的情况:从“乡邻之生日蹙”,默写到“非死则徙尔”。蒋氏的情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而吾以捕蛇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