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疏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这次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市中小学系教育基地中心刘文帆老师。刘老师对中学生学习方法提出青少年的自我管理,中学生青春期及心理调试指导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今天他给我们讲课的题目是《青少年的心理疏导》,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老师。
(掌声)
刘文帆:今天我们的讲座是和家长们共同探讨一下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现在我们知道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越来越普及,很多学校现在成立学校心理咨询室,那么在社会上面也有一些心理治疗机构,包括医疗的、包括咨询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也提供了一些心理辅导。那么我在想:我们的家长讲家庭教育是很大的一门学问,那么家庭教育是不是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对孩子心理疏导这些方面的问题。这样一个话题是家长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当然,这个心理辅导要通过学校、通过专家和一些培训机构,但是我觉得家长在这一方面责无旁贷,因为孩子是我们自己的。
对于心理疏导的概念、基本内容,我们做一些基本的理解。刚才跟几位领导说: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来说不就是心理工作吗?其实心理疏导和政治工作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因为心理疏导毕竟和心理治疗还是有些不一样,这个问题到了我们一般人无法控制的地步,特别是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他还没有到那种地步,那么这个阶段他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心理困惑,谁来给他解决,谁来给他提供教育?在这一方面家长一是有责任,另一个是有许多需要了解的地方,在这一方面做一些投入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上肯定会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我讲的话题让我想起了我们那时候的早恋,如果我们那个时候的爸爸妈妈在恋爱方面给我们做一些心理疏导,我们可能就会少走些弯路。我想在座的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所以我引出这个话题的目的就在于,不是让各位朋友们来听我的讲座,而是跟我来共同来探讨这个话题,因为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戚朋友们能够提供一些理念上的知识。另外,我们的心理疏导问题既然是家长要承担这份责任,我们应该对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所以现在我们对心理疏导有关的基本原理还是有必要进行一些认识。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不是在
心理咨询这方面,我主要是发展心理。也就是说我最大的兴趣就是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方面的心理问题,也就是传统的精英教育,非常杰出的人才。这些中学生,他们的心理规律是什么?当然对于我们普通的孩子也会有借鉴。
我们今天对这个心理疏导问题,可以传统的理解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是我们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怎么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呢?那肯定跟单位、跟集体不一样。我们很多家长都是老干部,可能对你的部下,对你的员工做思想动员是一套,可是跟自己的孩子不是那么回事。像我在中学教过英语,然后我学心理、学教育。我舅舅的孩子今年上初二,我去给她讲英语,给她进行心理沟通,跟我在课堂上讲的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你的关系不一样,你的对象不一样。所以说我在给心理疏导下定义的时候,只是参考了一些权威的定义,这个定义主要是针对我们家长,所以这个定义是我们大家需要推崇的一个定义。
什么叫交流沟通?
目前在我们国家做的最有成效的是《心理疏导疗法》,心理治疗师和病人进行沟通也好、进行交往也好,跟我们家长和孩子交流和沟通过程形式首先是不一样的。第二,主要是通过这个交流、沟通对于他的心理、身体、语言、行为产生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心、身、言、行,主要通过这四个方面产生影响。不仅仅是心理疏导,因为很多的心理问题跟身体方面是有影响的。一个孩子到了11、12岁,进入青春期,那他首先是身体发生了变化,然后才引起了他的心理变化,我们成年人的很多心理也是跟我们的身体状况是相关的,早晨起来感觉身体比较好,反应的语言、反应的行为不一样。那么对于孩子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他的一些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惑畅通无阻,最终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是我对于心理疏导下的一个定义,它的过程、目的、内容基本上定义里边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我们接下来,我们不可能对心理概念进行以下深入的研究。
如果我们家长在这一方面心、身、言、行,能够进行影响,对他出现的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那么我想我们有更多的孩子他的心理素质会越来越健康。
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和冲突,不光是我们年轻人面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老年家长朋友们,心理素质比我们这一代的心理素质要好,而我们的下一代人的心理素质而且比我们这一代的心理素质还要差。因为我们的老一辈都是吃苦耐劳,经过了风风雨雨(心理上是挫折教育),而现在孩子正是缺乏这种挫折教育。
我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老家在农村,早晨就是一碗干饭,条件好的时候还好点,条件不好的时候就在锅里热一下,吃完这顿饭,上学要走7、8里地,而且是打着赤脚,然后再回来(现在的孩子没有那种情况)。我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为了一双棉鞋,跟自己爸爸妈妈折腾了很长时间。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说,随着社会变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越来越弱。比如说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每年许多学院都有大学生跳楼自杀的情况,我不知道老一辈大学生那时有没有这种状况——跳楼自杀。我想,作为我们的家长朋友,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他会那么壮烈的去跳楼自杀,还有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校成立一些心理培训机构,成立一些培训咨询室,说明很多学生有这方面的问题。
我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可能是第一次男孩子的性特征,我们住一个集体宿舍,碰见这种情况之后非常恐怖。因为那个是从来没有预见过的现象,然后半夜把学生们叫起来,叫起来之后到卫生所敲医生的门,当时是那个医生是我们一个同学的父亲。那个医生出来说:“回去吧,明天就好了。”这个我们当时不懂,因为老师不给我们开这方面的课。就是说学校不讲,我们可以理解,不管他是抓考试、抓教育等,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不讲,那就很难理解了。
很多中学生心理问题都跟他的身体、社会交往是分不开的,并不复杂,不像我们成年人涉及到更多的复杂问题,关键是我们青少年他的逆反心理开始疏远家长。而这时候我们的家长正是事业上最辉煌、最繁忙的时候,也容易忽视孩子的疏导。所以我对这个定义方面,如果你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
我在开始当爸爸的时候,我就坚持一个很简单的交流、沟通方式。我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超过5句话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