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三级项目报告2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总结一、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标是让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完成一项实际的机械制造工艺项目,深入了解了机械制造的全过程,掌握了相关的工艺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概述我们的课程设计项目是设计和制造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

这个任务涵盖了从材料选择、工艺方案设计、制造过程规划,到实际制造和检测的全部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运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创新性的设计。

三、设计过程在设计阶段,我们首先对各种可能的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确定了最适合我们的材料。

然后,我们根据零件的特性和要求,设计了多种工艺方案,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比较,最终确定了一个既满足要求又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运用了理论知识,还充分发挥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创新性的思考。

四、制造过程进入制造阶段,我们按照设计的工艺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制造过程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比如材料加工的难度、设备操作的精度等。

但通过团队协作和不断尝试,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问题,成功地完成了零件的制造。

五、检测与评估完成制造后,我们对零件进行了详细的检测。

通过与设计要求的对比,我们发现零件的各项参数均满足要求,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同时,我们也对整个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了反思和评估,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这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机械制造的全过程,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更复杂、更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学院(系):专业:2011年12月实验一刚度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床(包括夹具)—工件—刀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是一弹性系统;2.了解机床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熟悉机床动刚度的测定方法;4.巩固和验证所学工艺系统刚度和误差复映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用动载荷测定法测定机床部件刚度。

三.实验记录1.实验条件:机床名称、型号及规格: C620-1普通车床。

刀具名称及材料:硬质合金外圆车刀。

几何形状及参数: K r=45°,r0=10°,λs=0°走刀量: 0.1量具: 175-200千分尺、游标卡毛坯(试件)材料:45号钢2.实验记录及结果:表13.计算机床部件刚度(含计算过程):四.分析讨论题1、机床刚度对加工精度有什么影响?2、减少误差复映的措施?实验二机床加工精度及尺寸分布规律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此方法综合分析零件尺寸的变化规律;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加工零件精度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进工艺规程,以达到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目的,进一步掌握统计分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运用分布曲线法对100个工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记录1.实验条件:机床名称、型号及规格:量具规格:毛坯(试件)材料:2.实验记录及结果:(1)磨削后的零件的尺寸表1 全部零件磨削后的尺寸记录(2)确定实验数据并记录表2尺寸分散范围=(Xmax—Xmin)=分组数k= (当工件N=100件时,k=6—10)尺寸间隔宽度ΔX=(Xmax—Xmin) /k=式中:X max——100中零件最大值;X min——100件中零件尺寸最小值;k——分组数。

表2 零件尺寸实测值注:表中n 是测量的工件数。

(3)画分布曲线以表2中频率m/n 为纵坐标,以尺寸范围的中点x 为横坐标,画分布曲线。

1020304050频率(%)尺寸(m μ)图1(4)计算 样本均值1i xx n ==∑分散范围6σ=(2s = ,样本标准差s 是总体标准差σ的无偏估计) 公差带中心= 分散范围中心= △系统=工艺能力系数Cp=T/6σ= 四.分析题判断工序精度6σ能否满足加工精度要求T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习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习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系本科生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参加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实习活动。

本文旨在总结我在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目标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习中,我的主要目标是:•熟悉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如车削、铣削、钻削等;•学习使用相关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钻床等;•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理解和掌握常见加工工艺的实际应用。

2. 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实习地点是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实习基地。

3. 实习内容和安排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在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参与课堂讲解,我们了解了每种工艺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3.2 学习使用加工设备在实习期间,我们有机会亲自操作各种加工设备。

我们先从简单的车床操作开始,逐步学习了铣床和钻床的操作技巧。

老师们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每个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示范操作步骤。

3.3 安全操作规范机械加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学习安全操作规范非常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们接受了相关的安全操作培训,包括急停按钮的使用、危险区域的警示标识等。

我们也学习了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

3.4 加工工艺的实际应用除了学习基本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操作,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实际的工艺应用案例。

在工厂实习基地,我们组成小组,与工人们一起进行实际的机械加工操作。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我们能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了解工厂实际生产线上的各项工作。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1.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通过实习过程,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机械加工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来完成不同类型的零件加工任务,并且了解了每种工艺的优缺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报告班级:机械07—1班学号:0704103121姓名:杨修文指导教师:姜永军目录一、实习目的 (2)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2)三、实习地点与时间安排 (2)四、实习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组织形式 (2)五、实习具体内容 (3)六、实习感想 (16)七、参考文献 (17)八、实习日记 (18)一、实习目的:1.掌握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和特点。

2.熟悉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夹紧方式及所使用的夹具。

3.了解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测量方法和所使用的量具。

4.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

5.熟悉主要机加设备的构造原理、主要结构、加工适用范围和精度特点.6.了解生产厂的生产规模、组织形式、物流过程。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1.了解所在厂的生产规模和和生产组织形式。

画出车间平面及设备布置概括草图。

2.分析所看到的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时画出工序草图。

3.认真分析零件的定位、夹紧原理和所用的夹具,及时画出夹具原理简图并分析定位工件的自由度。

4.认真分析轴类、齿轮、箱体类等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典型表面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了解工件的材料、毛坯的结构形式及时效处理、热处理工艺安排,分析各加工工序的定位、夹紧和所使用的夹具,了解典型工艺过程,并掌握工件的检验方法和所使用量具的测量原理。

5.掌握车、铣、刨、镗、齿轮加工的典型机床的主要性能、规格、结构特点,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画出机床结构简图,标出运动形式。

6.了解机器的装配过程,熟悉装配的工作方法;掌握典型零件的装配工艺。

了解装配时所用的设备、工具等。

7.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结合其它技术要求,能制订简单的加工工艺路线。

认真分析现场工艺并能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8.及时整理和完成实习报告要求的内容,字迹工整、语言精练、图表清晰。

具体实习过程。

三、实习地点与时间安排:1.包钢集团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机制公司一、二机修车间)2.实习日期:2010年6月21日到25日,进厂实习时间为6月23日下午和6月24日下午。

机械制造工艺实训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实训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实训报告
一、实训内容
本次实训是围绕机械制造工艺制作的实训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机械
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实践操作和项目设计,在结合团队协作的情况下,
完成一个机械制造工艺项目。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机械制造工艺原理,并从理论上建立了机械
加工的基本概念,以及机械加工的基本过程和工艺方法,包括大多数金属
材料的切削加工,机械焊接,热处理等。

在实践部分,我们完成了一个机械项目的详细设计,并熟悉了一些机
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如钻床、车床、CNC车床、数控铣削床等;同时,还
学习使用电气仪器进行测量和量检,以检测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们分工协作,划分小组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提
高工作效率,并讨论合理改进方案,完成最终的机械制造项目。

二、实训成果
本次实训成功地完成了机械制造工艺的详细设计任务和实践操作任务,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并成功完成了一个机械制造项目。

实训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机械制造工艺原理和基本操作的理解,掌
握了一些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技术,如基本钻床操作技术、车床操作技术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B课程三级项目

机械制造工艺学B课程三级项目
工件材料:HT200
查《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7-4,取 b =195N/mm2=0.195GPa=195MPa。
选取用金属型铸造。 加工要求:
粗铣75×40mm右端面,然后精铣此端面。 铣床:
查《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4-22,选用X51立式式铣床。主轴转速 65~1800r/min,机床功率4.5kw。最高表面粗糙度可达1.6。 刀具:
h12
Ra6.3
81
8100.35
(0)
0.35
±3
83
83±3
②花键底孔的加工余量
内孔Ø20先铸出,所以取钻孔的双边加工余量为2mm, 单边为1mm 铸件为20.0,钻孔后得到22H12
工序名称
钻孔 毛坯
工序间余 量/mm
工序
工序基本尺 标注工序尺
寸/mm 寸公差/mm
经 济 精 度 表面粗糙度
工序间余 量/mm 1.4
2.6
工序
经济精度 /mm H8
( 0.027)
0
H12
( 0.18)
0
±3
表面粗糙度 /um
Ra3.2
Ra12.5
工序基本尺 标注工序尺 寸/mm 寸公差/mm
18
1800.110
16.6
16.600.18
14
14±3
槽顶端 粗铣 2mm修正为 半精铣 0.7mm
工序名称 半精铣 粗铣 毛坯
tm =20s
四、组合夹具
①、以上平面为基准,加工左端平面 ②、以左端平面为精基准加工花键 ③、在花键的中心为精基准加工上端面和宽度为18的槽
下面我们以上平面为粗基准加工左端平面和以左端平面为精基准加工22 的孔为例具体讲诉怎样确定嘴和夹具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姓名:班级:机械1201班学号:实验日期: 2014 年 04 月 16 日指导教师:何老师成绩:1. 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夹具的特点和设计装配方法,具有按加工要求组装组合夹具并进行检测的能力。

(2)了解组合夹具的元件种类、结构与功用。

(3)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4)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与机床连接及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5)掌握定位方法,调整定位尺寸、消除形位误差、夹紧力的分析等。

(6)熟悉铣、钻、镗等机床夹具的特点。

2.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实验内容: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自行设计夹具总装方案,并进行装配及调整,以巩固机制工艺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组合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加工中工件的装夹问题。

组合夹具元件及其作用:组合夹具按组装对元件间连接基面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槽系和孔系两大系统。

为了适应不同产品加工零件尺寸大小的需要,组合夹具按其尺寸大小又分为大、中、小型三个系列,见下表。

各系列中,其元件用途又可分为八大类。

在每一类元件中又分很多结构类型、品种及规格,以供组装不同夹具时搭配选用。

为了掌握组合夹具的组装技术,必须熟悉各类元件的结构特点、尺寸规格及使用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各类元件,迅速组装出所适用的夹具来。

现以中型系列为例,介绍八大类元件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基本用途。

1.基础件它是组合夹具中最大的元件,包括各种规格尺寸的方形、矩形、圆形基础板和基础角铁等。

基础件通常作为组合夹具的基体,通过它将其他各种元件或合件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夹具,图1为其中的几种结构。

图1 基础件图2 支承件2.支承件支承件是组合夹具的骨架元件。

支承件通常在组合夹具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把上面的其他元件通过支承件与其下面的基础件连成一体,一般各种夹具结构中都少不了它。

支承件有时可作定位元件使用,当组装小夹具时,也可作为基础件。

机械制造工艺实训报告书

机械制造工艺实训报告书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人才,我们学校开展了机械制造工艺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了解了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原理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及意义1. 目的(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原理和方法;(2)熟悉常用加工设备、刀具、量具和工艺装备;(3)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4)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2. 意义(1)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2)有助于学生了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基本加工工艺(1)车削加工:学习车床操作、刀具选用、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2)铣削加工:学习铣床操作、刀具选用、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3)磨削加工:学习磨床操作、刀具选用、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4)镗削加工:学习镗床操作、刀具选用、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

2. 零件加工工艺(1)轴类零件加工:学习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2)套筒类零件加工:学习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3)箱体类零件加工:学习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4)齿轮类零件加工:学习齿轮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参数确定、加工质量检验等。

3. 工艺装备及刀具(1)了解常用加工设备的性能、特点及操作方法;(2)熟悉常用刀具的结构、性能、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3)了解常用量具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4)了解工艺装备的作用、种类及选用原则。

四、实训过程及收获1.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加工设备,完成零件加工任务;(3)质量检验: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验;(4)总结分析:对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机械制造工艺学B讨论课方案及三级项目指导书2014

机械制造工艺学B讨论课方案及三级项目指导书2014

机械制造工艺学B讨论课教学计划一、整体思路将理论课程和课程研究项目教学过程存在的相关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溶于讨论,以学生上台讲演和讨论为教学形式,深入研究探讨各个阶段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具体问题的理论解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讨论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综合训练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和辩论能力。

二、目的与意义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加强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的能力。

由于本课程知识点多,学时较少,为防止学生上课时感到抽象、枯燥无味、难以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并结合本课的三级项目,拟将6个重点也是难点的问题,如“怎样判断定位方案是否合理”、“过定位与欠定位”、“夹紧与定位的区别”、“粗基准的选择”、“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的确定”和“工艺尺寸链”方面的重要问题作为题目,由教师分发给各个讨论小组,最后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向教师及全体同学汇报,并针对汇报具体情况进行提问和讨论。

利用讨论课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与教师深入讨论的机会,可加深对疑难问题的理解,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具体实施方案首先,由教师给出讨论题目、要点和阅读书目,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查阅资料、阅读、归纳总结出讨论文稿等。

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完成一个题目。

学生在课外查找、阅读和分析相关的知识内容,讨论、总结、整理,撰写讨论结果报告,且做成PPT演示文稿。

讨论课时由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抽签以决定是否上台讲演,确定讲演的小组继续以抽签方式决定由哪位学生上台讲演,讲演时间为8分钟。

讲述完后要回答台下学生和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针对所讲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时间为5分钟,最后由老师点评、总结。

最后,每组上交一份讨论结果报告(B5纸打印,以及WORD和PPT电子版),要求在报告最后一项注明每个成员的贡献和自评成绩,并且全体成员签字。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报告一、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机械加工和制造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是机械制造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

本报告将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二、课程内容1.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包括机床结构与原理、刀具与夹具的选择和使用、加工工艺参数以及加工精度控制等内容。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机床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掌握切削力分析方法,并能够根据零件形状选择合适的夹具和刀具。

2. 数控加工技术包括数控系统结构与原理、数控编程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数控加工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内容。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数控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能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并进行仿真操作。

3. 模具设计与制造包括模具结构设计原理、模具材料选择、模具加工工艺和模具制造质量控制等内容。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制造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模具设计和加工操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老师会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来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通过实验教学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相关技术。

2. 课外拓展老师会引导学生去实际场地考察,如去参观机械厂家、模具厂家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机械加工和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技术应用。

3. 个性化辅导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或者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重点辅导,以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四、实验教学1. 数控车床操作实验在数控车床操作实验中,老师会先介绍数控车床结构原理及其编程语言,并通过仿真操作来让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的操作流程和程序编写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2.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中,老师会先介绍模具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了解模具加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实际加工操作来让学生掌握模具加工的基本技能。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实验目的和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切削、焊接等工艺的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钻床:用于进行钻孔操作;2.台钳:用于固定工件;3.钻头:用于进行钻孔;4.铁板:作为实验材料;5.传感器:用于测量切削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实验1:钻孔加工a.将铁板固定在台钳上;b.选择合适的钻头,并将其安装到钻床上;c.调整钻床的转速和进给速度,开始进行钻孔加工;d.观察切削过程中的孔壁形状、芯屑形态等;e.测量孔径和孔深。

2.实验2:切削加工a.将铁板固定在台钳上;b.选择合适的刀具;c.调整刀具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d.开始进行切削加工;e.观察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情况、切削面质量等;f.测量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四、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1.实验1中,得到了钻孔后的铁板样品,测量了钻孔的孔径和孔深,并记录下来。

2.实验2中,观察了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情况、切削面质量,并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五、实验分析和讨论1.钻孔加工实验中,钻头选择的合适性对孔壁形状、芯屑形态等有重要影响。

2.切削加工实验中,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选择对刀具磨损和切削面质量有重要影响。

3.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和规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机械制造工艺的参数选择和调整对最终加工结果有重要影响,需要充分考虑材料性质和工件要求。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内容,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报告1. 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中各种工艺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了解到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联。

本报告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相关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机械制造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 2.1 材料与加工工艺 - 钢材加工工艺 - 铝材加工工艺 - 铜材加工工艺 - 塑料加工工艺2.2 加工方式•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喷射加工2.3 制造过程•锻造工艺•轧制工艺•铸造工艺•焊接工艺3.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性能和表面质量,实现制品的加工加工过程。

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3.1 切削原理 - 切削刀具的运动方式 - 切屑的形成与排除 - 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关系3.2 塑性加工原理•材料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主要手段(如压力、拉伸、弯曲等)•塑性加工的基本规律3.3 焊接原理•焊接热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熔融焊接和固态焊接的区别•焊接接头的形成原理3.4 表面处理原理•表面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的原理•表面处理的工艺选择原则4.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机械制造工艺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些学科包括: ### 4.1 材料学- 机械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 - 材料的加工可塑性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匹配4.2 工程力学•载荷分析与材料强度的关系•工装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协调4.3 设计学•制品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匹配•制造工艺对设计的制约与影响4.4 产品质量管理•制造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工艺控制与质量管理的关系5.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5.1 机械制造 - 机械零件的加工制造 - 机械设备的装配与调试5.2 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汽车装配线的工艺规划与布局5.3 航空制造•航空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航空设备的装配与调试5.4 电子产品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加工制造•电子产品的组装与测试6. 总结本报告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相关内容。

机械制造工艺三级项目

机械制造工艺三级项目

目录一、拨叉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2)(1)、零件分析 (2)(2)、毛坯选择 (3)(3)、初定加工顺序: (3)(4)、定位基准选择: (3)(5)、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6)、加工顺序确定 (4)二、工序设计 (4)(1)、加工设备确定 (4)(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5)(3)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 (6)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 (18)(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8)3.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9)四、组合夹具设计与组装 (27)(1)、被加工零件加工要求 (27)(2)、主要元件的选择确定 (27)(3)、组合夹具的组装 (27)五、参考文献 (28)六、心得体会 (28)七、小组自评 (29)值0.19m;半精铣加工余量为1mm、工序经济加工精度等级为IT8、公差值0.046mm、表面粗糙度Ra3.2um。

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如表工序名称加工余量/mm 工序尺寸/mm 工序尺寸公差/mm 铸造面82.5 3.5粗铣左大断面 1.5 81 0.22半精铣大端面 1 80 0.046钻花键孔20 Φ20 0.084扩花键孔 2 Φ22 0.21粗铣上端面 2 73 0.19半精铣上端面 1 72 0.04616/34 0.11/0.16粗铣通槽槽宽16,槽深34半精铣通槽槽宽18,槽18/35 0.11/0.039深1拉花键 3 Φ25 0.021 (3)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工序1:粗、半精铣左端面至符合要求。

工步1:粗铣背吃刀量为=2.5-1.0=1.5mm。

进给量的确定:机床的功率5—10Kw,工件夹具系统的刚度为中等条件,选取该工序的每齿进给量为=0.2mm/z。

铣削速度:参考《机械制造工艺手册》得,选用镶齿铣刀,其中在d/z=80/10的条件下选取。

铣削速度为v=40m/min。

有公式n=1000r/πd可以得到:n=1000×40/π×80=159.15r/min 由于手册中的X51型立式铣床的主轴转速为n=160r/min,所以,实际的铣削速度为:V=nπd/1000=160×3.14×80/1000=40.19m/min基本时间t: 根据面铣刀平面(对称铣削、主偏角=90°)的基本时间计算公式:t=()/。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2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2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名:***学号:**********班级:机械1107班指导教师:***中南大学机电学院制造系《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姓名:陈国庆班级:机械1107班学号: 0806110902 实验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彭华建成绩:1.实验目的(1)掌握加工误差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要求:能正确地采集样本数据,并能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处理,正确绘制出加工误差的实验分布曲线和图。

(3)能对实验分布曲线和图进行正确地分析,对加工误差的性质、工序能力及工艺稳定性做出准确的鉴别。

(4)培养对加工误差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2.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在实际生产中,为保证加工精度,常常通过对生产现场中实际加工出的一批工件进行检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处理和分析,从中寻找误差产生的规律,找出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这就是加工误差统计分析方法。

加工误差分析的方法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分布图分析法,另一种为点图分析法。

实验步骤:1.按无心磨床的操作方法,加工一批零件(本实验为100件)。

加工完的零件,擦洗干净,按加工顺序放置好。

2.按加工顺序测量工件的尺寸,记录测量结果。

3.绘制直方图和分布曲线1)找出这批工件加工尺寸数据的最大值x max和最小值x min,按下式计算出极差R。

R=x max一x min2)确定分组数K(K一般根据样本容量来选择,建议可选在8~11之间)。

3)按下式计算组距d。

4)确定组界(测量单位:微米)。

5)做频数分布表。

6)计算x和 。

7)画直方图以样本数据值为横坐标,标出各组组界;以各组频率密度为纵坐标,画出直方图。

8)画分布曲线若工艺过程稳定,则误差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曲线;若工艺过程不稳定,则应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分布曲线。

画出分布曲线,注意使分布曲线与直方图协调一致。

9)画公差带在横轴下方画出公差带,以便与分布曲线相比较。

机械制图三级项目研究报告

机械制图三级项目研究报告

制图三级项目研究报告名称:基于零件测绘的齿轮泵装配体绘制组长姓名:王伟特组员姓名:沈力、赵鹏辉、孙浩、邱小刚、杨林飞指导教师:李兴东完成日期:2015.6.14目录一.前言二.基于零件测绘的齿轮泵装配体测绘三.分析各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及其安装先后顺序四.重要部分的标准及其技术要求五.结论成果基于零件测绘的齿轮泵装配体测绘摘要:对齿轮泵各零件的材料、加工方式、公用、主要结构特点、零件进行了分析。

对装配体进行了一定的尺寸标注,对各零件进行了全面的测绘。

然后,我们确定了装配体的表达方案,对其形状结构以及各个零件之间相互位置与配合进行了完整的表达。

最后,根据零件分析了它所需的技术要求,并进行了最后的总结。

关键词:装配体、零件、表达方案、标注、技术要求、装配图一、前言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进一步锻炼对实体零件的测绘能力、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并加深学生对装配工艺基础知识的理解,对真实的齿轮泵进行分析,将理论化为实践,在亲手测量与分析非标准件的过程中,体会测绘方法的真正精髓,同时也激发大家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

本次三级项目巩固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导我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为后续课程的二级、一级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

此次项目中,通过画草图,同时在此基础上画出装配图,进一步熟悉CAXA软件的各种绘图功能。

组员任务分工:小组共6人,杨林飞拆解和恢复箱体零件,孙浩记录测量数据,王伟特、沈力总结分析各零件作用并绘制各零件草图、赵鹏辉、邱小刚绘制各零件与整体的电子图。

word及ppt文档由所有成员共同编辑完成。

二.基于零件测绘的齿轮泵装配体测绘各零件结构分析1.主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采用45号钢,模数为3,齿数为14。

一端为主动齿轮,中间有一个键,通过键与皮带轮相结合,从而达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最顶端为外螺纹,通过连接M12螺母达到使装配体传动时更稳定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技术和操作方法。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在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中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机械制造过程,掌握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并了解各种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装置和材料我们使用了一台数控铣床和一台数控车床作为实验装置,以及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钢材等)作为加工材料。

三、实验过程1. 铣削实验首先,我们选择了一块铝合金材料进行铣削实验。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调整了铣刀的刀具半径和进给速度,并将工件夹紧在铣床工作台上。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铣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并及时调整刀具和工件的位置,以保证加工质量。

2. 车削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车削实验。

我们选择了一根钢材作为工件,并使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

在实验中,我们调整了车刀的刀具角度和进给速度,并将工件夹在车床主轴上。

通过观察车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我们可以对车削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些有关机械制造工艺的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铣削实验中,刀具半径和进给速度对铣削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当刀具半径过大或进给速度过快时,会导致切削力过大,从而影响加工表面的光洁度。

其次,在车削实验中,车刀的刀具角度和进给速度也对加工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适当调整刀具角度可以改善表面粗糙度,而进给速度的增加则会提高加工效率。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我们对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工件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工艺参数,并通过观察和调整,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此外,我们还意识到了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亲自动手操作了机械加工设备。

机械制造工艺学_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_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学号::小组成员:指导教师:目录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2第一章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3 第一节零件的工艺分析—————————————————————4一、零件用途—————————————————————————4二、零件技术要求———————————————————————4三、审查轴零件工艺性—————————————————————4第二节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4第三节毛坯的种类及制造————————————————————5第四节制造工艺路线一、定位基面的选择——————————————————————5二、轴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三、制定工艺路线及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第五节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7第六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计算—————————————————10第二章铣平面专用夹具夹具设计——————————————————12第一节轴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12一、零件本工序加工要求的分析—————————————————12二、拟订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12三、确定夹紧方案———————————————————————13四、定位误差分析———————————————————————13五、绘制夹具总装图——————————————————————14设计总结—————————————————————————————14参考文献—————————————————————————————15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第一节零件的工艺分析一、零件的用途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一阶梯轴零件(如图1-1)。

三级项目指导书

三级项目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B课程三级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一、项目名称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组合夹具设计二、项目目标以一个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诸多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穿连起来,形成对整个课程的完整性概念,并通过做项目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以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时的定位基准、表面加工方法,正确确定加工顺序、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制定合理可行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加深对六点定位原理的理解认识,正确地解决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和夹紧问题。

3)通过柔性组合夹具的创新设计和组装实验,了解其组成、装配特点及规律,掌握使用原则、设计原理以及基本的装配技术,加强工程设计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4)学会使用工艺手册及其它参考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三、项目内容和要求项目由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组成。

理论环节又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和工序设计两部分,工艺过程设计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合作完成,然后分工,每个成员对工艺过程中的一道工序继续进行设计,最后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集体完成)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个人完成),撰写项目报告。

实践环节是对某个零件某工序的加工进行组合夹具的设计和实际组装,由小组成员共同在实验室完成,最后要提交组装好的夹具实物。

项目报告的正文内容如下:(一)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1、零件分析2、毛坯选择3、定位基准的选择4、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加工顺序的确定(二)某工序设计1、加工设备确定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3、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三)组合夹具设计与组装1、被加工零件加工要求(配以工序简图或照片)2、主要元件的选择确定3、组合夹具的组装(四)心得体会(五)小组成员自评成绩项目报告用B5纸打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三级项目报告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三级项目报告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三级项目报告题目: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组合夹具设计学院:班级: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8年 6 月26日(一)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1、零件分析CA6140车床手柄座位于车床光杆与手柄连接处,通过传递力矩,可同时操纵离合器和制动器,即同时控制主轴的开、停、换向和制动,实现对机床的操作。

从该零件的外形看,此零件的形状较不规则,而且需要加工的部位多且位置精度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加工一面作为精基准,从而为后面的加工提供保障。

分析零件图可知,手柄座主要结构是孔和面构成。

需对多个面多个孔加工,手柄大小端面和Φ14H7孔端面均有要求切削加工,Φ5.5mm 孔端面,Φ10H7孔端面、Φ14H7孔端面和Φ25H7孔凸台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钻头钻偏,以保证空的加工精度,而螺纹孔M10端面为圆柱面保证孔的加工精度较困难;另外在轴向方向上的Φ25H7孔凸台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加工要求较其他端面高。

2、毛坯选择手柄座在使用过程中不经常变动,它只起支撑作用,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只是在纵向上受到很大的压力。

从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分析,手柄座常使用的是铸铁,综合考虑应选择:零件材料为HT200,拔模斜度不大于3°,铸造圆角半径为R3~R5的铸件毛坯。

且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机器造型铸造在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保证很重要,它对工件的定位有一定保证作用。

3、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在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及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样设计要求。

本次设计加工时选用0033.025+φmm 孔两端面为粗基准,采用互为基准的方法进行加工出精基准表面。

(2)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减少误差,保证加工精度和安装方便。

根据该手柄座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手柄座0033.025+φmm 及Φ45mm 外圆凸台端面作为精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三级项目报告题目: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组合夹具设计学院:班级: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8年 6 月26日(一)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1、零件分析CA6140车床手柄座位于车床光杆与手柄连接处,通过传递力矩,可同时操纵离合器和制动器,即同时控制主轴的开、停、换向和制动,实现对机床的操作。

从该零件的外形看,此零件的形状较不规则,而且需要加工的部位多且位置精度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加工一面作为精基准,从而为后面的加工提供保障。

分析零件图可知,手柄座主要结构是孔和面构成。

需对多个面多个孔加工,手柄大小端面和Φ14H7孔端面均有要求切削加工,Φ5.5mm 孔端面,Φ10H7孔端面、Φ14H7孔端面和Φ25H7孔凸台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钻头钻偏,以保证空的加工精度,而螺纹孔M10端面为圆柱面保证孔的加工精度较困难;另外在轴向方向上的Φ25H7孔凸台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加工要求较其他端面高。

2、毛坯选择手柄座在使用过程中不经常变动,它只起支撑作用,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只是在纵向上受到很大的压力。

从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分析,手柄座常使用的是铸铁,综合考虑应选择:零件材料为HT200,拔模斜度不大于3°,铸造圆角半径为R3~R5的铸件毛坯。

且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机器造型铸造在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保证很重要,它对工件的定位有一定保证作用。

3、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在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及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样设计要求。

本次设计加工时选用0033.025+φmm 孔两端面为粗基准,采用互为基准的方法进行加工出精基准表面。

(2)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减少误差,保证加工精度和安装方便。

根据该手柄座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手柄座0033.025+φmm 及Φ45mm 外圆凸台端面作为精基准。

4、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加工顺序的确定(二)钻Φ10H7工序设计1、加工设备确定选用Z525立式钻床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φ10H7mm 孔,Ra =1.6mm ; 加工该孔的工艺为: 钻→粗铰→精铰 钻孔:φ9.8mm ; 粗铰:φ9.96mm ; 精铰:φ10H7mm 。

3、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钻→粗铰→精铰710H φ孔 ①钻10φ孔:选择mm 8.9φ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得0.17/f mm r =机 23/min c V m =查 010********747.4(/min)9.8c V n rd ππ⨯===⨯查查按机床选取960/min n r =机 09.896029.54(/min)10001000c d n V r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43430.31(min)9600.17l l l t n f ++++===⨯机机②粗铰mm 96.9φ孔: 选择mm 96.9φ的高速钢铰刀 得 1.3/f mm r =机 6/min c V mm =查 0100010006191.85(/min)9.96c V n rd ππ⨯===⨯查查按机床选取195/min n r =机 09.961956.1(/min)10001000c d n V mm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43230.19(min)195 1.3l l l t n f ++++===⨯机机③精铰mm 10φ孔: 选择mm 10φ的铰刀0.8/f mm r =机 6/min c V mm =查010*******191.1(/min)10c V n rd ππ⨯===⨯查查按机床选取195/min n r =机 0101956.123(/min)10001000c d n V mm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43230.31(min)1950.8l l l t n f ++++===⨯机机(三)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四)组合夹具设计与组装1、被加工零件加工要求(配以工序简图及实物照片)本次设计工序7钻Φ10H7mm 孔的夹具,该工序要求Φ10H7mm 孔轴线与Φ25H8mm 孔中心线有φ0.2mm 的平行度要求,因而也应以φ25H8mm 孔的中心线为定位基准。

2、定位方案设计与定位误差分析计算(配图及计算说明)设计 徐铭江日期 2016年 6月26日 审核日期会签日期(一)定位方案设计为了加工φ10H7mm孔,应限制的自由度应保证定位可靠,加工稳定,故设计的定位方案如手柄座夹具总装图所示,总共限制了工件的全部6个自由度,属于完全定位。

在该定位方案中,φ25H8mm孔内插入一个定位长销,限制了四个自由度(x,y方向的移动和转动);在工件侧面加一个固定挡块,限制了一个自由度(z方向的转动);用夹具夹持住工件,限制了一个自由度(沿z方向的移动)。

这样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

(二)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定位不准确引起的某一工序的尺寸或位置精度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

对于夹具设计中采用的定位方案,只要可能产生的定位误差小于工件相应尺寸或位置公差的1/3,即可认为定位方案符合加工要求。

对于本次设计的夹具,需要保证的平行度要求:要求φ10H7mm孔轴线与φ25H8mm孔中心线有φ0.2mm的平行度要求,由于定位基准是φ45mm孔的中心线,工序基准也是φ45mm孔的中心线,故基准不重和误差为0,只存在基准位移误差。

定位误差的计算如下:(1)验算中心距50(±0.2)mm影响此精度的因素:1)定位误差,此项主要是定位孔φ25H8mm和定位销φ25g6mm的间隙产生,最大间隙为0.053mm.;2)钻模板衬套中心与定位销中心距误差,装配图尺寸为50(±0.006),误差为为0.012mm;3)钻套与衬套的配合间隙,由φ16H6/g5可知最大间隙为0.029mm;4)钻套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对于标准钻套,精度较高,此项可以忽略;5)钻头与钻套间的间隙会引偏刀具,产生中心距误差e=(H/2+h+B)*(Δ/H)。

H为导向高度,此处H=45mm,h=10mm,B=38mm,故e=0.045mm其综合误差可按概率法求和:Δ∑=(0.053^2+0.012^2+0.029^2+0.045^2)^(1/2)=0.07mm该项误差略小于中心距允许误差0.2mm。

(2)验算两孔的平行度精度工件要求φ10H7mm的孔全长平行度公差0.05mm,导致产生两孔平行的误差的因素有:1)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没有基准转换误差,但φ25H8/g6的配合间隙及孔与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会产生基准位置误差,定位销轴中心与φ25H8mm孔中心偏角α1(rad)为α1=Δ1max/H1,式中,Δ1max为φ25H8/g6处最大间隙(mm);H1为定位销轴定位面长度(mm)。

2)定位销轴中心线对夹具体底平面的垂直度要求α2图中没有注明。

3)钻套中心与定位销轴的平行度公差,图中标注为0.02mm,则α3=0.02/43=0.0004665mm。

4)刀具引偏量e产生的偏斜角α4=0.029/45=0.00064 rad因此总的平行度误差α∑=(α1^2+α2^2+α3^2+α4^2)<0.05,故合格。

3、夹紧方案设计与夹紧力计算(配图及计算说明)1)夹紧力方向原则:(1)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不应破坏工件的既定位置;(2)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尽可能小;(3)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使工件的夹紧变形最小。

2)夹紧作用点原则:(1)夹紧里的作用点应正对夹具定位支撑元件或位于支撑元件所形成的稳定受力区域内,以免工件产生位移和偏转;(2)夹紧力的作用点应正对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上,以使夹紧变形尽可能少,有时可采用增大工件受力面积或合理分布夹紧点位置等措施来实现;(3)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工件的加工表面,以保证夹紧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工件的夹紧力,防止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振动。

根据以上要求,考虑加工零件的特点及定位方式,确定夹紧方式。

本设计方案选用的是螺旋夹紧机构,夹紧方向向下,通过螺杆的转动,带动套在螺杆头部的螺母向下移动,进而作用在工件φ45mm圆柱大端面上,实现夹紧。

这种夹紧方式和夹紧装置简单实用,且对于批量生产能较快装夹工件,劳动强度较小,成本低,简单可靠。

3)夹紧力计算本方案采用的螺旋夹紧机构,螺杆端面为圆周接触,由《加工工艺师手册》夹紧力计算公式:查《加工工艺师手册》表17-30原始作用力Q=100N,作用力臂L=240mm,由表17-25得螺旋副当量摩擦半径=15.56mm,α=1°26′,f=0.2mm/r,l=20mm,由表17-27得α1=9°50′,代入公式得:F==2206.15 N。

由《机械制造装配设计》得安全系数k=k1*k2*k3*k4,其中k1=1.5~1.2,k2 =1.2(粗加工)或=1(精加工);k3=1.1~1.3,k4=1.2(断续切削)或1(连续切削),求的k=2.376。

查《实用加工工艺手册》表14-9摩擦系数u=0.15故实际所需的夹紧力为19070N。

4、组合夹具基本元件的选择确定(配照片)采用螺旋直接夹紧或与其他元件(如垫圈、压板等)组合实现夹紧工件的机构,统称为螺旋夹紧机构。

根据零件高度43mm选择合适长度的螺栓与弹簧,套筒,压板等。

因为机床是立式钻床,需要把工件垫高钻孔,防止钻头与方形基础板相撞,同时夹具整体加高。

5、合夹具的设计与组装(配照片)首先需要方形板上找好足够地位置固定好定位原件,然后把工件装好定位,根据高度和位置开始组装夹紧原件与上卡工件。

(五)参考文献[1]王信义. 机械制造工艺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杨叔子.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3]王先逵.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二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4]马贤智. 实用机械加工手册(第一版)[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王惠方. 金属切削机床(第一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7.(六)心得体会本次三级项目的任务是确定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组合夹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对手柄座从铸造到加工有了很深的了解,对夹具的设计也有了深入的研究,使我明白了很多东西。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二阶段是专用夹具设计。

第一阶段我们运用了基准选择、切削用量选择计算、机床选用、时间定额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夹具设计的阶段运用了工件定位、夹紧机构及零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