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设计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整式的加减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及应用。
2.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和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的四则运算,让学生举例说明。
2.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整数的加减运算,那么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你们知道什么是整式吗?二、探究1.教师给出整式的定义:整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组成的代数表达式,如a+b,3x-2y等。
2.学生举例说明整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整式的特点。
3.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呢?三、讲解1.教师讲解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a.合并同类项b.先算乘除,后算加减c.括号前面有负号时,去掉括号要变号2.教师通过例题演示整式加减的运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思考。
四、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讲解错误和疑惑。
第二课时一、复习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谁能告诉我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二、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整式的加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整式加减运算。
三、讲解1.教师通过例题讲解整式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物理中的速度、路程问题,几何中的面积、体积问题等。
2.教师强调在实际问题中,要将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的形式,然后运用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求解。
四、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讲解错误和疑惑。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优秀整式的加减篇一整式的加减篇二教学目的:1.经历及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及符号的正确处理。
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 1.填空:整式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_3.多项式3m3-2m-5+m2是_____次______项式,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__,一次项是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4.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一组是()(a)22x2y 与 yx2(b)2m2n与2mn2(c) ab与abc5.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3a-b)+(5a+2b)-(7a+4b).二、探索练习:1.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的两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两位数的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交换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的三位数为______________,这两个三位数的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一议: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到了整式的什么运算?说说你是如何运算的?▲整式的加减运算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算的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单项式。
三、巩固练习:1.填空:(1)2a-b与a-b的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项式、、、的和为___________;(3)如图所示,下面为由棋子所组成的三角形,一个三角形需六个棋子,三个三角形需_______个棋子,n个三角形需__________个棋子。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3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3篇学问与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整式的加减实际就是合并同类项,有意识地培育他们有条理的思索和语言表达力量。
2、了解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法则,且会运用此法则进展整式加减运算。
3、知道在求多项式的值时,一般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详细情境的观看、思索、类比、探究、沟通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把握讨论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和法则,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力量和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感受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受学数学是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教学重点:娴熟地进展合并同类项,化简代数式。
教学难点;如何推断同类项,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问题:在甲、乙两面墙壁上,各挖去一个圆形空洞安装窗花,其余局部刷油漆,请依据图中的尺寸,算出:(1)甲乙油漆面积的和。
(2)甲比乙油漆面积大多少。
(处理方式:①学生思索片刻②找学生代表沟通自己的解答③教师汇总学生的解答)板书:(1)(2ab-πr2)+(ab-πr2)或(2ab+ab)-(πr2+πr2 )(2) (2ab-πr2)-(ab-πr2)(此时提问学生:这3个式子都是什么式子?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引出课题—从本节课开头来学习:2.3整式的加减。
并板书)二、探求新知教师自问:如何计算(1)和(2)两个式子呢?接着解答:本节课来学习2.2.1合并同类项(此时板书课题——1.合并同类项)1、同类项的概念观看多项式(2ab+ab)-(πr2+πr2 )中的项:2ab、ab 的特点。
学生沟通、争论。
③师生总结:(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要介绍的同类项,此时板书: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一样并且一样字母的指数也一样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强调:①所含字母一样②一样字母的指数也一样简称“两同”。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学生对整式的加减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完成课本第25页的练习题1、2、3,重点加强对整式的概念、系数和次数的理解,以及对整式加减法则的应用。
-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时,仔细审题,规范书写,注重细节。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
2.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涵盖整式的加减各个知识点。
2.教学方法:
-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挑战,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整式的加减方面还未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了简单的代数运算,对于整式的概念和加减法则尚需进一步引导和巩固。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整式的加减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示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地展示整式的加减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初中数学整式加减教案
初中数学整式加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整式的概念及分类。
2. 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3. 整式加减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整式加减的运算过程。
2.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整式加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加减法,提出加减法的应用场景。
2. 引出整式加减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整式加减的意义。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整式的概念,介绍整式的分类(线性整式、二次整式等)。
2. 讲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指出常见的错误。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整式加减进行解决。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指出常见的错误。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整式加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 强调整式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实际应用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整式加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2.教学方法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分享经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小组讨论整式加减运算的技巧,总结规律,互相学习。
2.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包括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操作。
3.在实际问题中,能够正确运用整式加减运算解决具体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度。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商品总价,引出整式的概念。
-结合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的氛围。
-探讨如何将整式加减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涵盖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
-及时批改和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解题正确率。
-设计一道涉及整式加减运算规律的思考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规律。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请教同学,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预习作业:布置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提供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预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
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多篇)
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9.6 整式的加减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方法,会应用去括号的方法化简代数式.2.理解整式加减的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3.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难点:能根据题目的要求,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1.提问你会做以下的有理数计算吗?3337223-(+)、+〔-〕 44715345根据六年级学习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去括号法那么,可得 3337333737-(+)=--=-; 44714471712223233+〔-〕= +-=. 55345343452.观察3a+(5a-a)=3a+4a=7a;①3a+5a-a=8a-a=7a.②所以3a+(5a-a)=3a+5a-a.3a-(5a-a)=3a-4a=-a;③3a-5a+a=-2a+a=-a.④所以3a-(5a-a)= 3a-5a+a二、学习新课1. 法那么归纳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例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2x-〔3x-2y+3〕-〔5y-2〕;(2)-〔3a+2b〕+〔4a-3b+1〕-〔2a-b-3〕.解:(1)原式=2x-3x+2y-3-5y+2=(2x-3x)+(2y-5y)+(-3+2〕=-x-3y-1(2)原式 =-3a-2b+4a-3b+1-2a+b+3=(-3a+4a-2a)+(-2b-3b+b〕+(1+3)=-a-4b+4【说明】整式的加减就是单项式、多项式的加减,可利用去括号法那么和合并同类项来完成整式的加减运算.例2求整式2a+3b-1、3a-2b+2的和.解:(2a+3b-1)+(3a-2b+2)=2a+3b-1+3a-2b+2=(2a+3a)+(3b-2b)+(-1+2)=5a+b+122例3求3x-2x+1减去-x+x-3的差.22解:(3x-2x+1)-(-x+x-3)22= 3x-2x+1+x-x+32=4x-3x+4三、稳固练习1求出以下单项式的和:(1)-3x,-2x,-5x,5x; (2)-2213222n,n,-n 2552说出以下第一式减去第二式的差:(1)3ab,-2ab; (2)-4x,2222x;(3)-5ax,-4xa 33计算:2222(1)(-x+2x+5)+(-3+4x-6x);(2)(3a-ab+7)-(-4a+6ab+7);4.化简,求值:四、课堂小结1.整式加减的作用是把整式化简,化简方法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2.遇有多层括号时,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3.如果遇到数与多项式相乘,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在做化简求值题时,要注意格式.五、作业布置(1)课本:练习9.6(2)练习册教学设计说明1.整式的加减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全章的重点,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计算,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讲、练结合,本教学设计中,除了安排一定量的例题外,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稳固练习,以使学生更好地落实计算的要求.2.因为整式的加减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因此,本节所学的知识实际上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稳固、一个深化.第二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式的加减》练习复习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复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
冀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精品教案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数与式”主题中的“整式的加减”.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标准2022》指出初中阶段代数式,包括代数式、整式、分式的概念及运算.课标重点强调数的意义、建立数感、理解代数式的表述功能、建立符号意识、理解运算的意义及运算的必要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一般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不断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从“数的运算”到“式的运算”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在本单元中,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和整式的加减运算等主要内容,既是以后学习整式乘法、分式运算、方程和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整式的过程中,要把概念和运算紧密联系.新课标明确指出本单元的重点在于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运算,所以本单元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式的概念和掌握单项式的概念、系数、次数,多项式的概念、项、次数及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等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关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体验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发展符号意识,感受计算原理,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冀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本章包括四个小节:4.1整式;4.2合并同类项;4.3去括号;4.4整式的加减.通过提供充分的素材,让学生经历用代数式表示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教学活动应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正确处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的、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学会运用加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通过数与式的类比,自然而合理地解决去括号问题.关注学生对算理的认识和理解,重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数学的思考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情境问题到用整式表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开展用数学语言(代数式)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提出疑问,让学生在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抽象,初步发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运算,并要求在每一步的算理教学中,教师不要人为拔高,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即可;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的,因此要强调运用数的运算律,保证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多的、繁琐的运算.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冀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初步积累了用代数式表示数量的活动经验,在学习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概念时会比较容易,但是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重点强调.由于学生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抽象思维比较薄弱,所以对于多项式的次数要重点进行讲解.四、单元学习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知道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与代数式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并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3.探索并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准确地去括号.4.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在加减运算的过程中,感悟代数式推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和运算能力.5.能运用整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五、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六、单元评价与课后作业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每课时课后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层次性原则:教师注意将课后作业分层进行,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人人学习数学,人人有所获.重视过程与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自主性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每课时留下拓展性练习或自主编写自己的易错题类型.根据以上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设置为两部分,基础性课后作业和拓展性课后作业.。
整式的加减数学教案优秀5篇
整式的加减数学教案优秀5篇《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列代数式(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元。
(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1.单项式: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1)x?12;(2)abc;(3)b2;(4)-5ab2;(5)y;(6)-xy2;(7)-5。
(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练习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加减》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式加减知识进行解决。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建立能力。
3.能够运用整式加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如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
-掌握几何图形与整式的联系,培养学生在几何问题中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
-通过几何问题的解决,加深对整式加减运算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整式的概念,包括单项式、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
2.通过具体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介绍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举例说明。
4.演示整式加减的计算过程,强调符号运算和步骤的准确性。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给每个小组发放讨论题目,如:
1.请找出以下整式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2.运用整式加减运算,计算以下问题的答案。
我会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教案:整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区分整式。
2.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及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整式的概念和特点。
2.整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材:初中数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知 (5分钟)1.引入整式的概念:请学生回顾并总结什么是代数式。
2.引导学生思考:代数式中,有些表达式只含有字母和数字,并且字母在计算中的作用相同,这样的代数式叫做什么?3. 引入新概念:这样的代数式叫做整式。
例如:3x+4y、5a²-2ab,都是整式。
Step2:整式的特点 (10分钟)1.整式的特点:由字母和常数因子相乘,并经过加减得到的代数式叫做整式。
2.通过课堂展示和板书,深入理解整式的特点,并讨论例子。
Step3:整式的加法 (15分钟)1.整式的加法法则:整式加法就是把同类项相加。
2.通过例题和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法法则。
3.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进行实际操作。
Step4:整式的减法 (15分钟)1.整式的减法法则:整式减法就是把同类项相减。
2.通过例题和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减法法则。
3.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进行实际操作。
Step5:综合练习和拓展 (20分钟)1.综合练习:给学生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整式的加减法。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整式的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
Step6:归纳总结 (10分钟)1.回顾整个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整理课堂笔记、回答问题等方式,对整式的加减法进行巩固和总结。
2.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提示,让学生形成扎实的基础。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整式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准确识别和区分整式。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大全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式的概念。
2.掌握整式加减的基本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整式的概念–代数式的分类–整式的定义2.整式的加减–同类项的概念–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3.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整式的定义和同类项的概念,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
教学难点:应用实例的解决过程。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问题解决法和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 整式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给出几个代数式,让学生分类,引导学生提出代数式的分类原则。
然后,教师给出整式的定义,并通过举例模拟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弄清代数式的分类和整式的定义。
2. 整式的加减2.1 同类项的概念教师通过展示代数式的具体栗子,让学生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同类项的基本技巧。
2.2 整式加减的基本法则教师先通过板书给出整式的加减法则,然后通过课堂演示和板书讲解,让学生理解整式加减的基本运算规律和方法技巧。
3. 应用实例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际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方法,给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在过程中及时指导和纠正,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学效果的评价1.学生能否理解整式的定义和同类项的概念。
2.学生能否掌握整式加减的基本方法和运算规律。
3.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表现的评价1.学生参与度。
2.学生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学生讨论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黑板、笔、教材、小学生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除了应该深入研究内容外,还需要注意课堂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增强学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注意实现知识内化过程和普及处理技巧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后能够更好的记忆相关内容和方法。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整式加减》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质量。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发现并纠正错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5.个性化作业: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以下分层作业:
a.基础层次:完成课本第25页的练习题,要求正确率在90%以上。
b.提高层次:完成课本第26页的练习题,要求正确率在80%以上。
c.挑战层次:自主设计一道整式加减的实际应用题,并给出解答。
6.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整式的乘除法则,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整式加减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完成课本第25页的练习题1、2、3,帮助学生巩固整式加减的基本运算规则。
2.提高拓展题:完成课本第26页的练习题4、5、6,锻炼学生解决综合整式加减问题的能力。
3.实际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以下两道题目:
4.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与练习,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5.注重课后反思,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自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教案:整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整式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掌握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勤奋、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式的概念、性质以及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整式的概念和性质1.1 整式的定义整式是由自然数、变量和它们的积或相反数所构成的代数式,并且变量的指数为非负整数,如f(x)=2x2−3x+5。
1.2 整式的分类整式可以按照变量的数量、单项式的次数、全项式的次数等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变量的数量可分为一元整式和多元整式;•按照单项式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整式、二次整式、三次整式等;•按照全项式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整式、二次整式、三次整式等。
1.3 整式的性质① 对于任意整数a,b,c,整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② 对于任意整数a,b,c,整式的减法满足减法的定义和负数性质。
2. 整式的加法2.1 整式的加法定义设f(x)=a0+a1x+a2x2+...+a m x m,g(x)=b0+b1x+b2x2+...+b n x n是两个整式,则它们的和ℎ(x)=f(x)+g(x)是一个整式,且系数满足c i=a i+b i。
2.2 整式的加法示例例如,计算f(x)=2x2+3x+1,g(x)=3x2−2x+1的和:$$ \\begin{aligned} f(x)+g(x) & = (2x^2+3x+1)+(3x^2-2x+1) \\\\ & = 5x^2+x+2 \\end{aligned} $$3. 整式的减法3.1 整式的减法定义设f(x)=a0+a1x+a2x2+...+a m x m,g(x)=b0+b1x+b2x2+...+b n x n是两个整式,则它们的差ℎ(x)=f(x)−g(x)是一个整式,且系数满足c i=a i−b i。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一、引言整式的加减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建立后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通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步骤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2.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计算简单整式的加减运算;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在引导下让学生提出他们对整式及其加减运算的了解和认识,并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
2. 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什么是整式,包括字母项、常数项等概念。
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3. 规则讲解(15分钟)针对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逐步讲解以下几种情况:(1)同类项相加减;(2)去括号法则;(3)合并同类项。
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则。
4. 练习与巩固(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题的完成。
可以设计一定数量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旨在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分组辅导和点评。
5. 拓展延伸(15分钟)提供扩展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应用已学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整式加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帮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
6. 总结归纳(5分钟)请几名学生回答本节课核心内容相关问题。
在全班范围内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重点、难点。
四、教具准备1. 教案、笔记本和黑板;2. 教辅资料、习题集和扩展性问题。
五、教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练习题的正确率可作为教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互动,观察他们是否能独立完成简单整式的加减运算也可以评估学生在情感目标方面的进步。
六、板书设计```整式的加减字母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类项相加减: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发现学生对于整式概念及其加减运算规则还存在一定困惑。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加减法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用分配律和合并同类项原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式加减的概念;2.整式加减的分配律运用。
教学难点: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2.合并同类项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式的加减;•教师提问学生对整式的概念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这是加减整式,需要了解整式的基本概念。
2. 讲授(25分钟)1.整式加减法的概念整式是指由常数和变量以及它们的乘积按照代数和的形式排列而成的式子,如:3x2−5xy+7y2+4xy−2x2+3y2整式的加减法,就是将同类项合并,然后进行加减运算。
2.整式加减法的分配律运用整式加减法运用分配律原则就是将括号或分数的记法应用到整式的加减运算中。
例如:2xy−(x−y)+3xy=(2xy−x+y)+3xy=5xy−x+y4x2+2xy+7y2−(2x2+3xy−5y2)=(4x2−2x2)+(2xy−3xy)+(7y2+5y2)=2x2−xy+12y22.合并同类型合并同类型就是将同类项合并,它是加减整式的基本过程。
例如:3x2+7xy−2x2+5xy=(3x2−2x2)+(7xy+5xy)=x2+12xy3.合并完毕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将合并后的结果累加起来或相减,就是整式的加减结果。
例如:4x2+2xy+7y2−(2x2+3xy−5y2)=(4x2−2x2)+(2xy−3xy)+(7y2+5y2)=2x2−xy+12y23. 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解题思路;•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
4. 拓展(10分钟)•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或其它资料中查找整式加减法的应用实例,然后进行展示;•学生们讨论它们如何使用整式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加减
2018-10-2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
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