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概况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和对当今的服饰的影响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和对当今的服饰的影响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且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这种多样化的服饰文化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对当今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服饰分为上衣和下衣两部分。
上衣的形式有袍、衫、褂等,下衣则有裙、裤等。
在汉代以前,人们主要使用麻布和丝绸制作衣物,后来逐渐普及的棉花也开始用于服装的制作。
汉代是中国服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达到了一个巅峰。
各个民族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不仅交流了商品和技术,还传播了服饰文化。
唐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又一个高峰期,透过丝绸之路来往的来自中亚、欧洲的师傅和制衣工匠,给中国服饰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服饰文化。
例如,蒙古族的服饰以“长袍、长靴、短裤、白帽”为特点,展现了他们喜爱草原生活和骑马狩猎的特点。
藏族的服饰以藏青色为主色调,以精美的刺绣和挂饰为特点,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
彝族的服饰以色彩斑斓、线条流畅的刺绣为特点,体现了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对当今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服饰成为了当代时尚界的灵感源泉。
设计师们通过借鉴和融合传统的服饰元素,创造出了许多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时装作品。
另一方面,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丰富的服饰经验。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和传承传统的服饰文化。
在当代的时尚界,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也在逐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设计师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将古老的服饰款式与现代的剪裁和面料相结合,创造出了适应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服装。
这种融合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服装风格,推动着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介绍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般指以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文化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重要、最突出的部分,也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基础。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文化意识以及审美特征,而且反映了民族特色的穿衣风格,习俗习惯,还反映了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主要特点在于:服饰有着很强的民族性,不仅体现着传统的文化价值,而且多变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穿衣风格受到地域、气候及社会习俗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格。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传统服饰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象征和风俗习惯,不仅反映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及民族文化精神的活性。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穿衣习俗、文化意识以及审美观,还反映了政治、经济、宗教等客观因素的变化。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史不断演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体系,即以礼服、工作服、日常服饰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服饰文化。
从古代至今,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受到地域、气候及社会习俗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格,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中国古典服饰文化。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汉族传统服饰为主,但也受到蒙古、满族、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自元代以来,它以定型的服饰形式发展壮大,内容亦多变,影响了许多地方,表现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非凡风采、优雅气质与无穷魅力。
随着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也不断演变,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服饰文化体系,传承着服饰文化的浓烈传统气息,也滋养着国人的生活情趣。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
麻布在古代常用于制作平 民服饰和劳动服装,也用 于制作帐篷和船帆等户外 用品。
ABCD
麻布的生产主要使用大麻 和亚麻等植物纤维,工艺 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生 产。
麻布的质地相对粗糙,但 也有一些精细的麻布品种, 如夏布、麻绸等。
刺绣
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 ,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工
艺而著称。
刺绣是通过在纺织品上用针线 进行穿刺和堆砌,形成各种图
02
中国古代服饰的种类与特 色
汉服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汉服以宽袍大袖、交领右衽、系 带隐扣为主要特点,讲究色彩、 纹饰和工艺,展现出优雅、庄重
的气质。
汉服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 但基本形制保持不变,成为汉族
文化的象征之一。
胡服
胡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具有简洁、实用的 特点。
05
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意义 与文化内涵
服饰与等级制度
服饰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重 要标志,不同阶层的人穿着不 同颜色、质地、图案的服饰, 以彰显身份地位。
官服是古代官员的专属服饰, 不同品级的官员穿着不同颜色、 质地、图案的官服,以区分官 阶高低。
服饰的质地、颜色、图案等都 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得逾越, 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饰以“上衣下裳”为主要形式,颜色较为单一,图案以饕餮纹等神秘纹样 为主。
秦汉时期
秦汉服饰开始注重色彩搭配和款式变化,出现了直裾、曲裾等多种款式,图案也更加丰 富多样。
唐宋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饰更加注重华丽和装饰性,刺绣、镶边等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不 同民族和地区的服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风格。
中国古代服饰特点及发展
。观和做花种,带纱巾男开
至天成鞋多名上罗子子的
清代服饰 易明服代清,服王按明饰朝满初时族要,习求以俗衣暴统冠力一恢手男复段子唐推服制行饰,剃。其发顺 治法九服年的,式钦样定与《唐服代色相肩近舆。条自例唐》宋颁以行, 从来此,废龙除袍了和浓黄厚色汉就民为族皇色室彩所的专冠用冕。衣 裳百。官明公代服男自子南一北律朝蓄以发来挽紫髻色,为着贵宽。松 衣明,朝穿因长皇统帝袜姓、朱浅,面遂鞋以;朱清为时正则色剃,发 留又辫因,《辫论垂语脑》后有,“穿恶瘦紫削之的夺马朱蹄也袖”箭, 衣紫、色紧自袜官、服深中统废靴除。不清用代。官公服服主除要依品 种同品“为,级补长凡规子袍军定”马士服表褂、色 示。差外品官役,级帽以最。与上有前补军特朝子政色截是人的然一员是不块都用 戴约似5斗0厘笠米而见小方的的纬绸帽料,,帽织后绣拖上一不束同孔 雀纹翎样。,丝再纺缝绣缀染到及官各服种上手,工胸专背业各的一进。 步文,官为的清补代子服用饰鸟品,种武的官丰用富走创兽造,了各条 件分。九等。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 留高上明跟下汉代鞋层族款,社妇式并会女;有 的在乾里服康隆高饰熙以底均、后、有雍,外明正衣高显时服底等期渐之级还肥分。保渐。 短,袖明口代日普宽通;百到姓晚的清服时装都或市长妇、女或已 去短裙、着或裤衫,、衣或上裙镶,花基边本、上滚承牙袭子了。传满 族统妇,女且着品“种旗十装分”丰,富梳。旗服髻饰,用穿色“方花 盆面底,”平旗民鞋妻。女至只于能后衣世紫流、传绿的、所桃谓红旗 袍后等大, 期色众长,,只期旗以许主袍免用要也与 褐用为官色于汉服。宫族正廷中色和的相王贵混室妇;。所劳清仿动代用。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 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 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 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 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风格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风格中国传统服饰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从早期的服饰特点开始,逐步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历程与不同地区的风格特色。
一、早期服饰的特点早期的中国传统服饰主要以褐色为主,并以皮革和兽皮为材料制作。
这种服饰既能御寒,又能保护人们的身体免受野兽的侵害。
早期的服饰风格简朴,没有过多的装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朴素而实用的生活态度。
二、服饰的演变与流派1. 周朝服饰在周朝时期,服饰逐渐丰富多样,并开始出现丝绸制品。
宫廷中的服饰以华丽的装饰为主,表现了统治者的尊贵地位。
而一般民众仍然延续着简朴实用的风格。
2. 唐朝服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服饰风格最为繁华多样的时期之一。
唐朝的服饰以华丽、富丽堂皇为特点,女性的衣着尤为讲究。
丝绸、缎子和金银丝线成为常见的材料,衣袖宽大、裙摆富丽,细致的刺绣和花纹增添了服饰的华贵感。
3. 明清时期服饰明清时期,服饰逐渐趋于统一,对服饰的规定也更加严格,尤其是宫廷中的服饰。
丝绸仍然是主要材料,但颜色和纹样受到了更多的限制。
女性的服饰则强调身姿的曲线美,搭配饰品的使用更加精致。
三、地区风格特色1. 北方传统服饰北方传统服饰以皮革为主要材料,用以抵御严寒。
在设计上注重实用性,强调腰部的束缚和包裹感。
蓝色、灰色等暖调颜色常见于北方传统服饰中。
2. 南方传统服饰南方传统服饰以丝绸为主要材料,色彩鲜艳,刺绣繁复。
女性的传统服饰偏重于柔美和优雅,通常采用流动的裙摆和丰富的刺绣来展现女性的妩媚之美。
3.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多样而丰富,受到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彩色的纱裙、银饰和刺绣装饰,体现了多元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与传承中国传统服饰的风格和设计理念对当代时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刺绣、青花瓷等元素被成功地融入了现代服饰设计中,使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更加完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面临一些困境。
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
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从早期的原始服饰开始,梳理出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过程,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变迁。
原始服饰时期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原始人们使用简单的植物叶片、兽皮和兽骨制作服装,以保护自己不受严寒和野兽的伤害。
这些原始服饰主要以腰布、腰带和肩带为主,还饰以简单的图案和符号,象征着原始社会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古代服饰的起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古代服饰逐渐从原始时期迈向文明社会。
商代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商代,汉族的先民开始使用丝绸制作服装,这标志着中国服饰文化的崛起。
同时,发展起来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带来了异域服饰元素的融入,丰富了古代服饰的样式和款式。
周代的礼仪服饰周代被誉为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礼仪服饰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周朝的君王制定了一套完备的礼仪制度,其中服饰在礼仪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贵族们穿着华丽的礼仪服饰,如衮袍、犀带和玉佩,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而在文人和官员们中,则流行着一种称为“衣冠楚楚”的风格,注重简洁而雅致的装扮。
汉唐时期的盛世服饰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金时期。
汉代服饰以华美的绣花和丝绸为特色,而唐代则更注重颜色和图案的搭配。
这个时期,宫廷中的服饰更加精美华丽,人们追求奢华和繁复,逐渐形成了以“襦裙”和“大袖飘逸”的风格为主的时尚潮流。
宋元明清时期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变迁,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宋代是以淡雅和素净为主的时期,服饰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感。
元代则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服饰款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一些奇特的装饰和流行元素。
明清时期,服饰突显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官服和民族服饰。
现代服饰的发展随着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演变,现代服饰也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在20世纪初,西方服饰文化的入侵使得中国传统服饰受到了冲击,人们开始追求西式的时尚和服装。
汉服发展历程
汉服发展历程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
下面是汉服发展的主要历程。
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华夏文明,最早的汉服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古代文明。
古代华夏先民主要以裘皮为衣服,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开始使用织布技术,制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服装。
到了商代,汉服的基本形态开始逐渐形成。
商代的汉服以束腰身著,长袍腰带为主要特征。
到了周代,汉服的样式更趋多样化,成为当时各个阶层的区分和身份的标志。
其中,礼服和冠带是周代汉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族的衣服逐渐演变为包袱衫和襦裙。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服的样式更加多元化。
其中,汉民族子民开始穿戴深衣,祭祀时则穿着祭袍,这是汉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到了秦汉时期,汉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制度,汉服也因此规范化和统一化。
在这个时期,围腰的裙子是主要的汉服款式。
而汉代则进一步规范了汉服的款式和使用,成为后世汉服研究的重要依据。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服逐渐受到异族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衣着装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多为窄袖和细衫。
唐代汉服的样式更趋宽松和华丽,衣袖长而宽大,衣襟有明显的对襟和交叉。
宋代是汉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兼收并蓄了契丹、夏、南诏等少数民族服饰的风格。
元代则继续这种趋势,加入了西域的影响,使得汉服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明代是中国汉族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明代中期,汉族服饰开始逐渐恢复传统风格。
到了清朝,汉服的样式又受到了满族的影响,汉族子民逐渐用满族的服饰作为身份标志,汉服的样式逐渐被淘汰。
20世纪初,随着新思潮的出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汉服开始被西方服饰取而代之。
直到20世纪80年代,汉服才重新受到关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汉服,并举办各种汉服文化节庆活动,对汉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总结起来,汉服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华夏文明,经历了起伏和变迁,吸收了不同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民族服饰发展情况汇报
民族服饰发展情况汇报民族服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风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服饰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就民族服饰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民族服饰的起源和发展。
民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们通常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形成的。
随着历史的变迁,民族服饰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比如中国的汉服、蒙古族的长袍、藏族的长袍等,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民族服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服饰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民族服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民族服饰也在逐渐复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民族服饰的设计和制作,一些传统的服饰元素也被融入到现代的时尚设计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时尚风格。
同时,一些民族服饰的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通过创新设计和营销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民族服饰。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民族服饰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认为,民族服饰的未来发展应该是多元化和包容性的。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保护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同时也要让它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时尚。
此外,我们也应该注重民族服饰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民族服饰产业的绿色化和环保化,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为民族服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民族服饰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领域,它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也是民族自信和自豪的象征。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族服饰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民族服饰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中国古代服饰演变
•
10、清代时期
男子以剃发梳辫、长袍马褂的满族服饰为基本 装 束,官员服制以“补子”为饰。 满族女子着旗装,汉族女子装束沿袭明代。 出现满汉服饰融合的民族服装的经典:旗袍
• 2003年10月8日, 在日本东京举行 的国际小姐决赛 中中国小姐王珊 入选12人决赛圈, 并荣获“最佳民 族服饰小姐”称 号,她那件绚烂 的民族服装,就 是以唐代襦裙为 模板。
7、宋代时期
男子一般着右衽襕衫,头戴巾帽、硬角幞头
女子一般着有绶环的素雅儒裙,披帛、花冠,出现 缠足
8、元代时期
此时期蒙古族男子以蒙古装束为主,汉族男子以长袍 为主。 贵族女子服饰受汉族文化影响以宽袍长冠为特色,平 民女子仍旧以短儒长裙为主要装束。
9、明代时期
男子装束以青色与黑色宽松袍服为主,戴儒巾;官员戴乌纱帽。 贵族女子讲究戴凤冠、披霞帔,民间女子穿直领对襟小袖、水 田衣和比甲等。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 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 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 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服装风格。
2、夏商周时期: 夏: 出现了君王祭祀用 的冕服。 商:服饰的基本形式为 上衣下裳式,右衽交领, 呈现出中国古代服饰的 基本特点。 周:宗法制的产生决定 了服饰的尊卑,如冕服、 弁服等,出现深衣(衣 裳相连)。
3、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
4、秦汉时期的服饰
秦:冕服和深衣 汉:出现最完整的冠服制
5、魏晋南北朝
•
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变迁
服饰: 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是 人类物质有形文化在人体 外部装饰上的反映。
主要类型
• • • • 衣着 附属装饰品 人体自身装饰 装饰性的日用品和护身武器
中国古代各朝服饰的特点及发展
1、奴隶的简单遮身衣物. 通常是圆领衣,上下相连,中间以绳缚之,衣长不及踝 ,头部皆不加饰物.
2、平民或小奴隶主. 他们的衣着较为讲究,一般是上身着衣,下身着裳.衣 长多至膝盖上下,但后裾却长至足部,腰间系带.衣上 多无纹饰.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 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 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 文武百姓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式、等级、 穿着礼仪极为繁缛。就连日常服饰,也有明 文规定。
女子冠服制度更完备。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其形美如彩霞,名“霞帔”。与“凤冠”一 起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贵妇礼服,一般的平民女子,在出嫁时穿戴凤冠霞帔。明代上襦下 裙的服装在年轻妇女中间,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便活动。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 颜色,初尚浅淡。裙幅初为六幅,后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 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 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 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 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 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 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 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 格。
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 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 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 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 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 识。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 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 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 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 绫、绢。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 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褶裥裙也是当时裙 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 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
汉代妇女襦裙
• 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 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公元前13年) 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 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 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 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 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 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 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半臂,又称“半袖”,
是 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 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 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 带。样式还有“套衫”式 的,穿时由头套穿。半臂 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 以象短襦那样束在里面。
唐朝年轻女 子不受保守传统 的约束,她们不 仅可以穿袒露胸 臂的宽领服装, 甚至穿上胡服男 装,在街上策马 扬鞭,政府和社 会还允许女性享 有选择配偶和离 婚的自由。
西汉素纱禅衣
秦代妇女曲裾服饰
汉代妇女深衣
汉代深衣俑
• 汉代妇女还穿襦裙。襦裙 一般是上襦下裙的女服样 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 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 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 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 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 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 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 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 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 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 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 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 长,下垂至地。
同时,也采用了胡服的腰带形式, 即以皮革制成,在皮带上扎有小孔, 扣,并缀有扣针,使用时将皮带穿过 环扣,收紧之后以扣针固定,不仅使 用方便,而且十分牢固,称之为“师 比”。这是华夏主体服饰文化吸收融 合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一步提高发展 的重要史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 射”。
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 出土当户灯铜人
民族服饰的历史与演变
民族服饰的历史与演变民族服饰是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象征,它在漫长的历史之中承载着民族的传统与独特的审美观念。
本文将以中国的民族服饰为例,探讨其历史与演变。
一、古代民族服饰的起源古代的民族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不同民族之间服饰的差异极大。
中国的古代服饰受到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的影响,在早期主要以简单的衣物为主,以短裙或长袍为主要穿着。
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区分贵贱、男女之别的服饰风格,如中原地区的华服和南方地区的楚服等。
二、汉服的兴盛与流行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服饰文化的重要时期,发展出了独特的汉服风格。
汉服以其细腻的绣花和华丽的饰品而闻名,男性主要穿着长袍和马褂,女性则着裙子和衫。
这种服饰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并且影响深远,对后世的服饰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唐宋时期的服饰演变唐宋时期的服饰风格逐渐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掀起了一股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的融合潮流,受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的影响,服饰上出现了更多的细节和装饰,使用了更多的织物品种和颜色。
四、清代的服饰变革清代是中国服饰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满族统治者的入主,服饰慢慢变得庄重严谨,富有民族特色。
男子穿着褂子和长褂,女子则穿着长衫和旗袍,这种服饰风格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
五、现代民族服饰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服饰逐渐恢复了自身的特色和多样性。
同时,西方的服饰流行也对中国的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设计上融合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六、传统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变得愈发重要。
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积极促进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与保护,举办各类展览和赛事,激发人们对传统服饰的热爱与兴趣。
此外,一些设计师也开始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设计中,使之充满新鲜感和时尚感。
结语: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穿着方式,更是对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延续和表达。
通过对中国民族服饰历史与演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服饰的发展脉络,为传承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可谓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服饰也随着不同朝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先秦时期、汉朝、唐朝、明朝等历史时期的服饰变化入手,详细探讨中国古代民族服饰的发展演变过程。
先秦时期的服饰先秦时期,发掘出来的器物标本证明,中国早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就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服饰文化。
由于文字和图像的缺失,现在只能从出土的器物中来了解先秦时期的服饰。
先秦时期的服饰,以针线缝制为主,而用于制衣的布料多为麻、莎、草等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动物毛发也有所应用。
女性通常穿着上衣长裙,裙子的裙摆要比上衣长得多;男性则常穿着兜带的两袖衣——也叫“草鞋冕”或“竹板冕”,两襟交叉,穿在身上像个口袋,下摆不过膝。
在饰品上,古人喜欢佩戴饰物,如璧、珠串、挂首、玉佩等等,富丽堂皇。
汉朝的服饰汉朝时期,服饰的材料进一步扩大了,出现了绸缎,发现了丝绸之路,这种高档衣料的出现,也为时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不过在当时,贵族们所穿的华美鲜艳的衣服,也就是肥硕、繁琐、色调艳丽的龙袍或云袍。
汉族女性的服饰在汉代时不断演变,成为更加丰富多彩、造型更为端庄优美,展示了女性独特的柔美魅力。
汉代妇女的衣服多为袍褙、下裳,并且会增加一些腰饰等装饰品。
唐朝的服饰唐朝时期,作为一个辉煌的时代,也造就了高超的服饰文化,被誉为中国服饰史的黄金时代。
唐朝服饰工艺十分精湛,且材质种类繁多,风格独具匠心。
唐朝男士的青衫,仿佛一抹优美的山水,长袍的下摆还设计了鼓裆,这样穿着起来更加舒适自在。
唐代女性,裙子的样式相同,而上衣的样式有所变化,也就是“上衣曲里巴顿,弯弯的种覆袂儿;伸开了仔细一看,梁子与它空空儿,两条晃荡出打十字,宝玉祗能把腰佝。
”,弯弯曲曲,上有披肩,中有云纹、花卉之形,下有袍褙,花色鲜艳。
明朝的服饰明朝由于实行封建等级制度,服饰文化呈现出稳重、严谨、大气、庄重的特点。
明代服饰的特点是以袍褙为主,讲究肩襟、衣长,领口、口子,高低、大小,背长、馒/蓑衣,带子、下方等各种细节,有着纷繁且细致的修饰。
中国服饰发展史总结
中国服饰发展史总结中国服饰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代服饰:古代中国服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室贵族的服饰,一类是普通百姓的服饰。
皇室贵族的服饰以华丽、富丽堂皇为主,常常使用珍贵的丝绸和花色纱布;百姓的服饰则以实用性为主,多采用麻布和棉布制成。
古代皇室贵族的服饰在颜色和图案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2.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高峰期。
唐朝的服饰以宽松、大袖口为主,女性的服饰则以多层长裙为特点,颜色鲜艳而华丽。
宋朝则更加注重衣着的整齐和谨慎,男性的服装以宽松的长袍和窄裤为主,女性则穿着贴身的衣裳并加上束腰带,强调曲线美。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服饰受到了宫廷礼仪的影响,服饰更加讲究礼仪和身份地位。
男性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女性的服饰则以襦裙为主。
同时,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服饰,比如女子的扇领背心和满族的对襟鸟架袍。
4. 近现代:近现代以来,中国的服饰发展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装、连衣裙等西式服饰逐渐普及,替代了传统的中式服装。
同时,一些传统的元素也被重新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形成了中国风格的时尚。
总体来说,中国服饰发展历经了古代、唐宋、明清和近现代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服饰也不断变化和创新,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5. 当代时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服饰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
当代中国的服饰设计大胆创新,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许多中国设计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崭露头角,为中国服饰打造了全球影响力。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个性化、时尚、舒适成为现代中国服饰的重要标志。
6. 传统服饰的传承与保护:尽管现代化的服饰风格盛行,但中国的传统服饰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
特色的汉服、唐装、旗袍等传统服饰在一些重要场合和传统节日中仍被人们穿着,展现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服饰,一些机构和组织致力于推广传统服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流行趋势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流行趋势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流行趋势。
一. 古代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服饰多样丰富,主要分为男服和女服两大类。
在古代社会,服饰往往具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不同阶层和族群的人拥有不同的服饰。
1. 男服的演变古代男子的主要服饰是衫、袍和裳。
最早的男子服装是衣裳,有明装和曳装之分。
随着时代的推移,男子开始穿着袍和衫。
袍在汉代盛行,而衫则在唐宋时期开始流行。
至明清时期,官员常常穿着长袍和马褂。
2. 女服的演变古代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襦、裙和袄等。
最早的女子服装是衣裙,后来演变成衫襦裙袄的形式。
唐宋时期,女子开始穿着跨襦、尺襦和抹胸等款式。
明清时期,女性的服饰趋于多样化,出现了襦裙、旗袍等具有代表性的服饰。
二. 现代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服饰在设计、款式和材质上发生了许多变化。
传统服饰逐渐与时尚潮流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演变和流行趋势。
1. 设计创新现代中国传统服饰在设计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设计师鼓励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注重舒适度和时尚感。
例如,将传统的刺绣工艺应用到现代的服装上,使服饰更加有活力和时尚感。
2. 材质的变化现代传统服饰在选择材质方面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丝绸、棉麻等材质仍然受到青睐,同时添加了新材料如化纤和人造纤维等。
这使得传统服饰更加耐穿、易打理,并提高了舒适度。
3. 流行趋势现代中国传统服饰的流行趋势多样。
一方面,一些传统服饰在特定场合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婚礼、节日等。
另一方面,对传统元素的重新解读和改造使得一些传统服饰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需求。
例如,旗袍、长袍等传统服饰在时尚界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延续。
三. 中国传统服饰的未来发展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未来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传统服饰将会更多地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的服饰文化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而悠久的时间里,不断地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体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了解其发展历程及特色。
一、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动物皮毛、植物纤维、羽毛等天然材料制作衣物,开始形成自己的服饰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商、周、汉、唐等各个时期,也不断发展、演变。
尤其是在汉朝时期,汉服成为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代表。
汉服是在先秦时期和战国时期经过逐步发展而成,它具有着优美的线条和华美的装饰,是中国服饰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汉服更是成为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代表,影响了几百年的时代。
二、中国服饰文化的特色独具特色,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使得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造型,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感。
2. 注重礼仪和美学注重礼仪和美学,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礼仪和美学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的服饰,这种传统延续至今。
而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服饰的设计、制作、佩戴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非常注重细节和品位。
3. 独具民族特色独具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民族自豪感。
不仅在设计和造型上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而且在选材上也注重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
例如,中国的丝绸、棉花、麻布等天然纤维在服饰中得到广泛使用,这些材料具有中国特色。
4. 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创新和发展,体现了中国人不居于成就的精神。
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精神,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在现代,中国已经开始使用许多新型材料和现代技术,将传统的服饰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推出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新款式。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丰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风貌。
在中国古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文化和审美观念。
因此,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服饰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
到了秦汉时期,服饰逐渐统一,形成了褐衣一统的现象。
隋唐时期,服饰风格开始强调华丽和富丽堂皇的气势。
宋代则形成了明暗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对比,并开始流行团扇、花草图案等装饰元素。
元明清时期,服饰更加注重绣花和镶边装饰,形成了独特的宫廷风格和民间风格。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特点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特点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审美趣味和社会地位。
传统服饰的颜色、款式、材质等都有特殊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例如,红色代表祥瑞,黄色则象征皇权与财富,徽章和闺门红都代表着幸福和吉祥。
传统服饰中的刺绣、绘画等元素也有很深的意蕴。
例如,恒山的“福寿绣”就善于用福、禄、寿、喜四字与花卉、动物“绣”合在一起,象征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三、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流传至今。
对于服饰文化的传承,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1. 规范性传承:传承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设计原则、工艺、材料、颜色、图案、款式等,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风貌,让服饰的文化内涵得到传承。
2. 时代性传承: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创新发展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传统服饰,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元素,提升传统服饰的时代性和时尚感。
3. 生活化传承:让服饰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了解、体验传统服饰的魅力和意义,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服饰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服饰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特色和风韵,在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服饰文化。
一、远古时期的服饰远古时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中国人的服饰比较简单。
人们主要以动物皮毛制成的兽皮衣物为主要服装,这种服饰既能保护人们免受寒冷和野兽的伤害,同时也满足了生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服饰开始发生变化。
二、古代朝代的服饰在中国的古代朝代中,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不同的特点,展现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征。
汉朝时期,汉族服饰以褶裙和长袍为主,善于运用华美的刺绣和图案装饰。
隋唐时期,服饰更加注重宽松舒适,袖子宽大,多用花纹镶边,增加服饰的华丽感。
宋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服饰趋于简约素雅,以礼仪规范为依据。
三、明清时期的服饰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服饰进入了一个极盛的时期。
明代的服饰更加注重对身份地位和社会等级的体现。
贵族尤其是宫廷中的服饰,充满华贵和庄重的色彩,大量使用绣花和龙凤纹饰,彰显出尊贵与威严。
清朝时期,满族文化对服饰的影响非常明显,褶裙、长袍和长褂成为主要的服饰元素,袍身的设计精美繁复,融入了许多民族特色,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服饰的严格要求。
四、现代时期的服饰演变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服饰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服装形式。
在20世纪初期,中国人开始穿着西式服装,服饰的款式、颜色和设计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然而,尽管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服饰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时尚界的宠儿。
总结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经历了远古时期的简单、古代朝代的丰富多样、明清时期的华贵庄重以及现代时期的演变四个阶段。
每一个时期的服饰都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今,尽管穿西式服装已经成为主流,但中国传统服饰仍然被人们所喜爱和传承,它不仅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变迁,服装风格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古代中国服装的演变不仅仅是一种流行趋势,更是与社会文化、民族风俗、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变化入手,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历程。
殷商时期是中国古代服装的起源时期,当时的服装主要以麻布和皮革制成。
男子维持着束发、系带等原始的服饰和发式,而女子则主要是以束腰布褶裙为主,多为白色。
至商代中晚期,服装开始出现了向贵族等级进化的趋势,服饰的装饰性大大增强,出现了青铜器的副牌扣、如佩钩、彭瓣、饰钩等的鎏金富丽的服饰。
这一时期的服饰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特点,即奢华瑰丽的风格。
周朝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一次革命,周朝的服饰制度首创长袍制简装的制服制度。
周朝的服饰有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特色:“夫与妇、男与女、君与臣、亲与疏,皆服其常”,这是周朝服饰制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各级社会成员都要服从封建礼教规定的服饰制度。
周朝服饰以彩色,尤其是紫色为上。
周服直衣长衫是中国古代的典型服饰,而且长衫的衣摆上也开始出现有边的颠饰,并且不同的品级要求不同的颜色。
周朝的服饰另一个明显的特色是开始兴起了徽章和衣饰间的搭配,这也是服饰内耐部分区别等级和封建地位的一种方式。
周朝的服饰除了长衫外,除了“舄”之外别无他物,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一个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服饰在审美和材料上有了新的提高。
春秋时期男子着装上相对简单,以袍、裳为主要服饰,而春秋阶段的女子服饰则开始展现出娇艳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女子服饰,开始出现了各色织物和印花织物的运用。
由19世纪考古学家所发现的一件早春秋的半纺织肩罩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女子服装的面料已经开始出现了丝、小米粒棉、麻纺布织物。
而春秋时期的男子长衫革履的穿着,充分反映出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分封形式的土地制度。
春秋时期的男女纺织技术的发展和面料的改良,使得春秋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了比较艳丽的风采。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服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逐步揭示这一传统的变化与衍化。
I. 古代中国传统服饰古代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服饰文化的起源和基石,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古代,男性常穿长袍和裤子,女性则穿着长衫和裙子。
不同的地区和社会地位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上,这些服饰都以宽松舒适、注重细节和以简洁为美为特点。
古代服饰的演变主要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社会变革导致了服饰形制的改变。
皇帝的服饰通常是华丽而富丽堂皇的,而平民百姓则穿着朴素。
这种等级制度体现在服饰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分化。
II. 唐宋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唐宋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富庶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朝的服饰以华丽、宽松和灵活的特点著称,女性喜欢穿着长衣和裙子,腰部用细带系紧,衣袖宽大。
男性则穿着长袍、长衫和裤子,注重细节的装饰。
到了宋朝,服饰风格逐渐转变为简约和实用。
女性的服饰以宽袍和直裙为主,男性则穿着宽袍和长衫。
这些服饰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使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舒适感和自由度。
III. 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明清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文化多样性的时期。
明朝期间,男性的服饰变得更加庄重、讲究体面,女性则开始穿着宽袍和长裤。
到了清朝,由于满族的入侵,满汉融合了服饰风格。
男性穿着长袍和长衫,女性则穿着长袍和长裙。
明清时期的服饰讲究面料和织造工艺,细腻的绣花和繁复的刺绣成为装饰的主要手段。
同时,服饰的款式和样式开始受到严格的地区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以展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IV. 现代中国传统服饰的变革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概况中国的服饰伴随文化发展历经五千年之久,其中蕴含的民族气息与精神都孕育其中并且流传下来,至今被后世人们享用,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一下中国古代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史吧。
服饰文化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有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
”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地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阶段。
在此以前更遥远的时间,人类开始用捕猎所获的兽皮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
夏天则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热。
这标志着人类刚脱离了动物境界,原始服饰出现的雏形。
而山顶洞人遗存中发现的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
这时候的衣饰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变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服饰文化简史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
如战国人所撰吕览和世本记述,黄帝时“胡曹作衣”;或说:“伯余、黄帝制衣裳。
”这个时代,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对照,应该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内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纲坠等,又出土有纺织物的残片。
我国中原甘肃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绘,已将上衣下裳相连的形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殷商时期殷商时期社会生产力额定发展,在物质上又有许多物质文明的局措。
从甲骨文中可见的象形文字就有桑、茧、帛等字样,可证明农业在当时的发展。
又从出土的商代武器铜钺上存有雷纹的绢痕和丝织物残片等,可见那时的工艺水平的高超和精湛。
殷商甲骨文中,可见王、臣、牧、奴、夷及王令等,衣冠服饰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开始打上了时代烙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兮、辨等威”的工具。
尊卑贵贱的生产关系,促使服饰也开始形成其固有的制度。
周代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
这时候,有关服饰的文字记载十分多见。
青铜器铭文中,有关服饰的记载和“虎冕练里”(毛公鼎)、“女裘宝殿”(周、伯蔡文簋)等。
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
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
这些服饰适应了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制度。
七国崛起,各自独立。
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侈,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
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
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缛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
汉初服饰,与民无禁。
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
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的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
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
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
襦、裙也可作为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唐隋统一全国,重新厘定汉族的服饰制度,然而也难以摆脱其由北向南统一而带来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
只是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才以其长时间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
唐人与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频繁,各民族同唐人杂居内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装束常会在该时代的文物中见到。
隋唐时妇女的日常服饰是衫、袄、裙,多见是上身着襦、袄、衫,而下身束裙子。
裙子以红色最流行,其次是紫、黄、绿色。
唐代妇女的鞋子多将鞋头作凤形,尺码同男子相似。
宫人侍左右者均着红棉靴,歌舞者也都着靴。
妇女的日常服饰名目繁多,有如袄、衫、袍、腰巾、抹胸、裙、裤、膝裤、袜、鞋靴等等。
唐服宋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
续资治通鉴记载:“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可见南宋京都也尚北服。
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
其面料为罗、纱、锦、绫、绢。
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
褶裥裙也是当时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元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
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
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
蒙古族的衣冠,以头带帽笠为主,男子多带耳环。
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
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从其便了。
妇女服饰,富贵者多以貂鼠为衣,带皮帽。
一般则用羊皮和毳毡作衣冠材料。
当时的袍式宽大而长,常作礼服之用。
元末,因贵族人家以高丽男子女子的装束为美,又流行起衣服、靴、帽仿高丽式样。
明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
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姓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式、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
就连日常服饰,也有明文规定,如崇祯年间,皇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袄,紫花布衣,白布裤、蓝布裙,白布袜、青布鞋,戴皂布巾,装扮成老百姓样子出面活动,然也印证了当时平民百姓的衣饰。
明代妇女服饰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绣。
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及浅淡色,不能用大红、鸦青、黄色。
带则用蓝绢布。
明代的衣衫已出现用钮扣的样式。
明代妇女的鞋式仍为凤头加绣或缀珠。
宫人则着刺上小金花的云样鞋。
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曾下令:“有效他国(指汉族)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
”清代又实行逼令剃发易服,按满族的习俗制度实行剃发改服。
服饰制度坚守旧制,尤其在男子服饰上,保持满族特点而延续极长的时期。
尽管清代三令五申废除明代服饰,然其官服上的补子仍采用了明朝的样制。
命妇冠上所缀的金凤、金翟也仍承前制。
清代的官服等级差别主要反映在冠上的顶子、花翎和补服上所绣的禽鸟和兽类。
若排列名次可从皇帝开始,依上而下有皇太子、皇子、亲王、奉恩将军、公主、驸马等皇族宗室戚属。
异姓封爵的有公、候、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未入流的品官,以及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外郎蓍老、从耕农官。
此外还有一等、二等、三等蓝领侍卫、侍臣等等,其官服均有严格区别。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政时期最为流行。
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族服饰并存。
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
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
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越来越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层出不穷。
清服近代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则上袄下裙。
之后,商业贸易日渐昌盛,洋货大量倾入,羽纱、呢绒、洋绸、花布等充斥市场,使传统的服饰穿着有所变动。
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为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
尤其是女性的时装,由于缝纫精制、款式合乎时代潮流,影响尤大。
风行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的。
当时尚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经过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
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仿效,几乎成了二十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意,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英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
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
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
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精美绝伦,各具特色。
它是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制作从原料、纺织工艺,以至样式、装饰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以捕角为主要经济生活的赫哲族早年曾以鱼皮为衣,曾长期从事狩猎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狍皮兽筋缝制衣服。
经营畜牧业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裕固族等,穿戴多取诸牲畜皮毛。
从事农业的少数民族则以当地出产的棉麻丝为原料,纺织布帛丝绸,缝制衣服。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款式纷繁,各自有异。
大体上有长袍和短衣两类。
穿袍子的民族一般戴帽蹬靴,穿短衣的民族多缠帕着履。
袍子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蒙古、满、土等民族的高领大襟式,有藏、门巴等族的无领斜襟式,有维吾尔等族的右斜襟式等,还有坎肩式长袍。
短衣有裤和裙之别。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生活、文化素养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异,从而导致民族服饰的多种多样,应该说这是民俗服饰的特点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的刺绣、蜡染等工艺相当发达,并广泛用于服饰装饰上,是民族服饰的又一特点。
刺绣是各民族普遍喜爱的工艺,一般运用在头巾、腰带、围裙以及衣襟、环肩、下摆、袖口、裤脚、裙边等易损部位,既起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