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十章--休克(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动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4、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5、当大量溶血所形成的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红素定性试验为直接反应阳性。( )
×
6、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
×
7、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亢进和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可见于炎症的全身反应。()

增生、内皮细胞、内膜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渗出
19、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为、、、
、、和等。
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和水肿
20、良性肿瘤命名原则是:,加上加上。或者加上,加上。
发生肿瘤部位、组织来源、瘤。发生部位、生长形态、瘤。
21、脑坏死包括和两种。
中毒性脑转化,营养性脑软化
22、脾脏发生淀粉样变时,淀粉样物质沉着在脾小体(淋巴小结)部位,形成灰白色半透明、像煮熟的西米样结构,叫。淀粉样物质沉着在脾脏红髓的网状组织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小条斑,外观似火腿结构,称为。
5、槟榔肝
由于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
6、病理性钙化
除骨骼和牙齿外,在机体其他组织发生钙盐沉着的现象,称为病理性钙化。
7、出血性浸润
渗出性出血时,渗出的红细胞进入微小血管周围组织间隙的病变,称为出血性浸润。
8、代谢性酸中毒
12、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 )

13、肺气肿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而致体积过度膨大。( )
×
14、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的纤维素假膜,例如猪瘟。( )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1)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1)

一、单选题1、关于休克的概念,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由强烈致病因素引起B.总血管容积急剧减少C.微循环灌流严重障碍D.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正确答案:B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2、休克发生的本质是()。

A.过敏反应B.严重创伤C.心力衰竭D.急性循环衰竭正确答案:D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其本质就是急性循环衰竭。

3、下列()因素不是导致休克的病因。

A.大面积烧伤B.严重败血症C.严重精神病D.分娩大出血正确答案:C解析:大面积烧伤、严重败血症、分娩大出血都是导致休克的常见病因。

一般情况下,严重精神病不会导致休克的发生。

4、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不包括()。

A.严重车祸创伤B.血容量减少C.心泵功能障碍D.血管容积增加正确答案:A解析:常把血容量减少、血管容积增加、心泵功能障碍这三个环节称为休克的始动环节。

而严重车祸创伤只是引起休克的病因。

5、通常成年人急性失血量大于全血量的()%时即可引起休克。

A.10B.20C.30D.50正确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程度与体液丢失的比例与速度密切相关,通常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完全代偿。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以上(超过1000ml),即可引起休克。

6、以下()情况早期往往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B.充血性心力衰竭C.心包压塞D.严重心律失常正确答案:B解析: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包压塞、严重心律失常都可导致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7、低动力型休克的基本特征是()。

休克(含答案)

休克(含答案)

休克(一)名词解释(1〜12)1.休克shock2.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shock)3.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shock)4.心源性休克5.低排高阻型休克6.高排低阻型休克7.“自身输血”9.“自身输液”10.缺血性缺氧期(ischemicanoxiaphase)11.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anoxiaphase)12.休克肺(shocklung)(二)选择题(1〜50)1.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BA.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微V;B.微A-后微A-真毛细血管-微V;C.微A f A-V吻合支-微V;D.微A f A-V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V;E.微A f后微A f直通毛细血管f真毛细血管f微V。

2.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A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A-V吻合支;E.以上都不对。

3.正常微循环血流调节的实现系通过:CA.交感神经支配;B.毛细血管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C.局部体液因素;D.全身性体液因素;E.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收缩。

4.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C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

5.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EA.心功能不全;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6 .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微A 收缩;B .后微A 收缩;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 .A-V 吻合支收缩;E .微V 收缩。

12 .长期大量使用升压药可加重休克的原因为:D A .机体药物耐受性增强;B .血管平滑肌对药物失去反应; C .交感神经系统易于衰竭;D .使微循环障碍加重; E .机体丧失对应激反应的能力。

13 .反映低阻力型休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指标是:D A .血压,B .小血管收缩,心脏指数,C .中心丫压和肺A 楔入压,D .小血管扩张,心脏指数总E .心射血分数J 。

休克复习思考题.doc

休克复习思考题.doc

第十一章休克一、单项选择题1、休克的本质是A,中心静脉压降低C.组织微循环障碍2、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C.变化不明显3、休克早期动脉血压的变化是A.进行性下降B.先降后升4、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不灌不流,发生DIC5、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保正的器官是A.心脏B.肝 C,肾6、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灌而少流C.少灌少流7、休克患者易出现A.呼吸性碱中毒C.酮体堆积8、休克早期最易受损伤的器官是A.肺B.肝C.脾B.动咏血压降低D.心输出量降低B.强烈抑制D.先兴奋后抑制C.无明显降低D.降低B.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少灌多流,灌多于流D.肺E.脾E.外周阻力升高E.先抑制后兴奋E.升高E.多灌多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D.少灌多流E,多灌多流R.乳酸堆积D.高碳酸血症E.代谢性碱中毒D.心脏E.肾A.冠脉血流量减少B.心肌耗氧量增加C.前负荷增加D.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1()、ARDS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肺内DIC形成B.肺微循环障碍合并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C.急性肺不张D.肺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11、休克时细胞膜变化中下列哪项不会发生?A.膜电位降低B.C.膜通透性增加0.12、休克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面色苍白C.血压明显降低13、休克时易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混合性酸中毒C.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14、自身输液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门|心血量增加C.醪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15、休克早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A.微动脉E.心肌抑制因了E.急性肺水肿膜泉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 E.钙内流减少B.四肢湿冷D.尿量减少E.心率加快B.呼吸性酸中毒D. AG增大性代谢性酸中E.呼吸性碱中毒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B.微静脉D.动静脉吻合支E.后微动脉16、患者女性,28岁,产后大出血,经初步抗休克处理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给吸氧处理未能改善呼吸。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A. 心力衰竭B.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C. 组织灌注不足D. 微循环障碍E. 代谢障碍答案:D2. 休克时代谢障碍的主要表现是:A. 酸中毒B. 碱中毒C. 高血糖D. 低血糖E. 低蛋白血症答案:A3.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A. 1个阶段B. 2个阶段C. 3个阶段D. 4个阶段E. 5个阶段答案:C4. 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是:A. 微循环收缩B. 微循环扩张C. 微循环淤血D. 微循环灌注不足E. 微循环血流缓慢答案:A5. 休克抑制期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是:A. 微循环收缩B. 微循环扩张C. 微循环淤血D. 微循环灌注不足E. 微循环血流缓慢答案:B6. 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心排出量减少B.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C.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 血容量减少答案:C7. 休克时组织灌注不足的主要原因是:A. 心排出量减少B.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C.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 血容量减少E. 心肌收缩力减弱答案:C8. 休克时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是:A. 心排出量减少B.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C.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 血容量减少答案:C9. 休克时代谢障碍的主要表现是:A. 酸中毒B. 碱中毒C. 高血糖D. 低血糖E. 低蛋白血症答案:A10. 休克时代谢障碍的主要机制是:A. 缺氧B. 二氧化碳潴留C. 乳酸堆积D. 钾离子外流E. 钠离子内流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休克的常见病因包括:A. 严重感染B. 大量失血C. 严重创伤D. 严重脱水E. 严重心律失常答案:ABCDE2. 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A. 血压下降B. 脉搏细速C. 皮肤湿冷D. 尿量减少E. 意识障碍答案:ABCDE3. 休克的诊断依据包括:A. 血压下降B. 脉搏细速C. 皮肤湿冷D. 尿量减少E. 意识障碍答案:ABCDE4. 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A. 补充血容量B. 改善微循环C. 维持血压D. 纠正酸中毒E. 保护重要器官答案:ABCDE5. 休克的监测指标包括:A. 血压B. 脉搏C. 尿量D. 中心静脉压E. 血乳酸浓度答案:ABCDE三、简答题1. 简述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病理学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原本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3.脂肪变性:甘油三酯在非脂肪细胞内出现或蓄积。

4.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呈红染、均质状,肉眼呈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5.溃疡:坏死灶较大不易完全溶解吸收时,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可与健康组织分离,形成局部缺损,其中皮肤和黏膜较深的组织缺损称溃疡6.坏疽:大块组织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

7.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的幼稚结缔组织。

8.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经改建形成的成熟纤维结缔组织。

二、问答题:1.何谓适应、变性、坏死?它们三者有何内在联系?适应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各种内、外环境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一类可逆性形态变化,常伴细胞功能下降。

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

机体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在细胞与组织的耐受范围内,细胞与组织出现适应性变化;当环境变化超出了细胞与组织的耐受范围,则出现损伤。

轻度的损伤是可逆性的,即变性;严重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即细胞死亡,包括坏死。

适应是细胞生长与分化受到调整的结果,介于正常与损伤之间。

正常、适应、变性和坏死的细胞与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适应和变性均可逆,可逆转为正常细胞。

病因持续,适应和变性均可发展为坏死。

2.坏死有哪些类型?各类坏死有何形态特征?坏死包括: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各类坏死的形态特征如下:(1)凝固性坏死:肉眼观察,坏死组织呈干燥、质实状态,灰白或灰黄色,与周围健康组织界限明显。

镜下观察,坏死区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轮廓仍保存一段时间。

坏死区周围有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带。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思考题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思考题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思考题1、何为休克?其基本病理生理学机制为何?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细胞缺血、缺氧,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或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害病理过程。

休克发生机制:一、微循环机制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微循环缺血期(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机制:1.神经机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机体失血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入血,使得皮肤、腹腔内脏和肾小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升高,微循环灌流急剧减少;同时儿茶酚胺增多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增加,营养性血流减少,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2.体液机制:缩血管体液因子大量释放休克早期体内产生的血管紧张素II、血管升压素等其他体液因子也都有促使血管收缩的作用。

代偿意义:(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①回心血量↑(自身输血、自身输液)②心排血量↑(心源性休克除外)③外周阻力↑(2)有利于心脑血液供应(血液重新分布)①脑血管②冠状动脉,只要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就可保证生命重要器官血液供应。

(二)微循环淤血期(休克失代偿期)(休克期)机制:1.微血管扩张机制:①酸中毒:酸中毒导致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使微血管舒张;②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组胺、腺苷、激肽类物质生成增多,可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毛细血管扩张;且细胞解体释出K+增多,抑制Ca2+通道,钙内流减少血管反应性与收缩性降低,引起微血管扩张;③内毒素等的作用:LPS和其他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导致持续性的低血压。

2.血液瘀滞机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流速明显降低,血液黏度增高,白细胞滚动、贴壁、黏附于内皮细胞,嵌塞毛细血管或在微静脉附壁黏着,使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

第十章休克

第十章休克

思考任务:
小周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出现的神志不清,反应迟钝,皮肤发绀,四肢湿冷,
你知道是发生了什么问题引起的吗?
第十章
休克
休克的概述
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 量急剧减少,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 导致重要器官代谢和功能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 过程。
第十章 休克
胃肠道功能变化:胃肠粘膜缺血、肠壁淤血水肿,
消化液分泌减少,甚至形成应激性溃疡和出血。
肝功能变化:肝代谢功能障碍而引起机体中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或
复苏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第十章 休克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病因学防治 发病学防治
血栓形成。灌流呈“不灌不流”。
第十章 休克
发生机制及微循环变化
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或休克难治期)
微循环的衰竭:血栓形成 病理临床联系: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细速,静脉
塌陷,可并发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第十章 休克
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
机体的代谢变化
物质代谢紊乱: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早期多为功能性肾衰竭,晚期可出现器质性肾功能 衰竭。
心功能变化:休克早期,心泵功能变化不明显。随
着休克的发展,可出现心泵功能障碍,甚至急性心 力衰竭。
第十章 休克
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
机体的功能变化
脑功能变化:休克早期,脑功能无明显障碍。随着
休克的发展,出现神志淡漠,昏迷,脑水肿,甚至 脑疝。
病理学基础
第十章 休克
学习目标
掌握
休克的概念 休克的发生机制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2)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2)

一、单选题1、休克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

A.多灌多流B.少灌多流C.多灌少流D.不灌不流正确答案:C解析:休克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多灌少流,灌<流。

2、关于休克期的发生机制,错误的说法是()。

A.儿茶酚胺导致血管持续性收缩B.酸中毒使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C.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D.白细胞粘附、血流阻力增大正确答案:A3、休克期的最显著临床特征是()。

A.脉压差增大B.面色苍白C.四肢冰凉D.血压进行性下降正确答案:D4、与休克早期不同,休克期的皮肤粘膜变化特点是()。

A.面色苍白B.大汗淋漓C.四肢冰凉D.花斑发绀正确答案:D解析:与休克早期相比,休克期因皮肤粘膜血管网内血液淤滞而出现花斑或发绀。

5、休克晚期的微循环特点是()。

A.前阻力增大,少灌少流B.后阻力增大,多灌少流C.麻痹扩张,不灌不流D.微循环持续痉挛收缩正确答案:C解析:休克晚期的特点是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不灌不流,对血管活性药物失去反应。

6、临床上更容易发生DIC的是()。

A.失血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正确答案:D解析:感染性休克相比其它休克类型更容易发生DIC,且不一定要等到晚期。

7、下列()不是休克晚期的发生机制。

A.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B.血管反应性进行性下降C.内、外凝血系统激活D.PGI2-TXA2平衡失调正确答案:A8、休克晚期的微循环血管中通常不会出现()。

A.形成血栓B.无复流现象C.血管麻痹扩张D.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正确答案:D9、休克时的物质代谢特点是()。

A.合成代谢增强B.分解代谢增强C.能量生成增多D.酸中毒正确答案:B解析:休克发生过程中体内物质代谢是以分解代谢增强为主。

10、休克发生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功能损伤的脏器是()。

A.心B.脑C.肝D.肾正确答案:D解析:在以上器官中,休克时最容易受损的器官是肾脏。

11、导致休克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休克肾B.休克肺C.休克肝D.休克脑正确答案:A解析:休克肾是休克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理学基础-休克

病理学基础-休克
内容
1
2
概 述 病因和分类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休克时机体代谢和功能改变 病理临床联系
3
4 5
6
休克的防治与护理原则
一、休克概述
休克
休克是由各种强 烈致病因子作用 于机体引起的急 性循环功能障碍 ,并导致全身有 效循环血量下降 ,组织微循环灌 流量急剧降低为 主要特征的全身 性病理过程 典型临床表现 有:血压降低 、心率加快、 皮肤湿冷、脉 搏细弱、面色 苍白、尿量减 少、神志淡漠 等。
(缺血性缺氧期)
(淤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衰竭)
四、休克过程代谢与器官功能变化
㈠ 代谢障碍 供氧不足,糖酵解加强,导致酸中毒; 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 ㈡ 细胞损伤 主要造成生物膜损伤。 ATP减少→ 钠泵失灵, 导致: ①细胞水肿; ②高钾血症; ③细胞器损伤(线粒体,溶酶体变化)。
二、休克的原因与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按原因分类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休克的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血管源性休克
按始动环 节分类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根据泊肃叶定律,在一定条件下,脏器 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与心功能、血容量成正 比,与血管阻力成反比。
要实现组织有效灌流的基础是: ①需要维持足够有效血容量; ②需要正常的心泵功能(心泵射血功能); ③需要正常血管舒缩功能。
(三) 休克晚期(难治期)
1. 微循环变化:微循环衰竭/DIC
特点:
①微血管麻痹、扩张; ②微血流淤泥化、血流停滞; ③微血栓形成; ④微循环不灌不流;“无灌 流”。
休克晚期(难治期)------ DIC发生机制
微血流流 态紊乱

XH10-休克

XH10-休克

第十节休克第一节概论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个综合征。

休克的根本问题是:组织细胞受累,但从病理生理角度看,休克的本质是:组织和细胞缺氧。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

循环骤停的临界时间是:4分钟一、发病机制一切能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因素,如严重创伤、失血、感染等都是休克的原因。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它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来维持,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休克。

休克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微循环定义: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组织间的循环),微循环还有组织器官微循环,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送养料(包括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出废物(包括二氧化碳、乳酸和代谢产物)。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毛、动、静):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1.微动脉系小动脉的终未部分,管壁有完整的弹力膜和数层平滑肌。

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平时平滑肌就保持一定紧张度,维持血管壁的张力。

由于平滑肌的舒缩可调节微循环的血流量,所以,又称微动脉是调节微循环血流量的“总闸门”。

2.后微动脉(中间动脉)是微动脉的分支,其壁只有单层平滑肌,一般无弹力膜。

后微动脉平滑肌的舒缩主要受体液调节。

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指毛细血管起始部(毛细血管入口部)包裹管壁的平滑肌只受体液因素调节。

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直接控制血液从后微动脉进入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所以把它称为微循环的“分闸门”。

它控制从微动脉进入真毛细血管的血量。

4.真毛细血管是指位于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由内皮细胞、基腹膜和外膜构成的微细血管。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0章呼吸系统疾病+答案+完整解析1、下列关于大叶性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细菌感染引起B、病变多从肺泡开始C、炎症不破坏肺泡壁结构D、患者常有胸痛及咳铁锈色痰E、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解析:大叶性肺炎是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正确答案:E2、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不包括()A、蜂窝肺B、脓气胸C、纤维素性胸膜炎D、肺肉质变E、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解析: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①肺肉质变;②肺脓肿或脓胸;③胸膜肥厚或粘连:由纤维素性胸膜炎不能被完全溶解吸收引起;④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⑤感染性休克。

正确答案:A3、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的大叶性肺炎易发生的并发症是()A、感染性休克B、脓胸C、纤维素性胸膜炎D、肺肉质变E、败血症解析:大叶性肺炎病灶中的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渗出物不能完全溶解而发生机化,形成肺肉质变。

正确答案:D4、渗出液中检出肺炎球菌,提示大叶性肺炎病变处于()A、充血水肿期B、红色肝样变期和灰色肝样变期C、灰色肝样变期D、溶解消散期E、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样变期解析:灰色肝样变期时,渗出物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且特异性抗体已形成,可吞噬杀灭致病菌,故导致病菌不易检出;溶解消散期,肺内的炎症已经消散溶解,更不易检出致病菌。

正确答案:E5、患儿,男,2岁。

近几日出现发热、咳嗽,伴黄色黏液脓痰,胸透见两肺下叶散在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

其最可能的病变是A、干酪样肺炎B、大叶性肺炎C、小叶性肺炎D、间质性肺炎E、转移性肿瘤正确答案:C6、下列不属于小叶性肺炎的是()A、手术后肺炎B、吸入性肺炎C、麻疹后肺炎D、坠积性肺炎E、巨细胞肺炎解析:麻疹性肺炎时出现的巨细胞较多,又称巨细胞肺炎,为病毒性肺炎。

正确答案:E7、下列病理改变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是A、常有肺泡结构的破坏B、肺泡间隔水肿,炎细胞浸润C、肺泡内常有大量纤维素渗出D、局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E、一般不检出病毒包涵体解析:病毒性肺炎镜下表现主要为肺间质的炎症,而非肺泡结构的破坏。

病理学-休克-试卷与答案

病理学-休克-试卷与答案

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休克》(A卷)一、A1型题 (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共有30题,合计99.0分。

)1. 休克初期微循环的变化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E.微静脉收缩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 低阻力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A.失血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创伤性休克D.烧伤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E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3. 休克的下列主要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烦燥不安或表现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尿少或无尿D.血压均下降E.面色苍白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4. 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5. 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灌少于流C.少灌少流,灌少于流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6. 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7.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血压正常不必补液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D.“失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8.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为A.疏通微循环,扩张小血管B.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C.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D.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E.提升血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9. 失血性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是A.心B.脑C.肝D.肺E.肾考生答案:参考答案:E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0. 在休克早期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D.脉压增大E.脉搏细速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1. 休克患者补液监测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B.脉压C.尿量D.中心静脉压E.表浅静脉充盈度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2. 正常真毛细血管网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毛细血管的自身舒缩有关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有关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D.局部体液因素有关E.全身体液因素有关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3. 临床上休克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A.始动环节B.发病学原因C.血液动力学特点D.微循环特点E.外周阻力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4. 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其微循环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外周阻力增高C.血管床容积扩大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高E.血流速度减慢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5. 指出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A.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B.毛细血管后阻力降低C.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渗出、血流淤滞D.微血流淤滞、泥化形成E.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6. 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A.50%B.40%C.30%D.20%E.15%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7. 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B.血压下降C.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D.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E.中心静脉压降低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A.烧伤B.肠梗阻C.感染D.腹泻E.脱水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9. 最常见的一类高动力型休克是:A.失血失液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烧伤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心源性休克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0. 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是错误的?A.尿量减少B.血尿素氮升高C.血肌酐减少D.高血钾E.代谢性酸中毒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1. 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回心血量减少B.心率过快C.心输出量降低D.心肌收缩力减弱E.心律失常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2. 过敏性休克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A.血管收缩B.支气管收缩C.血管床容积增大D.微循环淤血E.小血管通透性升高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3. 高位脊髓麻醉属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参考答案:E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4. 严重烧伤早期属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5. 严重烧伤晚期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6. 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7. 严重呕吐,腹泻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8. 过敏性休克治疗药物是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9. 休克缺血期的发病学治疗主要是使用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30. 休克淤血期在补足血容量后应使用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

(4)病理学--第十章--缺氧(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2013)

(4)病理学--第十章--缺氧(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2013)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十章缺氧1.何谓血氧分压(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静脉血氧分压(PvO2)的正常值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血氧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约为100mmHg(13.3kPa),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值约为40mmHg(5.33kPa),主要取决于组织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2.何谓血氧容量(CO2max)?它的正常值是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何谓血氧含量(CO2)?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的正常值多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什么?何谓低氧血症?答:血氧容量是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dl,主要取决于Hb的质(与氧结合的能力)和量。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是Hb实际结合的氧量和极小量溶解于血浆中的氧,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动脉血氧含量(CaO2)正常值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为14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3.何谓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是多少?答:血氧饱和度(SO2)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

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

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75%。

4.何谓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哪几种类型?答:缺氧是指任何原因使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而导致机体功能、代谢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②血液性缺氧(或称等张性缺氧或称等张性低氧血症)③循环性缺氧(或称低动力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和瘀血性缺氧)④组织性缺氧5.何谓乏氧性缺氧?血氧会发生哪些变化?皮肤黏膜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与乏氧性缺氧发生有关的原因和机制有哪些?何谓发绀?答: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是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CaO2降低,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病理学-休克-试卷与答案

病理学-休克-试卷与答案

2021-2021学年〔春〕季学期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休克?〔A卷〕一、A1型题〔做题说明:单句型最正确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做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宜的答案, 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做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答复. 共有30题,合计99.0分.〕1.休克初期微循环的变化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E.微静脉收缩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低阻力型休克最常见于以下哪一类休克?A.失血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创伤性休克D.烧伤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E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3.休克的以下主要临床表现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烦燥不安或表现冷淡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尿少或无尿D.血压均下降E.面色苍白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4,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5.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灌少于流C,少灌少流,灌少于流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6.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7.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那么是A,血压正常不必补液8, “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局部液体D. “失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8.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为A.疏通微循环,扩张小血管B.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C.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D.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E.提升血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9.失血性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是A.心B.脑D.肺E.肾考生答案:参考答案:E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0.在休克早期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D.脉压增大E.脉搏细速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1.休克患者补液监测的最正确指标是:A.血压B.脉压C.尿量D.中央静脉压E.表浅静脉充盈度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2.正常真毛细血管网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毛细血管的自身舒缩有关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有关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D.局部体液因素有关E.全身体液因素有关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3.临床上休克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A.始动环节B.发病学原因C.血液动力学特点D.微循环特点E.外周阻力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4.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其微循环改变的病理生理学根底是: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外周阻力增高C.血管床容积扩大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高E.血流速度减慢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5.指出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A.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B.毛细血管后阻力降低C.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渗出、血流淤滞D.微血流淤滞、泥化形成E.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6.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A.50%B.40%C.30%D.20%E.15%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7.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B.血压下降C.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D.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E.中央静脉压降低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8.以下哪项不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A.烧伤B.肠梗阻C.感染D.腹泻E.脱水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19.最常见的一类高动力型休克是:A.失血失液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烧伤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心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0.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以下哪一项临床表现是错误的?A.尿量减少B.血尿素氮升高C.血肌酊减少D.高血钾E.代谢性酸中毒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1.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央环节是:A.回心血量减少B.心率过快C.心输出量降低D.心肌收缩力减弱E.心律失常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2.过敏性休克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A.血管收缩B.支气管收缩C.血管床容积增大D.微循环淤血E.小血管通透性升高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3.高位脊髓麻醉属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E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4.严重烧伤早期属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5.严重烧伤晚期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6.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7.严重呕吐,腹泻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8.过敏性休克治疗药物是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29.休克缺血期的发病学治疗主要是使用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30.休克淤血期在补足血容量后应使用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分〔此题总分值:3.3分〕。

【病理学】第十章 休克

【病理学】第十章  休克

一、按休克பைடு நூலகம்原因分类
1.失血或失液性休克 ①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
②失液性休克:大量失液引起的休克称为失液性休克,剧烈呕吐、 腹泻及肠梗阻、大量出汗等均可导致大量体液丢失,引起血容量与有 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休克。
2.创伤性休克
严重创伤可导致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多见于战争时期、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时,休克的发生与失血和剧烈的疼痛刺激有关。
三、微循环衰竭期
(三)微循环变化的后果
休克一旦发生DIC,病情将迅速恶化,因为: ①微血栓形成阻塞微循环通道,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 ②DIC时由于大量凝血因子的消耗及继发性纤溶亢进,患者常有明显的广泛性 出血,使血容量减少,加重微循环障碍; ③凝血和纤溶过程的某些产物,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某些补体成分,使血 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更加严重; ④器官的栓塞与梗死,加重了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微循环变化的主要机制
休克晚期微循环变化的主要机制是: ①休克晚期由于血液进一步浓缩,血液粘滞性升高,红细胞聚集,血液处于 高凝状态,加之血流速度缓慢,极易导致DIC。 ②缺氧、酸中毒和内毒素都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过激活XII,启动内源 性凝血系统导致DIC的发生。 ③烧伤、创伤等原因引起的休克,由于组织受损释放出大量组织因子,可激 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DIC。 ④异型输血等情况所致的休克中,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磷脂和ADP,促 进凝血过程。 ⑤休克时,体内生成大量促凝物质,如血小板活化因子、TXA2等,可促进血 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加速DIC形成。 应当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休克都会发生DIC,而且不同休克DIC的形成早晚 也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休克
1.何谓休克?休克的常见病因有哪几方面?休克发生有哪几个始动环节?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或休克的本质)是什么?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哪几类?各类的始动环节是什么?常见于哪些情况?
答: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如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休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失血和失液;②烧伤;③创伤;④感染;⑤过敏;
⑥心力衰竭等。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三个决定性因素:①足够的血容量;②正常的血管舒缩能力;③正常的心泵功能。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①血容量减少;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心泵功能障碍。

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

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

常见于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②血管源性休克:始动环节:血管床容量增加。

常见于感染、过敏、神经源性(如脑部、脊髓损伤或麻醉,以及创伤患者的剧痛等)。

③心源性休克:始动环节:心泵功能障碍。

常见于心肌源性(如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和非心肌源性(如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等)。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有哪些?何谓血管源性休克?
答: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发病机制:大量体液丢失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流不足,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

血管源性休克(或称分布性休克,或称低阻力性休克)是指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3.微循环包括哪些血管?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答:微循环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和微静脉。

微动脉、后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称前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决定微循环的灌人血量。

真毛细血管又称交换血管,在该部位进行血管内外物质的交换。

直捷通路的血液可迅速回到静脉,较少进行物质交换。

微静脉又称容量血管和后阻力血管,决定微循环的流出血量,参与调整回心血量。

4.请叙述微循环缺血期(或称休克代偿期,或称休克早期)、微循环瘀血期(或称休克失代偿期,或称休克期)和微循环衰竭期(或称休克不可逆期,或称休克DIC期,或称休克难治期)的微循环灌流特点和组织状态。

何谓自身输液?何谓自身输血?
答:微循环缺血期(休克代偿期):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微循环呈缺血缺氧状态。

微循环瘀血期(休克失代偿期):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微循环呈瘀血缺氧状态。

微循环衰竭期(休克不可逆期):不灌不流,微循环呈衰竭状态。

微循环内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甚至可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自身输液是指在休克早期,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比微静脉收缩强度要大,前阻力大于后阻力,致使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组织(间)液进入血管增加的现象。

自身输血是指在休克早期,由于肌性微静脉、小静脉、肝和脾等储血器官的收缩,而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和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床容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维持的现象。

5.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不可逆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有哪些?
休克早期(或称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
休克早期(或称代偿期)
微血管舒缩状态;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的血管均收缩,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无明显改变。

(原因是不同器官血管对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的反应
性不一致。


毛细血管阻力:前阻力明显↑。

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床容量:↓
组织灌流状态: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微循环缺血,组织灌流量↓呈缺血缺氧状态。

临床特点:通常血压变化不明显,但脉压明显缩小(此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但大失血例外,即血压可骤降)
患者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休克期(或称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
休克期(或称失代偿期)
微血管舒缩状态:毛细血管前扩约肌松驰,微静脉处淤血。

毛细血管阻力:后阻力明显↑
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床容量:↑
组织灌流状态: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微循环淤血,组织灌流量严重↓,缺氧更严重。

临床特点:血压和脉压差进行性下降。

(此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患者脉搏细速,静脉萎陷,皮肤黏膜出现花斑或发绀,表情淡漠甚至
昏迷,少尿甚至无尿。

休克不可逆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
休克不可逆期
微血管舒缩状态: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

毛细血管阻力:明显↓,血管对活性药失去反应。

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床容量:↑
组织灌流状态:微血栓形成或出血,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不能进行
物质交换。

临床特点:循环衰竭(进行性顽固性低血压)、并发DIC、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6.正确判断患者是否休克及其程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答:正确判断患者是否休克及其程度应该注意:除观察血压有无下降和脉压差有无减小以外,还必须结合病人具体病情,如肤色有无苍白、脉率有无加快、呼吸有无加快、表情有无淡漠,
尿量有无减少等进行综合分析。

7.请叙述微循环缺血期(休克代偿期)、微循环淤血期(失代偿期)和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期)的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

答:①循环缺血期(休克代偿期):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和缩血管物质增多。

②微循环淤血期(失代偿期):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组织长时间缺氧、酸中毒和扩血管物质增多。

③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期):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反应性进行性下降,DIC形成以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8.为什么用动脉血压高低判断休克及其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请举2例说明。

答:因为休克不一定均有明显的血压下降。

例如有些患者原来基础血压很高(高血压),当其处于休克状态时,血压值仍可在“正常”范围。

又如急性失血病人,一般失血量达到1500ml 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仍可维持正常,甚至高出正常,易给人以假象,以至忽略病情,此时若凭血压判断休克,不仅不能表示休克程度,而且有失去抢救时机的可能。

所以,用动脉血压高低判断休克及其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9.何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何谓多(系统)器官衰竭?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哪一个?呼吸性碱中毒一般发生在休克的哪一期?休克患者若发生电解质紊乱,通常表现为哪一种?
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的创伤、烧伤、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过程中或在休克复苏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无病理关联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多系统器官衰竭是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器官损害已达到器官和系统功能衰竭的程度。

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肾。

呼吸性碱中毒一般发生在休克早期。

休克患者若发生电解质紊乱,通常表现为高钾血症。

10.休克时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有哪些?
答:休克时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有①血管平滑肌(前阻力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血压不易回升;②损伤血管内皮,促使DIC发生;③使血钾升高;④使心肌收缩力下降。

11.休克的治疗和护理原则及其主要观察点有哪些?
答:⑴消除引起休克的原始病因,积极治疗造成休克的原发疾病。

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的体位和正常的体温等。

⑵除心源性休克之外,补充血容量是提高心排出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的根本措施。

但必须注意观察以下几点:
①必须动态观察脉搏和血压、神志状态、皮肤温度和色泽、静脉充盈程度、尿量等。

②及时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有条件时应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

CVP和PAWP超过正常(CVP>12cmH2O,1.18kPa;PAWP>10mmHg,1.33kPa),说明补液过
多;反之,说明血容量不足,可以继续补液。

CVP反映进入右心的血量和功能,而PAWP则反映进入左心的血量和左心功能。

PAWP 的测定比较难,要用心导管(Swan-Ganz Catheter)经腔静脉插人,随血流楔入肺动脉处方可测定。

③补充血容量时,还应考虑到纠正血液流变学的障碍,根据血细胞压积决定输血和输液的比例,正确选择全血、胶体或晶体溶液,使细胞压积控制在35%~40%的范围内。

⑶纠正酸中毒。

⑷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⑸改善心功能。

⑹其他相应的辅助治疗和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