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合集下载

第4课_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第4课_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昌乐一中高一历史学案(1-04)编制:审核:审批: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使用说明】1.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掌握记忆重点内容,做完练习。

2.自主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

【课标要求】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代加强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在强化君主专制方面,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专制集权不断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也体现了皇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央集权制度即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造成了对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和思想活跃的压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课前预习案1.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古代文明的持久性发展。

另一方面,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失误,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造成官吏唯命是从的奴性和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盛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扼杀了社会活力,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进步,落后时代发展潮流。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在封建社会前期(秦汉至隋唐)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北宋至明清)其消极因素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同学。

昌乐一中高一历史学案(1-04)编制:刘学海审核:张继友朱秀珍审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四副中国古代帝王的图片(略)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措 结
施:
中央:废中书省和宰相,权 分六部
①宰相制度正式废除,君主专 果: 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内阁的出现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内阁的出现
时期 明太 祖 措施 职 权 特 点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 设置 密事物的决策,由于文渊阁处在宫中, 级别低, 侍从顾问 殿阁大学 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 很少参决政事 士 阁” 地位上升, 参与商讨 内阁产生 有衙署, 军国大事 参与机密事务 内阁发展 票拟权 地位更加重要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朝代 秦 汉 实质 皇权 皇帝制度 汉承 三公九卿 秦制 内外 相权 朝制 中央 郡县制 郡国 制 州郡 地方 县 进程 建立 巩固 隋唐 三省 六部 制 州县 道州 县 宋 二府 三司 制 路州 县 元 中书 省 备注
君主 专制 中央 集权
行省 路府 州县
完善
加强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康熙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 顶峰
“共治国事 ”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女真族: 奴隶社会 部落联盟
努尔哈赤
八旗
共 治 国 事
旗主:贝勒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皇 太 极
①1636年,皇太极将全部贝勒封王, 每旗又令设议政王大臣三员,组成 了共同议政形式,即议政王大臣会
◎内阁的出现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 同 性质 不 职权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一级行政机构 参与决策 内侍机构 侍从顾问

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前预习案)编制:王晓云审核:历史组【学习目标与要求】1、根据课本内容填写学案,掌握基本史实。

2、结合学案理清课本内容,能自构简单知识体系。

【基础自主梳理】一、西汉专制集权的加强(一)背景:七国之乱1.原因:汉初,刘邦在推行,逐一铲除和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但和之间矛盾激化。

2.经过:前年,吴王借口“清君侧”,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

3.结果:汉景帝平定七国叛乱,诸侯王的和权力被收归中央。

(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目的: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3.意义: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集中导致了外戚和宦官专权,政局动荡。

二、唐末五代的割据混战(一)藩镇割据1.成因:平定后,唐代宗将及封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膨胀。

2.后果: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和延续。

(二)五代十国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一)目的: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二)措施1.军事上:统兵权归,调兵权归,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政治上:削夺、和的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3.经济上:中央掌握地方上大部分财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维护了和。

(三)影响:1.积极:改变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

2.消极:造成了“”、“”、“”的国家财政危机。

四、皇权的不断加强(一)丞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元朝后期,丞相位高权重,引起政局动荡。

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

2.废除:1380年,裁撤,废除丞相,皇帝亲掌,直接管理国家政事,皇权、相权合二为一。

3.影响:在中国实行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设置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事务繁多。

2.设立:明太祖时设,明成祖时正式设立。

3.职责:明太祖时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

明成祖时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商讨,后来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之小船创作[学习目标]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1)原因: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中央和封国间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最后被平定。

(3)集权措施:汉武帝时,对诸侯国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2.唐朝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之乱”平定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将领为节度使,他们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

其间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2)措施①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三衙”,但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②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

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至此,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皇权与相权矛盾变得突出。

[误区警示]“推恩令”≠废除封国“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封国,只是通过对封国领地的分割来削弱地方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朝(1)背景: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

(2)目的: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加强皇权。

(3)措施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实行了1 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②演变: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此后权力越来越大,内阁有了“票拟”之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填空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填空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填空与练习一、填空1西汉初年,刘邦实行(),但中央和封国之间矛盾激化,公元前154年()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了吴王刘濞发动的()。

汉武帝时实行()强干弱枝()地方。

2唐朝中期发生了(),后期()局面形成。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朝,实现了()4.宋朝在加强专制集权的过程中采取了()()()等措施。

(1)收精兵:禁军划归()统领,发兵权归()实现了()和()分离。

(2)削实权:( )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

(3)制钱谷,州郡财赋大部分由()掌握,消除了( )势力的物质基础。

5.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宋代以后()在与地方分权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但又造成()()()的国家现象6元朝实行( )制,只设()省,宰相权势过重。

7明建国初,对()和()权利严加控制。

1380年明太祖诛杀了宰相()后,下令裁撤()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直接管理国家()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8.明太祖废除()后,设立()仅备()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9.明成祖时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地位逐渐上升,阁臣有了()权,但票拟要取决于皇帝的()。

10.清初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来处理11清雍正年间,设立(),职权由处理()扩大到处理(),提高了清王朝的(),是()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代中央、地方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 B.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C.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 D.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张兰芳)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张兰芳)

宋太祖在朝中大将势力尚未发 展起来的时候,采取和平的方式 剥夺了他们的兵权,避免了血腥 和政治动荡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① 杯酒释兵权 A 三衙 — 禁军统领机构 军事 ② 收精兵 B 枢密院—负责军务

禁军(三衙)
掌握统兵权
密 院
掌握调兵权
侍 卫 马 军 司
殿 前

侍 卫 步 军 司
2、措施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1、王国问题的形成 2、汉景帝及七国之乱 3、汉武帝加强皇权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1、王国问题的形成
——汉高祖刘邦
(1)制度: 郡国并行制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1、王国问题的形成
——汉高祖刘邦
(1)制度: 郡国并行制 (2)结果:① 一定时期加强中央集权 ② 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激化
1.杯酒释兵权 军事 2.收精兵
部兵原则:强干弱支, 守内虚外
A 三衙—禁军统领机构 B 枢密院—负责军务 C 地方精壮收归中央
1、节度使---剥夺
行政-
削实权:
2、州郡长官
文臣担任 受通判监督
财政—
制钱谷:转运使
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 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 与弊? 利: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 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 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 ②“三冗”“二积”局面
地方权力的膨胀 会导致国家分裂! 中央集权与地方
分权的斗争
(三)宋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宋朝的建立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960年,赵匡胤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年号建隆,定都东京
宋太祖赵匡胤
2、加强中央集权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节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标要求】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①中枢机构的变化 ②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 ③选官制度的演变 ④监察及谏议制度 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①从明清中枢机构的变化,看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②分析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堂知识结构】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唐→宋→元)古代政治 表现 2、选官制度:战国至汉初→汉武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制度成熟 3、监察制度:秦汉→隋唐→宋→明清特点1、中央集权加强:汉朝→宋朝专制集权 表现 2、专制皇权加强:明清时期不断加强影响: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主干知识梳理】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中枢机构的演变1、早期:秦汉秦朝实行 制, 是中枢机构中的最高的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设 与三公相制衡,东汉 取代了三公的权力;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出现,但是尚未构成中枢机构。

23、宋朝设置 ,其长官为 ,但相权被分割, 掌管军政;财政归 掌管;宰相只有 权。

4、元朝废除 ,实行 制,只设 。

5、评价⑴进步性: 。

⑵局限性:随着专制皇权的强化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二)选官制度1、战国至汉初:实行 制度。

2、汉武帝时期:实行 和 制度3、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制度。

4、隋唐:实行制度⑴背景:隋朝统一后,没落,依据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和社会需要。

⑵过程: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开始设立___________,科举制形成;③_________日益完善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的考试选官制度。

⑶影响:前期积极影响:政治:①非贵族参政,扩大社会基础;②选拔了人才,巩固了统治;③制度成熟,中国长期领先的制度保障。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东汉末年 (九品中正)
南北朝
隋唐后
(家世门第) (科举制)
13
自主检查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 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妻
妾一 妾二
一般称谓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C、大哥(25岁) D、二哥(22岁)
14
2、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
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 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嬴政统一全国后,设置 “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端万绪,须合变
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的主干知识
8
自主梳理
设计思路:问题式、表格式、图示式 图示式: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1、西周时期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些政 治制度的关系如何? 2、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如何?在当 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21
问题三 催化剂与绊脚石 有人认为,中央集权制度是社会发 展的催化剂。也有人认为,中央集 权制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2
积极影响: 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的 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 交流和 融合
29
答案 (1)“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御史大
夫的
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态度:设宰相筹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2) 影响:
积极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 的分裂局面;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 央与地方的矛盾。 消极: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行政效率低下
4、元朝: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
(1)内容: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 廷任命,行省有经济、军事权力,但受中央节 制。
地位逐渐上升, 有专门的衙署 和属官
可以“票拟”对 地位进一步提高, 奏疏的处理意见 阁臣权力更大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 《神宗实录》卷
结论:明朝内阁虽然有类似于宰相的职 权,但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它始 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 是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1、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 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 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王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
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

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 普
3、宋初
(1)措施
①收精兵 a. 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b. 统兵权—三衙 发兵权—枢密院
a. 州郡直属中央
②削实权 b.文臣任州郡长官:重文轻武,避免武臣

[岳麓版必修Ⅰ]第4课_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岳麓版必修Ⅰ]第4课_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隋唐 三省 六部 制
明朝 废丞 相、 设内 阁
宋朝 元朝 “二 中书 府” 一省 三司 制 制
清朝内 阁、议 政王大 臣会议、 设军机 处
秦朝 三公 九卿 制
汉 朝 中 外 朝 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 制 皇 权 的 不 断 加 强
中央集权 的加强
汉代
汉初:郡国并行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明初时期的 中枢权力体系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始设 位低权轻


内 阁
亲自掌管
明成祖始设 位高权重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清朝的中枢 权力体系 内阁
日常事务
皇 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雍正始设
处理军务
内政外交
军机大臣:(职权、办事情况)
军国大计 重大案件
丏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的作用:?
★弊: 形成“冗官” “冗兵” “冗费”局面, 造成国家积贫积弱(“三冗二积”) 。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明初时期的 元代:中书 中枢权力体系 一省制
亲自掌管 中书省
归入 归入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 ●相权反弹→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 到了新高度
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对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又怎样?
●汉初,在地方上实 行郡国并行制,大封 同姓王,以为依仗 刘氏“天下一家” 的格局,就能巩固 皇权,稳定天下。

高一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高一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安史之乱(755-763年)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最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 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 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 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3年)结束,前后 达8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 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
2、权 削实权
B、地方:①削弱或剥夺节度使、 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
②所有州郡直属中
受通判监督 文官担任
央,州郡长官
利:削弱了地方权力,有利于中央集权
弊:冗官冗费
3、钱
制钱谷
利:财政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势力的物质基础,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课堂提问: 宋初太祖实施的措施起到了哪些作用?
• 利:将地方的兵权、财权、司法权统统收归中央,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基本 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弊: • 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 • 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 • 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 • 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
•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 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 列侯归郡统辖,列侯人人拥护中央。而且, 王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中央 集权得到加强。 • 酎金夺爵:汉武帝以所献酎金分量不足或 成色不好为借口,废掉大量列侯。诸侯王 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唐玄宗李隆基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官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白居易《长恨歌》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四课中央集权的加强命制:丁启清审核:魏超【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结构】1.秦:郡县制2.汉:郡国并行制——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唐中期:设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4.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5.元:行省制6.明: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知识梳理】一.秦朝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政权的统一。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1)郡国并行(2)王国问题2、措施:(1)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收回权力★(2)汉武帝①颁布“推恩令”②酎金夺爵③设刺史,监察地方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四、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1)唐末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2)陈桥兵变★2、措施:(1)收精兵:统兵权归;发兵权归作用:(2)削实权:①削弱和剥夺了②州郡③设通判④派文臣(3)制钱谷:内容:政府规定:作用:消除了维护了3、特点: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4、影响:①改变了②造成了五、元代的行省制度1、背景:元代地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政治和军事的控制,设立行省,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权力。

2、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

3、影响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六、明清的地方行政制度明朝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其中: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省监察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军事。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中,我们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从秦朝到清朝各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特点,以及这种制度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个以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角色扮演,二是小组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辩证观。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养成客观、公正、理性的思考习惯。
4.通过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探讨,引导学生认识到权力与责任、集权与民主等现代政治观念的重要性,为他们的未来政治参与奠定基础。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和收获。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4.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改进意愿。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经历,撰写一篇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小论文。
2.提醒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注意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运用,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相关历史问题,拓宽知识面,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五、案例亮点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初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问题: 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2、之后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集权?
①刘邦建汉后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汉景帝采取“削藩”措施
政治权力收归中央 ②武帝以“推恩令”瓦解诸侯王国;酎金夺 爵;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
①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王的军事、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如何评价? (3分) 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 兵:______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①措施 削实权 权:______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制钱谷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 钱:______ 质基础 ②评价:
A.结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B.造成积贫积弱的“三冗”(官、兵、费)后患 C.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中„„
合作探究1
材料一: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 , 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 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 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 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 (1)组织:郡国并行制。(2分) 刘邦去世之前 ,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 原因:国家地域辽阔,难以用单一中央管辖的办法;( 2分) 削被除。 „„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 后果: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削弱中央集权,酿成七国之乱。 (2分) 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 解决:武力平叛、设刺史、实行推恩令。( 2分)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结合材料一,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 么制度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这一制度产生什么问题, 最终如何解决?
解决矛盾2
主干梳梳理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内阁中权力最大者是内阁首辅,相当于过 二、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 去的丞相或宰相。 1 、表现:(1)明朝:A、废丞相 原因? 影响? 有相职,却无相权:内阁首辅虽然相当于宰相,却并没有以前朝 代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对皇帝形成制约,只是皇帝的高级顾问。 B、设殿阁大学士 既无相权,却有相实。首辅虽然不具备前代宰相的权力,不能制 C、设内阁 职权? 约皇帝,事情的最后裁决权在皇帝手中,但其所作的事情却与前 代的宰相大同小异。 (2)清朝设军机处:时间、原因、影响 2、认识:①皇权加强,不断提高决策效率;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专 第 制 四 集 课 权 的 不 断 加 强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 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 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
设立殿阁大学 士
品级较低
顾问 协理奏章 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 有专门的衙署和 属官 地位变得更加重 要
明中期以 后
“票拟”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点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________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①创立:明太祖设置 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 ”由此出现。

②发展: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预习评价】1.(判断)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

( )2.(判断)明朝殿阁大学士作为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拥有决策权。

( ) 3.(判断)明朝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政府机构。

( )4.(思考)“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指什么?试答: 知识点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康熙时期加强皇权(1)背景: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________________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2)措施:在宫内设________,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___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特点:机构简单;大臣品级不高、钦定。

(3)职责:跪受笔录,按________的意旨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________进一步得到巩固。

【预习评价】1.(判断)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 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 为自己画像。 为自己画像。第一位画师画得惟妙 惟肖, 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朱看后 朱看后, 惟肖 , 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朱看后 , 龙颜大怒,画师被砍掉脑袋。 龙颜大怒,画师被砍掉脑袋。第二 位画师画得更加用心, 位画师画得更加用心,但同样被拖 出斩首。大家都很疑惑不解。 出斩首。大家都很疑惑不解。第三 位画师悟出他们被杀的奥秘, 位画师悟出他们被杀的奥秘,他给 朱元璋画的像是介乎“ 朱元璋画的像是介乎“像”与“不 之间,既慈祥仁爱中, 像”之间,既慈祥仁爱中,又威严 沉稳。皇帝终于龙颜大悦, 沉稳。皇帝终于龙颜大悦,重赏画 师。
为什么说清代军机处设立标 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相权分割, 相权分割,皇权加强
元——一省制(中书省)
对中国古代专制集权制度的评价
“在专制主义恐怖统治和残酷压迫 在专制主义恐怖统治和残酷压迫 的一片黑暗中, 的一片黑暗中,也能聆听到历史前 进的脚步声, 进的脚步声,而人类所完成的灿烂 伟大的功绩几乎都带有野蛮性的烙 专制集权的加强, 印。”专制集权的加强,“为进一 步恢复发展生产,清除割据势力, 步恢复发展生产,清除割据势力, 实现国家统一, 实现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扫清 了道路。” 了道路。
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
利: 基本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弊: 冗官” 冗兵” 冗费” “冗官”、 “冗兵”、“冗费” 积贫积弱” “积贫积弱”
宰相胡惟庸案大捕杀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宋因之, 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 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 死。” 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课件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课件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 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 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 设军机处
三、对唐宋以来政治制度变化的总 弱的特点。
2、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虽有可能提高决策 效率,但却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C.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中枢权力体系
4.为了削弱相权,唐太宗、宋太祖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C

B.废除宰相
A.增加宰相的名额 C.分割宰相的权力
D.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 5.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皇权在与相权进行的较量中最
终获胜是在( C
A.建立中朝后

B.“杯酒释兵权”后
C.裁撤中书省后
思考:面对这样的旧有的机构
设置,如果你是当朝皇帝,你
怎么改变这种局面?
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 右上图:军机处内景 右下图:军机处的位置
2、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1)原因:
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 ②雍正时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
思考:和以往的丞相等职务相比,军机处有什么新特点? (2)职权及地位: ①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 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 ①积极: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消极: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北)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原因: ①唐“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和五代十 国的分裂局面; ②赵匡胤发动兵变夺权建国的经历; ③北宋建立后,全国处于军事割据局面。 (2)目的: ①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②加强皇权,巩固统 治 (直接) (根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2014.9.24 编写班级:姓名:学号审核:高一历史组
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3
参考答案:
1 -5 ACDCB 6-10 BCADA 11-14 BCAC
合作探究:
(1)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2)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日益加强。

(3)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4)职能:跪奏笔录,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反映: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