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说课
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说课设计

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说课设计作者:施荣庆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2期摘要:说课是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反映。
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考核方案、教学效果、课程特色、教学实施等方面对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进行说课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说课;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程特色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对某课程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或领导,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所作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1],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以便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笔者对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说课介绍如下。
1 课程设置1.1基本信息《人体解剖学》是3年制普通专科护理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上学期,总教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72学时,实训36学时。
它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医学入门的基础课程,也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教学主要任务是讲授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构成了培养学生临床诊疗能力的核心基础课程,并为后期临床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性质与定位《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基础科学,以就业为指导,以够用、适用为主,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护师岗位所需的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1.3培养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围绕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2]。
1.3.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人体系统和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特征和重要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奠定基础。
1.3.2技能目标在能力上培养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专科技能;能够系统、规范地进行专科检查、医疗记录。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件——人体解剖学》

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细胞与组织结构、骨骼和肌 肉系统、呼吸和消化系统等。让我们一起探索人体奇妙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概述
细胞与组织的结构和功 能
深入了解组织和细胞的结构 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功能。
身体平面和方向
探索人体各个平面和方向, 理解解剖学术语的含义。
毛细血管网
2
了解它们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探索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其在气体交换和
营养输送中的重要性。
3
心脏
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其作为人体循环系统 中的主要泵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道和肺部
肺泡
发现人体呼吸系统中的不同部位, 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深入了解肺泡的结构和其在气体 交换中的关键作用。
膈肌
学习膈肌的结构以及它在呼吸过 程中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结构
口腔和食道
探索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 位,包括口腔和食道。
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肠道
了解胃和肠道的结构和它们 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肝脏和胆囊
发现肝脏和胆囊的结构以及 它们在消化系统中的关键作 用。
神经系统的结构
1
中枢神经系统
深入研究脑和脊髓的结构,了解它们在
外周神经系统
2
神经传递中的作用。
探索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脑
神经和脊神经。
3
自主神经系统
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它在调节内 脏器官功能中的作用。
感觉器官的结构
眼睛
学习眼睛的结构和其在视觉感知 中的重要性。
耳朵
发现耳朵的组成部分和其在听觉 感知中的作用。
鼻子
探索鼻子的结构和它在嗅觉感知 中的重要功能。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胃的说课设计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胃的说课设计摘要】目的说课,是推广交流护理院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重要方式,可反映教师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实践等能力。
笔者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对人体解剖学中胃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说课设计。
【关键词】胃说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77-02解剖学实验教学地点多为固定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虽能完成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的密切结合[1],可内容常较呆板固定,学生常感觉沉闷枯燥,希望本次课的说课设计能给同类专业的教师提供参考和意见。
1.教学分析1.1教材分析本次课所用的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解剖学基础》,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
它由崔文和董博主编,是中职医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包括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门学科。
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适合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
本节课程选自该教材的第四章,与肝、胰等消化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全面了解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护理学基础胃插管术以及内科护理和外科护理中胃病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1.2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未来岗位为临床护理工作。
但学生的学习行为常表现为逻辑综合分析能力较弱[2],需要教师点拨引导。
她们求知欲强,却缺乏坚持学习的动力;思维活跃,可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有强烈的实践愿望,但实际操作不够严谨和规范。
针对之前对消化系统相关解剖结构的学习,她们已经基本掌握消化系统的口腔,咽,食管等的基本形态结构,渴望能串联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和运作。
1.3教学目标根据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掌握胃的形态和分部,熟悉胃的位置和结构。
人体解剖学说课课件

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主要 功能是输送血液、淋巴液和各种营 养物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人体各系统结构与功能简介
神经系统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 统,主要功能是感受刺激、传导 冲动和调节机体各种活动。
感觉器官
包括眼、耳、鼻、舌等,主要功 能是感受外界刺激并传导至中枢 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味觉感受器
分布于舌、腭、咽等处的味蕾中,能接受各种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味觉中枢 ,产生味觉。
触觉感受器
广泛分布于全身皮肤、肌肉、肌腱、关节和内脏器官等处,能接受触、压、振动和温度等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区域,产生触压觉、振动觉和温度觉等。
感觉器官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视觉器官常见疾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探讨各系统在生理状态下的协调与平衡。
人体解剖学的临床应用
03
介绍解剖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
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模型,详细 讲解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
和功能。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尸体解剖和观察 ,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
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其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肺通气和换气原理及影响因素
肺通气原理
通过呼吸运动使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肺换气原理
通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
影响因素
呼吸肌的收缩力、胸廓的弹性阻力、气道的通畅程度、肺组织的弹 性阻力以及胸膜腔内压等。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过程
氧气运输
主要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进行运输。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的说课设计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的说课设计说课现已成为高职院校有效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教研活动。
从说教材、说内容、说过程、说教法、说学法、说评价六个方面,对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的说课,有效提高了人体解剖学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标签: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说课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并与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师资培训形式[1]。
现就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一章说课进行探索,从说教材、说内容、说过程、说教法、说学法、说评价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1 说教材1.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说课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饶利兵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为第六章内容,在人体起着调节水盐代谢平衡、维持稳定内环境的的关键作用。
在前面刚刚学习了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并且泌尿系统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同属于内脏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解剖学的基本方法,这些都为泌尿系统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同时泌尿系统也为后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1.2 教学目标1.2.1 学习目标(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形态、冠状切面,三层被膜,输尿管的三处狭窄,膀胱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2)熟悉泌尿系统的功能,肾的毗邻,输尿管的长度、分部,膀胱的位置及与腹膜的关系,女性尿道的结构特点;(3)了解女性尿道的起止。
1.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辨识标本的能力,通过学习能够指出肾门、肾冠状切面结构、肾三层被膜、膀胱三角、膀胱的形态分部等;(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完泌尿系统后的课堂提问“试述尿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来实现。
1.2.3 素质目标(1)引入捐肾爱心人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讲奉献、懂感恩;(2)通过制作标本的辛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3)通过珍爱生命,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介绍,例如不憋尿、规律作息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职业学校人体解剖学“上肢骨及其连接”说课设计

3 . 教 学 目标 和 重 难 点
针对 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 ,结合 中职学校 的人才 培养方案 和 现有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了 以下三维 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 3 .1 知识 目标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 及其形 态结构 ;掌 握肩关 节 、 肘 关节的组成 、特点及运动方式 。 3 .2能力 目标 :在人 体上 准确定 位上肢 骨相 关骨 性标 志 ;准 确 展 示肩关节 、肘关节的运动 。 3 .3情感 目标 :克服 对解 剖标 本 的畏惧 感 , 掌 握科 学的 学 习方 法 ;加强对护理专业 的认识 ,培养职业 自豪感 。 3 .4重难 点 :教学重 点是肢 骨重 要骨性 标志 。教学难 点 是肩关 节和肘关节的组成 、特点及运动形式 ;上肢骨骨性标志 。 4 .教学策略 人体解剖学是一 门形态学科 ,又是学生接触 的第一 门与医学 相关 的课程 ,学生前期没有任何基础 ,所 以为更好达成 教学 目标 、取 得 良 好教学效果 ,我选在数字理实一体化解剖教室开展教学 ,以小组合 作 探究的形式 ,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 主导 的职 教理念 。考核 评价 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融教 . 教 学 反 思
教师设计并分发学案 ,学生依据学案利用教材 、网络 ( 校 园网医 学教学素材库 、人体解剖学精 品课程等 )完成课前预习 。 5 . 1导 人 新 课 播放公园 中家长陪女儿逛公 园的视频 ,由于在 玩耍过程 中,家长
1 . 教 材 分 析
选用 的教材是吉林科 学技术 出版社 出版 ,成海龙 、李雪甫 等主编 的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该教材 是护生 最先接触 的医学 基础课 也是学习其他 医学课程 的基础 ,有着 重要的衔接和铺垫作 用。并且语 言通俗易懂适合初 中文化 基础 的学生学习。 “ 运动 系统” 是本 教材 的 个重要 章节,本系统的教学将为后续护理学基础 、内科 护理 、外科 护理等学科 学习奠定基 础。“ 上肢骨及 其连接 ” 是运 动系统一 个重要 组成部分 。上肢骨中的重要骨性标志在护理操作应用 中具 有重要 的临 床意义 。上 肢关 节功能的锻炼时护理康复的重要 内容。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的说课设计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 “ 泌尿系统 ”的说课设计
王锦绣 ①
【 摘要 】 说课现已成 为高职 院校有效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教研活动。从说教材 、说 内容 、说过程 、 说 教法 、说学法 、说
o f t e a c h e r s a n d t e a c h i n g e f f e c t . I t i n t e pr r e t s a l e s s o n f r o m t h e ma t e r i a l s,c o n t e n t ,p oc r e s s ,t e a c h i n g me t ho d s ,l e a r n i n g me t h o d s ,e v a l ua t i o n,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e f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h u ma n a n a t o my t e a c hi n g a n d r e s e a r c h a c t i v i t i e s .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6 7 4 - - 4 9 8 5 . 2 0 1 4 . 0 5 . 0 6 0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 的基础上 ,面对 同行和专家 讲述 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并 与其共同探讨教育教
①大庆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2
【 K e y w o r d s 】H u m a n a n a t o m y ; U r i n a r y s y s t e m; I n t e pr r e t a t i o n
护理中职解剖学基础教案实用

护理中职解剖学基础教案实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2.掌握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2.教学难点: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三、教学准备1.教具:人体解剖模型、挂图、PPT课件。
2.学具:笔记本、彩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人体解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人体的基本结构。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体基本结构的认识。
(二)新课内容1.运动系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运动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骨骼、关节、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2.消化系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3.呼吸系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4.循环系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循环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病例。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
(四)实践操作1.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人体解剖模型,观察各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解剖知识的理解。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护理中职解剖学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一)运动系统难点:理解骨骼与肌肉的对应关系,以及关节的运动方式。
《人体解剖学——躯干骨》说课稿(1)

《人体解剖学——躯干骨》说课稿说课人:医学系张吨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躯干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为5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
一、说教材1、课程分析《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恩格斯说的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高度概括了人体解剖学对于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2、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教材是马大军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二十一世纪创新立体化医学教材。
本教材本着“需用、实用和够用”的原则,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书中安排了500余幅着色线条插图和大量的感受逼真的实物标本图片,非常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后温习。
第一章运动系统是《人体解剖学》的开始,躯干骨学习是学生第二次与解剖标本接触,高中的生物课的学习以及本章第一节骨学总论的学习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其他8大系统以及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教材处理将颈椎、胸椎、腰椎的结构特点列表比较。
补充脊神经、骶管麻醉等临床护理知识。
4、学情分析职业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人体解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以前很少接触到解剖学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对人体结构既有一定的好奇心,又有一定的畏惧感。
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医学基础,掌握了一些医学学习方法。
5、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
教学难点: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二、说教法PBL教学法:让学生各有所谈、各有所识,互相启发,共同寻找答案,领会知识本身的意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与手段。
三、说学法自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讲解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1、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挂图:①躯干骨各骨形态图,②脊柱和胸廓整体观图,③椎骨的连结图;标本:①骨架,②躯干骨各骨的游离标本,③脊柱标本。
人体解剖学说课ppt课件

单元课
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1.动脉间吻合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侧支循环
新授知识
37
单元课
思考题:为什么心脏瓣膜的病变会引 起呼吸系统的症状?
归纳总结:
38
人体解剖学说课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39
17
视频
五.教学评价
多元化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
理论考核(笔试) 技能考核 课堂提问、检测、案例讨论(平时)
合计
比例
70% 10%
20%
100%
18
五.教学评价
改进措施 加强辅导,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实 践操作及加强网络平台的运用等。
19
六.教学资源
20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人体解剖学 第二版 主编:盖一峰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医学 中1/3以上的名词、术语都来源于人体解剖学。 是学习西医和中医的必修课。是基层医院和社 区医疗机构的职业岗位、执业能力和人才培养 要求必须掌握的理论课程。
7
二.课程分析
3.课程内点容击此处添加标题绪论
细胞和基本组织
运动系统内脏学Fra bibliotek人体解剖学
脉管系统 感觉器
内分泌系统
22
单元课
〈 脉管系统概述〉选自《人体解剖学》第八章第一 节。脉管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脉管系统是建立在运动系统及 内脏学四大系统基础上的一个部分 。大部分学生对这 些内容都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多是合上书本就忘记, 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 分析、推理、自我学习,以期达到更佳的效果。
高职院校护理解剖课程标准(人体形态与结构)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形态与结构执笔人:审核人:《人体形态与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人体形态与结构二、建议课时 120学时三、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人体形态与结构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是基础课中的必修课,而且还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人体形态与结构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该课程是医学科学的先导,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
人体形态与结构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课程内容设计在人体形态与结构的教学中,要加强智能和人才的教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通过讲课、学习教材、观察标本,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和目的性。
人体形态与结构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对板书和器官结构的图示以及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并结合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人体器官结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种,理论考试是指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医学生学完系统解剖学的总体测试,实验考试是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物标本的掌握情况,这也是本学科重视实验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
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视器的说课设计

住学生的好奇心 ,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 3 说 教 学 目标 根据我校制定的三年制护理学 专业人 体解剖学 课程 标准 以及本部分 内容的特点 ,制定 了本次课 的教学 目标 。 3 . 1 知识 目标 掌握眼球壁的形态 、结构和功能 ,眼球 内容物 的组成 ,房 水循环和 眼 的屈 光系统 ;熟悉 I I ! . i i 器 的组成 和功 能 ,眼球外肌 的名称 和作用 ;了解感受 器 和 感觉 器的概念 ,以及感受 器的分类 。 3 。 2 能 力 目标 通 过 对 本 章 节 知 识 目标 的学 习 ,应 达 到 以下能力 :①具有 在模型上 指出眼球 各部分 名称及结构
摘 要 :本 文针 对 三 年 制 护 理 学 专 科 解 剖 学 中的 “ 视 器” 一 节 的 说 课 ,从 教 材 、 学情 、教 学 目标 、 重难 点 、教 学 方 法 与 教 学 手 段 、教 学 过 程 6个 方 面进 行 说 课 设 计 。 关键 词 :护 理 学 ;解 剖 学 ;说 课 ;视 器
3 . 3 素质 目标 培养学生 良好 的职业 道德 ;培养学 生科 学 、严谨 、务实的学 习和工作态度 。
演 示 的 教 学方 法 。
“ 视器”作为人体解剖学 中相对较 为独立 的一节 ,内容少 , 可接受性强 ,可以较好地作为说课素材进行展示 ,现 就以 “ 视器”为例 ,从教材 、学情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教学 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6 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如下 。
1 说 教 材
第 1 2卷第 8期 ・总第 1 8 4期 2 0 1 4年 4月 ・ 下 半 月 刊
高职高专院校专科层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的教改探讨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改革教学内容的背景和出发点目前医学高职院校为使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群的要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注重和加大了实用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为此,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出发点,除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外,还应有体现临床护理诊断、操作、治疗、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等需要有关的解剖学理论、操作技能的知识点。
二、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要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首先应树立为临床护理课程服务的整体教学观念,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具体表现在优化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专业紧密联系的局部解剖学和临床应用解剖学内容,形成一门内容充实、应用性更强的解剖学课程。
该课程既体现解剖学知识的系统性,又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同时重视了护理技术操作的解剖学应用。
目的是利于基础医学知识向临床知识的过渡,为后续的临床护理学习做铺垫。
1.综合和删减系统解剖学的内容如运动系统中综合讲解各骨和关节的位置、形态、结构,略讲肌肉的起止点,删减头颈、躯干、四肢远端的细小肌肉等;内脏学中重点讲解与护理专业有关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该专业关系较少的器官则简要介绍;脉管学中要对部分血管的细小分支、淋巴系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但临床静脉穿刺、输液的常选部位,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动脉走向、分支要深讲、精讲;感觉器官中删减内耳的部分内容等;神经系统在明确基本概念后,扼要介绍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删减其内部结构中过多过深的内容,周围神经系删减细小的神经分支和分布等。
通过删减使护理专业系统解剖教学内容得到了优化。
2.把部分局部解剖学内容融入系统解剖学中专科护理专业,由于受学制、学时的限制,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局部解剖学,但局部解剖学中的部分内容又是护理专业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应用的基础知识,为此需精选局部解剖学里与护理临床应用关系密切的内容,与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后讲解给学生,如表面解剖(重要的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臂部、臀部等部位肌肉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颈部气管、甲状腺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腹壁和腹股沟区的层次结构等。
护理人体解剖网课教案

护理人体解剖网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名词。
3.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
1.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
2.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名词。
4.人体解剖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2.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名词是本课的难点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练习加深理解。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实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讨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人体解剖学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讲解,通过讲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名词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交流和讨论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
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来检查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评价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3.讨论表现,通过学生的讨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2.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6分参考学时:总学时:96理论学时:66 课内实践学时:30 实训学时:适用对象: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
只有正确认识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才能充分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发展过程,准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是根据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医科类各专业”大专层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医学的有关领域打下比较广泛和必备的理论与基础知识,以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医疗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重点,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授课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注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本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课程总课时78学时,理论为68学时、实践为10学时。
该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安排表二、课程目标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较强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的优势,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和素养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保持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围绕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后续课程和基层医疗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取舍本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说课现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本文通过对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人体解剖学进行说课的探索,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情和师资、教学方法、实训条件、教学效果、创新和特色共7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说课教育An Inquiry into the Lesson Interpretation of"Human Anatomy"for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Major//Li YouyuAbstract Lesson interpret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rough exploring the lesson interpretation of"Human Anato-my"in Chuzhou City Vocation College,this paper discusses lesson interpretation from seven aspects.Key words human anatomy;lesson interpretation;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Chuzhou City Vocation College,239000, Chuzhou,Anhui,China说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师在1987年提出。
所谓说课就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之上,向同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并与同行和专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探讨活动。
[1]本文对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人体解剖学进行了说课的探索,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情和师资、教学方法、实训条件、教学效果、创新和特色共7个方面加以阐述。
[2]1课程设置1.1课程性质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在医学高职院校,一般是指系统解剖学。
它是以人体九大系统为线索,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最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1.2课程任务根据医学高职院校层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其他医学课程如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健康评估以及临床各学科和基础护理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3课程目标1.3.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
1.3.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脏、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科学、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
2教学内容2.1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够用性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护理专业的学生进入护理工作岗位的唯一准入标准。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还要兼顾后续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需的知识点、技能点。
2.2组织与安排人体解剖学本着以理论讲授为主线,以标本和模型观察为重点的原则,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实物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3具体表现形式2.3.1理论课内容采取分班授课形式,集中讲授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基本术语、概念,并按人体九大系统逐一重点讲授各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毗邻。
2.3.2实验课内容采取分班实验形式,根据《实验指导》内容要求,教师讲解、演示主要解剖结构,然后由学生自己在相关标本、模型和挂图上指认器官和结构,并配有专任实习老师进行辅导,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3学情与师资3.1学生情况本专业的学生为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尚未完成公共文化课的教学,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
3.2教师情况3.2.1师资配置本课程拥有一支高述评的师资队伍,教师责任感强,团队协作,结构合理。
本课程共有教师9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兼任教师3人,专兼任教师比例合理。
3.2.2双师结构本课程组所有教师均取得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其中还有4名教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占44.4%。
3.2.3学缘结构本课程组专任教师分别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
3.2.4年龄结构本课程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41 ̄50岁2人,31 ̄40岁3人,21 ̄30岁4人。
从年龄层次上看,基本上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2.5职称结构本课程教师9人,副高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
本课程组成员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1人研究生毕业,7人研究生在读。
4教学方法同样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不同的收获。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滁州239000)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0-0137-02(下转第188页)137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特点,采用“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临床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4.1启发教学法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应着眼于两个方面,即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启发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
在授课时,应将课程内容前后左右,上下横纵加以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预习教学法预习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未进行系统讲解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新知识,并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带着问题来听讲,通过这种预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改善学生的自我学习方法。
4.3直观教学法人体解剖学属形态学,而形态学的教学就需要直观。
人体解剖学的直观教学就是指合理使用教具,恰当地运用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性教具,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可使教学效果倍增。
4.4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
该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手段上将同类或者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性。
如在教学过程中将人体的上、下肢进行比较从而既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又能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5实验条件人体解剖学是门形态学课程,我们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和设备的建设,能够满足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5.1实验教学环境的先进性目前我们的实验教学环境包括:两个解剖学实验室,可同时容纳140名学生进行实验的解剖实验室。
另外我们还有完备的教学设备,教学标本充足,模型齐全,且每个实验室配有解剖挂图一套。
5.2实验教学环境的开放性5.2.1从教学内容上看每次实验课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意空间,从而增加了实验的开放性。
5.2.2从实验方法上看每次实验课,我们采用标本、模型、挂图和电视影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5.2.3从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上看为了满足学生课外实践,我们定期在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供学生使用,学生评价较好。
6教学效果6.1校内专家督导解剖教研室能够严把教学质量关。
理论教学内容与执业技能对接,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年学校都会有专家对教师进行听课、督导。
近五年解剖教研室教师的综合评价优良率在98%以上。
6.2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对工作认真负责,教书育人,很受学生欢迎。
近五年学生对教师的测评,解剖教研室的教师优良率平均在99%以上。
6.3社会认可度本专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且学习领域、责任拓展领域较宽,综合素质较高。
7创新与特色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人体解剖学的理论教学中能够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并且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视频、动画、声音、图像等构成的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在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以大体标本、局部标本、各系统标本为主,配合教学模型、挂图以及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教学。
由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去辨认标本的结构,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参考文献[1]张莉.说课浅析[J].卫生职业教学,2012(5).[2]潘翠.浅谈外科护理学的说课[J].中国医药指南,2010(12).编辑杨呈祥(上接第137页)实现是基层工作难点之一。
以天津师大生科院《魅力生科》微博团支部为例,基层院系团委借助于微博团支部这一平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资源分享的到达率和接受率,增强了学生对基层团组织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同时也提升了学院的影响力。
4.3发挥微博优势,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微博的形式一改往日单一灌输的宣传工作模式。
读者可以直接转发微博或加以评论,进行互动参与。
经过实践,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对微博的参与度很高,真正实现了互动交流,提升了共青团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魅力生科》微博团支部在探索中诞生,在实践中成长,这一形式是基层探索工作新模式的成果和有效载体。
生命科学学院也将继续在利用微博平台的工作方式上不断探索“网络建团”工作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号:52X J 1105参考文献[1]关于建立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的通知[EB/OL].[2010-10-08].http://wenku.baidu.com/view/56b79a46a8956bec0975e356.html.[2]唐金楠.手机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4]新媒体利用与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Z].[5]童晓渝,等.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5-26.[6]周宇豪.以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行为[J].当代传播,2008(5).编辑杨呈祥!!!!!!!!!!!!!!!!!!!!!!!!!!!!!!!!!!!!!!!!!!!!!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