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理论

合集下载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应道,舍易,反求诸己”的修身智慧,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观念。

中庸之道更多的是指一种中等偏向于平衡的道德行为准则,它即不像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那样“自强不息”与否,也不仅仅是永远活在传统中,中庸之道给人的感觉主要是一种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严格地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性的实用的理念,以此来调节行为,使得行为能够适应社会的潮流,从而达到自身及社会之利益的最佳平衡,这就是孔子所谈到中庸之道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所在。

孔子认为,任何行为均要在中庸之道中得以实现。

他认为,人们在做出任何决定时,必须根据自己内心的主观看法来做出判断,因为他认为,真正的公正是根植于主观立场中的。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代背景下的客观眼光,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如社会各方势力的均衡及其关系的协调,从而确定行为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孔子所着重的公平理念,也是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所在。

同时,孔子也认为,每一种行为都有其责任范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它付诸行动,以达到所预期的结果,这就要求行动者有足够的自律,而不是以个人幻想来去实现。

另外,孔子也指出,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进行太多行动,而应当将它们分解,迈出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小步子,以达到最优状态。

总之,孔子中庸之道是一种建立在“以自己的内心主观为基础,并结合外部环境及客观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和立场的平衡”的理念之上,在取舍平衡、谋求中道和排除异常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道德行为守则的普遍主义。

中庸之道也强调谦逊的态度,这便是一种理性的实用主义,它让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和合乎社会规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又安详。如此叩..温..与..厉.., ..恭..与..安..等两端而用之, 因而孔子自己总结说: ..吾有知乎
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 8 ..
( 2) 孔子用中、达中的另一手段是..和..。
在孔子那里, ..和..的原来意义, 是..执两用中..。孔子提出的学思并重, 学与思和的学习
想将古老的尚中观念哲理化为普遍的方法论原则, 并把它上升到至德的高度, 作为世界观与
方法论揉合在一起, 成为孔子整个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 1) 孔子用中、达中的手段之一是..执两用中..。
它要求通过把握事物两端而达到用中的目的。孔子奉守尧的话: ..允执其中..为座右铭。
他认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严守中道, 毋走极端。但中本无定位, 只因两端而存在。故孔
由于客观事物是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的, 倘若不能知情而变, 则中亦不中了。所以孔子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里仁..) 指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 没
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么做, 而是怎样适合情理, 就怎么去
做。所谓的适合情理就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权变是达中的最高手段, 它是在事物
方式, 提出文质彬彬, 文与质和的君子人格等等即是。但..和..的最大意义还是..执多用中..。
故孔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学而..) ..和..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均无贫, 和无寡。..( ..季氏..) ..和..则从消弥人们之间的对立引伸为一种治国方术。如此上
和他共同追求真理, 但未必可以跟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有的人可以与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但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仁义礼智信”向来被标榜为儒学的道德标杆,但是每个字后面都有它辩证的含义,你了解吗?“中庸”一向被奉为儒家的处事哲学,但究竟何为“中庸”,你真的会运用吗?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断章取义,要力求寻找最全面、客观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谈论处事原则的,而这其中又有怎样的中庸之道?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这六句话正体现了孔子的处事之道,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其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譬如,一看到有人要钱,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立刻就给钱,事实上别人是利用你的同情心来骗钱。

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了解了之后就不会上当,大家都不给钱的话,这种事情就会消失了。

行仁是好事,但要能够了解道理并具备判断的眼光,而不是光凭好心。

其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何谓好知呢?就是喜欢听取各种新的理论或消息,但是不肯好好学习。

“荡”就好比船在水上,没有方向,顺着水流漂来漂去。

所谓“样样通,样样松”,有些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每一门都学一些,到最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够深刻。

这就是游谈无根,浪费时间。

其实,好学不在多,但是要学得透彻。

其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爱好诚实本是好事,为何会伤害自己呢?因为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去做,没有思考该不该做,结果让自己疲于奔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其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这种情况很常见。

有些人很直率,没有学习如何与别人来往,没有做到说话婉转而恰当。

凡事有话直说,难免尖酸刻薄,别人听了也很难过。

其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有些人很勇敢,什么事都一马当先。

但没有学习调整的话,人生就会有所偏差,到最后恐怕会变成胡作非为。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思想中除了“仁”和“礼”比较重要外,“中庸”思想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仅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概括了中国人为人处事之道。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中庸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朱子注说:“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

庸,平常也。

”有人误会“中”就是不彻底,有人误解“中”是模棱两可的意思,有人误解“庸”就是庸碌的意思,凡事“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这些认识都是对“中庸”的错误理解,“中”其实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

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说大凡事物必有两端,两端也就是阴与阳,恰到好处就是在把握好两端的一个适合的度,这个度也就是中。

我认为中庸有以下内容: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浑然一体。

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下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中”是动态的中,也就是“时中”。

“中”也是我们通常讲的“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这个度,就会“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中和。

《礼记·中庸》把中和的思想提到了宇宙观的高度。

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就是说,中和之道是天下最普遍的法。

中庸与权变的关系,也就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庸要求事物从时间而言要保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和谐;从空间而言,要保持局部与整体的和谐;从动态而言,要保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和谐。

所谓发展变化中的和谐就是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最不容易留下后遗症的方法、最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合的过程。

因为中庸是“时中”,是动态的、是与时谐行的、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

中庸有阴阳兼备、刚柔并济、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一张一弛的特点。

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290-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张焱兵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

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

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

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

孔子“中庸”之提出

孔子“中庸”之提出

孔子“中庸”之提出【摘要】“中庸”已成为人们行为处事的重要思想和准则。

本文概述了孔子“中庸”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阐释了孔子“中庸”思想理论渊源及逻辑起点:首先,原始巫术图腾时代向人本位转变的观念为孔子“中庸”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次,深远的历史文化及优秀的思想成果为孔子“中庸”提供了理论渊源;再次,社会动荡致使思想纷繁杂乱,基于历史现状,人们渴望能拥有统一理论来指导生产生活;第四,“尚中”观念成为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孔子;中庸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由社会存在决定。

[1]社会历史产生相应社会反映,人们对所处时代做出哲学思考,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然,“中庸”思想于先秦动荡时期孕育而生。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及中央集权的政权结构是孕育“中庸”思想理论的社会土壤。

任何一种思想的诞生、确立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衍生、发展也定有其轨迹可循。

孔子面对当时变动的社会环境勿忘勿助其长(《孟子·公孙丑上》),冷静观察,总结规律,借鉴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提出“中庸”的适时思想。

“中庸”思想在其后来思想学说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中逐渐确立了其核心地位。

一、孔子提出“中庸”的历史背景春秋末年,周室式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旧体制、文化观念渐趋瓦解,新格局尚未成形,社会变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皆有体现。

如此社会,生于其中的孔子喟然叹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一词首次提出。

政治上,当时诸侯争霸、天下失去了应有秩序。

诸侯各国发展失衡,突出表现便是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崛起与纷争。

东周天子大权旁落,徒有虚名,驾驭不了旗下诸侯,他们彼此争霸,连卿大夫及其家臣也效法诸侯出现凭借占据自己采邑领地闹独立的局面。

孔子深谙社会动荡危险,警示各等级:“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目睹这些,孔子寻找根源,加以反思,意欲恢复具有中庸意蕴的周礼。

孔子眼中的中庸之道,感叹很多人都做不到

孔子眼中的中庸之道,感叹很多人都做不到

孔子眼中的中庸之道,感叹很多人都做不到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其实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至少在孔子眼中,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孔子曾多次直呼:中庸之道,要么众人很难做到,要么做到了也很难坚持。

首先我们说一说这么难以做到的中庸之道,究竟是何意思?基本来说,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凡事执两用中,是为中庸。

也就是说,不要走极端,学会用一种不偏不倚的眼光和视角看待问题。

第二,中庸代表着一种原则性,中不偏,庸不易,面对自己的主张和原则,始终如一去坚守去践行,当然包括中庸之道本身,也应该去践行。

第三,中庸者,中用也,指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价值,处在某一个位置,都要做好这一个位置的事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一说起中庸之道,很容易误会成这样一种状态:凡事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甚至稀里糊涂怎么都行。

这是一种误读,不是中庸之道的本意。

中庸的概念,和老子的无为的概念,这两个词汇,都是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产生肤浅片面的理解和误读,一定要多加注意。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他把中庸拿来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条件,君子践行中庸之道,小人反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君子懂得适可而止,小人却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庸之道,代表着一种自我约束力,代表着一种原则性。

孔子又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德行,但人们很少能做到且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孔子也曾分析人们做不到中庸之道的原因,“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聪明的人做过了头,愚蠢的人又做得太少太不够。

你看看,这不是刚好刚中庸之道的要义反着来吗?要么过头,要么不及,完全就是背道而驰。

但是毕竟还是有人实施了中庸之道,但是却未能使其彰显发扬光大,“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一句跟上一句十分相似,区别在于这是在讲中庸之道即便实施,也未能彰显的原因。

其意思是说,就算实施了,好像大家并没有得其精髓,“鲜能知味也”。

这是在强调,中庸之道要细细揣摩,慢慢品味,才能得其要旨。

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

,

庸者
,
原则或方法论
,
中庸之道 在中国延续 了好几千 年 给 中华民族
。 ,
,
,
程颐也说过
,
不偏之谓 中 不易之谓庸
。” ,
中者 天下之
,
的性格和文化 留下 了深深的烙印 在 一 定意义上 可以认 为 中
国封建社会的缓慢脚步 同中庸的消极 作用 颇有不解之缘
, , , , , 。
正 道 ; 庸者 天 下之定理

(《 4 7 页 )仔细研 究一 下 毛 泽东书信选 集》 第 1
, ,
可 以发现 孔子首倡 的中庸之道 不 仅是 儒家学 派的伦理 学 说
,

平常也
。 ”

中庸 , ’ J 考


而且是他们对待整个世 界 的一 种看 法 是他们处理 事物的 基本

何谓 中庸

?
朱熹有 日
:

: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
孔子的中庸思想 是当时社会的产物 孔子处 在一 个大变革

丽 耀 文 辉 孙 口 \
的历史时代 面对 现实 他不能 不承 认社会上 的某些 变 化; 但 他
又 想在变冲求不 变 在 日益 变化的社会中 仍企图 求 得 旧 质的稳
, ,
,
,
定性 借以 维护西 周奴隶主统治 思想上 的反映
, 。
,


中庸之道 正是 这种矛盾在他
“ ” , “ ”

这就是孔子的 中庸
,



和不 同的倾向 在各种不 同的人之 间进行调和 折中 他说 和而 不同 小人同而 不和

孔子的中庸哲学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中庸哲学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中庸哲学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中庸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他的核心思想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在研究中庸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庸哲学对儿童教育的重要影响。

首先,中庸强调“道”,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孔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一思想对儿童教育意义重大。

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与自然的联系,让他们了解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动物的行为习惯,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的美妙,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其次,中庸倡导“中”,即避免极端,追求平衡。

孔子认为,人应该避免过分的偏向,而要追求中庸之道。

在儿童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平衡能力。

不仅要培养他们的学业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社区服务等,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商,教导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控制情绪,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心理平衡。

再次,中庸强调“诚”,即真实、真诚。

孔子认为,人应该做到言行一致,真实待人。

在儿童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诚实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分享真实的经历等方式,教育孩子们诚实待人、诚实对待自己。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白诚实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

最后,中庸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善待他人。

孔子认为,人应该待人宽容、友善,不要对他人施加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伤害。

在儿童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友善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们讲述友谊的故事、组织合作活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友善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教导孩子们尊重他人的差异,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孔子的中庸哲学对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它具体表现为仁者爱人泛爱众而新仁的仁爱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自我约束博学于文者其言也訒刚毅木讷近仁的优良品性老者怀之朋友信之少者安之的志向
才 掌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郑宛淇 华南 师 范 大 学
摘 要 :在 孔子看 来 ,中庸是道 德 的至高表 现和 状态 ,也是其 礼乐 中和 思想和美 学思 想 的基 本原 则 ,本 文主要 通过 对 《 论语》 的分 析 ,探 索 中庸 思想 在礼 乐 中和 思想和 美学 思想 中的影 响 ,使孔 子在 美学 思想上 强调仁 和善 ,强调 人格精 神和 理想 ,讲求 中庸 理念 。 它们奠 定 了中国古典美 学精神 的基础 ,对 后世美 学思想 产生 了巨大 的影响。 关键 词 :中庸 ;论 语 ;孔 子 ;美 学
例 :他对 待仆 人 ,对 待 自己的儿 女 ,以及对待 我 的祖 父都是 同样 的吝啬 而疏远 ,甚至 于无情 。
张译 :He w o u l d t r e a t h i s s e r v a n t s , h i s o w n c h i l d r e n a n d
刘译 :T o h i s s r e v nt a s , h i s c h i l d r e n a n d e v e n h i s o w n f a h t e r , h e w a s j u s t sm a i s rl e y a n d i n d i f r e e n t , o r h e a r t l e s s f o r t h a t ma t t r e . 此 句 中 争 议 点在 对 “ 我 的祖 父 ”的 翻译 上 。前 者 译 为第一人 称 “ my ra g n d p a ” ,但 与 前 面 的 第 三 人 称 表 达 “ h i s s e va r nt s ” “ h i s o w n c h i l d r e n ”不 一致 。后 者 译为 “ h i s o w n f a t h e r ” 既 与 前 面 的第 三 人 称 相 对 应 , 又 加 了 一个

孔子的仁义礼乐中庸思想

孔子的仁义礼乐中庸思想
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从逊守意义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仁德表现出高尚的成全之心和不忍人之心,是人性的高度自觉与自律。仁,包括很
多优秀品德,它几乎是一切人间美德的总和。若孝若悌[注],若“刚毅木讷”[注],
若“恭宽信敏惠”[注],若“智勇”[注]“不佞”[注]……都是仁德的表现形式或
上学体系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广泛地征服人心。孔子从传统神学那里借来“天”、
“天命”、“命”诸名词及其表达形式(如“天丧”、“天生”、“天厌”……),
慰藉人们普遍的宗教心理,以便为“神道设教”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又从老子那里
吸取“道”这个将最高神抽象化的精髓,用它来代表自然规律、宇宙精神和善恶的
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取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针对两种极端,予以分
别调节,使之符合度,这就是行中正,又叫行中道。
中庸的第二义为中和。中和是行中正后达到的一种和谐境界。孔子贵中,亦贵
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有子之言似
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春秋繁露?仁义法》)
即将义定义为自律,深得孔子原意。义是一切得失与行为最高、最后的准则,一切
仁人、君子,必须“见利思义”(《宪问》)、“见得思义”(《季氏》),作到
“义然后取”(《宪问》)。尽管孔子一生困顿,四处碰壁,但却始终坚持“临财
-
管理了,这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官吏结构,改善了统治阶层的素质,也大大地
促进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自此之后,中国官吏阶层由於越来越多地吸收有知识、有
文化的知能之士,逐渐摆脱血缘纽带的束缚,实现中国官吏制度的文官化,这不能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一套道德理论,它提倡的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
即“不偏不倚,刚健有力”。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孔子维护社会秩序,坚持正义正直,促进福祉和公正的道德原则。

在孔子认为,要从社会实际出发,重视人们的和谐相处,因此,他在“中庸”
里提出“刚柔相济”来作为道德行为的尺度,意思是刚强需要勇敢,而柔顺则必须有耐心。

这种“刚柔相济”的道德思想,代表了孔子对人伦理的普遍观点,即立足于社会,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人的道德和政治责任统一起来。

此外,孔子还提到“仁义礼智”,为人处世的完美结合。

即“仁”是以道德感
觉和善行衡量人格的标准;“义”是行为道义,把自利自尊忘掉,让比自己有苦谁执义;“礼”是“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社会的交往中展示;“智”是经济技巧,有助于妥善处理困难形势和处理拙计。

只有把“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完整的道德意识,这是孔子忠实社会的原则。

总结而言,孔子的“中庸之道”具有一种开放性,而重点则是提倡“刚柔相济”、“仁义礼智”,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维护社会正确道德秩序。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 杨 少涵
内容提要 中庸是 孔子一 以贯之 的思想。孔子的 中庸思想包括 三重境界 , 即无过不
及 的“ 时中” 境界 、 无遗无莫的“ 中” 执 境界 和无可 不可 的“ 中” 界。能 够做到 以礼周 无 境
流、 无过不及就达 到 了第一重境界。 能够做 到义之与 比、 无遗无莫就达到 了第二重境界。 能够做到从心所欲 、 无可不可就达 到 了第三重境界。 关键词 孔 子 中庸 境界 无过不及 无逋无莫 无 可不可
名 扣 到孔子 中庸 的 头上 ,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⑧甚
8 3页 。
③ 相 关 讨 论 可 参 见 李 存 贵 、 虹 :关 于 近 年 来 “ 庸 ” 论 赖 《 中 讨
九 十年 代 , 人们 还在 讨论 孔 子 与 中 庸有 无 关 系 。 ④
究 其原 因 , 于不 能全 面 了解 孑 子 中庸 思想 中 的 在 L
[ 中图分类号 ] 2 2 2 ( B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 号 )47— 6 X(0 0 0 0 5 0 0 4 6 2 2 1 )5— 0 7— 6
中庸 思想 是儒 家哲 学 的精 神 所 在 ,子 。孔 子 始
“ 过不及 ” 成了“ 无 就 中庸 ” 的代 名词 。 无 过不及 是 中庸 第 一 重 境 界 的形 式 表 示 , 意
谓 能做到 无 过之 亦 无 不 及 , 就算 是 合 乎 中庸 之 道 了 。但判 断无 过与不 及 的标 准 是什 么 呢 ?孔 子 认
视礼 , 以克 己复礼 为 己任 。而礼 以时 为大 , 具有 随
① 刘宗周 : 证学杂解) 五 ,刘 宗周全集》 《 - 《 第二 册 , 浙江古 籍 出版社 ,07年 , 2 7页。 20 第 7 ② 冯友兰 : 新世训 ・ 《 道中庸》 商 务印书 馆 , 4 , 1 0年 , 8 9 第 2

孔子的_中庸_思想

孔子的_中庸_思想

他 看 到 周 礼在 当 时 的 危 机

所 以 他 认 为 周 礼 必须 有 所 改 革
孔 子的
缺少

损益 而 经过 损 益的周 礼 才 是他 所理 想的
,
,



所以

以 礼 制 中 ” 并非 生 搬 硬 套现 有 的


固定 不 变 的 礼


在这 里

,

知” 的作 用就显
,
得 越来 越重 要

至 德” 之

中庸

,
是仁 与 知

仁 与礼 的
统一

其次
,

中 庸 ” 还 是 一种 维 持
, ,
常道 ” 的适 度 的行为 准则



这一 准 则 不 仅 适 用 于 个
,
体的



修身

而 且从 宏 观 上 来 说 通 用 于
孔 子提 倡
》 7
“ “
治 国 平天 下
》 7



在 个 体 人 格方 面 文质 彬彬
子曰

师 也 过 商 也不 及

然 则 师 愈 与4
0 1 1 一 9 2 一 09
第 子日


3


郑桂 霞
过犹不 及
,

3
孔子的

中庸 ” 思想
,
1 :

作 为 孔 门 高 第 的 子 张 和 子 夏 虽 然都 志 于 仁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

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

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

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

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日: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先说何谓中庸。

中庸者,以中为用也。

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走极端。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刚柔并济。

3、一阴一阳之谓道。

4、欲望。

墨子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

主张扼杀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孔子既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

又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力(欲望更是社会倒退的原动力)。

人皆有无七情六欲,人若无欲,便是行尸走肉,你更是器物。

孔子日:君子不器,此之谓也。

孔子既不灭欲,又不纵欲。

而是提倡适欲、节欲。

5、教育子女。

既不严苛,也不溺爱。

成功的教育使人有性生格:既不使本性。

又有品格。

6、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7、既珍爱生命。

在面对大义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8、过犹不及。

不以过高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而是中等的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不搞道德绑架。

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

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

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非常火热,孔子的论述也就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文化遗产,作为传统中国精神的核心,“中庸”一词在传统中国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儒家学说盛行以来,孔子提出的“中庸以及“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就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思想文化,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孔子对于“中庸”的论述,以《论语》中的“中人以下,谓之不仁,中人以上,谓之恶”为主要内容,它告诉我们,要遵循“中庸”的智慧,既要有尊崇如何表露自己的仁慈,以及遵循仁义礼智信的路线,又要有抑制自己的自由意志,让自己避免出现冒失的举动,以此达到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

此外,孔子对于“中庸”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要靠中庸的智慧避免自己受到邪恶的影响,从而使自己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中庸”不仅在思想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教育,政治发展。

在当时,中国社会的核心就是实施仁义礼智信,而“中庸”更是实施仁义礼智信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庸”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庸”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在思想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更能够帮助人们在行为上有一个正确的角度,比如说,不要沉迷于财富,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把握自己的财富;不要沉迷于欲望,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抑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沉迷于怨恨,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消除自己的怨恨。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仍然十分重要,它激发了人们进步的信心,让人们遵守“仁义礼智信”,牢记“中庸”之法,从而促进良好的道德文化。

就如当年孔子所言:“我虽比之人,心不忘”,意思即指我们在改变时代也不应该忘记“中庸”的精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话语,而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价值观念,它的理念既可以用来衡量行为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衡量道德准则的量衡。

因此,只要我们懂得“中庸”的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更能够帮助我们在行为上有一个正确的角度,以此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中庸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论是由孔子率先提出来的,它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

当时,新旧制度交替,宗法制处于礼崩乐坏之时,整个社会失去了赖以维系的准则,出现了“失中”现象。

孔子认为,这种局面是由于“天下之无道也久已”①造成的。

这里所说的“无道”,指的就是无中庸之道。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②孔子把中庸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看成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方法的最高准则,旨在通过人性修养实现太平和合的理想社会。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执中、时中与中和等三个方面。

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中庸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工作,特别是解决家庭教育的“失中”问题和促进和谐家庭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执中:行家庭教育之“中道”孔子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③所谓“执其两端”,就是把握两端的意思。

因为离开了两端,“中”也就不存在了。

所谓“用中”,指的是“中立而不倚”④。

“执其两端”不是用其两端,而是要用两端之中,即“允执其中”⑤。

在孔子看来,只有公允地执掌“两端”,才有可能找出正确的”中”来,才不会走极端。

“执中”并没有走中间路线的意思,更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

从思维方法上来看,“执中”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从认识论上来看,“执中”是集思广益后的科学判断;从实践行为上来看,“执中”又是照顾各群体利益的异中求同。

“执中”体现了孔子中庸思想的本质内涵。

“过犹不及”⑥,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孔子的“执中”理念。

孔子主张“执中”,反对偏激,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事物的极端化倾向,或者说是两种错误倾向,都不足取。

他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⑦在这里,狂者“过”,狷者“不及”,狂、狷都不得“中行”,只有“无过无不及”才符合“中行”。

孔子还把“过犹不及”分成两类:一类是“小过”与“小不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涛(2010012103)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工1001孔子的中庸理论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中庸的首倡者,从内容上考察,中庸不仅是他的伦理学说,而且还是他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哲学方法论。

作为一种一般思想方法,中庸在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给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传统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探讨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对于我们加深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批判地继承孔子思想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庸”的含义通检儒家典籍,“中庸”以专有名词出现,最初见于《论语》。

而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并兼有原始哲学意蕴的“中”字,春秋以前则已有之。

《论语》所载孔子的中庸主要是殷周时期中和观念的伸展。

《尚书·盘庚》:“汝兮数念以相从,设中于乃心!”意即:把自己的心放得中正,你们应跟我一样想法!《酒浩》则云:“不推日: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白介用逸。

”意即:你如能经常反省,力行中正之德,那么你将能保住权位,得到饮食醉饱。

“中”都指某种道德观念。

“中”作为一种原始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易》里。

“中以为志也,jI’气“中以一观天下”12}等等,“中”指哲学上矛盾的对立统一。

总之,“中”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用来表述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

孔子在殷周时期“中”的观念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庸”字,“中”“庸”之融合,使中和观念哲理化了。

这是孔子对殷周时期浑沌朦胧的中和观念的一个重大发展。

孔子提出了中庸,但何谓“中庸”,他并未作具体解释。

后代注释中庸者颇多,说法也各异,其中郑玄、朱熹、程颐等人的解释较为贴切,影响也较大。

一般说来,历史上对“中庸”有三种释义:第一释“庸”为用。

《礼记·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这个意思。

郑玄在解释《中庸》篇目时把这一意思说得更为明白:“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因此,“中庸”就是用中,指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标准和尺度。

第二释“庸”为常。

《礼记·中庸》中“庸,常也。

用中为常道也”即此意。

宋儒程颐据此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l31中庸即用中为常道。

常,是对变而言的不变,不变的也就是绝对的。

这就是说,用中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必须作为一种基本方法加以遵守。

第三释“庸”为平常。

朱熹注《中庸》曾多次指出这一点。

他在《中庸章句》题下注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者,平常也。

”本何晏注《论语》“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

中庸意即中和可常行。

所谓可常行是指“用中”是一种绝对的通用方法,用它可以随时随地度衡一切。

二、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孔子的思想休系是庞杂的,但“中庸”思想是贯穿其天道观、人性论、伦理道德论、政治论、知行论的一根轴线,是孔子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

孔子中庸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孔子生活在阶级对抗十分尖锐的春秋时代,社会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大变革中。

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出于政治需要,要维护旧的奴隶制,但面对现实又不能不承认社会的某些变化,这些表现在思想上,孔子必然要求变中求不变,借此维护口趋没落的西周奴隶主统治。

“中庸之道”正是这种矛盾在他思想上的反映。

应当说,孔子看到了社会存在的矛盾并且也勇于承认矛盾。

不过,对待矛盾的态度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他与先秦其他派别不一样。

道家对矛盾采取自然无为,退却避让的消极态度,强调矛盾对立的相对性,主张无条件转化。

法家果取积极有为的态,强调矛盾对立的绝对性,主张强凌弱,大制他变,通过残酷的现实斗争解决矛盾。

孔子不然,度小主张保持矛盾的统一、平衡,保持现实的稳定,“过”不可取,“不及”变亦不可取,最好是变中求不变,这就是中庸。

显然,孔子的这种矛盾观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同他的政治目的是相符合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集中体现在《礼记·中庸》中。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脚〕是他理论的日的和归宿。

中庸要求“允执其中邓,,“过犹不及,M6〕。

但要持“中”,首先必须执其“两端”,即抓住矛盾的对立面,然后在对立的两极中选取恰到好处的中点以求得对立面的统一、联结、协调和平衡。

离开了“两端”,就谈不上“中”。

显然执“两”,并不是要用“两”,而是要用其“中”,这样就可避免过与不及的错误,避免偏于一个极端的危险。

对矛盾双方既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而是肯定双方正确的东西,否定双方错误的东西,站在“中”的立场上,使矛盾双方统一、协调起来,保持下去。

这就是孔子思想方法的基础—中庸之道。

考察孔子整个思想体系,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理论中处处蕴涌着的中庸色彩。

在天道观上,一方面孔子维护西周以来的天命论和神道观,宜扬天是有意志的天,能主宰人间一切。

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川,“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汉9],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t10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川。

另一方面,孔子把天说成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12]的自然的天,强调重视人事,不依靠鬼神,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娜习,味能事人,焉能事鬼,f1代在人性论上,孔子把人性看成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的,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川’习。

所谓“性相近”是说人与人在生物意义上不存在先天性的差异。

所谓“习相远”是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变得千差万别是由于后天的生活实践的差异所造成的。

在伦理道德论上,中庸被孔子奉为无上的至德,为人行事要求达到的最高境界即是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l’‘〕,即是对中庸的盛赞。

不走极端,无过与不及是孔子用来衡量自己言行的标准,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结晶,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复礼”的一种手段。

孔子在处理仁与礼二者关系时就充分运用了中庸的思想方法。

孔子生活的时代诸侯争霸天下,,战争频繁,“礼崩乐坏”。

作为统治阶级,他希望人们能自觉地约束自己,遵守西周社会规定的一整套礼仪制度和规范。

但面对现实,孔子深知死抱住传统的周礼不放并不能使人复归于礼,必须在采用礼的形式下对礼的内容加以变革。

因此,孔子在礼的思想基础上又提出了“仁”,用仁作为礼的原则,用仁来充实礼的内容。

根据孔子的解释,“仁者,人也川’J,“仁者爱人”{,g],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要相爱。

然而实际生活中,孔子认为“爱人”又必须遵守礼,不能违背礼的制度。

例如处理君臣父子关系就不能违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关系,这实际上是把仁与礼二者统一起来。

礼以仁为内容,仁的原则通过礼的制度来表现,二者不可分割。

“仁者,制礼者也”(’91,“人而不仁,如礼何,X20],又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口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IJ。

可见,孔子的仁是以礼作为标准的,只有按礼的规定办事,才称得上仁。

仁与礼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是统一的,都是需要始终坚持的。

在政治论上,孔子认识到社会剧烈动荡的主要根源在于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专制政治,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危机,孔子主张统治者对被统治者采取“宽猛相济”的策略。

他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I221治国安邦需要把握分寸,统治者行为要适中,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为此,孔子要求统治者为政要宽,主张用道德的手段教化、控制人民。

他说:“不教而杀谓之虐,,123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

提出“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25〕,“因民之所利而利之),l26J,“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vi27]等主张。

同时,孔子也要求被统治者做到“事君尽礼,,.“臣事君以忠”,I28)借以维护君主宗法统治。

在知行论上,孔子主张认识事物要研究并把握其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从而找出适中合宜的东西。

在他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孔子一直按照这一方法来教导他的学生。

他提倡学习知识要做到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圈,思而不学则殆,)I29]。

要求“学而时习之,,[301。

为人行事,孔子也要求不走极端,无过与不及。

他认为仁、义、信、直、勇、恭、慎等等美德如果过了头也会向其反面转化变成恶德。

在处理事情时,孔子主张不偏袒于任何一方或某一倾向,不盲从附和别人意见,做到不偏不倚。

上述孔子思想体系中表现出来的带有矛盾观思想的观点体现了其中庸思想的含义,充分显示了中庸之道的理论实质。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孔子的中庸是从事物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角度看待世界的统一的。

它接触到了事物发展变化中矛盾双方的平衡关系和相互依存、渗透的关系,把握住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

过头与不及当然都是不可取的,都是违反事物本性的。

因此,孔子的中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某些内在特性。

中庸之道也不同于折中、调和、无原则、无是非,而带有辩证唯物论的朴素见解,有其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孔子的中庸的思想方法把平衡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地抬高和夸大了,回避了矛盾斗争性的一面,以至最终否认矛盾双方的转化,因而这种矛盾观不能真正反映历史进步的客观要求,故又有其消极的意义,应予以批判。

中庸之道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来分析则具有双重性。

当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时,强调矛盾双方的协调统一,强调事物质的稳定性,其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当事物的发展处于质变阶段时,仍然强调矛盾双方的协调统一,力图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则其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

因此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中庸思想方法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三、“中庸”思想方法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中庸思想是孔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经由历代儒家继承和发展成为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相吻合,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中庸思想方法也得以广泛传播,逐渐融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风俗、传统中,成为长期左右人们观念的精神力量,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历史影响。

研究中庸思想方法对整个国民思想意识的影响,对帮助我们加深对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解,加深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认识,无疑是有益的。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和推行。

儒家注重伦理问题的研究,其特点为讲道德,说仁义,重视道德教化,重视协调家族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眼千治国平天下。

这是强调强权法治的法家、强调自然无为的道家和迫求来世幸福的佛教所做不到的,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中居于正统地位的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此。

随着儒学的不断发展,中庸思想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人们认识事物、为人处世所奉行的一项墓本准则,起着调节整个社会和个人思想意识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