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周鼎簋制度初论_以中原地区为参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郭宝钧先生提出列鼎概念之后, 林沄先生 提出: # 所谓列鼎关键在于形制相若, 至于是否大 小相 次 倒 不必 绝 对 化。∃ 并 将 与列 鼎 相 配的 形 制、 纹饰、大小相同的簋称为列簋[ 4] 。在此基础上, 曹 玮先生进一步提出# 列器∃之概念, 并将这一理论 推广到整个器用制度, 如列爵、列觚、列鬲等。[ 5] 列 鼎理论至此基本成熟。 礼记 ! 玉藻∀曰: # 朔月少 牢, 五俎四簋。∃在东周时期的考古资料中, 在簋被 敦、豆取代之 前, 鼎、簋一般同出, 与 文献记载相 合。目前学术界多认为宝鸡茹家庄 M1 甲室墓出 土的 5 鼎 4 簋是目前发现的列鼎列簋组合的最早 实例[ 6] , 其成熟并形成制度时期是在西周后期[ 7] 。
( 二) 战国时期 战国早期。山彪镇 M 1( 诸侯) : 鼎 18( 4 套, 列鼎 5) 豆 11; 陕县后川 M 2040( 卿) : 鼎 17( 鬲形 鼎 7、鼎 5、无盖鼎 5) 、盖豆 8、无盖豆 2; 太原金胜 村 M251( 卿) : 鼎 27( 大鼎 1、有盖列鼎 7、有盖列 鼎 6、无盖列鼎 5、联档列鼎 5、小鼎 3) 豆 14( 方座 豆 4、有盖豆 4、盖豆 4、高柄豆 2) ; 后川 M 2115( 大 夫) : 鼎 5 豆 2; 后川 M2041( 大夫) : 鼎 5 豆 6。 战国中、晚期。长治分水岭 M 14: 列鼎 7; 治 分水岭 M 12: 鼎 5 敦 2; 长治分水岭 M 25: 鼎 5 敦 2 豆 2; 洛阳西工段 M 131: 鼎 5 豆 4。 由以上诸侯国高级贵族墓葬可知, 诸侯墓葬 中的鼎簋制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演 进而不断变化。大体演变趋势为: 西周后期至两 周之际为 5 鼎 4( 或 6) 簋; 春秋早期为 7 鼎 6 簋; 春秋中期为 9 鼎 8 簋;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 期一般有多套列鼎, 单套列鼎少者 3 件多者 9 件; 战国晚期又似乎恢复为一套列鼎, 具体情况资料 较少尚不十分清楚。是以, 鼎簋制度可分为五个 阶段: 西周后期是形成期; 春秋早期至中期是成熟 期;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是套鼎期, 也是鼎簋 制度的高峰期; 战国中、晚期是衰落期; 秦汉是瓦 解期。
[ 收稿日期] 2010 01 25 [ 基金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 项目批准号: X2009Y B06) 。 [ 作者简介] 毕经纬( 1979- ) , 山东巨野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匹兹堡 大学艺术史系及 人类学系联合 培养博士生; 研究 方 向: 商周考古、古代青铜器; 导师: 曹玮教授、K at heryn M . Li nduff ( 林嘉琳) 。
Abstract: T he Ding - g ui sy st em w as a dynamic concept . Big chang e t ook place fro m t he lat 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 o t he ear ly Warr ing Stat es Period: hig h- leveled burials usually had several sets of Ding s. It is called t he Set- Ding P erio d. In the late Warring St ates P erio d, t he Set - Ding phenom enon w as st ill prevalent , so t he aut hor believes t hat w as no t the co llapsing period of the Ding - gui syst em and it w as in t he Qin and H an dy nasties t hat t his syst em collapsed. T he Ding- gui syst em in Shandong w as diff erent fr om t hat in Cent ral P lains in t hree aspects: f irst ly , due t o hist or ical, g eo g raphical and o ther reasons, Shando ng had not str ict ly enf orced t he syst em in mo st part s; secondly, com parat ively speaking t he Ding - g ui sy st em in Shandong w as not t hat popular, and t hus collapsed earlier and f ast er t han t hat in the Cent ral Plain; t hirdly, the Set - Ding pheno mena, w hich w as preva l ent in Centr al Plains fro m t he lat e Spring and Aut umn t o ear ly Warring St at es per io d, w asn't fo und in Shandong area. Key words: Shando ng ; Centr al Plains; East er n Zho u period; Ding- g ui system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我们仅选择级别基本 明确、未被盗掘的诸侯及卿、大夫墓葬进行分析。
( 一) 春秋时期 1. 北赵晋侯墓地[ 8] 。本墓地 3 座未被盗掘的 晋侯墓随葬鼎簋的数量分别为: M91: 7 鼎 5 簋; M64: 5 鼎 4 簋; M93: 5 鼎 4 簋。与之对应的未被 盗掘的 4 座夫人墓分别为: M92: 2 鼎 2 盨; M 62: 3 鼎 4 簋; M 102: 3 鼎 4 簋。曹 玮 先生 根 据 M9、 M13、M 92 一墓之中所出鼎、簋 的形制各不相同 这一现象, 认为# 所谓的列鼎列簋制度并没有完全 形成, 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至 M93、M 102 则完全成为%形制花纹相同、大小相同或相似& 的 列鼎列簋了。∃[ 9] M 93、M 102 的时代为两周之际, 列鼎列簋制度已经形成。此时晋侯的用鼎规格为 5 鼎, 配以 4 簋。 2. 平 顶 山应 国 墓 地。本 墓 地 未 被 盗 掘 的 M1、M95 、M 84、M8、各出土 5 鼎 6( 4) 簋, 简报认 为是应国国君墓[ 10] 。时代为西周晚期。其中 M1 的 5 件鼎形制相同、大小相次, 6 件簋的形制、纹 饰、大小相同, 属标准的鼎簋之制。应侯的用鼎规 格为 5 鼎, 配以 6 簋。 3. 三门峡虢国墓地。本墓地共发掘 5 鼎以上 墓葬 8 座[ 11] , 其 中 M 2009[ 12] 出 土 9 鼎 8 簋, M2001、M1052 、M2011 各 出 土 7 鼎 6 簋, M1706、M 1810、M 2010、M 2012 各出土 5 鼎 4 簋。 报告认为 M 2001( 虢季墓) 、M2009( 虢仲墓) 是虢 国国君墓; M1052、M2011 是虢国太子墓; 其余为 国君夫人及卿大夫墓。 左传 ! 僖公五年∀: # 冬十 二月丙子朔, 晋灭虢。∃ 鲁僖公五年为公元前 655 年, 是以, 郭宝钧、李学勤、朱凤瀚等先生认为上村 岭虢国墓葬的年代为平王东迁至春秋中期早段的 120 年间[ 13] 。此时的虢国墓地用鼎规格是百度文库侯及 太子为 7 鼎, 夫人和卿大夫为 5 鼎, 享用规格高于 晋侯和应侯墓。至于 M 2009 虢仲墓为 9 鼎, 可能 是虢公为周王室三公之一, 是以比侯爵高一等级。 4. 辉县琉璃阁卫国墓地[ 14] 。M 60 为国君墓,
管子学刊
齐史研究
山东东周鼎簋制度初论
以中原地区为参照
20 10年 第3期
毕经纬
( 1.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2. 匹兹堡大学 艺术史系及人类学系, 宾夕法尼亚州 匹兹堡 15213)
[ 摘要] 鼎簋制度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把用鼎规格普遍、有序的提升归结为僭越有形而上学之嫌。春秋 中
随葬 4 套列鼎: 列鼎 9 列簋 6 二套, 列鼎 5 二套; M80、M55 为公子墓, 级别为卿大夫, 各随葬列鼎 2 套: 一套为列鼎 7 列簋 4, 一套为列鼎 5, 时代皆 为春秋中、晚期之际。
此外, 春秋中、晚期之际的新郑李家楼郑国国 君墓也是随葬列鼎 2 套: 一套为列鼎 9 列簋 8, 一 套为列鼎 7。
郭宝钧先生根据辉县琉璃阁出土的形状纹饰 相似、尺寸大小依次递减的铜鼎, 联系到文献中# 列 鼎而食∃( 说 苑 ! 建本∀) 而率 先提 出# 列 鼎∃ 概 念[ 1] , 开启了关于用鼎制度的探索。之后, 俞伟超、 高明两位先生率先进行了关于用鼎制度的系统探 讨[ 2] , 并引起了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们的广泛重 视,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 不少学者参与了 讨论[ 3] 。主要观点有三: 邱德修等先生认为殷商中 期已有完整的用鼎制度; 俞伟超、高明、宋健、王世 民等先生认为西周前期已有完整的用鼎制度; 王 飞、朱凤瀚、曹玮、印群等先生则认为严格的用鼎制 度形成于两周之际。目前以第三种意见最为流行。
期至战国中期, 中原高级墓葬一般随葬数套列鼎, 是鼎簋制度的套鼎时期, 也是鼎簋制度的高峰期。 以往多认为战国 中晚期是鼎簋制 度
的瓦解、崩溃时期, 实际上, 这一时期随葬列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鼎簋制度并没有瓦解, 其瓦 解期应在秦汉。由 于历史、地理等 原因,
山东地区的鼎簋制度与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一是山东多数地区没有严格推行鼎簋制度; 二是山 东地区鼎簋制度 的基础较为薄 弱, 瓦
Compared w it h that in Central P lains
Bi Jingw ei
( 1. I nst it ut e of H i st ory and Cult ur e, Shanx i N ormal Uni ver si ty , X i an 710062, China) 2. School of A r ts and Sciences , the Uni ver sit y of Pi t tsbur gh, P it tsbur gh, P A , 15213, USA )
53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荀子 ! 王制∀曰: # 衣服有制, 宫室有度, 人徒 有数, 丧祭械用, 皆有等宜。∃东周时期的鼎簋制度 作为# 明贵贱, 辨等列∃( 左传 ! 隐公五年∀) 宗法 等级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周礼 ! 天官 ! 膳夫∀载周王之礼曰: # 王日一举, 鼎十有二, 物皆有俎。∃郑玄注: # %鼎十有二& , 牢鼎 九, 陪鼎三。∃然郑玄注 周礼 ! 秋官 ! 掌客∀载诸 侯之礼亦曰: # 鼎十有二者, 饪一牢, 正鼎九与陪鼎 三∃。 公羊传 ! 桓公二年∀何休注云: # 礼祭, 天子 九鼎, 诸侯七, 卿大夫五, 元士三也。∃ 孟子 ! 梁惠 王下∀载曰: # 君所谓踰者, 前以士, 后以大夫, 前以 三鼎, 而后以五鼎与?∃赵岐注曰: # 乐正子曰: 士祭 三鼎, 大夫祭五鼎故也。∃郑玄、何休、赵岐皆为东汉 末年经学大家, 关于东周时期用鼎规格的解释三者 有所出入。何休、赵岐观点相近, 认为诸侯享用七 鼎, 而郑玄则认为诸侯与天子同用九鼎。时至今 日, 关于周代诸侯的用鼎制度问题仍争论纷纷。
列鼎列簋制度就是所谓的# 鼎簋制度∃, 目前
54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但鼎簋制度 的具体演变过程仍不是十分清楚, 鼎簋制度的区 域研究更为薄弱,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索。我们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原地区的鼎簋制度重作 梳理, 并以此为参照对山东地区东周时期的鼎簋 制度作一探讨。
二、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的鼎簋制度
解现象出现较早, 瓦解速度也较快; 三是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普遍流行于中原的套鼎现象, 山东地区基本没有发现。
[ 关键词] 山东; 中原; 东周; 鼎簋制度
[ 中图分类号] K225; K876. 4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 3828( 2010) 03 0053 07
On Ding- gui System in Shandong in Eastern Zhou Period
( 二) 战国时期 战国早期。山彪镇 M 1( 诸侯) : 鼎 18( 4 套, 列鼎 5) 豆 11; 陕县后川 M 2040( 卿) : 鼎 17( 鬲形 鼎 7、鼎 5、无盖鼎 5) 、盖豆 8、无盖豆 2; 太原金胜 村 M251( 卿) : 鼎 27( 大鼎 1、有盖列鼎 7、有盖列 鼎 6、无盖列鼎 5、联档列鼎 5、小鼎 3) 豆 14( 方座 豆 4、有盖豆 4、盖豆 4、高柄豆 2) ; 后川 M 2115( 大 夫) : 鼎 5 豆 2; 后川 M2041( 大夫) : 鼎 5 豆 6。 战国中、晚期。长治分水岭 M 14: 列鼎 7; 治 分水岭 M 12: 鼎 5 敦 2; 长治分水岭 M 25: 鼎 5 敦 2 豆 2; 洛阳西工段 M 131: 鼎 5 豆 4。 由以上诸侯国高级贵族墓葬可知, 诸侯墓葬 中的鼎簋制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演 进而不断变化。大体演变趋势为: 西周后期至两 周之际为 5 鼎 4( 或 6) 簋; 春秋早期为 7 鼎 6 簋; 春秋中期为 9 鼎 8 簋;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 期一般有多套列鼎, 单套列鼎少者 3 件多者 9 件; 战国晚期又似乎恢复为一套列鼎, 具体情况资料 较少尚不十分清楚。是以, 鼎簋制度可分为五个 阶段: 西周后期是形成期; 春秋早期至中期是成熟 期;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是套鼎期, 也是鼎簋 制度的高峰期; 战国中、晚期是衰落期; 秦汉是瓦 解期。
[ 收稿日期] 2010 01 25 [ 基金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 项目批准号: X2009Y B06) 。 [ 作者简介] 毕经纬( 1979- ) , 山东巨野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匹兹堡 大学艺术史系及 人类学系联合 培养博士生; 研究 方 向: 商周考古、古代青铜器; 导师: 曹玮教授、K at heryn M . Li nduff ( 林嘉琳) 。
Abstract: T he Ding - g ui sy st em w as a dynamic concept . Big chang e t ook place fro m t he lat 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 o t he ear ly Warr ing Stat es Period: hig h- leveled burials usually had several sets of Ding s. It is called t he Set- Ding P erio d. In the late Warring St ates P erio d, t he Set - Ding phenom enon w as st ill prevalent , so t he aut hor believes t hat w as no t the co llapsing period of the Ding - gui syst em and it w as in t he Qin and H an dy nasties t hat t his syst em collapsed. T he Ding- gui syst em in Shandong w as diff erent fr om t hat in Cent ral P lains in t hree aspects: f irst ly , due t o hist or ical, g eo g raphical and o ther reasons, Shando ng had not str ict ly enf orced t he syst em in mo st part s; secondly, com parat ively speaking t he Ding - g ui sy st em in Shandong w as not t hat popular, and t hus collapsed earlier and f ast er t han t hat in the Cent ral Plain; t hirdly, the Set - Ding pheno mena, w hich w as preva l ent in Centr al Plains fro m t he lat e Spring and Aut umn t o ear ly Warring St at es per io d, w asn't fo und in Shandong area. Key words: Shando ng ; Centr al Plains; East er n Zho u period; Ding- g ui system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我们仅选择级别基本 明确、未被盗掘的诸侯及卿、大夫墓葬进行分析。
( 一) 春秋时期 1. 北赵晋侯墓地[ 8] 。本墓地 3 座未被盗掘的 晋侯墓随葬鼎簋的数量分别为: M91: 7 鼎 5 簋; M64: 5 鼎 4 簋; M93: 5 鼎 4 簋。与之对应的未被 盗掘的 4 座夫人墓分别为: M92: 2 鼎 2 盨; M 62: 3 鼎 4 簋; M 102: 3 鼎 4 簋。曹 玮 先生 根 据 M9、 M13、M 92 一墓之中所出鼎、簋 的形制各不相同 这一现象, 认为# 所谓的列鼎列簋制度并没有完全 形成, 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至 M93、M 102 则完全成为%形制花纹相同、大小相同或相似& 的 列鼎列簋了。∃[ 9] M 93、M 102 的时代为两周之际, 列鼎列簋制度已经形成。此时晋侯的用鼎规格为 5 鼎, 配以 4 簋。 2. 平 顶 山应 国 墓 地。本 墓 地 未 被 盗 掘 的 M1、M95 、M 84、M8、各出土 5 鼎 6( 4) 簋, 简报认 为是应国国君墓[ 10] 。时代为西周晚期。其中 M1 的 5 件鼎形制相同、大小相次, 6 件簋的形制、纹 饰、大小相同, 属标准的鼎簋之制。应侯的用鼎规 格为 5 鼎, 配以 6 簋。 3. 三门峡虢国墓地。本墓地共发掘 5 鼎以上 墓葬 8 座[ 11] , 其 中 M 2009[ 12] 出 土 9 鼎 8 簋, M2001、M1052 、M2011 各 出 土 7 鼎 6 簋, M1706、M 1810、M 2010、M 2012 各出土 5 鼎 4 簋。 报告认为 M 2001( 虢季墓) 、M2009( 虢仲墓) 是虢 国国君墓; M1052、M2011 是虢国太子墓; 其余为 国君夫人及卿大夫墓。 左传 ! 僖公五年∀: # 冬十 二月丙子朔, 晋灭虢。∃ 鲁僖公五年为公元前 655 年, 是以, 郭宝钧、李学勤、朱凤瀚等先生认为上村 岭虢国墓葬的年代为平王东迁至春秋中期早段的 120 年间[ 13] 。此时的虢国墓地用鼎规格是百度文库侯及 太子为 7 鼎, 夫人和卿大夫为 5 鼎, 享用规格高于 晋侯和应侯墓。至于 M 2009 虢仲墓为 9 鼎, 可能 是虢公为周王室三公之一, 是以比侯爵高一等级。 4. 辉县琉璃阁卫国墓地[ 14] 。M 60 为国君墓,
管子学刊
齐史研究
山东东周鼎簋制度初论
以中原地区为参照
20 10年 第3期
毕经纬
( 1.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2. 匹兹堡大学 艺术史系及人类学系, 宾夕法尼亚州 匹兹堡 15213)
[ 摘要] 鼎簋制度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把用鼎规格普遍、有序的提升归结为僭越有形而上学之嫌。春秋 中
随葬 4 套列鼎: 列鼎 9 列簋 6 二套, 列鼎 5 二套; M80、M55 为公子墓, 级别为卿大夫, 各随葬列鼎 2 套: 一套为列鼎 7 列簋 4, 一套为列鼎 5, 时代皆 为春秋中、晚期之际。
此外, 春秋中、晚期之际的新郑李家楼郑国国 君墓也是随葬列鼎 2 套: 一套为列鼎 9 列簋 8, 一 套为列鼎 7。
郭宝钧先生根据辉县琉璃阁出土的形状纹饰 相似、尺寸大小依次递减的铜鼎, 联系到文献中# 列 鼎而食∃( 说 苑 ! 建本∀) 而率 先提 出# 列 鼎∃ 概 念[ 1] , 开启了关于用鼎制度的探索。之后, 俞伟超、 高明两位先生率先进行了关于用鼎制度的系统探 讨[ 2] , 并引起了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们的广泛重 视,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 不少学者参与了 讨论[ 3] 。主要观点有三: 邱德修等先生认为殷商中 期已有完整的用鼎制度; 俞伟超、高明、宋健、王世 民等先生认为西周前期已有完整的用鼎制度; 王 飞、朱凤瀚、曹玮、印群等先生则认为严格的用鼎制 度形成于两周之际。目前以第三种意见最为流行。
期至战国中期, 中原高级墓葬一般随葬数套列鼎, 是鼎簋制度的套鼎时期, 也是鼎簋制度的高峰期。 以往多认为战国 中晚期是鼎簋制 度
的瓦解、崩溃时期, 实际上, 这一时期随葬列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鼎簋制度并没有瓦解, 其瓦 解期应在秦汉。由 于历史、地理等 原因,
山东地区的鼎簋制度与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一是山东多数地区没有严格推行鼎簋制度; 二是山 东地区鼎簋制度 的基础较为薄 弱, 瓦
Compared w it h that in Central P lains
Bi Jingw ei
( 1. I nst it ut e of H i st ory and Cult ur e, Shanx i N ormal Uni ver si ty , X i an 710062, China) 2. School of A r ts and Sciences , the Uni ver sit y of Pi t tsbur gh, P it tsbur gh, P A , 15213, USA )
53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荀子 ! 王制∀曰: # 衣服有制, 宫室有度, 人徒 有数, 丧祭械用, 皆有等宜。∃东周时期的鼎簋制度 作为# 明贵贱, 辨等列∃( 左传 ! 隐公五年∀) 宗法 等级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周礼 ! 天官 ! 膳夫∀载周王之礼曰: # 王日一举, 鼎十有二, 物皆有俎。∃郑玄注: # %鼎十有二& , 牢鼎 九, 陪鼎三。∃然郑玄注 周礼 ! 秋官 ! 掌客∀载诸 侯之礼亦曰: # 鼎十有二者, 饪一牢, 正鼎九与陪鼎 三∃。 公羊传 ! 桓公二年∀何休注云: # 礼祭, 天子 九鼎, 诸侯七, 卿大夫五, 元士三也。∃ 孟子 ! 梁惠 王下∀载曰: # 君所谓踰者, 前以士, 后以大夫, 前以 三鼎, 而后以五鼎与?∃赵岐注曰: # 乐正子曰: 士祭 三鼎, 大夫祭五鼎故也。∃郑玄、何休、赵岐皆为东汉 末年经学大家, 关于东周时期用鼎规格的解释三者 有所出入。何休、赵岐观点相近, 认为诸侯享用七 鼎, 而郑玄则认为诸侯与天子同用九鼎。时至今 日, 关于周代诸侯的用鼎制度问题仍争论纷纷。
列鼎列簋制度就是所谓的# 鼎簋制度∃, 目前
54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但鼎簋制度 的具体演变过程仍不是十分清楚, 鼎簋制度的区 域研究更为薄弱,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索。我们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原地区的鼎簋制度重作 梳理, 并以此为参照对山东地区东周时期的鼎簋 制度作一探讨。
二、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的鼎簋制度
解现象出现较早, 瓦解速度也较快; 三是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普遍流行于中原的套鼎现象, 山东地区基本没有发现。
[ 关键词] 山东; 中原; 东周; 鼎簋制度
[ 中图分类号] K225; K876. 4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 3828( 2010) 03 0053 07
On Ding- gui System in Shandong in Eastern Zhou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