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概要

合集下载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
Hale Waihona Puke 1.克里米亚战争2.克里米亚问题





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同年秋在克里米亚登陆。某种程度上, 克里米亚战争对沙俄的意义有类于甲午战争之于满清王朝,用保 罗· 肯尼迪的话说,它“证明了俄国的落后十分惊人”。俄军使用木 制帆船,而英法是蒸汽炮艇;俄军的老式燧发步枪射程仅 200码,英 法联军的来复枪却可以射到1000码;英法联军从本国经海路到克里 米亚只需三周,而莫斯科以南没有铁路,俄军靠两条腿走路,有时需 要三个月。 战争之初,俄军储存有100万枝枪,到1855年底,只剩下9万支, 1656门野战炮只剩下253门,英国的封锁使俄军无法进口新式武器, 还切断了俄国的粮食等出口。战争带来严重的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 逼使沙俄政府大量印钞,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到1856年1月,沙皇 的顾问委员会接到警告说,如果继续克里米亚战争,国家将要破产。 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克里米亚战争以沙俄的失败始终。 沙俄为何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不少史家指出,沙俄军队英 勇善战,沙俄败在政治和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新即位的沙皇 也痛苦地意识到战败的症结,“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 了”。1861年,沙俄废除了农奴制。 克里米亚战争在历史云烟深处尘封已久。其实,这不仅是沙皇俄 国由盛转衰的一道历史分水岭,也被后人视为“第一次现代化战争”。
多极化趋势 围绕乌克兰入欧盟问题欧美之间,欧美与俄之 间还将进行较长时间的磨合。美国希望乌入欧 盟更快;欧希望不要过急;俄不希望乌入欧; 乌是否入欧对我利益关系不大,中国不希望北 约东扩,在这一点上中俄有共同利益。 美国的衰退对中欧俄三方在战略上有共同利益, 都想借机扩大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这种共同利 益对中、欧、俄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欧俄在 乌克兰问题上过于较真无法达成妥协,那对与 美博弈就会出现问题,大国合纵共同对付美国 就不可能了,中国需要作出必要的调整以获得 最大利益。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 70万俄军对抗百万大军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 70万俄军对抗百万大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 70万俄军对抗百万大军导语:1853克里米亚之战:克里米亚战争也称克里木战争,是俄国与土、英、法和撒丁王国组成的同盟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19世纪中叶前夕,欧洲各1853克里米亚之战:克里米亚战争也称克里木战争,是俄国与土、英、法和撒丁王国组成的同盟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19世纪中叶前夕,欧洲各国,首先是英法两国加紧东扩,以争夺新的市场和殖民地。

而俄国正致力于维护它在黑海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力图巩固它在巴尔干和外高加索的地位。

1853年6月21日尼古拉一世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土耳其苏丹要求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并于当年的10月4日对俄国宣战。

战争初期,局势对俄国有利,经过4次战斗,土军败局已定,这促使英法两国很快参战。

1853年12月23日,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俄国被迫以70万的总兵力与拥有100万大军的同盟国联军进行战争。

到1855年,战事在所有战区展开,但克里米亚仍然是主战区。

这次战争中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最为著名,历时349天,同盟国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共进行了6次炮击和强攻,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体系中的锁钥阵地马拉霍夫岗。

俄军统帅部随后决定放弃这座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舰船全部沉没。

此后,双方在维也纳进行了谈判,俄国政府被迫作出让步。

1856年3月18日签署的巴黎和约,俄国不得不接受苛刻的条件: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设防等等。

克里米亚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这场战争俄军损失52万2千人,土英法联军损失51万7千人。

列宁说:“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沙皇俄国的失败,使其君主专制制度遇到了生活常识分享。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语)。

沙皇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克里米亚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克里米亚战争分析中文名称:克里米亚战争参战部队:俄国军队(含保加利亚志愿军)、英法联军(含土耳其军、萨丁尼亚军)战争结果:英法联军获胜时间:1853年7月—1856年2月地点:克里米亚半岛、巴尔干半岛、黑海、波罗的海人物:费兹罗伊·萨默塞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克里米亚战争详情锡诺普海战整个10月俄土两军都在进行战略机动,以求在多瑙河下游取得相对于对手有利的态势,1853年10月28日土耳其军队战场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非常成功的率军从多瑙河南岸宽大的正面渡过多瑙河。

1853年11月4日,土军在奥尔特里查击败匆匆赶来的俄军。

补给是双方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巴尔干战场远离俄国的政治中心,尽管俄国已经有多次对土战争的经验,但补给仍然是限制俄军行动的主要问题。

对土耳其而言,虽然君士坦丁堡距离战场较近,但巴尔干山脉和当地居民的叛乱使得运输也十分困难。

多瑙河航运发达,利用海运成为双方补给的必然选择。

争夺黑海制海权显得尤为重要。

11月27日,一只土耳其小型舰队到达希诺普港。

土耳其舰队指挥官命令部下不准首先开火。

不久他就发现六艘俄国战列舰在港外巡弋。

他发出急件请求增援,但杳无音信。

这些俄国战列舰从一百英里外的塞瓦斯托波尔赶来,属于俄国黑海舰队,由海军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纳希莫夫指挥。

11月30日早晨,俄国舰队进入希诺普湾要求土耳其舰队升起白旗投降,土耳其指挥官拒绝投降并下令开炮,几分钟后俄国战列舰开炮。

当早晨结束时,俄国舰队取得完全的胜利。

俄国俘虏土耳其指挥官奥斯曼—帕夏,土耳其7艘护卫舰和2艘轻巡洋舰被击沉,土军死伤3000人。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1853-1856

前言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了欧洲大陆自维也纳条约以来,历时30年的大和平时期。

这场军事冲突的主要诱因在于奥斯曼帝国统治的逐渐衰弱,在与欧洲之间的各项事务中暴露在了欧洲列强的面前,同时土耳其基督徒也在奋力地反抗着这个没落帝国的压制。

梦想登上帝位的法国新总统拿破仑三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决定利用奥斯曼政F的软弱,以确保土耳其在巴勒斯坦的基督教会问题上作出让步,使基督教会的修士们能在与耶路撒冷的东正教会之间的争斗中获得优势。

通过这个决策,路易•拿破仑寄希望于获得法国保守派人士对他在国内的政变计划给予支持。

而在另一方面,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也急忙作出了反应,针对法国的干涉,他决定以保护希腊东正教会的权益的名义作出反击。

土耳其人没有对法国的干涉作出让步,处于少数派的帝国基督教会的权益问题,将由他们自己来解决。

登上帝位后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由于土耳其人的反对,很快就失去了他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而尼古拉沙皇却准备在那插上一脚,一次性解决这个“欧洲病夫«Hommemalade de l’Europe ».”的所有问题,进而获得让俄罗斯海军进入地中海的航道。

为了能够得到普鲁士、奥地利及英国人的支持,尼古拉沙皇致力于瓜分奥斯曼帝国,使各欧洲列强至少能在此获得部分利益来换取他们的支持。

可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了尼古拉沙皇的计划是糟糕而不可行的,无论是奥地利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打算看到由俄罗斯人来控制联接着黑海和地中海的战略要地-达达尼尔海峡。

外交努力的失败与战争的爆发此时,法国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外交努力有可能会出现危机,于是下决心以合约来支持英国人改变立场。

这样,就意味着英国人将拒绝俄罗斯人的主张,这势必会使俄罗斯人感受到这是极具侮辱性的。

由于西欧各列强政F针对沙皇俄国的立场越来越強硬,俄罗斯人遂决定主动采取行动。

1853年7月,俄罗斯人强占了多瑙河公国(现今的罗马尼亚),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能更好地压制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原本克拉夫丘克等人以为,拥有欧洲第二大领土,分得苏联第二多工业设施,坐拥“欧洲粮仓”,乌克兰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一流国家。

乌克兰识字率接近100%,每年向欧洲提供的大学生数量居第四名,无论农业或工业规模,都在东欧地区位居前列,的确没有理由悲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将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分为四档:极高、高、中等、较低,进入极高档次的可称为发达国家,其它的皆为发展中国家。

乌克兰全球排名78位,指数是0.74,居于高档,但在欧洲和前苏东阵营国家中,处于末流位置,排名甚至落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20多位。

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已居于极高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注:中国大陆排名101位,指数0.699,居中档;中国香港排名13位,指数0.906,居极高档;中国台湾排22位,指数0.89,居极高档;新加坡排名18位,指数0.895,居极高档)按理来说,民族成份较为单一或主体民族数量占优,通常在转型中磨擦较少,共识较多。

表面看乌克具备这样的条件,乌克兰有100多个民族,乌克兰族占77%多,俄罗斯族占17.%,其它族群近5%。

基于宗教、语言、地缘、族群、历史的特殊因素,构成了乌克兰独特的政治生态,而非单纯的“民主与专制之争“、“国家机器与民众的矛盾”、更不是什么“外部大国阴谋”。

一条第聂伯河,把乌克兰地理上大致分为东西两个,两个乌克兰在经济模式和意识形态方面有诸多差异,尽管不能把这种“分化”绝对化,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西乌克兰+中乌克兰VS东乌克兰+南乌克兰”。

西乌克兰地区为农业区,俄化程度较低,倾向于“远离俄罗斯”、“拥抱欧洲”、“反苏反俄(尤其原加利西亚地区)”,主张乌克兰语应该成为唯一官方语言,政经体制上赞同向西欧靠拢;东乌克兰地区为工业区,俄化较深,倾向于“与俄国保持亲密关系”,经济方面偏爱“计划和集中”,政治方面主张“地区分权”(政治主张出于“地区自我保护”之故,故不倾向中央集权),希望俄语成为第二官方语言。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领土争端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领土争端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领土争端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领土争端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一直是俄乌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

克里米亚半岛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地缘战略意义,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领土争端。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过程以及影响,并分析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领土争端。

一、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克里米亚战争发生于2014年,但其起因可以追溯到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

在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半岛由于俄罗斯人口的存在和历史上的联系,成为争议的焦点。

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共和国的一部分。

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开始出现民族矛盾。

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人口占多数,他们希望脱离乌克兰,回归俄罗斯。

而乌克兰政府则力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这种矛盾在2013年时达到了顶点。

2013年底,乌克兰爆发了一系列示威与抗议活动,抗议乌克兰政府的腐败和亲俄政策。

由于政治动荡,乌克兰政府最终垮台,导致政权真空和乌克兰的分裂局势。

在这个时候,俄罗斯出现了干预乌克兰的机会。

二、克里米亚战争的过程1. 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2014年2月,乌克兰政权垮台后,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

俄罗斯利用乌克兰政权真空的机会,派遣特种部队占领了克里米亚,并举行了“公投”,宣布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联邦。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2. 国际社会的反应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的行动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行动表示强烈的反对,并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

乌克兰政府请求国际社会的援助和支持,并呼吁北约加强对乌克兰的保护。

3. 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动荡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克里米亚半岛。

克里米亚战争激发了乌克兰东部地区俄亥俄斯克和顿涅茨克的分离主义情绪,导致了一系列的武装冲突和战斗。

三、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1. 领土变更克里米亚战争导致克里米亚半岛从乌克兰划归俄罗斯。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英法联军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陆战队准备在黑海的巴拉克拉瓦港登陆。

这时候,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涛天。

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灭。

勒弗里埃分析后认为,如果当时欧洲设有气象站,风暴情报就可以及时电告英法舰队,就可能避免这次风暴的袭击。

1855年3月,他向法国科学院建议,组织观测网,迅速地将观测资料集中一地,分析绘制天气图。

勒氏的建议得到不少国家的响应。

1856年法国组建了第一个正规的天气服务系统。

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以及美国、日本也都相继组织观测网,开始拍发当日的气象观测结果,绘制天气图,开展天气预报服务。

天气图是现代天气预报的开端,它使天气预报由点扩展到面,使人们从“坐井观天”飞跃到“放眼世界”。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败得最惨的战争:一位沙皇自杀一位被刺杀,还卖了阿拉斯加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败得最惨的战争:一位沙皇自杀一位被刺杀,还卖了阿拉斯加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败得最惨的战争:一位沙皇自杀一位被刺杀,还卖了阿拉斯加克里米亚战争又称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战争发生于1853年,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

次年,英法突然对俄罗斯宣战,之后世界各主要都对俄罗斯下手。

或者对其横眉立目,或者趁火打劫。

美国用720万美元购买阿拉斯加谈判开始时间正是英法对沙俄宣战的时间:1854年。

1.克里米亚战争背后的英国这场战争被称为是继拿破仑战争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是英国为了维持自身的世界第一地位,采用“均衡策略”的一次非常完美的案例。

19世纪初期的欧洲大国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第一个如何打败拿破仑以及防止拿破仑的革命效应在欧洲蔓延,这个问题通过拿破仑战争(1803—1815年)和神圣同盟的建立完成。

181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三国君主,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提议结盟。

维也纳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法国大革命及其受其影响而被推翻的欧洲各国旧王朝及封建秩序,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战胜国为此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

之后“神圣同盟”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大部分强国,就连法国后来也加入了。

请注意,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表示了支持但却没有参加该同盟。

由此,沙俄成了领袖。

而这就伤害了大英帝国的“大陆均衡政策”。

经过英法二百年的鏖战,英国终于打败了法国,之所以说二百年战争,主要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和18世纪的“第二次百年战争”(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4年-1748年)、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8年-1783年)、七次反法同盟战争(分为法国大革命(1793年-1802年)及拿破仑战争(1802年-1815年)等)。

打了这么多年的战争,英国绝不会容忍沙俄与自己抗衡。

1820到1840年代的沙俄非常风光,哪里有革命就有沙俄的军队,意大利、西班牙、希腊、1848年革命等等都有他的身影,为此被称为“欧洲宪兵”。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是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1853年7月初,俄国出兵8万人占领了在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多瑙河两公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并拒绝了苏丹提出的撤军要求。

10月,土耳其政府向俄国宣战。

这样,在俄土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终于在多瑙河上开始了,对于双方来说,这是宗教狂信的战争,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实现传统的野心的战争,对于土耳其人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战争”。

1854年3月底,英法正式向俄国宣战,1855年初,法国附庸撒丁王国也宣布参加对俄战争,从而使俄土交战发展成了一场俄国和英法为争夺巴尔干和黑海的国际战争。

1853年11月30日,俄国海军中将纳希莫夫率领的俄国分舰队,突然袭击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其海军基地锡诺普,打败了土耳其分舰队,俄国取得了黑海制海权,激化了同英法的矛盾,1854年1月,英法联合舰队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

此后战区,迅速扩大,战争不仅在黑海、巴尔干和高加索进行,而且扩大到波罗的海、白海和远东。

俄国在外交上陷于完全孤立,军事上面临优势敌人从各个方面发动的进攻。

克里米亚战争从1854年8月起,联军扭转了兵力分散的态势,集中兵力于克里米亚半岛,从俄国手中夺取黑海制海权,1854年9月中旬,联军出动60多艘战舰,6万多名士兵和3个攻城炮兵团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叶夫帕托里亚登陆。

9月20日,双方在阿尔马河畔进行第一次陆战,俄军一败涂地,损失5700多人,退向俄国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

9月25日,联军进抵塞瓦斯托波尔,开始了长达11个月的围攻战。

9月5日,联军用700门大炮倾泻了15万发炮弹,摧毁了俄军的全部工事。

俄国近代最大失败,30万人战死,沙皇服毒自杀

俄国近代最大失败,30万人战死,沙皇服毒自杀

俄国近代最⼤失败,30万⼈战死,沙皇服毒⾃杀俄罗斯被称为战⽃民族,从崛起之⽇开始不断的战争,蚕⾷周边邻国的领⼟,经过的战争可谓是不计其数。

在⼏百年间领⼟暴涨了400倍,成为世界上最⼤的国家,领⼟⾯积最⾼的时候超过2000万平⽅公⾥。

可以说,历来只有俄国取得⼟地,⽽没有割地的传统。

但是俄国历史上也有⽐较惨的时候,如下⾯这场战役,俄国惨败,阵亡30万⼠兵,沙皇服毒⾃杀,还被迫出卖60万平⽅公⾥的领⼟来还债。

这场战争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克⾥⽶亚战争。

克⾥⽶亚战争也称为东⽅战争,是沙皇俄国为了进⼀步蚕⾷⼟⽿其,控制巴尔⼲半岛⽽进⾏的战争。

在1853年沙皇俄国派特使到奥斯曼⼟⽿其,要求要求⼟⽿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民(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以及希腊⼈等)有特别保护权。

其实就是将这些地区拱⼿让给沙俄,⽽此时奥斯曼⼟⽿其爆发⾰命,于是⼟⽿其苏丹答应了沙俄的要求。

但是沙俄却变本加厉,提出了新的⽆理要求,要求奥斯曼⼟⽿其让出整个的巴尔⼲半岛,这⼀苛刻条件被苏丹拒绝。

⽽在1853年10⽉16⽇,沙俄向奥斯曼⼟⽿其宣战,克⾥⽶亚战争开始,很快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也加⼊作战,共同对付沙俄。

这场战⽃沙俄倾全国之⼒,本来是势在必得,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惨败。

战场阵亡30多万精锐部队,整体伤亡达到52.2万,沙皇尼古拉⼀世⽆法承担责任,也⽆颜⾯对沙俄⾂民,于是在战后服毒⾃杀以谢罪。

这场战争俄国花费了8亿卢布,战后国内空虚,内忧外患不断。

最为紧迫的是⾯临严峻的财政危机,国家⽆法正常运转。

⽽继位的亚历⼭⼤⼀世不得不决定出卖领⼟来缓解财政危机,同时缓解英法对沙俄远东地区的觊觎。

于是最后选中了阿拉斯加这块近60万平⽅公⾥的巨⼤领⼟。

⽽为了顺利卖出这块领⼟,缓解财政危机沙俄重⾦贿赂美国记者,让其⿎吹和游说,最终美国才同意以720万美元买下这块领⼟。

卖领⼟还债挽救国家,这在沙俄历史上也就仅此⼀次,因此,此战被称为沙俄史上最⼤的屈辱,到现在还没能释怀。

世界历史中的领土争端克里米亚战争

世界历史中的领土争端克里米亚战争

世界历史中的领土争端克里米亚战争世界历史中的领土争端——克里米亚战争领土争端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之间核心利益的争夺焦点,世界历史上涌现过众多的领土争端事件。

其中,克里米亚战争作为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领土争端,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本文将围绕克里米亚战争展开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各方立场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一、克里米亚战争的背景克里米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北黑海地区,历史上曾为多个帝国的争夺焦点,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廷、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19世纪初,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了俄罗斯的重要地缘战略要地。

1844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维也纳体系崩溃,战争推动了国际体系的变革。

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索是当时主要争议焦点之一——拜占廷圣地争夺。

当时的俄国、奥斯曼帝国以及法国、英国等大国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权有所争夺。

战争最终以俄国战败收场,签订了《巴黎和约》,确认了克里米亚半岛归属奥斯曼帝国。

二、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2014年,乌克兰总统亨尼亚库奇下台,对乌克兰的亲俄派政府表示不满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开始了推翻中央政府的行动,并向俄罗斯发出求援信号。

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出动军队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并举行了公投,宣布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这一事件引发了乌克兰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和不满,认为俄罗斯的行动违反了国际法和乌克兰的主权。

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试图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施压俄罗斯。

三、各方立场和影响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在各方产生了不同的立场和影响。

1. 乌克兰:乌克兰视克里米亚作为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俄罗斯的占领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

乌克兰政府坚决主张恢复克里米亚的控制权,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但目前仍未能实现收复。

2. 俄罗斯:俄罗斯认为克里米亚半岛是其传统的领土,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具有历史和地理的合理性。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欧洲的博弈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欧洲的博弈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欧洲的博弈克里米亚战争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一场冲突,涉及到的主要双方是俄罗斯与欧洲诸国。

该战争的发生与发展,既是各方政治利益和地缘战略的博弈,也与当时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国家安全问题有关。

一、背景及起因19世纪初,随着欧洲工业化的兴起,各国开始加强对海外殖民地和贸易路线的争夺。

而黑海地区,尤其是拥有战略地位的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不少国家争夺的焦点。

此外,俄罗斯作为一个东欧强国,也一直渴望扩张自己的国土和影响力。

1840年代至1850年代,克里米亚地区的各种争议和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冲突的爆发。

其中一项重要争议的焦点是对克里米亚地区的管辖权。

俄罗斯帝国主张其对该地区的控制权,而法国、英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国家则持不同立场,认为该地区应该是开放的国际区域。

二、对抗与战争爆发1853年,法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双方发生了争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试图通过侵占克里米亚半岛来展示自己对东方事务的控制力。

随后,英国等欧洲诸国也加入了对抗俄罗斯的行动。

由此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全面爆发。

双方在克里米亚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其中包括包括有名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等。

在战争初期,俄罗斯势头强劲,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联军逐渐取得优势,最终在1856年以英法联军的胜利告终。

三、博弈与影响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对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首先,该战争加剧了俄罗斯与欧洲诸国之间的敌对关系。

战争期间,双方都采取了相互制裁和封锁等手段,对彼此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此外,法国和英国等国也在军事技术和战略思想上对俄罗斯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其次,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战争结束后,克里米亚成为了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不再受俄罗斯的直接控制,实现了国际化管理。

这也使得欧洲各国对该地区的争夺得到了缓解,为后来的一系列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最后,克里米亚战争也对整个国际事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俄乌之间的领土争夺

克里米亚战争俄乌之间的领土争夺

克里米亚战争俄乌之间的领土争夺克里米亚战争:俄乌之间的领土争夺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领土争夺持续了许多年。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两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纷争的综合体现。

本文将详细探讨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对两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影响。

一、战争起因俄乌领土争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克里米亚半岛的历史背景。

毗邻黑海,克里米亚一直被视为战略要地,因其地理位置、资源丰富及重要的海军基地而备受争议。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但俄罗斯一直未承认此归属。

而在2014年,乌克兰发生政治动荡,导致俄罗斯认为时机已到,可以通过行动来重新夺回克里米亚。

二、战争过程1.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2014年2月,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因政治压力辞职,这导致了乌克兰内部的混乱。

不久之后,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城市克里米亚开始占领,并通过举行一次非法公投来宣布克里米亚独立,并将其并入俄罗斯联邦。

2. 国际社会的立场这场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行动表示强烈的不满,并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制裁。

然而,俄罗斯坚决维护自己的行动,并表示这是为了保护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群利益。

3. 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冲突战争并未停止在克里米亚半岛,而是扩展到了乌克兰东部地区。

亲俄分离势力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独立,这引发了与乌克兰军队之间的激烈冲突。

整个地区陷入长期动荡不安,成千上万的人被迫逃离家园。

4. 特罗斯特卡拉和明斯克协议的签署2014年9月,为了寻求终结战争,两国代表于白俄罗斯的特罗斯特卡拉签署了停火协议。

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被完全执行,冲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仍然频繁发生。

直到2015年2月,明斯克协议的签署终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和平。

三、战争影响1. 地缘政治影响克里米亚战争改变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格局。

俄罗斯获得了克里米亚,并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维持一定程度的控制,这使得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无法缓解。

1853年至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始末

1853年至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始末

1853年至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始末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罗斯又称为东方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

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大英帝国,后来撒丁王国(意大利王国前身)也加入这一方。

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俄罗斯人对抗欧洲的重要精神象征,最终以俄方求和签订巴黎和约作结。

1848年欧洲革命被镇压之后,欧洲大陆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帮助镇压匈牙利革命而得救,1848年12月3日即位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年仅18岁,尼古拉一世认为他会完全听命于自己,曾踌躇满志地说:“我说到奥地利时,也就像说到俄国一样”山因格斯评价“普鲁士是一个甚至在1849-1850年挨了耳光之后仍然忠诚不二的唯一的附庸”。

法国经过1848年革命,刚刚恢复被破坏的秩序,还没有成为稳定的政权。

俄国最大的对手是英国,但是在英国国内也有一部分托利党的保守贵族,主张联俄反法,被称为“俄国派”。

尼古拉一世认为俄国可以依靠普奥的忠顺,孤立法国,再同英国缔结利益均沾的协定,一举夺取君士坦丁堡,甚至将其变成叶卡捷琳娜二世梦寐以求的“沙皇格勒”。

1849年8月25日,沙皇政府和奥地利政府照会土耳其苏丹,要求引渡匈牙利和波兰革命流亡者,并以战争相威胁——因为1848年革命被镇压后有反俄的3600名匈牙利人和800多名波兰人流亡到土耳其。

土耳其在英、法的支持下拒绝了这一要求。

此外,俄、法之间为了争夺基督教圣地巴勒斯坦伯利恒圣诞教堂的“钥匙问题”发生了纠纷。

伯利恒是巴勒斯坦一个小镇,在耶路撒冷南约5公里,为耶稣诞生地。

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的教堂是十字军东征和后来欧美基督教国家与信仰伊斯兰的土耳其发生外交冲突的一个焦点。

克里米亚战争——改变世界历史的残酷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改变世界历史的残酷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改变世界历史的残酷战争公元1853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这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这场战争的表面起因是宗教问题。

由于奥斯曼帝国境内有很多东正教徒,俄国提出为了保护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俄国保护地。

这个无理要求被奥斯曼帝国苏丹拒绝。

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徒也反对俄国在巴勒斯坦建立据点的企图。

俄国在遭到拒绝后决定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

克里米亚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俄国人的扩张企图。

当时奥斯曼帝国国力衰落,俄国认为这是扩大自己在欧洲势力的绝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

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国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

英国和法国反对俄国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国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英法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

领土的争端是不可调和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1853年7月3日:俄军开入多瑙国家。

1853年10月16日,奥斯曼帝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战争升级。

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战争。

1855年9月3日,英法联军在围攻349日后占领塞瓦斯托波尔。

俄军战败。

克里米亚战争1856年3月30日,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萨丁尼亚、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

俄罗斯放弃所有占领地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得到各国的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

克里米亚战争是欧洲的一场重要的战争,欧洲当时的主要国家几乎都参战了,战争对之后的欧洲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1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神圣联盟终止,奥地利被孤立。

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持中立,战后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好,而奥地利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恶化。

英国与法国在战后也开始与俄罗斯修好,因此奥地利日趋孤立。

2德意志联邦的主导权到了普鲁士手里。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语)。沙皇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克里米亚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1820—1910年)在战争中赴前线护理伤员,使伤病员死亡率下降,由此导致战场医疗的改善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大事记1853年7月3日:俄军开入多瑙国家。

1853年10月16日:奥斯曼士耳其帝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国和法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4月20日: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防御联盟协议,这个协议在这场战争内有效。

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奥地利的压力下俄罗斯撤出多瑙国家。

1854年8月16日: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奥兰的一个要塞被占领。

克里米亚半岛地区图1854年9月14日: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并开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

1854年12月2日:英国、法国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署反俄同盟。

1855年1月16日:萨丁尼亚加入战争。

1855年5月22日:英法舰队进入亚速海,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

1855年9月8日:英法联军在围攻349日后占领塞瓦斯托波尔。

俄军战败。

1856年3月30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萨丁尼亚王国、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条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

俄罗斯放弃所有占领地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域被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

背景历史俄国在19世纪前半期,封建农奴制度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且开始了工业革命;农奴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日益高涨;以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洛留波夫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兴起,这一切便为促使俄国农奴制度瓦解的国内因素。

沙皇尼古拉一世于1828—1829年对土耳其战争中,占领了多瑙河口和附近岛屿及高加索的大片上地。

1848年革命晚间,沙俄军队帮助奥军摧毁了匈牙利的独立,同时镇压了多瑙河流域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个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沙皇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战争简介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War(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

英、法、奥斯曼帝国(1299~1922)和撒丁王国结成同盟同沙皇俄国进行的一次战争,也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圣地”—耶路撒冷之争。

长期来,东正教和天主教一直在争夺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一个省份的巴勒斯坦“圣地”的管辖权,在“圣地”之争的背后,隐藏着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瓜分。

1853年1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出以缅什科夫为首的高级使团,向奥斯曼帝国苏丹提出,要求将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东正教臣民由沙皇俄国来“保护”,力图把奥斯曼帝国变为俄国的保护国,进而,俄国可以独占博斯普鲁斯两个黑海海峡,打通进入地中海通道,实现其扩张野心。

俄国的这一企图自然为英法所不能容忍。

在英法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苏丹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谍。

随后缅什科夫宣布同土耳其断绝外交关系。

历经时间1853年7月3日:俄军开入多瑙河流域国家。

1853年10月16日:奥斯曼帝国向俄国宣战。

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国和法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4月20日: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防御联盟协议,这个协议在这场战争内有效。

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奥地利的压力下俄罗斯撤出多瑙国家1854年8月16日: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奥兰的一个要塞被占领。

1854年9月14日: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并开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

1854年12月2日:英国、法国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署反俄同盟。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是如我闻,皆是言唱;世人翻书,菩提微笑。一切智慧,当做如是观。
回复 引用 TOP
forederick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orederick 当前在线
UID4 帖子6265 精华15 积分8943 积分8943 银子939 表扬104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1435 小时 注册时间2009-6-11 最后登录2010-4-17
进程演变
到了1850年,欧洲已经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而主角之一的法国此时政权落到了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的手上。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路易菲力普称帝,尽管沙皇讥笑其为“街垒国王”,但这并不妨碍英国率先承认革命后的路易菲力普政权,其他君主国无奈也先后予以承认,正统原则看来不是铁律。路易波拿巴投机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推翻了路易菲力普王朝并伺机取得政权,3年后他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如果说1830年革命其他列强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路易波拿巴的掌权则几乎挑战了维也纳体系每个原则,拿破仑家族东山再起足以启动《四国同盟条约》,而1848年革命神圣同盟也拥有干涉的借口,但什么也没发生,还是英国率先承认了路易波拿巴政权,奥地利惟恐落于人后日后留给路易巴拿巴打击奥地利的口实也迅速承认了法国新政权。正如一位资深奥地利外交官所言:“如今讲原则之时代已经过去。”路易波拿巴在阴谋中取得政权,对于阴谋手段自然十分在行。其要领是没有人知道他想什么,做什么。他一面以人民的皇帝自居,主张民族自决和支持革命,另一方面内心又渴望得到传统君主国的正名。
回复 引用 TOP
forederick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orederick 当前在线
UID4 帖子6265 精华15 积分8943 积分8943 银子939 表扬104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1435 小时 注册时间2009-6-11 最后登录2010-4-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转嫁危机,缓和矛盾。 三,寻找天然不冻港。 四,扩大在地中海的政治军事存在。
五,圣地问题.
六,欧洲新局势。 七,扩大市场。
克里米亚战争概况图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
主要交战方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法国——拿破仑三世
沙俄——尼古拉一世
历史大背景

英国 法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业革命
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化生产得到普及。
沙俄:仍被农奴制束缚了发展脚步,工业革命收效甚微。
以落后的农业国对抗发达工业国,成败已是定局。
历史的回顾
战争过程
多瑙河战役
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争夺的是多瑙河下游的瓦拉几亚和摩尔 达维亚,英、法等国参战也是在多瑙河下游打仗。俄国败 退后往克里米亚撤军,“多国联军”穷追猛打,追向克里 米亚。
简介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 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 陆爆发的一场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 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 国的失败而告终。
背景
一,俄国自神圣同盟建立以来,不得不抑制自己在中东欧 和东南欧、乃至巴尔干地区和中近东地区的扩张,向奥斯 曼帝国方向扩张成为他的扩张重点。
消极抵抗是否是维护社会公正的道德武器
Who is the judge?谁是裁判?
The judge is god. 上帝是裁判。 Why is the god?为什么是上帝? Because he decides who wins or loses,not my opponent. 因为他 能决定谁胜谁负,而不是我的对手。 Who is your opponent? 谁是你的对手? He doesn’t exist.他根本不存在。 Why does he not exist? 为什么不存在? Because he is merely a dissenting voice to the truth I speak.因为 他只不过是我说反对真理的声音。
塞瓦斯托波尔陷落
世界性影响
一,沙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的阶级矛盾因战败更加 激化,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沙俄丧失了黑海的军事存在,成为彻彻底底的东欧国 家。 三,沙俄被迫向东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寻找良港, 侵吞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四,沙俄将目光投向太平洋,激化了俄日,俄美矛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沙俄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 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 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以俄罗 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 半岛、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罗斯在此的扩张受到阻 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 政府却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阿拉斯加易主
时政链接
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24日, 10 万人走上基辅街头抗议,促使政府回到通往欧盟的道路上,就此展 开了长达三个月的示威抗议活动。
2014年3月17日,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96.6%的选民赞成 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反对加入俄罗斯的仅占 2.51% 。俄罗斯同意克 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 2014 年3 月 18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宣布,
克里米亚战争
208班 童博轩
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因此历来 是兵家必争之地。东部为刻赤半岛,与大陆隔着刻赤海峡相望。克里米亚半岛 又译作克里木半岛,面积25500 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它的名字源自克里 米亚鞑靼语“克里木”,是鞑靼人最早期可汗的名字。克里米亚最早名称是可 萨利亚,因为可萨人曾在那里居住过。古希腊人称克里米亚为陶里斯。现克里 米亚半岛上存在两个行政区: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历史上,克 里米亚曾先后被不同的民族占领。1783 年并入俄罗斯帝国。1918 年,克里米 亚归属苏维埃俄国。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周年,苏联最 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乌克兰。1992年,克里米亚议会先后通 过“克里米亚国家独立法”和“克里米亚共和国宪法”。此后,由于乌克兰政 府的反对,法案被取消。2014年3月,克里米亚议会宣布脱离乌克兰独立,但 未获得乌克兰的承认。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根据100% 选票的结果表明,96.77%参加投票的选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投票 率为83.1%。 2014年3月20日,俄罗斯批准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 2014年3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公投无效。2014年 3月29日晚,克里米亚将时间拨快两小时,正式改用莫斯科时间。
从星期二(3月18日)签署条约开始,克里米亚被视为俄罗 斯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