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电影发展史
微电影起源与发展-石榴微电影网
微电影起源与发展-石榴微电影网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
它是指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下载,上传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英语:Micro Movie 或Micro Film)发展于2007年,主要是指时长较短但制作方式与电影相似的行销作品。
第一部微电影是根据微小说《一触即发》所拍摄的同名作品,该作品虽以类007故事为蓝本,为凯迪拉克的广告行销变形。
由于微电影一词是在中文世界首发,英文译词尚未统一。
微电影不是纯创作的短片(SHORT FILM)。
短片相较于长片为时间较短之电影,如剧情片较长者为剧情长片(俗称的电影),较短者称为剧情短片。
而微电影是异于电影创作的行销方法,为故事行销的一种分支。
在中国,微电影通常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发布,适合在移动状态或是短时间休憩状态下所观看,且有完整故事情节。
微电影的时间长度没有标准,可以单独成篇,但也有成系列的小型电影。
微电影主要以公益推广、形象宣传、商业订製、个人创意等为目的,因其长度较短且有完整剧情呈现,对民众来说是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因此近年来微电影以各种形式被社会各界广泛地使用中。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诞生的影视艺术,近年来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市场成绩和社会关注度,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国内微电影产业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在微电影发展过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产量增长的同时微电影产业整体艺术性与商业价值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使得微电影产业化路径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境。
另一方面,关于国内微电影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体系尚待补充,首先,微电影的概念在业界和学界还存在一定争议,我们对于微电影的理论研究总是会落后于微电影的发展速度,关于微电影制片、发行机制和创作模式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失。
其次,微电影自身作为文化产业独特的一支力量,受着文化、经济领域变革的各种影响与冲击,微电影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微电影的艺术特性及发展趋势浅析
微电影的艺术特性及发展趋势浅析一、微电影的前世今生经历了Web2.0的大放光彩,现在我们已然步入了Web3.0和三网大融合的时代。
人们面临的不再是信息的贫乏和获取信息的困难,恰恰相反,我们正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人们获取资讯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变得碎片化和快餐化。
我们正在步入是一种称之为“微文化”的时代。
近几年来,微文化催生出的一些产物如微博、微小说以及微电影并渐渐大行其道,正在进一步地改造人们交流和获取资讯的方式。
2010年底,中影集团与凯迪拉克汽车公司联手打造的一部电影短片广告《一触即发》,这部作品被业界普遍称作微电影的开山之作。
该作品的剧本取材于微小说《一触即发》,在90秒内讲述了男主角吴彦祖和女主角Lisa在凯迪拉克赛威的帮助下,甩开对手,最终与合伙人达成交易的故事[1]。
这部作品时间虽短,但是情节处理得丝丝入扣,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场面宏大并制作水准精良。
很明显,微电影的诞生过程已经明确表明了微电影和广告营销的密切的姻亲关系,然后这并不能否定微电影本身所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微电影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微电影的定义及基本特性关于微电影的精确界定,业界至今仍没有权威明确的表述,一般认为微电影是指时长从30秒到300秒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1]。
但是微电影明显具备着这样的“三微”特点,即微时、微制作周期、微投资成本[3]。
此外,对于微电影类型的划分目前也比较粗糙,大致分为这样两种类型:一是由明星参演,由专业制作团队拍摄,为大公司量身定做的商业微电影。
通过微电影故事方式来建立品牌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的形象与知名度,开山之作《一触即发》就是典型代表。
二是凸显草根性的由原创者创作、表演和制作的非商业微电影[1,6],这类微电影由于其非商业的特点因而涵盖了丰富的内容题材,不一而足,典型代表有《老男孩》等优秀作品。
除此之外,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技术的推波助澜,微电影在微时代大环境还体现出了传播的便利性和互动性,它已经不再仅仅依附于电视媒体。
《2024年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范文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崛起,微电影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影视行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它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对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浅析,探讨其背后的成因及未来趋势。
二、微电影的现状1. 定义与特点微电影,顾名思义,是以短小精悍为特点的电影形式。
它通常以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的时间长度,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
微电影具有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观看方便等特点,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听体验。
2. 流行原因(1)科技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碎片化时间进行娱乐和消费。
微电影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欣赏到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
(2)内容创新:微电影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同时,其精简的叙事方式也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3)传播途径:网络和新媒体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途径,微电影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三、微电影的发展趋势1. 内容创新与多样化随着观众审美的不断提高,微电影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内容形式。
除了传统的剧情片外,还可以尝试纪录片、动画短片、实验性电影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
同时,应注重故事情节的紧凑性和趣味性,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2. 技术进步与制作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电影的制作技术也在逐步提高。
高清画质、特效技术、音效设计等方面的进步,将使微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出色,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也为微电影的制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跨界合作与产业链延伸微电影可以与各种产业进行跨界合作,如广告、游戏、音乐等。
通过与这些产业的合作,微电影可以拓展其产业链,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这也将促进微电影的传播和推广,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从微电影到大电影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新路径
参加电影节和影展,获得更多曝光机会
与网络平台合作,进行在线发行和推广
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分发和营销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
团队协作:学生微电影创作需要多人合作,合理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项目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资源和人力,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沟通与交流: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分享创作经验和思路。
案例的成功因素分析
营销策略得当:案例中的微电影在宣传和推广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策略,扩大了影片的受众范围。
故事性强:案例中的微电影故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制作精良:案例中的微电影在拍摄、剪辑、音效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平。
创意独特:案例中的微电影具有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视角,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微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微电影的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00年代初,个人DV拍摄的短片
01
02
探索阶段:2000年代中,专业制作的微电影出现
成熟阶段:2010年代,微电影产业形成,出现大量制作精良的作品
03
04
创新阶段:2020年代,微电影与新媒体平台结合,呈现多元化发展
微电影的兴起原因
技术进步:摄影和视频制作技术的普及使得制作成本降低
创新与突破:在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中,鼓励创新思维和突破传统模式,探索新的创作路径和方法。
学生微电影的实践案例分析
PART 05
成功的案例介绍
案例名称:《微光》
案例简介:《微光》是一部讲述青春梦想与坚持的学生微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彩的剧情设计,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案例名称:《晨曦》
案例简介:《晨曦》是一部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微电影,通过展现学生的成长与奋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完整版)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完整版)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微电影的发展历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近几年,随着网络发展的越来越快,微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不仅专业视频网站如搜狐视频、优酷网、新浪视频纷纷推出自制剧,而且连电视台都开始推出以微电影为主的电视专题栏目。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微电影比赛相继展开,旨在着力打造全球性权威微电影赛事,发掘微电影人才,推动微电影发展。
微电影在很短的时间里取代了网络电影、网络自制剧等称呼,成为大街小巷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时髦话题。
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欣喜微电影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其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微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电影与微电影网络时代的盛行催生出与这个时代、文化相适应的艺术形态——网络艺术。
网络电影是网络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指专门针对网络传播制作的,具备传统电影艺术特征和网络传播特征的电影艺术形式。
比起传统电影,它具备数字化、个人化、互动性、随意性等特征。
网络电影的出现使电影真正由“艺术家的艺术”变成了“普通人的艺术”。
[1]网络电影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类别来分,有微电影、中短片电影、系列电影等三种形式;从创作方式分类,有互动式电影、恶搞电影、游戏电影和静电影等四种形式;从拍摄手段分类,有手机电影、照相机电影和摄像头电影等三种形式。
微电影是网络电影的形式之一,它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微小电影艺术形式,其显著特征是超级短小,片长仅为30秒-300秒。
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是由凯迪拉克以国际大片的规格打造,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
这部影片虽然只有90秒,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却呈现了完整的的故事情节,具备了完整的叙事结构。
[2]二、微电影发展迅速的原因微电影是网络电影众多形式中发展最快的,甚至出现取代网络电影成为网络电影类艺术的统一称法的趋势。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起源于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
随着手机拍摄功能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微电影开始受到了普通人的关注。
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让更多人有机会分享和观看微电影。
微电影的出现给了普通人一个机会,他们可以用手机或简单的摄像设备制作自己的电影。
人们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传达自己的思想。
微电影变成了一个展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平台。
随着微电影的发展,一些专业的团队和制作公司也开始关注这个领域。
他们开始将更高的制作价值和专业化的剧本编写引入微电影。
微电影的制作质量得到了提高,观众数量也不断增加。
微电影开始影响传统电影市场。
一些制片公司开始推出微电影的衍生产品,以吸引更多观众。
微电影成为拍摄技术和剧情创意的实验室,一些精选的微电影作品甚至被改编成长片。
微电影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创意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人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推广自己喜欢的微电影作品。
微电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现如今,微电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并在各大电影节中占据一席之地。
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和创作者将微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作和推广工具。
微电影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实现电影梦想的机会。
微电影的未来仍然充满了无限可能。
随着技术和创意的不断进步,微电影将进一步发展和拓展边界。
无论是制作技术还是故事内容,微电影将继续吸引人们的关注,成为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的桥梁。
对于电影的爱好者和梦想家来说,微电影将永远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和传递独特故事的平台。
新形势下微电影的创作与发展
新形势下微电影的创作与发展一、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微电影起源于2005年,当时以DV相机和数字摄像机为主要制作工具,特点是题材广泛,创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
而在当时,视频网站的兴起则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的特点,逐渐引起了各大视频平台和广告商的关注,成为了一种新的宣传形式。
在中国,微电影的发展也是比较迅猛的。
2009年,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指导的微电影《星愿》在互联网上发布,成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得微电影进入了中国的视野。
从此之后,微电影逐渐成为了国内导演和创作者的一种新选择,也成为了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新平台。
二、新形势下微电影的创作特点1.多样化的题材在新形势下,微电影的题材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
不再局限于爱情、喜剧等传统题材,微电影开始涉及更多的社会问题、职场故事、科幻题材等,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2.低成本的制作方式相比传统影视作品,微电影的制作成本要低的多。
随着手机拍摄技术的普及提升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多样化,微电影的制作不再需要大规模投入,只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和创意,就有可能制作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3.快速传播的特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电影因为其时长短小、内容精彩,并且易于分享的特点,得以快速传播。
在各大社交平台、视频网站上传播,不仅为创作者带来了更广泛的曝光和机会,也使得观众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1.内容创新的压力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内容创新成为了微电影创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如何提炼精品内容,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传递更加触动人心的故事,成为了微电影创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2.版权保护和内容审核在互联网环境下,微电影的内容审核和版权保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很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可能会因为版权问题而受到封锁,也有很多低质量的作品通过审核在网络上传播,这给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浅析微电影发展史
浅析微电影发展史一、微电影的经济特性如果说被称为微电影雏形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作者的自娱之作,那么有着中国第一部正式微电影之称的《一触即发》,则暗示了微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经济的属性,微电影的艺术价值需要依托其商品属性而呈现。
最新《2013年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 64亿,相当于2012年全年城市影院的观影人数,而网络视频用户在2012年年底己经达到 3. 72亿,这使得‘微电影’的‘钱景’十分可观。
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产业数值可达百亿元以上”,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将融入微电影市场,推进微电影产业的多样化。
该报告的总撰稿人刘军表示:“我们的时代己进入视觉影像传播的时代,微电影正在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创作运动,它在几年内迅速崛起,被普遍认为是通往未来工业电影的必经之路。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逐渐成熟的产业类型,我们需要对微电影的经济属性有更加明晰地认识,笔者将分别从微电影的生产特性:网络媒介生产与传播的统一;微电影的消费特性:审美经济产业形态下的文化消费,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微电影的生产特性:网络媒介生产与传播的统一微电影的生产特性是由其传播载体网络的特殊性决定的。
影院电影的生产和消费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作为生产者的专业电影团队进行影片的摄制,其产品终端的表现形式是电影拷贝、DvD光盘压制或是电影衍生品,这些产品一旦进入影院发行,票房就会成为衡量一部作品的市场标准。
与影院电影不同,微电影终端的产品是数字影像文件,电脑、手机、其他电子产品用户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文化消费,其衡量标准多是参考视频网站的点击量,评论、转发或是收藏的次数。
网络在微电影的生产和传播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的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夫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个联接能创造N2的效益”。
微电影的起源及发展
微电影的起源及发展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也称微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
”[1]它是网络和电影的衍生品,是继微小说、微博客之后的又一“微时代”产物,其横空出世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精神上的震撼。
2010年,《四夜奇谭》、《一触即发》、《66号公路》等第一批成熟的微电影上映;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发展之后,其数量增至数十部,其中《一家纸飞机引发的时代碎片》、《相约山楂树》、《此时此刻》、《看球记》、《青春期》等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成功。
2011年4月6日,首届微电影节在京拉开帷幕,为期两个月,先后吸引了国内高水平的百余部微电影作品参与展映,最终评选出了最佳微电影《小心,我爱你》等。
微电影的火热已经初见端倪。
一、网络媒体催生微电影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将人们带入了全媒体的新时代;每一个普通民众都能便捷、低成本的参与到媒介传播上来。
微电影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有学者曾经指出“网络视频,是小成本电影生存与发展的另一片蓝海”。
[2]微电影作为一种超低成本的新式影片,其发展也得益于网络视频平台推动。
视频网站历经10年左右的发展,从原来的30家不到壮大至500家,从原来单一的“播客网站”拓展成涵盖影视、新闻、广告多维传播媒介。
北美科技数字娱乐线上调查报告显示,在线视频已经成了美国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七成的网民习惯在网上观看各种视频。
2010年4月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指出,截止2009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为在网上看视频,成为网络视频独占用户,同比增长44.9%;用户覆盖率达到78.5%。
国内外的调查和研究报告都表明,影视节目的点击率名列前茅;国外YouTobe网站正逐步向“电影频道”的方向发展,国内优酷、土豆、酷6等重要视频网站也有大量的影视视频。
最新-微电影的起源及发展 精品
微电影的起源及发展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也称微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
[1]它是网络和电影的衍生品,是继微小说、微博客之后的又一微时代产物,其横空出世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精神上的震撼。
2010年,《四夜奇谭》、《一触即发》、《66号公路》等第一批成熟的微电影上映;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发展之后,其数量增至数十部,其中《一家纸飞机引发的时代碎片》、《相约山楂树》、《此时此刻》、《看球记》、《青春期》等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成功。
2011年4月6日,首届微电影节在京拉开帷幕,为期两个月,先后吸引了国内高水平的百余部微电影作品参与展映,最终评选出了最佳微电影《小心,我爱你》等。
微电影的火热已经初见端倪。
一、网络媒体催生微电影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将人们带入了全媒体的新时代;每一个普通民众都能便捷、低成本的参与到媒介传播上来。
微电影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有学者曾经指出网络视频,是小成本电影生存与发展的另一片蓝海。
[2]微电影作为一种超低成本的新式影片,其发展也得益于网络视频平台推动。
视频网站历经10年左右的发展,从原来的30家不到壮大至500家,从原来单一的播客网站拓展成涵盖影视、新闻、广告多维传播媒介。
北美科技数字娱乐线上调查报告显示,在线视频已经成了美国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七成的网民习惯在网上观看各种视频。
2010年4月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指出,截止2009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为在网上看视频,成为网络视频独占用户,同比增长449;用户覆盖率达到785。
国内外的调查和研究报告都表明,影视节目的点击率名列前茅;国外网站正逐步向电影频道的方向发展,国内优酷、土豆、酷6等重要视频网站也有大量的影视视频。
微电影发展历程
微电影发展历程20世纪初,电影还只是一种黑白无声的艺术表达形式。
由于技术和制作条件的限制,微电影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出现。
然而,人们对电影的喜爱和对故事讲述的追求促使电影行业不断迈入新的阶段。
到了20世纪20年代,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影开始出现了声音。
这一新的创新为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观众可以通过电影听到角色的对话和环境的声音,使得电影的表现力更加完整和真实。
然而,虽然有了声音的附加,电影的长度还是受到时间限制,难以展开更加复杂的故事。
随着20世纪50年代彩色电影的问世,电影的视觉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彩色的画面令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赋予了电影更加丰富绚丽的表现形式。
然而,电影仍然受到每部电影时间限制的制约,制作团队们开始思考如何用更短的时间传递更加扣人心弦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微电影逐渐在社会中崭露头角。
微电影通常以短片的形式呈现,时间限制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
这为电影制作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玩法,他们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来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又不会被观众的注意力流失。
微电影往往不需要大量的制作成本,制作周期较短,使得它们可以更频繁地产生和传播。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电影行业的格局,微电影得以更广泛地流传和观看。
网络平台如YouTube等成为许多微电影制作者们展示作品和获取观众的重要渠道。
此外,各类电影节和微电影展映也为微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
如今,微电影已经成为电影行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许多电影制片厂、导演和摄影师都跨界尝试微电影的创作。
微电影通过短小精悍的叙事和独立的创作风格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带来了一些冲击。
总的来说,微电影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的创新和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通过迅速而紧凑的叙事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微电影有望继续繁荣发展,并且对电影行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微电影的艺术特性及发展趋势浅析
微电影的艺术特性及发展趋势浅析【摘要】微电影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影视作品,具有快速传播和吸引观众的特点。
本文从微电影的艺术特性、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创作技巧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微电影通过简洁的叙事形式、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电影在近年来迅速兴起,成为传播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
未来,微电影将继续发展壮大,创作者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方式和手法,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观众需求。
微电影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不可忽视,将在影视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微电影、艺术特性、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创作技巧、市场前景、作用、定义、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微电影的作用微电影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
通过微电影,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或移动设备方便地观看和分享影视作品,促进了信息和情感的传递。
微电影的快速传播速度和便捷性,使其成为社会各界宣传、推广和宣扬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
微电影是一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由于其短小的时长限制,微电影更注重情感的凝聚和故事的精要,艺术表现更加集中而深刻。
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能感受到导演的情感传达和审美观点,从而产生共鸣和思考。
1.2 微电影的定义微电影是一种以短小精悍为特点的影视作品,通常在几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叙事。
它将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简约化和精练化,使得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领略到完整的情节内容和情感体验。
微电影通常采用低成本的制作方式,可以通过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完成拍摄,同时后期制作也更为简便方便。
微电影的定义不仅仅在于其时长的短小,更在于其强调情感表达和独特视角。
微电影常常集中展现人物心境、情感冲突或故事转折点,让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更注重情感细腻和画面表达的简练性,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手法传达出影片主题和寓意。
微电影的定义可以归纳为:时间短小、情感表达强烈、制作手法简约而有效。
微电影发展历史
发展历程:
第一部微电影:作为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广告“微电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就是“微电影”的雏形。
2010年以前,我们称作短片的分别有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
时长一般低于电影。
网络短片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资人甘健出品的最伤爹短片《我爸》《线索》,到田泽姚的惊悚片《荒野逃生》逐渐变化成“微电影”这个词。
[2]
与电影的巨大投资相比,短片不论是在拍摄设备,资金,团队,流程等方面都有较低的要求,适合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需求。
2009年网上开始有了网络连续剧,网络短片。
DV、单反
相机等数码产品的诞生扩大了视频的圈子,不少电影爱好者已经不再只是爱好。
他们学习剧作、剪辑、导演。
随着电影方面教育教学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作品诞生于互联网。
电视平台的“爱拍电影”“华夏微电影”“幸福微剧场”也会征集一些优秀作品。
《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
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
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
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微电影是指时长较短的电影作品,通常在10分钟以内,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传播。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当时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电影的同时也对电影创作表达自己的兴趣。
微电影的发展始于2005年,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迅速增长。
许多年轻人开始在互联网上创作和分享自己的短片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还探索了新的电影叙事形式和创作技巧。
2007年,中国首个微电影节在广东举办,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创作者。
微电影开始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并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崭露头角。
同时,互联网平台也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和广阔的舞台。
2010年代,微电影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开始关注微电影的潜力,并投资于微电影的制作和发行。
此时,微电影不仅在互联网上受到了广泛关注,还开始参加各类电影节和展览,展示自己的艺术魅力。
2013年,中国首个微电影院线“微影巴士”成立,为微电影的院线发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微影巴士将微电影作品放映到传统电影院,吸引了更多观众和创作者的关注。
微电影开始逐渐融入到电影产业中,不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
2015年,微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创新的阶段。
根据观众的口味和需求,微电影开始探索不同的题材和风格。
一些微电影作品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影像语言,探索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近年来,微电影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创作领域。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微电影创作的行列中,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才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微电影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而是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以多种形式和平台进行传播。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电影创作的热情所带来的影响。
它不仅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体验的机会,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和多样的创作平台。
微电影的未来无疑将更加光明,它将继续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更加创新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微电影——新媒体时代电影的华丽变身
微电影——新媒体时代电影的华丽变身在新媒体时代,电影正在经历着一次华丽的变身。
传统电影的生产、制作和传播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新兴技术驱动电影产业向着更加开放、互动、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微电影这个新兴领域,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电影变革的先锋。
本文将通过对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的比较来探讨新媒体时代电影的华丽变身。
一、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微电影最初是指以3分钟到10分钟篇幅为主的由自媒体人制作的视频片段,其创作、生产、传播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越来越受到年轻受众的追捧。
随着喜剧、萌宠等类型的微电影影片,开始在网络上走红,微电影迅速成为了新媒体领域的热门。
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微电影逐渐从短片向长片过渡,制作成本与品质也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微电影作品的数量和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片长较短的作品外,更多的微电影从主题到内容设计都有了比较全面的筹划。
微电影考验的是创作者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策划、编剧、导演、制片、演员等一系列角色都要参与其中。
而且,在影片创作和预算上也有很大的考验,微电影的发展历程与整个电影产业的转型息息相关。
二、微电影的特点微电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制作灵活度和传播方式上,其最大特点是价格便宜、制作周期短、内容犀利,受众多。
微电影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市场定位明确,在年轻人和互联网用户中获得大量粉丝。
2、叙事节奏紧凑、表现手法创新、剧情内容丰富,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3、故事题材广泛,涉及生活、爱情、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
4、制作精良、服化道精致、音乐配合恰当,给人以强烈的视听享受。
三、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比较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制作、传输以及观看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
对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微电影几乎像一种“无土栽培”,它进行的细胞分裂完成了足以对抗传统“大树”的力量,深度挖掘人性,风格上多样性、严肃性等全方位呈现出来。
得益于全新的媒体形式,微电影可以更快更便捷地抵达大众的视角,进而在内涵和内容上,平衡地考虑艺术价值和市场需求。
微电影发展历程
微电影发展历程微电影起源于2000年代初,在中国上演了一幕新的电影革命。
它是一种以手机、数码相机为主要拍摄工具,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展示出故事情节的电影形式。
微电影的出现,让普通人也可以拍摄、制作和发布自己的电影作品,同时也为电影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平台和机会。
微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最初的时候,微电影还没有被正式命名,只是一些新媒体爱好者用手机拍摄的短片。
这些短片以具有个人特色的创意和独特的手法著称,没有经过剧本和预算的严格策划,主要以个人兴趣和爱好为驱动。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拍摄技术的提高,微电影逐渐从小众走向了大众,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人们开始意识到微电影的创作和观看都可以变得更加轻松和自由,不再受传统电影制作方式的限制。
微电影开始涌现出一大批以生活为素材的微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常常以真实、亲切的方式展现出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这个阶段,微电影还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娱乐方式,它多以轻松幽默、温馨感人的情节和故事为主,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的消遣需求。
随着微电影作品的数量不断增加,电影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微电影导演。
随着微电影的逐渐成熟,人们开始思考微电影的潜力和前景。
微电影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观看,使电影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同时,微电影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的平台进行传播,通过分享和转发来扩大影响力。
微电影的发展也引起了广告商和品牌商的关注,他们看到微电影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通过微电影讲故事来宣传和推广产品或服务。
微电影的发展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开始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制作公司和团队。
他们拥有更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制作经验,使微电影的质量和水平逐渐提高。
微电影的题材也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和生活,开始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现实主题。
微电影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获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电影的发展还将朝着更加多元和成熟的方向发展。
未来,微电影可能会融合更多的科技元素,借助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浅谈微电影
20129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微博客、微小说、微信、微电影,随着各种以“微”开头的词汇浸染我们的生活,宣告微时代的到来。
从“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的《老男孩》,到凯迪拉克打造的《一触即发》,微电影在中国市场上迅速井喷。
下面我将围绕微电影的产生、发展以及存在的状态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一、微电影产生的背景及特征1.产生的背景微电影的产生是当前微时代新媒体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恰好迎合了快节奏的大众生活。
2010年,《老男孩》的现身赢得了亿万观众的“芳心”,同年末,由凯迪拉克打造、吴彦祖出演号称史上首部微电影的《一触即发》被宣传推广后,“微电影”这个词逐渐被大众认知和接受。
事实上,在这之前微博客、微小说的盛行,使微电影的产生似乎变得顺理成章,不足让人称奇了。
2.微电影的特征谈及微电影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它的定义。
以“微”来理解,体现在制作时间短、资金成本少、传播速度快、播放时间短、故事性和互动性较强,这些都是微电影的几个显著特征,也有人凝练地把它概括为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
在现阶段,微电影的规模化不够、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及时有效的规范和管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也逐渐成为人们对微电影的共识。
二、微电影的存在模式及种类划分1.存在的模式在“微电影”这个名词产生之前,我们把简短的电影都称之为短片,虽然它们在时间上都较短,但微电影在故事内容上更显丰富,网络视频和传统电影在网络平台上的结合,为中国电影及周边市场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但是目前靠植入广告和视频网站定制的商业微电影,质量平庸,前途令人担忧。
(1)影视公司独立作品微电影从产生便带有商业化的气息,更或者说是利润的驱使促使了它的成长,也正因为如此,引起了众多影视制作公司对它的“狂轰滥炸”,他们纷纷意识到微电影潜在的商业价值,对微电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2)与互联网和传媒机构联合出品由于微电影拍摄门槛较低,使得它成为一个充满大杂烩的熔炉,好的作品背后往往有团队的助力,在各种包装和精心营销下一夜成名,如《老男孩》便是由中国影视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其中的植入广告使其饱含商业价值,然而作品剧情本身的时尚搞笑元素更是为优酷网赢得了巨大的点击率,是一部性价比很高的微电影。
浅析微电影发展史.doc
浅析微电影发展史一、微电影的经济特性如果说被称为微电影雏形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作者的自娱之作,那么有着中国第一部正式微电影之称的《一触即发》,则暗示了微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经济的属性,微电影的艺术价值需要依托其商品属性而呈现。
最新《 2013 年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 2013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4. 64 亿,相当于 2012 年全年城市影院的观影人数,而网络视频用户在 2012 年年底己经达到 3. 72 亿,这使得‘微电影’的‘钱景’十分可观。
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产业数值可达百亿元以上”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将融入微电影市场,推进微电影产业的多样化。
该报告的总撰稿人刘军表示 : “我们的时代己进入视觉影像传播的时代,微电影正在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创作运动,它在几年内迅速崛起,被普遍认为是通往未来工业电影的必经之路。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逐渐成熟的产业类型,我们需要对微电影的经济属性有更加明晰地认识,笔者将分别从微电影的生产特性: 网络媒介生产与传播的统一 ; 微电影的消费特性 : 审美经济产业形态下的文化消费,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 微电影的生产特性 : 网络媒介生产与传播的统一微电影的生产特性是由其传播载体网络的特殊性决定的。
影院电影的生产和消费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作为生产者的专业电影团队进行影片的摄制,其产品终端的表现形式是电影拷贝、 DvD光盘压制或是电影衍生品,这些产品一旦进入影院发行,票房就会成为衡量一部作品的市场标准。
与影院电影不同,微电影终端的产品是数字影像文件,电脑、手机、其他电子产品用户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文化消费,其衡量标准多是参考视频网站的点击量,评论、转发或是收藏的次数。
网络在微电影的生产和传播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的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夫告诉我们 : “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 N 个联接能创造 N2 的效益”。
微电影的文献
微电影的文献摘要:1.微电影的概述2.微电影的发展历程3.微电影的文献价值4.微电影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正文:一、微电影的概述微电影,顾名思义,是指时长较短、主题鲜明、故事简洁、制作精良的电影作品。
通常,微电影的时长在10 分钟以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微电影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受到了广大观众和创作者的喜爱。
二、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微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当时互联网的普及为微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进入21 世纪,随着数码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微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我国,微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2006 年至2008 年,微电影开始崭露头角,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老男孩》、《李米的猜想》等陆续问世。
2.2009 年至2012 年,微电影行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同时吸引了众多知名导演、编剧和演员参与创作。
3.2013 年至今,微电影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精品化的阶段,各种类型的作品层出不穷,微电影的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微电影的文献价值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首先,微电影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记录了社会的变迁。
通过观看微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
其次,微电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导演、编剧和演员的才华,感受到电影艺术的魅力。
最后,微电影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为电影创作和产业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四、微电影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当前,微电影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作品质量参差不齐、题材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不成熟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微电影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微电影的前世今生
微电影的前世今生(通讯稿)时间是无始无终的,而每个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属于一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那么他所拥有的时间也即将宣告结束。
为了让大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活,明白大学的真谛,更好的安排大学生活。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在4月20日中午12:30时于第一报告厅举行了由学生管理委员会,浦江学院客座教授、精英导师颜正安主讲关于微电影的前世今生。
以此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让更多学生了解微电影。
众多学生怀着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这次活动。
颜老师首先由法国著名微电影《镜子》引出对微电影的介绍。
自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首次公映了他们的“电影”短片后开始了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微电影重大转折时期,俄国和德国微电影的快速发展,以至于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938-1946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期,美国电影得到全球推崇,至今经久不衰。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电影成功登陆中国上海,中国电影在一部小短片的影响下开始缓慢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富有创造性的“新潮”电影。
微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对于整部电影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作者要真正的让观众看到人物形象,看懂人物形象,明白这个人物形象复杂的内心;要让观众明白每个角色的主要冲突是什么,了解故事的情节。
你的微电影可以让你的观众哭,可以让你的观众笑,但是要掌握观众耐心的极限。
同时,你要善于调动一切手段去创造一种氛围和情绪,让观众可以在这种情绪和氛围中身临其境。
这就需要找到可靠、志同道合的人与你一同工作。
微电影是人类借以表现思想,感情和本能世界的高级手段。
时间和空间在电影中可以变得很灵活,可以任意收缩和扩展。
首尾呼应的情节可以延续几分钟或者几个世界,如果你觉得这样更可以打动人心,一切并无不可。
电影最大的优势是在于他是融合了戏剧,美术,音乐的综合艺术,可以让观众享受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
当然,电影不是广告短片,他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有高潮,有结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微电影发展史
一、微电影的经济特性
如果说被称为微电影雏形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作者的自娱之作,那么有着中国第一部正式微电影之称的《一触即发》,则暗示了微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经济的属性,微电影的艺术价值需要依托其商品属性而呈现。
最新《2013年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 64亿,相当于2012年全年城市影院的观影人数,而网络视频用户在2012年年底己经达到 3. 72亿,这使得‘微电影’的‘钱景’十分可观。
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产业数值可达百亿元以上”,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将融入微电影市场,推进微电影产业的多样化。
该报告的总撰稿人刘军表示:“我们的时代己进入视觉影像传播的时代,微电影正在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创作运动,它在几年内迅速崛起,被普遍认为是通往未来工业电影的必经之路。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逐渐成熟的产业类型,我们需要对微电影的经济属性有更加明晰地认识,笔者将分别从微电影的生产特性:网络媒介生产与传播的统一;微电影的消费特性:审美经济产业形态下的文化消费,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微电影的生产特性:网络媒介生产与传播的统一微电影的生产特性是由其传播载体网络的特殊性决定的。
影院电影的生产和消费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作为生产者的专业电影团队进行影片的摄制,其产品终端的表现形式是电影拷贝、DvD光盘压制或是电影衍生品,这些产品一旦进入影院发行,票房就会成为衡量一部作品的市场标准。
与影院电影不同,微电影终端的产品是数字影像文件,电脑、手机、其他电子产品用户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文化消费,其衡量标准多是参考视频网站的点击量,评论、转发或是收藏的次数。
网络在微电影的生产和传播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的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夫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个联接能创造N2的效益”。
麦特卡夫定律使网络爆炸性的影响力得到充分而形象的揭示,如今,微电影的播出、传播平台视频网站、微博、博客等都是此定律的最佳证明。
可见,网络是微电影消费地虚拟市场,它把电影业分工明确地制作、发行、放映合为一体,在网络的集体观看环境下,实现了微电影产业发展所需求的大量消费,使得微电影这种新奇的电影形态能够以一种集体消费、信息共享的形式快速传播,创造价值。
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制造微电影的收视奇观,对于正处于盈利摸索阶段的微电影产业来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微电影的文化创意
约翰·费瑟斯通说:“在广告和消费文化中,某些可进行反复无穷地修改、组合的主题不断重现:青春、美貌、活力、健康、运动、自由、浪漫、异域风情、奢华、快乐、趣味等。
然而不论种种意象允许什么,消费文化要求身在其中的接受者能够清醒、活力四射、精明、冷静,以最佳状态去生活一一生活不给那些根深蒂固的,习以为常的或单调乏味的一切留有一席之地。
”①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个人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的现实条件下,为了保持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文化产品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意性,也即是在互联网这个消费者充分具有选择权的环境下,内容为王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要素。
作为审美经济视野下的文化产品,微电影吸引观众眼球的仍然是其独特新颖的创意,这种创意元素将文化资源和人工智能有效地整合起来,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早在十年之前,由宝马公司推出,被看作微电影雏形的“the hire”系列短片对“内容为王”进行了完美的阐释。
该系列短片把内容创意、娱乐价值放在首位,商业诉求退居其次,让观众在精彩创意内容地吸引之下接受宝马的品牌精神。
中国版由凯迪拉克出品的《老男孩》的成功,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审美经济领域最需要开发的就是创造性元素,而最有价值的产品就是启发人的想象。
微电影,作为一种梦想产业,在内容创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二是微时代独特的视听语言;三是高概念炒作中的创意诉求。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对热门的微电影文化现象作出了多方面的考量。
作为审美经济推动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微电影不仅是一种时尚的休闲文化消费,或者民间草根文化的情感表意实践,更是审美经济视野下,我们所处时代的消费逻辑和
时代深处的文化逻辑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电影艺术特质的一种新的发展,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边界,开启了电影业平民化影像的新时代。
这种新的发展,改变了作品阐释的话语垄断,让人们自由的选取契合自身需要的审美消费内容,从而增强了消费时代作品的“文化符号”价值意义,对我国传统的文化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它意味着传统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微电影的方式进入了文化创意的渠道,以此获得了经济发展的长久动力。
在审美经济氛围越来越浓郁的现实背景之下,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了一种自觉的、审美的追求,这不仅是潜在的经济增长的助推力,还为微电影的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虽然当前微电影方兴未艾,微电影广告、明星微电影等都是微电影发展的有益尝试,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时长短,不易被大银幕所接受;商业模式不成熟,制约其产业化发展;植入广告泛滥,导致人们的审美疲劳等。
正因为如此,微电影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求得新的发展,在坚守民族本土文化本性的同时,找到一种更适合微电影的叙事形式和表意方法;在汲取传统电影美学精髓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美学属性的建构;在坚持创意理念先行的同时,把握鲜明的时代诉求、文化价值观;在立足审美经济特性的同时,找到产业化发展的新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微电影这一新生事物不至于随波逐流,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