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第五次作业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题:请完成下列范例的制作,并在作业系统中以附件的形式提交。(若不能提交

*.GSP文件,请将文件打包后上传)

范例九:正方体的画法

【教学目标】

1、用线的要求:做到用直线,线条要有弹性和腻亮感,看起来要顺畅,不能画死线。

2、所画图形要符合透视规律:近宽远窄、近大远小。

3、在画纸上做好构图要布局。更要明白视平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

【教学重难点】

1、用线的要求:做到用直线,线条要有弹性和腻亮感,看起来要顺畅,不能画死线。

2、所画图形要符合透视规律:近宽远窄、近大远小。

3、在画纸上做好构图要布局。更要明白视平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

【教学内容】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观察下列长方体图形,可以走到不同的角度观察,看看图形有哪些变化。判断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二、新授

1、让学生观察视平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

在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是:把长方体的线条延长,就会发现除垂直线外,其他的线条都向视平线两端的下方走去,直至消失在一个点上。

在视平线下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是:把长方体的线条延长,也会发现除垂直线外,其他的线条都向视平线两端的上方走去,直至消失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消失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弄明白线条的走向,为下面的绘画做好准备。

2、认识透视规律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在绘画中,物体离自己最近的要画得相对大些,离自己较远的物体画得相对小些。

3、绘画中的线条要求

线条要画得轻快,下笔不能用力过重,过重会容易造成死线,造成死线后,对后面画的修改带来不便,或造成不可修改,以致会毁坏整幅画。画出来的线要两端显得稍小此,并且有腻亮感。

4、构图要布局合理

上图是采用中间偏右的布局(也可以中间偏左),不能把画画在纸张的正中央,要有偏重感。

三、教后记

让学生从不同点观察长方体,从中明白在不同看到长方体的各种变

化,掌握了长方体的变化后,更有效地掌握绘画中线条走向和长方体

的透视规律,从而给图更加准确。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掌握绘画

规律和构图布局。

范例十:正方体的旋转

立方体是非常常见的图形,如何做出一个立方体,还需要一定的美学知识。如怎么透视及设置光源等。这些事制作立体图形的重点所在。掌握好了,我们就可以快速做出真实的立体图形。

最终效果

1、按下键盘上的Ctrl+N组合键,或执行菜单栏上的“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设置参照下图所示。

2、选择“直线工具”(快捷键U),在选项栏上设置该工具,如下图所示。

3、新建图层,命名为“结构线”,用“直线工具”根据前面所介绍的“透视”构图原理绘制立方体的结构线,如下图所示。

4、用“矩形选框工具”创建一个矩形选区,如下图所示。

5、执行菜单栏上的“选择→变换选区”命令,或右击文档窗口,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变换选区”命令,自由变换该矩形选区。按下Ctrl键不放,可以自由拖动控制点;同时按下Ctrl+Shift键不放,可以垂直拖动控制点。参照结构线,将控制点拖拽到合适位置,如下图所示。

6、新建图层,在选区内填充明度较高的灰色(颜色接近即可),如下图所示。

7、新建图层,按上面方法绘制右侧的矩形选区。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分别为深灰色和白色,选择“渐变工具”,在选项栏上设置该工具,如下图所示。

8、自选区左上角向右下角创建渐变,如下图所示。

9、进一步完善顶部的面,如下图所示。

10、下面,我们将立方体处理得更真实些。选择“减淡工具”,按下图所示设置该工具在选项栏上的选项。

11、用“减淡工具”分别涂抹3个图层,不要过于均匀,这样效果才更真实,注意刻画“三面五调”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12、用“加深工具”将右侧图层图形边缘,也就是明暗交界部加深,如下图所示。

13、在背景层上新建图层,命名为“投影”。用“多边形套索工具”绘制如下图所示选区。

14、按下键盘上的Ctrl+D组合键,或执行菜单栏上的“选择→羽化”命令,打开“羽化选区”对话框,将选区羽化5个像素,如下图所示。

15、设置前景色为“深灰色”(色彩相近即可),按下键盘上的Alt+BackSpace组合键,

在选区内填充前景色,如下图所示。

16、最后,取消选区,用笔触“硬度”较低的、“主直径”较大的(“硬度”和“主直径”的设置方法是,右击文档窗口,在弹出的调板中调整,如下图所示。)较低的“橡皮擦工具”(快捷键 E)将“投影”的相应部分擦淡,立方体的绘制就完成了。

最终效果:

范例十一:cos(x)在【-π,π】的图像

一、在函数给定的区间(-4,4)内,选取几个主要的区间点-4、-3、

-2、-1、0、1、2、3、4,并计算出其对应的函数值y(π=3.14),如

图所示:

二、插入图表--散点图--无数据点平滑散点图,自动生成如下图所示的函数曲线图:

三、最后,添加标题、x和y轴,去掉网格线和图例,从而进一步完善函数图,得下图:

范例十二:y=asin(ωx+φ)+b函数图像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借助计算机课件,通过探索、观察参数A、ω、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并能概括出三角函数图象各种变换的实质和内在规律;会用图象变换画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探索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领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与协作的精神,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