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经典著作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荐阅读书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荐阅读书目作者:院办时间:2012-09-12 14:56:57点击:22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3. 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4.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5.毛泽东:《实践论》6. 毛泽东:《矛盾论》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节选)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节选)10.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卷:《论持久战》《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第三卷:《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第四卷:《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蒋革命进行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2.《邓小平文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4)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5)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6)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7)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11)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江泽民文选》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胡锦涛:1)《共产党要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2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推荐书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推荐书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推荐书目历史类1、(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马克思传》,人民大学出版社;2、(德)弗·梅林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3、萧灼基:《马克思传》《恩格斯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4、(美)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出版社;5、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英】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原名《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
7、龙平平刘金田高屹:细说《邓小平》,红旗出版社,1997年3月。
8、[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著,谈峥、于海江等译,陆谷孙校,《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月。
文献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4-443页)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节选)(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第168-171页)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节选)(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50-55页)论人民民主专政(节选)(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68-1480)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毛泽东文集(第6-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理论及实践类苏力陈春生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英]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美]斯蒂格里茨著:《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林毅夫著:《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应于每章专题,将会陆续推荐专业性的阅读书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本书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1。
◆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罗伊•麦德维杰夫著,王晓玉,姚强译.苏联的最后一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美)傅高义著,冯克利译.邓小平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九州出版社,2013.1。
◆(美)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10。
◆郭文亮,杨菲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9。
◆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4。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学习出版社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于幼军,黎元江著,社会主义500年,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6。
◆(美)斯蒂格利茨著,周立群,韩亮,于文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
◆(美)贝尔著,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人民出版社,2010.1。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 gton)著,周琪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经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
经过这一学期认真的学习,我觉得这门课非常有趣,并且对于我们研究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由不同的同学先给我们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随后老师再补充一些我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
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使我们参与老师的教学,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接近生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让我们可以明白更多的道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加深刻地体会此门课带来的意义。
通过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同时使我认识到,它是一种方法论,它提供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事务的方法。
它教育我们从一个更高的境界来判断事物的“本”和“末”,透过现象看本质。
它也教育我们要循序渐进的推进各项事业,循序渐进的推行自己的主张,尤其是在自己的主张还不被人接受和认同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它教育我们解放思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新生事物,不墨守成规,敢于尝试,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敢于创新。
研究生的学习是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未知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总结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
同时我们的学习十分强调创新性,这样的方法论对我今后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长期探索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色的道路和理论让我理解了,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但决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
我们深知,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外国的思想文化中也有很多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所没有的好东西。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书籍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书籍摘要:一、前言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三、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书籍介绍1.《毛泽东选集》2.《邓小平文选》3.《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四、总结正文:【前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是20 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这段历史,对于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本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典书籍,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20 世纪初,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背景下,各阶层开始探索国家振兴的道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此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书籍介绍】1.《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资料。
该书收录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2.《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选》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著作。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导人,他的著作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3.《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新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
对于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该书详细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包括土地改革、国营工商业改造、农村集体化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该书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对于了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总结】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9月6日一、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七、当代资本主义和国外社会主义参考书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世高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顾海良主编理论诉求与阶级立场理论诉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六无”社会无私有制无市场无商品无货币无阶级无政治革命战略的两重线索和三次变奏➢两重线索:客观的物质条件主观的历史能动性➢三次变奏:青年时期——强调主观条件而非现实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年时期——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认为必须先资本主义化,然后才能走向社会主义;晚年时期——10月18日苏联模式的五种前途➢继续革命模式➢朝鲜模式➢中国模式➢俄罗斯模式➢匈牙利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浅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摘要]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造成对环境的持续的面源污染。
城市及其工业的污染源不断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则是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外部原因,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差异体现了城乡之间的不公平。
本文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政府农村环境保护行政职能分配、农村环保管理机构设置和国家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与农村环境现状之间的不适应之处,总结了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面源污染、城乡公平、生态文明、生态农业1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特点1.1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苏杨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一文中概括了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1]。
其中包括: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充分产生的工业污染。
可以说,由上述原因造成的污染在莱州市都有明显的体现。
土壤受到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地膜的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年土壤侵蚀量为229.18万吨,侵蚀模数1593吨/年×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深1.18毫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入侵面积达25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而全市的河流基本断流,水库总氮超标,有富营养化趋势,已经造成饮用水紧张多数村庄垃圾围村,畜禽养殖户引起的废水、恶臭污染纠纷不断,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同时水质也不断下降,没有接集中饮用自来水的村庄饮用水井过几年就要更换;规模小、技术土、污染分散难治理的废塑料加工、菱苦土和滑石粉生产、石矿开采、石材加工、铸造等行业造成的区域性水污染、粉尘污染、大气污染等难以治理。
1.2 落后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普遍原因从农村目前的污染状况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普遍性原因是目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主题教育4种必读书目

主题教育4种必读书目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投身其中呢?阅读是提高个人素质和认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将介绍四本必读的主题教育书籍,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亲近主题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
《重识中国》《重识中国》是中国国家根史馆的出版物,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出版。
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成就,让读者了解到了中国因何而兴起,又是如何脱胎换骨、进入新时代。
同时,这本书也同时唤起了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主题教育,更注重了对党的认知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因此,《重识中国》是必读的一本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的一套基础理论教材。
该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阅读这套教材,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因为主题教育也是一次学习和思想引领的过程,所以阅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革命战争史》《中国革命战争史》是党中央整编的一套系列著作,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全方位地梳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脉络。
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起源、发展和胜利的历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历程和丰硕战果。
同时,这本书也能够激励读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国家统一和人民利益。
主题教育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党的历史,而《中国革命战争史》这本书就是必读的好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是党中央颁布的一份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纲要。
该书首先从基本理论、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构成;之后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创新和超越拓展。
推荐阅读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书目

推荐阅读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书目
一、马克思著作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
2、《雇佣劳动与资本》,
3、《1848-1850年的法兰西的阶级斗争》,
4、《工资、价格和利润》,
5、《法兰西内战》,
6、《哥达纲领批判》;
二、恩格斯著作
1、《自然辩证法》
2、《反杜林论》(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3、《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附马克思:《费尔巴哈论纲》);
三、列宁著作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2、《国家与革命》,
4、《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四、毛泽东著作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4、《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五、其他
1、刘少奇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特里·伊格尔顿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3、李毅著《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4、洛丽塔·纳波利奥尼著《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特理论与实践)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讲义》,何云庵主编,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温铁军等著,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3、《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郑永年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改革三步走》,郑永年著,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
5、《辩论中国模式》,丁学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西方民主史纲》,孙永芬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美】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版;
8、《中国大趋势——中国经济未来十年》,高连奎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年版;
9、《中国震撼》,张维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C型包围圈》,戴旭著,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11、《当代中国八种社会社会思潮》,马立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2、《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李昌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美】,罗伯特·诺奇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贺雪峰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地权的逻辑2——地权改革的真相与谬误》,贺雪峰著,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17、《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华生著,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18、《读懂中国改革》,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等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两大主要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体现为三个紧密联系)(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
(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
(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湘潭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湘潭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一、培养目标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2、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3、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5、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学制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为两至四年,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
其中课程学习二年,其余时间进行专业实践与撰写论文。
通过考试和考查,取得62学分方可毕业。
学习年限少于三年为提前毕业,超过三年为推迟毕业。
三、培养方式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应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
四、研究方向1、刑事法2、民商事法3、行政与经济社会法4、金融法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详见附表)一、课程设置课程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选修课分刑事法、民商事法、行政与经济社会法、金融法四大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模块学习。
1、必修课(30学分)2、选修课(选满14学分)二、实践教学(1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年。
1、法律职业规范与伦理(3学分)2、实践必修环节(9学分)(1)法律文书(含起草合同、公司章程、起诉书、答辩书、仲裁申请书、公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的训练,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2)模拟法庭训练(分刑事、民事、行政三种任选,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类型任选,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3)法律谈判3、实务实习(6学分)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等司法实际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部门实习不少于6个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简介

1.讲授类2.研讨类
拟授课教师
王勇、刘志锁
课程总学时
36
开课学期
1
课程总学分
2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考核方式及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
开卷笔试/平时占30%,主要根据学生上课出勤和课上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情况;期末笔试占70%,主要根据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掌握和是否能够结合实际对一些问题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分析情况。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第一讲 导论
对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适用专业
全部
预修课程
无
课程教学
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联系实际,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内容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一节
思政课实践教学书目

思政课实践教学书目
1.《中国近代史纲要》(丁韪良著)
2.《毛泽东选集》
3.《毛泽东思想概论》(刘宗岱著)
4.《邓小平文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著)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7.《资本论》(马克思著)
8.《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
9.《论持久战》(毛泽东著)
10.《论政治学》(韦伯著)
11.《民主的细节》(张宏良著)
12.《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国家机构与治理》(魏道明、陈雪著)
13.《法治与社会控制》(李宪源著)
14.《中国式现代化》(费孝通著)
15.《中华文明史》(黄仁宇著)
16.《经济学原理》(曼昆著)
17.《政治经济学原理》(班图西著)
18.《国际政治学》(戴维波洛克著)
19.《国际关系概论》(陈云林著)
20.《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学》(沃尔夫冯拉贝特著)。
- 1 -。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书籍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书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许多学者出版了相关书籍。
以下是一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书籍,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发展道路、发展战略、领导核心等多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同时,本书还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应对策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本书从制度层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具体制度、运行机制等,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研究》本书从文化角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书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战略、措施、成效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发展》本书从全球视野出发,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国际地位等之间的异同,提出了推动世界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以上书籍对于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不仅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而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得理论更加生动具体,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简介

第三讲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关系教研室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联系实际,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内容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课程
主要
内容
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第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实验)环节
无
主要教材
序号
性质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课程类型1讲授类2.研讨类拟授课教师
王勇、刘志锁
课程总学时
36
开课学期
1
课程总学分
2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毛概——经典著作阅读报告

主要内容: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不仅指出解决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而且指明研究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江泽民经典著作: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3、《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4、《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胡锦涛经典著作: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3、《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其中心思想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制定党的方针和政策,就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具体而言,主要谈了以下方面:
第一,为了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改革开放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农村改革由于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来进行改革,因此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时间:
1987年8月29日(这是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谈话的一部分)
目的: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个高难度的课题。
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跨越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这
些社会具备社会主义的性质,却保留了大量的、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经典著作阅读书目(140篇)一、空想社会主义著作(6)1.《理想国》,柏拉图著2.《乌托邦》,托马斯·莫尔3.《太阳城》,康帕内拉4.《圣西门选集》(第1-2卷)5.《傅立叶选集》(第1-3卷)6.《欧文选集》(第1-2卷)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32)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2.《神圣家族》(1844)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4.《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5.《哲学的贫困》(1847)6.《共产主义原理》(1847)7.《共产党宣言》(1848)及七篇序言(1872德文版、1882俄文版、1883德文版、1888英文版、1890德文版、1892波兰文版、1893意大利文版)8.《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9.《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10.《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2)11.《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12.《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13.《鸦片贸易史》(1858)14.《英中条约》(1858)15.《中国和英国的条约》(1858)16.《新的对华战争》(1859)17.《对华贸易》(1859)18.《〈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19.《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20.《论蒲鲁东》(1865)21.《<德国农民战争>序言》(1870、1874)22.《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1871)23.《法兰西内战》(1871)24.《哥达纲领批判》(1875)25.《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77)26.《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1878)27.《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28.《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1881)2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30.《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31.《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1885)3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三、列宁著作(35)1.《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1894)2.《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1901)3.《怎么办?》(1902)4.《进一步,退两步》(1904)5.《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1905)6.《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1905)7.《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8.《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9.《两种乌托邦》(1912)10.《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1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12.《卡尔·马克思》(1914)13.《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14.《第二国际的破产》(1915)15.《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16.《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1916)17.《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1916)18.《国家与革命》(1917)19.《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1917)20.《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1918)21.《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1918)22.《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1918)23.《论“民主”和“专政”》(1918)24.《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1919)25.《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26.《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1920)27.《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1920)28.《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1920)29.《民族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1920)30.《关于无产阶级文化》(1920)31.《论粮食税》(1921)32.《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1921)33.《论合作社》(1923)34.《论我国革命》(1923)35.《宁肯少些,但要好些》(1923)四、毛泽东著作(25)1.《新民主主义论》(1940.1)2.《论联合政府》(1945.4.24)3.《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4.24)4.《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3.5)5.《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30)6.《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949.9.16)7.《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而斗争》(1950)8.《不要四面出击》(1950)9.《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3)10.《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1953.10-11)11.《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3)12.《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1955.7.31)13.《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14.《论十大关系》(1956.4.25)15.《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956)1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1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8.27)18.《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1959.12-1960.2)19.《同蒙哥马利的谈话》(1960)20.《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21.《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1.30)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2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1963)24.《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1974)25.《党的文艺政策应当调整》(1975)五、邓小平著作(12)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13)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3.30)3.《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1980.3-1981.6)4.《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8.18)5.《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9.1)6.《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10.12)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6.30)8.《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1985.4.15)9.《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8.28)10.《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1987.4.26)11.《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1989.6.16)12.《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1.18-2.21)六、胡耀邦著作(2)1.《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82.9.1)2.《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1983.3.13)七、赵紫阳著作(1)1.《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10.25)八、江泽民著作(11)1.《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9.9.29)2.《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1989.12.29)3.《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10.12)4.《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3.12.26)5.《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9.28)6.《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9.12)7.《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8.7.17)8.《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摇上的讲话》(1998.12.18)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7.1)10.《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2001.8.31)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11.8)九、胡锦涛著作(12)1.《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7.1)2.《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3.12.26)3.《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4.8.22)4.《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工作报告》(2004.9.16)5.《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5.9.3)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6.30)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10.15)8.《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12.18)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7.1)10.《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10.19)1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1.10.18)1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18)十、其他文献(4)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4.20)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27)3.新时期以来党的中央全会通过的若干重要决定4.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若干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