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就懂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及毫米波技术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分钟就懂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及毫米波技

术发展趋势

随着ADAS普及率的提升,要能够全方位覆盖汽车周围环境的感测,一辆汽车会装载“长+中+短”多颗毫米波雷达,到了最终L5级自动驾驶阶段甚至超过10颗,预计2021年全球毫米波雷达的出货量将达到8400万个。

在上一篇《毫米波雷达在ADAS中的应用》中,麦姆斯咨询提到随着ADAS普及率的提升,要能够全方位覆盖汽车周围环境的感测,一辆汽车会装载“长+中+短”多颗毫米波雷达,到了最终L5级自动驾驶阶段甚至超过10颗,预计2021年全球毫米波雷达的出货量将达到8400万个。这是一个可预见的庞大市场,所以无论是传统的汽车Tier 1厂商,还是新兴的初创企业,都纷纷加入到汽车雷达产业中来,希望能分一杯羹!

不过现实的竞争又是很残忍的。首先,汽车的空间容量有限,特别是现在汽车主流是向轻便、节能方向发展,别说增加零部件了;其次,精明的消费者只接受加量不加价,性能提高了,价格还得降低。所以,能不能抢到市场先机,摆在各家毫米波雷达厂商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更小巧、更便宜、更智能”的毫米波雷达!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来了

解一下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及其核心元器件,探一探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

毫米波雷达系统基本结构

在《认识毫米波雷达》文章中,我们知道了毫米波雷达是基于多普勒原理,根据回波和发射波之间的时间差和频率差来实现对目标物体距离、速度以及方位的测量。根据辐射电磁波方式不同,毫米波雷达主要有脉冲和连续波两种工作方式(图1)。其中连续波又可以分为FSK(频移键控)、PSK(相移键控)、CW(恒频连续波)、FMCW(调频连续波)等方式。

图1、毫米波雷达工作方式

FMCW雷达具有可同时测量多个目标、分辨率较高、信号处理复杂度低、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常用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德尔福(Delphi)、电装(Denso)、博世(Bosch)等Tier 1供应商均采用FMCW调制方式。

以FMCW为例(图2),毫米波雷达系统主要包括天线、前端收发组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控制电路,其中天

线和前端收发组件是毫米波雷达的最核心的硬件部分。以下将分别详细介绍。

图2、FMCW雷达系统

天线

天线作为毫米波发射和接收的重要部件,是汽车毫米波雷达有效工作的关键设计之一,同时也影响到毫米波雷达能否赢得市场芳心。如果你路过雷达基站,一定对其庞大的机械扫描天线印象深刻(图3),显然这些天线对于外观和体积要求苛刻的汽车是不适合的。那么毫米波雷达的天线要如何设计?首先,天线的生产要能够大批量且低成本。其次,天线的设计要便于安装在车的头部。同时,天线必须被集成在车内而不能影响汽车的外观。

图3、不同尺寸与性状的的雷达天线理论和实践证明,当天线的长度为无线电信号波长的1/4时,天线的发射和接收转换效率最高。因此,天线的长度将根据所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频率或波长来决定。幸运的是,毫米波的波长只有几个毫米,所以毫米波雷达的天线可以做的很小,同时还可以使用多根天线来构成阵列天线,达到窄波束的目的。目前毫米波雷达天线的主流方案是微带阵列,最常见的一种是设计成可集成在PCB板上的“微带贴片天线”,如图4,在PCB板上的ground层上铺几个开路的微带线形成天线。

图4、24GHz毫米波雷达PCB天线相比一般的微波天线,这种微带天线具有的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能与载体(如飞行器)共形;(2)低成本,适合于印刷电路技术大批量生产;(3)电性能多样化,不同设计的微带元,其最大辐射方向可以从边射到端射范围内调整,易于得到各种极化;(4)易集成,能和有源器件、电路集成为统一的组件等。上述优点极大地满足了车载雷达低成本和小体积的需求。

当然,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电路极易发射色散和产生高次模,而且基板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随频率的增加也变化非常明显,为了确保电路性能稳定一致,毫米波雷达需要选择介电常数稳定、损耗特性低等高性能的高频PCB基材。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的扩大,同样也驱动着高频基材及基材生产企业在此市场中的竞争,目前主要的国内外高频PCB 基材厂商有:Rogers(美国)、Taconic(美国)、Isola(德国)、生益科技(中国)、沪士(中国)等。

前端收发组件

前端收发组件是毫米波雷达的核心射频部分,负责毫米波信号调制、发射、接收以及回波信号的解调。车载雷达要求前端收发组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最可行方法就是将前端收发组件集成化。目前前端收发组件集成

的方法主要有混合微波集成电路(HMIC)和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两种形式。

HMIC是采用薄膜或厚膜技术,先将微波电路制作在适合传输微波信号的基片(如蓝宝石、石英等),再将分立的有源器件连接、组装起来的集成电路。而MMIC则是采用平面技术,将所有的微波功能电路用半导体工艺制造在砷化镓(GaAs)、锗硅(SiGe)或硅(Si)等半导体芯片上的集成电路。MMIC集成的功能电路主要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混频器、上变频器、检波器、调制器、压控振荡器(VCO)、移相器、开关、MMIC收发前端,甚至整个发射/接收(T/R)组件(收发系统)。相比HMIC,显然MMIC大大简化了雷达系统结构,集成度高、成本低且成品率高,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图5、MMIC组成

早期的MMIC主要采用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如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化合物半导体具有大的禁带宽度、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击穿场强等优点,但缺点是集成度不高且价格昂贵。所以,近十几年来低成本、集成度高的硅基(CMOS、SiGe BiCMOS等)MMIC发展迅速。图6对这几种MMIC工艺技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图6、不同工艺技术的MMIC性能对比目前大多数毫米波雷达前端MMIC基于SiGe BiCMOS 技术,SiGe高频特性良好,材料安全性佳,导热性好,而且制程成熟,整合度较高,成本较低的优势。不过SiGe MMIC 大都是分立式的,即发射器、接收器和处理组件均为独立单元,这使得其设计过程十分复杂,并且整体方案体积庞大。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最终需要有10多个雷达传感器,如果采用SiGe传感器,空间上的限制使得其“难堪重任”。所以,成本更低、产业链更成熟的CMOS 工艺将成为“中意”的选择。利用CMOS工艺,不仅可将MMIC做得更小,甚至可以与微控制单元(MCU)和数字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