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件4: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名著《西游记》的销量一直不温 不火,但自从被搬上电视屏幕后,迅速成为各大书店热 销书籍。我们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 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视 B.小说的影响力最终还是超过了电视 C.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电视是一种新的传媒形式,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课堂点睛
关键 三个节点 信息
四种媒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 初期、改革开放以来 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
1.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
本课 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
要旨 2.媒介手段的进步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
径、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清代已出现的传媒有( ) A.报刊、电视 B.电影、报刊 C.电视、电影 D.互联网、电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中国的电视业起 步于1958年,互联网接入是在1994年,排除有电视和互 联网的选项,故选B。 答案:B
1.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2)19世纪___7_0____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近代第一次高潮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表现: ①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_维__新__思__想_。 ②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③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 _民_主__科__学__思想。 3.进一步发展 (1)20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 《_新__华__日__报_》《解放日报》等。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日益显现。
据四川省委开展的青少年与网络专题调查显示:网络是一
高中课件必修一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任景丰
谭鑫培
1892年,任景丰 创办丰泰照相馆。 1905年,任景丰 与技师刘仲伦拍 摄谭鑫培主演的 京剧《定军山》 片段“请缨”、 “舞刀”、“交 锋”。后拍摄多 部京剧片段影片。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一)电影的发展 1、1905年,第一部国产无声电影《定军山》 2、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一)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1、发展历程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 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1868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 ☞ 林乐知于上海创办《教会 新报》,1874年停刊,更 名为《万国公报》。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一)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1、发展历程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影响:① 传播西学,促进思想观念改变 ② 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③ 推动国人办报
(二)电视的发展 1、1958年,电视业诞生 2、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丰富
☜ 《新闻联播》初办及播音 员李娟 现今的《新闻联播》 ☟
☝ 1958年,中国第一台 电视机 经典的熊猫牌电视机 ☞
二、影视事业和互联网的发展
(三)互联网的发展 1、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29亿, 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普及率接近60%。
3、影响
《民(报1)》成成为立宣,传一救方亡为图同存盟思会想之的喉武舌器,以宣传 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 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2)传播西学—,—促孙进中思山想《解中放国之革命》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一)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武4昌、革影命响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
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
现代报刊产生在西方
• 1566年,意大利威尼斯出现定期手抄新闻 •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 • 现代报刊的产生原因 • 1.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 2.15~16世纪,封建王权的强化与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 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 • 3. 文艺复兴促进了各国标准语言和文字的形成,奠定了规模 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 4.古登堡印刷术(1450年)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 新技术条件。
讨论: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待外 国人在中国创办报刊? 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 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 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尽管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 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象征和近代 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传播西方近代文明的积极 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中国共产党
针锋相对的斗争
国民党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 《文汇报》等
外 报
国 人 办 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19世纪30年代、广州)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广州、 中国境内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万国公报》 《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艾小梅 1873年、汉口,刊登些轶闻趣事诗词小品之类的 文章,因销路不畅办了不到一年就停刊了,但它的历史意义 还是非同寻常的。 )
课件6: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九 么?有何启示?
推进新课
互联网兴起
提示:互联网的优势: 自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主 (2)费用低廉; 学 习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推进新课
互联网兴起
提示: 互联网的缺陷:
自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主 (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_1_9_9_4__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更强,费用低廉,高度互动,双向传受。通过互联
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推进新课
互联网兴起
问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
题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 情 境 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
当堂检测
2.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登一篇文章, 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如影戏者,数万 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 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 这一艺术形式是( B ) A.皮影 B.电影 C.戏剧 D.杂技
当堂检测
繁荣 改革开放后
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推进新课
影视事业的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
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
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果
问 题 探
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 在人阅眼读前教显材示内的容话,,整人理眼电所影看发到展的线将索是。一组活动着的图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件(人教版必修2)
报刊局限性:文化要求相对较高,缺乏直观感染力,影响普及不 如影视。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问题2:我国影视事业是如何发展?电影事业有何特点?电视事业 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电影事业的发展 (一)建国前 (1)国人自摄无声京剧影片《定军山》(1905),标志着中国电 影事业的诞生。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影片《定军山》
发展阶段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1)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等发起创办了《时务报》等报刊。 作用: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 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梁启超(1873——1929)
(2)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等报刊。 作用: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A
5.歌手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 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 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 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晚上可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D.人们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北平出差可以 乘坐飞机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问题1:我国报刊是如何兴起?兴起原因是什么?发展经历了 几 个阶段?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报刊有何局限性? 兴起 (1)1833年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国内创办的第 一份中文报刊。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 报刊。 (3)19世纪6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万国公报》,主要刊载时事和 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 (4)19世纪70年代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是国人创办 的第一份报刊。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3.繁荣
娱乐性 报刊创办起来。 (1)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_______ 新闻价值 作为自己 (2)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_________ 的发展方向。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教材问题解答
预习导学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误区警示] 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 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影视最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教材问题解答
教材问题解答
二、学习延伸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做一次社会调查,看哪种媒体对我国高中生的生活影响 最大。 提示 (1)可以以你所在的班级为范围,设计一个问卷, 通过逐个调查的方式分析每位同学平时主要通过什么媒体了 解国内外大事及辅助学习。问卷可以包括每天接触这种媒介 的时间、地点、主要浏览或听取的内容,对其日常学习生活
(2)启示:①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发挥它的积极作
用。②社会、学校、家长应当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联 网。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讲义
材料一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
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
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地变化了。
——英国学者尼尔· 巴雷特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肖 恩· 马洛尼把互联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的缘由。 答案 现象:互联网发展迅速。 缘由: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 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 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本课测评P75
①集广播、报刊、影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费用低廉。 ③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 优
点
全国青少年上网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网页;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渔光曲》 ——第一部获国际 荣誉的影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张艺谋
冯小刚
陈凯歌
巩俐
李连杰
葛优
杨紫琼
周润发
王 晶
李安
王家卫
周星驰
(三)广播媒介
(四)电视媒介
电视的发展历程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 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节目丰富,电视普及。
电影的特点
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给观众振奋的视觉,听觉享受。
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体验。
我国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电影
《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红牡丹》
胡 蝶 ( 1 9 0 7 到 1 9 8 9 )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左
翼
电
影
以艺术的真实展现民族矛 盾、阶级矛盾、社会弊端。
1935年《风云儿女》 其插曲《义勇军进行曲》 后成为国歌
兴起
发展:
1872年4月,《申报》 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 国商人美查。1907年,上 海金融家席裕福以七万五 千元买下申报馆,从此 《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 归中国人。1912年《申报》 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响最 大的报纸。1945年抗战胜 利后,《申报》被国民党 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 刊。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材料二:20世纪初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再掀高 潮 ,整个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数百种反映时代变革 和风貌的报刊竞相问世……从这一时期报刊刊 名来看 ,其民族民主意识十分浓烈。 如《中国 日报》的“中国”二字否认大清国 ,取“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也”之义 ,明显具有排满民族意 识。寸…寸…河此山外寸,寸带金“,民侉”离字分的裂报力刊谁也任不。少 ,如 《带民 有杜报强鹃》烈再、的拜《民忧民主天呼意泪—日识,—报,推《精》赠翻卫、梁帝无《任制穷民父填,主同建海年报立心》》民。等国黄遵,,无主宪不权 在民的民主主义意识十分显著。
材料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 因。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使电视台的有效覆盖范围扩大 到全国乃至全球。由于各电视台普遍设立卫星频道,人们 选台的余地越来越大,由原来几个频道增加到几十个频道。 有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 , 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成为全国 工作重心,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开始跟商品 经济接轨, 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制度改 革为标志的经济因素也加快推动媒介内部运营制度的变革。
感悟历史: 体会大众传媒的变迁 回应历史: 顺应大众传媒的变迁
走近历史:了解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的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
①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②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 申报 》。
(2)19世纪70年代以后:
试列举维新派、革命派、
中国人自办报刊,且多反映 社会思潮 。及新文化运动中创办的报
感悟历史:体会大众传媒的变迁
材料一:庚子以后,革命宣传骤盛,东京则有戢元 丞、沈虬斋、张溥泉等发起《国民报》。上海则 有章太炎、吴稚晖、邹容等,借《苏报》以主张 革命。邹容之《革命军》、章太炎之《驳康有为 书》,尤为一时传诵。同时国内外出版物为革命 之鼓吹者,指不胜屈,人心士气,予以丕变。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自己)
改革开放后电视事业发展的原因
1895.2,法国 的卢米埃尔兄弟为 他们发明的“连续 摄影和放映的机器” 申请了专利
19世纪末,电影传到了中国。
农历1896年五月十九日《申报》广告(告白)
任景谭丰鑫培
1905年11月,北京丰 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 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 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 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 《定军山》。这部电影的 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 鑫培。
1、掌握线索
形成
发展
(19世纪中前期---19世纪末) (19世纪末-----改革开放前)
繁荣
(改革开放以后)
1833年德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1815英国人在马六甲创办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昭文新报》
报刊业发展的综合归纳
俺就是想要个说法。—《秋菊打官司》
我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大腕》
电影小结
(1)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2)1905年: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京剧《定军山》 (3)20世纪20年代:走向成熟 (4)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当发达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 电影插曲成为国歌——《风云儿女》 (6)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 (7)改革开放后:名导、明星,荣获国际大奖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后,电视事业更加繁荣。
沈力 “中国荧屏第一人”
“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自主学习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等。
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20张ppt)
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 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 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 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 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 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 媒介”,即“网络媒介”。
原因 特点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西方的影响; 国家政 精神生活的需要
9.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始扭 转多年来对知识分子的“左”的政策,知识和知
识分子重新得到重视和尊重。一批中外优秀文艺 作品重新上映,一批受迫害的文艺工作者得到平 反,文联、作协等各种群众文艺团体重新恢复活
动……1978年的春天,是知识分子的春天,是科 学、教育、文艺的春天。 10.1982年《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优点:时效性最强的新 闻媒介,是人们了解国 内国际大事最快捷的渠 道。 缺点:普及面不广,直 观感染力不强.
优点:制作精良,画面清 晰,带来充分的视觉和听 觉享受;具有教化功能, 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 感体验,其特殊效果是其 他媒介无法比拟的。 缺点:时效性并不强;
优点:集报纸、广播、 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费用低廉;可以高度 互动,双向传受;更 主动、更便捷和最大 限度地获取信息。缺 点:信息来源渠道不 确切,真实性得不到 保证;
展
《歌女红牡丹》: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历 20世纪30—40年代 《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程
《风云儿女》:其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
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前,电影主要是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的电影走向辉煌时代,出 现许多著名的导演和演员;
《歌女红牡丹》我国第一部有声故 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洪 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剧 情为红牡丹从小学演旧戏,嫁一无赖 丈夫,备受虐待。后丈夫失手杀人入 狱,她不咎既往,探监营救。1931年 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 轰动了上海滩,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 同时也吸引了南洋各地的华侨。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的兴起阶段
表现:
(1)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2)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华日报》《解放日 报》等; (5)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 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
17岁少年熬夜上网猝死 家属痛哭流涕
2011年2月12日晚,刚刚初中毕业不久的韩岩准备在13日出去 打工,临行前和同学约好到网吧打游戏,13日凌晨2时许, 韩岩突然倒地,嘴里不停地吐着白沫,浑身抽搐着。同学 赶紧打120求救,急救车赶到后,经过医生的检查,韩岩已 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 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
作用: 《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维 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 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创办之 初的 《新闻 联播》 和播音 员李娟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 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电 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 视台,英文简称CCTV。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世界最早印刷出版周报是1609年德国《新闻报》 世界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国《莱比锡新闻》 世界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纽约太阳报》
《万国公报》基督教“ 圣号论争”文献汇编
1833年,广州创办了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
2.1
2 1 0.0062 0.0537 0.591
1.1
0
1996年 1999年 2002年 2005年 2008年 2012年 2014年
年份
人类的学习和阅读迈进“无纸化时代”
36
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互联网的劣势:
如何认识中 学生沉迷网 络、手机问 题?
全国青少年上网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网页;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1905年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中国第一部电影和早期电影制作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1935年 《风云儿女》
建国后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 片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
结合以上资料思考:报刊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影响有哪些?
内因: 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运笔浅显
外因: 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新思潮萌发,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 息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等
影响:
二 影 视 事 业 发 展
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剖析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 取信息。
讨论: 互联网对于青少年是害处大还
是益处大?
那我们应该如何安全、健 康地使用互联网呢?
媒介依存症
•这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 现象, •其特点是:过渡沉迷于媒 介接触而不能自拔; •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 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 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 动; •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等。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形成 发展 繁荣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三、“第四媒介”的神奇魅 力
互联网的优势 中国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有《中国 从报》和《万国公报》,中文有《东西洋考每月 统计传》《申报》。1873年艾小梅的《昭文新报》 是中国人最早的在境内创办的报刊。
积极影响: ①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②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突破了 空间限制,提高了效率; ③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 一场学习革命; ④使人们的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 往方式发生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消积影响: ①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②利用网络犯罪; 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 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 -《义勇军进行曲》,现 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国歌。
《风雨儿女》剧照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 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 征。
截至1996年10月31日,上网电脑29.9万台, www网站1 500个,上网人数62万人,到了 1999年底,上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 www 网站有15153个,上网人数890万个。到2000年 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次于美国、日 本、德国、英国而位居世界第五。据中国互联网 信息中心的统计,截止2004年6月底,我们互联 网应用人已经达到了8700万,居世界第二位。上 网计算机达到了3630万台,www网站数达到了 626600个,CN域名达到了2200个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2)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3)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学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资料,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教学时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
讲课时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授讨论法、多媒体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什么是大众传媒呢?生: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
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师:主要传媒方式有哪几种?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被称为三大媒介。
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过渡: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相传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初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
师:列表填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进程生:【合作探究】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合作探究】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⑶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合作探究】1.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多,集团化,市场化2.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政府的支持;人们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3.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影响: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问题: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师:列表中国电影发展进程生:八十年代有《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谢飞、张艺谋、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
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国际影星。
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2、广播事业(阅读教材P74历史纵横)3、电视师:简述中国电视发展的进程生:(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合作探究】阅读P74【学思之窗】,请回答,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
(3)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4)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三、互联网的兴起1、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
2、功能: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特点: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合作探究】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2)引发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引发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4)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合作探究】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A互联网的优势:(P75本课测评)(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B互联网的缺陷:(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3)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C启示: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也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它们在大众传媒中可以说各具特色。
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的出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以互动高效、双向传受,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的获取信息。
【单元小结】: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生:①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③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④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师: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是什么?生: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教学素材】报纸、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作为主要传媒各有什么特点?报纸:优势——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受众相对集中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电视:受众面广,权威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网络:优势——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
电影媒介的特点: 1.时效性不强;2.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3.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中国电影简史1.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2.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纪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3.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4.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它带有买办性质。
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
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6.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7.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8.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9.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